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學生演講稿 >

優秀學生演講稿:發奮求知大綱

優秀學生演講稿:發奮求知大綱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優秀學生演講稿:發奮求知大綱

大家上午好!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探討求知與做人的道理。

知識改變命運,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並且也有不少同學把這句話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是的,知識是我們成長、成熟的助推器,是它讓我們不斷的去認知未知,不斷的獲取新知。

可是,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很多擁有高水平知識的人那裏,我們無法看到他們因為擁有知識而讓人敬佩的表現。我們不能忘記大學生把硫酸潑向黑熊,馬加爵把利刃伸向舍友,國中學生圍攻同學並將打人視頻上傳到網上……他們的行為讓人髮指,他們的行為也讓人深思。他們掌握的知識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我們學習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學會求知,學會做人!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終極目標。

做文明人,説文明話,做文明事。

通過求知讓我們明白人之為人的價值,通過求知讓我們知道人之為人的意義。

我們常説,德才兼備是聖人,無才有德是賢人,有才無德是小人,才德俱失是庸人。蘇格拉底也説:“真正的知識是道德”。因此唯有在道德指引下獲取知識,才是正確的知識,只有在道德規範下運用知識,才是正義的知識。

求知而無做人之原則,則學不能正,知不能深;做人而無求知之精神,則道無以崇,德無以進。由此可見,求知與做人,是車之兩輪,是鳥之雙翼。少一則無法前行,缺一也不可高飛。

因此,我們在這裏有必要深刻體會百年六中“德以啟智,學以養德,德智導行”的育人原則,其內涵和目的不正是如此嗎?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讓知識促使我們向善,促使我們向有益於社會他人的方向發展。而這,就要求我們心中有道德,心中有責任!有責任者成事,有大責任者成大事,有崇高道德者成偉大之事!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説:“一切知識不過是把人生的本質納入理性法則之下罷了”。我們要通過我們不斷的學習,把做人的標準自覺的納入到我們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讓它們指導我們做正確的事,指導我們正確的做事!

我們要明白做人的道理,這是求知成才必須明確的可靠理念。如果不注重如何做人,其它任何知識都有可能會對自身和社會帶來害處。

“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不可戰勝的是得人心者,順歷史潮流者。歷史發展和自然選擇的結果必然是:正義者勝,仁義者存;缺德者敗,無德者亡。希特勒如此,日本帝國如此,國民黨反動派也是如此。

歷史如此,個人更是如此。

走進我們古色古香的濟美樓,我們無不在感受着李振聲院士的高深的學術造詣和偉大的人格魅力。他嚴正而不失温和,衣着樸素而精神矍鑠。當年他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李院士毅然決定把50萬元的個人獎金全部捐給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作為困難學生的助學基金,助經濟困難學生一臂之力。在榮譽面前,李院士顯得很淡定恬然,他告訴記者,他對物質生活沒有太高的要求,平常就是粗茶淡飯,生活上很知足,他的捐款決定孩子們也都同意了。謙遜和藹的微笑一直掛在臉上,他的淡泊嚴正深深感染了記者。

錢財對於李院士來説就是身外之物,這麼多年來他得的獎已經數不勝數,此前所有的獎金他都是和同事、學生一起平分。他的道理很簡單:“所有的榮譽都是集體的,大家都付出勞動,報酬理應每人都有。”而李院士的生活非常節儉。在實驗站調查時,他與大家吃在一處,從不搞特殊,他深知農民種田不容易,從不浪費糧食。身教重於言教,與他一起工作的許多同事和學生身受感染,最終也把節儉樸素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李院士以身傳教,給我們這些莘莘學子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而當我們遍尋那些步入高等學府熠熠生輝的名字時,發現他們無一不是有着深厚底藴,良好品德修養的人。

生活困窘,無法動搖其學習的信念,無法改變其學習的方向和目標;身份卑微,無法撼動其心靈的追求,無法遏制其求知的慾望和思想。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榜樣不勝枚舉:在學習生活中,他們發憤圖強、勤奮刻苦,不為周遭的誘惑所動容,不為一時的坎坷所羈絆,專心致志於學業;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謙遜善良、勤儉節約,不有負於父母的期望,不愧對自己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奮鬥。因為他們深知:知識是一頂皇冠,而只有加上做人的原則這顆明珠,才會更加光彩照人;求知是一場跋涉,而只有加上做人的原則這個座標,才不會誤入歧途。

同學們,讓我們背上行囊,向夢想出發,在知識的殿堂裏,勇敢地站起來,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我們要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志存高遠、只爭朝夕!我們要作為完整的人站在六中百年榮耀邊,把青春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xueshengfanwen/7p9j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