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 篇1

今天,百忙之中得來閒暇,陪母親出門走走,這是她叨唸了很久的心願,只是,我卻一直都未能做到!想要躲避良心的責備,於是,我告訴自己,也告訴她:我一直奔忙努力,只是希望有能力讓她過得更好一點!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精選5篇)

然而,我一直忘了問她,什麼樣的生活對於她來説,算是更好一點?

一輛豪華的轎車停在我們身邊,車門開處,走下一個珠光寶氣的老太太,年紀與母親相仿,氣勢卻截然不同,她帶着隨從,一臉冷漠地走進這五星級賓館。目送她離去,回頭看見身邊的母親,雪染雙鬂,斑駁凝聚出銀絲;身上的衣服依舊簡樸。

驀然間,心裏一陣刺痛,一直想要讓母親過得更好,可是,怎樣才叫好?像剛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嗎?或許,那是我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母親拍拍我的手,笑容依舊是我熟悉的和氣,她説:“不必豔羨她,因為,我擁有的比她更多!”擁有的比她更多?我看着母親,一臉疑惑!

母親依舊微笑,言語間卻透着難得的自豪:“我散步經過這裏,經常看見她,每一次,她都這樣來去匆匆,陪着她的,除了那個隨從,就只剩下她一臉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還有女兒陪我出來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這麼多年,奔忙了這麼多年,冷落了父母這麼多年,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今天才明白,原來,我努力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要的,真的不多!他們要的無非是兒女們那少得可憐的陪伴!閒暇時分,能花上三四分鐘聽他們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願喝上一碗媽媽遞上的銀耳蓮子羹,他們已然滿足,別無他求,幸福的笑容就會在他們臉上盪漾開來,一直帶進夢裏,依舊那樣甜甜地笑着!

做為兒女,我們不應該覺得慚愧嗎?終日為生活奔忙,追名逐利!淡漠了心境,冷落了雙親!間或承受良心的責備,我們還要為自己帶上一頂高帽子:我們這樣辛苦只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好日子?有沒有人問過一聲,對於他們而言什麼樣的日子叫做好日子?我們一直以為,能讓父母吃得好,穿得好,有能力讓他們拿着某件價格不菲的商品出門炫耀一番,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個有出息的兒子(女兒)就是孝順!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老人們的炫耀,比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

公園裏,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外國原裝的數碼相機向同伴們炫耀:“這是我兒子從國外寄回來的。”看着那部沒有一箇中國字的機器,圍觀的人羣沒有意料中的豔羨,反而有些輕視:“這玩意一箇中國字都沒有,你會玩嗎?”

不遠處的另一堆人,同樣的在攀比,一位婦人正在向她的同伴們展示身上那一件並不高檔的新衣服:“這是前幾天我女兒陪我買的!”一瞬間,多少人眼中漾出豔羨,讚美聲此起彼伏,她們讚的是衣服,眼中看的卻是衣服以外的某種東西!我知道,旁人的豔羨不是來自於那件衣服,而是僅僅源於那個“陪”字!

陪!對於我們年青人來説再一般不過,工作要陪客户,生活要陪__,難得的休息還要陪朋友;有沒有人算過,一天24小時裏,有幾個小時是留給父母的?他們孤獨一天,翹首盼望,等的或許只是為了跟孩子吃一頓晚飯!

曾經不明白,為什麼退了休的老人喜歡扎堆在公園裏,直到吃飯了也不回家。如今,父親也退休了,也跟所有的老人一樣,我方才明白,他們不是不回家,而是在等待兒女們來“接”他們回家!有時,只需簡單的一句:“爸,回家吃飯了!”就足以贏得別人的豔羨,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讓他們高興得好像得到了心愛玩具的孩子!

猶如兒時的我們對父母的依賴一樣,如今,兒女是老人唯一的依賴!富貴名利對於已近暮年的老人還有多大意義?兒女的親近與關懷才是他們唯一的財富!古訓有言:“家有一老,如獲一寶!”寶的寶貴要多少財富方可匹敵?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千金散去,終有復來之日,只是這稀世珍寶,若是失了,還有什麼能填補此生遺憾?

名利浮華?富貴壓身?那些不過是瞬間煙雲,燈滅處,煙消雲散!遺憾?何為遺憾?丟了工作,失了價值,那叫歷練,不是遺憾!勞燕分飛,同林異向?那是悲寂,不叫遺憾!辛苦創業,傾覆商海,那是老天給你的機會: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轟轟烈烈之後,迴歸平平淡淡,不知道有沒有人曾注意到:世上有種遺憾,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是他們不情願等待,而是,這個世界有着太多的變數和意外!容不得我們悔恨,也不同意他們等待!待到失去了,你可會悔恨?你可懂留戀?你會不會在午夜夢迴時流着淚驚醒,輕輕喚上一聲雙親?你是不是在下班回家時,推開家門的瞬間,想念起那一碗甜甜的銀耳蓮子羹?

如果你會,為什麼不懂得珍惜現在?為什麼不讓現有的温暖去填補那未來的遺憾?其實,這稀世珍寶的價格並不昂貴,只是每天那僅僅幾元的車費錢,抑或是那少得可憐的電話費!電話的彼端,你不要不耐煩,他們不需要你對客户般的小心翼翼,也不需要你作報告似的長篇大論,只是想要聽聽你的聲音,想聽到你親口告訴他們:“今天,我很平安,也很快樂!”

天下父母皆牽掛,僅此而已!做為兒女,忙不是藉口,那幾個倒背如流的數字,孝順,只在手指跳躍間!不需要組織繁瑣的語言,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天涼了,多加件衣服,爸媽要保重身體!”就已足矣!前幾天,在朋友那裏學到一句話,出自__之口,雖然簡潔,卻是很美的人生格言,她説:“孝先行,事必成!”相信所有人都懂得他的意義,只是,能做到的,又能有幾人?

百善孝為先!願天下所有已經成功或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的朋友,不要忘了,我們“成事”的根本;更別忘了,在這冷漠的人世間還有最能温暖我們的生命源泉!他們的付出,不是天經地義,而是,值得珍惜!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 篇2

當前,孝道文化傳遍祖國大江南北,孝道之花開遍中國每個角落。是的,百孝篇中講:“孝在街坊人敬仰;孝在家中閤家歡;孝字本是百行源;孝貴行動不在言”。人若不孝敬父母及長輩,那還談什麼人品?什麼道德?什麼事業?什麼業績?什麼貢獻?一個不愛父母及長輩的人,不可能去愛祖國,也不可能去愛人民,更不可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因為他根本不會“做人”。

其實,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來講,“孝”沒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無非就是從眼前的平凡小事做起。我的雙方父母經濟條件都很充裕,兒女不用花多少錢,只不過老人愛吃什麼就給買什麼,生活用品兒女全包。週末及假日去給父母洗洗衣服,徹底打掃打掃衞生。其實這些能堅持也不容易,記得去年母親腰摔傷了,我每逢週日或節日都去給做飯、洗衣、打掃衞生。因為母親家住農村,所以打掃完屋子,還要打掃庭院,每次下來都累得筋疲力盡。我自己心臟不好,但我知道父母需要我啊!所以就必須全力以赴,這是我的責任與義務。

平日裏,我捨不得買什麼吃的,但父母喜歡吃的食品,我從不吝嗇。生活中,我也從不給父母添亂,即使自己心情不好,在父母面前也是裝作非常開心,非常幸福的樣子。有時父母愛嘮叨、我便耐心的聽,母親總是把從電視中看到的新聞重複多遍地講給我聽,而我也總是裝作是第一次聽到的神情。母親看到我認真地聽着,很是開心!我覺得對於父母,我很孝順、很體貼。

個人成了家以後,都有雙方父母。在任何事情的處理中,不要偏心。做為女人,對公婆更要善待。這些年,我為公婆花的錢遠遠超於自己父母。呵護公婆也遠遠超於自己父母。曾記得,前幾年老公的父親得了“腦出血”的重病,我倆把家裏所有積蓄都拿出來給老人治病,由於白天要上班,只好每天晚上或夜裏及週末護理老人,因為老人做了治療腦出血的手術,所以得把氣管切開,天天敞開着排痰,老人經常把痰液噴到我的頭上、身上……其實真的好髒,但我沒有嫌棄,每天都堅持給老人翻身、敲背、餵飯、擦洗。那時我的右腿還有毛病,不能正常走路,在醫院裏只好單腿跳着活動來護理老人。根本就顧不上給自己治腿。院裏的好多人都以為我是他的的女兒,後來放寒假了,我乾脆就天天護理老人。婆婆很感動,逢人就誇,親戚、鄰居、朋友也都誇好稱讚。其實這是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者應該做的,更何況我還是人民教師,不是更應該為人師表嗎?雖然,老人最後還是離開了人世,但我們沒有遺憾,我們真的竭盡全力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還要持之以恆、全心全意、無微不至的照顧好婆婆和自己的父母。讓婆婆和父母過得更幸福些、更快樂些,讓孝敬之花常開。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 篇3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的認知,不孝道作為道德的根本。當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的《為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的真諦。

孝乃是《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一喜為父母還在世而喜,一懼,因父母年高而懼。也有許多人覺的自己已經盡到了孝道了,他們都説“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孝道乃是心為先,行為次。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讓老人因為有自己這個孩子而感到自豪,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現代歌唱出了許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麼,不在乎你給與他們多少。在乎的僅僅是你對他們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們只要能看見你們,那麼他們就會覺的他們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一點:“事父母,能竭其力。”我們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竭盡全力,儘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為先,行為次。當往往我們把這竭盡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對於父母,我們竭盡全力了嗎?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於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為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説,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範圍之內。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的疼我愛我,我學父母的樣,也應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後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可見,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出孩子的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的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開始,又是一切教育的歸宿。所以中國人説:“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説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麼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説:“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人的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史記》中説:“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 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 篇4

今天,百忙之中得來閒暇,陪母親出門走走,這是她叨唸了很久的心願,只是,我卻一直都未能做到!想要躲避良心的責備,於是,我告訴自己,也告訴她:我一直奔忙努力,只是希望有能力讓她過得更好一點!

然而,我一直忘了問她,什麼樣的生活對於她來説,算是更好一點?

一輛豪華的轎車停在我們身邊,車門開處,走下一個珠光寶氣的老太太,年紀與母親相仿,氣勢卻截然不同,她帶着隨從,一臉冷漠地走進這五星級賓館。目送她離去,回頭看見身邊的母親,雪染雙鬂,斑駁凝聚出銀絲;身上的衣服依舊簡樸。

驀然間,心裏一陣刺痛,一直想要讓母親過得更好,可是,怎樣才叫好?像剛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嗎?或許,那是我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母親拍拍我的手,笑容依舊是我熟悉的和氣,她説:“不必豔羨她,因為,我擁有的比她更多!”擁有的比她更多?我看着母親,一臉疑惑!

母親依舊微笑,言語間卻透着難得的自豪:“我散步經過這裏,經常看見她,每一次,她都這樣來去匆匆,陪着她的,除了那個隨從,就只剩下她一臉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還有女兒陪我出來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這麼多年,奔忙了這麼多年,冷落了父母這麼多年,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今天才明白,原來,我努力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要的,真的不多!他們要的無非是兒女們那少得可憐的陪伴!閒暇時分,能花上三四分鐘聽他們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願喝上一碗媽媽遞上的銀耳蓮子羹,他們已然滿足,別無他求,幸福的笑容就會在他們臉上盪漾開來,一直帶進夢裏,依舊那樣甜甜地笑着!

做為兒女,我們不應該覺得慚愧嗎?終日為生活奔忙,追名逐利!淡漠了心境,冷落了雙親!間或承受良心的責備,我們還要為自己帶上一頂高帽子:我們這樣辛苦只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好日子?有沒有人問過一聲,對於他們而言什麼樣的日子叫做好日子?我們一直以為,能讓父母吃得好,穿得好,有能力讓他們拿着某件價格不菲的商品出門炫耀一番,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個有出息的兒子(女兒)就是孝順!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老人們的炫耀,比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

公園裏,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外國原裝的數碼相機向同伴們炫耀:“這是我兒子從國外寄回來的。”看着那部沒有一箇中國字的機器,圍觀的人羣沒有意料中的豔羨,反而有些輕視:“這玩意一箇中國字都沒有,你會玩嗎?”

不遠處的另一堆人,同樣的在攀比,一位婦人正在向她的同伴們展示身上那一件並不高檔的新衣服:“這是前幾天我女兒陪我買的!”一瞬間,多少人眼中漾出豔羨,讚美聲此起彼伏,她們讚的是衣服,眼中看的卻是衣服以外的某種東西!我知道,旁人的豔羨不是來自於那件衣服,而是僅僅源於那個“陪”字!

陪!對於我們年青人來説再一般不過,工作要陪客户,生活要陪,難得的休息還要陪朋友;有沒有人算過,一天24小時裏,有幾個小時是留給父母的?他們孤獨一天,翹首盼望,等的或許只是為了跟孩子吃一頓晚飯!

曾經不明白,為什麼退了休的老人喜歡扎堆在公園裏,直到吃飯了也不回家。如今,父親也退休了,也跟所有的老人一樣,我方才明白,他們不是不回家,而是在等待兒女們來“接”他們回家!有時,只需簡單的一句:“爸,回家吃飯了!”就足以贏得別人的豔羨,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讓他們高興得好像得到了心愛玩具的孩子!

猶如兒時的我們對父母的依賴一樣,如今,兒女是老人唯一的依賴!富貴名利對於已近暮年的老人還有多大意義?兒女的親近與關懷才是他們唯一的財富!古訓有言:“家有一老,如獲一寶!”寶的寶貴要多少財富方可匹敵?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千金散去,終有復來之日,只是這稀世珍寶,若是失了,還有什麼能填補此生遺憾?

名利浮華?富貴壓身?那些不過是瞬間煙雲,燈滅處,煙消雲散!遺憾?何為遺憾?丟了工作,失了價值,那叫歷練,不是遺憾!勞燕分飛,同林異向?那是悲寂,不叫遺憾!辛苦創業,傾覆商海,那是老天給你的機會: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轟轟烈烈之後,迴歸平平淡淡,不知道有沒有人曾注意到:世上有種遺憾,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是他們不情願等待,而是,這個世界有着太多的變數和意外!容不得我們悔恨,也不同意他們等待!待到失去了,你可會悔恨?你可懂留戀?你會不會在午夜夢迴時流着淚驚醒,輕輕喚上一聲雙親?你是不是在下班回家時,推開家門的瞬間,想念起那一碗甜甜的銀耳蓮子羹?

如果你會,為什麼不懂得珍惜現在?為什麼不讓現有的温暖去填補那未來的遺憾?其實,這稀世珍寶的價格並不昂貴,只是每天那僅僅幾元的車費錢,抑或是那少得可憐的電話費!電話的彼端,你不要不耐煩,他們不需要你對客户般的小心翼翼,也不需要你作報告似的長篇大論,只是想要聽聽你的聲音,想聽到你親口告訴他們:“今天,我很平安,也很快樂!”

天下父母皆牽掛,僅此而已!做為兒女,忙不是藉口,那幾個倒背如流的數字,孝順,只在手指跳躍間!不需要組織繁瑣的語言,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天涼了,多加件衣服,爸媽要保重身體!”就已足矣!前幾天,在朋友那裏學到一句話,出自之口,雖然簡潔,卻是很美的人生格言,她説:“孝先行,事必成!”相信所有人都懂得他的意義,只是,能做到的,又能有幾人?

百善孝為先!願天下所有已經成功或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的朋友,不要忘了,我們“成事”的根本;更別忘了,在這冷漠的人世間還有最能温暖我們的生命源泉!他們的付出,不是天經地義,而是,值得珍惜!

教師孝道心得體會 篇5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上課教師與他的同伴、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討論。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簡稱,校本教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為研究對象,着眼於在真實的學校情境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一種“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師個體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師集體在教學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經驗分享和學術互助;“專業引領”——專業研究人員對校本教研的專業指導和支持。課例研究完全具有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種形式,目標指向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我校在認真學習外地經驗的同時,在課例研究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兩種研討形式:

1.一人同課多輪

2.同課異構

我們在“同課異構”的課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該校採取的方式是:分年級商定出相同的課文,採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側重點進行設計,各自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聽完課後集體進行分析研討,通過這樣的活動旨在引導教師不要“唯教材、唯教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課程設計、分析學生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師適度指導、學生主動參與。

第一輪的聽課、評課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一輪課下來,在教學同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不同的教師雖然教學風格各異,教學特點不盡相同,但都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在課後的研討中,老師們通過比較、分析、肯定、否定,不斷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學,從而揚長避短,各取所需。同時也提出值得關注、探討的問題,例如:“怎樣做到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識字教學的遊戲活動很多,但什麼樣的遊戲策略更有效?”老師們在這樣的基礎上出謀劃策,尤其是研究人中同提供有效的策略,為第二輪聽課、評課夯實了基礎。接下來的再次設計、聽課,主要針對第一輪聽課中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改進策略,促使教師行為進一步改進,以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這樣的課例研究形式從比較教學設計、課堂試銷、到研討反思教學出現的種.種問題,到提出改進策略並付諸行動,再次實踐,再次反思,老師們在設計——行動——反思——行動——反思中,經歷了先實踐,再反思,再進行理論昇華,再實踐的過程,不斷提升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了實踐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nnwy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