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公眾演講 >

最新金融系統倡導誠信演講稿

最新金融系統倡導誠信演講稿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我國《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細則》的重要內容。在新世紀 , 具有誠信傳統的中華民族把誠實信用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對誠信道德觀念建設的高度重視。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誠信是一個國家、民族、城市乃至於單位和個人的文明標識。失信,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經濟和社會進步的一大公害,重建信用,已經成為推進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緊迫課題。信用歸來,已經成為全國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共同而迫切的呼喚。

最新金融系統倡導誠信演講稿

一、誠信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文明的角度來講就是誠信經濟,有了誠信,經濟交往才能可持續發展,產品和貨幣才可正常流通運行,金融風險才能減少。如果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或一個企業,他們的每一筆業務都需要通過 " 打官司 " 來進行的話,就會大大增加城市和企業發展的成本。誠信是對社會服務質量的認同,人與人的交往關係,大量的是相互服務的關係,而當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關係建立起來之後,就會給與城市和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個社會認同和信譽的物質基礎,企業與企業之間,政府上下級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都大量地存在着這樣的關係,那麼我們的社會在誠信的基礎上互動就會形成新的時代文明。

誠信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 " 民無信不立 " ,誠實守信,才能政令暢通,而我們的政府一旦樹立起誠信的形象,我們的發展戰略任務的實現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運行中因信用不良而引發的經濟社會矛盾屢見不鮮,個人信用、企業信用、中介機構信用、政府信用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記錄,在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嚴重的信用危機。失信“綜合症”像惡性“病毒”一樣,在全社會快速傳播蔓延,阻礙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步伐。

誠信是一個城市的人文精神的反映,反映了人格力量。莎士比亞認為: " 無暇的名譽是世界最純粹的珍寶 " , " 品行是一個人的內在,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 " ,重建信用問題已經引起全國從上層到下層的普遍重視,誠信正在成為現代社會對每個人的客觀需求,新世紀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仍然需要吸取焦裕祿、孔繁森、吳天祥等模範人物的高貴品質。

誠實守信是保證市場經濟發展的道德基石。貨真價實、互惠互利、童叟無欺等道德規範的建立,才能保證商品的等價交換,保證合同契約的履行。選擇誠信、建立誠信、鞏固誠信、完善誠信,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在交往中避害趨利的必然選擇。有了誠信,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充分的利用,商業運作和經營管理的效率的提高,交易成本或交往成本的降低,利潤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才能成為現實;有了誠信,人類才能在經濟社會交往中“兼相愛、交相利”,才能實現從野蠻競爭狀況中提升出來,過上有道德、有尊嚴的文明生活;誠信,便成為人類社會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最重要的類智慧和類道德之一。個人無誠信不立,企業無誠信不興,國家無誠信不強,社會無誠信不穩,這正是誠信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地位與作用的真實寫照。

誠信的高低是文明程度的客觀標識。社會對某個人、某個單位的評價,不單單是一時一事的認識和評價,而是一定時期內的綜合的評價,講誠信的側面越多、經受考驗的時間越久,形象越高大。信用度的高低,與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可以説,信用越高,其文明程度越高。

二、誠信是兩個文明建設互動作用的紐帶。

城市發展是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相互作用的結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範疇的誠信規範的好壞狀況,關係到經濟發展的成敗,而經濟發展的結果,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城市的誠信道德水平的高低。誠信乃立身處世、從政經商之通理。古人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誠者商之道也”;“誠招天下客,譽中信中來”。而當今社會,“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黃金規則”,“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信是現代文明的基石與標誌”。

誠信可以興業。一批中華老字號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就充分説明了這一點,武漢的 " 老通城 " 、 " 四季美 " 、 " 長生堂 " ,天津的 " 狗不理 " ,雲南白藥,西藏的 " 奇正 " 等品牌的存在與發展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例證。從現實來講,聯想集團、海爾集團等我國的一批大型企業都把誠信作為自身發展的基礎工程。相反,以銀廣廈、藍田股份等一批“造假高手”為代表的企業,雖然多年來曾經逃過了誠信的檢驗而造成了“不誠信比誠信更有好處”的假象,但終於因股市黑幕的曝光,遭遇信用危機而致生存危機。

誠信可以立市。有中國經濟發展龍頭之稱的上海市,實施重建信用工程,給我們城市的發展以好的啟示;而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浙江省啟動了“信用浙江”工程,實施信用一票否決制, XX 年將 29 家信用欠佳的骨幹企業淘汰出重點培育企業行列,同時增補 44 家信用佳、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武漢市開展的 " 人人都是投資環境 " 的宣傳教育活動就是在全社會倡導一種誠實守信的風尚,為城市發展奠定了道德基礎。

失信可以毀企。我國南京冠生園因“陳餡事件”,悠悠 70 年的企業因一朝失信,傾刻間土崩瓦解。 XX 年,震驚美國朝野的安然破產案,牽扯出了全球五大會計公司之一的安達信公司。其創始人阿瑟·安達信以自己的誠實正直贏得崇高聲望,在競爭中發展壯大,如今這個以誠信起家的百年企業卻因為安然公司做假帳、喪失信用而面臨生存的危機。

誠信興業, 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內在的反映和要求,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兩文明建設互動作用的客觀反映,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文明城市的建設者需要加強誠信教育,塑造城市文明新人。

三、加大誠信建設力度推動現代大都市的發展。

提升城市文明程離不開誠信建設,在當前我國加入 wto 的背景下,與世界經濟接軌的過程中,尤其是要加強誠信建設。我們認為加強誠信建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誠信建設首先要增強守信意識。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存。誠信是企業的生命。我們在向社會推銷商品的同時,還展示了我們的人格。精品加人品才是真正的名品,企業發展是如此,由各個企業集合支撐的城市發展更是如此,需要我們加強誠信教育,從娃娃抓起,建立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網絡,把好誠信教育觀,增強全民的守信意識。要把誠信教育貫穿於道德建設的全過程,貫穿於職業活動的始終。

誠信建設需要領導的示範。荀子認為 " 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 " ,商鞅變法首先做的就是移木取信,帶來國家的政令暢通,我們執政者學習古人,就應該加強領導幹部的誠信教育。xx曾經説過: " 各級領導同志更應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各個方面以身作則,樹立好的榜樣。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的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身體力行,言必信,行必果,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為黨的形象增光添彩。

誠信需要法治保障。誠信不僅是德治問題,更是一個法治問題。建立信用體系刻不容緩,在有關信用體系的建設上要立法先行,把道德教育與完善法制結合起來。在信用制度的法治上,政府信用、企業信用、中介機構信用、個人信用應該相互銜接,所有失信行為都應該受到懲罰,對信用數據開放、信用監督管理體系、失信懲罰機制等等都應該做到有法可依和執法必嚴。同時,還可以學習借鑑發達國家信用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實際,加快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提高信用體系建設的質量。

誠信建設需要正確的輿論引導。要想讓誠實守信的意識和觀念深入人心,必須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榮、失信可恥”的輿論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誠信意義的一般論述宣傳上,可以通過對誠信的典型 ( 包括個人、企業、政府部門 ) 給予輿論支持,如在誠信紅榜上公示營造氛圍樹立標杆;對失信的典型給予曝光譴責,如在失信黑榜上公示,讓守信者美名遠播,使失信者臭名遠揚,寸步難行,形成千夫所指的輿論審判。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那種視誠信為呆傻、愚笨,視失信為聰明能幹的不良輿論導向和社會心理氛圍。

誠信建設需要制度創新。誠信建設問題是一個制度安排和制度規範的問題。無論是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還是中介機構以及社會其他信用的建立,都需要制度作保障。在個人失信、企業失信、政府官員失信的背後是制度建設的滯後、漏洞和缺失。有的專家指出,我國目前的信用危機在於目前的社會規範不成熟,制度安排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對失信行為懲罰不嚴,使失信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顯,失信成為“頭腦靈活”、“經營有道”、“為官有方”的代名詞。因此,建立嚴肅的失信懲罰機制是建立信用體系的關鍵環節,在失信行為氾濫的情況下尤其如此,需要我們的執政者進行制度創新。以制度創新保證守信者的經濟利益,尤其不能讓失信者感到“失信猶如臭豆腐,説起來臭而吃起來香”。必須使失信者在經濟上不僅無利可圖,而且還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使之得不償失,傷筋動骨,殃及命脈,不敢僥倖。當前各職能部門推出的一門式服務、政府採購制、服務承諾制的建設是一種創新,方便了羣眾,從源頭上扼制了腐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gongzhong/9op6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