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歷史人物演講稿(精選11篇)

歷史人物演講稿(精選11篇)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1

關於毛澤東,他的文韜武略和蓋世奇功,我們今天每一個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幸福生活的中國人,應該怎樣看待呢?僅僅像周星馳電影中的那句經典台詞:“我對你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顯然還不夠,應當説:“如浩渺的銀河,亙古不絕……”才恰如其分吧?!

歷史人物演講稿(精選11篇)

或許許多人會説,毛澤東在晚年犯下諸多幾乎是不可饒恕的錯誤,給中國的革命事業和經濟發展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直接影響了中國復興的偉大進程。誠然,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俗話説的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毛澤東的身上,應該説:瑕不掩玉。

如果不是在革命初期,毛澤東力排共產國際和國內某些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的錯誤思想與指令,力主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就不會到井崗山上休養生息,從而星火燎原;如果遵義會議上,毛澤東沒有重新獲得領導權,我們的幾十萬工農紅軍必然在十倍於我的軍隊圍追堵截中消耗殆盡。沒有了共產黨人領導的軍隊,中華民族靠誰去取得抗戰勝利,今天縱使走出了半殖民半封建,也頂多是黑暗的蔣家王朝啊!僅僅看到這幾點,就應該理解,過去人們對毛澤東的崇拜,其實是多麼的理所當然。

而他在文學尤其是詩詞方面的成就更是空前絕後。我曾跟友人説,毛澤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最後一位大家,不是嗎:在古體詩詞日漸式微的今天,寫的人少之又少了,縱有出類拔萃者,能趕上李白,蘇軾已是奢望,甭説筆下氣壯山河的毛澤東了。

去年看了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瞭解了少年毛潤之在湖南一師求學時一段“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歷史,深深地被震撼了。電視劇中,那羣意氣風發的少年學子最喜歡背頌的文章是梁啟超<<少年中國説>>其中最激勵人心的幾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啟超是了不起的,而激情洋溢的少年毛潤之和蔡和森等人,日後果真把梁啟超筆下的吶喊和幻想變成了現實,於是才有今天我們祖國的偉大復興和日漸強大。看完那部廣受讚譽的電視劇,,毛澤東就徹底成了我的偶像。

毛的詩詞,天然有一種大氣磅礴的氣概,讀來總讓人熱血沸騰,然後超越一切雞毛蒜皮的小事,獲得開闊的眼界和胸懷。人應該如此,眼界開闊了,世界就會變小,從而獲得更好的事業與人生。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2

她有過人的美麗和才情,歷經坎坷而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她以女性特殊的魅力,傾倒了父子兩代皇帝。又以女皇而備男寵,生活是風流的;她以一個弱女子縱橫捭闔於朝堂,創造王朝盛世,堪稱風流女皇。她便是千古女皇武則天。

讀《武則天》讓我瞭解到了一代女皇的智慧與狡詐,仁慈與殘暴,讓我見證了千古女皇登臨天下的征程。她的女皇路上充滿了鮮血,所以有人説她罪孽重大,無法為自己立傳,空留一座無字碑在乾陵孤立,而我卻覺得那悠悠千古的無字碑正是她功績無人能比的見證。

她十四歲自請入宮,先是太宗的才人,後又與太子暗生情愫,踏着感業寺青燈古卷的跳板一躍成為新皇的寵妃、皇后。能得到父子兩代皇帝的寵幸與憐愛,折射出她的心智機巧,以一個弱女子的身份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半個世紀足以證明她遠超當代男子的睿智與才能。而她稱帝后,在知人善任,處事,治國等方面顯示了她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

在人才選拔和任用上,她對隋朝以來的科舉制度進行了發展與完善,對於“文能安國邦,武能定邊疆”的人才不計較門第高低一律量才委任,為了廣泛招攬賢才,她允許自薦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官,首創了殿試和科舉制度,為發展人才創造了條件,在她當政的年代一直有批“文似狄仁傑,武類休武”的人才為她效命,而她選拔人才的做法為中唐中興打下了基礎。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亦認為,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因而那種認為武則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寵,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在農業生產方面,武則天認為“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家足人足,則國自安”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天下。她主張興修水利,獎勵農桑,減輕徭役,在她獨掌政權的二十一年裏,地方水利工程有19項,對於土地兼併和逃亡的農民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並且將地方官員的職位升降與百姓家中的餘糧直接聯繫起來,因此在她統治期間,社會相當穩定,國家人口不斷增長,農業商業手工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在文化發展方面,她主張大開科舉,並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大大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便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有史記載“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正是她大開科舉的政策使文化得到普及也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

在軍事上,她加強國家邊防建設,收復安西四鎮,重新設立安西都護府,又設立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改善與邊境各國的關係,打通了曾經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實行屯田制度,到天壽年間已屯有稻穀數百萬,足以供應士兵,軍糧可支持數十年食用。她的這種大範圍的長期屯田政策對減輕百姓負擔減輕糧食轉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有着積極作用。

在她統治期間,勸農桑,薄賦斂,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開科舉,崇文學,重著述,可以説她的統治鞏固了貞觀之治,為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時代,她打破了家族天下的傳統,排除萬難,打倒所有的反對者當了女皇帝,被人指責,這所有的過錯和指責都掩蓋不了她的輝煌政績,都掩蓋不了她名揚萬古的赫赫威名。況且在威震天下的帝王中,哪一位不是褒貶不一?他們為華夏打下了廣袤的疆域版圖,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霸業宏圖,同時也導致了生靈塗炭。而武則天功比秦皇漢武,她的那些荒.唐事在她的功績中更是顯得不值一提。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3

縱觀李鴻章一生,可圈可點處眾多,但是在皇權體制下,沒有實現其抱負,這是民族和個人的悲哀。

李鴻章在列強眼中享有盛譽。1896年李鴻章訪美時一位美國記者這樣描述:他面龐慈祥,雙眼明亮,閃爍睿智,包含幽默。他從不向人提要求,但總能獲得滿足。他很輕鬆地與人交談,不會使人緊張……對婦女禮貌,喜愛兒童。

但李鴻章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為在美華人移民爭取權利的機會,在訪美結束後,他有意避開了美國西部,而選擇了加拿大作為他回國的路線,引起了美國記者的注意,就此事對他採訪。李鴻章藉機請求美國媒體幫助中國移民:“我期望美國的新聞界能助中國移民一臂之力。你們因你們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們的排華法案對華人來説是自由的嗎?……我相信美國報界能助華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華法案。”

李鴻章為了廢除強加在中國人頭上的鴉片貿易還做了許多努力,為此在1894年8月27日會見了世界禁煙聯盟執行祕書英國人約瑟弗.G.亞歷山大——後鴉片貿易為英國國會議案所禁止。

李鴻章也得到同時代優秀人物的認可,比如(在義和團之亂時)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出面與諸大臣商議對策。北京不保,萬一太后與皇帝在戰亂中罹難,中央政權面臨崩潰,國家將陷入徹底無序的混亂。為免出現這種情況,羣臣合議,到時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

李鴻章重視西方科學,派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赴美學習現代科技知識。這批留學生曾經考入耶魯等名校,詹天佑就是這批留學生的代表。此外,中國的電報業也是由這批學生開拓的。李鴻章積極學習新鮮事物,一次問一個留洋生什麼是“拋物線”,小夥子解釋了半天,李仍一頭霧水。小夥子急了:“撒尿就是拋物線!”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時間極力否定“帝國主義”曾經在中國存在的美國哈佛漢學家費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總算是良心發現,説了些公道話:“列強未能‘分裂中國’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國善於巧妙地利用一個國家來牽制另一個國家。”而且這個避免八國聯軍肢解中國的人物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應該對甲午戰爭的失敗負責,因為工業化的日本和農業化的中國作戰,勝負在戰爭前已經決定了。李鴻章是晚清最傑出的外交家,他的後半生致力於中國的外交事業,在當時那種國際大環境下他已經盡到一個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鴻章生逢大清國最黑暗、最動盪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家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因此,國人在對他咒罵痛斥之時,確實“不可不深自反也”,確實不可“放棄國民之責任”。

謝謝大家!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4

我所知道的古代歷史,是一條有男人的汗血與女人的淚水,及千萬血肉之軀鋪成的道路。我看到的是古代女子他們大多數匍匐在男人的腳下,內心麻木,甘願依附男人。她們被世人所知也許大多數是因某些香豔史。但是,有這樣的以為女人,她敢於抵抗那一座封建大山,依然站在了最高峯,她就是武曌,又稱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我相信她是美麗的,能讓唐太宗與唐高宗都為之傾倒,拜於石榴裙下。

她是極聰明的,歷史上著名的“則天封后,廢王立武”,怎能看不出?那時的她清楚地明白,唐高宗急於想要證明自己的皇權,於是她就順水推舟,即使自己有機會當上皇后,又使高宗重振皇權,對自己也多了幾分“政治戰友”的相惜之情,何樂而不為呢?

她也是極有野心的,從高宗將其接回皇宮,立為昭儀的那刻起,就註定了這個女人此生的不平凡。後來高宗病發,委託她處理部分政務,那便是註定她與皇位糾纏不清埋下的伏筆。此後的垂簾聽政、二聖臨朝,甚至是晉升為天后,都不難看出她的野心勃勃。

但是我真正佩服她的,是那一篇《建言十二事》,也可以理解是武后對高宗提出的十二條改革政策。總的來説是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對於百姓,勸農桑,薄徭賦,同事節省功費、力役;第二,對於百官,“京觀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祿,百官任職已久、才高位下者,得以晉階升遷;第三,提高婦女地位。父在為母服縗三年,母親如果去世,父親還在,一樣也要服喪三年;第四,向皇帝進言,廣言路,杜讒言。

這十二條改革政策,體現了武后對中下層百姓及官員的重視,為他們爭取了利益,鞏固了武后自己的政治地位。試想一下,如果一位嬪妃只知道把弄權術,為自己的榮華富貴着想,不知民間疾苦,那如何又成的了大事呢?武則天,果然不是一般的女子!

即位以來,武帝知人善用,婁師德、狄仁傑、姚崇、宋靜等賢臣都是由她提拔起來;同時,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使能人將士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資治通鑑》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如今,她的一生令世人反覆研究,與她相關影視作品春筍般湧現,她的一生更像了一個謎。雖然,她執政的後期,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濫殺了許多無辜,但是,她統治的時代總體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穩定了邊疆形勢,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不得不説她是位傑出的政治家。也許,正如她自己留給世人的那塊無字碑一樣,功過好壞,自由歷史來定奪。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5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成了多少人夢中的偶像,現實的楷模。她的凌雲之志,她的萬丈雄心,以及她巾幗不讓鬚眉的風格,不能不讓人由衷的欽佩!直到今天,武則天仍是一個謎一般的女子,高高聳立在人們的視野中。就連中學的女生們,也抑制不住自己的仰慕之情,説着當如武則天的豪言壯語,更不知有多少人感歎:女子當如武則天!

古代,男尊女卑是社會的習俗,武則天以一個平凡的女子,依靠自己超人的聰慧和過人的膽識從一個普通的後宮女子直到皇帝,的確創造了一段傳奇和神話。皇宮禁地,富貴和權威齊集,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武則天能在勾心鬥角,利慾充斥的紫色宮牆內,縱橫捭合,不但把握了自己的命運,而且把天下踏在腳下,這哪裏又是一般女子所為!有多少人千方百計、苦心詣旨、終身奮鬥,也不過是為了後宮的一席之地,以求衣食無憂,富貴常伴,光宗耀祖。大不了覬覦皇后之位,母儀天下,但這又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又有多少人連這個念頭恐怕都不敢起。

武則天,不但做到了母儀天下,而且敢為天下先,如一把利劍刺穿所謂的封建道德的層層阻難。高高在上的武則天,把天下的興亡都抓在手中,發號施令,英武絕倫,她用她的知人之明,識人之智,用人之術,把一個繁盛帝國的根基深深紮下。一個女子,能成就眾多男子不能成就的事業,能讓世界因她而精彩,離開她不行。這樣的一個女子,真乃英雄。女子當如武則天!

她憂國憂民的心召喚着天下的英才,她用心結着一張網,網住了大唐的盛世。

發號施令,浩蕩儀仗,從者萬千,不過是琴之一曲,曲過就是難言的寂寞。 春去秋又來,樹葉綠了又蕭瑟。秋夜枕涼,無邊的帳幔,空蕩的殿堂。

一滴淚,在月光下閃着寒光,風搖着大殿頂上的風鈴,不時在夢中迴響,誰又會看到,一代女皇獨自垂淚!

女子當如武則天,誰知一世的英名,都賦予了黃土,誰知坎坷的一生,只是一座土丘,一具沒有文字的石碑。千種風情盡埋,萬種方儀都隨風。女子當如武則天,風華絕代,雲起浪湧,她在歷史的天空中沉默不語,身後一片喧譁。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6

魯迅無疑是近代文學史上的巨匠,也是偉大的民主革命者,他的話語被人比作投向敵人的標槍,他的言行無不為殘暴的統治者感到恐慌,是他一直在吶喊,喊醒沉睡幾百年的自高自大麻木的中國人,是他一直在揭露中國人腐朽的思想催進中國的覺醒。

也許沒有什麼魯迅不敢批評的,也許沒有什麼威脅魯迅怕過,1920xx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又被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難道他怕過的嗎?不是依然在為改變國民精神而奮鬥,奮鬥二字説來容易,要知道改變幾千年國民精神中的糌粑,談何容易,但魯迅有着那樣的信念。

但也許人無完人,一點的缺點就招來了無數人的譴責,如王朔等人,是嫉妒,還是本身就對魯迅反感,我們無從瞭解,但是譴責也該找出所謂別人的把柄,難道指出他人的缺點也是一種罪嗎?魯迅一直揭露中國人的短處,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自己的缺點然後改正,難道我們真想變成一個個孔乙幾或阿Q或那一羣麻木不仁看日本人殺死中國人的觀眾呀。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成為21世紀的孔乙幾,新型的阿Q。但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因止魯迅精神在我們現代生活中仍實用,怎麼能批評呢,難到非得魯迅對當時中國人虛偽的誇讚一番嗎?我想魯迅不會做出這種事的。

魯迅的偉大不僅僅偉大在過去,同樣也偉大在現在,未來也許更加偉大,魯迅雖已離我們69年,但他的精神在人們心中仍活69年,他的偉大的精神,高貴的品質仍指導我們在社會的長河中前進,現代社會,文明的社會,和平的社會,美好的社會,魯迅當時的人們是不敢想的,但在這和諧的社會背後也隱藏了醜惡的一面,貪污,受賄,違法犯罪,等等。給文明的社會打上一個大大的折扣,若魯迅在,早已向他們投向鋒利的標槍,有人評價魯迅是喜怒哀罵皆成文章,可是現在魯迅離開了,難道魯迅的的精神也已離開了嗎,難道就沒有後起之秀了嗎,我們渴望魯迅的精神得到繼承,魯迅的思想永遠光輝,社會的醜惡被徹底消除,魯迅他一生奉獻在改變國民精神上,我們也該投身與改變社會醜惡現象上,我們呼籲更多的魯迅出現。社會將更加美好。

魯迅無疑是中國是史上的一位偉人。郁達夫在魯迅死後曾説,一個不知道尊崇偉大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難道我們是可悲的民族嗎?既然不是,就讓我們把魯迅永遠記在心中吧。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7

中國歷史上主要朝代有帝王二百四十位,但其中只有武則天一名女性.這本<<武則天傳>>就是寫武則天是怎樣從一個平平女子變成中國唯一一位女王的.

書中寫着武則天當上女王后的功績顯著,武則天對於國家的富強和統一,對於民族的興盛和發達,對於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對於科技文化的革新與繁榮都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雖然人們説武則天是功績顯著的女王,但我覺得武則天為了得寵當皇后,不惜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簡直是太殘忍和陰毒了!我真為小公主而叫屈.畢竟她是無辜的.這件事人們也都議論紛紛.可是,她對另一個女兒太平公主卻寵愛有佳,堪稱慈母.對女兒,她既是虐母,又是慈母.從她廢太子李賢的角度看,她對兒子可以説既是嚴母,又是苛母.武則天就是一個慈愛,嚴苛又殘暴的母親.

武則天曾被後人指責,説她淫蕩,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武則天很有魅力.武則天在唐太宗死後,被貶到感業寺當尼姑,她與唐太宗的兒子李治兩情相悦,當上皇上的李治立即把武則天接入宮門,十分寵幸她,因此後人認為武則天是以美色惑人,不足稱道.但從武則天迷倒兩位皇上的事例看,武則天確實魅力十足!

武則天的魅力不僅在於她的美貌,還有她的才學,智慧和氣魄,這也是我欣賞她的另一方面,武則天之所以在唐太宗時默默無聞,是因為唐太宗不喜歡女人干預政事,所以武則天沒有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而在李治即位後,平庸的李治給予武則天展現才能的機會,還培養了她當皇上的野心.因此有後人説:"美人通過男人得天下,男人通過天下得女人."一點都沒錯!

總之,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的唯一女王,武則天的確為中國女人爭了一口氣!我要學習她這種幹什麼事都不服輸的精神,為祖國做貢獻!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8

先賢孔子,早在春秋的禮樂聲與戰火中逝去,但人們對他的追思,卻是不可斷絕的。

街頭、巷尾、文廟、學校,孔子像無處不在。我們看到的“孔子”,身姿高大,氣派威嚴,有聖人的氣質;但“孔子”也會笑容可掬,他有仁人的胸懷;他有仙風道骨,那是智者的風範;他有剛毅的眼神,那是勇者的精神。

這是孔子像,是我們塑造的孔子,是公認的孔子。他是仁人、智者、勇者、聖人。然而,我們覺得這樣的孔子離我們太遠,我們與孔子的距離不僅存在於時空上。而且,在精神領域中,孔子達到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而我們所做的,僅是仰視。

這是真孔子嗎?

孔子説:“無友不如己者。”

孔子認為“如己者”只有顏回。但顏回的早逝,僅能帶給孔子寂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論語》之中,“子曰”之後講的多是仁義理智信,卻少有對友誼的論述。我們看到《論語》中頻頻出現的是孔子的弟子而不是孔子的朋友。我們看到孔子周遊列國時,帶的是弟子而非朋友。為什麼?因為孔子是寂寞的,孔子少有朋友。

少有朋友的孔子行走在春秋大道上,他希望世人能夠理解他、認同他。他決定當個官,讓世人明白他的學術。

孔子51歲當官,52歲辭官,55歲周遊列國,14年後無功而返,晚年修書講學,73歲病卒於家,落魄一生。孔子想當官的理想終究沒有實現。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孔子沒有朋友,世人也並不認同孔子。孔子終其一生弘揚自己的思想,但在他的時代,卻少有人理解他。

孔子渴望他人的理解。

孔子希望後世多出仁義之儒,後世卻多窮酸之儒;孔子希望人們理解他的思想,人們卻仰望他的塑像;孔子希望人們做到,人們卻不停説到。

這個世界,與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相去甚遠。孔子只有寂寞、落魄的份了。孔子走在大街上,不希望人們俯首以拜,他希望人們眼神中多一絲理解。

理解孔子,孔子才不會寂寞,才不會落魄。

那麼,塑造一個又一個不真實的孔子像,算是尊重孔子嗎?

孔子會有八米的身高嗎?孔子會穿上如此華麗的衣服嗎?孔子會讓人們不停地抱着腳脖子、親吻腳趾嗎?

請還我們一個真實的孔子,請理解孔子。

理解孔子,孔子才會快樂吧。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9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因遭家難,遷居魯國。孔子三歲時死了父親,十七歲又失去了母親,家境貧困,沒有機會受正規教育,全靠讀書自修。他自幼好學,拜許多人為師,所以精通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計算等本領。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輕時,曾做過管倉庫、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歲才當了魯國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為政治見解不合,一氣之下離開了魯國,帶着一些學生周遊列國,四處遊説。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輕人使他懷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張在魯國行不通,到齊國也碰了壁,到陳、蔡小國更不必説。在衞國住了一段時間後,六十多歲又回到了魯國,埋頭講學和整理古書。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謂“仁”就是要“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提倡“愛人”,一方面要統治者相親相愛,加強內部團結”,另一方面也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不能過分剝削壓迫民眾。孔子還主張嚴格遵守“禮”的規定。這“禮”就是周朝制定用來區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級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漢以後,成為兩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一改過去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的局面。孔子的學生相傳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貢、顏淵、子游、子夏、曾參等。孔子的學生多數出身貧賤,年齡參差不齊,有的與孔子幾乎同年,有的與他相差三、四十歲,還有父子二人(如曾點與曾參)都是孔子的學生。做孔子的學生,學費低廉,只須十條肉乾。孔子向貧賤的下層傳播文化,並且教育學生“每事問”,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學相長,因材施教,誘導啟發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還值得學生和參考。孔子的另一大貢獻是整理編訂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獻,他一面學習,一面加以整理,同時向弟子傳授,經他整理的典籍有《尚書》(上古歷史文獻彙編)、《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周易》(古代算卦用書)等。他還根據魯國的史料,編撰了一部編年史,這就是被後世稱為五經之一的《春秋》,開創了私人修撰歷史(最初史書由史官撰寫,即所謂官修)。據司馬遷《史紀·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生於亂世,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但不被接受,所以發憤修撰《春秋》,寄託他的理想,表達他對邪惡的嫉恨和對正義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筆法”(文筆曲折,遣詞造句中帶有褒貶傾向)對後世都產生很大影響。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僅見於《史記》等正史記載,也見於老子彩圖(相傳春秋末期)和漢畫像磚。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座碑樓,據傳就是孔子入周問禮處。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10

我不知道,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站在滾滾不止的泗水岸邊説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時是一種怎樣的表情。但是,我完全可以想象,這同樣亙古如斯的浩歎之下肯定會深掩着一種斑駁幽曲的情感:有悲喜,有哀樂,有激昂和堅定,也有寂寥和無奈……

因這情感凝聚而成的話語,洞穿千年而讓我隱隱作痛。

把燈夜讀,當看到那個瘦削的身影“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的時候,看到他擊磬於衞、受拘於匡、遭難於宋、絕糧於陳的時候,我不由得潸然淚下。他的歎息也夠深夠重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他受到的譏諷也夠多夠狠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然而,抱道如懷玉,僕僕路途,周流四方,汲汲遑遑,如木鐸徇於天下一任江漢以濯秋陽以暴而不渝其志的,依然是那個永遠斯文又永遠倔強無比的孔子。

想起執教《侍坐》一章時,我總是和孩子們一遍遍吟詠那令孔子深情喟歎也令無數後世文人歆羨的詩性圖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想起“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那份安詳與舒展,也想起“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的那份和樂與滿足。而此時,我真的感覺到這才是我心目中真實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此時的他,一如莊周筆下那位“剌船而去,延緣葦間”的漁父,單純而明淨,脱去奔波勞碌的塵衣,忘掉那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經歷,在生命與文化熔鑄的琴絃上,靜靜地流瀉一個人的和聲……

大學畢業前的一個雨天,我又一次走入孔林,走近孔子的墓冢。那一天他的周圍寧靜了許多,草依然青,鬆依然黛,透過迷濛的煙雨,我似乎又看到了幾千年前那些“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的弟子們。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要燃一根心香,來祭奠夫子腳下那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涯和感謝先師也給了自己餵養生命與思想的露汁。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寄學於道卻又最終寄道於學的孔子也許永遠都走不出當時社會所帶給他的心靈陰影,但那輛在春秋大地上週遊了十四年的破舊的牛車卻在歷史的天空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轍痕,讓後人在它的燭照下走得格外清晰而精神明亮。

歷史人物演講稿 篇11

走進孔子廟復古的大門,一個裝着各種各樣的鯉魚的大水塘映入眼簾。走過水塘就是人山人海的祠堂,就在這祠堂附近,你總是能看見一些要大一點的孩子,旁邊有三四個人在輔導着他們,而他們唯一一件裝飾品就只有胸前那閃亮的採訪證。沒錯,他們就是小記者,有新聞怎麼能少的了他們呢?別忘了,他們可是未來的大記者呀!而旁邊的幾位則是記者姐姐們和攝影大哥!

身為學生記者團裏的一員,我也參與了本次活動。拜了孔子,領了紅蛋,那就只剩寫開筆石了。來到排隊隊伍裏,我突然聽見一位一年級新生對一位家長説:媽媽,為什麼要寫開筆石呢?只聽,那位家長耐心的回答:寫了開筆石,你以後就會把字寫得很漂亮,工整的。那孩子似乎明白了什麼:哦,媽媽,你放心,我上了國小,一定能把字寫得很好很好的!那位家長欣慰的笑了。我也笑了,心裏祝福着這些學弟學妹,祝他們有着輝煌的成績

現在,真正的任務開始了。我一手拿着筆,一手拿着本子和一張採訪輔導,開始寫着我等一下要採訪的問題。寫完了問題,我就到處走,尋找着我的目標。終於,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小男孩的身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採訪,所以有點緊張,我不斷的深呼吸,以平衡我的情緒。終於,在記者小吳姐姐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慢慢地接近那個小男孩。到那個小男孩身邊了,我發聲道:請問我能採訪你一下嗎?那個小男孩轉過身來,輕輕地説:嗯。顯得有些害臊。於是,我便對他進行了採訪,不過他害臊,有些問題回答不出來,所以不是很成功。後來,我又找了幾個對象,把幾個問題都問完整了。

採訪過後,我才意識到已經很晚了,我得趕緊回家了。與小吳姐姐道別之後,我就騎着自行車,趕緊回家了。

這次的採風活動,讓我收穫了很多:更有經驗了,知識面更廣了未來一年級的學弟學妹們,你們也趕緊到孔子廟裏領紅蛋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7xnp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