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國小生演講稿 >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精選4篇)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精選4篇)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 篇1

去年,陸川導演的電影《南京,南京》在全國熱映,看完電影之後我心潮起伏,難以平靜,然而回頭想想自己對於南京大屠殺的記憶,卻少之又少。在網上搜索資料的時候,一本網友推薦的書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本書叫做《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是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當時我很好奇,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罪行舉世皆知,為何作者會稱其為被遺忘的歷史呢?抱着探尋的心理,我想看看這本書,看看在一位生長在國外的華人眼中,那段歷史會是什麼模樣?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精選4篇)

毫不誇張的説,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儘管作者已盡力追求用平實的語言敍事,但那字裏行間所流露出來的悲傷和絕望仍深深的刺痛了我。張純如實地採訪了多位倖存者,並以大量歷史檔案、第三方的日記和書信,多視角地回溯了1937年發生在南京的一切。書中講述屠殺發生時普通中國人的故事,那些失敗、絕望、背叛和倖存的經歷。在書的最後,她還探討了某些勢力意圖將這段歷史從公眾記憶中抹去的行為。在書的扉頁上,她這樣寫道:人類殘酷對待自已同胞的歷史,是一段漫長而悲傷的故事,然而很少有哪些暴行,在強度與規模上,能與南京大屠殺相抗衡。

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無人不知,然而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實上很少被亞洲以外的人知曉。此前沒有人用英文寫過關於南京暴行的紀實著作,歐美對於南京大屠殺基本可以説是無知。作為一名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張純如對其僅有的印象也只來自於父母的隻言片語。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記錄南京暴行的黑白照片,在那一刻,她感到窒息。砍下的人頭,赤裸的婦女,人們臉上扭曲着的痛苦和恥辱像噩夢一般纏繞着她,讓她好幾天都無法平靜地入睡。她下定決心,要用英文,把這段血腥的歷史寫出來,讓更多不知情的人瞭解到歷史的真相。為此,她開始了艱苦而又孤獨的寫作。在這個的過程中,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被她發掘出來,並首次公之於眾,比如《拉貝日記》。之所以將書名定為《被遺忘的大屠殺》,張純如説,“這是為了確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記,讓南京那樣的悲劇永遠不再發生。”

這本書一經出版,便連續5個月登上美國最權威的暢銷書排行榜,並被譯成多種語言。它首次讓西方國家全面瞭解了日本犯下的罪行,引起了強烈的震撼。在還原歷史真相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甚至推動美國國會通過譴責案,要求日本認真反省歷史。然而由於這本書的巨大成功,破壞了日本右翼勢力妄圖掩蓋歷史真相的企圖,他們對張純如展開了惡毒的攻擊,日本駐美大使甚至公開指責張純如“誤導公眾”。儘管張純如用鐵一般的史實將這些人反擊得體無完膚,但她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患上了憂鬱症。20xx年11月9日,張純如,這個曾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的女子,在一段荒廢的公路旁,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死,自然是不足取的,但張純如也許是把死作為一種抗爭,作為最後的吶喊。

這本書的中譯本將書名改為了《南京大屠殺》,儘管更為簡潔明瞭,卻可能失卻了作者的本意。因為張純如通過這本書想要警醒我們的對於歷史的遺忘,不只發生在西方國家,同樣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今天,我們可以聽易中天講三國,隨於丹品論語,標榜自己是歷史愛好者,但是那些近在咫尺的歷史,卻正在被我們漸漸遺忘。這從《南京暴行》在歐美成為暢銷書,在國內卻乏人問津中可見端倪。我們知道《拉貝日記》,卻不知道是誰讓它從浩瀚的書海中重現天日;我們喜歡《南京,南京》,卻不知道這部電影是為了向張純如致敬。日本右翼勢力正在不斷試圖模糊那段歷史,那麼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我今天提起這些,只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張純如的故事和她的書,讓她的付出更有意義。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中日關係儘管曲折但仍不斷向前。我們要向前看。這沒有錯。但7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不該被遺忘,作為一名21世紀的青年人,我們更有這份責任,去銘記、去傳承,讓這份苦難成為我們整個民族的記憶。因為只有牢記歷史,才能夠把握將來!

張純如用她飽滿、鋭利的筆觸發掘歷史暗塵背後的悲劇,用她的作品揭開了歷史真相,表達着人道與正義的呼聲。她做出了表率,將永遠為世人所懷念。為了忘卻的紀念,讓我們記住張純如,這位在黑暗中探尋真相的勇士;讓我們記住《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這部用生命譜寫的書。而我們最應該銘記的是這正在被遺忘的歷史,因為這是一段用億萬同胞的鮮血和淚水鑄就的歷史!

謝謝各位。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 篇2

人生之光澤與真諦,倘若沒有一顆善感的心,便會與我們的生活失之交臂,我們的生命便會黯淡無光。而淡淡書香正是那打開我們心靈枷鎖的鑰匙,清理我們被塵世蒙塵的心靈,細細地,每時每刻品那人生的滋味。

讀書對很多人來説是任務,是工作,但更是一種樂趣。讀書於我來説是一種享受,我一直以為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要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依我看來需要緣分。緣深,可能會成書呆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因此,讀書只要把它看成是一種消遣就行了,一種高尚的消遣!我們既不用塵世功利的心態去對待讀書,不能為了考試而讀書。其實讀書它恰是讀書,我們開心就行。或許,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説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這樣讀書是不為外物所滯,而求於內心,為人所吸引的,我認為,這就是讀書的真正樂趣了。

我心中的讀書是既沒有功利性,同時也是沒有指向性的,但憑自己的興趣,依乎性靈,擇己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我們讀天地,讀自然,讀歷史,讀人文……似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哪來讀,但不管讀的是什麼,最終我們讀的是感情,是思想,更是人。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書中必有同好者,以書會友,以友輔心,書中遇知音,書中遇知心,此讀書之一大賞心悦事也。

讀書是一種消遣,但讀書肯定不僅僅是消遣。古往今來,關於讀書的箴言是不計其數。古有顏真卿的“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陸游的“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李若蟬的“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也有蘇東坡的“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今有愛迪生的“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普希金的“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還有列夫托爾斯泰的“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我以為,讀書的好處有三,陶冶性情,精神追求和啟蒙自我。

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雲:“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裏。

讀書可以修身養性,可以不斷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園雖好,但不是久戀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才是自己心靈的永久歸宿。在“塵世熙熙,皆為利來;塵世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被喧囂蒙塵自己心靈的聖土。曾幾何時,我們都體驗到過冰涼徹骨的虛無,“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正是這種虛無感的真實寫照。帶着這種強烈的困惑,我們走進書香,那裏便是我們精神的後花園。

讀書可以不斷的啟蒙自我。有一本書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道理,即“久假不歸論”,與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們雖然處在信息時代,但我們卻經常被矇蔽。這種矇蔽有時來自於外界,因為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自覺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矇蔽了自己,因為懶惰而不想思考,因為無知而不能突破,從而淪為現代媒體下的愚民,成為大眾娛樂下的犧牲品。學問是光明,愚昧是黑暗,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廣泛的讀書顯然是我們擺脱受矇蔽、被愚弄的階梯。

一言以蔽之,讀書其實就是在樂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啟蒙自己是求真。

光陰悠悠,歲月匆匆,時間如蟬絲在指間滑過。好讀書者,不亦樂乎;不好讀書者,亦強求不來。古人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讀書作為一種我們選擇的人生方式,我以為是立德、立功、立言所絕不能少的。然而,“立”並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想要“立”的人,心靈也許註定是殘缺不全的,也肯定是不純粹的。因此,走進浩瀚書海,呼吸那淡淡書香,彈指間信手拈來,尋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觀塵世潮起潮落,終睹得青天明日。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 篇3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伴我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打開心靈之窗的金鑰匙.

我愛讀書,我認為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當自己一個人時,靜靜的坐在書桌前,他會娓娓動聽想我講一些新鮮事,講一些大的道理或小的道理。於是翻不上幾頁,我便會忘了自己,翩翩飛進書的世界中,遨遊於知識的海洋。讀到高興處,我會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開懷大笑;讀到悲傷處,我會黯然淚下。因此,媽媽總是説我該去精神病醫院了。但我總是一笑了之,因為只有我知道這其中的樂趣。我現在感受到的是讀書之趣,也許有一天我會嚐到寫書之趣,同學們,為我加油吧!

我愛讀書,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好朋友。冰心奶奶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使人明辯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沒有書,世界將不會精彩,不讀書,我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讀《魯濱遜漂流記》讓我知道了只要堅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讀高爾基的《童年》我瞭解了當時舊社會老百姓的困難生活;讀《海底兩萬裏》我瞭解了神祕的海底世界;讀《十萬個為什麼》我知道了課本上學不到知識;跟着《馬小跳》走,不跳也會笑。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文學的、科技的、知識的、藝術的……只要是好書,就開卷有益。只有博覽羣書,才能使我們知識淵博。書,貴在讀,貴在捧在手上的那一份珍惜!當你讀書時,要用大腦去想象,用心去感受。同學們,可別説你不愛讀書,那不是你的心裏話,你買《馬小跳》、《笨狼》我保證你會愛不釋手,慢慢的,別的類型的書你也就愛讀了,不信,你就試試。

我愛讀書,讀書使我寫作水平提高了。他豐富了我的語言,開拓了我的視野。唐代大詩人杜甫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現在我課餘時間都暢遊在書海中,吸取養分,充實自己的心靈。我相信,這種習慣能使我受益終生。

同學們,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裏,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要在學好課本之後,博覽羣書。他會讓我們看到廣闊的世界,他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書裏有科學的奧祕,有宇宙的浩瀚,有大自然的神奇。書裏的世界色彩斑斕。來吧,親愛的同學們!為了我們金色的童年更加燦爛,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一起步入書的海洋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書香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稿 篇4

很慶幸,我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感受這陽光和空氣。也很慶幸,我的生命因那一縷縷書的油墨香氣而充實。

小時候,我很喜愛那些有圖畫的書或雜誌。對我來説,識字的父親似乎有種神力,他能把我幾乎看不懂的黑乎乎的字,流暢地誦讀出來,還十分有感情,有味兒。因此,童年歲月中,纏着父親為我講講故事,我會很快樂,很滿足。

也許我與書的緣分註定是強的。我的父親是個教師,文化水平很高。而我的母親,曾經發表過文章。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我的思想也會受到薰陶,因此,我對書的愛也愈發深沉。

我總是要在書店裏待到夕陽醉人,肚子抗議時才想到回家;也總是看書看到夜色迷漫,母親進來嗔怪時,才想到睡覺。那時我的腦海裏只裝載着老實健壯的祥子、寒酸瘋癲的孔乙己、機智過人的福爾摩斯,還有那純真善良的小王子。我把我最真摯的情感播種在書這片沃土上,將身心投入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中,它回報給我美味的知識、動聽的哲理。我的心靈,已被它純淨的靈魂所感染,洗淨了所有的鉛華。

回首讀書的這幾年,我對書的感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喜歡在心累時,翻閲一本小人書。也願意在心情煩躁時,捧起老子的《道德經》。書買得多了,語言這種東西,自然也在我的腦中生根發芽了。於是,作文本上老師那一行行讚美的評語,就像一朵朵幸福的小花在我的心頭甜蜜地綻放着。説到底,沒有書這位良師益友,我的作文水平定是沒有那麼高的,真的要發自內心地感謝啊!

可步入國中後,我與書接觸的機會少了,連最支持我讀書研書的父親也有些制止我看課外書了。不過,我會制訂一張時間表,讓學習和閲讀兩不衝突。閲讀,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它會使我的精神世界不孤寂,很充實。

在我這有限的生命中,如果沒有書的話,那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快樂。我很幸運也很幸福,我沒有當英雄儒士的機會,也沒有曹操孔明的志向,只有我那無窮無盡的求知慾。這難言的快樂啊,簡單而又真實,恬淡超然與書為友,你開心時它會陪你開心,你憂慮時它會為你排憂。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

讓那一縷縷書香伴我們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xiaoxue/qeyw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