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演講技巧 >

如何做好演講

如何做好演講

演講的本質

如何做好演講

正確認識演講,必須道德確立正確的演講觀。唯有正確的演講觀,才能透過演講的現象,認清演講區別於它種口語形式的本質屬性,才能恰當而準確地掌握住其內部規律和特點,以便駕馭它,發揮其最大的社會效益和作用。

也正是基於這個目的,一些演講學的研究者和演講家,都根據自身對於演講這一現象的認識一理解,下着不同的定義,以企揭示出演講的本質。這一探討,無疑對於演講學的研究,是有其積極意義的,是值得肯定的。但由於過去對演講學的研究不夠深入,再加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不同,因而説法不一。

從三十年代以來,直到近年也有些著作,都在下着這樣或那樣的定義,但總是不夠全面,因而也就難以揭示出本質。究竟什麼是演講,也就是演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確實是目前急需回答的問題。因為定義揭示着事物的本質,只有正確地回答了什麼是演講,才有可能掌握其內部規律和特點、以發揮演講最神聖的社會作用。

列寧曾指出:“物質的抽象,自然規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話,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非瞎説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轉引《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63頁。)揭示演講的本質,使其符合“科學的抽象”,需要從演講這一現象入手,抓住其最普通、最基本的東西。

演講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具有綜合性、直觀性、現實性和藝術性,是它的主要特徵。作為整個的演講活動,索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演講者(主體),聽眾(客體),溝通主客體的信息,及主、客體同處一起的時境(時間環境)。這四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説,離開任何一個條件,都構不成演講活動。但是僅僅具備這四個條件,這不足以揭示出演講的本質屬性。因為,任何一種帶有藝術性的活動,都有其自己獨特的物質傳達手段,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規律,揭示着自身活動的本質特點。演講活動自然也不例外,演講者要想發表自己的意見,陳述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從而達到影響、説服、感染他人的目的,就必須通過與其內容相一致的傳達手段。作為演講的傳達手段主要有:有聲語言、態勢語言和主體形象。

一、有聲語言(講),是演講活動最主要的物質表達手段,是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

它是由語言和聲音兩種要素構成的。它以流動的聲音運載着思想和情感,直接訴諸聽眾的聽覺器官,產生效應。

我們對有聲語言的要求,則是吐字清楚、準確,聲音清亮圓潤、甜美,語氣、語調、聲音、節奏富於變化,要注意形式美和聲音美。它具有時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聽覺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

二、態勢語言(演),就是演講者的姿態、動作、手勢、表情等,它是流動着行體動作,輔助有聲語言運載着思想和感情,訴諸聽眾的視覺器官,產生效應。

由於它是流動的,因此,它存在於一瞬間,轉眼即逝,這就要求它準確、鮮明、自然、協調和優美,要有表現力和説服力。這樣,才能在具備“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的聽眾心理引起美感,並得到啟示。它具有空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視覺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然而,態勢語言雖然加強着有聲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彌補着有聲語言的不足,但如果它離開了有聲語言,它就沒有直接地、獨立地表達思想情感意義了。

這裏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有聲語言也好,態勢語言也好,它們既不同於其它現實中的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因為它們都帶有一定的藝術性;也不同於舞台藝術中的有聲語言和態勢語文,因為它們不是純藝術。

三、主體形象。

演講者是以其自身出現在聽眾面前進行演講的。這樣,它就必然以整體形象,包括體形、容貌、衣冠、髮型、舉止神態等直接訴諸聽眾的視覺器官。而整個主體形象的美與醜、好與差,在一般情況下,不僅直接影響着演講者思想感情的傳達,而且也直接影響着聽眾的心理情緒和靈感享受。這就要求演講者在自然美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裝飾美。而這裝飾美,是以演講本人為依託的現實的裝飾美,這決不同於舞台藝術的性格化和藝術化的裝飾美。而這就要求在符合演講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裝飾的樸素、自然、輕便、得體,注意舉止、神態、風度的瀟灑、大方、優雅,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思想感情的傳達,有利於取得演講的良好效果。

演講就是靠着這些物質手段,組成了一個綜合的、統一的完整的傳達系統,達到演講的目的。在這綜合的傳達系統中,缺少任何一個因素也構不成演講活動。如果只有“講”而沒有“演”(包括主體形象),只作用於聽眾的聽覺器官而不作用於聽眾的視覺器官,就會缺少感人、動人的主體形象及表演活動——即缺少實體感。那就如同坐在收音機旁聽廣播一樣。如果只有“演”而沒有“講”,只作用於聽眾的視覺器官,而有作用於聽眾的聽覺器官,就猶如在聾啞學校看着聾啞的手勢一樣,總是令人難以理解。所以,“講”與“演”這兩個演講的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和諧的、有機的統一在一起,才能構成完整的演講傳達手段,並圓滿地完成演講的任務。

然而,“演”與“講”在演講實踐活動中,在傳遞信息的時候,並不是平分秋色,各佔一半。二者雖然需要和諧統一,但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統一。而是以“講”為主,以“演”為輔,互相義織、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統一。在這裏“講”則是起主導作用,起決定因素的。而“演”則必須建立在“講”的基礎上,否則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如果平分秋色或顛倒了這一關係,也就不稱為演講了。所以,只有既“講”且“演”,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既是聽覺的,又是視覺的,兼有時間性和空間性藝術特點的綜合的現實活動,才是演講的本質屬性,是區別於其它現實口語表達形式和藝術口語表達形式的關鍵所在。

可是,在我們現實的活動中,由於人們忽視了演講的本質屬性,經常出現兩種錯誤的傾向:

一、不講藝術的傾向。

長期以來,由於不注重演講藝術的研究,見到的多是嚴肅的、呆板的、沒有説服力的報告,一些演講者只重視其實用性,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由於缺乏藝術性,結果實用性也被減弱了。更為嚴重的是,除了看他在那站到講台上而外,既聽不到動聽的抑揚頓挫的語調,也見不到豐富多變的表達手段,更看不到優美動人的手勢,只是講完的時候,雙手一舉而了事。顯而易見,這種演講它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的。強調以“演”為輔,決不是不要“演”。“演”能與“講”配合好這就是藝術所在。

二、追求表演化的傾向。

有的演講者在講台上往往追求相聲、評書、以及朗誦等演講員的表演藝術。認識不到演講是一種現實活動,忘記了它的實用性,沒有區別演講藝術與表演藝術的本質不同。結果破壞了演講應有的真袢及其嚴肅性。.

綜上所述,與所議對演講的定義可以做如下表述:演講者在特定的時境中,藉助有聲語言(為主)和態勢語言(為輔)的藝術手段,針對社會和未來,面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發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並促使其行動的一種現實的信息交流活動。這就是演講。

--------------------------------------------------------------------------------

演講的種類

根據演講活動的性質和特點,可以把演講分成如下類型:

1.從演講內容上分,主要有政治演講、生活演講、法律演講、學術演講、教育演講、軍事演講、生意演講、公共關係演講、宗教演講和外交演講等,這是對演講最基本的分類;

2.從演講形式上分,有命題演講、即興演講和論辯演講等;

3.從演講目的上分,有説服性演講、鼓動性演講、傳授性演講、娛樂性演講等;

4.從演講場合上分,有集合演講、課堂演講、法庭演講、教堂演講、戰地演講、廣播演講和電視演講等;

5.從演講表達方式上分,有敍述式演講、議論式演講、説明式演講、抒情式演講等;

6.從演講的情調上分,有激昂型演講、深沉型演講、嚴謹型演講、活潑型演講等等。演講的類型多種多樣,它的分類沒有固定不變的規定,但每次分類都必須從同一角度、採用同一標準。探討演講的分類,瞭解各種演講的性質與特點、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是演講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人們參加演講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演講的選題

包括選擇論題、明確主題、確定題目。這是演講內容準確的重要環節,它往往決定演講的成敗。

1.選擇論題。就是選擇演講所要闡述的主要問題,即“講什麼”。要把論題選好,必須遵循兩條基本原則:一條是需要性原則,一條是適合性原則。

所謂需要性原則,就是要選擇現實需要亟待回答的論題。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一篇生動的當眾演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聽眾弄清社會現實中的複雜現象,並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的解決,這是演講藝術的本質特徵。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演講者,總是能從提高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和改造能力出發,選擇那些“政治上重要的、為大眾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問題的主題”(《列寧是片樣寫作學習的》第23頁)來闡述,從而解決人們普遍關心、急於得到回答的問題。這樣的論題才有價值,才能為聽眾所歡迎。那種不痛不癢的、毫無現實意義的空對空的説教,是永遠得不到聽眾歡迎的。當代著名演講家李燕傑、曲嘯、劉吉等,他們的篇篇演講,無一不是有針對性地回答了我國新時期社會生活,尤其是關於改革開放廣大青年所極為關心、迫切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因而贏得了廣大青年的熱烈歡迎和信賴。所以,每準備一次演講,都要從客觀實際出發,要認真考慮一下自己所選擇的論題是否符合現實需要,是否屬於聽眾所亟待得到解答而又有意義的問題。如果論題本身毫無價值,客觀上又不需要,那就不要選它。有的論題雖有一定價值,但客觀現實並不迫切需要,也不要選它。

所謂適合性原則,就是要選擇那些適合演講聽眾、演講時間、演講場合和演講者實際的論題。論題為客觀現實需要,但如果不考慮聽眾的文化水平、思想修養、職業特點、閲歷、心理和願望,不考慮規定演講的時間,不考慮演講的場合和環境,不考慮演講者的年齡、身份、氣質、能力等,其論題再好,也無法搞好演講。選擇論題只有同時符合需要性和適合性這兩個原則,才能把論師選好、選準。

2.明確主題。主題是演講者在演講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觀點。它體現着演講者對所闡述問題的總體性看法,是整個演講的“靈魂”和“統帥”。葉聖陶説過:“一場演説,必須是一件獨立的東西。……用口説也好,用筆寫文章也好,總得對準中心用功夫,總得説成功寫成功一件獨立的東西。不然,內家就會弄不清楚你在説什麼,寫什麼,因而你的目的就難以達到。”(葉聖陶、夏丐尊《文章例話》第13頁)為了使演講真正起到宣傳羣眾、教育羣眾、鼓舞羣眾的作用,要求演講的主題必須正確、鮮明、集中、深刻。

所謂正確,即演講的主題必須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符合黨的中線、方針、政策,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符合客觀實際和人民的利益,順應民心。要使演講的主題正確,演講者必須具有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只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主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才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把握住演講的正確的主題。

所謂鮮明,即演講的主題必須旗幟鮮明,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讚頌什麼,貶斥什麼,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不可似是而非,模稜兩可。正如毛澤東所説:“我們必須堅持真理,而真理必須旗幟鮮明。我們共產黨人從來認為隱瞞自己的觀點是可恥的。”主題的鮮明性基本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積極的、進步的、革命的;一種是消極的、落後的、反動的。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就要鮮明地肯定和扶植那些積極的、進步的、革命的事物,促其發展成長;否定和鞭撻那些消極的、落後的、反動的事物,加速它們的滅亡。

所謂集中,即演講的主題必須凝練。單一、集中。一般説來,一篇演講只能有一個主題,一箇中心,不能多主題,多中心。如果貪多求全,這也想講,那也想説,使主題分散,形成多中心,缺少一根貫穿整個演講的主線,勢必造成演講的頭緒紛繁,結構鬆散,話説得不少,聽眾卻不知道到底要講什麼,達不到演講的目的。所以,演講的主師一定要集中;。這也和打伏一樣,“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集中兵力,打殲滅戰”。調動演講的一切手段,緊緊地圍繞一個主題,把問題講清楚講深透,使演講重點突出,會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教益。

所謂深刻,即演講的主題必須具有普遍而深刻的教育意義。無論是講人、敍事、論理,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而應該挖掘出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個性。這是演講者對事物認識的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思想“飛躍”的過程。我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主題就具有強烈的共性,就會深刻;抓住了事物的“特徵”,主題就會具有鮮明的“個性”,就會“新穎”。有的演講者不是從事物的內部規律完整地去認識,也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只是在演講中喊幾句空洞的口號,就以為主題深刻了。這其實是一種幼稚可笑的想法,就象一個稻草人戴頂帽一樣滑稽可笑。只有不停留於表面現象的,挖掘出具有深刻意義的主題來,演講才具有教育作用。

3.確定題目。演講不能沒有題目。確定演講的題目,是演講者給全篇演講樹起一一面旗幟,它不僅與演講的形式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演講的內容、風格、情調有直接關係。內容決定了題目,而題目則鮮明地顯露出內容的特點。一個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目,不僅能在演講前給人急欲一聽的強烈願望,而且在演講結束之後,同其內容一樣,給人留下永久的記憶,甚至成為一個警句而廣為流傳。

所以,訓練有素的演講者,都是很重視演講題目的確定的。當代著名演講家李燕傑根據自己演講的體驗,給題目的選擇定了四條原則:1文題相符;2大小適度;3遣詞得體;4合乎身份。他認為好的題目是很難確定的,只有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推敲,才有為自己的演講找到一個美好、生動、有力而又適度的題目。李燕傑的演講,有的題目思辯性強,啟迪聽眾的涫思,如《江青為什麼喜歡<紅與黑>、<基督山思仇記>、<紅字>、<簡·愛>等五本小説?》、《德才學識與真善美》;有的題目熱情洋溢,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如《青年是我師,我是青年友》;有的題目豪情滿懷,激勵鬥志,給聽眾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如《迎接時代的挑戰》、《祖國兒女在為中華騰飛而拼搏》;有的題目新穎別緻,引人入勝,如《愛情美學》等等,值得學習借鑑。

--------------------------------------------------------------------------------

演講的題目

作者:邵守義

什麼是演講的題目?説白了,就是一篇演講的名字。也可稱為標題、題名、名稱。

演講的題目是一篇演講稿有機的組成部分。它與演講的內容、風格、語調有直接關係。內容決定了題目,題目則鮮明地表現內容的特點。

一個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目有以下三個作用。第一,具有概括性。它把演講的主題、內容、目的全面地反映出來。如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為人民服務》等演講題目,一講出來就讓人明白內容和主題。第二,具有指向性。題目一講出來,聽眾就知道你要講的是哪方面問題,是政治性的、學術性的還是倫理道德的。第三,具有選擇性。題目能在未講之前就告訴聽從你要講什麼。聽眾可以據此進行選擇聽或不聽。

那麼,應該根據哪些標準來選擇題目呢?

標準之一,演講的題目應能揭示主題。如,曲嘯的演講題目《心底無私天地寬》,一聽就知道演講的中心思想和主題是什麼。

標準之二,演講的題目應能提出問題。如,魯迅的演講題目《娜拉走後怎樣》、《未有天才之前》等,聽眾聽講就可以一種濃厚興趣進行思考,聽時自然就容易理解。

標準之三,演講的題目應能劃定範圍。如《大學生的任務》、《美術略論》這樣的演講題目,聽眾聽後就可知道演講的內容、範圍及涉及的具體問題,以選擇聽還是不聽。

當然,要選擇一個好的題目,除了按上述三條標準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題目要有積極性。即要選擇那些光明、美好、有建設性的題目,使聽眾一聽就有無限希望。如《自學可以成才》這樣的題目,就可鼓舞聽眾充滿信心地走自學之路。

英國一位演講家曾講過,一個好的題目是屬於“怎樣?”“是什麼?”“為什麼?”三方面。如:《學校怎樣開設演講課》,這屬於“怎樣”的,是解決疑難的題目;《為培養新人而努力》,是屬於“是什麼”的,是指出目的和辦法的題目;,指出目的。初學者選題時按這個要求去檢查,題目就容易有吸引力和積極意義。

第二,題目要有適應性。其一,要適應聽眾的實際。即選題考慮聽眾思想修養、文化水平、職業特點、閲歷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其二,要適應自己的身份。即要選擇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性質、專業、知識面接近的題目,因為自己熟悉的東西容易講深講透,容易收到好效果。其三,要適應演講的時間。即是要按規定的時間選擇題目。如果規定的時間長,題目就可大些;時間短,題目就可小些。

第三,題目要有新奇性。只有“新”和“奇”,才能像磁石一樣吸引聽眾。司空見慣、屢見不鮮的事物,人物,人們是不易關注的。比如《我的祖國》、《青春在崗位上閃光》等,人們聽得厭倦了,很難吸引人。不妨看看魯迅的演講題目:《老而不死論》、《偉大的化石》、《老調子已經唱完》、《象牙塔與蝸牛廬》,這樣新奇的題目怎能會不引人呢?

第四,題目要有情感色彩。演講者的演講總是充滿強烈的情感色彩,並把這種強烈的愛憎情感注入到題目裏去,從而打動聽眾有一種情感的導向作用和激發作用。如魯迅的《流氓與文學》、馬克.吐温的《我也是義和團》等,其愛憎情感都是很鮮明的。

第五,題目要有生動性。演講題目生動活潑,就能給人一種親切感、愉悦感。像前面舉的《老而不死論》、《象牙塔與蝸牛廬》等,都非常生動活潑。當然,生動活潑與否主要由主題和內容而定。嚴肅的主題和內容就不宜用活潑的題目,用了反而會沖淡和破壞演講的戰鬥性和嚴肅性。

選擇一個好題目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期錘鍊,反覆琢磨,久而久之就會找到規律。初學演講者在選擇題目時往往容易犯以下毛病:

1、宂長的題目不僅不醒目,也不易記。如《祖國兒女在為中華騰飛而拼搏》,這個題目就太長了。

2、深奧怪僻,艱澀費解。這樣的題目往往讓人摸不着頭腦,自然就失去了聽的興趣。如《我對文明之管窺》、《葡萄與大學生》、《五彩石》等,很晦澀、難怪、彆扭。

3、寬泛、不着邊際。如《我自信》、《理想篇》、《責任》等,這樣的題目聽眾根本捕捉不到演講的範圍和內容,也不會願意聽講。

演講的題目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有一些演講辭的題目是以發表時間、地點或會議名稱而定的。這類演講都是有特殊意義的,且演講者都是某段歷史時期著名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和知名人士。這種題目屬於特殊情況,不能和我們的一般演講題目同日而語。

--------------------------------------------------------------------------------

演講的方式

演講採取的方法和形式,大體有如下四種:照讀式演講、背誦式演講、提綱式演講、即興式演講。

1照讀式演講,亦稱讀稿式演講。

演講者拿着事先寫好的演講稿,走上講台,逐字逐句地向聽眾宣讀一遍。其內容經過慎重考慮,語言經過反覆推敲,結構經過精心安排,話講得鄭重。它比較適合於在重要而嚴肅的場合運用。如各級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等大會報告、紀念重大節日的領導人講話、外勻部的聲明等。它的缺點是照本宣科,影響演講者與聽眾之間思想感珠交流。據説,在英國下院,照本宣讀演講被認為是愚蠢的表現。在我國,一般場合採用這種演講方式也不受聽眾歡迎。

2背誦式演講,亦稱脱稿演講。

演講者事先寫好演講稿,反覆照背,背熟後上講台,脱稿向聽眾演講。這種演講方式比較適合於演講比賽和初學演講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和培養演講者的演講能力。其缺點是不便於演講者臨場發揮,使聽眾覺得矯揉造作,一旦忘詞,就難以繼續,往往要當場出醜。據説,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有一次因背不出講稿而栽倒在講台上。所以,運用這種演講方式,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語言儘量口語化,表達自然,切忌表演的痕跡。

3提綱式演講,亦稱提示式演講。

演講者只把演講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按照提綱形式寫出來,藉助它進行演講,而不必一字一句寫成演講方式,其特點是能避免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與聽眾思想感情缺乏交流的不足——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於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事先對演講的內容有充分準備,可以有一定的時間懼材料,考慮演講要點和論證方法,但不要求寫出全文,而是提綱挈領的把整個演講的主要觀點、論據、結構層次等用簡練的句子排列出來,作為演講時的提示,靠它開啟思路。是初學演講者進一步提高演講水平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演講方式。

4即興式演講。

演講者預先沒有充分準備而臨場生情動意所發表的演講,它是一種難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講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針對聽眾的心理和需要,靈活機動,迅速調動語言的一切積極因素,以懸河之口生動的直觀和形象的直感染力,是其它各種演講方式都無法比擬的。使用演講方式需要演講者具有德、才、學、識、膽諸方面很高的修養,具有很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大量的語言和材料儲備……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即使使用這種演講方式,也不會取得理想的演講效果。相反,往往還會出現信口開河,漫無邊際,邏輯混亂,漏洞百出的現象。這樣反倒影響了演講的效果。雖然如此,每個演講者必須爭取掌握這種演講方式。只要下苦功,肯定是會學到手的。

--------------------------------------------------------------------------------

演講的構成

主要是指演講整個活動的構成,它包括三個構成要素(部分):

1.主體要素即演講者。

是演講的內容和形式的生髮者和體現者,是演講活動的中心和前提。沒有演講者出現,演講活動便不能構成。主體要素也是整個演講活動的主人和支配者,也是演講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2.客體要素即聽眾。

是演講者演講的接受者、對象和演講效果的體現者,主要是指演講者演講時面對面的直接聽眾即現場聽眾,也包括現代廣播電視演講的非南場的間接聽眾。

3.環境要素即時間空間地點。

是演講活動賴以進行的客觀條件,是演講者和聽眾構成特定關係的場合,對演講活動能否順利進行乃至成敗具有直接制約作用。

三要素在演講者演講的能動作用下相互配合構成了演講活動整體。缺少哪一個要素也不能構成演講。此外,演講的構成有時是指演講本身的構成,不包括聽眾和環境,只是指演講者所進行的演講的內容和形式。內容一般是由所講的事物、道理、情感和知識構成的,形式一般是由表達內容的口語、態勢、結構構成的。內容起決定作用,形式為表達內容服務,對內容也有能動的作用。內容,諸要素和形式諸要素的和諧統一組成了演講活動主體部分的整體。

--------------------------------------------------------------------------------

匠心獨運的演講開場白

文章開頭最難寫,同樣道理,作演講開場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兩語抓住聽眾的心,並非易事。如果在演講的開始聽眾對你的話就不感興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後面再精彩的言論也將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獨運的開場白,以其新穎、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場上氣氛,在瞬間裏集中聽眾注意力,從而為接下來的演講內容順利地搭梯架橋。

一、奇論妙語 石破天驚 聽眾對平庸普通的論調都不屑一顧,置若罔聞;倘若發人未見,用別人意想不到的見解引出話題,造成“此言一出,舉座皆驚”的藝術效果,會立即震撼聽眾,使他們急不可耐地聽下去,這樣就能達到吸引聽眾的目的。

我記起了畢業歡送會上班主任給我們的致詞。他一開口就讓我們疑竇叢生——“我原來想祝福大家一帆風順,但仔細一想,這樣説不恰當。”這句話把我們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大家屏聲靜氣地聽下去——“説人生一帆風順就如同祝某人萬壽無疆一樣,是一個美麗而又空洞的謊言。人生漫漫,必然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比如……”最後得出結論:“一帆風不順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在逆風險浪中拼搏的人生才是最輝煌的人生。祝大家奮力拼搏,在坎坷的征程中,用堅實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來!”十多年過去了,班主任的話語猶在耳邊,給我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一帆風順”是常見的吉祥祝語,而老師偏偏反彈琵琶,從另一角度悟出了人生哲理。第一句話無異於平地驚雷,又宛若異峯突起,怎能不震撼人心?

需要注意的是,運用這種方式應掌握分寸,弄不好會變為譁眾取寵,故作聳人之語。應結合聽眾心理、理解層次出奇制勝。再有,不能為了追求怪異而大發謬論、怪論,也不能生硬牽扯,胡亂昇華。否則,極易引起聽眾的反感和厭倦。須知,無論多麼新鮮的認識始終是建立在正確的主旨之上的。

二、自嘲開路 幽默搭橋 自嘲就是“自我開炮”,用在開場白裏,目的是用詼諧的語言巧妙地自我介紹,這樣會使聽眾倍感親切,無形中縮短了與聽眾間的距離。在第四次作代會上,蕭軍應邀上台,第一句話就是:“我叫蕭軍,是一個出土文物。”這句話包含了多少複雜感情:有辛酸,有無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語表達,形式異常簡潔,內藴尤其豐富!胡適在一次演講時這樣開頭:“我今天不是來向諸君作報告的,我是來‘胡説’的,因為我姓胡。”話音剛落,聽眾大笑。這個開場白既巧妙地介紹了自己,又體現了演講者謙遜的修養,而且活躍了場上氣氛,溝通了演講者與聽眾的心理,一石三鳥,堪稱一絕。

1990年中央電視台邀請台灣影視藝術家凌峯先生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當時,許多觀眾對他還很陌生,可是他説完那妙不可言的開場白後,一下子被觀眾認同並受到了熱烈歡迎。他説:“在下凌峯,我和文章不同,雖然我們都獲得過‘金鐘獎’和最佳男歌星稱號,但我以長得難看而出名……一般來説,女觀眾對我的印象不太好,她們認為我是人比黃花瘦,臉比煤炭黑。”這一番話嬉而不謔,妙趣橫生,觀眾捧腹大笑。這段開場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坦誠、風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話筒之夜”文藝晚會上,只見他滿臉含笑,對觀眾説:“很高興又見到了你們,很不幸又見到了我。”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至此,凌峯的名字就傳遍了祖國大地。

三、即景生題 巧妙過渡 一上台就開始正正經經地演講,會給人生硬突兀的感覺,讓聽眾難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為話題,引申開去,把聽眾不知不覺地引入演講之中。可以談會場佈置,談當時天氣,談此時心情,談某個與會者形象……例如,你可以説:“我剛才發現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走近一看,又不是。但我想這沒關係,我們在此已經相識,今後不就可以稱為朋友了嗎?我今天要講的,就是作為大家的一個朋友的一點兒個人想法。”在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如果天氣陰沉沉的,你可以這樣開頭:“今天天氣不太好,陰沉昏暗,但我們卻在這裏看到了一片光明。”接着轉入正題,謳歌教師的偉大靈魂和奉獻精神,他們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和人類的未來。

1863年,美國葛底斯堡國家烈士公墓峻工。落成典禮那天,國務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見人羣、麥田、牧場、果園、連綿的丘陵和高遠的山峯歷歷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萬千,立即改變了原先想好的開頭,從此情此景談起:

站在明淨的長天之下,從這片經過人們終年耕耘而今已安靜憩息的遼闊田野放眼望去,那雄偉的阿勒格尼山隱隱約約地聳立在我們的前方,兄弟們的墳墓就在我們腳下,我真不敢用我這微不足道的聲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這意味無窮的平靜。但是我必須完成你們交給我的責任,我祈求你們,祈求你們的寬容和同情……

這段開場白語言優美,節奏舒緩,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麼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據記載,當埃弗雷特剛剛講完這段話時,不少聽眾已淚水盈眶。

即景生題不是故意繞圈子,不能離題萬里、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否則會沖淡主題,也使聽眾感到倦怠和不耐煩。演講者必須心中有數,還應注意點染的內容必須與主題互相輝映,渾然一體。

四、講述故事 順水推舟 用形象性的語言講述一個故事作為開場白會引起聽眾的莫大興趣。選擇故事要遵循這樣幾個原則: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會;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與演講內容有關。

1962年,82歲高齡的麥克阿瑟回到母校——西點軍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戀不已,浮想聯翩,彷彿又回到了青春時光。在授勛儀式上,他即席發表演講,他這樣開的頭: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館的時候,看門人問道:“將軍,你上哪兒去?”一聽説我到西點時,他説:“那可是個好地方,您從前去過嗎?”

這個故事情節極為簡單,敍述也樸實無華,但飽含的感情卻是深沉的、豐富的。既説明了西點軍校在人們心中非同尋常的地位,從而喚起聽眾強烈的自豪感,也表達了麥克阿瑟深深的眷戀之情。接着,麥克阿瑟不露痕跡地過渡到“責任——榮譽——國家”這個主題上來,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李燕傑在《愛情與美》的演講中這樣開場:“我不是研究愛情的,為什麼會想到要講這麼一個題目呢?”然後講了一個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團委書記再三邀請李老師去演講,並掏出幾張紙,上面列着公司所屬工廠一批自殺者的名單,其中大多數是因戀愛問題處理不好而走上絕路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與大家談談這方面的問題。”這個故事一下子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五、製造懸念 激發興趣 人們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慮,非得探明究竟不可。為了激發起聽眾的強烈興趣,可以使用懸念手法。在開場白中製造懸念,往往會收到奇效。

黨的早期革命家彭湃當年在海陸豐從事農民工作,一次到鄉場上準備向農民發表演講。怎樣才能吸引來去匆匆的農民呢?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站在一棵大榕樹下,突然高聲大喊:“老虎來啦!老虎來啦!”人們信以為真,紛紛逃散。過了一會,才發現虛驚一場,於是都圍上來責怪他。彭湃説:“對不起,讓大家受驚了。可我並沒有神經病,那些官僚地主、土豪劣紳難道不是吃人的老虎嗎?”接着,向大家宣講革命道理。這次演講後,該地的農運工作很快就開展起來。

製造懸念不是故弄玄虛,既不能頻頻使用,也不能懸而不解。在適當的時候應解開懸念,使聽眾的好奇心得到滿足,而且也使前後內容互相照應,結構渾然一體。比如,有位教師舉辦講座,這時會場秩序比較混亂,學生對講座不感興趣,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完後他説:“這是一首有名的唐詩,廣為流傳,又選進了中學課本。大家都説寫得好,我卻認為它有點問題。問題在哪裏呢?等會兒我們再談。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讀書與質疑》……”這時全場鴉雀無聲,學生的胃口被吊了起來。演講即將結束,老師説:“這首詩問題在哪裏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麼看得見雁飛?既是嚴寒季節,北方哪有大雁?……”這樣首尾呼應,能加深聽眾印象,強化演講內容,令人回味無窮。

--------------------------------------------------------------------------------

演講觀點表述的幾種新方法

只有創造之花才有永開不敗的美麗,觀點表述的創新是演講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創新思維的方法,提出新穎而富有吸引力的觀點,是演講者水平和實力的真正體現。觀點是演講的靈魂,“喜新厭舊”是聽眾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觀點表述的創新是演講者的重要任務。創新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們熟練地掌握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就能在演講實踐中提出新穎而富有吸引力的觀點,從而使我們的演講更為聽眾所喜聞樂見。以下五種方法可供參考:

1.老話新説

同一個正確的觀點,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説法是聽眾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講者一味地外甥打燈籠——照舊,照本宣科,老話連篇,就會使聽眾興味索然。在市場經濟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同一種商品,換上新的包裝之後,就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並能激起顧客更強的購買慾望。同樣,在演講中,把老觀點巧妙地“包裝”一下,也是觀點出新的常用方法。如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在演講中説:聯想集團培養人的第一個方法叫做“縫鞋墊”與“做西服”。什麼意思呢?就是培養一個戰略型人才和培養一個優秀的裁縫有相同的道理,我們不能一開始就給他一塊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應該讓他從縫鞋墊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後再做一般的褲子、襯衣,最後,才是做西服。

培養人才不能拔苗助長,不能操之過急,要一步一個台階爬上去,這個並不新鮮的觀點人人都懂。演講者在這裏把培養人才和培養裁縫類比,把培養人才的過程描繪為從縫鞋墊到做西服,用一個通俗而新穎的比喻給老觀點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內容是舊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謂殊途同歸,新意盎然。

2.借老説新

生活中有許多流傳甚廣的話,如民謠、俗語、諺語等等,但它們為人們所理解的內涵是相對固定的,如果演講者能巧妙地借用這些老的形式,並加以“改裝”,賦予它新的內涵,就能為我們在演講中進行觀點創新找到取之不竭的寶貴資源,而對於聽眾來説,則會使他們感到似曾相識但又側重不同,只要演講者能自圓其説且言之有理,就能在聽眾的認識上達成一種新的和諧。如筆者曾在演講中説:對待事業,要有心栽花,花不開,也要栽;對待名利,要無心插柳,柳成蔭,也無心。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俗話的形式和內涵廣為人知,筆者借用它,稍作改裝,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得到了聽眾的熱情肯定。

3.破舊立新

顧名思義,演講中的破舊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舊的觀點之後,提出與舊觀點相反或相對的新觀點,雖然破舊立新的難度和風險較大,但只要有言人所未言的勇氣,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就能收到出語驚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如一位演講者在《我們不願做睡獅》的演講中説:有人曾預言,中國是一頭睡獅,就這樣我們被人家當了一百年睡獅,我們也把自己當睡獅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獅子是百獸之王,但一頭酣睡的獅子能稱得上是百獸之王嗎?一隻睡而不醒的獅子,一個名義上的百獸之王,並不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如果我們為這樣一個預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於“人家説我們祖上也曾闊過”一樣,真是脆弱而又可憐。我們不要偉大的預言,我們只要強大的實力,我們不要做睡獅,只要我們覺醒着、前進着,就比做睡着的什麼都強。人家的預言曾是我們驕傲的資本,但仔細分析起來,為一個過去的預言而陶醉或昏睡,於實際又有何益處呢?所以演講者鮮明地提出“我們不願做睡獅”的觀點,猶如當頭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奮發。

4.由此及彼

事物是辯證的,問題總有多面性,但由於我們認識上的侷限性或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性的影響,我們在表達某一觀點時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講其一,不講其二。當然,堅持和強調“這一方面”是應該的,因為它也是正確的公認的觀點,但如果我們顧此而失“彼”,就會妨礙認識的深入和工作的改進,因為隨着事物的發展,堅持和強調“另一方面”的意義也非常重要。如果演講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認現有觀點的前提下,敏鋭地發現問題的“另一方面”並適當加以強調,就能達到演講觀點深、新並舉的目的。如深圳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在演講中曾提出一個重要的新觀點“要提倡思想上的艱苦奮鬥”,他説:生活上工作上的艱苦奮鬥,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而思想上的艱苦奮鬥,看不見,摸不着,難以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就越來越淡化了思想上的艱苦奮鬥精神,其突出表現就是身勤腦懶,整天東跑西顛,顯得忙忙碌碌,可一旦遇到費及腦筋的事,卻不肯或不善於下一番功夫去深入思索,因而這些人跑得再勤,也跑不出多大所以然來……唐代韓愈有句名言“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句話是很有哲理的,所以我們要提倡思想上的艱苦奮鬥,本質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吃得起苦,深入進行理論思維。以往我們對艱苦奮鬥的理解普遍停留在能吃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的層次上,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倡這一點無疑是應該的,但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高科技企業的競爭當中,光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艱苦奮鬥是不夠的,還應該突出強調思想上的艱苦奮鬥,演講者提出的這一新觀點,對市場競爭中的高科技企業來説,其深意和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5.由淺入深

有時關於某一問題已形成結論並被人們當做“定論”廣為接受,似乎再也沒有思考下去的必要了,但實際情形遠非如此,只要我們再往前走一步,就會發現“風景那邊更好”。如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曾於1971年出版過一本極為暢銷的書《始於幼兒園為時過晚》。當時人們普遍認定的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在中學,中學教育的基礎在國小,而井深大則把問題再深入挖掘一層,認為還要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最後的結論是:不!幼兒園也已經太遲。從大腦生理學的角度來看,生下來的嬰兒具有100億以上的腦細胞,同沒有“接線”的計算機一樣,在這樣的頭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是否給予刺激,將決定“接線”即組成頭腦的形狀的好壞,所謂“接線”在四歲時要完成60%,八九歲時要完成95%,十七歲時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兒時,如果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這雖然不是一個演講實例,但從思維的角度來説,對演講的創新思維無疑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

演講中常用的四種類比方式

類比,形象生動,説理有力,選擇和運用好類比,無疑對拓展演講藝術的空間有重要意義。觀察許多演講實例,可以看到類比物的選擇與運用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選已得到廣泛認同的類比物作常規類比

常規類比是指所選的類比物已經得到人們廣泛認同的一種類比。例:在一次地方“春蕾工程”獎金籌措的動員會上,一個演講者這樣説:我們大家都來看看擺在講台上的這一盆鮮花,它顏色鮮豔、形態美麗,還發出誘人的香味,它的美麗和芳香是品種優良、土壤肥沃、陽光雨露滋潤、花匠辛勤勞動共同造就的。雖然它們是優良品種,但如果一旦失去土壤、陽光雨露和人們的精心呵護,它們會有怎樣的命運呢?它們將沒有機會綻放,它們將過早地枯萎,它們將無以給這個世界美麗與芬芳。現在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區,有一些學齡女童,她們聰明、美麗、渴望讀書,她們就像這盆花一樣可愛,但是貧困使她們失學。她們就像失去肥沃土壤、陽光雨露的花兒一樣,不能正常地生長,她們聰慧的大腦不能用於學習,她們不能學到謀生的技能和建設國家的知識……讓我們敞開愛心,為她們作一點捐贈吧!我們的捐贈將使她們獲得受教育的機會,獲得正常生長的環境!

以上這段演講是選擇在某些方面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的類比物來進行類比推理的。選擇和運用這種類比物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且類比物和演講內容、主題十分協調,聽眾也很容易接受。這種類比方式是演講中使用頻率較高,運用較為廣泛,演講者易於學習的類比方式。但是,選擇和運用這種類型的類比物,往往難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難以讓人深思,難以產生較為持久的影響力,有時甚至會使聽眾產生老生常談的感覺。

二、選不具有廣泛意義的類比物作特定而神似的類比

特定而神似的類比是演講者用自己長期使用並對之產生感情的事物作類比物的一種類比。由於這種類比物不具有廣泛意義,所以它是臨時的選擇和運用。這種類比物雖然不具有廣泛意義和形似意義,但它是演講者深切感懷的、具有特定意義和神似意義的類比。例:一個單位的領導,在新年初進行了一次演講,向在本單位兢兢業業工作多年的同志表示誠摯的敬意。他選擇了自己使用多年的一支鋼筆做類比物。他説:

我多年使用的這支筆是世界著名品牌的筆。它造型優美、性能良好、堅固耐用、品質超羣。它書寫着我人生和事業的答卷。它是我人生和事業的助手,它的價值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用數據來統計的。各位同仁們,多年來我和你們共事,和你們朝夕相處,和你們共患難共歡樂。我深深體會到你們和我的這支筆一樣,你們品質超羣、你們寫下了中國建築史上充滿艱辛和輝煌的篇章,你們也是世界的著名品牌。多年來你們表現出的職業道德水平無與倫比,你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創建了團結和奮進的風氣,你們過硬的技術創造出一個個建築史上的奇蹟。是你們多年來出色的工作,使我們公司譽滿全球,居同行業前茅。你們貢獻的最大價值是你們樹立的榜樣。你們以實實在在的為人風範告訴世人:什麼是正確的人生態度和敬業精神,什麼是精湛的技術。在你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是無論怎樣頌揚都難以窮盡的……我為你們感到榮耀,我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以上這段演講的類比物顯然不具有廣泛的意義,鋼筆和員工顯然也不具有明顯的形似。但這個類比物是演講者十分熟悉的,所以信手拈來,親切、自然,這個類比物又是演講者深切感懷的,演講者比較成功地挖掘了鋼筆和他的員工內在品質上的相似點,作出了神似的類比。這種類比的臨時性和非廣泛性,使之具有廣泛意義的類比所沒有的個性化色彩和新奇性效果,不失為一種上佳的類比方式。

三、選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類比物作奇妙的類比

所謂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類比物,是指演講者所選的類比物與他所要講的本體事物似乎毫不相干。以這種類比物所做的推理,似乎不符合一般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思維習慣,似乎與演講的情景格格不入。總之,看上去這個類比物和本體事物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例:美國的威廉·穆尼在《演講其實很容易》一書中,寫到這樣一個演講實例:傑克遜地區是全州基礎教育水平最高的學區之一,喬·伯倫特一家因此才搬到傑克遜地區來。但是該區新上任的教育官員,想在該地區推行特色教育,辭退了一些多年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喬·伯倫特於是打電話給地方教育委員會,要求重新聘用這些教師。委員會告訴他,明天晚上要召開一次會議,他可以作為社區的代表在會上發言。於是喬·伯倫特精心準備了一篇演講稿。演講時,他以自己的鞋作類比物説:我的鞋對我有極大的作用。買它是一次明智的投資。它保護我的腳,穿着很舒服,它是專為走路而製作的……這鞋幫助我明白為什麼必須重新聘用這些教師。首先,像這鞋一樣,重新聘用這些教師也是一種明智的投資。因為這些教師都是經驗豐富的高素質人才,高素質的教師就意味着對我們的孩子進行高素質的教育。第二,正像這鞋保護我的腳一樣,這些教師保護孩子們脱離無知,使他們不在求職上受歧視,不失業,擺脱低下的社會地位。第三,這鞋給我舒適感。那麼這些教師是如何給我們大家舒適安逸的呢?孩子們感到這些教師十分親切,每當學生們有問題時可以找到教師。

另外,這些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係也是很好的……最後一點,正像這鞋是為走路而製作的一樣,在教育的全過程中,教師每日每時都在把我們的孩子轉化為有知識、愛學習的人。而如何去學習,正是孩子們從基礎教育中得到的最好的腦力鍛鍊。它將讓我們的孩子走好人生道路……最後,還有一句話,今晚當諸位脱自己的鞋的時候,請記住這些教師……鞋子和教師屬於不同的範疇。鞋的特點和作用與教師工作的特點和作用,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鞋子與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上的不相及,內在上的許多道理、原理和活動規律是相及的、相似的。喬·伯倫特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會以鞋的作用來類比推出教師的作用。運用這種似乎與本體事物風馬牛不相

及的類比物形成的奇妙類比能使聽眾有新奇的感覺,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聽眾從中得到不同尋常的啟迪。這種類比方式的運用給演講藝術和類比方法開闢了空間,就看我們善於不善於發現運用這無窮無盡、奇妙無比的類比物了。

四、選一個核心類比物作系列類比

演講者在演講時可以使用幾個類比物作系列化的類比。有時幾個類比物是不同的事物,分別作出各自的推理,用以説明不同的問題。有時幾個類比物雖然是不同的事物,但構成的是一個系列推理,用以説明一箇中心問題。這時演講者就要選一個核心類比物,引發出其他類比物,圍繞一箇中心進行系列的類比推理。例:一個高年級同學在迎新會上作演講。她説:

我們94級同學進校時,人文學院剛剛成立,我們是第一屆本科生,我們在學校的位置只是小小的一個點,這個點在理工大學那麼不起眼。95級的同學進校時,他們又是一個點,這個點和我們那個點連成了一條線,成為理工大學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線。96級同學進校時,他們的那個點和94級的點、95級的點組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角形,從此人文學院在理工大學有了一定的地位。現在你們97級的同學進校了,你們這個點和前面的三個點可以形成一個圓了,我們就是一個完滿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俱全的大家庭了,人文學院新的一頁開始了!

演講者一邊講還一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圖:

演講者選擇了“點”作為核心類比物,引發出“線”、“三角形”、“圓”等系列類比物圍繞人文學院的發展壯大進行了系列類比和推理,自然、貼切,給人直觀的感受和豐富的聯想。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類比形式。在演講實踐中,雖然類比物的選擇和運用有一定的規律,但作為一種認識活動,類比的空間是無比廣闊的,所以類比物的選擇與運用也是可以不斷豐富和開拓的。

--------------------------------------------------------------------------------

如何使你的演講深入人心

作為一名演講者,總想讓自己的演講受到聽眾的歡迎,總想讓自己慷慨激昂、縱橫捭闔的滔滔言談打動聽眾,感染聽眾。那麼,怎樣使你的演講具備這種深入人心的效果呢?

一、把你的想法安排得條理分明

如果你想讓一次演講清楚明瞭地印在聽眾腦子裏,有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在演講時明白地指出你要講的第一點是什麼,第二點是什麼……直至末尾。

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演講的題目就是《每天四問》,整篇演講即圍繞以下四個問題展開:“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在演講中,演講者先總擺問題,再分四大層次論證,最後以一小段總結,這樣就使得觀點集中而明晰,內容安排有條不紊,結構開合有度,所提的四個問題不僅給聽眾留下鮮明印象,且引人深思,至今讀來猶有現實意義。

二、從你自己的背景中尋找話題

如果一件事在多年之後依然在你記憶中栩栩如生,這就幾乎確保它會引起聽眾的興趣。另外,聽眾對演講者在成長過程中如何對待困境,如何戰勝困境亦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演講中,最好能從自己的背景中尋找話題。

女作家張潔在一次演講中,十分動情地向聽眾講述了早年生活的貧困:

“我的母親是一個很要強的人,我們最窮困的時候,有過把三頓飯變成兩頓或一頓的記錄,但她從來沒有向人借過一分錢。她靠自己的勤勞,供養我上了大學,我沒有申請過一分錢獎學金。每天下班以後,我要給手套工廠加工機器不能完成的部分,每副三分錢。……有一次,我帶女兒到商店裏買東西,她那時可能是6歲,我看到她站在一盒盒巧克力面前,眼睛裏滿是渴望。但是她不對我説,媽媽,給我買一塊巧克力吧。她不説,因為她從小就知道,我們家每一分錢,都是計劃好的,什麼樣額外的支出,都會使我們月底沒有米下鍋。那一次女兒的眼神,給我的刺激非常之大。”

當張潔聲情並茂地把早年生活的貧困栩栩如生地烙印在聽眾心上,她與乖蹇的命運的不屈不撓的抗爭,她在逆境中對文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就格外能打動在場的聽眾。因為演講的目的就是使聽眾看見你所見過的,聽見你所聽過的,感覺你所感覺過的。

三、讓你與聽眾融為一體

一般而言,聽眾討厭那些慣於賣弄、喜歡炫耀,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演講者,所以,要想博取聽眾的好感,再有名望的人也不能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只有這樣,才能與聽眾融為一體。

比如作家老舍在一次演講中是這樣説的:“聽了同志們發言,得到很大好處,可惜前兩次沒來,損失不小。……今天來的都是專家,我很怕説話,只好亂談吧。”

如此“抑己揚人”的開場白,如此謙遜坦誠的口吻,一下子拉近了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消除了聽眾對一位名人可能產生的敬畏心理。另外,老舍説自己是“亂談”,也就表明自己不是居高臨下作演講,而是平等地和大家交流意見罷了,如此平易近人,自然會獲取聽眾的好感。

四、把你的心靈投入你的演講中

誠實、熱情和真摯會使你的演講動人心絃、感人肺腑。獲得這一效果的前提是“把你的心靈投入你的演講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做到這一點。

1.實話實説。演講者若能開誠佈公、實話實説,演講的效果就會格外好。一位當代作家在談及自己執筆從文的最初動機時,説:“母親年紀越來越大,日日勞作在風吹日曬下,為貼補我們的生活叫賣冰棍,讓我非常痛心。而我這個頂門立户的人,卻沒有能力給她們一個比較安定、更不要説有質量的生活,還讓她們跟我一起在貧困線上掙扎。“我開始想出路。我沒有錢做生意,也不會走上層路線。我面前只有一支筆和一張紙,還有我自己的智力。而我又不是學文學的,起步又晚,相當艱難。”如此推心置腹,坦誠真率,演講者與聽眾即刻心心相通了。

2.個性風采。一個有思想有頭腦的演講者,決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們的話總是因富有個性而充滿魅力。

一個當紅女影星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説:

“在商品社會中,什麼都可以用來交換,包括聲譽和所謂的‘成功’。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可以走一條比較容易的路,比如,以‘女’字做賣點。雖然很多人都説,在男性社會中,婦女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但這是一柄雙刃劍。一些婦女覺得不公正的同時,另一些婦女也可以用‘女’字做賣點,輕而易舉地得到她們想要的東西。那麼,這對一個具有同等競爭條件的男性對手,公正還是不公正呢?

“我曾經為愛情冒天下之大不韙,但絕不會用‘女’字做賣點。如果把演藝比做‘金字塔’,那麼我的‘金字塔’,是我自己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壘起來的,從未藉助過其它手段。我一生做過很多錯事,但這一點,是我一生中最為自豪,也是堪可告慰自己的事。”

這段話既顯露了女演員直麪人生的勇氣,又展示了她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人格魅力。女演員擲地有聲的話令人肅然起敬,她的潔身自好也為聽眾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使我演講成功的三個字:奇、短、謙

--------------------------------------------------------------------------------

1999年5月至6月,我參加了市裏舉辦的幹部進修班。根據課程安排,進修班要舉辦一次經驗交流會,我有幸被指定為發言對象。接到通知後,我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自己的工作成績得到了認可,同時也為我提供了一次鍛鍊口才的好機會;緊張的是,雖然我在工作上幹出了一點成績,但我在這之前還沒有在正式場合發過言。但我還是硬着頭皮上場了。沒想到,我的發言剛結束,就響起了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回顧當時的演講情況,我認為成功的奧祕在於抓住了“奇”“短”“謙”三個字。

一、重視一個“奇”字。

在發言過程中,我緊緊抓住聽眾獵奇的心理,既把自己為人處事的觀點和盤托出,也不失時機地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實事求是地“點”了出來。在談到“為人”的問題時,我主張“忠誠”,反對“虛偽”。既委婉揭露出了僅靠金錢而建立起來的關係是虛偽的、不牢固的,也指出了虛偽的人際關係是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背道而馳的,於國、於己都不利。對於“處事”,我主張“實幹”,反對“漂浮”,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浮於事的嚴峻問題。辭藻平淡,但立意深刻,鍼砭時弊,比起簡單地介紹本單位或本人的“工作日記”吸引力大得多。

二、突出一個“短”字。

經驗交流會的時間定在星期五下午,許多學員要在下午返回家裏過“雙休日”。因事先沒有規定學員的發言時間,加上絕大部分發言者沒有意識到星期五下午這一特殊的時間,有相當一部分發言者掏出的發言稿是一大把。台下的學員一見到大把大把的稿子就心煩,聽不下去,嘰嘰喳喳,指指點點。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馬上把僅有兩千多字的稿子再刪去了三分之一。當我用約5分鐘的時間講完,大聲道出“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時,教室裏再度響起了陣陣掌聲,有人大聲喊道:“好!”

三、堅持一個“謙”字。

在這種自己工作時間最短、年齡最小,而職務級別又與其他學員一致的特定場合,哪怕自己的本事再高,成績再大,也只能謙虛。否則,就會給人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印象。在談到去除“漂浮”作風時,我深知當今有相當一部分機關幹部或多或少地存在漂浮作風。為取得更好的闡述效果,本來勤奮肯幹的我,乾脆為自己也抹了一道“黑”:“我有時也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算了,但因受責任心的驅使,面對領導的信任,我只好立即打消‘漂浮’的念頭,去紮紮實實辦事。”用這樣的口吻,既消除了其他學員認為“在吹牛,在盛氣凌人”的感覺,使觀點易於被學員接受,又襯托出了自己強烈的責任心和領導的高度信任。可以説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

如何設置演講的“興奮點”

--------------------------------------------------------------------------------

演講稿是演講的前提與基礎,而演講中最能贏得聽眾情感共鳴的是你思想的火花。

所謂興奮點,是指散落在演講稿中那些富有激情,容易對聽眾產生較強刺激或引起其高度重視、能產生強烈共鳴的詞句。

在演講稿中設置興奮點,不但能有效地引發演講者的深入聯想,有利於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使演講更加生動感人,而且會讓聽眾時刻跟着演講者的思維轉。這樣,台上台下就會同呼吸、共悲歡,形成講與聽的整體效應。

1.醖釀濃厚情感,留出掌聲空間

掌聲能夠活躍會場氣氛,給演講者以“感情回報”,使之心情更加愉快,思維更加敏捷,也能給聽眾以陶冶,使之更加認真投入。掌聲的調劑會使演講產生強烈的現場感染力。因此起草演講稿時應有意識地給掌聲留出一定的空間。這就需要在演講稿中主動運用那些帶有濃厚感情色彩、充滿激情的語言,那些立場鮮明、見解獨到、能夠給聽眾以深刻啟迪的語言和那些熱情歌頌真善美、無情鞭撻假惡醜的語言。這些語言能讓聽眾受到激勵、鼓舞和啟發,從而自發地鼓掌。具體而言,一種是感情澎湃、妙語連珠。如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中的:“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李先生留給昆明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一種是“寓情感於情理之中,發掌聲於妙語之外”。如朱基總理在就任伊始的記者招待會上説:“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鏗鏘的話語贏得了滿堂的掌聲。

2.設置興奮語言,滿足聽眾心理

所有能夠引起聽眾興趣和熱切關注的事例、名言、佳句和精闢獨到的見解都屬興奮點的範疇。在演講稿中,按照演講內容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選取一些興奮語言,綿延不斷地“埋設”在演講稿中,讓它像星星一樣閃爍,像眼睛一樣放射出睿智的光芒,會拉近演講者和聽眾的心理距離,滿足聽眾的心理需要,但要講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千萬不能不顧對象,故弄玄虛,刻意求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日本投降時發表的廣播演説中,首先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的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接着又回顧了四年前的珍珠港事件,讓所有美國人的心都為之跳動,在緬懷親人的同時,闡明這是自由對暴政的勝利,並認定“勝利後的明天將是全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希望”。整篇演講起伏有致,既肯定了民族的精神與意志,又讓人民對明天充滿必勝的信心。

3.敢於打破定勢,善於標新立異

人都有好奇心,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本身就具有興奮作用。打破常規,標新立異是設置興奮點的很好方法。為了使演講吸引聽眾,在尊重文化傳統和思維習慣的基礎上,要對演講稿進行必要的創新,打破思維定勢,要敢於創造,善於借鑑,造清新之氣,樹時代新風。外交場合的演講大多平穩有度,但1972年尼克松來華時,在一次演講中卻説:“長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隔開的城牆。但是,它使人們想起,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許多把各個國家和人民隔開的城牆。長城還使人們想起,在幾乎一代人的歲月裏,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着一道城牆。”聽到這裏人們不知來意是善是惡,自然細心聆聽下文:“四天以來,我們已經開始了拆除我們之間這座城牆的長期過程。”一句話讓人輕輕放下提起來的心。

4.加大語言力度,提高刺激強度

從生理學角度講,在額定域值內,人的感官接收外來刺激的強度越大,神經興奮的程度越高。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最容易記住對自己有重大影響、對自己有利的、自己主觀願意記住的或給予自己重大刺激的信息。聽眾對演講反映強弱,或者説演講對聽眾興奮程度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演講語言的強度。演講語言的強度主要取決於演講者對演講內容的熟悉程度、對事物的感悟程度、對問題分析的透徹程度和現實立場的鮮明程度。演講要盡最大努力把問題看得透徹、準確、鮮明,始終給聽眾一種壓力感和責任感。如泰戈爾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開頭便説:“我的年輕的朋友,我眼看着你們年輕的面目,閃亮着聰明與誠懇的志趣,但是我們的中間卻是隔着年歲的距離。我已經到了黃昏的海邊;你們遠遠地站在那日出的家鄉。”相對陌生而又清新雅緻的詩句從詩人的口中緩緩流出,哪一個青年能不為之動情動容,繼而為他的連珠妙語所吸引?他由此升發開去的保持純淨靈魂和自由精神的演講自然就異常深入人心。

幽默使演講結尾更富情趣

--------------------------------------------------------------------------------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是演講結尾追求的最佳效果。在多種多樣的演講結束語中,幽默式可算其中極有情趣的一種。一個演講者能在結束時贏得笑聲,不僅是自己演講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現,更能給本人和聽眾雙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憶,也是演講圓滿結束的標誌。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

一、用幽默的語言來結束演講

1.造勢。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講中,開頭即説“我今天給大家談六個問題”,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條地談下去。談完第五個問題,他發現離散會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他提高嗓門,一本正經地説:“第六,散會。”聽眾起七年級愣,不久就歡快地鼓起掌來。

老舍在這裏運用的就是一種“平地起波瀾”的造勢藝術,打破了正常的演講內容,從而出乎聽眾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2.省略。1985年底,全國寫作協會在深圳羅湖區舉行年會。開幕式上,省、市各級有關領導論資排輩,逐一發言祝賀。輪到羅湖區黨委書記發言時,開幕式已進行了很長時間。於是他這樣説:“首先,我代表羅湖區委和區政府,對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掌聲過後,稍事停頓,他又響亮地説:“最後,我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我的話完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演講。

聽眾開始也是一愣,隨後,即爆發出歡快的掌聲。因為,從“首先”一下子跳到“最後”,中間省去了其次、第三、第四……這樣的講話,如天外來石,出人預料,達到了石破天驚的幽默效果,確實是風格獨具,心裁別出。

3.概括。某大學中文系一次畢業生茶話會,首先是系黨總支書記講話,三分鐘的即興講話主要是向畢業生表示祝賀。然後是彭教授講話,主題是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還引用了列寧的名言。第三個講話的潘教授朗誦了高爾基的《海燕》片斷,以此勉勵畢業生們學習海燕的精神。第四個講話的系副主任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母校和老師們。緊接着,畢業生們歡迎王教授講話。在毫無準備而又難以推辭的情況下,王教授站起來,先簡單地回顧了數年來與同學們交往的幾個難忘片斷,最後一字一頓地説:“前面幾位給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可我還是喜歡説他們説過的話。(笑聲)第一,我要祝同學們勝利畢業!(笑聲)第二,我希望同學們‘學習、學習、再學習’。(笑聲)第三,我希望同學們像海燕一樣勇敢地搏擊生活的風浪。(笑聲、掌聲)第四,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忘記母校,不要忘記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們!”

在這裏,王教授通過對前面四個人的演講主題的簡練概括,舊瓶裝新酒,不落窠臼,結束了一次機智、風趣且具有個性特點的演講。

二、藉助道具產生幽默效果結束演講

1.對比。魯迅先生在結束《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的演講》時説:

“以上是我近年來對於美術界觀察所得幾點意見。今天我帶來一幅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結晶,請大家欣賞欣賞。”

説着,他一手伸進長袍,把一卷紙慢慢從衣襟上方伸出,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幅病態醜陋的月份牌。頓時全場大笑。

魯迅先生藉助恰到好處的道具表演,與結束語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具幽默。不僅使演講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而且使聽眾在笑聲中進一步品味先生演講的深意。

2.雙關。在延安的一次演講會上,當演講快結束時,毛澤東掏出一盒香煙,用手指在裏面慢慢地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見掏出一支煙來,顯然是抽光了。有關人員十分着急,因為毛澤東煙癮很大,於是有人立即動身去取煙。毛澤東一邊講,一邊繼續摸着煙盒,好一會,他笑嘻嘻地掏出僅有的一支煙,夾在手指上舉起來,對着大家説:“最後一條!”

這個“最後一條”,毛澤東的話是最後一個問題,又是最後一支煙。一語雙關,妙趣橫生,全場大笑,聽眾們的一點疲勞和倦意也在笑聲中一掃而光了。

三、藉助幽默的動作結束演講藉助幽默的動作來結束演講。

這樣的例子雖很少見,但不乏珠璣。

美國詩人、文藝評論家詹姆斯·羅威爾1883年擔任駐英大使時,在倫敦舉行的一次晚宴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餐後演講》的即席演説。最後他説:“我在很小的時候聽人講過一個故事,講的是美國一個衞理公會的牧師。他在一個野營的佈道會上佈道,講了約書亞的故事。他是這樣開頭的:‘信徒們,太陽的運行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向前或者説是徑直的運動;第二種是後退或者説是向後的運動;第三種即在我們的經文中提到的——靜止不動。’(笑聲)先生們,不知你們是否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希望你們明白了。今晚的餐後演講者首先是走徑直的方向(起身離座,做示範)——即太陽向前的運動。然後他又返回,開始重複自己——即太陽向後的運動。最後,憑着良好的方向感,將自己帶到終點。這就是我們剛才説過的太陽靜止的運動。”(在歡笑聲中,羅威爾重又入座)

這種緊扣話題的傳神動作表演,唯妙唯肖,天衣無縫,怎能不贏得現場聽(觀)眾的熱烈掌聲和歡笑聲!

演講的幽默式結尾方法是不勝枚舉的。關鍵是演講者要具有幽默感,並能在演講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住演講的氣氛和聽眾的心態,才能使演講結束語收到“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轟動效應。

演講經驗十六條

--------------------------------------------------------------------------------

1、演講的前一晚必須睡眠充足,使喉嚨獲得良好的休息。

2、穿着合宜得體的服裝。

3、在演講前,如果有機會與聽眾打成一片,應該把握住,與聽眾握握手,對他們微笑,或打個招呼。

4、心理上、情緒上、精神上保持放鬆,預先假設可能發生的事,但不要被它困擾。

5、在講台上,要輕鬆自在地站好。

6、最應該注意的當然是演講的內容。在做引言時,應先將重點主題陳述出來,然後在主文中,將主題一一剖析,並且賦予新的觀點。試着多講一些詞藻豐富的話。可能的話,最好摻入一點幽默的字眼(千萬不能使聽眾覺得無聊)。注意強調重點,戲劇性地把它們説出來,隨後降低聲音,再安靜下來。

7、準備周全的題材,並且做充分的預備和練習。

8、演講前不要進食。乳製品尤應禁止,因為它可能使你的喉嚨充滿粘液。

9、演講前對自己説:“你很棒!”

10、上台前做幾次張大嘴巴的動作,當然,大笑也可以,如果有理由,這樣你的下顎會變得柔韌舒服。

11、要開始説話時,保持微笑環視所有聽眾,然後做一次深呼吸。

12、頭幾句要輕鬆一點,引領聽眾不由得發笑。

13、在聽眾人羣中找一兩張快樂友善的臉,經常望望他們,這會令你覺得自己被重視。

14、仔細聽一聽麥克風傳來的自己的聲音,以確定自己的嘴巴是應靠麥克風近一點,還是遠一些。

15、多用一些肢體語言,藉此幫助你吸引聽眾的注意。

16、手邊放一杯冰水,喉嚨乾燥時就啜一口。

成功演講應具備的八個特徵

--------------------------------------------------------------------------------

從古至今,由中到外,無數著名的演講家的演講藝術雖然各顯風采,但是,它們有着共同的、本質的藝術真諦,即筆者下文所歸納的八個特徵:

一、演講目的的真理性

人們登台演講都受制於一定的動機,誘發於一定的目的,這是人類行為特徵所決定。但是,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演講目的。而真正成功的演講,其目的在於謳歌“真理”,在於激發人們去追求“真”“善”“美”,即富有“真理性”。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張岱年認為:“真”是認識的價值,即對客觀世界與人類自身有正確的認識;“善”是道德的價值,即用道德準則來調整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國家、民族需要之間存在的矛盾;“美”是藝術的價值,即客觀世界的事物,有些適合人的情感,令人感到愉快,人類能創造出一些令人愉快的物品即藝術品,藝術品能給人美感。成功演講的目的——追求真、善、美,就是:要極力揭示或傳播主觀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而不是宣傳謬論;要大力引導人們用道德準則去正確調整個人與個人,以及個人與羣體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設法誤導人們的倫理道德;要努力完善演講,使自身演講成為“藝術品”,給人以美感,同時,教會人們去追求美、鑑賞美、創造美,而不是讓人美醜不分,以醜為美。演講只有為真理而演講,為呼喚真理而演講,那它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會經得起時間與歷史的考驗,才會有利於社會的進步、事業的發展。一切違背真理的“咆哮”,終將被真理所拋棄,而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二、演講形象的人格性

演講的聖堂並非任何人隨意所能登踏,也並非任何人所講都能如願。成功演講本身對演講者是有選擇的。不論是談論自己,還是抒發他人、他物,演講者都要有形象的塑造。這個形象是以“人格化”為基調的,演講者人格形象的樹立,事實上就是形成演講者的人格魅力與磁性,演講者有了這種魅力與磁性就為演講成功營造先入為主的意境。演講者的人格不在於美麗的外貌和華貴的裝飾,而在於具有堅定信念、優良品行、剛毅果敢、一身正氣、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無私奉獻、光明磊落、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以及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品格。這種品格也是演講的一種無聲語言,它會自然吸引人、產生感染力。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大凡成功的演講者都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和人格形象再塑。沒有人格、品德敗壞的人是無權登台演講的。一個行動的矮者、知行不一的人,充其量只能來一陣理論的空喊;一個品行敗壞、圖謀不軌的人再動聽的語言只能是一時的欺騙。

三、演講觀點的共鳴性

任何演講離不開談理論、講觀點。但談理論講觀點決不可以盲目進行。在注意觀點正確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聽眾的可接受性。聽眾接受、形成共鳴,才能成功。演講的觀點闡述必須考慮聽眾所處的時代、場合,必須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層次的聽眾選擇不同的觀點和語言表達方式,最終實現演講者與聽眾心理相容、觀點共鳴。成功演講者常常把句句言辭説在聽眾的心坎上,或讓聽眾點頭稱是,或讓聽眾激動不已,甚至讓聽眾無法控制自己而爆發出陣陣笑聲和掌聲。這就使演講者與聽眾融於一體,形成共鳴。這種共鳴源於演講者善於抓住聽眾的所思、所想、所言的困惑,並且能加以突破。成功演講者注重演講選題,使之具有時代性;注重觀點選擇,使之符合科學、符合實際、符合聽眾且富有新意。老生舊説不行;不顧對象瞎説不行;不分場合亂説不行。相反,應老生新論、因人而説、因地而講、因事而談,實現演講者所言、所語、所感、所悟、所舉、所動與聽眾達成最佳的交流,形成最強烈的共鳴。

四、演講思維的哲理性

成功演講都能給人留下難忘的言語、深邃的思考以及人生美好的啟迪。這種外在的成功離不開內在的功夫,即演講者哲理性的思維,形成思維哲理性的品質。演講者無論對本人或他人的經歷、事蹟、教訓、感想,還是對事物、事件的評價、感受都應進行縝密的思維、提煉,使之具有哲理性。李燕傑同志指出:哲理是人們基於深刻的現實感受與觀察,對生活所做的藝術概括,其中閃耀着作者的真知灼見,它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智慧,還能陶冶情操,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悦。為此,成功的演講者必須常常觀察社會、洞察現實、思索人生、理性思辨、深層思維、哲理概括。雖然,聽眾不可能記下演講者的句句話語,但經過演講者千錘百煉而成的哲理性語言,能打動聽眾的心,能給聽眾無窮的思考和深遠的啟示。

五、演講語言的多樣性

演講者與聽眾的信息交流是通過演講語言來實現的,離開了語言,演講也不復存在。演講語言是個豐富多彩的王國:既有意美以感心的內部語言,又有音美以感耳的口頭語言;既有形美以感目的態勢語言,也有物美以感人的道具語言;既有詩詞的熟練背誦,又有名言警句的靈活運用;既有抑揚頓挫,又有輕重緩急;既有高昂的語調,又有低沉的聲音;既有嚴肅的格調,又有詼諧的幽默等等。成功演講正是能適時、適度、適情、適意靈活自如地綜合運用這些語言。綜合運用多樣性語言就是讓聽眾接受多方的語音刺激,從而調動聽眾“聽”的積極性,強化演講主題,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記,為演講成功服務。用貧乏枯燥的語言、用單一乏味的言辭演講是難能獲得成功的。

六、演講選例的典型性

演講離不開舉例,舉例目的為佐證或導論。但選何事例、選多少則必須依演講主題、觀點需要而定。不必多選,也不可少選。多選常常給人以事例堆砌、講解故事之感;沒有事例則又給人缺乏説服力之感。成功演講其選例要具有“典型性”:一方面選用事例必須同闡述觀點緊密相連,必須能説明問題,不能説明問題的事例,決不可牽強附會,否則適得其反。“理解萬歲”演講如果將100個故事、事例都講,那就未必有“理解”的效應,而蔡朝東同志最後精選了十五個事例説明問題,從而獲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引用的事例必須是具有代表性、時代性,偶發的事例不能做為本質認識的依據。為此,選例的典型性就在於“精”“實”“新”,同時,所選之例應能感動人、吸引人、折服人。

七、演講神形的情感性

演講貴在打動人心,而要打動人心離不開演講者的情感注入,即演講者的感情流露和情緒表現。無論在演講的起始、過程、還是推向高潮,乃至結束,演講者的神形都應隨着演講情節的變化而變化,富有情感性。例如,萬承奎教授在做“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演講時,表現出對有人自我踐踏生命的痛惜、對掌握命運強者的讚頌,表現出的情感變化、神情動作令人叫絕,自覺不自覺地把聽眾帶入情感世界從而讓人去體驗百態人生、去領悟生命把握之要領。可以説,成功演講者都是情感豐富者。這種情感發自演講者的內心,表現出:愛憎分明、喜怒分辨、苦樂分界。沒有演講者的情感投入,就不會有聽眾的情感付出。沒有演講者的情感變化,也就難以激起聽眾的層層情感波瀾。

八、演講結局的激勵性

如果説,演講目的企盼是希望聽眾去追求真理,那麼,演講的最後結局與歸宿就是實現這種期望。演講無論其過程是給人興奮,還是叫人沉思,但最終都必須給人以激勵、給人以啟迪。激勵性正是演講的效益所在。通過演講實現激發人的正確動機,引發人的良性行為,這是所有成功演講最根本的目的。演講者通過自身的優良品德、完美人格讓聽眾產生可敬、可愛,令其學習、效仿產生激勵,通過演講中表現出的高亢激情、純真熱情、樂觀心境等情感活動滿足或符合聽眾需求,使聽眾產生積極的態度和肯定的情感;以演講者活躍的思維、煥發的精神、倍增的幹勁催人上進;也可通過演講中對聽眾的特殊評價、信任、鞭策等予以激勵!蔡朝東同志在首都師範大學做的“創業萬歲”演講就給聽眾以極大的激勵與啟迪,調查顯示,98%以上的人聽了他的演講後有收穫、有啟迪。有的聽眾説:“蔡朝東同志的演講不單是激動三分鐘,甚至可以啟迪我一生,從他樸實的話語中,我聽到了一顆火熱的心在跳動,我為此而深深的感動,我想,如果將來我也是一縣之長,我將效仿蔡朝東同志為人民説話,為人民幹事,即使當教師,我也將盡我的職責。當然,演講給我啟示的不止是這些,還有很多很多……”歷史上凡是成功演講無不是催人向前的進行曲!

上述演講“八性”是成功演講最主要的特徵和藝術性所在。我們要實現成功演講就要做到“八性”,我們要逼近成功演講,就是盡力減少與“八性”之間的差距。同時,演講“八性”又是成功演講的評價指標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涉及了演講的參與要素即演講者(形象、思維)—→內容(觀點、選例)—→手段(語言、情感)—→聽眾(目的、結果),涵蓋了演講的全過程,即目的—→演化—→結局。這“八性”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繫,從而構築成成功演講的藝術真諦。

怎樣喚起聽眾的共鳴

--------------------------------------------------------------------------------

演講者發表演講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説服、鼓動、感召聽眾,因此,如何使自己的演講喚起聽眾的共鳴,從思想深處征服聽眾,就成為演講者最為關注的問題。那麼,演講者怎樣才能喚起聽眾的共鳴呢?

一、用趨同法喚起

演講者與聽眾之間共同的地位、經歷、願望、志趣、信仰、理想等,都具有趨同性,演講者可以從趨同的角度入手,去尋找與聽眾的共同語言,渲染與聽眾的共同體驗,去縮短與聽眾的心理距離,喚起聽眾的心理共鳴。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美國作的聖誕演講:

我今天雖然遠離家庭和祖國,在這裏過節,但我一點也沒有異鄉的感覺。我不知道,這是由於本人的母親血統和你們相同,抑或是由於本人多年來在此所得的友誼,抑或是由於這兩個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國家,在共同奮鬥中所產生出來的同志感覺,抑或是由於上述三種關係的綜合。總之,我在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過節,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個異鄉之客。我和各位之間,本來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歡迎的盛意,我覺得很應該和各位共坐爐邊,同享這聖誕之樂。

在聖誕之夜的特定氛圍中,演講者娓娓述説共同的血緣、文字、信仰、理想,以及共同的奮鬥結下的同志般的情誼。這些共同的體驗把彼此的心連在了一起,實現了雙向交流,喚起聽眾温馨親切的心理感受。

二、用求異法喚起

追求新奇是聽眾的正常心理,演講者可以巧妙構思,以求異為“突破口”,給聽眾以新鮮奇特的刺激,設置吊起聽眾胃口的懸念,調動聽眾的逆向思維,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使聽眾產生恍然大悟的心理愉悦。

例如,在一次演講賽中,某演講者走上講台,展示出一張紙,上面寫着“1>2,1>多”,然後講道:

朋友們,看到這個題目,怎麼樣,很荒唐吧!是的,單從數字上説,“1”是所有自然數中最小的一個。可是,我要説,任何數字離開了具體事物只能是枯燥無味的,只有同具體事物聯繫起來才有實際意義。“1”在有些時候,它可以大於2、大於3、大於4,甚至大於多。比如計劃生育吧,多生有害國家,多生有害人民,多生有害自己。夫妻同育一枝花,利國利民又利家。從這個意義上講,難道不是1大於2、1大於3、1大於4、1大於多嗎?……

在這裏,演講者匠心獨運,巧設懸念,反彈琵琶,求異促思,激發了聽眾的好奇心和思辨欲,最終在揭祕解惑的釋然中,對演講的主旨心領神會而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用對比法喚起

事物之間的對比能更清楚地顯示各自的特徵,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演講中,用對比的方式來喚起聽眾的心理共鳴,可以突出演講主旨的傾向性,引起聽眾對演講信息的高度重視,從而與演講者產生心理的交融。

例如,某大學邀請一位老教授作關於演講技巧的報告,當時校園裏正同時舉行青年歌手大獎賽。老教授走上講台,發現台下雖有空位,但走廊上卻站着不少學生,可見這是心中猶豫不決的聽眾,他決定要爭取這部分人。他放棄了原來的開場白,這樣講道:

同學們,今天首先是你們鼓舞了我,你們放棄了青年歌手大獎賽,來這裏聽我演講,這説明你們嚴肅地作了選擇,在説的與唱的之間,一般人選擇唱的,而你們卻選擇了説的;在年輕小夥子、姑娘和老頭子之間,一般人選擇小夥子和姑娘,而你們卻選擇了我這半老頭子。這説明你們認定説的比唱的好聽,老頭子比年輕人更有魅力,這使我產生了一種返老還童之感。

開場白後報告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走廊裏的人擠進了座位,後面的人又擠進了走廊。老教授先把説與唱、年輕人與老頭子對比,再把一般人與聽眾在二者之間的選擇作對比,既褒揚了聽眾,又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睿智,引起了聽眾的重視,使雙方心理相容,產生共鳴。

四、用想像法喚起

人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想像。在演講中,運用想像激發聽眾的心理共鳴,變演講者的有意想像為聽眾的無意想像,變演講者的創造想像為聽眾的再造想像。通過演講者繪聲繪色的描述和生動形象的比喻,使聽眾在內心再現演講者描述的藝術境界,從而心馳神往,深受感染。

例如,楊鵬程在湘潭師院新生開學典禮上的演講《門》,他抓住該校新建校門的造型——“兩個交叉的‘S’”,以此為“激發點”展開想像:

漢語教授認為它是校名第一個字“湘”的第一個字母“X”,代表新生一入大門,就成為一名光榮的師大生。數學教授認為它是數學王國裏代表未知數的“X”。物理教授認為是一條拋物線,是聲波震動示意圖。英語教授認為是英文“科學”的第一個字母,這是一座科學之門。哲學教授認為是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兩種理論命題的探討……

最後,演講者在想像的基礎上滿腔熱情進行總結。演講者關於校門的奇異誘人想像,喚起了莘莘學子強烈的進取意識,必將使之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五、用情感法喚起

情感是藝術的靈魂,也是演講生命力的源泉。演講只有用真情實感的流動、跳躍和燃燒才能感動聽眾,演講者只有用血、用淚、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呼喊、去敲擊才能叩開聽眾的心扉,震撼聽眾的靈魂,才能有效地喚起聽眾的心理共鳴。

例如,一次餘秋雨先生在四川大學作演講,述及他的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朋友之死的情景,他深情地講道:他的兩個學生正在國外,聽説老師病危,中止合同,飛回上海,為老師臨終演出。那一天,有着許多毛病的上海人,正如我曾多次寫過的一樣,都激動起來、崇高起來,好多不懂音樂的人也買票去聽。國小生們的家長對記者説:“帶他們來,是為了讓他們明白什麼叫音樂,什麼叫老師……,幾天後,這位教授死了,龍華附近花店的花一售而空。病房裏堆滿了鮮花,樓梯上一層一層地疊滿了鮮花……”

這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感人的一幕,使聽眾分明感受到,那曾經在上海的帶了幾分悲愴和崇高的氣氛,此刻就瀰漫在演講會場。聽眾的靈魂在演講者動情的講述中得到了淨化和昇華,產生了強烈的心理共振。

六、用理趣法喚起

演講的説理最忌空洞抽象,生硬説教,演講者要善於揣摩聽眾心理,順應聽眾需求,激起聽眾探究的興趣,做到理趣相生。而理趣相生的説理能夠使演講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激起聽眾發自內心的共鳴。

例如,某青年的演講《新時代的流行色》中的一段:

也許有人會説,這不是表現自己嗎?可我要説:表現自己又有什麼過錯呢?大千世界,萬事萬物不都在表現自己嗎?孔雀開屏、白鶴亮翅;一粒種子總要發一片芽葉,一株小草總要頂一朵花蕾。就連沒有生命的礦物質也是自我表現的呀,金子要發光,硫磺有氣味,更何況我們人呢?……如果我們屈辱地保持那種誇張變形的謙虛,臨陣畏縮不前,凡事後退一步,儘管你有經天緯地之才,萬夫不當之勇,也只能自我埋沒,自我淘汰。

這段話以一系列自然現象説明宇宙萬物皆自我表現,這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演講者把精闢的論述與形象的描繪融為一爐,既給人以哲理的啟迪,又給人以藝術的美感,理趣渾然,相得益彰,激起聽眾心理共鳴。

七、用反問法喚起

演講中的反問句並不需要聽眾來回答,而是一種表達強烈情感、進行雙向溝通的手段,以反問的方式來喚起聽眾的心理共鳴,能激起聽眾心中的波瀾,把演講推向高潮,增強演講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例如,董文華的演講《我不願做這樣的飛鴿》中的一段:

我怎能嫌棄腳下的土地,難道她不是960萬平方公里的組成部分?我們怎能嫌棄大別山貧窮,難道她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模樣?難道祖國的兒女只有躲開的理由,而沒有建設的義務?難道一個新時代的人,一個有血氣的青年能做這樣的“飛鴿”?

可以看出這一連串的反問,寓答於問,反覆激發,句句扣動心絃,字字催人猛醒,使聽眾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

總之,演講者要善於根據不同的內容、形式、語境、對象等,選擇恰當的手法,叩擊聽眾的心扉,震撼聽眾的心靈,喚起聽眾的共鳴。當然,也可以綜合運用幾種手法,對聽眾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的心理激發,打動聽眾,征服聽眾,取得最佳的演講效果。

怯場的心理因素和防治

--------------------------------------------------------------------------------

有過公眾演講經歷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心情平靜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講台。即使如鯁在喉,即使深感榮幸,或毛遂自薦,隨着演講日期的臨近,絕大部分演講人都會心中忐忑不安:我是否已準備充分?聽眾會喜歡聽嗎?我會不會一上台便會把演講的內容忘得一乾二淨?

造成怯場心理的原因多種多樣,往往也因人而異。但下面幾點原因卻帶有極大的普遍性:

1、評價憂慮。這是造成怯場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現代心理學認為,在任何存在評價的場合,人們一般很難發揮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數人對自己在初次約會中的表現不十分滿意。在演講中,由於評價是單向的,也就是説聽眾在“裁判”演講人,所以演講者的憂慮更多,心理負擔更重。

2、聽眾的地位。如果我們面對的聽眾比我們的地位高,或者我們認為比我們重要,我們講話時便感到特別緊張。求職者在評估小組面前的表現往往很不自然,這一方面是因為評價憂慮,另一方面也無疑是因為評估小組“大權在握”。

3、聽眾人數。一般人都願意在“小範圍”內講話。如果聽眾人數很多,演講者便會倍加謹慎。因為他們覺得一旦出錯或表現不佳,“那麼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過分的小心謹慎加大了怯場的可能性和程度。

4、對聽眾的熟悉程度。大多數人在“熟人”面前講話比較自然。面對陌生的聽眾我們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我們對他們幾乎一無所知,而他們在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鍾內便會對我們作出評價。

5、聽眾的觀點。如果你知道聽眾或大多數聽眾所持觀點和你的觀點一致,那你便會信心十足。反之,你便會有很多擔心。

6、準備是否充分。若演講者自己心裏覺得自己對演講準備得不充分,覺得有“出醜”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可能出賣他。

上面我們分析了造成怯場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幾種“藥劑”。

1、充分準備。對付怯場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誠心實意地告訴自己你對本次演講準備得十分充分:你的選題不僅對自己而且對聽眾很有吸引力;你對該題目已深思熟慮,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資料;你的演講稿緊扣主題,安排有序;經過反覆演練,你已能恰到好處地把握演講時間;你對自己的儀表和臨場表現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對付講演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

2、適應變化。如果你原計劃給二三十人作演講,到場後發現聽眾有二三百人,你會怎麼辦?你準備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講稿,走上演講台你卻發現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類的衣服,你將如何想?你準備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內容,可上場前主持人告訴你你只有十五分鐘的演講時間,你又該怎麼辦?諸如此類的情況在演講中絕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講,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1有無固定論題?論題範圍?2聽眾成分(包括人數、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質以及參加演講的原因等);3演講地點(包括其地理位置、場地大小、有無話筒等內部設施),如果有可能,最好親自去演講地點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數;4演講時間;5有無聽眾提問。

3、練習放鬆。演講前,如果你仍感到緊張,下面幾種方法有助於你放鬆:

(1)深呼吸。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給你充分的氧氣,幫助你在演講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聲音。這裏所講的“呼吸”當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員們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聲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運動。肌力均衡運動是指有意識地讓身體某一部分肌肉有規律地緊張和放鬆。比如你可以先握緊拳頭,然後鬆開;你也可以固定腳掌,作壓腿,然後放鬆。作肌力均衡運動的目的在於讓你某部分肌肉緊張一段時間,然後你便不僅能更好地放鬆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鬆整個身心。

(3)轉移注意力。演講前要積極聽取主辦人和聽眾意見,這樣你便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更好地放鬆身體和思想。

4、帶點幽默感。幽默是演講中的食鹽。優秀的演講人和有吸引力的演講內容只有加上恰到好處的幽默才能創造出成功的演講。所以當你遇到怯場心理的襲擊時,不妨將之“幽默”而去,在聽眾輕鬆的笑聲中解脱自己。

演講是冒險。冒險家的事業中總是存在着恐懼,但成功的冒險家都有對付恐懼的辦法。作演講應時刻銘記這一點。

(譯自patricia Bradley Andrews著的《演講基礎》第四章陝西 姜亞軍編譯)

演講者的修養和能力

--------------------------------------------------------------------------------

作者:邵守義

演講者為了使演講獲得最好效果,應該在思想、道德、品質、學識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標準和水平,對此作的努力和培養就是演講者的自我修養。那麼,演講者都應具備哪些修養呢?概括地説,就是先進的、科學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淵博的知識。下面分別談談。

一、演講者要有先進的、科學的思想

演講者演講的目的是教育人、啟迪人,提高聽眾的思想認識、文化水平。這就要求演講者本身必須具備先進的、科學的思想,這樣才能遠見卓識,高瞻遠矚,識前人所未識,講前人所未講。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演講家如德摩斯梯尼、西寨羅、林肯、馬克思、恩格斯,他們無一不是偉大的思想家,他們的演講也無時不在閃爍着真理、科學、智慧的光芒。今天我們提倡的“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尤其在科技高度發展時代,新知識、新學科不斷湧現,更需要演講者努力學習,迅速掌握各種新思想、新科學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務於聽眾。

二、演講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古人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從某個側面説明了演講者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任何一種行為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與他人或社會發生關係,並受到一定社會規範的限制和協調,演講也是如此。作為演講主體的演講者,更應以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水準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帶頭恪守社會道德規範,並應具備以下四點。1、政治道德。即應當有高度的政治覺悟、良好的政治品質、堅定的理想信念。2、職業道德。演講者必須遵守自己從事職業的道德,如醫德、師德等。3、社會公德。演講者在一舉手一投足間都應講究文明禮貌,彬彬有禮。4、倫理道德。演講者必須具備高尚的倫理觀、戀愛觀、婚姻觀,以此才能把正確的倫理觀念傳播給聽眾。

三、演講者要有豐富的學識

演講者要有豐富的學識,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講成功的基本條件。古今中外的演講家無一不是學識淵博的,他們之所以能旁徵博引,妙語驚人;之所以能把生動、具體、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組織到演講中,就因為他們博覽羣書,知識宏富。在當今科技發展時代,各種科學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演講者如果不瞭解新知識,跟不上現代科學文化發展步伐,就不會使演講充實、新鮮、生動。

有了思想、品德、學識等方面的修養,演講者必須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敏鋭的觀察力。敏鋭的觀察力體現在三個方面:準備演講時,有了敏鋭觀察力,就能從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獲取大量素材,通過分析和判斷,從中發現能反映生活的本質和社會主流;在演講中,有了敏鋭觀察力,可以瞭解聽眾的表情、心理及場上的氣氛變化,及時調整演講的內容、方式、節奏;在演講後,有了敏鋭的觀察力,可以從周圍的反映中綜合分析自己演講的成敗得失,以使自己的演講臻於成熟。

2、豐富的想象力。在演講中,想象力如同“點金術”,有了它就可以“思接千載,視通千里”,才能使演講內容充實、新穎而多采,才能將各種各樣的事物與演講主題巧妙地組合起來,講起來才能文思泉湧,增強演講的濃度、廣度和感染力。這需要演講者努力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對任何問題都拿出認真鑽研的熱情,對任何事物都要有一種興趣和求知慾望,並逐步增加生活經驗,這是想象力的基礎。

3、較強的記憶力。演講者在演講前的準備階段,博覽羣書,吸取豐富知識,掌握大量材料和信息,當寫演講稿時,憑着記憶力,才可以如囊中取物一樣,迅速、準確地組織到稿中。在演講中,也要靠記憶力,才能將演講稿的主要材料、觀點、事例等牢記於心。這樣講起來才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4、良好的表達力。演講如果離開了口語表達能力是不可思議的。演講者道德必須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演講稿寫得再好,表達不出來,同樣做不了演講家。當然,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天生,它可以經過後天培養、訓練而成。一般通過讀講法的訓練,都可以達到口語表達流利順暢,抑揚頓挫。所謂讀,就是默讀、朗讀、快讀;所謂講,就是在任何場合、時間、機會都勇於去講去練,久而久之定會提高。

以上我們講了演講者

你説話具有説服力的十項提示

1.要以權威的腔調講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熟悉你講話的內容,你對你的題目瞭解得越多越深刻,你講得就會越生動越透徹。

2.使用簡單的詞彙和簡短的句子。最簡潔的文章總是最好的文章,其原因就是它最容易理解,關於講話和對話也可以説是同樣的道理。

3.使用具體和專門的詞彙和詞語。絕對掌握了這種藝的人是耶穌,他説話使用的詞彙和發佈命令所使用的詞語都是簡單、簡潔、一語中的並且容易理解的。例如,他説的“跟我來”不會有人不明白。

4.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詞彙和説一些沒有用的事;

5,説話要直截了當而且中肯。如果你想在你所説的各種事情上都取得駕御人的卓越能力,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集中一點,不要分散火力。相信你肯定會擊中靶心。

6.不要誇口。不但永遠不要誇口或者言過其實,而且在陳述你的情況時還要動腦筋為自己留有餘地,這樣你就不必擔心會遇到什麼責難。

7.對待聽眾不可盛氣凌人。即使你可能是你要講的這個專題的權威人士,你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盛氣凌人地對待聽眾。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人不在某個方面比我更精通。

8.要有外交手腕及策略。圓滑老練是指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去説適當的事情又不得罪任何人的一種能力。尤其是當你對付固執的人或者棘手的問題時,你更需要圓滑老練,甚至使用外交手腕。要説做起來也很容易,就像你對待每一個女人都像對待一位夫人一樣,對待每一個男人都像對待一位紳士一樣。

9.要為你的聽眾提出最好的建議,不要為你自己提出最好的建議。如果你能做到達一點,那誰都沒有辦法從你的腳下搶走一塊地盤,你也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10.要坦率而開誠佈公地回答所有問題。如果你能按照我前面繪你列出的九項提示去做,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做到這一條。

平時就要做好語言儲備

擦亮你的詞彙比擦亮你的皮鞋更要。

我們---你和我---和這個世界只以四種方式接觸。旁人是根據四件事情評估我們,並將我們分類:我們做什麼,我們看起來什麼樣子,我們説些什麼,我們怎麼説。而方語佔了其中的四分之二。我們的方談,隨時公被別人當成判斷我們的根據。我們説的話,顯示我們的修養程度;它似能讓聽者知道我們究竟是何出身;它們是教育和文化的證明。

如果一個人為了社交特地擦亮了皮鞋,穿上地塵不染的漂亮衣服,企圖維持自己的自尊以及爭取旁人對他的尊敬;但他卻未企圖擦亮他的高詞彙,説出毫無瑕疵的句子,等於不斷而且正確地向這個世界宣示,他不是真正有文體修養的人。

艾略特博士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三分之一世紀之久後宣稱“我認為,在一位淑婦與紳士的教育中,只有一項必修的心理技能,那就是正確而優雅地使用他(她)的本國語言。”這是一句意義深遠的聲明,值得各位深思。

聲音要自然

將自己投注到演講中,集中全副心神對聽眾造成心理與感情的衝擊。

音調的轉變調節,其實直接受我們精神和情緒狀態的影響,同時你的聲音狀態也會影響聽眾的精神和情緒。

所以,一個成功的演説家要使自己的講演對聽眾造成心理與感情上的衝擊,就必須通過不斷變化的你的聲音方式,來使你的表達更為生動、強勁,富於彈性。

(1)強調重要的要點,不重要的跳過去。在日常談話中,我們只對重要的字加強語氣,對其它字則匆匆跳過去。對整個句子也是這麼處理,好上一些重要的字突出來。

(2)改變你的聲調我們與人交談時,聲音從高到底,然後又回頭高高低低地重複下去一直不停,且永遠像大海的表面那樣起伏不定。為什麼?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關心。但這種方式令人感覺愉快,而且也是種很自然的方式。

(3)變化説話的速度。小孩子説話的時候,或是我們平常與人交談時,總是不停地更改我們説話的速度。這種方式令人聽了很愉快,很自然,不會令人有奇怪的感覺,而且具有強調的作用。事實上,這還是把某項要點很突出地強調出來的最好的方法。

(4)在要點前後要停頓一下。

林肯經常在談話途中停頓。當他説到一項要點,而且希望他的聽眾在腦中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時,他會傾身向前,直接望着對方的眼睛,足足有一分鐘之久,但卻一句話也不説。這樣突然而來的沉默,和突然而來的嘈雜聲有相同的效果: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樣做,使得每個人提高注意力、警覺起來,注意傾聽對方下一句説些什麼。

在公共場合演講---回答問題時

通常演講之後要有提問。通過將問答階段與幾個簡單的規則結合起來會更好。

首先,招呼屋子裏所有的人,不要讓他們不經點名就説話。請他們起立,如果合適,在他們提問之前要説出自己的名字和單位。重複他們的問題以便所有的人都能聽到。

如果有人是在描述而不是在問問題,您可插入講話並禮貌地説:"請問您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了您不能回答的問題,您不必因為承認不能回答而感到為難。您可建議"也許這個屋子裏有人比我知道得多,可能更適合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有人問了不友好的問題,您可以避免回答,指出這裏不是爭論的地方。可以將回答延遲,建議與他私下會談。

如果有人一個接一個地問,不管別人,您可建議會後私下談,並説:"我很欣賞您的興趣,但其他人也有機會提問才公平。"

在公共場合演講---如果您是演講者

成功演講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充分準備、事先演練。演講可長可短,可嚴肅可幽默,但您一定要準備好材料,幾個小時的準備和演練是很值得的,到時您的演講就會很流利。

您的公開評論要生動以抓住聽眾的注意力,您的演講不能枯燥無味或荒唐。沒有人能將笑話講得完美,如果您不會講,不要擔心。嚴肅同愉快同樣有效,尤其是您的講話能打動聽眾的心。

在公共場合的演講規則如下:

1.調整好語調,保持低音。

2.調整好嘴與麥克風的距離,以便坐在後面的人能聽到,也沒有刺耳的雜音。不要打口哨或手拍麥克風,正常説話,問問後面的人能否聽到。

3.確定麥克風的高度正好,以便您能自然站立。

4.演講要説到要點上。即使您是個出色的即席演講者,加入未經練習的説明會讓您跑題。

5.在講台上,您可以抓住邊角,或做幾個手勢,或翻翻紙。不要編造事情,不要把口袋裏的東西弄得叮噹響,不要讓手在面前發抖,不要把紙弄出聲響,注意使手保持靜止。為表示強調,手勢很重要,但到處晃動胳膊會起分散作用,聽眾也會分散注意力。

6.千萬不要用手抓麥克風。這樣會發出聲響,並會使您表現出緊張狀態。

7.如果您感到要打噴嚏或咳嗽,只管打,但不要對着麥克風。如果連續地咳嗽,要道歉。暫停,喝口水,清一清嗓子。應該帶着手絹以備用。

8.如果時間到了或已經講完了,總結性的講話會給聽眾一個準備。如果您在他們開始坐立不安之前和他們希望您能講得更多的時候結束演講,您的聽眾會認為您是個出色的演講者。

標籤: 演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qiao/xpor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