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國小生演講稿 >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精選3篇)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精選3篇)

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1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傳統孕育了我們許許多多的中華文明美德:勤勞勇敢、寬厚待人、重視禮節和孝道……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精選3篇)

從小媽媽就常對我説:“世間百善孝為先,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孝道。”我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國小生,我不可能做到像晉代的大孝子李密那樣晝夜守護、親嘗湯藥地孝敬他的祖母,但我能做到:在學習上通過刻苦努力獲得優異成績來報答父母對我的愛;在學習之餘幫家裏掃掃地、抹抹桌子、洗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務來減輕他們的負擔。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出門辦事,家裏就剩下我和好婆。那天小區風很大,我在家裏看書,好婆下樓早鍛去了,一個多小時後,她滿頭大汗地回到家。過了一會兒,她突然説頭昏、太陽穴發緊,根據我平時自己生病時的症狀,我立刻斷定好婆是受風寒了。於是我趕緊從藥箱裏拿出感冒藥,給好婆泡上,她喝了以後,不久,症狀果然緩解了。我高興極了,我成功地做了一次稱職的家庭醫生!生活中孝心無處不在,我要從小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讓父母擔心,讓父母多省一份心,我就多一份孝心。

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長輩,以感恩之心孝順長輩!讓“百善孝為先”從我們這代繼續流傳下去!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2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為他忙碌,為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説,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為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温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3

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這種以血緣、親情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的愛心不僅是個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會公德的根基。所以,孝,小可以幫助家庭保持和睦,大可以促使社會走向和諧。然而,這種傳統美德在當代青少年中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傳統的孝道面臨着嚴重的衝擊,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美德正在逐漸遺失,加強國小生的孝心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關注細節,從小事入手

播種行為才能收穫習慣。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要從小抓起,從細節人手,從小引導學生學會做到:起牀問聲早、進門忙報到、出門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別説再見、感激表謝意;還有就是:就餐讓座位、吃菜讓佳餚、看電視讓頻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遞藥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積累,規範行為需要培養。孝心教育就是要從這些細節人手,教育他們怎樣孝敬父母長輩。只要我們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很多學生都是願意按照家長和教師的指點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長輩,就會在他們心中開花結果。

(二)前提是學會感動

學生要萌發孝心,首先要體驗愛心,學會感動。而情感體驗是引發學生感動的渠道之一。情感體驗強調人的內心感受,它具有主體性、個體性、真實性、情景性的特徵,是學習者本人自己的體驗,是本人親歷的,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我們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孝心體驗活動,通過特定的情境,讓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感動、學會孝敬。 例如,為了讓學生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讓學生懷裏繫着約3千克的沙袋在課堂上課或處理生活事務,堅持一天、兩天,真實感受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感受媽媽的偉大。又如:組織學生觀看“我的成長經歷”的課件短片,或交流各自家庭保存的自己孩兒時代的照片、錄像,讓學生從一個生活側面知道從他們出生到蹣跚學步,從他們會玩耍到會做事,從他們會學習到會做人,每一個人成長的腳印,都刻印着爸爸媽媽無窮無盡的愛。再如,在學生中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家庭收支情況,以節儉為出發點,擬出家庭一天的生活開支。通過實踐,體驗爸爸媽媽持家的不容易,學會體諒和體貼家長,幫助父母料理家務。

組織學生收集、介紹古今中外有關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也是一種自我教育、體驗感悟的好形式。學生在活動中切實感受普通人、名人、偉人孝敬父母長輩的動人事蹟,能夠深化和鞏固對孝敬父母長輩意義的認識。

(三)重點在家校配合

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首任和終身的教師。應該看到,許多家長在家教方面存在着愛而不當、養而無邊、管而無法、教而無方的問題。就孝心教育而言,一些家長往往忽視了從小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引導,等到孩子長大了,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養成了自以為是、為所欲為的惡習,才來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不懂得關心孝敬父母,後悔莫及。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學校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多渠道開展孝心教育活動,引發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通過家長學校,通報學校開展孝心教育的計劃,請家長配合,並傳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供家長們學習參考。同時,也請家長注意自己在孝心方面的言行表現。讓家長明白:父母以身作則,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好榜樣,就會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

又如,開展“五個一”活動。即: “承包一項家務勞動,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製作一件禮物,對父母説一句感謝的話,幫助父母做一頓飯菜”。讓學生在特定的日子裏(如父母生日、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婦女節等),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長輩的一片孝心。在學生中倡導“六個心”活動。即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爭佳績,讓父母開心;遇難事,善溝通,讓父母稱心;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舉辦“與父母長輩溝通”的主題活動,請父母輩一起參加,討論怎樣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圍繞“我崇拜的爸爸媽媽”主題寫一篇作文,讓學生講講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和對自己關愛的無私奉獻及內心的感受,進一步明白自己的責任。還可以通過“家校聯繫卡”,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對父愛母愛的感受和踐行孝心的打算,讓教師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督促踐行。

(四)得益於持之以恆

孝心教育要取得實效,貴在形成制度,持之以恆。

國小各學科的教材藴含着豐富的孝心教育內容。教師要根據《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有關孝心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堅持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班隊會、晨會、德育實踐活動及各學科教學,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孝心滲透教育。學校要組織相應的孝心教學觀摩課,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孝心教育的校本課程資料,便於教師參考操作,克服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除了平時堅持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外,還可以集中開展一些踐孝心比孝敬的活動,並結合平時的相關節日和紀念日,把孝心教育從家校延伸到社會,如組織學生分批到社區的敬老院為老人服務等。此外,要加強制度建設,如將“孝敬父母”納入周評和期未操行評定內容,班級每月開展一次“孝敬星”評選表彰活動,學期末學校召開孝心教育交流會,等等。

通過形成制度、督促踐行、表彰先進、持之以恆,把孝心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必能讓孝道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xiaoxue/r3mj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