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精選5篇)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精選5篇)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 篇1

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在太空遙望自己的家鄉時,人們這才驚訝地發現,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體中,唯有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精選5篇)

生命意味着蔚藍,而蔚藍意味着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夠得以生存的大氣和水,也使我們的地球成為一顆蔚藍色的星體,一顆充滿生命的星體。不過,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也會變的光怪陸離,越來越難以駕馭了。

從加利福尼亞的暴風雪到孟加拉平原的大洪水,從席捲地中海沿岸的高温熱流到持續多年不肯緩解的非洲高原的大面積乾旱,地球彷彿在發瘧疾似地顫抖,人類竟然也像倒退了一萬年似的束手無策。

如果説,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威脅,這多少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哀歎;那麼人類去“威脅”大自然,這豈不是莫大的罪過?曾經是中亞地區最大水域之一的羅布泊湖,在本世紀70年代還是一個大湖,但是到了80年代,一湖汪汪之水已被可怕的滿地鳥屍所代替,難怪彭加木找不到水!又如,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澱在1984年的春夏之際再次乾涸,波光粼粼的水面從此不見,白洋澱底黃沙朝天。這種人為造成的後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對大自然的索取與探索中,作為“征服者”的人類,還未來得及歡慶自己的勝利,大自然就已經作出無情的報復。  據某報記載:中國目前的沙漠約16萬平方公里是人為造成的,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 560平方公里的速度繼續擴展,若不能加以控制,到20xx年又會有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一個寧夏,將淪為不毛之地!這一現象怎不令人擔憂,叫人着急?去年6月初,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報道了一則消息:由於掠奪性的地下水開採,使北京、天津、唐山的地下水已經是十水九空了。其中遼河平原已開採了近三分之一,黃河平原近二分之一,海河平原更高達十分之九。結果導致地面沉降,水質惡化,鹹水面上升,地下水枯竭,這個警鐘使多少矇在鼓裏的人幡然醒悟。請大家想想,我們究竟要給後代留下什麼?

中國人太相信“柳暗花明”了,即使“山窮水盡”也不覺可怕,只是到下一個危機來臨時,就容不得人們再盲目樂觀了:空氣、大氣、河水的污染,貧氧、臭氧層的破壞和熱島效應。幾年前聯合國一個環保監測組,帶一套儀器到中國檢查,在北京機場下機後打開儀器一看,指針已到污染最高數字的盡頭,超出最大測量能力,儀器失靈了!難怪北京奧申委把治理首都空氣污染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這個世界,可能沒有什麼東西比空氣更重要了,可中國的許多城鎮,特別是工業集中區,長期煙霧瀰漫,真是“黑龍天上舞,黑雨頭頂下”,迫使人們發出內心的吶喊:“還我藍天,還我紅日!”

無獨有偶。舉世聞名的長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徵。一部電視系列片《話説長江》,以它豪邁的氣勢描繪出波瀾壯闊、洶湧澎湃壯美的長江畫景,在人們的心中喚起多少美好的回憶……而今天的長江卻不能不讓人擔憂了,長江邊上的某市造紙廠的污水瀑布般傾出,黑乎乎的污水泡沫鋪滿一江,過往的輪船乘客紛紛掩鼻鎖眉,長江的很多港口,江面全都蒙上塵埃和煤屑。如果李白、杜甫再世暢遊長江一定會不解,一腔詩興從何發起?或者白居易的詩該會寫成:“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烏黑半江濁”。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上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去年世界的“環發”會議,各國首腦再次呼籲人們注意: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朋友們,聽到這裏,大家應該猛醒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再不要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園,誰不想那蔚藍色的海風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那片乾涸的湖泊和乾裂的土地,誰不想那清新的空氣迎面吹拂,疊翠的山巒、明淨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自古以來,從夏禹治水到今天三峽工程的籌建,從女媧補天到營造綠色長城,這一切無不體現了中國人民保護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朋友們,我們也應該踴躍加入“環保”的行列,積極行動起來,為讓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讓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鬱鬱葱葱,讓碧波盪漾的河水永遠明淨……努力吧!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的媽媽給了你們生命,你們是不是應該報答你們的媽媽呢?那麼我們的地球媽媽給了我們人類生存的.資源和條件,那我們人類是否也應該報答地球媽媽呢?可是,我們人類不僅不報答地球媽媽,而且還破壞地球媽媽給予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讓環境。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若地球失去了我們人類生存的條件,那我們的子孫後代生活在哪裏呢?以前地球媽媽給予我們的大森林,現在有些可恨的人們隨意砍伐樹木,不顧後果的濫用化學品,不但是森林漸漸地消失,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人類啊我們的地球媽媽已經被我們傷害得不輕了,如果我們再不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不久的將來,地球媽媽將消失在茫茫的宇宙裏。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地球媽媽,為了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為此我有幾個小建議:

1、提倡多種樹,少砍伐樹木。使地球萬代長青。

2、提倡不要垃圾,應該把垃圾分類扔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3、教育大家不要浪費資源,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

4、加強環保宣傳,形成良好的環保氣氛。

作為地球的小主人,改善地球環境和節約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希望同學們能夠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 篇3

美麗的自然帶來美麗的心境,美麗的心境帶來了美麗的生活。千百年來,人類在不斷地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着自己。"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摸壯麗;"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閒;"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瀾。碧海藍天,看海鷗飛翔;冰封雪飄,聽松濤轟鳴;鶯飛草長,賞鳥語花香。清晨,觀賞大海分娩太陽;夜晚,仰觀廣宇閃爍星辰;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雪天,讓雪花喜掛眉梢;喂螞蟻美餐,澆花草甘露;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

這些驚人的數字,這首網傳的詞,其實已向我們發出了嚴正的警告:如果只顧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動起來,投入保護環境、拯救家園的戰鬥,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

所以請從我做起吧!從你的腳下撿起一個塑料袋,從你的手中節省一張紙,從你的家人少用一度電,少扔掉一節舊電池……從現在開始,如果每一位有車的朋友一星期可以少開一、兩次車,每個讓家長用車接送的同學一週能主動讓家長少接送一兩趟而改乘公車或騎自行車,我們就會有擁有更多的藍天……

如果我們不想選擇坐以待斃,那麼就該覺醒過來,自覺的從身邊的環保小事做起,藍天、白雲和綠草地就會這裏安家。涓涓細流可以匯成滔滔江海,片片綠葉能夠造就莽莽森林。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拿起手中的環保之筆,在我們所處的街頭巷尾,在這幅美麗而古老的畫卷添上自己的一抹綠色,就能使我們的家園掩映在綠色健康的海洋中。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我們集體的力量來打贏這場環保之賽,還地球一份美麗,讓我們這塊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更加的潔淨,給人類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您們好!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我們共同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已經刻不用緩了。愛護地球、維護生態、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説到不如做到”,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呼籲大家一起來保護地球。為此,我們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議:

1、保護水資源,不要再把廢品丟進河裏,以免造成污染,造成污染的空氣吸進去對人體有害。

2、節約用電,夏季空調温度設置在環保標準26度。

3、節約用水,用完水及時關閉水龍頭,可循環利用的請循環使用。

4、節約用紙,打印紙要雙面打印,寫作業也可以雙面用紙。

5、節約自然資源,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6、積極參與愛鳥護鳥和保護野生動物活動。

7、購物時少用塑料袋,多用環保購物袋。

8、不隨便丟垃圾,將垃圾分類放置;不隨地吐痰,講究文明衞生。

9、每週少開一天汽車,這樣可以減少尾氣排放,減輕污染空氣的程度。

10、出門走路騎自行車,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保護環境。

11、多種花、草、樹木把大地打扮的更漂亮。

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生存的地球將會是更充滿生機,更充滿綠色的家園!

關於愛護地球的發言稿 篇5

同學們: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因為她是我們能生存的地方。我們離不開陽光,離不開植物,離不開氧氣,也離不開水。

可是同學們知道嗎?地球這位母親的身上的綠,正一點一點地變黃,科學家們測算,在不久的將來,母親的綠色會消失,我也曾作過一個真實的夢,夢見全球已被沙漠化,一眼望去,只能看見無邊的沙子和黑色的天空,而我向一架飛船走去……

可是同學們知道嗎?母親將面臨一場災難——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大地淹沒,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空氣一點點的流逝,動物大量滅絕……

可是同學們知道嗎?我們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只佔世界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可以説是微乎其微。可是這些水害不斷地被污染着,大地上水的顏色,正不停的變換着……

我前幾天看電視得知,在長江裏,中國獨有的中華鱘已經絕種,令幾十代中國人自豪的活化石已從我們眼前消失。

我有一個願望,我要一個三色地球,水是藍色的、大地是綠色的、雲是白色的,森林覆蓋率是,藍天和白雲和諧的搭配着,只有誘人的綠色的大地。

讓我們保護環境,珍惜地球,不讓最後一滴水是人們的淚水,最後一口氣是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為三色地球而努力學習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z6ok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