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青春演講稿 >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4篇)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4篇)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1

4月27日,國小低年段回校上課,至此,我縣國小、國中、高中全面復學。近日,武義縣教育系統聯合衞健系統開展“對話援鄂醫療隊校友,上好愛國教育第一課”活動,抗疫英雄紛紛走上三尺講台,向學生們講述援鄂前線的故事。“不同以往的‘開學第一課’,援鄂英雄通過宣傳防疫常識、講述援鄂事蹟,不僅全面提升學生防護意識,嚴格規範落實防疫措施,更有助於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將對英雄模範的嚮往與崇敬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強大動力。”壺山國小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4篇)

他們,身披白衣,執甲逆行,在祖國最危急的地方守護一朵朵生命之花;他們,朝氣蓬勃,重返校園,汲取知識茁壯成長為祖國的未來之花。當他們相遇在一起,便是一堂鮮活生動的開學課,一次直觀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親眼見證的典範説服力強,近在身邊的榜樣感染人心,講台之上的援鄂英雄,娓娓道來的抗疫歷程,奮發學習、愛國擔當的種子在這個開學季播撒在了學生內心深處。

“進入病房之前,我們需要穿戴隔離衣、帽子、鞋罩、口罩,戴上護目鏡,全身防護,進入隔離房。行走20米就會覺得呼吸困難,曾經一段時間,每天都會有醫生和護士因為胸悶缺氧暈倒。”4月27日下午,在武義一中,馳援湖北醫務人員、縣第一人民醫院李斌為在場師生講述抗疫故事,傳遞拼搏精神。

從4月17日開始,我縣部分學校主動邀請援鄂醫護人員回母校講學。他們或講述身邊的感人事蹟,或回顧援鄂時期的做法和體會。回到曾經的母校,“逆行英雄們”親切地與大家分享着幾十年前同樣坐在教室中學習的回憶。他們向孩子們講述着自己的抗疫故事:接到援鄂任務時的激動、初到武漢時的震撼、投入工作時的忘我、病人康復出院時的驚喜、平安凱旋時的感動……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2

到達武漢後,鄭瑞強立刻投入工作,除了按照分工和作為專家組成員到武漢各個定點醫院巡查並指導危重病人救治外,還在武漢市肺科醫院承擔危重症患者的臨牀救治工作。

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第一批定點醫院,也是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首批定點醫院。

沒有外出巡查任務時,每天早晨,鄭瑞強都會先查看病人的檢查結果,與專家一起討論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後進入病房查房。每次進入病房前,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和口罩。轉運病人、為病人翻身,這些平時比較輕鬆就能完成的事情,在這裏,往往需要花兩到三倍的時間。“每次從病房出來,渾身都濕透了。”

2月1日23時,一名64歲女性患者出現呼吸衰竭,在氣管插管和有創呼吸機支持下,血氧飽和度仍然只有80%-85%,在隨後的俯卧位通氣治療中,患者的氧合狀態也只有輕微的改善。鄭瑞強判斷,患者的肺部病變非常嚴重,如果不實施體外膜肺氧合(即ECMO)技術治療,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ECMO技術又被稱為‘魔肺’,它實際上是一個起暫時替代作用的人工肺,為患者提供循環及氧合支持。”在向國家重症醫學專家組的領隊們彙報後,鄭瑞強和其他同事決定給該患者實施ECMO治療。

半個小時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終於維持在95%以上,氧合得到明顯改善,各項生命體徵也保持穩定,最終挽救了她的生命。

“當時那位女患者呼吸非常困難,神志不是特別清楚,如果不採取ECMO,有生命危險,很可能撐不過第二天。”鄭瑞強説,該患者是從武漢其他定點醫院轉到他所在的武漢肺科醫院,來時病情就比較嚴重。

“我來!”這是鄭瑞強的口頭禪。他説,對一線醫護人員來説,ECMO、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氣管插管等都是高危操作,極易近距離與病人的氣道分泌物接觸。“從保護年輕醫生的角度考慮,危險操作,我們都是自己上。”

“那時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一切可能多救治一個病人的生命。”在這裏,他採用ECMO技術,治癒了多例危重症患者。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3

“第二天一早,我們再次進行穿脱防護服的培訓,這是一場同病毒開展的戰爭,防護服是最大的倚仗,事關生命,沒有一個人掉以輕心。”縣第一人民醫院李斌在給武義一中師生們講述時回憶着,每位醫護人員要穿一套洗手衣,再穿隔離衣、防護服,戴兩層手套、兩頂帽子,穿雙層鞋套。

武義一中高一(九)班學生俞果説:“一直以來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忘卻了災難,英雄這個詞語似乎也變成了一個縹緲虛幻的符號。如今,當英雄事蹟不再遙遠,而是切切實實在身邊湧現,我們對英雄這個詞語又有了更直觀深刻的理解。逆行出征是一樁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壯舉,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和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成功救治那麼多危重病人的同時也保持自身零感染、零退場,也更讓我們明白,只有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才能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向英雄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英雄精神轉化為前進的不竭動力。”

“在疫情時期,心理有壓力和擔憂是正常的。但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課上,李斌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學生奮勇爭先,集中精力學習。

“我們應該學習醫療隊不怕吃苦、不畏難的精神,直面挑戰,超越自我。”聽完演講後,學生們紛紛表示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會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用青春力量扛起責任與擔當。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4

回憶在武漢戰鬥的時光,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職業成就感濃厚而熱烈,他們感覺無比自豪。在壺山國小授課時,縣第一人民醫院醫生李淺微説:“為國出戰,何等榮幸,更何況我們是職責所在,更是義不容辭。我們並不是英雄,只是盡了醫務人員的責任。希望孩子們努力學習,在將來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可以為國所用,有能力為國分憂。”逆行英雄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大家熱愛祖國、珍惜時光、勤奮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孩子還小,我從未離開她超過24小時。説捨得,是不可能的。但是,沒有國哪有家,一想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使命,我便堅定了決心。”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縣中醫院湯含曙説,“我將年幼的女兒託付給媽媽後,主動奔赴抗疫一線,扛起了醫護人員的責任與擔當。”“國有召,召必至。得知要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我主動請纓,志願要求馳援湖北。”縣第一人民醫院徐暢接到馳援湖北的緊急通知後,立即收拾行李。“為了鼓勵自己和同伴,我在頭髮上理出‘平安’二字。”

“逆行英雄們”講述的逆行故事,令學生們肅然起敬。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5

“馳援武漢抗擊疫情,是我的職責,更是我的使命……”4月23日下午,承德軍分區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事蹟報告會,參加馳援武漢醫療救護的民兵姜威、高超用真摯情感和感人事蹟講述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姜威、高超兩名同志是承德市中醫院的護士,也是承德市民兵應急營醫療救護排的民兵隊員,武漢疫情暴發後,承德市積極響應,先後組織四批7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在參加馳援任務期間,姜威、高超兩位同志誓把白衣當戰袍,無懼艱險、頑強拼搏,奮戰在醫療救治最前沿,圓滿完成了援助任務。

“當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無條件的服從組織安排,隨時準備利劍出鞘,執行任務,用自己的諾言和行動,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民兵高超説。

軍分區領導對姜威、高超兩名民兵的英勇事蹟給予了高度讚揚,並圍繞“五看五增強”進行了授課輔導,通過國內與國外疫情防控做法,深刻闡明瞭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引導廣大官兵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負責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為國家和軍隊建設貢獻力量。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6

20__年初,突然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了荊楚大地。在這片土地上,有這麼一羣人,他們爭分奪秒,他們奮力搏擊,只為儘早撫平大地的傷痛,他們身穿白衣,他們逆風而行,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醫護人員,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黃江就是其中一員。

2月1日這天,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下,黃江寫下請戰書:不辱使命,不論生死,不計報酬,我要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月12日晚,黃江接到通知,他的請戰書被批准了,光榮成為了江西馳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恰巧的是這天正好是他42週歲生日,他説,“這個消息是我今天收到的最有意義的禮物”。雖然對家裏有很多不捨,但是黃江明白,只有戰勝疫情,才能更好的保衞家人,保衞人民,武漢需要他們!

如果説武漢是抗疫前線,那麼黃江所馳援的武漢協和醫院無疑就是風暴中心。

雖然黃江與兒子相隔千里,但是每天結束工作後,黃江都要和兒子視頻,分享自己在武漢的事情,並取名“超人日記”。

有一次,黃江給兒子講了值晚班發生的事情,有一位患者突發病情變化,情況十分危急,黃江與隊友們經過討論,當機立斷,立刻給患者進行了ECMO(體外膜肺氧合)手術。要知道,那種手術不僅要求技術精湛,而且風險特別大。醫療隊幾乎是在與死神搶人,在連續奮戰幾個小時後,終於讓患者脱離危險,重獲新生。聽完後,黃江的兒子對他説:“爸爸,你説的那個ECMO是不是就像光能粒子槍一樣,是很厲害的武器?我心中爸爸的戰“疫”超人形象更高大了,爸爸你們一定會勝利的,加油”。

黃江工作的病區是重症病區,主要以收治危重症患者為主,老年患者居多,工作任務極為繁重。但這些患者在大家的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下,病情已漸漸好轉,且有多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其中有一例患者僅僅住院6天就痊癒了,這也是整個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首例治癒出院的患者。黃江告訴兒子,要把整個病區的患者全部治好了才回家。

3月16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武漢國家醫療隊轉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CCU病房,在李蘭娟院士團隊的指導下開展救治危重症患者工作,疑難病例討論,精準施策,制定個體化救治方案,經過多個醫療團隊的團結協作,使CCU危重症患者一個個轉危為安。在此期間,李蘭娟院士勉勵醫療隊“感謝各位的辛勤付出,我們大家是帶着使命而來的,希望各位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時,請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接下來,我的團隊將和大家一起戰鬥。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奪取武漢保衞戰的全面勝利。”最終,大家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醫療隊的任務。

自從赴武漢抗“疫”以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同事和朋友們的關心,給了黃江十足的勇氣和力量來與疫情抗爭到底!他感謝身邊每一個支持着他的人,也特別感謝醫院黨政領導、骨科主任以及總務處、器械裝備處等機關後勤部門給他們準備了充足的生活物資,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支持者,才使許許多多像他一樣的一線工作者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去迎接這場無硝煙的戰爭,共同戰勝了疫情。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7

呂猛,中共黨員。自20__年在天津市寶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以來,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疫情開始的時候,他作為消殺組組長組織單位同事學習各版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指導單位同事、隔離點醫護人員及轉運密接人員防護服的穿脱,協調聯繫公安及社區居委會到確診患者家中進行終末消毒及轉運車輛消毒等工作。

20__年2月12日他作為天津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援助湖北恩施州鶴峯縣。到達目的地後,他第一時間組織成立了消殺小組,負責指導全縣消殺人員培訓及現場消殺工作。

為了解全縣防控現狀和基層防控人員知識儲備和操作技術掌握情況,他和隊員們深入基層,對鶴峯縣全部基層醫院和隔離點的運行情況進行了摸底和技術指導。20__年2月16日當地下了一天的雨,他們仍然堅持下鄉工作,130多公里、最高海拔1200米、崎嶇的山路、不時滾下的落石、陣陣的霧團也沒能阻止他們的腳步,晚上9點還在回家的路上。他在工作中提出的建議被相關單位和縣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採納,得到鶴峯縣新冠防控指揮部、鶴峯縣疾控中心領導一致好評。

為幫助江坪河水電站建設工程提前復工建設,他還協助建設企業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技術指導培訓。

時值當地茶園春季管理的重要時期,為了減少地域人員流動,做到防疫、春管兩不誤,他還同隊員們來到鶴峯縣走馬鎮,指導當地茶農復工復產工作,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科學有序開展茶園春季管理工作。

最後他説道:“國家有號召,人民有需要,作為疾控人義無反顧,在前線一定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科學、專業、規範、高效地開展工作,不負天津人民囑託,同鶴峯人民一道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請家人們放心,我們定能凱旋而歸!”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8

“喂”,我在火車上,信號不太好,馬上把最新版技術方案發給您”。4月初,技術支持中心樑大偉同志主動請纓,趕赴項目現場,全力保障項目開發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從河北邢台到石家莊,再到青海西寧,11天奔赴三個項目現場。在疫情還未完全過去的時期,任勞任怨、從無怨言已不足以形容這個年輕人。因為他內心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堅定,一定要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把之前失去的時間和進度搶回來。為了更好配合市場開發人員推進項目落地,樑大偉充分展示了技術人的“執拗和較真”精神,必須要自己前往每一個現場,仔細勘察,保證技術方案的質量。

樑大偉只是技術中心技術人員的一個縮影,疫情期所有技術人夜以繼日的努力奉獻,事業部的技術成果才呈現出遍地開花。20__年2月份以來,技術支持中心編制綜合能源服務項目方案5項、技術報告16餘篇;對10餘個綜合能源服務技術方案、可研進行了研判,整理完成綜合能源項目典型應用場景案例集,對樓宇建築、醫院、數據中心、高校等場景的綜合能源服務案例進行梳理和彙總;編寫完成數據中心、鋼鐵行業、鐵路樞紐等行業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並與外部單位技術交流28場次,有力的支撐起事業部各項業務的開展。

致敬,默默奉獻的技術人!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9

4月23日早7:30的北京西站,曾經旅客絡繹不絕、熙熙攘攘,現如今門堪羅雀、悠哉悠哉。

這是京津冀互通之後彭勇和蔣劍鋒的“首差”。在京津冀互通之後,他們即刻啟程奔赴河北龍鳳山項目現場,第一時間瞭解項目進展。

在此之前,項目部的吳強和史偉已經駐紮在項目現場三十餘日,與河北龍鳳山公司的同事們緊張有序的開展工作。據一起工作的當地員工反映,這兩位同事經常披星戴月,廢寢忘食,多次錯過工廠班車,只好步行幾公里然後乘車回住處。到酒店稍作調整後,往往會繼續工作到深夜。截止發稿前,河北龍鳳山綜合能源項目已完成了空分裝置的EPC招標、定標工作;完成了輔助設備製氧活塞式壓縮球罐、儲槽、氮氣壓縮機、離心式氮氣壓縮機招標、評標工作;下一步將會開展土建、監理、建材等其它項目的招標工作,並推進初步設計評審。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管理中心是一支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的年輕團隊,每每接觸,青春氣息撲面而來。

致敬,青春奉獻的項目人!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抗疫英雄之醫護羣體——“帶隊勇闖隔離區的臨退休醫生”曹曉英,“白衣作戰袍,上陣父子兵”的徐自強、徐秋筆,“推遲婚期,守護病患”的35歲準新娘龔麗麗,“逆行母女”秦滿鳳、楊佳,“傲骨賢妻”何秋芳,剪去長髮抗擊疫情的肖思孟……疫情期間,他們白衣執甲,冒着生命危險奔赴戰“疫”一線,為大家舍小家,為我們構築起了抵禦病魔的鋼鐵防線,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抗疫英雄之醫護羣體。

抗疫英雄之基層幹部羣體——空巢老人的貼心“兒女”肖錦峯、黃蓉暉,“隔離區的大管家”容從俊,“帶傷抗疫的女支書”鄺素珍……疫情期間,他們披星戴月,白天跑社區,晚上做彙總,有時還不被羣眾、家人所理解,但正是有了他們,抗“疫”政策才能貫徹執行到基層一線,基層才能在疫情中有序運轉。他們是抗疫英雄之基層幹部羣體。

抗疫英雄之農民羣體——抗疫“蔬菜哥”張維,馳援武漢的愛心菜農“大樹哥”,“蔬菜掌櫃硬核捐助”李華平、李華忠兄弟……疫情期間,分佈在五湖四海廣大鄉村的他們,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糧食蔬菜等生活物資保障,甚至馳援千里將緊缺生活物資送去抗疫前線,他們就是抗疫英雄之農民羣體。

抗疫英雄之志願者羣體——退伍不褪色的“坦克兵”史純華,逆行武漢傳遞“正能量”的鄭能量,“武漢戰疫全能志願者”華雨辰……疫情期間,面對人力不足難題,他們挺身而出,像滿天星河匯聚耀眼光芒。他們可能年齡不同,職業不一,但在抗擊疫情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抗疫英雄之志願者羣體。

此外,疫情期間一直在“跑”的暖心“管家”快遞員賈勝治,用自己的方式守護武漢這座城市;“八年堅守脱貧攻堅一線的鏗鏘玫瑰”劉雙燕,被羣眾親切地稱為“閨女”;“戴假肢出診的山間醫生”方富光,要繼續在山路上走下去;“大山的留守園丁”馬彥國堅守40餘載,哪怕只剩下一個學生;“布衣教授”吳樹鴻25年來執着追夢、自學成才,成為新時代的大國工匠。他們用堅守、奉獻,展現凡人大愛。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張定宇出生於1963年12月,曾帶領醫療隊赴汶川抗震救災,並赴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

當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後,他當機立斷組建隔離病區,採集病人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送檢,為實驗室確認病毒贏得了時間。

接診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張定宇隱瞞身患漸凍症的事實,堅持吃住在醫院,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並且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

歷經三個多月的生死長夜,4月26日,武漢疫情防控保衞戰迎來重要歷史時刻——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張定宇説,自己最難忘的是一起並肩衝鋒的戰友——馳援金銀潭醫院的全國12支醫療隊,加上省內和武漢其他兄弟醫院的同行,共有1500多人。“他們的恩情,我此生都不敢忘記。”

“最近一個多星期,我常出門去過早,吃碗牛肉麪,來個面窩,就覺得特別幸福!”他説,其實這些街頭巷尾的煙火味道,就是幸福啊。

此前,張定宇已獲記大功獎勵,被授予“全國衞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擬推薦為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候選人。

升職公示發佈後,張定宇表示:“我不驚訝,唯有忐忑。因為沒做過,怕做不好,很擔心,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還有工作能做,就是一種幸福。”

願這位抗疫英雄能在工作和煙火味道中,繼續幸福下去!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在20__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時期主持了廣東省的非典防治工作,是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湖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他臨危受命,親臨湖北武漢抗擊“疫”情最前線,擔任專家組組長,指導醫治及防護工作。

作為國內外呼吸病防控治療領域的翹楚,鍾南山不僅在病理學、流行病學等知識領域學識淵博,貫通中西,甚至親自示範、普及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細節。當他看到疫情防控難度增加時,他眼含淚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勸導人們一定要尊重醫學、尊重知識、加強自我隔離時,人們對這個80多歲的耄耋老人油然生-種深深的敬意;當看到他四處奔波,在高鐵上勞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時,很多人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體。

正是這樣一一個可愛、可敬,對事業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老人和無數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構成了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脊樑”。危難之中顯身手。鍾南山院士帶領他的團隊不辭辛苦、殫精竭慮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為全國醫療界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樣也讓全國人民再次銘記了“鍾南山”這個名字。一個偶像級英雄的誕生,不僅在於他的非凡業績、過人的智慧,還在於他對祖國、對人民健康事業滿腔熱忱、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付出。這樣的英雄,才是我們的民族引以為豪、不斷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棟樑,才無愧於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13

一個戰鬥者,一個指揮者,也是一顆定心丸。我們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金銀潭醫院,卻在一個月以後才知道他。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要為患者、為社會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

他,就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張定宇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從醫30餘年。之前默默無聞,不為外界所知,只是盡了一位醫者的職責。1997年,援助阿爾及利亞;20__年汶川地震時,在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20__年除夕,張定宇作為湖北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成功搶救一對新生母子;20__年10月,被確診漸凍症;20__年1月28日報道,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

1月26日,大年八年級。

自20__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這裏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是這次疫情阻擊戰中眾人皆知的標誌性地點。這是戰鬥最先打響的地方,也是“離炮火最近的地方”。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裏,院長張定宇往往凌晨2時剛躺下,4時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從小在武漢礄口長大的張定宇笑着為自己打圓場。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裏的祕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而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里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分身乏術的張定宇,有時忙得三四天都顧不上去看一眼妻子。“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就是這樣一位醫者,身兼患者和病患家屬,這樣的身份也許有他的特殊之處,也有他的神聖之處。身兼“數職”,依然奮戰在第一線,臨危受命,挑起一名醫者的擔子。他雖行動不便,但步履堅定;心懷患病妻子,但更關心他的醫院和病人。

就這樣一位施恩於人、充滿大愛的白衣衞士,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很感激解放軍醫療隊的分擔,讓我這兩天凌晨1時就能躺下了,之前有時候得扛到三四時才能睡。”“我愛人雖然感染了病毒,但是很幸運,給她用了抗毒藥之後,有效果,我很感恩。”“這樣的疫情和災難,無論發生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後果都不可想象。我很感恩,當我們為了搶救病人不顧一切,背後支撐我們的,是整個中國。”

人活一世,敢於肩負責任與擔當才不虧於人生。面對肺炎疫情,醫者肩負救死扶傷之責,醫患並肩抗“疫”情,九州一心戰肺炎。現有受任於危難之際的張定宇,無疑是我們的榜樣!

致敬戰“疫”英雄———張定宇!

2023“致敬英雄·奉獻青春”青年節活動心得體會 篇14

平凡的勞動者最易讓人感動,往往是那句最樸實的“份兒內工作而已”最打動人,綜合能源事業部的小夥伴們就是這樣一羣人。他們樸實的認為奉獻就是責任擔當,有奉獻精神才能把本職工作當成事業、當成追求去做,才能積極主動為黨和國家工作,才能愛崗敬業、帶着責任幹事創業、帶着追求建功立業。

2月初,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社會各界包括綜合能源事業部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一切的活動只能轉移線上。往常與客户面對面交流,挖掘業務新增長點,特殊時期只能通過電話溝通。眾所周知,項目就像業務人員的“孩子”,從最初的接洽,到簽約到落地實施,孕育成長的每一個環節,“家長”都想親自參與其中,親自見證,這種“多日不見”的感覺實在憋壞了所有“家長”。當3月疫情好轉,復工復產大幕開啟,這些開發技術項目人員便像“脱韁的野馬”。

4月29日上午,廈門綜合能源項目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線上簽訂,這次協議的簽訂是疫情期間市場開發人員逆流而上的最好見證。

時間回到3月3日,疫情稍有好轉,全員對出門還處於戰戰兢兢的狀態。確認廈門已經開始復工,廈門駐點負責人田強第一時間提出出差申請,攜帶好防疫物資和有關項目資料奔赴廈門。經過近2個月的“獨闖”和“奮戰”,項目終於在生根發芽,而簽約的時刻,幕後英雄田強已經在湖南開啟新的項目考察。

當全國掀起復工復產高潮,市場開發中心負責人史彧宏帶隊4名開發人員奔赴全國各地戰場。開發人員就是典型的永遠“在路上”,犧牲小家的團聚,不顧自己的安危,默默奉獻着自己。當有人問起“你們不累嗎?”他們統一回答“這就是我的工作”。出差途中,史彧宏曾一度因高頻率轉換城市,休息不足導致血壓升高(低壓150、高壓170),他依然堅持走完所有既定的城市。

此次市場開發人員從3月23日出發,共走遍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10餘省份,與當地省電力公司、省綜合能源公司及各重點客户洽談合作,溝通推動綜合能源項目。尤其與各省綜合能源公司深入交流後,結合各省綜合能源公司實際情況出具方案,推動資本紐帶關係建立。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與多家省綜合能源公司形成了在合作方式、合作方向、重大示範項目、集團化客户合作方面的共識,實現了資源共享。

致敬,開拓奉獻的市場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qingchun/k0r7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