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記者節的演講稿(精選12篇)

記者節的演講稿(精選12篇)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行:

記者節的演講稿(精選12篇)

大家好!我是來自定西日報的記者,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全市媒體的同行們相聚一堂。就在剛才,傾聽了幾位同行精彩的演講,我為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在我從事新聞工作的五年裏,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在學生時代,記者是自由、個性、神氣的代名詞,在我從事採編工作,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驗,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所有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用一個最通俗的詞來概括,就是“責任”。於是,我想起了一句話,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句話也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

記者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職業,在筆觸下守望道義,在不斷前行中彰顯正義的力量。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不僅是職業的要求,更是人民羣眾對新聞工作寄予的一種厚望。用乾淨的眼睛呈現這世界的美好、困苦、掙扎、骯髒以及黑暗。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我還要説:記者是青春無悔,記者是樂此不疲,記者是激盪的生命,記者是沸騰的熱血,記者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

我們的新聞前輩,如鄒韜奮先生、範長江先生,他們的新聞作品篤定不是抒情議論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於事實、記錄歷史、立此存照的職業精神與道德良心,給我們提供了樸素真實的傳世文本,閲讀他們的新聞之路,發現“責任”二字熔鑄於他們的一生。正是因為有責任,所以他們才有勇氣、才不畏強權、才表現出尊重大眾、服務大眾、敢講真話的傑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為有“責任”,他們才會窮盡一生告訴我們這些後輩:“我們的新聞是為誰服務的!”

新聞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做得好不好,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關係黨的執政地位。從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到新興媒體互聯網、手機,傳播媒介不斷豐富、發展、變化,但記者的天職卻始終未變。

然而,隨着近年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新聞工作者由於受社會各種利益的誘惑和壓力,“社會良心”和“正義感”這根弦在思想上繃得不那麼緊了。有的人在金錢與物質面前,幾乎無正義感可言,輕易歪曲真理,顛倒是非,出賣靈魂。這些現象,不能不説是新聞界的悲哀!正是因為在新聞工作隊伍中存在了這些不良風氣和作風,增強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良心和正義感更顯得特別重要、特別緊迫。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國將突出面臨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複雜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這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新聞戰線能不能發揮服務大局、維護穩定重要作用的考驗。在信息傳播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新聞媒體承擔的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的任務越來越重,對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越是這樣,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戰略意義就更加突出,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國性格。文章説,中國是詩書禮儀、唐詩宋詞、高宗孝祖。不過,中國也是夏劼殷紂、趙高秦檜。中國性格是頑強,中國文化,是充滿尊嚴的頑強,是即使已經被貪心的官污吏禍害到無力抵禦外辱,卻仍然不屈昂首面對侵略者沾滿鮮血的屠刀,心中充滿必勝的信念。文章説,試想一個只有李成棟、秦檜,而沒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國,那樣的中國,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今天在這裏重提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想到,什麼是記者,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應有的精神和品質。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有太多的新聞工作者不顧個人安慰,在餘震一次次強烈襲來的廢墟上,堅守工作崗位,第一時間向外界報道事實真相,讓我們時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們用手中的筆和攝像機,弘揚面對大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礦難也有排隊領封口費的真假記者充斥在記者的隊伍中。我在想,如果一個只有領封口費、吃黑回扣,而沒有捨棄個人安危,傳達事實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記者隊伍,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

從事記者的五年來,我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在記者的崗位上,我們需要具備一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我的筆下,報道過在文化路數十年如一日無償修剪樹木、打掃衞生,用生命種植綠色的魏治業老人;西關國小執着奉獻於聾啞盲童特教事業的青年女教師楊敏老師,見證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縣首批外遷移民的心聲,對採訪中遇見的黑磚窯寫下過過這樣的污染企業何時關停的稿件,作為定西日報的一名記者,一個可以與300萬定西人民脈搏一起跳動的記者,我有幸見證了定西近年來蓬勃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有幸成為橋樑、成為紐帶,為這方熱土上的羣眾鼓與呼……我用筆記錄下了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正在發生着的每一點變化,用心感受着“和諧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動人樂章。

我清晰地記得________年考進報社時,我的父親在送給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人民日報總編範敬宜先生説過的四句話,今天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同行共勉,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2

大家好,我叫李____,今天,我要為大家帶來一次演講,講述我在小主人報的生活。

我來到小主人報已經三年了,小主人報的各種有趣的課堂、豐富多彩的採訪活動、冬令營和夏令營都讓我受益匪淺、印象深刻,每當我回憶起這些快樂的畫面都讓我流連忘返。

每次的課堂和活動都會讓我明白很多:團結、互助、謙讓……,這些活動一次又一次地鍛鍊着我,讓我一次又一次地進步。小主人報真的`讓我懂得了很多。

從中級班到高級班再到編輯班,更少不了我與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剛剛來到小主人報,這裏的環境,這裏的老師,這裏的同學……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後來我在中級班裏體驗到了許多“第一次”:第一次採訪,第一次一個人出行……記得我第一次一個人出行時,我什麼都不會,不會扎頭髮,不會整理衣物,更不會整理房間……,而每次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和同學總會幫助我。漸漸的,我長大了,一個人出行根本算不了什麼。到了高級班的時候,一個人出行就像平平常常的小事。我有了責任感和團結的信念……,當然,小主人報的課堂更是精彩,我最喜歡上的是社會實踐總結課。在社會實踐總結課上,我總是把自己與小夥伴們出行採訪的過程一字不差的寫下來,回憶着上節課的快了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讓我的心裏充實了許多。在第一次採訪時,我是那麼的膽小,可是,我現在再也不是那個膽小的自己了。當然到了編輯班,我更是進步了不少。在編輯班,我的作文水平比以前更加出色了,觀察能力也強了許多,如今我的微博總數已經達到了900多條,在學校里老是也經常把我的作文當做範文朗讀,我的作文越寫越好了!在小主人報,我也交到了許許多多的朋友。我們一起上課,一起採訪,一起外出遊玩……我在小主人報學知識,交朋友,小主人報讓我知道了我們可以從任何事情中活的知識,明白道理。小主人報的生活讓我快樂而充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參觀血站那次了。那是高級班20__年11月8日,我們都懷着滿滿的好奇心來到了無錫中心血站。進入血站,我們看到了許多關於健康的標語,讓我們瞭解健康的知識。工作人員來帶我們參觀。我們首先來到了獻血小屋,裏面整齊擺放着三張獻血用的獻血牀,旁邊有兩種儀器。一重是獻全血用的,一種是獻血小板用的,這時,我明白了:原來獻血也有這麼多講究啊。我通過這次參觀,知道了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看,一次活動就讓我懂了好多,小主人報真的讓我成長了許多!

在小主人報的3年裏,我們瞭解了小主人報成長的足跡,知道了小記者必備的禮儀,還明白了提問時的技巧。小主人報把原本內向的我變得落落大方,再次感謝她,我的朋友。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很榮幸在記者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在這樣特別的時刻,我能代表新加入集團公司新聞戰線的同志們在這裏發言。首先請允許我在這裏向所有新聞工作者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因為今天是我們自己的記者節節日。向所有領導表示最真摯的謝意,因為你們的鼓勵鞭策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新聞工作是一項神聖而光榮的事業,是值得我們執着一生而追求的事業,是讓我們永葆青春活力的事業。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我們肩負着歷史的使命,承載着時代的重託。我們是集團公司的喉舌,時刻向 30多萬職工訴説着集團公司的發展方向,記錄着集團公司的輝煌歷程。

所以,我們不光是一名新聞工作者,更是集團公司發展的觀察者、記錄者和守望者。我們幸福,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我們筆尖流淌出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們鏡頭下記錄的一張張喜悦的照片,都在向我們傾訴着集團公司跨越發展給職工生活帶來的幸____康。

我們辛苦,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風餐露宿、終日奔波是我們生活特色,加班加點、通宵達旦是我們經常性工作。當霓虹閃爍的時候,我們在燭光下記錄着集團公司發展的步伐;當合家團圓的時候,我們伴着孤獨走向新聞發生的地方;但無論怎樣艱難,不管如何危險,只要有新聞的地方,我們就不會退縮。我們快樂,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4

一直無法忘卻20____年7月4日,略有些悶熱的上午,略帶大學生青澀的我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南鄂晚報,從此褪去所有海闊天空的夢想,與南鄂晚報結下了這段緣。

工作以來,慢慢看到許多在大學裏不曾看到、聽到、想到的東西,也對社會逐漸多了一些理解。作為記者,採訪中不只看到陽光燦爛健康快樂幸福美滿的畫面,有時候也會接觸到疾病纏身、妻離子散、甚至家破人亡……這時候,我就會想,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我曾在武漢採訪一位換腎多次的咸寧小夥子。為給兒子治病,已經賣掉房子失去工作債台高築的父親,執意要到餐館請我吃飯,這飯讓我如何咽得下去。

我記得那天晚上,這位父親説,兒子第四次換腎時,自己為醫藥費發愁,急得一夜白了頭,但是一滴淚都沒有流過。那天晚餐的簡陋餐桌旁,父親幾度語塞,淚流滿面。他反覆地説:碰到你這樣的記者,我父子倆就值了。我心裏很忐忑,因為他面對的是鉅額的醫藥費、債務、以及兒子隨時失去生命的危險,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回來之後,除了例行的報道之外,我和一些認識的企業家聯繫,爭取了一些募捐,但最終還是無濟於事,兩個月後,小夥子死去。他的父親給我發來一條短信:程記者,謝謝,兒子雖然不在了,但是我還是要好好地過下去。

我記得進報社的時候,屢屢被領導評價説是憤青。我每每以為,憤怒必須被聽到,必須被理解,然而最後因為種種因素,憤怒只能無聲無息地熄滅。這些時候,我總會感到自己位卑力薄,不足以去做一些改變,但是我的血還是沸騰的,它促使着我向着前方大步邁進。

很多次在採訪時,面對那些信任和無助的目光,心裏總是會有些難受,因為我不知道,我最後是不是能給他們帶來更多希望,但是每一次,我都會竭盡全力。也許是我的這份認真,我與很多采訪對象都成了很好的朋友。20____年春節,我收到的短信裏有60多條都是採訪中結識的這類朋友所發,手機每收到一條短信,我的心裏也會更温暖一些。

我想,有時候,不只是我們能給他們帶來温暖,他們也同樣用自己的方式來温暖着我們。一條短信,一個電話,一個笑容,都能讓我們有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勇氣,在記者這條註定坎坷的路上無怨無悔的走下去。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5

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就在剛才,聽了幾位同仁精彩的發言,我對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我也為領導和同志們對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表示感謝!在外人眼裏,記者是風光、神氣的代名詞,在我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會,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就是“責任”。

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已經不年輕的女性記者,工作中我始終牢記曾經也是宣傳戰線上的父親送我的幾句話:工作中要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

我也是一直向這個目標努力去做的。記得那是剛做記者的一年夏天,我隨縣醫院採訪,天氣炎熱再加上我暈車嚴重,幾乎走了一路吐了一路。可是到了目的地,想着工作任務,我強忍身體的不適,抓緊時間按照原定的計劃拍攝、溝通、採訪,那天完成任務回到家天已經黑透了,由於第二天要做節目,我又連夜把稿子趕出來。後來醫院的領導還對我説,小何你看起來柔弱沒想到工作起來還有股拼命的勁兒。可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平凡最平常的,所幹的一切都不過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覺得,做記者,辛苦也欣慰。

謝謝大家!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20xx級新聞學專業的呂漢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記者,你們辛苦了》。

你們説,看到你們的時候,你們在報紙上;看不到你們的時候,你們在路上。你們説:承人之風骨,揚己之才情,透世之百態,著時之奇文。你們説:“做記者,一定要有責任意識和職業精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已然深深的刻進了你們心裏、化入了你們的骨髓。正因為不敢忘、正因為不能忘,才把這句囑託作為了生命中的真理與追求。在正道與正義間勇敢並堅決的發聲,告諸世人,扶道義於正軌,暴奸佞於陽光。因為嚴謹、因為擔當,你們的話語便如鋼石一般砸地有聲、震人心脾!你們的目光如火如炬,照亮時間的暗沉。

曾幾何時,為了揭穿“傳銷”害人的真相,你們去做卧底;為了揭露黑作坊的醜惡,你們喬裝打扮;緝毒前線,你們和武警戰士一樣風餐露宿、晝伏夜出……為了羣眾的知情權,為了人民的切身利益,

為了共和國健康的肌體不被腐蝕,你們拿起了手中的筆和攝像機,以激情與執着為記者二字注入着更加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有人把記者稱為無冕之王!我覺得一點也不誇張。你們甘願承受寂寞忍耐孤獨,滿懷着與時俱進的忠誠之心,保持着永遠與大眾同行的高尚靈魂;你們對話各色各樣的人,珍視視野及思維裏所遍及到的每一點和麪,踩住時代步點,勤於紀錄,善於表達;你們肩擔神聖使命,秉承永恆天職。你們關注熱點,思索現狀,投身於美好社會的創建。

我們只看到你們的風采、你們的光環、你們的榮耀!卻看不到每一篇文字、每一張照片背後,你們的艱辛、你們的汗水、你們的鮮血。地震、洪水、泥石流……當災難發生時,你們總是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在艱苦的環境中,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幾口乾糧,困了睡帳篷。為了讓全國人民瞭解災區情況,讓災區人民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温暖;為了責任與信仰,你們不畏艱險,無怨無悔。

現在,我站在這裏,以一個新聞學專業的學生,以一個未來的新聞工作者的身份。向你們致敬的同時更明白了自身的責任與重擔。美國著名記者普利策説:“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身處在民族振興、改革發展的偉大時代,作為未來的新聞工作者,我們必將勇挑重擔,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要向我們親愛的新聞工作者們道一聲“節日快樂。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你的風采,我來見證》。

信息社會,新聞無處不在。20xx年汶川大地震媒體對於人間大愛的真實報道,20xx年對地溝油事件的持續追蹤,20xx年對城市內澇問題的深度關注等等。這些熱點新聞無不透視着媒體的使命和責任,報道後面是一羣有良知敢擔當的新聞記者。

記者,在我心中是非常神聖而親切的兩個字。還是在上國中的時候,愛好文學的我成了校裏的“小記者”,在一字一筆書寫板報的同時,也把做一名真正的媒體記者的夢想書寫在了心裏。

今天,我成了一名新聞專業的學生。在我的身邊卻有着一支英姿颯爽的新聞採編隊伍。他們披星戴月、櫛風沐雨,用筆觸守望道義,用鏡頭展現真情。能夠與他們共事是我莫大的光榮,能夠見證他們的風采是我最大的驕傲!

記者,是為報道重大項目他們深入一線,採訪辛勤的建設者,於是美麗的金濟河景觀帶、魁星湖光、道路園林、大橋霓虹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為反映羣眾所求,他們走進村莊社區,和鄉親們拉呱嘮磕,於是熒屏上便有了最美金鄉人、孝親敬老、關愛寒門學子一幕幕温暖人心的故事。為鞭撻不文明現象,他們深夜蹲守、快速出擊,對當事人窮追不捨,於是便有了文明守護者的美譽。

走過深夜的走廊,推開亮燈的窗,他們仍然在加班趕稿;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轉過一個街角,他們在那裏拍攝採訪。鏡頭和紙筆裏訴説的是羣眾的需求,言語中卻從未把名利表達。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好好休息一下,陪着愛人孩子逛逛街,看場電影;或是陪着父母聊聊天,聽聽那些熟悉而温暖的嘮叨;或是親自下廚做頓可口的飯菜,約老朋友喝上兩杯……當物慾的強光讓人迷失,當財富與權力霸佔一席之地,當社會的價值取向發生動搖……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熱忱讓你我重拾感動之情,撥動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弦。

我們常説,新聞工作輿論引導傳遞社會正能量,但我的記者同學們,他們的一言一行又何嘗不是正能量的傳遞與輻射呢?我常常想,是什麼支持着他們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又是什麼讓他們笑意人生,神采飛揚?剛才一位同學的演講深深觸動了我。“有夢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夢想,就像一條流淌的河,沉靜而有力,生生不息,奔湧向前。我曾經遙遠的記者夢,卻如此近距離地在他們身上得以風起水湧、浩浩蕩蕩。我們所有廣電人把夢想相連,就像萬涓匯流成河,一路噴薄,奔流入海,那是一個更加雄偉壯麗的夢想,是全體中國人的偉大夢想。

海納百川,正如夢想包容你我。它,見證着汗水,同樣,見證着希望!我的記者同學們,我為你們驕傲!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8

各位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是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國記者節。1937年11月8日,以範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是中國記協的前身。20xx年,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

最初聽到“記者”這個名詞的時候,是朦朧的。記得它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奔忙中的行業。腳步遍佈在每一個有新聞發生的地方,鏡頭記錄的是一次次新聞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媽媽對我説,她最大的願望就是當記者,可以很忙很累,但是很充實很快樂。我沒有想過記者它的樣子,但是我深刻的感受到母親為之惋惜的情感。

現在,我站在這裏,以一個新聞專業的學生,以一個未來的新聞工作者的身份。首先,我完成了母親的願望。當我接觸這個專業的時候,我才知道,它和母親所形容的是一樣的。它的色彩光環下是黑白條紋的正義。

第一節專業課的時候老師説:“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句話一直記在我的心裏。中國那麼多的記者,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做到用“良心”這一詞來衡量?我們都在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未來奔跑,這過程中有多少的誘惑和改變,隨時有可能讓我們偏離了初衷。被稱為“無冕之王”的我們,也要時刻的告訴自己。何時何地,“良心”不能忘。

在看每一期記者節頒獎的時候,都會深刻的被觸動。外表瀟灑,內心苦澀。這是很多記者的真實感受和切身體會。可是,儘管有諸多的無奈和悲哀,依然有很多記者執著於自己的新聞理想,堅守着為黨和人民立言的信念,在金錢美色的誘惑下守護着正義和良心。

每個人生來就有一顆心。它是好是壞,我們也需要用行動來證明。社會這個大家庭裏,每一個記者理應做好這顆“良心”,成為排頭兵。在記者節,給記者和即將成為記者的人們送上最真誠的祝願!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來自定西日報的記者,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全市媒體的同行們相聚一堂。就在剛才,傾聽了幾位同行精彩的演講,我為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在我從事新聞工作的五年裏,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在學生時代,記者是自由、個性、神氣的代名詞,在我從事採編工作,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驗,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所有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用一個最通俗的詞來概括,就是“責任”。於是,我想起了一句話,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句話也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

記者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職業,在筆觸下守望道義,在不斷前行中彰顯正義的力量。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不僅是職業的要求,更是人民羣眾對新聞工作寄予的一種厚望。用乾淨的眼睛呈現這世界的美好、困苦、掙扎、骯髒以及黑暗。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我還要説:記者是青春無悔,記者是樂此不疲,記者是激盪的生命,記者是沸騰的熱血,記者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

我們的新聞前輩,如鄒韜奮先生、範長江先生,他們的新聞作品篤定不是抒情議論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於事實、記錄歷史、立此存照的職業精神與道德良心,給我們提供了樸素真實的傳世文本,閲讀他們的新聞之路,發現“責任”二字熔鑄於他們的一生。正是因為有責任,所以他們才有勇氣、才不畏強暴、才表現出尊重大眾、服務大眾、敢講真話的傑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為有“責任”,他們才會窮盡一生告訴我們這些後輩:“我們的新聞是為誰服務的!”

新聞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做得好不好,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關係黨的執政地位。從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到新興媒體互聯網、手機,傳播媒介不斷豐富、發展、變化,但記者的天職卻始終未變。

然而,隨着近年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新聞工作者由於受社會各種利益的誘惑和壓力,“社會良心”和“正義感”這根弦在思想上繃得不那麼緊了。有的人在金錢與物質面前,幾乎無正義感可言,輕易歪曲真理,顛倒是非,出賣靈魂。這些現象,不能不説是新聞界的悲哀!正是因為在新聞工作隊伍中存在了這些不良風氣和作風,增強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良心和正義感更顯得特別重要、特別緊迫。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國將突出面臨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複雜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這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新聞戰線能不能發揮服務大局、維護穩定重要作用的考驗。在信息傳播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新聞媒體承擔的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的任務越來越重,對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越是這樣,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戰略意義就更加突出,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國性格。文章説,中國是詩書禮儀、唐詩宋詞、高宗孝祖。不過,中國也是夏劼殷紂、趙高秦檜。中國性格是頑強,中國文化,是充滿尊嚴的頑強,是即使已經被貪官污吏禍害到無力抵禦外辱,卻仍然不屈昂首面對侵略者沾滿鮮血的屠刀,心中充滿必勝的信念。文章説,試想一個只有李成棟、秦檜,而沒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國,那樣的中國,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今天在這裏重提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想到,什麼是記者,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應有的精神和品質。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有太多的新聞工作者不顧個人安慰,在餘震一次次強烈襲來的廢墟上,堅守工作崗位,第一時間向外界報道事實真相,讓我們時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們用手中的筆和攝像機,弘揚面對大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礦難也有排隊領封口費的真假記者充斥在記者的隊伍中。我在想,如果一個只有領封口費、吃黑回扣,而沒有捨棄個人安危,傳達事實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記者隊伍,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

從事記者的五年來,我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在記者的崗位上,我們需要具備一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我的筆下,報道過在文化路數十年如一日無償修剪樹木、打掃衞生,用生命種植綠色的魏治業老人;西關國小執着奉獻於聾啞盲童特教事業的青年女教師楊敏老師,見證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縣首批外遷移民的心聲,對採訪中遇見的黑磚窯寫下過過這樣的污染企業何時關停的稿件,作為定西日報的一名記者,一個可以與300萬定西人民脈搏一起跳動的記者,我有幸見證了定西近年來蓬勃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有幸成為橋樑、成為紐帶,為這方熱土上的羣眾鼓與呼……我用筆記錄下了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正在發生着的每一點變化,用心感受着“和諧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動人樂章。

當黎明還未托起朝陽,我們匆匆的腳步,已經奔波在採訪的路上

當夜空搖落漫天星光, 我們疲倦的身影,仍穿梭在編輯機、監視器重疊的職場

一支勁筆,就是一杆正義的槍,鞭撻醜惡,也把真善美頌揚

一組鏡頭,濃縮人間萬象,關注熱點,也心繫百姓安康

我們在記錄變遷中豐富歷練著就華章

我們在見證發展中重塑自我襟懷坦蕩

對黨忠誠為人民負責站穩立場

熒屏天地大輿論有導向寸土不讓

因為使命,我們永遠在路上

因為職責,我們必須在現場

我清晰地記得20xx年考進報社時,我的父親在送給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人民日報總編範敬宜先生説過的四句話,今天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同行共勉,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10

又一個記者節來臨了,以前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一天是個節日,更不會去為這一天特殊做點什麼;但現在,每當這個日子來臨的時候,我會在心裏計算着,這是我來經廣台的第幾個節日了,這一天又是我領結婚證多少週年呢?

每年的十一月八日,是沉澱的時候,是總結的時候,是放飛夢想的時候,是創造希望的時候。

20xx年年末到現在,我在經廣台整整四年,在這四年的時間裏,我見證了經廣台的發展,見證了廣播事業的發展,見證了吉林市的發展,當然,在這四年裏,經廣台見證着我的成長並影響着我,讓我從一個剛從校園走出來不通世事的大學畢業生變成傳媒工作者;讓我從一個眼高手低的大男孩變成一個成熟穩重、收放自如的有家男人;讓我見識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廣播人、什麼是真正的強勢媒體。

四年的時間僅僅是我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但我的一生就是由這一個個一小部分組成的。在這四年的時間裏,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見事都深深的打動着我,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永誌不忘。

記得是20xx年一月份,我和王宏一同住在七樓的宿舍裏,同居的還有當時新聞部的記者於志勇(那天他值班)。大約是半夜一點左右,突然間宿舍的三個人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在那種萬籟俱寂的夜晚,連於哥打呼嚕的聲音都震耳欲聾,何況這種突如其來的強烈的敲擊。那個時候我大學還沒有畢業,之前一直住在宿舍裏,所以當時給我的第一直覺就是:“糟了,樓下電子系的對頭又來‘踢寢’了,哥幾個,抄傢伙!”平靜了一下,打開燈,我在王宏和於志勇的臉上發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王宏,頭髮蓬亂,眼神迷離,還記得當時他沒有脱衣服,是和衣而睡,整個人的肢體語言給人感覺就是像要立刻做點什麼又不知道做什麼好;在於志勇的臉上,我看到的是:嘴角邊流了一半的口水,眼角的差目糊,但更重要的是他眼神中的沉着、習慣和冷靜。果不其然,發生了突發事件需要採訪報道。於是,於志勇掀開臨時蓋在身上的軍大衣,離開身下的行軍牀,拿起身邊早就準備好的採訪設備,真的像訓練有素的戰士一樣,奔赴採訪第一線。

後來我知道,像這樣的突發事件和突發的採訪報道對於經廣台來説一直就是家常便飯,可能每一個做記者的經廣人都曾經經歷過。但我認為,那是我到經廣台所經歷的第一堂課,在那節課上,我學到了敬業、奉獻、冷靜、沉着,當然,我同樣懂得了,如果哪天我做值班記者,睡覺時絕對不能脱衣服。關於記者節的演講稿。 字串8

驚雷一聲平地起,一年有如一夢兮。彷彿就做了幾期《都市男女》節目,就採訪了幾篇《消費調查》的稿件,歷史的車輪就滾滾向前了,一下子就來到了 20xx年的年末。那一段時間吉林市的夜晚可不太平:搶車的、殺人的、劫色的,平時根本就沒有機會經歷過的急、難、險、特事件突然離我如此的沒有距離感。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11

今年11月8號是我國第十七個記者節。藉此機會,我們再次希望新聞記者們能用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鑄就自己良好職業形象。

美國著名報人普利策説過:“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我國著名記者穆青也提到記者要承擔起“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等社會責任。

新聞記者是社會民主、文明、進步的推動者。記者是充滿光榮與責任的職業,也是充滿挑戰和艱辛的職業。在一篇篇看似尋常的新聞報道背後,有着記者的敬業、奉獻、良知和深情;在一組組影像和聲音裏面,浸透着記者的艱辛、汗水、危險和犧牲。

在當今中國,我們在肯定絕大多數新聞記者恪守職業道德的同時,也應看到有記者忘記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惟自己各種慾望的馬首是瞻。按理説,作為“社會正義與良知的守望者”,記者必須恪守其“報道事實,揭露真相”的職業要求,但目前真正“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的新聞記者正在減少!一些媒體及其新聞從業者為各種目的,置職業操守於不顧,以“無冕之王”自居,大搞“有償不聞”和“媒體審判”,出現了記者一再“越位”介入經濟等糾紛,出現了炮製“紙陷包子”、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記者”到出事煤礦排隊領取“封口費”等荒唐事!記者職業形象因此大損!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現期,各種形式利益衝突,各種社會思潮激盪,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記者搞“有償不聞”和“媒體審判”,分別嚴重侵犯了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權等和法院依法享有的獨立審判權,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矛盾激化。

誠如著名記者郭超人所説,記者“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是非屈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民羣眾生命及其財產的無謂犧牲。因此記者寫稿時,特別是撰寫監督類報道時要慎之又慎!儘可能做到“激情看世界,理性寫新聞”。在新華社前不久承辦的世界媒體峯會上,國家就指出,媒體要切實承擔社會責任,促進新聞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傳播。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要切實擔當起媒體的社會責任,我們新聞記者等新聞工作者就要認真學習貫徹視察人民日報社時發表的“6.20”講話,尊重新聞紀律和自身規律,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堅持“勤學、兼聽、躬行”原則,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陣地意識等,“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在當前“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中,我們新聞記者更應自覺承擔起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進一步提升媒體國際傳播能力等社會責任,用責任鑄就形象。

在第十七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我們重温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期待各級新聞管理單位進一步強化職業監管,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我們每位新聞記者恪守職業道德,以自己實際行動擦亮“新聞記者”稱謂。我們同時期待着有關部門能對新聞工作者正當的採訪權益予以堅決維護。

記者節的演講稿 篇12

各位朋友,我是一名來自貴州的新聞工作者。貴州——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地方,同時,她又是一個經濟相對滯後的地方。貧窮與落後,常常使我心痛。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手中的筆一次次顯得沉重,我心中的淚一次次奪眶而出,因為,我面對的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滄海一粟,然而,面對逆境,他們展現的卻是感天動地的堅韌與奮爭。因為這份源泉,我感覺自己的良心唯有正直,才能更真實地反映這些普通民眾;我感覺自己的文章唯有正直,才能更如實地傳達我所獲得的感動。

我曾經採訪過生活在喀斯特山區的山裏人,你們很難想像真正的貧困是什麼:那是苦捱歲月,了無指望;那是徹底的一無所有,被迫地聽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當加起來還不足10元人民幣……而這羣山裏人沒有向命運低頭,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變山河,改變生活,他們的行為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做與命運抗爭。

我也曾經採訪過在許多人信奉“金錢至上”的今天、卻仍然將“勞動模範”這個似乎過時的稱號當作三代人追求目標的一家人。坐在他們的中間,我感到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輕鬆和純淨。當他們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唱起大多數人已經久違的《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時,我的眼睛濕潤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讓我真正看到了人生價值的取向。

我還曾經採訪過響應黨的號召,離開繁華的都市,來到貴州,將青春乃至生命都獻給了三線建設的三線工人。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不是沒有眼淚,也不是沒有怨言,可我所看到的情景是:幾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了,他們仍然是聽着廠裏的廣播準時上下班。他們中間的許多人,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可他們今天的穿着,已經絲毫沒有大都市的氣息。這些三線工人中,很多是生產飛機的心臟零件的,但大部分人卻一輩子沒有坐過飛機。今年春節,我親眼看見一位第一次乘坐飛機回上海探親的三線職工不知道怎樣係扣安全帶,除了默默地幫他扣上安全帶外,我還能説些什麼呢?是這羣善良而敦厚的人,教會了我什麼叫愛崗敬業、什麼叫無私奉獻。

在這裏,我要給大家看一張照片。照片上的這位老媽媽叫楊家珍,今年已經70歲了,自從被丈夫遺棄後,她一直靠撿垃圾為生。照片上的五個孩子,都是她撿垃圾時撿回來的棄嬰。20xx年前,她拾回了第一個孩子,如今,這個孩子已經讀到了國小六年級。民政局的同志介紹説,楊媽媽很善良,她的行為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值得寫一寫。於是,我去了楊媽媽的家。

那天,孩子們都去上學了,在一貧如洗的家裏,楊媽媽對我哭訴:我不是要當人販子,也不想靠他們養老送終,我只是想,他們也是一條生命,養活了他們,興許還能為國家做點貢獻。楊媽媽哭着説,我也哭着聽。楊媽媽説,記者同志,你信不信,我現在做菜時,就是將油放在鍋裏過一遍就拿出來留着下次用,但孩子們需要營養,所以我總是一個勁兒地扒飯,儘量將菜留給他們,但孩子們懂事,總是搶着給我夾菜。那一次的採訪,我的採訪本被自己的淚水浸濕了。

去年春節,我抑制不住對楊媽媽和五個孩子的思念,提着一大包送給他們的衣物,再一次走訪了楊媽媽。她明顯地老了,可五個孩子卻比以前長得結實和健康了。楊媽媽説,由於記者的報道,他們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心和捐助。然而,楊媽媽僅僅留下了少部分的生活必需金,其它的,全部捐給了五個孩子讀書的學校,楊媽媽欣慰地對我説,她如今最高興的事就是政府為她的做法撐了腰、正了名,她已經別無所求,她唯一擔憂的是,自己的年紀一天天大了,這五個孩子今後該怎麼辦。孩子們聽到這兒,不約而同地跑到楊媽媽身邊,幫她捶背捶腿,並嚷着説:“媽媽不會死的,媽媽會長命百歲。”那一刻我的眼淚再一次忍不住掉下來。告別他們的時候,已是暮靄時分,五個孩子抱着我送他們的衣物歡呼雀躍,楊媽媽卻蹣跚着腳步將我送了一程又一程。我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哀憐他們的命運,沒有資格僅僅付出很有限的金錢就承受他們莫大的感激,因為恰恰是他們,讓我知道了什麼才是人世間的真善美。這個世界,唯情是真,唯愛是本。我沒有想到,情和愛,這世間最浪漫的兩個字眼,竟被一位古稀老人演繹得如此深刻和感人。

現在每當走在華燈初上的街上,當一個個素不相識的行人與我擦肩而過時,我總是想,他們或許就是我採訪的眾多可親可敬的人當中的一個。是的,正是這些可親可敬的普通人用他們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感動着我,教育着我,一直讓“正直”這種清明的心境從來沒有在我心中動搖過。我慶幸的是,在許多人用“物慾橫流”用“人心不古”之類的詞來形容這個社會時,在許多人因為價值取向的偏差而變得玩世不恭時,我卻常常能被這些普通人所感動,常常因為他們的精神和信念而淚流滿面。

一次次的採訪經歷讓我明白,為什麼新聞工作的先行者鄒韜奮先生會那麼鞠躬盡瘁地去反映“農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學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僕的苦生活”,因為是人民的精神激勵着他;為什麼蕭乾老人在他十幾年的記者生涯中,總是秉承“我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我不可能脱離人民去寫新聞”的信念,因為同樣是人民的精神激勵着他。人民用他們的正直、善良和勇敢賦予了新聞工作者創作的靈感和激情,新聞工作者也正是靠着這份精神源泉來揚善懲惡的。正因為如此,我深深領會了殷切期望:“新聞輿論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新聞輿論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

我想,人的一生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往事和經歷,不管將來我是否還從事記者職業,不管今後我是否還拿着話筒穿梭於大街小巷,我都將永遠忘不了記者這段生涯。因為從這裏開始,我學會了人類許多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將始終如一地貫穿我的整個生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rn0g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