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尊師重教演講稿(3篇)

尊師重教演講稿(3篇)

本文目錄2019尊師重教演講稿尊師重教懷師感恩演講稿期末國旗下演講稿:尊師重教,愛在深秋

我們一些校長經常感慨“校長難當,教師難管”。難在何處?難在管理的是具有活的思想的人。 校長和教師都是做與人交往的工作,所不同的是教師的工作是對思想、智力、身體等方面處於發展期的青少年兒童。而校長的工作主要是對各方面相對成熟的成人。校長是一所學校的主心骨,如何激發教師內在的活力和工作熱情,使之對工作具有責任感和成就感,並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去投入工作,是一位校長成熟與智慧的表現。 《青年文摘》上一篇文章《寬容之樂》中説:“如果我們能體悟到各自互異的本質,便會對彼此互異感到快樂,這種快樂可以穩定人心。”人與人之間存在着各種不同的差異,在所處的教師羣體中,校長要允許、尊重、理解、並適應各人差異的存在。 在我的管理理念中,主張為教師創造一個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學校管理是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實現的,一般的人在與人交往中可以憑個人意志來促成或拒絕。但是校長與人交往是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意志來選擇的,校長要理解教師,又要善於因人而異(當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在交往中去發現問題,然後去處理和解決問題。 一名好的校長應該有一種超脱的心態去對待矛盾與問題,以一顆寬容之心去對待教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失誤。我校一位青年教師因調課安排與教務處主任發生衝突,一氣之下一掌將主任的辦公桌拍壞。一些同志認為非給處分不可,我認為不應簡單地處分去解決問題,應給青年人多一些寬容。通過個別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並承認錯誤,然後再給予適當的經濟處罰,既達到教育本人,又達到教育羣眾的目的。恰當的工作方法可以使有過者心悦誠服地接受批評,而不會因此影響工作。 校長的工作總被一些相對立的人、事、物所困擾,如果總希望將之全部排除,是不切實際的。當我們感慨“校長難當,教師難管”時,是否可採用換位思維去體諒“教師難當,學生難教”的教師心態呢?近年來有關教師心理素質的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調查表明有相當部分的教師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教師面對學生時,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就不可能產生動好的教育效果。如何為教師創造一個心情愉快的工作環境,值得校長們去研究與探索。要知道正反對立是自然界的規律和道理,如果你能從處理和解決這些對立關係的矛盾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悦,那就是境界的昇華。 學校的工作只有做到校長與教師之間的關係融洽團結,才能形成合力、產生高效。要做一個成功的校長,首先要做一個謙虛、熱忱、大方、寬容的人。尊重教師,理解教師,那麼你一定會深受教師的擁戴,激發起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共同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育人環境,為辦好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尊師重教演講稿(3篇)

尊師重教懷師感恩演講稿2019尊師重教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朋友,你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生活中,這兒立紀念碑,那兒立紀念碑,卻不見有為教師立的紀念碑。你知曉其中的原因嗎?有位教授作了機智幽默而富有韻味的回答:道理很簡單,因為教師用永恆的!教師的生命在一代又一代學生的身上延續!是的,教師是不死的。教師的名不是刻在石碑上的,而是刻在學生的心靈上。刻在人類文明史的豐碑上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相傳古代歐洲有個國王,舉行了一次最隆重的授獎大會,要把從阿爾卑斯山上採來的一枝並蒂桃花,獎賞給對社會最有貢獻的人。將軍,詩人,名家,學者都滿懷信心地登上了領獎台,卻又一個個空手而歸。國王最後把這枝桃花別在一位滿頭銀髮的教師衣襟上,對他説“你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沒有你,既沒有將軍,詩人,也沒有名家,學者!”不是嗎?!徐特立老先生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愛,鑄就了中華民族的不朽靈魂——毛澤東。教師是一隻渡船,將一個又一個生命載向智慧的大海,渡到知識的彼岸。人類文明的意識,因教師而提高,社會的文明進步,因教師才有了長足的發展。從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到孫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歷史的長河中,無處不留有教師堅實的步履。

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誌。在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今天,澗池中學中以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教育方針,我們作為澗池中學的學生,更應該讓尊師愛校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可同學們是否發現,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同學在高喊尊師愛校的口號,但行為卻背叛了自己。僻如,同學遇見老師不主動問好;上課明明遲到,卻大搖大擺的晃入教室;課上搗亂紀律,説閒話;課後不完成作業等等,這些都是不尊敬老師的行為,更有甚者,居然當眾頂撞老師,如此惡劣的行為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與反思嗎?人世間最大的情感失衡,第一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第二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而當後者意識到這點時,大多已無法彌補,希望在十幾年後,我們不要流下悔恨的淚水。同學們,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教師的工作,關心老師的生活,以一顆赤誠的心去理解老師,把老師作為我們最敬重的人。

老師教育人,學校造就人。我們以成為澗池中學的一名學生而自豪。澗池中學自建校至今已築就了50年的輝煌,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認可。一所施資力量雄厚,教學環境日新月異、教育體質不斷完善,他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我們講課,我們又以什麼回報老師呢?剛畢業的學長們已用他們優異的成績表達了對母校的熱愛,給了老師一份最珍貴的回報,我們更應該珍惜在校的每一天生活,杜絕有損學校榮譽,傷害老師的行為,樹立良好的文明中學生形象,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為學校爭光添彩。期會考試就要來臨,讓我們借這次機會考出一份真實優異的成績,向老師向學校表明自己的誠心,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做到真正意義的尊師愛校。

白雲奉獻給藍天,江湖奉獻給海洋,小草奉獻給大地,我們要用什麼奉獻給老師呢?要用我們的愛心、勤奮、勇敢、寬宏、樂觀、謙虛編織成最美麗的花朵奉獻給我們的老師,奉獻給我們的校園!

期末國旗下演講稿:尊師重教,愛在深秋2019尊師重教演講稿(3) | 返回目錄

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在這個季節裏,空氣中瀰漫着感念師恩的氣息,又是九月,站在鮮豔的紅旗下,教師節踏着輕盈的步伐緩緩而來……

同學們,知識為人類開闢了認識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教師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講台上默默無聞地耕耘、澆灌,平凡而艱辛,卻藴含着偉大,創造着神奇。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俗話説: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古今中外,尊敬老師歷來是一種社會道德風尚。成語“程門立雪”,流傳了學生尊敬老師動人的故事。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受到老師藤野嚴九郎的親切教誨,為表示對老師的敬意,魯迅先生把老師的照片一直掛在自己的房間裏,寫下着名的散文《藤野先生》,表達對這位老師真摯、深切的懷念之情。身為新中國第一代領袖的毛澤東,在老師徐特立60歲生日時,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信中説:“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徐老70歲生日時,毛澤東又題詞“堅強的老戰士”送給他,表示尊敬和祝賀。在第25個教師節來臨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xx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調研,看望全校師生並召開座談會,他強調,教育是一項神聖而光榮的事業,國運興衰繫於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國家。名人和領袖為全社會尊敬老師作出了光輝的榜樣。

同學們尊敬老師、重視教育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育、公民的社會公德,而且也應是每個公民,尤其是每個學生應履行的法律責任。

同學們,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是親愛的老師們,用心靈的陽光,撒向每一片新綠,用希望的雨露,滋潤每一個蓓蕾,給春筍拔節向上的力量,給雛鷹翱翔藍天的翅膀;是親愛的老師們,用熱情如春風,吹拂每一棵新苗,用摯愛如小溪,流向每個人心房,給心靈走向遠方的勇氣,給意志百鍊成鋼的堅強。是老師用母愛撫慰受傷的心靈,用真情扶起跌倒的希望;是老師用汗水編織美麗的花環,用勤勞奏向美妙的歌聲。讓我們感謝老師辛勤的教育,尊敬於他們諄諄的教誨,讓我們大聲的説:老師您辛苦了!老師謝謝您!

尊敬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證明了你在全身心投入,你在專心致志地聽講,這便是尊敬;

下課後,在走廊裏遇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個輕輕地招手,一聲甜甜的“老師好”,這也是尊敬;

我們知錯就改,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這同樣是尊敬;

我們積極進取,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這依然是尊敬。

當然,認真地完成每次作業,積極地舉手發言,認真的思考,主動的參與,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理想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便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也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不要把這些歸結為無謂的小事,不要不屑於身邊的這些點點滴滴,因為在這點滴小事的背後,包含的正是你對老師的尊重和肯定。

尊師重教,愛在深秋。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用愛心點亮童心,用汗水澆灌知識,用人格塑造靈魂,用希望去點燃心中不滅的夢想。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讓心靈充滿陽光,讓熱情隨波流淌,讓汗水把收穫丈量,讓理想托起心中不落的太陽。

最後,再次預祝全體老師們:節日快樂!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9pv6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