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國小生演講稿 >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精選30篇)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精選30篇)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

如果我來問你:你對你的長輩是否孝順?我想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我很孝順啊!然後你可能會舉例為父母買這買那,做着做那的。我只能這樣説:隨着現代社會的一步步發展,而你對孝心的含義的理解在逐步退化。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精選30篇)

現代社會的人對孝的概念大概是這樣的:我每天奮力拼搏,到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時,用自己的能力所換來的回報,為父母多買一些禮品,讓父母高興,者隨時對父母小的一種表達方式。在看來,孝是無形的,重要的是你有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父母,而他們的年齡在逐漸走向生命的末端,他們所能做的越來越少,每天只有陳守的寂寞,他們真正想要並不是你所謂的回報他們想得到的僅僅是你能陪陪他們,和他們聊聊,聚一聚,僅此而已,可是為什麼我們卻總是你不知道呢?

他們的要求是如此簡單,你感到他們心中的熱切期盼了嗎?你感覺到了嗎?那只是你從不在意。

在平時電視的公益廣告上經常有這樣一段:一個老爺爺,整天一個人在家忙碌着,每當兒子打來電話時,一問其生活情況,老爺爺連忙應答:“家裏挺好的,不必擔心,好好工作,有空啊,你……你回家看看吧!”兒子只是厭煩應答:“知道了,知道了……”這是簡簡單單的一番對話,但兒子也感受到了父親的思念與孤單,可是卻從不在意,即使能夠記得,也總是因為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這是多麼“無情”的作法,這隻能是他們的心裏感到越來越孤單,我想:還是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他們,不要讓他們在感到孤單了。

多回去看看吧,不要讓他們孤獨了;回去看看吧,不要讓回家的路把你看做一個陌生人;多陪陪他們吧,他們想要的僅此而已,不求你豐厚的回報。

世界上丟了什麼都不重要,陪陪父母吧,這是最重要的!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如傳説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脱;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説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還有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他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着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説:“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以上不都是兒女孝順父母,我們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是世界對自己最好的人,在自己的翅膀還沒有長硬時,家才是自己最理想的港灣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3

《論語》內容廣泛,記載了關於哲學,藝術,倫理,文學,政治,教育等幾個方面的言論,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着作,也是瞭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細心地品讀過這享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譽的着作。今年寒假,鄭校特意挑選了這部書給全校教師學習,讓我進一步親近了孔夫子的思想。細讀《論語》,它不時激發着我思考,使我迸發出一絲絲的感悟。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裏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中國古語説“父慈子孝”,為什麼在論語裏,只看到關於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於父愛,母愛的內容為什麼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更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論語沒有關於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講。需要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為什麼呢因為“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就拿孔子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來説吧,這好像是在説費話,子女怎麼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但是,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

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就拿我自己來説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十四,五歲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對我的事情樣樣提醒,我反而覺應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該當何罪”啊

大學畢業那一年的夏天,我媽媽去檢查身體,得知患了糖尿病,那時她檢查出來的血糖值是11。7,醫生建議我媽媽馬上住院治療。我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裏非常害怕,因為我知道,肯定是病情嚴重才需要住院的。我真想馬上跑到媽媽的身邊緊緊地抱着她,可是,那時我還在學校上課。我無時無刻地牽掛着我的媽媽,儘管她在電話裏一直跟我説叫我不要擔心,她的病情並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嚴重。那是我第一次對媽媽如此強烈的牽掛。因為我很怕改變現狀,很怕失去任何的一份愛,所以我要更好的愛我的父母。

自從那時開始,我十分關注我媽媽的飲食,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吃什麼對她的病有好處,吃什麼對她的病有害,我都瞭如此掌,還定期提醒她檢查血糖值,有時間就多陪在她身邊。幸好我媽媽現在的血糖值都很穩定,但每天都要吃藥。以後,我一定會更好地關愛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論語裏説,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關心自己的老父老母。我想我現在做到了,至少比以前好了很多。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意即:“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講的是:“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應竭盡心盡力。”

孔子主張人們恪守長輩與幼輩之禮,這種當時社會上的盡“孝”之舉如今似乎逐步褪色。不少學生認為家長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於是社會上出現漠視父母的案例居然不足為怪。我們要知道,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位學生的自覺行為。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為此,許多學校教育陣地慢慢興起了“孝道”教育,指導學生學會關愛,體貼自己的父母,學會感恩,形成一個健康的人格。我校在寒假期間,要求學生每天為父母至少做一項家務;過新年的時候向父母説一兩句祝福的話等等。這都是學校為了點燃學生心中對父母關愛之情的點滴舉措。人貴盡孝。我想,“孝道”教育是每一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論語》,作為一部先聖的經典,帶給後人的啟迪和價值是説不盡的,而且越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孔子及其學説的魅力會越真實地展示出來。對於《論語》這本書,正如編者所説的:它是一切炎黃子孫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書。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4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人類的大師?

我也不喜歡父母病重在牀,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期冀的希望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間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深深的掛念,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本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山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布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温的一枚硬幣——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5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人們常説:由小見大,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不懂孝順的人,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又如何讓人相信他會對社會有所建樹。

其實,“孝”首先是人的一種需要,是人的一種特殊情感活動。孝順父母,心裏才踏實,生活才充實,才能享受真正的天倫之樂,才能走完沒有遺憾的人生。不敬不孝者,表面上看像是佔了什麼便宜,實際上不但會使老人有所失,也會給自己帶來也許是難以挽回的損失。孝順是隻有人才會有的崇高情感。孝,是能使愛心由己推人,人人孝順父母,世風自然就會完美;反之,若連自己的父母都要虐待,那又怎能善待與自己並無血緣關係的同類呢?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所有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啊!感恩是有意義的,是一種温暖的情感,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着,在心與心之間傳遞着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父母的愛,遠遠比那山高、比那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那麼,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敬重。讓我們學會愛,學會感恩,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父母,親朋,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淨化你的心靈吧!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6

在學習《弟子規》中,讓我感受頗深的一篇就是“入則孝”。

如今,許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獨生子,總是被父母護着、寵着、溺愛着。所以有些孩子便淡忘了“孝”這個眼。

可“孝”是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回頭望過,二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顧我,養育我!

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爸爸媽媽卻毫無怨言的撫養我長大,那麼辛苦,那麼努力!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的寫出一個字的時候,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導!

當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的原諒我的人是父母,當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慶祝,和我分享喜悦的人是父母,而今天,我即將成家立業,即將為人妻為人母時。依然牽掛着我的還是父母!

夥伴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呢?我們是否曾記得父母的生日呢?俗話説“兒的生日,孃的苦日”,當我們為自己的生日慶賀時,是否曾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的給孕育你的母親一聲祝福呢?

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來説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講,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重要,都難忘,都足以讓他們熱淚盈眶!

談到生日,讓我不禁想起汶川地震中這樣一幅感人的畫面,和它背後那讓人撕心裂肺的故事:

這個熟睡中的寶寶,還全然不知他的母親已經在地震中走向了天堂,當救援人員發現那位母親的時候她已經以這樣的姿勢定格了:雙膝跪地,雙手堅定的撐着,上身向前匍匐着,模樣就像在行跪拜禮,她的身體被壓得變了形,讓人不忍目睹,但是,她在廢墟中拱起了一座母愛的橋!

千萬斤的廢墟啊!她沒有倒下,那是因為,有一種愛的力量在支撐!

或許她還活着?救援人員衝她喊叫,用撬棍敲擊着水泥框樑,她沒有任何反應,隊長伸進手觸摸到的卻是冰冷的軀體,於是人們暫放下了她,走向了下一個廢墟………

或許是得到神靈的啟示,救援隊長突然想到什麼,他迅速的往回跑,竭盡全力的將手伸進那女人身子彎成的蒼穹中,他摸到一個軟乎乎、暖融融的小生命!那是一個孩子!救援人員將斷壁殘磚搬開,在她屈曲的身體下面抱出了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在母親的呵護下他還甘然熟睡着,那是因為有母親的庇護!

隊長緊緊的把嬰兒抱在懷裏,淚眼盈盈…….

橄欖綠和紅色的襁褓互相輝映,成為人間最美麗的風景!

孩子毫髮未損,紅撲撲的小臉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

隨行的醫生準備給他做體檢時,襁褓中卻畫出一部手機,上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息:“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得,媽媽愛你!”

這是世界上最感人的短信,同時也是一份特殊的遺囑,一個偉大的祝福!

就這樣,這位母親用她那大山般的脊樑為她的孩子留下了他第二個生日!

夥伴們,雖然我們沒有遭遇過他們的幸而不幸,但是,我們的母親所給予我們的愛,也同樣,是那樣寬宏,那樣偉大!

所以我們不能缺少那顆金子般的孝心!

一聲小心叮嚀,一句噓寒問暖,讓所有的東西在孝心面前失色闇然!孝心給了我們微笑的魅力,孝心給了我們世界上最動人的温暖,讓孝心澎湃我們的血液吧!讓孝心成長為一種美麗的習慣!今天我終於覺得自己又成長了許多,那是因為我是綠太陽的一員,是因為我走進了這家不僅僅是一個公司,更像是一所學校,一個家庭的綠太陽,是這裏讓我認識了那可以擁有幸福人生的《弟子規》,是這裏,讓我懂得了那如何感恩父母的“入則孝”!夥伴們!就讓我們共同攜手,讓我們的孝心與《弟子規》同行!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7

感恩之心,應從具備,在講座上,任老師問出的問題,讓人需要深切思考,我們為何而讀書?這句話或許讓多少人迷惑,這個答案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的。祖國讓我們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讓我們好好學習,獲得知識,懂得人生道理,所以我們應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如何感恩祖國,是想那非洲的第一位運動員——約翰,在馬拉松跑道上,雖然身受重傷,卻仍然堅持跑到終點仰天長嘯:“祖國!媽媽!我到終點了!”又像那紅蓮將軍,在中國正受蔑視的時候,他卻在一木板上刻上:我是中國人。並掛在胸前,在世界各地都將木牌亮於胸前,在全球人面前表現出:我是中國人,我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

所以感恩要從祖國開始,想感恩就做到,像周總理所説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聽任老師深情的講着,心中立志報效祖國,這時一段歌聲傳了出來: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

報恩師為先

是誰,在夜晚大家都入睡的時候,他還在月光下批改作業;是誰,離開了自己心愛的家鄉,到陌生的學校為人民服務。是他,是我們親愛的老師。任老師那倆故事仍在心中迴盪:一位人名教師——李老師,不在城中享受幸福生活,卻在四川鄉下,在那艱苦的環境下,為了那裏渴求知識的孩子教了20xx年,無怨無恨。還有一位老師的孩子時常抱怨自己的媽媽從來沒有陪伴過自己,甚至沒在一起吃過飯,可是老師告訴自己的孩子:“你雖然是我的寶貝,可是班裏的人也都是我的孩子啊,我的寶貝啊!”

聽了這兩個故事,不禁想起我的老師,他也是離開自己兒女,他也將所有的心思放在班裏的學生上,心中不禁想起:老師您會寂寞嗎?老師您工作辛苦嗎?

師恩無量,您如紅燭,點明前途;您如書籍,教書育人。我在台下聽着,不禁看了看老師,慈祥的面孔。任老師讓每班學生都去抱抱自己的老師,我抱住老師,懷中多麼温暖,真想一直這樣抱着他,在他在臂彎下長大成人……

百善孝為先

現在我們都在接受教育,可是隨着時間推久,人們漸漸忘了教的含義,“教”是由一個“孝”和一個“文”構成的,意思是先做到孝,再學會文,中國五千年文化,第一句教書育人的話就是:首孝悌,次謹信。

看着坐在旁邊的母親,頭上的白髮又多了幾條,為我學習操盡了心吧!臉上的皺紋又多了幾條,工作很辛苦吧!手上又起皮,洗衣服的時候肯定很冷吧!

任老師講了一個企業家的故事:這位企業家在母親一個人的愛護長大,並賺了錢,並每個月把所賺的錢的十分之一給母親,為此跟老婆吵了好幾場架。可是母親在臨終前卻把錢一分不差的還給他。企業家頓時明白:天底下的母親都是這樣不求回報,只求身上掉下來的那塊肉能平平安安的,快快樂樂的,自己受過的苦不要在自己孩子身上發生,自己受過的罪不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現,孩子要比自己過得好就夠了。

父母親何嘗不是如此?都只為孩子付出,不求回報,看媽媽半夜洗衣,看爸爸清晨工作,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孩子!

任老師讓30位同學上台,一位位同學都喊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每一句話都震撼我的心靈……

盡孝道,懂感恩

聽了任老師的演講,在我心中立志要懂感恩,要盡孝道。

在母親洗衣手凍僵的時候送去一杯熱茶;在父親工作歸來的時候,給他遞一塊毛巾;在爺爺腰痠背痛的時候,幫他錘錘背;在奶奶要買菜的時候,去幫她跑一趟。我知道這些事遠遠比不上他們為我做的萬分之一,我只希望能讓他們有一絲的舒服,欣慰便可,大家何不學我一起盡孝道?

在老師口渴的時候,去幫他打一杯水,解他那乾燥之喉;在老師要上課的時候,幫他拿拿作業,搬搬書本;在老師寂寞的時候,陪他談談心,聊聊事。或許這也不及他為我付出的萬分之一,可是這能讓他覺得自己心中的孩子心中有他,大家何不學我一同報師恩?

在中國邁向發達的時候,我要努力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國家的下一接接班人,讓國家更加輝煌,讓國家更加富強,這不是對養育我們的祖國最好的回報嗎?

我們要盡孝道,懂感恩,或許這點回報對他們説不及萬分之一,卻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讓他們心中感到高興欣慰,這不就夠了嗎?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8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 孔子説過:“夫孝,德之本也,”。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烏鴉有反哺之義,羔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翻開歷史看看,黃香九歲温席,李密陳情報祖母,花木蘭替父從軍,赫赫有名的陳毅元帥親手為生病的母親洗尿褲,失去父親的8歲的唐銀花安慰失明的母親説:“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

大家聽説過《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鯉的故事嗎?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説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我並沒有古人“卧冰求鯉”的感人事蹟,但是我很孝敬父母,在父母過生日時,我會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在父母生病時,我會為他們端水送藥,噓寒問暖;父母下班了,幫他們接過包,為他們遞上一杯清茶;學習之餘,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當自己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自己時耐心傾聽;當父母為我們嘔心瀝血時,道上一句“謝謝”;當父母疲勞時,為他們送上一杯濃茶,幫他們捶捶背;當父母生病時,陪他們,多説會兒話„„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張滿意的試卷,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慰藉父母百般焦慮的心。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漸漸長大,不再需要父母的攙扶。但我們怎可忘記,父母曾因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天。我們不應該再當小公主、小皇帝;不應再認為父母養育我們是理所當然,孝不再是義務,它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胸懷一顆感恩的心,用一言一行來温暖父母,用一舉一動來孝敬父母吧!

讓孝常駐心中;讓孝與你我同行;讓中華美德代代相傳。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我演講的題目是《百善孝為先》。

孝道、孝心、孝敬,孝字,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個兒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説,當晚輩的應當孝敬長輩。巍巍中華、泱泱華夏。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温席”。在古代,孔融讓梨、黃香温席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在今天,韓瑜老師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毅然將自己的左腎,捐給了生命垂危的父親,被譽為“大孝女”;大學生孟佩傑“帶着癱瘓的養母上大學”,租住房子給予養母悉心照料,被譽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來,感天動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勝枚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教育我,其恩重如山,其愛深似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受恩不忘,知恩圖報,羊、鴉亦如此,何況我們人呢?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説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我的爸爸是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我的媽媽是一位國小教師,每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天下班回來,他們拖着疲憊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勞家務;既要照顧年邁的婆婆爺爺,又要給我輔導功課。每當我看見爸爸的兩鬢又增添了白髮,媽媽的臉上又新長了皺紋,我就內心就像針扎一樣,感到無比的內疚。爸爸的日復一日的咳嗽、媽媽的一遍一遍的嘮叨告訴我:他們累了。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現在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儘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減輕父母的一點負擔;我們可以出門時説一聲“再見”,進門時抱一個微笑,讓爸爸媽媽的心裏充滿陽光;我們可以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我們可以動一動口,説一句真誠温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其實並不難做到。

孝敬父母,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吧!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生活在窮鄉僻壤、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頑強拼博,終於考取了當地最好的重點中學,父母為此流下了激動和高興的淚水。孩子進入縣一中讀書後,因為離家近百里,於是在學校寄宿。這所學校因為是縣城唯一的重點中學,所以縣城許多當官及有錢人家的孩子幾乎都送到這裏來讀書,也使得校園攀比之風盛行,漸漸地,這位農民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寒感到很自卑,總覺得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對那些有錢的同學特別羨慕。

有一次,母親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為了節省幾元錢的車費給孩子送冬天的衣服,硬是趕了近一天的路直到學校給孩子送冬天的衣服和食物。當疲憊不堪、穿着破舊、日見蒼老的母親敲開教室的門時,老師問她找誰,她説了自己孩子的姓名,然而,當老師問這位孩子她是你什麼人時,這位孩子居然像犯了錯誤似的,臉漲得通紅,小聲地説她是我家的一個親戚。當這句話傳到站在門外把他含辛茹苦養育大的母親耳裏時,她愣住了,眼裏湧出了淚花,她一句話也沒説,把東西交給了老師,轉身走進凜冽的寒風裏。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我想每一位同學都會在心裏痛哭並打心眼裏瞧不起那位沒有良心的農家子弟。的確,這位農家子弟為了那可怕的一錢不值的虛榮心竟然連母親都不認,真是可悲可恨。古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我們每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孝敬父母,無論父母相貌有多醜、地位有多低、生活有多苦,我們都絲毫沒有理由看不起父母、嫌棄父母。據報載,日本有一些大企業在招聘高級管理人員時都要調查和了解其是否孝敬父母,對父母好不好並作為能否錄用的先決和必備條件,可見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體諒理解父母的艱辛,替父母排憂解難,做父母喜愛、人人稱讚的好孩子吧。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孝道、孝心、孝敬,孝字,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個兒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説,當晚輩的應當孝敬長輩。巍巍中華、泱泱華夏。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温席”。在古代,孔融讓梨、黃香温席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在今天,韓瑜老師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毅然將自己的左腎,捐給了生命垂危的父親,被譽為“大孝女”;大學生孟佩傑“帶着癱瘓的養母上大學”,租住房子給予養母悉心照料,被譽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來,感天動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勝枚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教育我,其恩重如山,其愛深似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受恩不忘,知恩圖報,羊、鴉亦如此,何況我們人呢?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説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我的爸爸是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我的媽媽是一位國小教師,每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天下班回來,他們拖着疲憊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勞家務;既要照顧年邁的婆婆爺爺,又要給我輔導功課。每當我看見爸爸的兩鬢又增添了白髮,媽媽的臉上又新長了皺紋,我就內心就像針扎一樣,感到無比的內疚。爸爸的日復一日的咳嗽、媽媽的一遍一遍的嘮叨告訴我:他們累了。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現在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儘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減輕父母的一點負擔;我們可以出門時説一聲“再見”,進門時抱一個微笑,讓爸爸媽媽的心裏充滿陽光;我們可以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我們可以動一動口,説一句真誠温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其實並不難做到。

孝敬父母,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吧!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2

20__年5月13號,是母親節,我例行的給媽媽發了信息,祝她節日快樂。問了她的近況之後,由於媽媽不擅長髮信息,就沒有再多説,本來是想晚上等她閒着的時候給她打個電話的,結果下午逛街去了,一逛就是晚上了,已經九點多才回來,逛街的疲憊早已壓過了打電話的念頭,母親節就這樣過去了……

其實之前我對此感到的只是有點愧疚而已,心裏總是這樣想,今天不打的電話,改天總會打的,每天這樣拖着,導致的結果就是幾乎一週就只打了一次電話而已。今天一口氣讀完了《孝心不能等待》這本書,心裏湧現的是深深的自責。

看了作者在母親垂危時對母親細緻入微的描寫,感觸頗深,在這個經濟壓力超大的社會,我們總是看重物質多過感情,總是想,我只要給父母足夠的錢,他們就會開心快樂;或者現在沒有經濟基礎的會努力賺錢,想着總有一天會想給父母好的生活。我們總是想着以後,將來有能力的時候再給他們好的生活,好的條件,這樣的想法其實沒有錯,但是有沒有想過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莫不如着眼於現在,現在就儘自己的能力盡孝心。

其實孝心很簡單,很容易,對於我們來説,一通電話便可温暖人心;一份節日的禮物就可讓父母開心好多天;在家的時候少玩些遊戲少看些電視,多陪父母説説話;節假日的時候抽出幾天旅遊的時間來回家探望父母,就已足夠。就想歌裏唱的這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是多麼簡單卻温馨感人的畫面!

現在我們的父母只有一個孩子,最多有兩三個孩子,我們把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了求學上,很少時間能回家,畢業了大多數人也會選擇在大城市發展,我們的父母就成了“空巢老人”,每天他們的孤獨寂寞沒有人能知道……我們小時候生病了,遇到麻煩事了,總會有父母為我們撐腰,現在他們生病了,遇到麻煩事了,我們又做了什麼呢?我們連他們最基本的噓寒問暖都不能保障,更別提心靈溝通了。

所以,讓我們把孝心大聲説出來吧,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更多的關愛父母,關愛自己的家人!不要等到晚了再後悔!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3

從小,父母就經常告訴我,長大要當一個有道德的人,不管你長大有多麼的優秀,多麼的棒,但如果你連最起碼的道德都沒有,那麼,你還是不會被人尊敬的,但你只要有道德,不論你地位多卑微,但人們還是會尊重你。此後,我一直的將父母的話牢牢地記在心頭。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玩,在那裏我看了一本書—《二十四孝》。這本書講了是中國古時候二十四個大孝子的孝順故事。他們大多出身貧寒,但好學,品德高尚。他們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而且還很窮。我看到這不禁想到了自己,我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那天,於老師給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和媽媽看着看着就流下了淚水。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姐弟,他們用自己勤勞的,稚嫩的小手扛起了為奶奶買藥治病的大梁。他們兩個平時一分錢都不亂花,要留着給奶奶買藥,奶奶病好了,他們也就輕鬆一點了。平時買藥剩下的錢,他們就花很小一部分買吃的,而其很大一部分還拿回家裏給奶奶。每天一大早姐弟倆就早早的起牀去上山採茶,掰玉米,然後就拿到集市上賣,由於那時的茶市不好,茶不好賣,所以姐弟倆最後就只賣了兩元錢。但兩個孩子還是很開心,因為終於賣到錢了。他們這對勤勞的姐弟總是很樂觀的面對世界。

聽完這些故事,我才深刻的體會到了父母的話真是字字珠璣,沒一句都藴含着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有我最後領悟出了一句話:孝,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先做一個有孝心的人。讓我們一起做有孝心、有道德的人吧!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4

今天,我看見爸爸因勞累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心裏很不是滋味,想:爸爸這麼關心我——由於家離校較遠,他怕我累着,就每天四趟把我送來接去。他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心血,長髮都白了許多,媽媽也是這樣,我一定要好好孝順他們。

以前,我孝順的方法是勤學,省吃儉用和不挑吃不挑穿。説真的,從上學到現在為止,每次作業我從來不需要父母指導,而且每次作業幾乎都能拿到滿分,因為我不想讓勞累的爸爸媽媽再為我操心。對了,還記得上四年級時,我為了省錢,連上學用的新文具都不買了,連包的書皮都是一些廣告紙。那時很多同學都圍在一起紛紛拿出新買的文具沾沾自喜。可我就是不敢圍過去,因為我怕同學們笑話我,笑話我那文具還是一年級用下的。不過我想就算我被嘲笑了,我也不難過,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賺錢不易。從那時起,我就下決心要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不但要節儉還要學會賺錢。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不了幾天,我的作文《兔子的尾巴》就發表了,那時我拿到了8元稿費。不過這錢我捨不得花,於是,我就攢下5元準備訂雜誌,還有3元買了筆。平日裏,不到迫不得已時我決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

可只這麼孝順怎麼夠呢?我應再多關心父母,多孝順父母。於是,望着累得不堪而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爸爸,我輕輕地走向他,學着媽媽給我蓋被子的樣子,把衣服給爸爸小心翼翼地蓋上。接着,我走向了媽媽,只見媽媽在洗拖把。我説:“媽媽,您幹了那麼久,該歇歇了,讓我來幹吧!”媽媽望望我,愛憐地説:“我怕你這小東西越幫越忙。”這時我使出了看家本領大喊:“媽——媽——”媽媽知道我生氣了,就只好作罷。拖完地後,我又擦了桌子,疊好了被子,洗好了碗。幹完這些活後,雖然我覺得很累,但想想這是我在替媽媽分擔累,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爸爸、媽媽真辛苦,以後我要多關心,多孝順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讓父母操心。要知道父母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鼓勵,哪會有擁有主持特長和擔任學生校長的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後我要多孝敬父母,好好學習,讓他們為我而欣慰,而自豪。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5

“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讓我親親您吧,我的好媽媽。”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上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唱這首歌。回到家後,我看見一身疲憊的媽媽滿頭大汗,就連忙給媽媽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一步三晃地端到媽媽的面前,嘴裏還哼着這首歌。媽媽笑顏如花地接過茶,“咕嚕咕嚕”地一喝而盡。那時的我第一次體會到孝順父母帶給自己的快樂。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次給媽媽過“三八婦女節”了。那一天,我絞盡腦汁地想着該給媽媽買什麼禮物。忽然,我急中生智:每次我過生日時,媽媽總會給我好多“生日獎金”,不如,我今天給媽媽發“婦女金?”真是個不錯的創意,我在心裏暗暗讚許自己。

那一天,我打碎了我心愛的小豬儲蓄罐,把裏面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接着我用紙做了一顆“心”,然後我滿懷喜悦地把錢塞進“心”裏,並封上口。做完這一切後,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這一顆沉甸甸的“心”來到媽媽房間,鄭重其事地對媽媽説:“媽媽,節日快樂!這是我給您發的婦女金!以後我每年都會給您的。”説完這句話時,我看見媽媽的眼眶裏滾動着晶瑩的淚花。哦,天下最容易滿足的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媽媽了。我只不過做了小小的一件事,就讓她感動成這樣了。我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孝順帶來的快樂。

這以後,每年的“三八節”來臨時,我總會傾我所有,給媽媽送上一份“獎金”。儘管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發生變化,但我會把這一舉動進行到底。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6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傳承和發展,對國小生進行孝道文化教育更為重要。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華夏兒女幾千年來不斷傳承與發展的優秀品質,“百善孝為先”,孝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如果孝文化嚴重缺失,將會對國小生產生不良影響,試想,一個孩子如果連自己的爸媽都不關心、不照顧、不尊敬、不愛戴,又怎麼能去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呢?

如果一個孩子對爸媽都沒有深厚的情感,怎麼能昇華高尚的愛國之情呢?因此,孝文化教育要從國小生抓起,上週五下午我們新寨國小組織師生參觀了社區文化建設,我校陳亞軍老師對中華傳統美德每幅圖的故事內容及現實意義對學生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傳承中華美德,弘揚孝道文化的思想教育,如果每位兒女能像爸媽對自己那樣來對待爸媽,那麼我們的家庭、社會將會更加和諧美好。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7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是啊!小烏鴉還懂得吧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着想母親表示感謝;人要是不孝敬他的雙親,就連禽獸也不如啊!

是誰給予我們的生命?是誰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美麗、可愛的世界上。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的。自從我們來到這人世間,父母又要給我們換尿布,餵我們吃飯,教我們學説話,學走路。如果有人問我的啟蒙老師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説:“是父母!”等到大一點,父母就教給我們一些道理,送我們上學,讓我們有更好的教育。而且,父母每月還要給我們零花錢。可我們卻不知好歹,亂用零花錢,一點都不瞭解父母的心思。當我們做錯事惹父母生氣時,父母就會教育我們;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父母就會獎勵我們;當衣服弄髒時,是父母用雙手把它洗得乾乾淨淨;當我們考試考砸時,父母就會鼓勵我們下次再努力;父母給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他們在我們身上下的功夫也太多太多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凝聚了他們多少血汗!他們也不希望得到什麼,只希望自己的兒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滿意足了!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父母默默地為我們操勞。如果你很細心,就會發現父母的臉上多了一絲皺紋,父母的頭上多了一絲銀髮。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幫媽媽做做家務,給他們沏杯熱茶,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吃等等。而且現在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長大以後好好報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個少先隊員所要做到的,都應該做到,就像晉朝文學家李密那樣,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8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敬老重孝之風,自古就有“百行孝為先”之説,從這層意義來説,“孝”屬於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

“孝”是會意字,意思是老人緊緊靠着兒子,就是要求子女使雙親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父母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有養育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因而感恩本來就是我們中華“孝”文化中應有之內涵,是優良傳統,更是個人應有的基本品德。鴉知反哺,羊知跪乳,就非常形象直白地告訴我們應心懷感恩奉行孝道文化。

特別是隨着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講究孝道對當代中國社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是,近年來由於外來思潮的影響,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就有那麼一些人迷失方向,心理失衡,道德滑坡。有“敬錢不敬老”,有“敬權不敬老,”有“敬小不敬老”,還不惜千方百計“刮老”、“啃老”到“砍老”;有的不僅不贍養老人,還搶佔老人的財產,干涉老人的生活,視老人為“包袱”、“累贅”,更有甚者逼迫老人沿街行乞,露宿街頭,進而走上絕路。社會上的這些不孝行為,從反面告誡我們必須加強對我們中華民族孝道文化的研究、發掘、整理,弘揚其精華,使之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創建平安家園,構建和諧社會。

一年來,我們學校及時地以感恩教育這一鮮活的德育載體,弘揚孝道文化,踐行“八榮八恥”。學校通過感父母養育之恩,感師長教育之恩,感學校知遇之恩,感社會包容關愛之恩等一系列活動,使我們廣大學子受到了震撼和感召。許多同學都在以實實在在的行動體悟新時代賦予“孝”文化的新內涵。他們或勤於勞動,做自己力所能及家務,幫助父老雙親;或勤儉節約,艱苦磨礪,來減輕雙親肩頭的生活壓力;或給父母梳一次頭、洗一回腳、寫封信、發個短信等等,來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其孝心切切,孝情真真、孝行更實實在在。而我們六年級學生,面臨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忙着最後的衝刺,似乎已遊離出以前那種熱鬧。可我要在這裏説的是,當我們心懷感恩去完成每天繁重的學習任務,誰説就不是在盡“孝”呢?我若能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理想的大學,誰説這不是呈給雙親最好的禮物?誰能説錄取通知書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寬慰我們父母那一顆顆望子成龍,盼女為鳳之心呢?當年北京街頭打出“小平你好!”,那位老人又何嘗不是心懷感恩來回應:“我是人民的兒子!”

孝行天下,小孝為父母,大孝為人民。只要我們心懷感恩,力行“孝道”,去感激生養我們的人,感激關愛我們的人,感激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那麼我們的“孝行”定能因感恩之心而德馨校園,和諧社會。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19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古人云:“人孰能不老?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把“孝”字作為倫理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賢能的人,只有一身傾注着孝與德,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我作為當代的一名少先隊員,理應把在家孝敬父母、關心長輩;在校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揚美德作為我的行為之準則,只有讓孝德在心中紮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學校,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取得優秀的成績,處處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嚴格要求自己,連續四年每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學習上,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積極發言,家庭作業認真完成。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一直擔任數學課代表的我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僅有特色地管理着班級,而且能及時、耐心地幫助班上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提高學習成績。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下學期,班上一位好友對數學不感興趣,家庭作業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針對這位同學的現狀,我主動與這位同學交談,共同探討如何學好數學的方法,多次利用雙休日時間到他家幫他複習功課,解決數學難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位同學的數學成績提高很快。

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確引導。曾經我在作文中寫過《我是媽媽的好幫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記裏也記錄到自己所發生的事情:如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拾金不昧、維護班集體、與破壞綠化環境的人作鬥爭、遵守交通規則的心得體會。在學校,我尊敬師長,彬彬有禮,是一個受到老師和同學一致稱讚的“開心天使”。

在家裏,我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常常幫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務事,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記得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媽媽常因上夜班或下鄉工作,沒有很多時間照顧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能力的我,主動幫助媽媽承擔了一些家務事,如洗碗、做衞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長期卧病在牀,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主動幫助媽媽細心照料奶奶,放學回家跟奶奶端茶餵飯、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幫奶奶洗澡時,我親切地對媽媽説:“媽媽,等你老了的時候,我也會和我的媳婦幫你洗澡。”看到媽媽燦爛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在生活上,我從不挑食、不吃零食,家裏有好吃的東西,我都要讓父母先償償。穿着不注重名牌,只講究整潔。記得有一次,我的祙子破了一個洞,放學回家後,我自己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祙子補好,媽媽看到我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直誇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講孝德是做人之本,講孝德是愛的傳承,講孝德是對父母、老師、社會的回報。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孝”字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盡孝”,“盡愛”的人生目標中,為建設和諧而美好的家園努力奮鬥吧!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0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美德,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中堅力量。

孝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戰國時期,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範。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範。

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説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説,就是孔子説的“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感恩,狹義上説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説,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是文明。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聖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父母是人類的天性。孔子認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説,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説:“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只有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聖潔本性。

毛主席在戰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説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於某一個人,孝於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美德,熔鍊、提升為革命傳統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新中國成立以後,進一步繼承發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憲法中不僅將贍養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中,建立、發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範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提倡誦讀《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等傳統經典,使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從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後,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謝謝!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1

老師們,同學們,你給你的媽媽洗過澡嗎?你給你的媽媽餵過飯嗎?你給你的媽媽換過尿片嗎?你駝着你的媽媽上過學嗎?不用問,包括我在內,回答都是沒有。可是,在我們岳陽縣三中,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他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他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陶星哥哥。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孝心是什麼?那麼今天,我也要用我的演講告訴大家---《孝心是什麼?》

陶星哥哥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面對自己生病的母親,從5歲起,他就開始料理家務、照顧母親。早上5點鐘,當我們還在夢中時,陶星哥哥已經在給媽媽洗衣、做早飯了;

中午12點,當我們吃着媽媽熱騰騰的飯菜時,陶星哥哥還在為生病的媽媽準備中飯;晚上9點鐘,當我們吃着零食看着電視時,陶星哥哥還在為媽媽洗頭、洗澡。孝敬母親,他義無反顧;孝敬母親,他毫無怨言,即使鄰居給的一個蘋果,他也捨不得吃一口,因為他想到的是她生病的媽媽。

看完陶星哥哥的事蹟,我情不自禁地問自己,孝心是什麼?它到底在哪兒?

孝心是什麼?它到底在哪兒?到着滿腦子的疑問,我問媽媽。媽媽坐在燈下,笑而不答,手裏忙碌着的是給奶奶趕製大毛衣,天冷了,奶奶要加一件毛衣啦。哦,我明白了,這不就是媽媽的一片孝心嗎?

孝心是什麼?它到底在哪兒?帶着一絲絲頭緒,我去問爸爸。書房裏,爸爸正在接外公打來的電話,平時粗聲粗氣的爸爸,這會兒也變得畢恭畢敬,温文爾雅,口裏還不停地説着:嗯,對呀,對呀。哦,我明白了,這就是爸爸的一片孝心啊!

孝心是什麼?它到底在哪兒?帶着一分分好奇,我去問姐姐,姐姐悄悄躲在廚房裏,正輕手輕腳地洗着自己的衣服。聽到我的問題,姐姐對我説:噓,輕一點,爸爸媽媽太勞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爸爸媽媽輕鬆一下。哦,我明白了,原來這就是姐姐的一片孝心啊!

孝心是什麼?它到底在哪兒?我終於明白了,孝心就是對父母的關心啊!

他就在時時刻刻,一點一滴的小事裏,遠離父母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一聲親切的問候,離開家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深情的擁抱,父母勞累的時候送上一杯濃濃的熱茶。哪裏對父母有關心,“孝心”就會出現在哪兒!

老師們,同學們,聽完了我的演講,你一定能告訴我孝心是什麼?它到底在哪兒?不是嗎?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2

百行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説。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温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天的山裏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一定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朋友們想一想是誰用虯勁的手臂,為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是誰贈我們傲翔的雙翅搏擊長空。我們 始終飛不出那一雙牽掛的眼神。回想一下吧,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們沉睡的心靈,你們是否聽到筋絡退化的聲音,是否聽到皺紋肆意綻放的聲音,是否聽到黑髮脱落的哀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偉大的父母。當我們漸漸長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攙。怎可忘記,父母曾因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天,背影已變的衰老,憔悴已佈滿的雙眼。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築永恆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恆的奇蹟。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3

《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是家庭和諧的基礎,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一個“孝”字,不僅形塑了中國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規範,更規範了國家的政治社會治理。從中國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營養,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充分弘揚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國經濟社會雙轉型的不和諧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揚孝文化的意義之所在。

應該看到,今日的孝道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父母在,不遠遊”“晨昏定省”的古訓,對現代人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孝道。數以千萬計的留守老人,對今日中國孝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未富先老的龐大老齡人口,不可逆轉的老齡化趨勢,為中國當下和未來的孝道規範提出了緊迫的課題。

對於傳統的孝道,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那些指導人們怎樣去做人、辦事、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孝道精義,我們固然要堅守。但是,對於諸如“埋兒奉母”“卧冰求鯉”“嘗糞憂心”之類的不人道、不文明、不科學,使子女付出沉重代價的愚孝,我們自當揚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則與現實的人口控制政策相牴觸。對於傳統孝道,我們該繼承什麼,揚棄什麼,需要進行全面檢視,甚至是全民大討論,以形成最廣泛的社會共識,取得最大的社會公約數。把形成社會共識的優秀傳統孝道編成全民讀本,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傳統孝道成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急務。

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則是實行制度創新,制定符合現代社會現實,契合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孝道規範。在現代社會,守孝道,行孝道,不能止於公民的個體自覺,還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如何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規章,創造出家中行孝,其樂融融;單位倡孝,盡職盡責;社會有孝,安定和諧的局面,需要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動員起最廣泛的社會力量。

倡行孝道,需要有切實的社會保障,以確保老齡人口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也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老年人曾經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他們退出生產領域併成為消費者以後,除了要從制度上保障他們的生活以外,還要確保他們能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羣同步得到提高。這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權利。把共享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是賦予傳統孝道文化活力的邏輯要求,也是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社會的重要目標。

倡行孝道,還需要領導幹部以上率下。“民以吏為師”,既是古訓,也是現實要求。中國官員理政、教化的雙重職責永遠不能忘卻。一個連自己生身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麼能指望其勤政為民、報效國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不斷有地方將是否孝順父母納入幹部考核體系,作為入黨提幹的重要條件。這是弘揚孝道文化好的創新之舉。幹部帶了頭,就可以號召羣眾“向我看齊”,就可以發揮出榜樣的力量。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4

生活中,往往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以及一件小事,就像一塊試金石,能夠試出我們是否有孝心。然而,在一幅漫畫就展現出來了!

一家人在餐桌上吃飯,表面上那對年輕夫婦對老人很尊敬,讓老人坐上座,可對於他們吃飯來講,很不方便,因為菜是放在中間的,而老人的面前卻只有一盤魚頭和魚尾,老人睜着眼睛吃驚的看着。而那對年輕夫婦和孩子卻坐在桌子中間吃飯,年輕夫婦不斷的為自己的孩子夾菜,根本沒考慮過老人的感受。那小孩也更加不懂事了,只顧着自己吃飯,很高興的樣子。

生活中,這類事情也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卻常常忽視了這些問題。無論自己多麼幸福快樂,都不曾想到過自己的父母曾為自己做過些什麼,他們為我們付出些什麼我們都拋到九霄雲外。

記得以前,我在(格言)這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是關於世界各地的人們到底會把自己的父母排在第幾位呢?大家都一致的認為中國人會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至於美國這些國家,父母在他們18歲的時候就會把他們“掃地出門”,讓他們自力更生,自己在外面打工賺錢去養活活自己,他們無疑是把自己的父母放在後幾位!可答案卻令人吃驚,中國人把自己的父母放在後幾位,而美國人卻把父母放在了第一位!因為他們覺得父母給了他們生命,也養育了他們20__年,雖然到了18歲就會被“掃地出門”但不管怎麼樣都覺得父母是偉大的,甚至還會嘗還父母養育他20__年來花的錢!這是為什麼呢?是中國父母對待自己的子女不好嗎?當自己有什麼困難是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候,父母都會義不容辭,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不管是什麼時候……但我們為什麼會把父母排在後幾位呢?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的思想意識不夠深刻……然而,你們又把自己的父母放在那第幾位呢?

總之,當我們長大了,過得幸福快樂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曾為我們付出過一切的父母!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5

相信大家都必須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孝順的媳婦在忙碌了一天後,還為婆婆打好洗腳水,為婆婆洗腳,當年幼的孩子看見媽媽正在為奶奶洗腳時,自我也打好了洗腳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媽媽的面前説:“媽媽我也為你洗腳”。這一場景確實很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我們長這麼大到底為父母都做過些什麼?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吃的東西?父母的鞋碼?這些看似很微不足到的事,卻表現着我們是否對父母有一份孝心。

説起來也真夠慚愧的,以上的問題,我基本上都不能回答。其實此刻像我一樣的人還真不少。但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我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的那一天,能夠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光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理解意大利《機會》雜誌記者採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麼時是這樣回答的:“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語出驚人,發人深思。是啊!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時候,已經步入老齡。此時,他們無論在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越來越需要子女的孝敬,而這種孝敬主要在親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錢或僱個保姆來替代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子女孝敬父母的機會也就逐漸減少。商機之類錯過了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時不再來,遺憾終生。

我們中國是一個禮貌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但長期以來,這一傳統美德卻被許多人淡忘和漠視。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明白自我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在此刻的社會中還有一些人當父母老了,不在有力氣動了,就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去説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更可氣者還有人連自我的父母都不要了,棄他們於馬路上而不顧。其實呀,這些人在我們身邊隨處能夠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所以大力宣傳和建立孝道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僅僅是建立和諧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中國台灣作家龍應台談過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帶着85歲的父親去台北看《四郎探母》的演出,當演到楊四郎深夜潛回宋營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時,她發現父親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因為她父親受到劇情的感染,想起自我16歲那年,在湖南衡山鄉時,一天準備幫母親到市場去買菜,路上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之後,輾轉流離去了中國台灣,從此,再也沒有見到過來不及道別的母親……深受劇情感染的不僅僅是她父親,曲終人散時,她發現不少中年兒女及老人眼裏都有淚光閃動。這就是孝道文化的力量。正如龍應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孝道文化便是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為此,當今弘揚孝道文化要從落實家庭孝道上着手,建立和諧家庭,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會風氣。

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或許一聲祝福對自我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説,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完美,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曾參以孝為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以孝統帥一切倫理道德。認為孝不只是個人行為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地義、永恆普遍的基本原則。與如今科技進步發達的社會相比,似乎古代人們對“孝”的理解更為深刻。為了增強現代學生的孝道觀,中國科技大學的以為老師還特意為大家佈置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那就是讓同學們回家為父母洗腳,但是能完成“作業”的同學卻很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覺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錯,它的確是一種形式,但它是種能夠衡量我們給予父母的愛是不是也像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麼多的一種形式。其實我們完全能夠為父母洗腳,那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能夠為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能夠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能夠了解父母的鞋碼,為他們買雙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這些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後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會、各個文化道德中永恆的主題,不論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社會穩定。而孝,正是調節家庭關係的一劑良藥。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效忠國家的人。從孝出發,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讓我們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只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只是一頓粗茶淡飯。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一枚含着體温的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完美。

孝,是稍縱即失的眷戀,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記住孝心是無價的。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6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可是看看社會的一些現象,想想現在人們的一些作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成人,可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卻將父母斷然拋棄,讓他們孤苦憐仃的艱苦度日;父母費盡心血地將他們培養成才,可是,當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卻認為父母地位卑微恥於與其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認雙親;為了照顧自己的家室妻兒對老父老母不聞不問……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聽到,或者我們本身就在做的真實情形,真的令人寒心。

也許,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你們忘了,忘了真主的定然,忘了索命天仙的召喚,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走對我們的掛念和他們的口喚,留給我們的是永久長遠的懊悔,和難以了結的孝願。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古蘭經》:你的主曾下令説: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們中的一人或者兩人在你的堂上達到老邁。那末,你不要對他倆説:“呸”不要喝斥他倆,你應當對他倆説有禮貌的話,你應當畢恭畢敬地服待他倆,你應當説:“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象我年幼時他倆養育我那樣,”你們的主是最知道你們的心情的,如果你們是善良的,那末,他對於常常悔過者是至赦的。

聽,這是真主安拉的聲音。趕快為你們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禮拜後的一個好都爾,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許是聽他擺以前的事,做個耐心的聽眾;也許是任他們嘮叨,撒氣;也許是一件新衣;也許是一雙鞋墊……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報答父母的恩情即便揹着父母徒步朝覲往返七次,亦不能盡,所以,穆聖説:“天堂在母親的腳下。”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7

店主站在櫃枱後面,百無聊賴地望着窗外,心裏卻盤算着最近一直不太景氣的。

一個小女孩走了進來,整張臉都貼在了櫥窗上,仔細地尋找着,過了一會兒,出神地盯着一條藍寶石項鍊看。

“我想買給我媽媽,您能包裝得漂亮一點嗎?”她説。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眼前有一雙清澈眼睛的小女孩,問:“你有多少錢?”

小女孩馬上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小袋,小心翼翼地打開,然後將錢攤在手心上,興奮地説:“這些可以嗎?”不待店主回答,她又説:“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想把它當做禮物送給媽媽。我很長時間沒見媽媽笑過,我相信媽媽一定會喜歡這條項鍊的,她肯定會笑得特別的好看,因為項鍊的顏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樣。”

店主認真地聽完,拿出了那條項鍊,裝在一個精緻的小盒子裏,用一張漂亮的紅色包裝紙包好,還在上面繫了一條綠色的絲帶。然後對小女孩説:“拿好啊,小心點。”説完拍拍小女孩的頭,微笑着目送小女孩滿心歡喜、連蹦帶跳的身影回家去。

在這一天的工作快結束的時候,店裏來了一位年輕的媽媽,衣着雖簡樸但不失韻致,她有一雙藍色的大眼睛,她把已經打開的禮品盒放在櫃枱上,問道:“這條項鍊是從這裏買的嗎?多少錢?”

“本店商品的價格是賣主和顧客之間的祕密。”

媽媽説:“我女兒只有幾枚硬幣,這條藍寶項鍊卻貨真價實,她絕對買不起的。”

店主笑了笑,一臉的燦爛,輕輕地從媽媽手中接過禮品盒,精心地將包裝重新包好,繫上絲帶,又遞迴了媽媽的手中。

媽媽愕然。

店主説:“她給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價格,孝心無價,更何況,她還付出了她所積攢的一切。”

“謝謝。”年輕的媽媽含淚説完,又笑了,有一滴淚在她眼角綻放光芒,晶瑩剔透,就像藍寶石。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8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同學們一定都會唱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媽媽,永遠是孩子們最安全避風的港灣,孩子,永遠都是媽媽心中最璀璨的珍寶。

當孩子的生命孕育在媽媽肚子裏的那一刻起,伴隨這媽媽的就是堅辛和希望。懷孕的最初,媽媽吃不下飯,不停的噁心嘔吐,非常難受,可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全的發育過程,媽媽努力克服反應,一次次地強迫自己吃下飯菜。吐了、又堅持着嚥下,反反覆覆······想到自己的難受和堅持可以換來孩子多一些的營養,再苦再難受媽媽們也咬着牙堅持着。

孩子在媽媽肚子裏一天天的成長,媽媽的體重也不斷的增加,有的增加部分超過了自身體重的一半。曾經那麼愛美的媽媽,每一天都要拖着臃腫沉重的身體,小心翼翼的工作學習和做家務。上樓梯累的氣喘吁吁,一層樓都要歇好幾次,腳腫的像饅頭,蹲下來都幾乎是不可能。一切行動都要異常小心,這樣呵護着肚子裏的寶寶。由於體重的增加和身體的變化,很多疾病都找到媽媽,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是不能吃任何藥物,只能硬扛着和各種疾病頑強的鬥爭着。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這樣的媽媽,她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熊貓血。懷上寶寶後血型的衝突讓她全身奇癢無比,每一寸皮膚都被抓的潰爛,醫生們都建議她拿掉寶寶,如若不然會危及媽媽的生命。然而這位媽媽勇敢的選擇了留下孩子。為了寶寶健康她每天僅僅只能依靠一點外搽的中藥來緩解鑽心的痛癢。在一邊流着眼淚一邊搽藥時,她心裏的信念就是: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竭盡全力保護好肚子裏的孩子。生孩子時多次昏迷,行走在死亡的邊緣。終於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自己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醫生們看到這情景,看到這位媽媽傷痕累累,卻帶着笑容離開人世,整個手術室哭聲一片,那一刻所有人都強烈的感受着母愛----這人間最偉大的情感!

不知在哪一篇報道里看過一所學校的“護蛋活動”。學校讓每一位學生早上從家裏拿一枚雞蛋放在身上,然後進行日常的學習,結果到了放學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的雞蛋完好無損。

同學們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裏要待上300天左右,這300天裏情況不斷的變化,到了後期,寶寶發育完全後甚至在媽媽肚子裏拳打腳踢,吃喝拉撒睡。為了保護好孩子,媽媽要忍着疼痛安撫孩子靜下來,細心觀察孩子每一天的發育情況,讓孩子在母體裏温暖舒服。

同學們,母愛創造者生命的奇蹟,普天之下的母親用她那弱小的身軀孕育着希望,儘管自己經歷無數艱辛和痛苦,卻把歡笑和舒適留給了自己的孩子,這是多大的反差啊!

十月懷胎後,與死神搏鬥忍着劇痛後生下了寶寶。從那一天起,媽媽所有的牽掛和精力都系在孩子的身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詩就是母親真實的寫照,人生於世,長於世,卻源於父母,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我們永遠銘記母親生育養育之恩,行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來報答和感恩吧!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29

一個“孝”藴含了很多的意義,從字面上來看它只是個一個單純的字,卻藴含了很多的意義。

“孝”字藴含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優良美德,古人常説“百善孝為先”告訴我們在我們心中“孝”的重要性和“孝”的真諦,比如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家長都教我們的,是從小就開始教我們的,孝順父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

孝順父母説起來簡單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依稀記得自己當初的年少輕狂,處於青春的叛逆期,每天受不了父母的嘮叨,本應該是充滿歡聲笑意的家庭每天卻充滿了鍋碗瓢盆的抨擊聲,本應該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每天卻是無休止的爭吵。

以前每次都回家很晚,要麼就是不回家,父母打電話不接,不回家也不給父母打電話,喝酒吸煙簡直就是一個社會小青年,每次回到家也不理父母,父母教育我,我都説你煩不煩啊,有一次受不了父母的嘮叨了,就收拾東西離家出走,走到了門口,被父親拽回來了,父親告訴我,離開我們你什麼都是,現在想想父母的話他們説的真對啊。

父母每天在外面工作那麼的累,每天還要照顧我,擔心我的學習,回到家裏還要給我做飯,每個週末給我洗衣服,有時候自己回家早了,給父母做頓飯,給父母洗洗衣服,那時候他們心裏真的很欣慰,誇自己長大了,懂事了,當初的自己對父母充滿了愧疚之感,明白一些道理卻不想讓自己表達出來,可能是當時的逆反心理的緣故吧

慢慢長大也就明白很多。

在當今的時代,孝心是最重要的,人一旦沒有孝心,就失去了責任心,我們孝順父母的心是小孝,愛祖國才是大孝,不管是大孝還是小孝只要有孝心就是好的。在大孝和小孝當中我更願意做大孝的孩子。

關於孝道的演講稿 篇30

一位中年男人推着一位坐着輪椅的老太太,一個小孩牽着老奶奶的手。這便是《孝心,不能等待》的封面,在學校的推薦下,我好奇地翻開了這本書······

本書是作者用淚水書寫,用真情訴説的一部以日記的方式述説的故事,真切地記敍了作者對無法對母親盡其孝道的愧疚和對逝母的深深懷念之情,感人肺腑,讀着,淚珠便在眼中打轉,遠離故土、遠離親人的我也憶起了母親的面容和她一遍遍放心不下的叮囑······

猶記得每一次與母親分別的不捨,是笑着揮手,可卻在轉身之後流淚;猶記得一遍遍地賭氣説要回去,一遍遍説想她時,聽筒那頭的哭腔也説着想我;猶記得,曾經挽着母親的手肘穿過大街小巷,細數喜怒哀樂,猶記得······

今年的元旦,我第一次沒有倚在母親的懷抱裏取暖,也是第一次,沒有在她面前撒嬌,我笑着要她準備零食等我回去,殊不知聲音已然哽咽;我逗趣地説我懶得采購,要和她一起冬眠,殊不知淚水已然滑落,此時電話那頭的傷心定也不止如此吧。我有多少次嘲笑自己的固執,為什麼要為了夢想而放棄舒適,放棄那些我所熟悉的。只是我不敢告訴母親,怕她答不上來,默默地流淚······

文中的作者一路奔波,拼命攢錢,為的是要讓母親享受天倫之樂,待他將一切準備停當後,卻不料母親已是無福享用,就要辭別人世,那份“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感傷是多麼撕心裂肺啊!而我,又有多怕等到我終於修成正果,要報答母親養育之恩之時,又是換來了不幸,要送她離去啊。

或許,對於母親而言,最大的快樂莫歸於年邁之時,兒女能夠承歡膝下,她真的不求什麼所謂的天倫之樂,因為她知道,那太假太空,等到好不容易盼到之時,已是躺在病榻之上了。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在母親需要的時候,伴她左右,無奈學業重要,生性好強,只能拋下一個不讓她失望的藉口,漂泊在外。我記得她經常自豪地對朋友們説,我有多讓人放心,那時便會換來一片豔羨。可是,我便更加愧疚,我不能在她冷的時候抱着她,不能在她累的時候為她按摩捶背,我有的只是一通通電話。

可是,媽媽,你知道嗎?我真的很想很想在你需要的時候留下來,在你的身邊,給予你一份為人之母的欣慰與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xiaoxue/epwdw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