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國小生演講稿 >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精選6篇)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精選6篇)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 篇1

人生之光澤與真諦,倘若沒有一顆善感的心,便會與我們的生活失之交臂,我們的生命便會黯淡無光。而淡淡書香正是那打開我們心靈枷鎖的鑰匙,清理我們被塵世蒙塵的心靈,細細地,每時每刻品那人生的滋味。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精選6篇)

讀書對很多人來説是任務,是工作,但更是一種樂趣。讀書於我來説是一種享受,我一直以為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要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依我看來需要緣分。緣深,可能會成書呆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因此,讀書只要把它看成是一種消遣就行了,一種高尚的消遣!我們既不用塵世功利的心態去對待讀書,不能為了考試而讀書。其實讀書它恰是讀書,我們開心就行。或許,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説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這樣讀書是不為外物所滯,而求於內心,為人所吸引的,我認為,這就是讀書的真正樂趣了。

我心中的讀書是既沒有功利性,同時也是沒有指向性的,但憑自己的興趣,依乎性靈,擇己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我們讀天地,讀自然,讀歷史,讀人文……似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哪來讀,但不管讀的是什麼,最終我們讀的是感情,是思想,更是人。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書中必有同好者,以書會友,以友輔心,書中遇知音,書中遇知心,此讀書之一大賞心悦事也。

讀書是一種消遣,但讀書肯定不僅僅是消遣。古往今來,關於讀書的箴言是不計其數。古有顏真卿的“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陸游的“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李若蟬的“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也有蘇東坡的“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今有愛迪生的“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普希金的“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還有列夫托爾斯泰的“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我以為,讀書的好處有三,陶冶性情,精神追求和啟蒙自我。

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雲:“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裏。

讀書可以修身養性,可以不斷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園雖好,但不是久戀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才是自己心靈的永久歸宿。在“塵世熙熙,皆為利來;塵世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被喧囂蒙塵自己心靈的聖土。曾幾何時,我們都體驗到過冰涼徹骨的虛無,“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正是這種虛無感的真實寫照。帶着這種強烈的困惑,我們走進書香,那裏便是我們精神的後花園。

讀書可以不斷的啟蒙自我。有一本書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道理,即“久假不歸論”,與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們雖然處在信息時代,但我們卻經常被矇蔽。這種矇蔽有時來自於外界,因為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自覺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矇蔽了自己,因為懶惰而不想思考,因為無知而不能突破,從而淪為現代媒體下的愚民,成為大眾娛樂下的犧牲品。學問是光明,愚昧是黑暗,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廣泛的讀書顯然是我們擺脱受矇蔽、被愚弄的階梯。

一言以蔽之,讀書其實就是在樂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啟蒙自己是求真。

光陰悠悠,歲月匆匆,時間如蟬絲在指間滑過。好讀書者,不亦樂乎;不好讀書者,亦強求不來。古人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讀書作為一種我們選擇的人生方式,我以為是立德、立功、立言所絕不能少的。然而,“立”並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想要“立”的人,心靈也許註定是殘缺不全的,也肯定是不純粹的。因此,走進浩瀚書海,呼吸那淡淡書香,彈指間信手拈來,尋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觀塵世潮起潮落,終睹得青天明日。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 篇2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伴我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打開心靈之窗的金鑰匙.

我愛讀書,我認為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當自己一個人時,靜靜的坐在書桌前,他會娓娓動聽想我講一些新鮮事,講一些大的道理或小的道理。於是翻不上幾頁,我便會忘了自己,翩翩飛進書的世界中,遨遊於知識的海洋。讀到高興處,我會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開懷大笑;讀到悲傷處,我會黯然淚下。因此,媽媽總是説我該去精神病醫院了。但我總是一笑了之,因為只有我知道這其中的樂趣。我現在感受到的是讀書之趣,也許有一天我會嚐到寫書之趣,同學們,為我加油吧!

我愛讀書,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好朋友。冰心奶奶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使人明辯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沒有書,世界將不會精彩,不讀書,我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讀《魯濱遜漂流記》讓我知道了只要堅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讀高爾基的《童年》我瞭解了當時舊社會老百姓的困難生活;讀《海底兩萬裏》我瞭解了神祕的海底世界;讀《十萬個為什麼》我知道了課本上學不到知識;跟着《馬小跳》走,不跳也會笑。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文學的、科技的、知識的、藝術的……只要是好書,就開卷有益。只有博覽羣書,才能使我們知識淵博。書,貴在讀,貴在捧在手上的那一份珍惜!當你讀書時,要用大腦去想象,用心去感受。同學們,可別説你不愛讀書,那不是你的心裏話,你買《馬小跳》、《笨狼》我保證你會愛不釋手,慢慢的,別的類型的書你也就愛讀了,不信,你就試試。

我愛讀書,讀書使我寫作水平提高了。他豐富了我的語言,開拓了我的視野。唐代大詩人杜甫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現在我課餘時間都暢遊在書海中,吸取養分,充實自己的心靈。我相信,這種習慣能使我受益終生。

同學們,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裏,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要在學好課本之後,博覽羣書。他會讓我們看到廣闊的世界,他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書裏有科學的奧祕,有宇宙的浩瀚,有大自然的神奇。書裏的世界色彩斑斕。來吧,親愛的同學們!為了我們金色的童年更加燦爛,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一起步入書的海洋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 篇3

很慶幸,我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感受這陽光和空氣。也很慶幸,我的生命因那一縷縷書的油墨香氣而充實。

小時候,我很喜愛那些有圖畫的書或雜誌。對我來説,識字的父親似乎有種神力,他能把我幾乎看不懂的黑乎乎的字,流暢地誦讀出來,還十分有感情,有味兒。因此,童年歲月中,纏着父親為我講講故事,我會很快樂,很滿足。

也許我與書的緣分註定是強的。我的父親是個教師,文化水平很高。而我的母親,曾經發表過文章。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我的思想也會受到薰陶,因此,我對書的愛也愈發深沉。

我總是要在書店裏待到夕陽醉人,肚子抗議時才想到回家;也總是看書看到夜色迷漫,母親進來嗔怪時,才想到睡覺。那時我的腦海裏只裝載着老實健壯的祥子、寒酸瘋癲的孔乙己、機智過人的福爾摩斯,還有那純真善良的小王子。我把我最真摯的情感播種在書這片沃土上,將身心投入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中,它回報給我美味的知識、動聽的哲理。我的心靈,已被它純淨的靈魂所感染,洗淨了所有的鉛華。

回首讀書的這幾年,我對書的感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喜歡在心累時,翻閲一本小人書。也願意在心情煩躁時,捧起老子的《道德經》。書買得多了,語言這種東西,自然也在我的腦中生根發芽了。於是,作文本上老師那一行行讚美的評語,就像一朵朵幸福的小花在我的心頭甜蜜地綻放着。説到底,沒有書這位良師益友,我的作文水平定是沒有那麼高的,真的要發自內心地感謝啊!

可步入國中後,我與書接觸的機會少了,連最支持我讀書研書的父親也有些制止我看課外書了。不過,我會制訂一張時間表,讓學習和閲讀兩不衝突。閲讀,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它會使我的精神世界不孤寂,很充實。

在我這有限的生命中,如果沒有書的話,那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快樂。我很幸運也很幸福,我沒有當英雄儒士的機會,也沒有曹操孔明的志向,只有我那無窮無盡的求知慾。這難言的快樂啊,簡單而又真實,恬淡超然與書為友,你開心時它會陪你開心,你憂慮時它會為你排憂。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

讓那一縷縷書香伴我們成長。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 篇4

大家好:

人生之光澤與真諦,倘若沒有一顆善感的心,便會與我們的生活失之交臂,我們的生命便會黯淡無光。而淡淡的書香正是那打開我們心靈枷鎖的鑰匙,清理我們蒙塵的心靈。如果人生的豐富可以用色彩來比喻,書籍就是投射出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廣闊可以用無垠來形容,書籍就是普照大地萬物的陽光。古往今來,關於讀書的箴言不計其數。古有顏真卿的“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陸游的“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今有普希金的“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還有列夫托爾斯泰的“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我愛讀書,喜歡與書為伴,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陽光,在陽光中收穫人生的真諦。讀《論語》,我懂得了處人事、求學問的原則。讀《簡愛》,我感受到了善良、質樸和堅韌的品格。讀《漂》,我要學習郝思佳做生活的強者,勇敢的面對改變。讀《誰動了我的奶酪》,它帶給了我新鮮的處事態度,讓我們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把握機會。參加工作以後,我開始閲讀教育學的相關書籍。回首三年來的從教之路,讀書,使我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在書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書的底氣。讀《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中的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會到優秀教師的風采,深感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的方向,嘗試着為孩子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的課堂教學。讀《給教師的建議》為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為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的空間。讀《愛心與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師的心靈贏得學生的心靈、用教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教育。讀書促使我自省,讓我時時捫心自問:今天上的課有哪些新氣象?今天的學習有哪些新收穫?今天處理問題時是否有了新的方式?捧讀它們,讓我得到了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靈魂的浸潤,精神的啟迪。是讀書讓我在工作中收穫着快樂,是讀書讓我在生活中收穫着幸福。

我想,如果沒有書香的滋潤,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的乏味與孱弱,我們的教學將是何等的死板與無趣。我感謝這麼多年來書籍對我的滋養與磨鍊,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寧靜中,讓我從那字裏行間讀出一種無言的神聖與莊嚴,讓我有一種擺脱了世俗喧鬧的踏實與坦然,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斕的路途。那飄逸的夢想,時時温暖着我的人生。我願不懈努力,讀破萬卷書,也許,我們正是從這裏開始,邁向了人生髮展的最高境界!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 篇5

大家好!我叫 某某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伴我成長》。

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和哈里波特一起在飛天掃帚上神遊過嗎?你和馬小跳一起 打退過偷花賊嗎?你和泰迪熊 一起吃過蜂蜜嗎?嘿嘿,不瞞你説,我都試過!在哪裏?嗨,當然是在書裏咯! 我還知道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 魯迅;精忠報國的岳飛;巧借東風的孔明……這些都是拜我愛看書所賜,才讓我瞭解了這 古今多少事,知道這 中外多少人!在書裏,我可以盡情地放飛夢想,和書中主角一起遨遊在他們的世界裏,暢快極了!

我愛看書,家裏的牀頭是書,書桌上是書,書架裏是書,就連汽車後座、車尾廂和家裏的閣樓上都有我的書。是媽媽 從小培養了我愛讀書的好習慣,才讓我博覽羣書。而博覽羣書既提高了我的學習能力,也充實了我的生活,為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記得讀三年級的一天,媽媽在家裏搞衞生,我不想她進我房間。有什麼辦法呢?我突然想起了我看過的武俠小説中的奇門遁甲,心裏頓時湧出奇思妙想。於是效仿書中的辦法用繩子在書桌、衣櫃和牀腿上左串串、右拉拉,用繩子串起了“九曲彩繩陣”,媽媽難以破陣,嘿嘿,想進我的房間也難哪!

都説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啊!書讀多了,我也能 順手捏來一些妙語。 有一次,我 做錯了事,媽媽可生氣了,板着臉把我訓斥了一頓。看着老媽板起的那張臉,我低着頭愧疚地説:“是啊,就好像《增廣賢文》裏説的‘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嘛!我錯了!”話一出,媽媽板起的臉立即陰轉晴,一場危機立即化解了。

因為讀書多,我還成為了同學們仰慕的對象呢!記得五年級的語文課講到《草船借箭》這一課時,由於我早就熟讀《三國演義》,老師在提問題時我都答得非常好!課後還和同學們講《三國演義》裏的各種精彩故事,聽得他們津津有味,甭提多羨慕我了!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我自然也就更加喜歡讀書,學習成績、寫作能力也不斷提高。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 讀書的層次與閲讀方式 也在提高。從 《東方娃娃》雜誌到四大名著,從 《格林童話》到高爾基的《童年》,都裝進了我的腦袋。《火影忍者》讓我懂得了堅持,《哈里波特》讓我學會了勇敢,《納尼亞傳奇》讓我明白了責任……“讀書不思考,猶如吃飯不消化”,看書讓我學會了思考,而思考讓書更有益於我的成長!

我不僅愛看書,還愛贈書!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別人問我借書時,我總是毫不吝嗇地借給他們。一次,媽媽一個朋友的兒子看上了我書櫃裏陪伴了我五年的《流浪兒迪克》,雖然我很捨不得,但看着那個小弟弟渴求知識的目光,我還是把這本書送給了他。雖然書不在我手上了,但我留住了知識,也留下了我和小弟弟的友誼。

我真的很愛讀書,同學們,博覽羣書,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博覽羣書,讓我學習的步伐跑得更快!博覽羣書,讓我的知識更加豐富!

讓我們大家一起快樂閲讀吧,伴着書香成長,去建設我們更加美好的 家園!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書香伴我行演講比賽稿 篇6

去年,陸川導演的電影《南京,南京》在全國熱映,看完電影之後我心潮起伏,難以平靜,然而回頭想想自己對於南京大屠殺的記憶,卻少之又少。在網上搜索資料的時候,一本網友推薦的書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本書叫做《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是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當時我很好奇,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罪行舉世皆知,為何作者會稱其為被遺忘的歷史呢?抱着探尋的心理,我想看看這本書,看看在一位生長在國外的華人眼中,那段歷史會是什麼模樣?

毫不誇張的説,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儘管作者已盡力追求用平實的語言敍事,但那字裏行間所流露出來的悲傷和絕望仍深深的刺痛了我。張純如實地採訪了多位倖存者,並以大量歷史檔案、第三方的日記和書信,多視角地回溯了1937年發生在南京的一切。書中講述屠殺發生時普通中國人的故事,那些失敗、絕望、背叛和倖存的經歷。在書的最後,她還探討了某些勢力意圖將這段歷史從公眾記憶中抹去的行為。在書的扉頁上,她這樣寫道:人類殘酷對待自已同胞的歷史,是一段漫長而悲傷的故事,然而很少有哪些暴行,在強度與規模上,能與南京大屠殺相抗衡。

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無人不知,然而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實上很少被亞洲以外的人知曉。此前沒有人用英文寫過關於南京暴行的紀實著作,歐美對於南京大屠殺基本可以説是無知。作為一名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張純如對其僅有的印象也只來自於父母的隻言片語。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記錄南京暴行的黑白照片,在那一刻,她感到窒息。砍下的人頭,赤裸的婦女,人們臉上扭曲着的痛苦和恥辱像噩夢一般纏繞着她,讓她好幾天都無法平靜地入睡。她下定決心,要用英文,把這段血腥的歷史寫出來,讓更多不知情的人瞭解到歷史的真相。為此,她開始了艱苦而又孤獨的寫作。在這個的過程中,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被她發掘出來,並首次公之於眾,比如《拉貝日記》。之所以將書名定為《被遺忘的大屠殺》,張純如説,“這是為了確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記,讓南京那樣的悲劇永遠不再發生。”

這本書一經出版,便連續5個月登上美國最權威的暢銷書排行榜,並被譯成多種語言。它首次讓西方國家全面瞭解了日本犯下的罪行,引起了強烈的震撼。在還原歷史真相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甚至推動美國國會通過譴責案,要求日本認真反省歷史。然而由於這本書的巨大成功,破壞了日本右翼勢力妄圖掩蓋歷史真相的企圖,他們對張純如展開了惡毒的攻擊,日本駐美大使甚至公開指責張純如“誤導公眾”。儘管張純如用鐵一般的史實將這些人反擊得體無完膚,但她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患上了憂鬱症。20xx年11月9日,張純如,這個曾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的女子,在一段荒廢的公路旁,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死,自然是不足取的,但張純如也許是把死作為一種抗爭,作為最後的吶喊。

這本書的中譯本將書名改為了《南京大屠殺》,儘管更為簡潔明瞭,卻可能失卻了作者的本意。因為張純如通過這本書想要警醒我們的對於歷史的遺忘,不只發生在西方國家,同樣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今天,我們可以聽易中天講三國,隨於丹品論語,標榜自己是歷史愛好者,但是那些近在咫尺的歷史,卻正在被我們漸漸遺忘。這從《南京暴行》在歐美成為暢銷書,在國內卻乏人問津中可見端倪。我們知道《拉貝日記》,卻不知道是誰讓它從浩瀚的書海中重現天日;我們喜歡《南京,南京》,卻不知道這部電影是為了向張純如致敬。日本右翼勢力正在不斷試圖模糊那段歷史,那麼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我今天提起這些,只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張純如的故事和她的書,讓她的付出更有意義。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中日關係儘管曲折但仍不斷向前。我們要向前看。這沒有錯。但7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不該被遺忘,作為一名21世紀的青年人,我們更有這份責任,去銘記、去傳承,讓這份苦難成為我們整個民族的記憶。因為只有牢記歷史,才能夠把握將來!

張純如用她飽滿、鋭利的筆觸發掘歷史暗塵背後的悲劇,用她的作品揭開了歷史真相,表達着人道與正義的呼聲。她做出了表率,將永遠為世人所懷念。為了忘卻的紀念,讓我們記住張純如,這位在黑暗中探尋真相的勇士;讓我們記住《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這部用生命譜寫的書。而我們最應該銘記的是這正在被遺忘的歷史,因為這是一段用億萬同胞的鮮血和淚水鑄就的歷史!

謝謝各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xiaoxue/9030p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