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節日慶典演講稿 >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大綱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大綱

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在我國,作為傳統醫藥的中草藥、中成藥,不僅是當今醫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民族文化傳承的象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20xx年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3篇,希望能夠幫到你。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大綱
20xx年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篇1

中醫作為一種文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力,中醫藥及其他傳統醫藥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獨特的優勢。如能把源遠流長的中醫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把中醫作為健康的終身伴侶,那你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中醫藥是至今仍立於世界醫學之林的唯一具有系統理論體系的古老傳統醫學,對於人類戰勝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隨着中藥國際化的不斷深入,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方法在慢性病和複雜疾病治療上的優勢越來越突出。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中醫藥企業和傳統藥學研究人員走向世界舞台,中醫藥逐漸被國際認識、認可。

就拿肝臟疾病來説,肝臟疾病病因多樣,病變複雜,臨牀治療必須整體與局部結合,既治療疾病,又需要調節和改善人體整體機能狀態,才能收到理想的綜合療效。西醫針對性較強,但治標不治本,而中醫藥學辨病辨證結合調治所獨有的特點恰恰能滿足這一要求,這也是中醫藥學在肝臟疾病治療中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所在。

在治療肝纖維化方面,已明確可通過使用中藥達到對肝纖維化的緩解,甚至逆轉作用。中醫對於肝纖維化治的優勢在於可有效改善肝臟微循環,防止肝細胞變性壞死,減少膠原纖維產生或增強膠原酶活性等,具有多重療效。第一個在肝纖維化領域進行探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中成藥扶正化瘀正是抗肝纖維化中成藥中的佼佼者。

近十年來,中醫臨牀研究借鑑循證醫學理念和方法,遵循國際臨牀研究通行原則,結合中醫藥臨牀研究自身特點,探索和積累了促進中醫臨牀研究整體水平提高的經驗和措施,扶正化瘀是首個通過美國FDA批准進行 II期臨牀試驗的肝病類中成藥,採用了“肝活檢”這一金標準驗證了它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療效,被國際上第一部肝纖維化診療指南列為治療肝纖維化的首選藥物。

目前經過國家SFDA 批准的抗肝纖維化中成藥有,扶正化瘀膠囊/片、複方鼈甲軟肝片、安絡化纖丸及其他如強肝膠囊等。其中,扶正化瘀膠囊/片也是唯一一個具有I級循證醫學證據採用肝活檢證實能夠有效治療肝纖維化,成功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上市的中藥。20xx年11月3日,上海現代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在第64屆美國肝病年會(AASLD)上舉辦衞星會,宣佈扶正化瘀片成功完成美國Ⅱ期臨牀試驗。扶正化瘀片此次亮相美國肝病年會,是第一個登上國際最高學術會議舞台,向世界展示創新成果的中藥。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中醫承載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如何將這一瑰寶結合現代技術,用於造福人類,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屠老的獲獎,不會是中國中醫界的一陣旋風,中醫藥這棵老樹正迎來了應季的暖風,傳承中醫藥國粹精髓,讓中醫文化走向世界是每一個傳統醫學領域人的夢想,中國還有成百上千個“屠呦呦”在堅持着被世界認可。

20xx年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篇2

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藥日。1991年12月12日,4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上,一致決定將大會的開幕日定為每年的世界傳統醫藥日,並寫進《北京宣言》。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顧名思義,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對應,通常指運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醫藥經驗和技術,或現代醫藥以前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醫藥經驗和診療技術。世界各國的傳統醫藥是國際醫藥界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中醫藥作為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統稱,距今已有3520xx年以上的發展歷史,是在充分汲取了我國漢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鮮族等各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學理論及對疾病防治經驗系統總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方醫藥學體系,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傳統醫學理論最系統、內涵最豐富、應用最廣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隨着中藥國際化的不斷深入,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方法在慢性病和複雜疾病治療上的優勢越來越突出。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中醫藥企業和傳統藥學研究人員走向世界舞台,中醫藥逐漸被國際認識、認可。

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顧名思義,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對應,通常指運用歷史上遺傳下來的醫藥經驗和技術,或指現代醫藥以前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醫藥經驗和診療技術。世界各國的傳統醫藥是國際醫藥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隨着化學藥品毒副作用不斷出現,藥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生化藥品研製成本越來越昂貴,人們開始呼喚回歸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

中醫藥及其它傳統醫藥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獨特的優勢。充分挖掘和發展中醫藥和其它傳統醫藥,對於人類戰勝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0xx年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篇3

現在一提到“老中醫”,很多人腦海裏浮現的就是那些街頭巷尾的小廣告:騙錢的;一提到“中藥”,就覺得是老古董們用來養生延壽的,年輕人根本用不着;一提到“中醫療法”,就想到了鍼灸:“不明覺厲”,卻只是出現在古裝劇裏。

不得不説,現在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對待傳統中醫藥的態度是複雜的。一方面,我們深知傳統中醫藥是“傳家寶”,是老祖宗們的智慧;另一方面,我們又對它的科學性表示懷疑。這些年,隨着西方醫學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我們更加對它不聞不問了。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嗎?我猜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經走過24個年頭了。其實不僅我們普通人不知道,就連許多中醫藥的從業者、專家也都並不瞭解。種種跡象表明,中醫藥似乎正在漸漸走向衰落。然而我們的“傳家寶”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嗎?別急着下結論,先看看屠呦呦是怎麼説的——

去年屠呦呦在獲得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説,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給世界的禮物”。她也曾經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生藥學專業,是因為覺得生藥專業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領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事實上,雖然當今社會冒充“老中醫”行騙牟利的現象屢見不鮮,但無法否認,傳統中醫藥藴藏着巨大的智慧。

之所以説中醫藥學中藴藏着巨大的智慧,不僅因為它的一些具體療法、藥方功效顯著,更因為它的一些獨特的理念至今深入人心。

舉個例子,中醫強調情志與健康的關係。按照中醫的説法,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太過,或情緒波動太大、過於激烈,都會引起疾病。我們平時説得最多的“怒傷肝”也是這其中的道理。

此外,中醫還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本草綱目·序言》雲:“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衞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體現了中醫藥“仁”的理念,等等。

細細一想,這些理念放於今天,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甚至是人生的智慧?中醫藥看似古老而遙遠,其實就在身邊。

中醫藥在許多現代疾病的防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許多難治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在某一治療階段運用中醫藥辯證論治,往往能減輕西醫治療的毒副作用,或減少復發以提高遠期療效。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療瘧疾、亞砷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藥防治冠心病介入後再狹窄等等實例也再次證明,傳統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獻給世界人民最好的禮物。

標籤: 演講稿 醫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eri/kmnxx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