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演講技巧 >

演講詞——演講稿

演講詞——演講稿

第一,明確演講詞的中心。要從頭到尾貫穿一條主線,不轉換話題,感慨的內容不要隨便轉移。第二,確定演講的題目。題目要與內容一致,要有美感,要吸引人。第三,選擇演講的材料。所選材料要有較強的針對性,有時代感與演講氛圍。第四,安排好演講的結構。一般説來,開場白要抓住人心,重點部分要調動語音因素突出它,結束語要耐人回味。

演講詞——演講稿

此外,演講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掌握聽眾的心理。在演講時要分析聽眾的邏輯層次,求同存異,從而消除障礙與干擾。2、要提高應變能力。演講時,環境可能發生變化,要有應變能力,處理意外的變故。3、恰當地表達感情。注重以情動人,以情感人。4、注意服飾儀態。演講者的穿着應該莊重、整齊,適合特定的環境。

難點互動探索

難點問題1把握演講詞的主旨

生1:老師,把握演講詞的特點與主旨是什麼意思?

師:如何把握演講詞的特點?可以參看“興趣情境導引”中的解説。把握演講詞的主旨,就是概括性地瞭解演講詞的中心。

生2:怎樣概括性地掌握演講詞的中心呢?

師:可以通過分析演講詞的主要內容來概括中心。

生3: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師:①抓住文題;②把握文中點明中心論點的語句;③分析歸納演講詞的論證過程,明確論據內容(事實、理論)以及論點之間的關係。

相關知識鏈接:把握主旨的基本內容

題常常直接明示演講內容

開 頭常常提出演講主題

結 尾常常總結演講主旨

關鍵段落深刻揭示或充分論證主旨

關鍵語句暗示或明示演講主旨

提示與註釋常常揭示演講背景與演講目的

文後習題題目含有演講主旨

文章層次在區別主次之中,理解演講主旨

範例1 簡述《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的主旨。

分析:

恩格斯對馬克思有“科學家”和“革命家”兩個評價性的稱謂,表明馬克思在創建革命理論與參加革命實踐兩個方面的貢獻。馬克思的革命理論內容極其豐富,革命實踐範圍又十分廣泛,恩格斯的演講詞用三段(3-5段)文字進行了概括;馬克思的革命實踐也是比較豐富的,文章通過兩段(7-8段)文字進行了概括。

解答: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介紹與頌揚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偉大貢獻。

相關知識鏈接

注意從特定稱謂、文章結構、關鍵語句等方面概括主旨。

範例2 試分析《我有一個夢想》與《我的呼籲》的針對性與鼓動性。

解答:

從標題看,“我有一個夢想”是針對美國黑人權益危機提出來的,比如當時曾發生一個黑人婦女沒有給白人讓坐而被拘捕的事件;“我的呼籲”是針對世界缺乏生命倫理提出來的,比如國家之間戰爭的威脅時時存在,和平出現的危機,人類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證。

兩篇演講詞的語言都有明顯的鼓動性。“我有一個夢想”有一種詩意和美感,對聽眾有較強的鼓動作用;《我的呼籲》通過直接“呼籲”聽眾,亦有鼓動作用。《我有一個夢想》中排比句的運用,如“讓自由之聲響徹紐約州的崇山峻嶺!讓自由之聲響徹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高峯!讓自由之聲響徹科羅拉多州冰雪皚皚的洛基山!讓自由之聲響徹加利福尼亞州的婀娜羣峯!……..”《我的呼籲》中對比句的運用,如“這時候,善就是:愛護並促進生命,把具有發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價值的地位”;“惡就是:傷害並破壞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它們都具有非常強烈的鼓動性。

相關知識鏈接

側重從主題角度看演講的針對性,側重從語言角度看演講的鼓動性。

範例3 《我有一個夢想》與《我的呼籲》在內容方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

分析:

(1)《我有一個夢想》反對種族歧視;《我的呼籲》也主張種族平等:“白人和有色人種必須以倫理的精神相處,始能達到真正的和解。為了實踐的這種精神,我們應該推行富有將來性的政策。凡受人幫助,從艱難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須互助,並幫助正在受難的人們。這是受難的人們之間的同胞愛。我們對所有的民族都有義務以人道行為及醫療服務來幫助他們。”

(2)《我的呼籲》“呼籲”尊重生命,反對戰爭;《我有一個夢想》要求黑人鬥爭不要施行暴力:“我們應該永遠得體地、紀律嚴明地進行鬥爭。我們不能容許我們富有創造性的抗議淪為暴力行動。我們應該不斷昇華到用靈魂力量對付肉體力量的崇高境界。”

解答:

兩篇演講詞至少在主張種族平等與反對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相關知識鏈接

注意篩選彼此相同的信息,儘管文章側重點不同。

範例4 怎樣理解《在慶祝北京大學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的演講主旨?

分析:

(1)分析課文標題與作者。標題與作者交代了“講話”者與“講話”重點。“講話”者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講話的重點內容是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當然聽話的主要是北京大學的學生以及全國青年。根據這樣的要素,其主要內容應該包括江澤民同志對北京大學一百年來的有關情況的回顧和評價,應該包括對青年的期望和要求。標題下面還有一個時間標誌,“1998年5月4日”,一表明這天是五四青年節,二表明這是處在世紀之交的一個青年節;其講話內容必然與紀念五四青年節以及世紀更新的重大主題有密切關係。(2)捕捉整體感受。這是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講。共和國領袖在他演講中,充滿了對歷史的客觀評價、對未來的熱情憧憬和對青年的無限期望。本文融慶祝與回顧為一體,融紀念與希望為一體,融北大與民族為一體,融青年與國家為一體,融中國與世界為一體。由把濃厚的政治責任感和凝重的歷史使命感組合為高瞻遠矚的視野與熱情洋溢的祝願。(3)注意體裁特徵。這既是一篇演講詞,又是一篇紀念稿。根據這兩方面特徵,可以知道這篇演講詞的主旨既有回顧北京大學光輝歷史的內容,又有提出希望與要求的內容。

解答:

江澤民回顧了北京大學與中國現代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的奮鬥史,論述了科教興國和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基本觀點,對青年一代提出了希望,要求全國各界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光榮傳統。

解題方法鏈接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把握主旨有諸多方法,但是在具體分析與概括一篇課文的邏輯層次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幾種有效的方法。《在慶祝北京大學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一文,可採用三種方法概括其主旨:一是抓住標題,因為這篇演講詞的標題已經明確地點出全文的中心;二是利用對演講詞的整體感知,因為這篇文章比較長,如果一段一段分析,既耗時間又容易造成前後干擾,抓整體感知反而好一些;三是注意體裁特徵,雖然本文是議論文,但又是紀念性演講稿,其中必然包含對過去的回顧 與對未來的期望。

範例5 《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所概括的北京大學的傳統是什麼?

分析:

(1)江澤民在《講話》中強調指出,北京大學長期以來形成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顯示的不斷鑽研、求實、創新、向上的優良學風,生動地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發展的重要動力。這種優良傳統和精神動力,要永遠發揚光大。(2)成立於1898年的北京大學原名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為現名,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她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的思想,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一些早期的著名活動家,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和一批著名的進步學者,都曾在這裏工作或學習過。

解答:

北京大學的傳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解題方法鏈接

先通讀全文,再綜合概括。在綜合概括時注意關鍵句。關鍵句往往直接顯示了問題答案的核心

難點問題2 分清演講詞的邏輯層次 

師:理清演講詞的邏輯層次,能更好地理解演講詞。

生:老師,邏輯層次是什麼意思?

師:本單元所説的邏輯層次,是指從文章中表現出來的作者演講的思路程序。有全文的邏輯層次,部分的邏輯層次,文段的邏輯層次。理清全文邏輯層次,要從分析全文結構、歸納各部分大意入手;理解某個部分的邏輯層次,要從這個部分的幾個層次入手;而理解某個層次邏輯層次,應該從語段之間的關係入手;理解語段的邏輯層次,則應該從一句一句之間的關係入手。

生:老師,邏輯層次內部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師:無論哪一個層面的邏輯層次,內部的關係主要是總分總關係,當然也有分總關係與總分關係。關鍵要掌握的是內部的“分”,“分”主要有承接關係(包括時空先後(如順敍、倒敍等)、事理相承(解説、遞進、因果等)、並列關係(時空並列、事理平列)、對照關係(包括轉折關係)三種。

相關知識鏈接

總分  

相承關係

時空相承(層進與倒敍)

行動相承(層進與倒敍)

邏輯相承(解説、遞進、因果)

並列關係時空並列

邏輯平列

對照關係事理相反

事理轉折

範例1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二節第一句話寫道:“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着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是總寫馬克思一生的重大貢獻,是先實踐,後理論;後面五節內容詳細交代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貢獻,是先理論,後實踐。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分析:

總説不難理解,因為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一生的貢獻最主要的是在於他的一系列的革命實踐活動,“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鬥爭是他的生命要素”。為什麼主體部分採取了先理論後實踐的順序呢?那麼是否可提出這樣的疑問:詳寫部分説明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那麼總寫時不需要體現這種道理嗎?這顯然是不對的。那麼是不是恩格斯安排有誤呢?我認為不但不是,而且這種安排還體現了恩格斯很深的用意。

就文章主體部分來看,如果還是先寫實踐方面,後寫理論方面,那麼就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馬克思在實踐方面的貢獻和理論方面的建樹似乎沒有多大關係,而且讀者也弄不清馬克思為什麼能在實踐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前面已經説過,突出馬克思實踐方面的巨大貢獻是作者評價馬克思一生成就的着眼點。基於這一點,作者就必須向人們交代清楚馬克思為什麼會在實踐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個原因就是馬克思在理論上的非凡的建樹。這樣一來,不僅原因交代清楚了,也順勢交代清楚了馬克思在理論上的建樹和實踐方面的貢獻的關係,從而達到真正全面地評價馬克思一生貢獻的目的。

解答:

主體部分先理論後實踐的安排,目的在於突出馬克思理論上的非凡建樹,影響與指導了他在實踐方面的巨大貢獻。

解題方法鏈接

注意摒棄一個“實踐出真知”的定勢思維,“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鬥爭是他的生命要素”,意在指出他。

範例2 《在馬克思朋墓前的講話》一文,除開頭的總起和結尾的悼念語外,中間分成評述作為科學巨匠的馬克思和評述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兩部分。第6段在這兩部分中屬上還屬下?有人認為應該屬下,文章從這一段始轉入評述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貢獻。你是否贊同這樣的觀點?

分析:

首先,應當承認這段具有過渡性質。但是它的特點是含有兩層過渡:一是從評述馬克思的科學發現過渡到講他對科學事業的看法,二是從評述科學巨匠馬克思到評述革命家馬克思。第一層過渡屬於同一部分內的聯繫,是本段內容的重點,因此,第6段屬上比較穩妥。

其次,揣摩第6段第一句話“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的關聯範圍。這句話中的“這樣”兩字,是直承第5段説的,指的是馬克思所有科學發現的共同特點,而不是對整個前一部分的總結。如果是對前一部分的總結,後面“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一轉,就可能説到實踐方面來。現在並非如此,“遠不是主要的”還指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解答:

第6段雖然是過渡段,但與馬克思的理論貢獻聯繫得更為緊密;應該屬上。

解題方法鏈接

對段落的深刻理解,可以採用“逐句揣摩、瞻前顧後與分析綜合”的學習策略。第6段共五句話。第1句承第5節。第2句“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之“這”是指第1句中的“這樣”,那麼反過來説,什麼“在他身上是主要的”?第3句作了回答,“科學是一種在歷史起推動作用的”;意思是理論對實踐的推動作用與指導作用。而事實這個證明觀點的內容便是第4句、第5句。

範例3 詳細分析《我有一個夢想》的結構層次。

分析:

第1段,一百年前,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影響與作用。第2段,今天我們要將種族歧視的情況公諸於眾。第3段,今天我們是要求兑現諾言而集中到這裏來的。第4段,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第5段,我們來到這裏是為了提醒美國政府實現諾言。第6段,如果美國政府低估黑人的決心,不給黑人公正的權利,那是危險的。第7段,在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採取錯誤的做法――暴力行為。第8段,我們要信任許多白人兄弟。第9段,有人問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滿足?第10段,只要黑人遭受迫害就不會滿足。第11段,只要黑人從小貧民區轉移到大貧民區就不會滿足。第12段,只要黑人不能找到旅館就不會滿足。第13段,只要黑人不能參加投票就不會滿足。第14段,只有正義與公正來往才會滿足。第15段,受盡折磨與苦難的人要堅持下去。第16段,我們的狀況是能夠改善的,請不要陷入絕望。第17段,我有一個深沉紮根於美國夢想的夢想。第18段,夢想有一天人人生而平等。第19段,夢想有一天奴隸與奴隸訴主的兒子如同兄弟。第20段,夢想有一天密西西比州變成自由與正義的綠洲。第21段,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兒子並不以其膚色評價在國度裏的生活。第22段,我今天有一個夢想。第23段,夢想有一天亞拉巴州黑人與白人的男孩與女孩情同骨肉。第24段,我今天有一個夢想。第25段,夢想有一天世界會大變樣。第26段,有了這種信念,我們就有希望。第27段,有了這種信念,我們就能一起鬥爭。第28段,在自由到來那一天,上帝的兒女將一起高唱“我的祖國”。第29段,美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就必須實現這個夢想。第30段,讓自由之聲從各個州響起來。第31段,讓自由之聲從密西西比州響起來。第32段,自由之聲到處響起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手挽手唱黑人靈歌。

解答:

全文共32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6段),指出此次遊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可分為4層:第一層(第l段至第2段),簡述本次遊行的起因。一百年前,林肯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給千百萬黑奴帶來了光明。但一百年來,黑人的境遇依然悽慘,黑人仍在美國的社會底層受苦難。所以,“我們”組織並參加了這次爭民權、爭自由的遊行。第二層(第3段至第4段),遊行的第一個目的:到首都來兑現諾言。他將美國曆屆總統關於民權的許諾比做一張支票,將美國政府比做支票簽字者,而每個美國公民都是支票的合法繼承人。“都保證擁有不容剝奪的生活權利,享受自由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就有色公民——黑人而言,這些權利都沒有得到,拿在他們手中的只是一張“空頭支票”。因此,他們要兑現一張支票——自由和正義的保障權利。第三層(第5段),遊行的第二個目的:提醒美國政府,現在是實現諾言的最佳時機。第四層(第6段),不兑現諾言的後果。黑人的不滿將會撼動國家的根基。演講詞的這一部分,作者以飽滿的情緒,真誠的情感,流暢的語言證明他們的遊行是為了索回總統和政府的承諾,是完全合理的要求。

第二部分(第7段至第16段),為實現其要求所使用的鬥爭策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第7段至第8段),提出鬥爭的策略和對白人的態度。鬥爭的策略是不使用暴力。這和馬丁·路德·金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對白人的態度,不應該全都不信任,因為普通白人的命運與黑人的自由是休慼相關的。第二層(第9段到第14段),指出鬥爭的目標:黑人獲得自由,爭得正義的權利。這一層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飛瀑直瀉,表達了黑人爭民權,爭平等,爭自由的強烈願望。第三層(第15段至第16段),堅定的信念。鬥爭是長期的,不是這一次遊行就能解決的,黑人的境遇也許暫時還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但只要我們懷着不變的信念和熱忱,堅持下去,正義的願望終會實現。在這一部分中,作者澎湃的激情中,藴含着理性的導向作用,使一個民權運動領袖形象躍然紙上,從而使演講獲得了更多的認同和支持。

第三部分(第17段至第32段),寫出了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這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作者先連用六個“我夢想有一天……”的排比句式(第18段到第25段),暢快、深情地正面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氣勢磅礙,雄勁有力,抒發了演講者憂憤和熱切的情感,如同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不可阻擋。在這六個排比句中,作者期待的是人的平等、南方與北方的平等、人格的平等、種族平等、萬物平等這樣一個無限美好的明天!接着,作者毫不猶豫地宣告了自己的信念(第27段),呼喊出了要追求“人類生而平等”公理的決心,賦無形的信念和思想於實在的東西,表明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最後,展望自由到來的未來(第26段到第32段)。

解題方法鏈接

先概括各段大意,再把關係最密切段落合併起來,然後綜合全文進一步合併,最後把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範例4

試分析《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的邏輯層次?

分析:

這是一篇演講詞,開頭一段屬於文體特徵的段落。從第二段開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2—5段)回顧北京大學的創建史和新中國成立的歷程,高度評價北京大學的偉大貢獻包括北京大學的優良傳統。第二部分(6-11段),強調新時期的科教興國戰略,提出建設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要求。第三部分(12一18段),對青年學生提出四點希望,號召青年學生投身到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文章呈總分式結構,“分”中為逐層遞進式邏輯關係。

解答:

全文的邏輯層次是:回顧過去——直面現在——寄望將來。思考這類主題的演講,自然需要先簡要地回顧歷史,敍述它艱難奮鬥的歷程;而北京大學的歷史又與中國現代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黨史和民族奮鬥史分不開,所以江澤民同志在闡述北京大學歷史的時候,自然把它與黨、國家民族的歷史聯繫在一起。而歷史的回顧又往往是為現實服務的,所以講話必然是回到現實,從高處着眼,聯繫高校、教育、人才問題,重點論述科教興國戰略問題和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問題。最後,因為講演的對象主要是北大師生,重點又是青年學生,所以江澤民同志自然要從國家民族角度,對青年一代提出希望,要求全國各界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光榮傳統,對他們提出了“四個統一”的希望和要求。

解題方法鏈接

分析邏輯層次,可以藉助文章的結構分析,段落搞清楚了,邏輯層次就容易搞清楚。理清邏輯層次不能滿足於瞭解文章先説什麼,後説什麼,以為眉目清晰的文章不必多加思索就能理清。其實,多加探究,多發問,多思考,會對內容的理解深入一步,對作者的構思有所領會。江澤民同志這次演講,它不僅是對北京大學的演講,也是面對中國所有大學的演講;它既是對高校歷史的回顧和總結,又是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它既是關於教育問題的演講,也與政治經濟文化不無關係。

範例5 詳細剖析《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第6段文字的邏輯層次,並呈現方法具體分層的操作過程。

分析:

第一,將該段若干句子用序號標起來。(1)此時此刻,我不由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在大學裏度的歲月。(2)那時候,中國正處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3)中國人民正在進行抵抗外來侵略,推翻反動統治,爭取自身解放的鬥爭。(4)雖然環境十分惡劣,條件十分艱苦,但廣大愛國進步的青年發憤學習,追求真理,積極投身人民革命運動的洪流。(5)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在那段生活中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做人的道理和確立的人生理想,至今仍然受用。(6)大學時代,對人的一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風華正茂的同學們要千萬珍惜。

第二,將聯繫最密切的句子合併起來,同時將最容易分離的句子分開來。第(1)句是一個部分的中心句,可與後面句子分離;第(2)(3)(4)句之間為一個總分關係的整體,可以合起來;第(5)句意思轉換,與前面幾句分開,且同第(6)句合為一組。

第三,再一次進行“合併”和“分離”。第(1)句領起第(2)(3)(4)句,對過去的回顧,合併為一組;第(5)(6)兩句合併為一組,希望大學生學習過去的愛國學生,珍惜大學這個階段。

解答:

這段文字採用了層進式邏輯層次。先回顧五十多年前包括作者本人在內的大學生們學習和奮鬥的過去;後教育當代大學生珍惜美好的大學的時代,能夠繼承這樣的傳統,追求真理,追求知識。

解題方法鏈接

注重邏輯層次分析的步驟,履行了三步方略:先給句子標序號,後進行兩次“合併”與“分離”,再綜合陳述(解答部分)。在句與句關係方面,重粗理不重細理,理清兩大句組之間的層進關係,確定第一大層為總分關係,並指出其中心句。

範例6 試分析《我的呼籲》的邏輯層次。

分析:

第1段,總提全文觀點: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第2段,初步論證觀點:呼籲懷善去惡,和全世界產生精神上的關聯。第3段,聯繫現實論證觀點:呼籲追求良善,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第4段,聯繫疾病問題:呼籲防治大眾疫病,白人與有色人種須以倫理精神相處。第5段,聯繫戰爭問題:呼籲放棄原子武器,希望互相信任,和平共處。第6段,繼續戰爭問題:呼籲國家之間的問題避免戰爭解決,尋求和平解決。第7段,再續戰爭問題:呼籲國家領袖,致力避免關係惡化,互相勉勵,維持和平。

解答:

全文的邏輯層次是相承關係中的層進式。首先提出觀點,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接着稍加論證,指出懷善去惡是尊重生命倫理的必要條件;最後聯繫實際,強調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如此從概括到具體,從原則到方式,層層推進,步步深入。  

難點問題3品析演講詞的基本特點與表現手法

範例1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演講特點是什麼?

解答: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既是演講詞,又是悼詞,其演講勢必帶有追悼的特點。追悼革命導師,勢必追憶他的偉大貢獻,加之演講者感情沉痛;所以,演講篇幅不長,重點突出。演講手法以議論為主,記敍抒情為次;構成議論、敍述、抒情相結合的表達風格。此外,文章過渡自然,結構嚴謹,層次井然。

解題方法鏈接

緊扣演講特徵:一是文體特徵,二是表達特徵,三是結構特徵。

範例2 試分析《我有一個夢想》的抒情特點。

分析:

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決心不改的執著精神,構成了演講詞《我有一下夢想》的靈魂。充沛的情感是這篇演講詞的主線。演講者從“結束種族奴役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現諾言的義正辭嚴,到“我夢想着”的燦爛前景;把夢幻、新曲、聖歌綜合起來,寄託了演講者悲憤與熱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在與聽眾的交響響應中迴盪,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並得以昇華,使演講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解答:

《我有一個夢想》的抒情特徵:一是抒情靈魂的設置,二是抒情主線的安排,三是豐富內容的鋪陳,四是夢幻、聖歌與曲的綜合,五是聽眾情緒的關注。

解題方法鏈接

緊扣本篇

演講詞的抒情特徵:一是中心特徵,二是線索特徵,三是內容特徵,四是表達特徵,五是效果特徵。

範例3 在一般情況下,演講應該是激情洋溢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不是這樣?試就第一段進行分析。

分析:

感情含蓄而深沉《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顯著特色之一。這在第1段表現得尤為突出。第一段文字表達了恩格斯對死者的深切悼念;但是,為什麼敍述的口吻又如此平靜呢?馬克思的逝世對恩格斯打擊多麼沉重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不能把自己異常悲痛的情緒完全帶進悼詞,因為馬克思主義者悼念自己的領袖人物不單是為了寄託個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於準確地評述他的思想和事業,以便教育和鼓舞戰鬥的無產階級和廣大革命羣眾。這便決定了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當含蓄的。恩格斯並沒有從個人之間的特殊關係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他是代表整個無產階級講話的。因此,悼詞開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要豐富得多,對馬克思的悼念和評價融為一體,顯得更有分量,更令人感奮。

另一方面,作者在這裏表達的思想感情還不單純是痛苦,它有着更深刻的意義。馬克思逝世的一段時間內幾乎一直處於病危,已經失掉了工作能力,所以作者每天都“懷着極度恐懼的心情”去探望他。馬克思的死畢竟是安詳的、毫無痛苦的。正像作者在3月15日,即馬克思逝世後的第二天寫給朋友的信中寫的那樣:“醫術或許還能保證他勉強拖幾年,無能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這是我們的馬克思絕不能忍受的。眼前擺着許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們而又不能做到的唐達魯士式的痛苦,這樣活着,對他來説,比安然地死去還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這個偉大的天才像廢人一樣勉強活着,去給醫學增光,去受他健壯時經常予以痛擊的庸人們的嘲笑……”這段話生動地體現了恩

標籤: 演講詞 演講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qiao/knwp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