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朗誦稿 >

魯迅散文集朗讀(通用17篇)

魯迅散文集朗讀(通用17篇)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散文集朗讀(通用17篇)

魯迅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國,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盡於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説碧綠的萊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説嗚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嶺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説,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役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裏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裏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裏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着,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説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説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着,——當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裏。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説,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宇,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鑑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商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西撒些秋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士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裝在叉袋裏叫着擔着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着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着那扁和龐行禮。第~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着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不知從那裏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日“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説。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宇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百。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蠅喂蟻,靜悄悄的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皇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裏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脆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口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抽”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先生讀書人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説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富了。他的父親是開鋁箔店的。聽説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九月十八日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2

無限之生的界線

我獨坐在樓廊上凝望着窗內的屋子。淺綠色的牆壁,赭色的地板,幾張椅子和書桌;空沉沉的,被那從綠罩子底下發出來的燈光照着,只覺得悽黯無色。

這屋子,便是宛因和我同住的一間宿舍。課餘之暇,我們永遠是在這屋裏説笑,如今宛因去了,只剩了我一個人了。

她去的那個地方,我不能知道,世人也不能知道,或者她自己也不能知道。然而宛因是死了,我看見她病的,我看見她的軀殼埋在黃土裏的,但是這個軀殼能以代表宛因麼!

屋子依舊是空沉的,空氣依舊是煩悶的,燈光也依舊是慘綠的。我只管坐在窗外,也不是悲傷,也不是悚懼;似乎神經麻木了,再也不能邁步進到屋子裏去。

死呵,你是—個破壞者,你是一個大有權威者!世界既然有了生物,為何又有你來摧殘他們,限制他們?無論是帝王,是英雄,是……一遇見你,便立刻撇下他一切所有的,屈服在你的權威之下;無論是驚才,絕豔,豐功,偉業,與你接觸之後,不過只留下一扌不[POU]黃土!

我想到這裏,只覺得失望,灰心,到了極處!─一這樣的人生,有什麼趣味?縱然抱着極大的願力,又有什麼用處?又有什麼結果?到頭也不過是歸於虛空,不但我是虛空,萬物也是虛空。

漆黑的天空裏,只有幾點閃爍的星光,不住的顫動着。【冰心散文8篇】冰心散文8篇。樹葉楂楂槭槭的響着。微微的一陣槐花香氣,撲到闌邊來。

我抬頭看着天空,數着星辰,竭力的想慰安自己。我想:─—何必為死者難過?何必因為有“死”就難過?人生世上,勞碌辛苦的,想為國家,為社會,謀幸福;似乎是極其壯麗宏大的事業了。然而造物者憑高下視,不過如同一個螞蟻,辛辛苦苦的,替他同伴馱着粟粒一般。幾點的小雨,一陣的微風,就忽然把他渺小之軀,打死,吹飛。他的工程,就算了結。我們人在這大地上,已經是像小蟻微塵一般,何況在這萬星團簇,縹緲幽深的太空之內,更是連小蟻微塵都不如了!如此看來,……都不過是曇花泡影,抑制理性,隨着他們走去,就完了!何必……

想到這裏,我的腦子似乎脹大了,身子也似乎起在空中。

勉強定了神,往四圍一看:─—我依舊坐在闌邊,樓外的景物,也一切如故。原來我還沒有超越到世外去,我苦痛已極,低着頭只有歎息。

一陣衣裳的聲音,彷彿是從樹杪下來,─—接着有微渺的聲音,連連喚道:“冰心,冰心!”我此時昏昏沉沉的,問道:“是誰?是宛因麼?”她説:“是的。”我竭力的抬起頭來,藉着微微的星光,仔細一看,那白衣飄舉,蕩蕩漾漾的,站在我面前的,可不是宛因麼!只是她全身上下,顯出一種莊嚴透徹的神情來,又似乎不是從前的宛因了。

我心裏益發的昏沉了,不覺似悲似喜的問道:“宛因,你為何又來了?你到底是到哪裏去了?”她微笑説:“我不過是越過‘無限之生的界線’就是了。”我説:“你不是……”她搖頭説:“什麼叫做‘死’?我同你依舊是一樣的活着,不過你是在界線的這一邊,我是在界線的那一邊,精神上依舊是結合的。不但我和你是結合的,我們和宇宙間的萬物,也是結合的。”

我聽了她這幾句話,心中模模糊糊的,又像明白,又像不明白。

這時她朗若曙星的眼光,似乎已經歷歷的看出我心中的癥結。便問説:“在你未生之前,世界上有你沒有?在你既死之後,世界上有你沒有?”我這時真不明白了,過了一會,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心下光明朗澈,歡欣鼓舞的説:“有,有,無論是生前,是死後,我還是我,‘生’和‘死’不過都是‘無限之生的界線’就是了。”

她微笑説:“你明白了,我再問你,什麼叫做‘無限之生’?”我説:“‘無限之生’就是天國,就是極樂世界。”她説:“這光明神聖的地方,是發現在你生前呢?還是發現在你死後呢?”我説:“既然生前死後都是有我,這天國和極樂世界,就説是現在也有,也可以的。”

她説:“為什麼現在世界上,就沒有這樣的地方呢?”我彷彿應道:“既然我們和萬物都是結合的,到了完全結合的時候,便成了天國和極樂世界了,不過現在……”她止住了我的話,又説:“這樣説來,天國和極樂世界,不是超出世外的,是不是呢?”我點了一點頭。

她停了一會,便説:“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我就是萬物,萬物就是太空:是不可分析,不容分析的。這樣─—人和人中間的愛,人和萬物,和太空中間的愛,是曇花麼?是泡影麼?那些英雄,帝王,殺伐爭競的事業,自然是虛空的了。我們要奔赴到那‘完全結合’的那個事業,難道也是虛空的麼?

去建設‘完全結合’的事業的人,難道從造物者看來,是如同小蟻微塵麼?”我一句話也説不出來,只含着快樂信仰的珠淚,指頭望着她。

她慢慢的舉起手來,輕裾飄揚,那微妙的目光,悠揚着看我,琅琅的説:“萬全的愛,無限的結合,是不分生─—死─—人─—物的,無論什麼,都不能抑制摧殘他,你去罷,─—你去奔那‘完全結合’的道路罷!”

這時她慢慢的飄了起來,似乎要乘風飛舉。我連忙拉住她的衣角説,“我往哪裏去呢?那條路在哪裏呢?”她指着天邊

説,“你迎着他走去罷。你看─—光明來了!”

輕軟的衣裳,從我臉上拂過。慢慢的睜開眼,只見地平線邊,漾出萬道的霞光,一片的光明瑩潔,迎着我射來。我心中充滿了快樂,也微微的隨她説道:“光明來了!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3

《青春 好喜歡》

黃昏落燕,江南正炊煙向晚

風牽扯晚霞擠進了人家,在你之前

三月裏你來的唐突,令我寢食難安

陽春與白雪,靈氣的偶合源於天然

氣質是磁鐵,你亦牽引所有流轉的醉眼

俗世凡塵,特立獨行散在你身上是新鮮

出水芙蓉,以如天使光臨人間

天然去雕,你的灑脱無人阻攔

情意難捨,日後哪裏再克隆你的善緣

喜歡絕非一時興起,你怪我敷衍

你説愛要花光所有的力量,馬首是瞻

輸於信賴,你將我的海誓山盟統統謫貶

親愛的,我篤定我和你不相關

各安天涯之前,請多贈我些時間

紅豆幾顆如你紅顏,教我相思如何消減

你挑釁説,我亦真亦假慣於瘋癲

傻丫頭,你竊取了我舊時的風範

這樣的青春,好喜歡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4

旅行

我們中國人是最怕旅行的一個民族。鬧饑荒的時候都不肯輕易逃荒,寧願在家鄉吃青草啃樹皮吞觀音土,生怕離鄉背井之後,在旅行中流為餓莩,失掉最後的權益─ —壽終正寢。至於席豐履厚的人更不願輕舉妄動,牆上掛一張圖畫,看看就可以當“卧遊”,所謂“一動不如一靜”。説穿了“太陽下沒有新鮮事物”。號稱山川形勝,還不是幾堆石頭一汪子水?我記得做國小生的時候,郊外踏青,是一樁心跳的事,多早就籌備,起個大早,排成隊伍,擎着校旗,鼓樂前導,事後下星期還得作一篇《遠足記》,才算功德圓滿。旅行一次是如此的莊嚴!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着幾兩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出門要帶行李,那一個幾十斤重的五花大綁的鋪蓋捲兒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難關。要捆得緊,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見稜見角,與稀鬆露餡的大包袱要迥異其趣,這已經就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所能勝任的了。關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開看看,看完之後便很難得再復原。“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鋪蓋捲兒之後就覺得遊興已盡了。在某些國度裏,旅行是不需要攜帶鋪蓋的,好像凡是有牀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隨時洗換的被單,─—旅客可以無牽無掛,不必像蝸牛似的頂着安身的傢伙走路。攜帶鋪蓋究竟還容易辦得到,但是沒聽説過帶着牀旅行的,天下的牀很少沒有臭蟲設備的。我很懷疑一個人於整夜輸血之後,第二天還有多少精神遊山逛水。我有一個朋友發明了一種服裝,按着他的頭軀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無縫的睡衣,人鑽在睡衣裏面,只留眼前兩個窟窿,和外界完全隔絕,─—只是那樣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來曾經幾乎嚇死一個人!

原始的交通工具,並不足為旅客之苦。我覺得“滑竿”“架子車”都比飛機有趣。“御風而行,泠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塵世旅行,還是以腳能着地為原則。我們要看朵朵的白雲,但並不想在雲隙裏鑽出鑽進;我們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但並不想把世界縮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來欣賞。我惋惜米爾頓所稱述的中土有“掛帆之車”尚不曾坐過。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於舟車之不易得,車伕舟子之不易纏,“衣帽自看”固不待言,還要提防青紗帳起。劉伶 “死便埋我”,也不是準備橫死。

旅行雖然夾雜着苦惱,究竟有很大的樂趣在。旅行是一種逃避,─—逃避人間的醜惡。“大隱藏人海”,我們不是大隱,在人海里藏不住。豈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園也不容易遁跡。成年的圈在四合房裏,不必仰屋就要興歎,成年的看着家裏的那一張臉,不必牛衣也要對泣。家裏面所能看見的那一塊青天,只有那麼一大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風明月,在家裏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風箏需要舉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鄰居沒有遮攔。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磕頭碰腦的不是人面獸,就是可憐蟲。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雖無勇氣披髮入山,至少為什麼不帶着一把牙刷捆起鋪蓋出去旅行幾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風吹雨打,然後倦飛知還,覺得“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樣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變成為暫時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耐不住的時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的折騰幾回,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旅行中沒有不感覺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種趣味。哈茲利特Hszlitt主張在旅行時不要伴侶,因為:“如果你説路那邊的一片豆田有股香味,你的伴侶也許聞不見。如果你指着遠處的一件東西,你的伴侶也許是近視的,還得戴上眼鏡看。”一個不合意的伴侶,當然是累贅。但是人是個奇怪的動物,人太多了嫌鬧,沒人陪着嫌悶。耳邊嘈雜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時候,但是也還想拉上個伴。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受得住孤獨。在社會裏我們覺得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晚,在大自然裏又覺得人與人之間是親切的。到美國落磯山上旅行過的人告訴我,在山上若是遇見另一個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脱帽招呼,寒喧一兩句。這是很有意味的一個習慣。大概只有在曠野裏我們才容易感覺到人與人是屬於一門一類的動物,平常我們太注意人與人的差別了。

真正理想的伴侶是不易得的,客廳裏的好朋友不見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侶,理想的伴侶須具備許多條件,不能太髒,如嵇叔夜“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悶癢不能沐”,也不能有潔癬,什麼東西都要用火酒揩,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魚之不張嘴,也不能終日喋喋不休,整夜鼾聲不已,不能油頭滑腦,也不能蠢頭呆腦,要有説有笑,有動有靜,靜時能一聲不晌的陪着你看行雲,聽夜雨,動時能在草地上打滾像一條活魚!這樣的伴侶那裏去找?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5

寂寞

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裏,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裏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波瀾似的。我獨自暗暗地望着那條煙線發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還帶着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枯葉亂枝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後是撞擊着枝幹的磕碰聲,最後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時節,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並不太易得,與環境有關,更與心境有關。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裏去尋求,只要內心清淨,隨便在市廛裏,陋巷裏,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遊。所以我説,寂寞是一種清福。

在禮拜堂裏我也有過同樣的經驗。在偉大莊嚴的教堂裏,從彩色玻璃窗透進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線,沉重的琴聲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這渺小的感覺便是我意識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證。因為平常連這一點點渺小之感都不會有的!

我的朋友肖麗先生卜居在廣濟寺裏,據他告訴我,在最近一個夜晚,月光皎潔,天空如洗,他獨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寶殿的石階上,翹首四望,月色是那樣的晶明,蓊鬱的樹是那樣的靜止,寺院是那樣的肅穆,他忽然頓有所悟,悟到永恆,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個人常有這樣的經驗,他的胸襟自然豁達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間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東西不時的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一件煞風景的事實:我們的兩隻腳是踏在地上的呀!一隻蒼蠅撞在玻璃窗上掙扎不出去,一聲“老爺太太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都可以使我們從寂寞中間一頭栽出去,栽到苦惱煩躁的漩渦裏去。至於“催租吏”一類的東西打上門來,或是“石壕吏”之類的東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敗興生氣,就更不待言了。這還是外界的感觸,如果自己的內心先六根不淨,隨時都意馬心猿,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裏,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暴跳如雷,他永遠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説來,所謂寂寞不即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實的現象嗎?也可以説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裏還可以存在,而且還頗受人敬重,在現在的社會裏是絕對的不可能。現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溷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喘幾口氣之後還得耐心地低頭鑽進泥溷裏去。所以我對於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並不願再多苛責。逃避現實,如果現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過靜坐經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麼也不想,而是多麼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於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於此類。我所讚美的寂寞,稍異於是。我所謂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一剎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為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户對,縱不像九品中正那麼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於“自輕肥”之餘還能對着往日的舊遊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麼?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於富春山,則尤為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説:“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説得很漂亮,看看他後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説,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説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並沒有説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遠交不起來。

好像是王爾德説過,“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是不可能有友誼存在的。”就一般而論,這話是對的,因為如有深厚的友誼,那友誼容易變質,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誼。過猶不及,那分際是很難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彌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但似乎以同性為限。並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賴於興趣之相近與互相之器賞,但年長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點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顯着幾分老成。老氣橫秋則令人望而生畏,輕薄儇佻則人且避之若浼。單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為他的情感無所寄託,漂泊流離之中最需要一個一傾積愫的對象,可是等他有紅袖添香稚子候門的時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為淡所以不膩,才能持久。“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暱。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Mark Twain説:“神聖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久。可以終身不渝,如果不開口向你借錢。”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人為最倒黴的事幼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

規勸乃是朋友中間應有之義,但是談何容易。名利場中,沆瀣一氣,自己都難以明辨是非,哪有餘力規勸別人?而在對方則又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誰又願意別人批他的逆鱗?規勸不可當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傷他的顏面,不可在他情緒不寧時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説:“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我總以為勸善規過是友誼的消極的作用。友誼之樂是積極的。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個人獨自昇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羣星的美麗,他並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説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6

歲月的舟楫承載華年的我,歷經幾多的風雨與坎坷駛向遙遠的彼岸。駐足在時間的路口,心扉氤氲着昨日青春美麗的不捨。回眸生命的足跡,感懷光陰飛逝的無奈。暮然,發現自己不經意間在歲月的滄桑中已人到中年。

有人形容中年是午後的一輪斜陽,也有人比擬中年是行駛一定里程欲要檢修的車輪。但我想中年是金秋季節那豐登的果實,中年是歷經風霜那挺拔的大樹,中年是風雨過後那靚麗的彩虹,中年是乘風破浪滿載收穫駛向港灣的風帆。

都説童年是夢,少年是歌,青年是詩,壯年是一篇散文,中年是一部小説。是的,人到中年。雖然,臉上暗湧皺紋寫滿流年的風霜,鬢角潛顯銀絲飽經歲月的滄桑。但是,中年彰顯着成功與收穫的畫卷,中年經歷着歲月的風雨與艱辛生活的磨合,中年讀懂了生命價值的取向與定位,中年解讀着奮鬥的打拼與汗水的灑傾。

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正當壯年可以左右時間,用今天的時間去彌補昨天的遺憾,大不了重頭再來。然而,時光與機遇一去不在復返。我在時間都去哪了的無奈中悄然步入中年。回首昨日內心所留下的憾事,早已成為今天揮之不去的故事。是的,人生就是在希望與失望的沼澤中艱難跋涉的一次遠行。

然而,經年中上下的求索與舉步的艱辛,也賦予我至深的感悟。工作中的逆境,歷練了我的心智與堅毅。紅塵中的困惑,錘鍊了我的從容與淡定。生活中的坎坷,磨礪了我的坦然與笑傲。的確,人到中年,視野愈加高遠,經驗豐富極致,閲歷步入巔峯。特別一個“悟”字,濃縮了人生之旅的全過程。

人到中年我學會了淡定與坦然。笑看世事的浮華,淡定人生的心態。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活在當下,理性人生。一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平和待人,低調做事,自尊自愛。坦然面對生活,笑傲人生世界。不刻意追求什麼,更不會用昨天的煩惱來左右今天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和與眾不同的人生。

人到中年我學會了感恩與回報。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與靈魂,這是我們永遠的感恩與無法報答。的確,父母為養育我們含辛茹苦,夜以繼日,任勞任怨,恩重如山,無憾的將人間的大愛傾注給我們。為此,我們應以寸草春暉之心孝敬父母,以冬温夏涼之情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永恆。同時,也不能忘記在逆境與困惑中曾經幫助和關愛你的人們。讓感恩的真情與回報的赤誠,永遠伴隨你行走在人生的路上。

人到中年我學會了善待與自信。生命之旅總會有坎坷與始料不及的憾事,但關鍵要有良好的心態與從容的心境。其實,善待自己就是珍愛生命。也許,在平凡的生活中沒人關注你,但你也要芬芳。抑或,在事業的攀登上沒人為你喝彩,但你更要飛翔。生命的旅途總會有坎坷,且不能用昔日的挫折來束縛今日的腳步,要富有自信的心理素質,要信任自己,昂揚勇氣,擺脱逆境,戰勝自我與超越自我。自信是精神的支柱,自信是成功的動力,自信是收穫的雲梯。

人到中年我學會了大度與包容。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不是你遭到傷害,就是他被人誤解,生活就是在磕磕碰碰中艱辛的舉步。為此,這就需要我們胸懷大度,相互包容。互相尊重,彼此理解,仁慈善待。以寬容之心面對別人的偏見與怨恨,以大度的胸懷笑傲生活中的不幸與不公。大度是自身修養的一種潛質,包容是境界高超的一種美德。當然,大度與包容並不是無能與儒弱。而是,一個人完美素質的修養與人格魅力的綻放。

人到中年我學會了擔當與無愧。擔當是做人的基準,擔當是己任的付出,擔當是責任的踐行。在工作中要擔當盡職的責任,在社會上要擔當義務的責任,在家庭上要擔當孝敬與呵護的責任,在朋友中要擔當尊重與互助的責任。只有這樣,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人生的勇於擔當,才能問心無愧,人生的路曲心直,才能頂天立地。人生的堂堂正正,才能無怨無悔。

人到中年我學會了灑脱與浪漫。我們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是很幸運的。但是,人生中的不測與屢遭的挫折又是不幸的。因此,不必過於患得患失與追求人生的特別完美,更不要斤斤計較讓自己活得太累。要瀟灑自如,放鬆自己。不拘小節,一切隨緣。走自己憧憬的路,幹自己喜歡的事,交自己知心的朋友。豪放不羈,豁達心境,朗懷如月。浪漫享受每一刻,充實過好每一天,幸福生活每一年。

誠然,人到中年,正是歲月的洗禮使我走向成熟。在成熟中我收穫了諸多的感悟,在感悟中我讀懂了拓寬生命寬度的內涵。這就是生命的完美不在於結果的如何,而在於整個過程的精彩與閃光。生活的質量不意味着物資擁有的多少,而在於心靈的富足與精神的愉悦。人生的幸福,不僅侷限於吃、穿、住、行的超越,而在於身體的康健,生活的充實,靈魂的靜美,快樂的滿足。

春華秋實

20xx年5月17日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7

歌聲

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裏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彷彿一個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鬆的感覺。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樣。我立的一條白礬石的甬道上,經了那細雨,正如塗了一層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覺越發滑膩可愛了。

細雨如牛毛,揚州稱為毛雨。

這是在花園裏。羣花都還做她們的清夢。那微雨偷偷洗去她們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豔下,我能看到她們在有日光時所深藏着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有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着芳春的銷歇麼?是感着芳春的睏倦麼?

大約也因那濛濛的雨,園裏沒了穠鬱的香氣。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着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裏,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聽着;也用心唱着。我終於被一種健康的麻痺襲取了。於是為歌所有。此後只由歌獨自唱着,聽着;世界上便只有歌聲了。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8

菜花的記憶

油菜花的記憶是童年的記憶,童年的記憶是快樂的記憶,快樂的記憶是靈魂的烙印,靈魂的烙印是生命的動力,烙印在靈魂裏的動力是不會隨着時光的流逝而消失……

油菜花的記憶是美好的記憶,美好的記憶是生命裏不停跳動的音符,在生命裏流串成最迷人的歌,燦爛生命。無法擁有上好的生活,但可以擁有上好的心靈,安然生活,淡泊靜雅。

--題記

油菜花,是極普通的花。它沒有牡丹的富貴,沒有茉莉的芳香,沒有玫瑰的豔麗,沒有蘭花的精緻。似乎,難入大雅之堂。但,有關於油菜花的記憶卻屬於很多人的,美好而漾其一生。

春天,是油菜成長的季節。默默抽苔,默默孕蕾,默默開花,默默地,默默地。不為張揚,不為美豔,不為炫耀,只是默默,默默的生長,默默地孕藴美好。蹋實,本分,豁達,淡然。如,淳樸的農民,樸純的人們。默默地默默地生活。不求起豪華,只求起蹋實。油菜花如是,如是的演繹着純樸善良大氣。努力的綻放綻放,微笑,微笑。不喧譁,不驕傲。不似綠藤蘿開花時的張揚,喧譁,擠鬧,叫嚷着,呼喊着,我開花了,我開花了。

油菜花只是平靜的開花,平靜的從燦爛走向憔悴之凋亡,以奉獻的精神詮釋着生命的燦爛,以温柔的姿態演繹着奉獻。

油菜花演繹着一種淡然與大氣的美,美得自然,美得清新,美得温柔,美得蹋實。無論是一株,是一線,是一片,依舊如是。

一株,盎然,勃勃。一線,靚麗。一片,明媚。

如果説,一株,是逗號,一線是破折號,一小塊是句號,那麼零零落落的油菜花就是省略號,一切盡在不言中。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9

巨人樹

(美)斯坦貝克

我在巨人樹身邊過了兩天。這兒沒有旅客,沒有帶着照相機吵鬧的人羣,只有一種大教堂式的肅穆。也許是那厚厚的軟樹皮吸收了聲音才造成這寂靜的吧!巨人樹聳立着,直到天頂,看不到地平線。黎明來得很早,直到太陽升得老高,遼遠天空中的羊齒植物般的綠葉才把陽光過濾成金綠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和影。太陽剛過天頂,便是下午了,緊接着黃昏也到了。黃昏帶來一片寂靜的陰影,跟上午一樣,很漫長。

這樣時間變了,平時的早晚劃分也變了。我一向認為黎明和黃昏是安靜的。在這兒,在這座水杉林裏,整天都很安靜。鳥兒在蒙朧的光影中飛動,在片片陽光裏穿梭,像點點火花,卻很少喧譁。腳下是一片積聚了兩千多年的針葉鋪成的墊子。在這厚實的絨毯上聽不見腳步聲。我在這兒有一種遠離塵世的隱居感。在這兒人們都凝神屏氣不敢説話,深怕驚擾了什麼——怕驚擾了什麼呢?我從孩提時代起,就覺得樹林裏有某種東西在活動——某種我所不理解的東西。這似乎淡忘了的感覺又立即回到我的心裏。

夜黑得很深沉,頭頂上只有一小塊灰白和偶然的一顆星星。黑暗裏有一種呼吸,因為這些控制了白天、佔有了黑夜的巨靈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覺,在它們深處的知覺裏或許能夠彼此交感!我和這類東西(奇怪,我總無法把它們叫作樹)來往了大半輩子了。我從小就赤裸裸地接觸它們。我能懂得它們——它們的強力和古老。但沒有經驗的人類到這兒來卻感到不安。他們怕危險,怕被關閉、封鎖起來。怕抵抗不了那過分強大的力。他們害怕,不但因為巨衫的巨大,而且因為它的奇特。怎呢能不害怕呢?這些樹是早侏羅紀的一個品種的最後的孑遺,那是在遙遠的地質年代裏,那時巨衫曾蓬勃繁衍在四個大陸之上,人們發現過白堊紀初期的這種古代植物的化石。它們在第三紀始新紀和第三紀中新紀曾覆蓋了整個英格蘭、歐洲和美洲。可是冰河來了,巨人樹無可挽回地絕滅了,只有這一片樹林倖存下來。這是個令人目眩神駭的紀念品,紀念着地球洪荒時代的形象。在踏進森林裏去時,巨人樹是否提醒了我們:人類在這個古老的世界上還是乳臭未乾、十分稚嫩的,這才使我們不安了呢。毫無疑問,我們死去後,這個活着的世界還要莊嚴地活下去,在這樣的必然性面前,誰還能作出什麼有力的抵抗呢?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0

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結合今年的全國第十四屆推普周和河北省的“雙推月”活動,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引導學生增進熱愛祖國的情感,我鎮於20xx年9月15日下午組織全鎮師生進行了以“誦中華經典美文,讓書香浸潤校園”為主題的中華誦·20xx經典誦讀活動。

通過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全體師生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了同學們更加積極的背誦經典。教師在經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靈更加陽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學們在經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遵紀守則,有禮有節,而這將為同學們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必將進一步提高我鎮的經典誦讀水平。本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校是後泥河國小、任各莊國小、新莊子國小。

經典誦讀是一項靈魂工程,難在堅持,貴在紮實。像任各莊國小、後泥河國小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他們利用每週一升旗講話時間進行才藝展示——背詩詞,誦美文。不過在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下問題。

1、學校管理

“細節決定成敗。”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就拿上週的誦讀大賽來説吧。在這我是想説學校管理要做細,任各莊國小是準備時間最短的學校,但是對這次活動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感覺每個人都把學校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來做,到那給人很温暖的感覺,還有幾個學校準備也很充分,個別學校就稍差些了。

2、誦讀方面

首先,要注意朗誦內容的選擇,要選擇那些感情比較激烈的,不論是表達悲傷還是興奮,要能夠讓人一眼從語句中感受到,這樣也好表達些。

其次,是個人形象和禮儀問題,衣着要整齊,舉止要規範(比方説上下台鞠躬或敬禮),另外,既然是經典朗誦,必然要配上一些人物動作,在做這些動作時一定要注意和文本內容搭的上,而且儘量做得有韻味。

再次,在誦讀文本之前,最好是要先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來增加對文字的深透性瞭解,之後按照文本在韻,情感,輕重,節奏,語氣等等諸方面最大化的誦讀出作者的原意,達到文與情內在的和諧統一。

最後是語言表達要能夠和文本節奏共起伏,要讓人在聽不清你講什麼的情況下能感覺到你有情緒的變化,從而以你的這種情緒變化帶動聽者,其實,坐在下面的觀眾大多是不知道你具體在講什麼的,只是靠着情緒的起伏在聆聽。用普通話講,這已成了慣例。能脱稿儘量脱稿,熟讀成誦嘛,另外這樣你才好做動作。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堅持不懈,積極推進,將經典誦讀與師生的行為品質結合起來,我堅信經典誦讀活動將會助推我鎮各項工作的開展,我們的學校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1

席慕容 《一棵開花的樹》

高中女生,花苞出綻的初春。這首詩再適合不過。把我感情,不做作,亦可觸碰聽者的那段年華。把握好很是優勢。詩文正文: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2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户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3

離別的季節

鳳凰花開的季節,調皮的風兒,輕輕吹着一口氣讓花瓣如同綵帶般一一落下,站在街道上的我,儘管臉上的汗珠一滴一滴落下,但心靈卻在享受初夏時的各種風情, 此起彼落的禪叫聲和孩童們的嬉戲聲穿入腦海中,魚池裏的魚兒”撲通!”一聲漸起的水花划起一道七彩彩虹,向日葵的花香隨風飄來,那充滿酸甜苦澀的夏天終於 還是來到了。

時間追朔到三年前,那天是我第一次跨入我第二個母校。台上的老師介紹完名字後,輕拉着我的衣袖將我帶進這陌生的班級,隨着老師的腳步邁向講台的地方,教室裏的吵雜聲突然劃下句點,寧靜到連針掉到地上都還聽的見,依稀聽到自己心臟噗通噗通的跳着,手不自覺的緊握,股起最大的 勇氣抬起頭望向台下三十個人的臉龐,每個人都帶着好奇的眼光,刺眼的視線一一落在身上,心臟頓時沒有了生機,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站在台上的我不免有點尷尬,老師趕緊讓我就座。我抬起微麻的雙腿,緩慢的前往那新的位置,座到自己的位置上時,心中對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一絲好奇,雀躍的心情頓時充滿全身。

時光匆匆,本來是一位轉學生的我,經過兩年的洗禮,好不容易和同學相處融洽時,畢業典禮卻隨之而來。看向窗外心中難免感歎,鳳凰花開的真不是時候啊!跟隨着同學的腳步踏入禮堂入座,此時的我們不再是天真無邪的孩子了,將要邁向人生的下個旅程,空間瀰漫一股哀愁。今年夏天這首大家 耳熟能詳的歌曲,低沉的歌聲圍繞在我們的身旁,歌詞不斷刺激着我們的淚腺,大家都哭紅了雙眼,我們都明白,我們即將要離開這個大家庭,在我們跨出校門前, 我們約定好要笑着説再見,但卻在跨出的那一步,淚水卻已經落下。因為我們明白跨出去的這一步,我們就離開了熟識的夥伴們,離開這個在失敗與成功交錯之下跌 跌撞撞的旅程,畫上一個休止符。邁向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事物,陌生的人生,我們也無法知曉未來究竟會產生什麼變化,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迎向挑戰。

現在,我八年級了。再過一年的時間,離別又將會是影響我情緒的字眼。蘇軾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離別,並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養育我們的父母,教導我們的師長,陪伴我們的同學,總有一天,必定會脱離他們的懷抱展翅高飛,飛向更遙遠的旅程。它就像是一座里程碑,它代表着人生各個階 段的結束,也許這個階段過的不好,不快樂,但它就代表你長大了成長了,該是讓自己挑戰不一樣的任務。有人因為離別,而產生彷徨的情緒,因為對未來是滿滿的 不確定,但它將領着你走向不同的世界,讓你看向不同的人事物。所以你説,離別到底是該歡樂還是該憂愁呢?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4

軍隊的生活,真讓我着迷。

軍人,是多麼嚴肅的一個職業 !從小我就希望自己也能當一名軍人......

我們剛從軍訓基地回來,更是我對軍隊的生活着迷了!其中教官對我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見土地就爭,見紅旗就扛!"

我們到了軍訓基地,是我最難忘記的就是最後兩天!也許許多人都會認為,我一定是馬上就可以看見父母了吧!其實並不是,我是不捨得離開這,離開軍隊的生活,離開教官,離開自立自強的生活!如果可以讓我再留幾天,我一定會留下來的!雖然這兒的生活條件不如家裏......但我還是會毅然決然的選擇留在這裏。

最後一天快要來了!我們很捨不得離開這兒,離開教官,但我們終究還是得離開這兒,離開教官......在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開展了聯歡晚會,感謝教官這幾天給我們的訓練。聯歡過後,我們又投入了訓練當中。我們又拉了幾遍程序,之後,我們與教官聊得十分起興。

離開的日子最終還是來了,我們將我們這幾天所學的知識都想所有的教官、老師和其他班同學展示了出來,而且我們班完成的是最出色的。然後,我們還和我們那位好哥哥——教官合影了,這樣也可以讓我們記得這一段美好的回憶。

在我們坐的車即將離開基地的大門時,我們的哥哥向我們敬了一個軍禮!我們與他共同的深望了對方,好似哥哥捨不得他的妹妹、弟弟們一樣。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首軍歌還不時的在我耳邊響起......我長大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名軍人!和我們的哥哥一樣!

軍隊的生活,你一定要等我,我一定會向你跑去的,一定要等我呀!一定要等我!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5

現代散文的朗誦應抓住文章的主線,突出重點,找出邏輯,避免把文章讀散。

現代散文的朗讀容易一成不變、平鋪直敍,應注意在文章中的敍事或描寫中找到作者的用意,避免陷入單純的景物描寫,看似很有感情的朗讀,實則缺少變化、色彩單一。

吐字忌笨拙和過於鬆散,注意把握分寸。散文多為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露,朗讀時應語速適中、聲音柔和質樸、氣息舒緩,加強控制的內向力,避免矯情和聲音變化的形式化

人事物景,親眼所見--播講者的想象力會在這部分中得到釋放。文字上出現了景物、事物、人物的具體描繪,播講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聯想能力,要能夠看到它的存在,並使畫面在腦子裏活躍起來。

接受刺激,充分感受--感知於外、受之於心。沒有形象感受,就不會賦予稿件以具體豐富的色彩,就不會有真切、生動的形象產生。這是由理解到表達的橋樑。只有具體感受,才會使有聲語言充滿活力。

形成語言,顯現變化--主動接受刺激後,會產生積極的內心反應,進一步就是融化在有聲語言中,使它成為親眼所見、親身所歷的人、事、物、景,並把它再現出來,充分利用有聲語言的重音、停連、語氣、節奏的變化,使其生動起來。

目的明確,及於受眾--朗讀散文等文體樣式,不是自我欣賞,自言自語。文章的作者在創作時有一定的目的性,今天的朗讀者也同樣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讓受眾欣賞,或啟迪受眾有所感悟。有聲語言的語流目的地是受眾的心中。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6

中年如人生一季,回眸是春,望眼是秋。在這一前一後的顧盼之間,有種淡淡的無奈,流過心頭。似一盞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歲月洗盡鉛華,時光過濾風霜,把那一絲滄桑,變成灰白綴上了我們的兩鬢。

日子在不經意間流過,人生就在希望與失望之中完成了蜕變。人到中年,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一個“悟”字,濃縮了人生的萬語千言。“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苦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中年,沒有了年輕時的肆無忌憚,卻又比老年多了份不甘。人生是一場孤獨的跋涉,一個人走,一個人停,一個人流浪;一個人哭,一個人笑,一個人堅強。磨難是洗禮;傷痛是覺醒。中年之後,漸漸懂得,所謂的天真,總是磨礪不夠;所謂的成熟,只是比別人少了一種淺薄。

中年之後,漸漸懂得,人生太多的遇見不過是一種擦肩而過。那曾經的刻骨銘心,不是隨着時間遺忘就是把它引入內心的深處珍藏。人這一生有一兩件精彩的故事,最起碼到了老年回想起來,自己的一生並不庸俗。無論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還是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對於心靈,都是一次歷練。

“人到中年萬事休”,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參加婚宴的次數漸漸的少了起來,往殯儀館去的次數漸漸的多了起來。生命中接觸的顏色,漸漸的由紅色變成了白色或者黑色。有些性子急的朋友,已經迫不及待的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旅程,奔向下一個輪迴去了。“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是對中年人的寫照。要多參加幾次葬禮。人生至此已行將過半,在中途先參觀一下終點可以讓自己消除恐懼的心理,驅趕過一天算一天的麻痺,得以更加感激生命、感激生活、感激歲月。

中年,如果一事無成,就難成了。十幾年的教育,二十幾年的社會,這些都沒整出點動靜來,就不要為難自己了。二十歲前,如果沒有弄清楚什麼該幹,你一定走不遠;四十歲前,如果沒搞明白什麼不該幹,你一定走不快。中年,不再是玩弄意志和機智的年齡,這個階段判斷支配一切。中年之後,生活不再叫生活,叫日子。責任也不再是責任,叫擔子。工作不再憑心情和興趣,因為我們要養家餬口。對與錯也不必分的太清楚,因為它們改變不了世界,但是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

人到中年,就象爬山爬到半山腰,那曾經的座右銘“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欲與天空比比高,可惜,爬了一半沒勁了。上不去、下不來,於是很多的中年人都變得中庸起來。人到中年,就象游泳游到河中間。想游到理想的彼岸,又可惜的是,遊了一半沒勁了。已經游到了河中間,向前、向後距離一樣遙遠,此岸、彼岸都看不見。於是很多中年人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穩定壓倒一切”的心思,維持着現狀。其實,一直在河裏飄着,早晚淹死,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

生活在一個瞬間萬變、規則不明的巨大的時代反差裏。正處於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年齡中。中年人承擔着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尷尬,因此要注重內心修煉,要辨明是非取捨。我們應該去讀一些佛經、哲學之類的書籍。要看破這浩蕩人世之外的玄妙,為自己的精神找到一種信仰來支撐。我們可以不成功,但不能沒有愛好。有能力的人指點江山,沒出息的也有自己的活法。抽兩口小煙,喝兩口小酒,打兩圈小麻,釣兩條小魚。放低目標、擺平心態,日子也照樣能過的舒服。

人這一生,要成就一兩件事情很不容易,但是什麼事情都沒做成過更不容易。對於那些一事無成者雖然為時已晚,但大器晚成的例子從古至今、跨越東西也比比皆是。只要還相信自己,就值得再去放手一搏。到了中年,活得是一種心情,活的是一個過程。走過、路過即可,不必耿耿於懷,更不必鬱郁終生。

中年之後,許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許多事看着看着就淡了,許多夢做着做着就斷了,許多淚流着流着就幹了。人生,原本就是風塵中的滄海桑田。只是,回眸處,世間百態演繹成了苦辣酸甜。人到中年,我們不去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歎息,我們應該考慮將來,不再為沒有珍惜壯年而悔恨。

魯迅散文集朗讀 篇17

是你葉子的離開,還是樹沒有挽留,還是風太殘忍。我摸着心口的疼痛,聽着你的離開,聲音在顫抖,我忍住不哭,忍住那麼多的不捨,忍住那心痛·····

曾經是美好的就足夠了,我很滿足了,我以為你是會陪我走到終點的人,但是在你離開的這刻,我才發現是我錯了,雖然我有預感你會有離開的那天,但我卻依舊堅信你會陪着我直到永遠。你知道嗎?在你説要走的那麼多次裏,你每説一次,我的心就會多痛一次,那是撕心裂肺的痛。曾經我説過,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你的離開,但最終你還是離開了。但我不後悔,至少我的心被你完全佔據了。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日子裏我很開心,很幸福。

我會繼續走我的人生路,不會回頭,永遠都不會,因為在我的人生裏沒有回頭二字。謝謝你給過我的幸福,我很開心,但這些在你離開的那刻都已經成為了過去,你和我説的誓言,你所答應我的事情,這一刻,我都會忘記。這一刻我不會再相信任何愛情,不再相信任何女人。

峯祝你幸福,希望你能過的開心。因為你是我最愛的女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angsong/ko6v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