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節日慶典演講稿 >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通用13篇)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通用13篇)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1

尹:月是中秋分外明,且把問候遙窗寄;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通用13篇)

謝:尊敬的老師,

尹: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今天我們的班會的主題是。

謝: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牀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在這裏,我們歡聚一堂,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尹:老師們同學們時光的年輪碾過一道深深的痕跡,我們迎來了金秋的收穫。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我們共享中秋的團聚 合:在明月初上的美妙時刻,無論天南與海北,不論相聚與離別,在中秋佳節,為着今日的美妙時刻,我們共舉杯,把酒話佳節!舉杯邀明月!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凝結在這中秋共圓的時刻

尹:在這美妙的中秋佳節,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關於中秋節的詩歌嗎?(舉手發言)

謝:同學們説得都很好,下面請欣賞朗誦《水調歌頭》

尹:很好,同學們,我們談中秋到現在,那有誰知道“中秋”的由來啊?請大家認真聆聽這一傳統節日的由來。

謝: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説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尹:一説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班會。《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説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謝: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尹: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

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下面請一位同學介紹古人過中秋節的習俗。

謝: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謝:而文人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班會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班會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尹: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謝:中秋習俗還有舞火龍,這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

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班會。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尹:中秋佳節,歷來就興猜燈謎,下面讓我們進入猜燈謎環節吧。 謝:中秋節歷史悠遠,從祖上傳下來許多的故事,那麼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關於中秋的傳説嗎?

尹:同學們説得都很不錯,不過《嫦娥奔月》有許多不同的版本,讓我來説一個我知道的吧

謝:中秋佳節 你知道有哪些有名的歌曲嗎?

尹:下面有請張耀方和朱若男來為我們演唱歌曲吧!

謝:同學們!在這月圓之際,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團圓,但明月千里寄相思,讓明月寄去我們的祝福語

合:爸爸 媽媽祝你們中秋節快樂!(進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説環節) 尹:下面請同學們對着明月説出你們的祝福語(舉手發言) 謝:下面讓我們齊唱相親相愛一家人。

尹: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勿忘傳統佳節,讓我們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歡樂!

謝:作為當代學生,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藴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尹: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謝: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請一位同學説説月餅這一美食的故事。

合:最後,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學習進步!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2

懷着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形成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包括中秋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代代中國人貢獻給世界和未來的文化財富。為了歡慶我國這個古老的傳統佳節,更為了藉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及感恩教育,在校領導的組織安排下,我班成功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不僅瞭解到了更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和故事傳説,讓學生對中國這一傳統佳節及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和熱愛;而且也使同學們懂得感恩回報,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很好“感恩”教育,從而激發同學們去努力學習,用以報答父母恩情。

這次班會給同學們留下美好深刻的回憶,這次慶中秋主題班會讓我們今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加友好快樂地相處,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七年級16班的張欣純。今天,班會講話的題目是《寄語中秋》。首先允許我代表學校及個人,祝各位老師、同學中秋節快樂!

如果有人問我:“為何慶祝中秋?”我想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中秋節是我們東方古老悠久的傳統佳節,象徵一個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種奇特而又神祕的藝術,作為一個東方人,我們享受着它的繽紛,我們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們欽佩她對中國古文化的重大影響,年輕的我們,擔負着延續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歡欣鼓舞時,更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做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麼一筆豐厚的財富,是我們耗盡心血也學不完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你可曾欣賞過夢幻絕倫的明月?那你將具有同明月一樣的柔美氣質,與月光一般的清純秀美,皓月淨人心,一個會賞月的人一定是一個儒雅的的小文人,在月光下,一邊與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餅,一邊吟詩誦詞,讚美大自然的奇觀,何嘗不是一件快事?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其次,猜燈謎也是一項不錯的遊戲。有的謎語本身就是一首發人深省的小詩,用它的精彩詮釋了靈,巧,細,致,也許是恍然大悟的感歎,也許是猜中後的驚喜,也許是錯後的躍躍欲試,也許是掌握技巧後的百猜百中,無論如何,這都是參與的一份熱情,快樂的一份享受,細緻的一份美,想像的一份彩。

圓月知人心,和家人共進一頓晚餐,為遠在他鄉的親人送上真誠的祝福,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章節,家庭主婦把一大塊月餅切好,為遠在異鄉的親人留下一份思念,舉杯共進,分享點點滴滴地家常事,説説生活中的煩惱,也是情感最真誠的吐露吧!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勿忘傳統佳節,讓我們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歡樂!

乙:老師們,同學們。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每個民族長期積累的文化傳承,傳統節日藴涵着民族的精神。藴涵民族的價值取向,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

甲:作為當代學生,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藴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乙: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甲:最後,預祝大家中秋快樂,閤家團圓!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對於中秋的理解是,一家人在月亮光柔和的照亮下,和星星的襯托下,在一起幸福甜蜜的吃着月餅。

那年中秋,月亮暗淡無光。很難看,像一隻沒人要的臭皮球。爸爸因為晚上要加班,不能陪我賞月了。我無精打采地漫步在街頭。情不自禁地嘛起了爸爸以前教我的兒歌“月兒圓圓,樹兒彎彎,我在爸爸的懷裏……”。無意中想起了一對父女。

那對父女十分開心,和自己的父親走在路上手中拿着月餅,脖子上掛了一台相機。不停地拍照,想記錄下這一刻時光。女孩説想吃月亮,那位父親笑嘻嘻地説你吃月亮,耳朵會缺一個口哦,女孩嚇壞了説可我就是愛月亮怎麼辦?父親笑着説那你告訴他我愛你唄!女孩半信半疑,但依然説,月亮,我愛你!

這幅場面就是我和父親在街頭玩耍的影像,我很難過,因為現在可不是這樣。

我低聲説:“月亮!月亮!你還是那個你,我還是那個我,但是感覺少了父親就像缺了一點什麼東西,月亮,幫幫我!”

突然以,我的雙眼被一雙大手蓋住了,那味道那麼熟悉,那感覺那麼自然,那手那麼厚實。我大叫了一聲:“爸爸!”

我訴罵父親,我的眼淚簌簌地流下來,我撲進父親懷裏,喃喃自語道:“月亮!我的好月亮,我愛死你了。”

我與父親又開始玩耍。月亮突然變得十分飽滿,一股偉大的光從中散女出來,照射到父親看着我的眼睛裏,是那麼耀眼……

我愛父親,更愛中秋,最愛月亮。中秋讓天下每一個都能在這天讓人感到家的温暖。中秋,我愛月亮!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5

合: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的主題班會由63中隊主持。

甲:我是

乙:我是

合:今天我們的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牀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乙: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請**同學介紹這一傳統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中秋節從20xx年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XX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乙: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

請**同學介紹古人過中秋節的傳統: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習慣。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流傳至今的佳話。各地至今尚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皓月當空時,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乙: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請*同學説説月餅這一美食的故事。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説法多種。一説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説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説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甲:請輔導員講話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6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中秋節吃月餅就像西方人聖誕節吃百果餡餅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圓圓的月餅中通常包有香甜的蓮子餡或是紅豆餡,餡的中央還會加上一個金黃的鹹鴨蛋黃來代表月亮。而月亮正是中秋節慶祝的主題。每年農曆8月15日人們一齊慶祝中秋,據説這一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亮最圓的。

關於吃月餅這個傳統的來歷有兩個傳説。一個是唐朝的神話故事,説的是當時地球被10個太陽包圍着。有一天10個太陽同時出此刻天空中,巨大的熱量幾乎把地球烤焦了。多虧一位名叫后羿的神箭手射下了9個太陽,地球才被保住。

為了獎勵后羿,王母娘娘賜給后羿一種長生不老藥,可是王母警告他必須正當使用。然而後羿沒有理會王母娘娘的警告,他被名利衝昏了頭腦,變成了一個暴君。

后羿美麗的妻子嫦娥對他的暴行再也不能袖手旁觀,於是她偷走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飛到月亮上逃避后羿的狂怒。從此就有了關於月宮仙子嫦娥,這個月亮上的美麗女人的傳説。

第二個傳説講的是在元朝,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計劃起義來擺脱蒙古族的統治。他們用月餅來傳遞密信。

掰開月餅就能夠找到裏面的密信,起義軍經過這種方式成功的發動了起義,趕走了元朝的統治者。這場起義發生在八月十五之時,於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7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説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家家賞月歡宴,呈現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團圓節哦,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隨着中秋節的即將來臨,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xx週年國慶節,也接踵而來,更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們歡慶這雙節之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業上來個雙贏,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中秋節快到了,大家還沉浸在過節的氣氛當中,那麼中秋節告訴我們什麼呢?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為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為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着團圓的喜悦,遙祝着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説,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裏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裏去。應該説,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藴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託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説:“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願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徵着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温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眾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説,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於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樑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穫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為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起努力吧!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9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滿月的光芒,在一個又一個的夜晚,悄悄臨近。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間要慢許多,但是,同學們,不要感歎時光的流逝,也不要將時光虛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價值所在,將時光握緊,用分分秒秒來創造充實的時光。

將目光着手書本,而不是漫畫。因為我們已經長大。

將身心專注學習,而不是玩耍。因為我們不再幼小。

時光的虛度,只會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實的學習,則會讓人領略到成功於欣喜,光陰也不禁放慢了腳步。

多少輪中秋明月在夜裏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圓月,將在不久來臨?

我們步入國中,我們漸漸成熟,我們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們可以盡情地夢想,又如何去打撈那輪美麗的明月。

“人間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挫折在所難免,面對着失敗,我們不可以被打敗。

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不要悲傷,沒有錯誤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認真分析自己的錯誤,勤勤懇懇,錯誤需要糾正,不能置之不理。

國中的學習離不開錯誤的糾正,這恰如前半月裏的月亮,不斷完美自己,使自己漸漸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滿月。中秋將近,同學們或許已經聞到八月桂的濃香,嚐到了月餅的可口。

中秋將近,象徵着圓滿的中秋之月,也將在不久後的夜空照亮。或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 但是我們可以對自己説“月是圓滿,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 快樂長久存!”

祝大家節日快樂!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10

今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俗話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團圓的日子,屆時家家户户都要置辦美酒佳餚,吃月餅、賞月亮,盡享天倫之樂。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有關它的傳説很多,其中有名的嫦娥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

中秋節,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言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節,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總之中秋節習俗很多,形式也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熱愛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中秋節,這是被喻為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中秋節這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這一天天上的太陽分外明亮切特別大、特別圓,所以這一天被視為思念與團圓的好日子,在這團圓的日子裏,願天下父老鄉親閤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11

中秋節又稱月節,最早耒自月亮崇拜--遠古時期,白天靠陽光,夜晚靠月亮,人類看着月出月落,月缺月圓,心生敬畏,自然就產生了月亮崇拜。月半時的滿月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中秋之夜也成為一年中最美麗的迷人夜晚。宋朝詩人林光朝寫道:“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農曆八月十五成為我國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我國民在月亮下所進行的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跳月等活動,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月亮的崇敬。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花好月圓人團圓,“團圓”對中國人有特殊的念義。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倫理觀念。重視家族情誼與血親聯繫,旡倫走到天涯海角也不忘祖,由此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文化心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想到人世間的團圓。“月亮”與“團圓”意義互相契合,中秋滿足了民眾祈望和睦、團圓的文化心裏。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而月餅又是中秋佳節之貢品,每逢八月十五夜,百姓都拿西瓜、月餅敬老天。現今的月餅種類繁多,什麼“嫦娥奔月”、“銀河月夜”、“三潭印月”等精美之品。月餅文化的內涵:“以月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園兆人之長生。特別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強烈地表達了中秋的團圓意識。 如今對中秋節更為重視,列為重要節日,中秋節的風俗更為盛行,以各種形式,寄託着人們對生活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華民族這一古老中秋文化創世界奇皅。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這個星期四是什麼節日,同學們知道嗎?(中秋節),對,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現在,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嗎?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就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一詞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現,而中秋節的盛行開始於宋朝。為什麼叫“中秋”呢?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稱呼:“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等。

中秋節原是豐收的節日。過去,人們在豐收的季節裏,總要大事慶祝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豐收的喜悦。中秋時節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中秋節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説,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等。這些無不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人們吟誦中秋節的詩詞歌賦很多,最著名的當然要數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學們,在這美好的日子裏,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爸爸媽媽。

是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學子在這美好的日子裏,都會思念親人,思念家鄉,掛念着祖國,希望與親人團圓,共享歡樂。在這佳節之際,我倡議每位同學做好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長輩,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諧做能力所及的努力。

第二,好好學習,爭做一名優秀的國小生,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及長輩!第三,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耕耘在講台上的老師道一聲:中秋快樂!

最後我衷心地向忘我工作的全體教職員工,向勤奮學習的全體同學,向你們的家人和朋友道一聲:中秋快樂!

謝謝大家!

中秋節主題班會講話稿 篇13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是中秋節,大家都沉浸在過節的氣氛當中,那麼中秋節告訴我們什麼呢?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為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為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着團圓的喜悦,遙祝着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説,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裏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裏去"。應該説,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最佳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藴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寄託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説:“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願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徵着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温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眾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説,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於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樑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穫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為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起努力吧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eri/pogxd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