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通用9篇)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通用9篇)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通用9篇)

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全縣“三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農業農村主要工作任務。剛才,會議表彰獎勵了20xx年產業扶貧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稍後,7個單位和企業還要作交流發言。在這裏,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受表彰的合作社表示祝賀!希望大家進一步發揚成績,再接再厲,為全縣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去年是“”收官之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搶抓機遇,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真抓實幹,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精準扶貧縱深開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一是着力抓扶貧,加快了脱貧攻堅進程。省市縣“1+17”、“1+18”、“1+18+2”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落地實施,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大數據平台信息採集錄入工作,15個貧困村實現整體脱貧,減少貧困人口2.3萬人。二是着力壯產業,增加了農民羣眾收入。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0.2萬畝,畜禽飼養量達到791.05萬頭(只),瓜類及特色經濟林面積達到33.11萬畝,全縣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7.1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22.5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498元,同比增長12.1%。三是着力破瓶頸,改善了農村基礎條件。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19個,建成農村通暢工程274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500户。建成農貿市場、便民市場12家,建設“鄉村舞台”58個,行政村幼兒園32所,實施標準化村衞生室建設項目68個。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和整潔村41個,新增造林綠化8.02萬畝。四是着力促改革,激活了農業發展動力。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在18個鄉鎮全面推開。全縣通過轉包、出租、轉讓、互換等模式流轉農村土地22.5萬畝,創建國家級、省市縣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35家,登記家庭農場210家。五是着力強黨建,提升了組織保障能力。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升“3516”工程,選派88名優秀黨員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108名在崗大學生村官全部調整到貧困村工作。建立與經濟發展同步、以縣級財政為主的村級保障經費正常增長機制,提高縣級財政基層黨建經費,組織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顯著增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縣“三農”工作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全縣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羣眾持續增收的難度仍然較大;農村基礎設施欠賬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產業支撐能力不強;農業生產經營分散化、細碎化現象突出,規模和集羣效應還不明顯;農村發展資金短缺、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特色產業開發水平不高;農民羣眾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多元,各種矛盾糾紛交織,農村社會風險點增多;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部分農特產品銷售困難等。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更是我們踏上“十三五”新徵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關係到“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的良好開局,關係到脱貧攻堅決勝階段目標的順利實現, 任務非常繁重、責任十分重大。縣委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今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糧食產量穩定在20萬噸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實現2.95萬貧困人口、34個貧困村穩定脱貧。圍繞上述目標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準確把握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堅持問題導向,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加快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實現新的更大發展。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進“一號工程”,切實加快脱貧攻堅步伐。要進一步強化“一號工程”意識,把精準扶貧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要務,加快推進“1+18+2”專項方案落地見效,確保全年脱貧目標順利實現,貧困羣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一要持續做大做強富民產業。把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促農增收的主攻方向,紮實推進“五定五有”產業精準扶貧工程,着力在擴規模、鑄鏈條、育品牌上下功夫,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壯大產業規模,鞏固提升蔬菜產業,改擴建日光温室5000畝,塑料大棚3500畝。加快發展畜禽產業,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0個,各類畜禽飼養量達到800萬頭(只),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63%。大力提升林果產業,新增蘋果、枸杞、文冠果等種植面積4.93萬畝,瓜類種植面積0.8萬畝。積極發展中藥材產業,在若笠、興隆、永新等乾旱半乾旱地區新增中藥材種植1萬畝,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示範栽培基地0.5萬畝。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5萬畝、高效農田節水技術43萬畝、測土配方施肥115萬畝、馬鈴薯脱毒種薯推廣12萬畝。農作物良種和畜禽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和9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延伸產業鏈條,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和方向,加大先進技術、新特品種的引進推廣力度,示範、輻射帶動全縣特色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加工型、營銷型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深度開發特色農產品系列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增加優勢產業收益。培育產業品牌,積極融入國家“一路一帶”總體佈局,推動名優品牌農產品走出去。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產品認證,以小口大棗、靖遠枸杞、靖遠黑瓜籽、靖遠羊羔肉等4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為牽引,着力培育和增加“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培育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更加註重品牌保護和宣傳,制定完善特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加大宣傳包裝推介力度,全面提高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二要不斷完善精準脱貧工作機制。認真落實“853”精準脱貧管理辦法,做到平台“8個準”、村村“5張圖”、户户“3本賬”,確保扶貧對象進出精準動態管理。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建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30個,扶持發展村級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176個。全力抓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破解貧困羣眾發展資金難題。支持貧困户採取資產參股或以扶貧資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拓寬增收渠道。積極推行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力爭發放涉農貸款51.54億元。三要紮實推動雙聯行動縱深開展。全面落實雙聯行動助推精準脱貧、駐村工作隊落實精準脱貧、基層組織保障精準脱貧工作機制,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户,推動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落地實施。充分發揮雙聯組長單位統籌協調作用和駐村工作隊的精準扶貧“管道”作用,建立精細化管理的駐村工作隊台賬,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積極開展定點扶貧、民企隴上行、扶貧愛心平台建設等活動,加強雙聯行動新典型、新經驗總結宣傳,推動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發展。

二、積極破解瓶頸制約,切實改善農村基礎條件。要緊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及投資導向,積極凝練儲備和爭取實施一批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夯實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建設糜灘碾灣坪、東灣大壩等5個集中安置點,搬遷貧困羣眾2900户、1.2萬人。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户危房改造1808户。鞏固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9處,解決37個貧困村、4.79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全力抓好雙永灌區高效節水農業建設,確保雙永供水工程充分發揮效益。爭取甘肅中部生態移民供水工程儘快立項開工,加快黃河防洪治理工程靖遠段、祖厲河綜合防治、百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等重點項目實施,全縣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4萬畝,新修梯田1萬畝。加快農村路網建設,建成農村通暢工程467.6公里,實現27個貧困村通瀝青(水泥)路。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實施北灘糧窖等10個土地整理開發、土地復墾、鹽鹼地治理項目,開發整理土地3.74萬畝。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做好今年造林綠化工作,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城鄉大環境綠化等重點生態工程,重點抓好交通沿線、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的綠化,確保全面完成造林綠化8.5萬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2萬畝、義務植樹120萬株的任務。把5個美麗鄉村、36個整潔村建設作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重點,嚴格對照建設標準,強化項目整合,全力實施好村莊環境整治、生態美化、基礎設施配套等工程。進一步加大對主幹道路兩側、鄉鎮政府駐地出入口、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亂堆亂放垃圾的集中清理力度。突出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廢舊殘留農膜、農村生活生產垃圾、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抓好秸稈禁燒、尾菜及生活垃圾處理利用,深入開展以髒亂差治理、人畜分離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健全完善農村環境衞生治理長效機制,努力打造乾淨整潔、優美宜居的鄉村環境。

三、着力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提升現代農業水平。要堅持用工業化思維來謀劃農業,推進農業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實現農林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形成特色突出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一要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大力培育專業大户、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創建市級以上家庭農場5個、專業合作社12個。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多元化農業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二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加大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精準對接培訓需求,分層次組織開展到户、到人、到產業的示範性培訓。對接市場用工需求和勞動者意願,實施“點菜式”、“定單式”精準扶貧培訓,完成就業技能培訓9000人次。依託縣級產業扶貧培訓中心,開展以村幹部、種植大户、養殖能手為重點的致富帶頭人培訓。三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着力抓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建設,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產地源頭保護和環境治理,強化農業投入品和動物防疫、獸藥飼料屠宰監管。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設,構建覆蓋農產品生產、收購、儲藏和運輸各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進一步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規模,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林果和蔬菜標準園、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面積達到70萬畝,農產品產地抽檢綜合平均合格率達到99%以上。加強基層監管機構和人員隊伍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屬地管理責任,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四、均衡配置公共資源,切實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穩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一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緊抓試點縣機遇,推動開展“多規合一”工作,修訂完善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域村莊佈局規劃。積極學習借鑑先進經驗,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城鎮建設規劃,推動建設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小城鎮。以提質擴容和產業支撐為重點,堅持產城融合發展,以產業帶動就業、集聚人口,以產業繁榮城鎮,提高城市規模效應和人口集聚效應。二要着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教育方面,完善城鄉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公辦民辦並舉,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和農村教師培養培訓機制。醫療衞生方面,加強鄉村醫療設施建設,抓好鄉村醫生的培訓和素質提升,建立城市醫療衞生人員到農村社區輪診工作機制,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社會保障方面,探索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相銜接的機制,逐步統一社會保障的項目和標準,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有效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公共文化方面,加快實施“鄉村舞台”工程,推動縣域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商貿流通方面,健全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建成北灘、興隆農貿市場。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發展年”活動,加快推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引進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建成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鄉村電商服務點。此外,要高度重視關愛農村“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困難羣體,建立農村“三留守”人員動態信息庫,切實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三要大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把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完善城鄉就業體系,加快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妥善解決農民工住房、就醫、子女入學、養老保險等保障問題,鼓勵引導有條件的羣眾購房搬遷,向中心鎮、縣城集中,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全面落實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實施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放開城鎮落户限制,重點解決有合法住所和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落户問題。維護進城落户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使進城農民無後顧之憂、生活有多重保障。

五、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切實激發農業發展活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統一部署,立足縣情、農情,認真謀劃和推進我縣農村改革,不斷激發和釋放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一要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導向,以提質增效為中心,降低農產品的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全面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繼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工作,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同步確權頒證,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有效退出機制,加快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台。三要積極引導農村土地規範有序流轉。進一步健全完善和有效發揮縣級流轉服務中心、鄉級流轉服務站、村級流轉服務點功能,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區域的土地流轉方式和途徑。組建併發揮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防止流轉土地非農化。四要全力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層次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擴大貧困村增信服務公司覆蓋面,實現村級金融便民服務網點全覆蓋。進一步加大雙聯惠農貸、婦小貸、牛羊蔬菜貸等普惠貸款投放力度,力爭農户小額信貸增幅20%。穩步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產權、農業設施產權等抵押貸款規模,有效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切實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加強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理和規範運行,加強資金互助合作社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以互助金作擔保,由銀行放大貸款倍數,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槓桿作用。

六、着力加強組織保障,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要始終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切實做到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一要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真正做到工作部署上重點研究,政策資金上重點傾斜,幹部配備上重點加強。建立健全督促檢查、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涉農及扶貧資金監管,督查檢查要落實到人、到項目資金,防止跑冒滴漏。對工作成績突出的要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責,確保“三農”改革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二要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先鋒引領行動,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班子建強,把黨員隊伍帶好,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幹部服務羣眾的能力。大力推進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發揮好鄉村便民服務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組幹部報酬待遇正常增長機制,繼續抓好村活動場所建設,推動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切實提升基層黨建保障水平。三要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大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建設支持力度,每個村各級財政整合投入資金不少於20萬元,資金總量不少於30萬元,通過資金互助合作社建設,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白村。同時,要進一步深化“百村幫百企”活動,力爭年內有30%以上的村建立集體經濟實體。四要加快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村級公共權力陽光規範運行。深入開展農村法治教育宣傳,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引導和支持農民羣眾通過合法途徑維權,理性表達訴求。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擾亂農村生產生活秩序、危害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為農業農村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五要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着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增強農民的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培育進取精神、誠信精神、科學精神,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和文明村鎮創建、五星級文明户創評活動,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樹立健康文明新風尚。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的“三農”工作,任務繁重,使命光榮,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努力為“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為加快轉型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的金川縣農村工作會議,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州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準確把握我縣“三農”工作的新挑戰、新機遇,全面落實新常態下我縣“三農”工作新任務、新要求,進一步明確重點難點,落實有力舉措,努力實現農村工作新突破、再上新台階,為全面建成“小康金川、美麗金川”打下堅實基礎。剛才,會議書面傳達了中央、省、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部分單位、鄉(鎮)、村作了很好的經驗交流發言,各片區農牧民增收增幅末位鄉鎮作了述職發言,希望大家學習先進、激勵後進、相互促進。何西同志代表縣政府全面安排部署了農業農村工作,我完全贊同。會上,縣政府分管副縣長還將就如何抓好具體工作作安排,請大家認真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過去的一年,是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一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攻堅克難、紮實苦幹,克服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農產品價格波動和自然災害等多重風險挑戰,農業和農村繼續保持了穩步發展的良好局面。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創歷史新高;新農村建設、農村生態建設、農村公路、農田水利等項目建設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肯定和認可。“一分辛勤,一份收穫”。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農業戰線廣大幹部羣眾更是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對大家多年來為“三農”發展付出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表示親切的問候!並通過你們向奮戰在全縣“三農”工作一線的廣大幹部羣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農業興則百業興,農村穩則天下穩,農民富則全縣富。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已經連續15 年發佈以農業農村工作為主題的一號文件,強調農業農村工作在新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省委東明書記強調,要進一步加大“三農”工作力度,努力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州委作明書記強調,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可以説,從中央到地方、從高層到基層都非常重視“三農”工作,“三農”發展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也將越來越多。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金川要強,農業必須強起來。 我縣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業一直是我縣的基礎產業,也是優勢產業,但是離農業現代化還遠遠不夠。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縣真正的現代化。大家一定要明白,我縣農業雖然有特色,但是特而不強;雖然有優勢,但是優而不強;雖然有名氣,但是名而不強。全縣上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紮紮實實地推進農業現代化,讓農業一步步強起來。

其次,要充分認識到金川要美,農村必須美起來。 黨的 把“美麗中國”建設提到了新的高度和位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把阿壩州建設成“川西北生態經濟示範區”和打造“四川生態經濟增長極”的目標定位。為全面融入川西北生態經濟示範區,我們提出了建設“川西北生態經濟示範縣”和“生態文明示範縣”的科學定位。實現這些目標,離開農村萬萬不行,要堅持“生態立縣”的理念,推進我縣農村發展生態化,努力打造既保持田園風光,又融入現代生活的美麗鄉村,讓金川大地呈現出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象,讓金川老百姓過上“村前長流水,村後水長流”的幸福生活。

再次,要充分認識到金川要富,農牧民必須富起來。 習講得好,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與內地發達地區相比,我縣的城鎮化率還相對較低。農村人口占全縣人口的83.7% ,農民收入也比較低。20xx 年我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640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24556 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還不到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關鍵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要按照“人人有技能、户户有產業、家家住新房、個個開小車”的目標,加快推進“三農”工作,讓佔全縣大多數人口的農牧民致富奔康,與全國全省同步達到小康水平。

應對新挑戰、把握新機遇,我們要從縣情農情出發,把促進“三農”工作發展的短腿加長、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補齊。新常態下,農村改革不能畏首畏尾,而要敢闖敢試;現代農業不能徘徊彷徨,而要加快推進;農民增收不能絲毫鬆懈,而要加力提速;新村建設不能裹足不前,而要凱歌行進,為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留出迴旋餘地,為改革、發展、民生、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縣“三農”工作的總體目標是: 到20xx 年,全縣農村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消除貧困人口,農牧民收入接近或超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城鄉協調均衡發展,農村依法治理水平顯著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黨的執政基礎更加牢固。要完成這一目標,我們必須保持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更加緊迫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時代擔當感,奮發有為的應對新挑戰和新機遇,一心為民、幹在實處,不失時機地將“三農”工作推上一個新的更高台階,讓金川老百姓過上更加殷實、更加幸福的好日子。下面,我就抓好全縣“三農”工作,講五點意見。

一、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通過加快發展生態農業,讓農業更加強起來

我縣發展的難點在農村、潛 力在農村、後勁在農村、前景也在農村。全縣上下要始終保持發展生態農業的信心和定力,按照“抓產業、調結構、促增收”的思路,以“助農增收”“奔康致富”為核心,以“1+3 ”項目建設為抓手,把“農業二次創業”發展戰略不斷引向深入。

(一)生態農業是效益農業,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挖掘產業增長空間。 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充分挖掘“七大特色產業”的開發利用價值, 舉好生態特色旗、打好綠色有機牌。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高半山區以優質核桃、釀酒葡萄、道地中藥材為主,河壩地區以雪梨、蔬菜、玫瑰、甜櫻桃為主的農業分佈格局,形成毛日、阿科裏、俄熱等牧區以金川犛牛養殖為主,高半山以良種公牛和肉牛養殖為主,河壩地區以生豬和家禽養殖為主的畜牧產業帶。要重點向高半山拓空間,朝林業挖潛力,宜藥則藥,宜果則果,宜林則林,宜糧則糧,由單純依靠耕地向綜合利用資源轉變,着力念好“山水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奏好“交響樂”。同時,按照 “ 農旅相融、農城相通、農工相連”的思路,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大力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聯動發展,有效帶動互聯網、商貿物流、電子商務、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失時機把生態農業與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機相融,不斷拓展農業綜合經濟功能,拓寬廣大農牧民羣眾增收致富渠道。

(二)生態農業是設施農業,要堅持基礎設施先行,加快改善發展條件。 樹立“設施農業”觀念,着力解決好“山、水、林、田、路”等問題,努力做到“山青、水秀、林豐、田潤、路暢”。“山清、水秀、林豐”是固有的自然環境支撐,我們的着力重點在“田潤”和“路暢”上,這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基本保障。要暢通區域對外聯繫,讓生態農業佈局和交通要素保障實現“雙輪驅動”,着力構建生態農產品大流通的格局。按照“公路圍着產業轉,產業圍着公路建”的思路,在農村公路建設“三個百分百”的基礎上, 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第四個百分之百工程。要大力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紮實開展“水利建設會戰年”工作,有序推進崇化水利工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重點水土保持工程和農村安全飲水等項目,不斷夯實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要加快推進電網、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防災減災和發展保障能力。

(三)生態農業是集約農業,要打造生態特色品牌,延伸產品價值鏈條。 生態農業的集約,包括生態資源、農業技術、資金、信息等要素的集約。我們要糾正生態農業不需要轉型的錯誤觀點,準確把握轉型升級這一本質要求,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強化培育、扶優扶強”的思路,下工夫延伸產品價值鏈條,加快培育生態特色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要加強品牌包裝和商標註冊,實施“以區域品牌帶產品品牌、以產品品牌促區域品牌”的統籌發展戰略,孵化一批具有鮮明“金川符號”的知名品牌,並積極融入全州“川藏高原”品牌,構建生態特色名優品牌體系。要積極推廣“企業+ 基地+ 專合社+ 農户”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建立和擴大金川名優產品訂單產銷通道,實現銷售額和標準化雙提升,充分發揮“創一個品牌、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經濟”的現實效應,不斷擴寬農牧民羣眾致富增收的路子。

(四)生態農業是科技農業,要強化科技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現代水平。 生態農業要求達到綠色、有機、無公害,實質是一個艱難的價值提升過程,關鍵要靠科技支撐。倘若科技服務、品種研發等工作接續不上,生態的牌子馬上被毀,難以重樹。要加快構建頂天立地的科技創新與推廣體系,組織科技攻關,確定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專項,組建專門隊伍開展科技攻關,確保在疫病防控、生物育種、智能農業、農機裝備、生態環保、糧食增產模式等方面取得成果。要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首先要給科技人員插上奮鬥的翅膀。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他們在扶持種養大户、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踐中建功立業,使創新的種子落地生根,創新的大樹枝繁葉茂。

(五)生態農業是安全農業,要提升產品質量安全,建立生態種植模式。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食品安全涉及的環節和因素很多,但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關鍵就是種植的土地、水質、肥料、種子、農藥,等等。要按照“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格的保障、最嚴肅的問責”要求,建立健全生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機制和監管機制,堅決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體系。要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執法監察,嚴肅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切實把好源頭淨化、標準生產、品牌培育和產地準出“四關”。要根據生產生活功能區劃,分層級劃分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生產區,尤其要注重做好土壤、大氣的質量保護和污染評估,加快推進金川“安全菜、放心肉、健康果”標誌性品牌,努力打造“有機食品”之鄉。

二、以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為統領,通過助農增收和扶貧攻堅,讓農民更加富起來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直接收益相對較低。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怎樣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這當中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也有一些失敗的教訓。對此,我認為要重點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要“留住”農民。 立國之道,惟有富民。助農增收歷來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現在的農村“留不住人”,很多村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或者創業,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務農,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農牧民收入上不去,農村還比較落後。因此,我們必須適應新常態、開闢新門路,帶領農牧民羣眾增收致富奔小康。在效益上,要通過調整種養結構、積極培育農業新業態,不斷提高產業效益,增加農牧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實現農牧民多元化增收。要大力實施“回引工程”,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在外企業家回鄉創業,帶動老百姓奔康致富。在思想上,要牢固樹立農業“重中之重”的思想,大力營造幹事創業、重農興農的濃厚氛圍,真正讓農業成為最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最體面的職業。

(二)要“武裝”農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予政策扶持、發放扶貧資金固然很好,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要想方設法傳授知識和技術給農牧民,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真正武器。一是加強教育武裝,不斷提升農村教育水平,提高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二是實施技術武裝,俗話説“萬貫家產不如一技之長”,要讓農民兄弟真正富裕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會他們一門技術,着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廣大農户走上致富之路。三是實施信息武裝,市場經濟最值錢的就是信息,要向農牧民羣眾提供及時、可靠的市場信息,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着重研究農業信息收集的途徑和信息發佈的方法,為廣大農牧民羣眾搭建致富橋,讓他們踏上致富路。

(三)要“扶助”農民。 抓緊完善和全面實施《金川縣扶貧攻堅規劃》,堅決打好“全程全域全員”扶貧攻堅戰,切實增強廣大農牧民發展的內生動力。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按照“先難後易”的思路,瞄準特困羣體、特困家庭,建立幫扶台賬,實施精準幫扶,努力實現貧困家庭和困難羣眾穩定脱貧。繼續深入開展“走基層、暖民心”“進農家門、説農家話、辦農家事、結農家情”“雙聯”“雙報到”等活動,充分發揮州縣“雙聯”單位的積極性,及時把黨的温暖送到困難羣眾的心坎上。特別強調的是,金川總人口 7.3 萬,貧困人口超過1 萬,主要集中在高半山,覆蓋全縣23 個鄉鎮109 個村,必須正視這一問題,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解決這一問題,紮紮實實打好扶貧攻堅這場硬仗,努力實現金川老百姓與全國全省同步過上全面小康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標。

(四)要“美麗”農村。 幸福美麗新村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 深入推進“四川省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示範縣”工作,全面鞏固提升幸福美麗家園建設成果,全面建好幸福美麗新村,努力使各族羣眾不僅有“好房子、好日子、好身子”,而且“物質富裕、精神富足”。新農村要喚起人們對前庭後院、瓜果飄香、柳揚蛙鳴、炊煙繚繞的鄉愁記憶。置身其中,就有“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赤足走在田埂上”,令人心曠神怡、身心愉悦的感覺。要把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成傳統村莊的升級版,而不是現代城市的克隆版。新村建設要綜合發展,而不是單項突進;要各美其美,而不是千村一面;要人的新農村,而不是物的新農村。要切實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把民居新建、改造和保護性修繕結合起來,從實際出發,宜建則建、宜改則改、宜保則保,應建必建、應改必改、應保必保。要在保護和開發好“金川雪梨花景觀”“金川紅葉景觀”等的基礎上,依託世所罕見的高原田園風光,努力打造“天下最美鄉村”“天下最美村落”。

三、以推進農村法治和德治為保障,通過創新鄉村治理機制,讓農村更加和起來

農村法治是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是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要轉變觀念,創新方式,強化農村依法治理,形成遵紀守法、風清氣正、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村。 將依法治村提上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全面貫徹落實縣委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縣《決定》的各項部署,深入研究,廣泛實踐,大力開展基層法治示範創建工作,積極探索依法治村的有效途徑和辦法。要強化基層幹部職工的依法行權意識,改進鄉鎮基層組織的行權方式,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處理問題的能力。要引導羣眾自覺遵法、守法、學法、用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無理不能鬧事,有理也不能取鬧。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羣眾法治觀念,在全社會尤其在農村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二)全面推進以德治村。 加快農村全面小康,不僅要發展經濟,還要繁榮文化;不僅要讓羣眾的錢袋子鼓起來,而且要讓羣眾的精神富足起來。要堅持以打造“孝德金川”為重點,按照縣委關於全面打造“孝德金川”的《決定》,積極探索農村 “法治 ” 與 “ 德治 ” 相得益彰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要大力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弘揚“孝為先、善為上、和為貴”中華傳統美德活動,努力讓“ 孝善和”傳統美德真正成為金川人的家風導向、道德新風、時尚追求。要加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確保珍貴的文化得到保護,淳樸的民風民俗得到延續,良好的道德風尚得到傳揚。

(三)全面夯實治理機制。 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制度的優勢,深入推進民主管村,提高基層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要建立完善村務決策管理程序,全面推行村務公開、“一事一議”等制度,探索建立村民代表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繼續深化鄉村財務管理改革,鞏固“村財民理鄉監管”5+1 模式成果,把村級財權關進制度的籠子裏。要充分發揮“鄉村農户檔案”和幹部羣眾“心連心”信息平台作用,給羣眾一本“明白賬”,社會一本“公平帳”,幹部一本“廉潔賬”,百姓一本“感恩帳”,切實打通聯繫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 要針對全縣移民安置點、新農村綜合體建設不斷推進的實際,積極開展鄉村社區化服務管理試點示範建設,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和辦法,全面提高治理水平。

四、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讓農村更加活起來

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出台的《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了詳細的部署和要求,政治性、政策性都非常強。我們要按照省、州統一部署,根據“三農”工作實際,堅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圍繞讓農村土地資源活起來、農村資產活起來、新型經營主體活起來、勞動力資源活起來、流通活起來、金融活起來、城鄉良性互動機制活起來“七個活起來”,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農村改革試點工作。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這裏我重點強調一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問題。在中央一號文件中,關於土地制度改革的最大亮點就是強化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即實行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農村改革前,農村集體土地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統一經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開,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户,從根本上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推動了農業農村跨越式發展。現在,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願,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並行分置的新型農地制度,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將有利於更好堅持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更好保障農户對土地的承包權,更好用活土地經營權,促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協調發展。

如何放活土地承包經營權,是這次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農村改革好比嫁接樹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就是樹根和樹幹,絕對不能變;土地經營權是嫁接的樹枝,可以大膽創新。放活土地經營權、搞活經營方式,首先就是要做好確權登記工作,把土地承包權定格在農民手裏,讓承包地拿到“户口本”,讓農民吃上“定心丸”。今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是我縣農村改革的重點工作,全縣各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省、州的部署要求,紮紮實實推進我縣確權登記工作。只有把土地確權之後,才能明確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的權能,進而更好的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有效解決“怎麼種地”的問題。要大力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農業經營方式創新,鼓勵發展、大力扶持家庭農(牧)場、專業大户、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興經營主體,切實解決好“誰來種地”的問題。

在改革中要守住底線。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不論怎麼改,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改沒了。守住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底線。以家庭經營為基礎,落實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承包制不能變,農民的承包權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守住保障農民權益的底線。保障好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根據地域特點、發展水平和羣眾意願,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絕不能違民意、背民心、代民作主、強制推動。

在守住底線同時,要大膽探索。在條件具備和法律許可的前提下,大膽地闖、大膽地試,不能怕出差錯而裹足不前。要敢為人先、主動作為,避免頂層設計依賴症。對改革實踐探索,即使暫時不能肯定,但也不能輕易否定,要試試再看、看看再説。圍繞農村改革主攻方向,在那些過去很少觸及還沒有破題的關鍵領域,先行先試、超前探索、走出新路。

五、以加強黨的領導為保障,通過基層組織建設,讓農村更加強起來

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心在基層,穩定的根基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農村基層組織是做好“三農”工作關鍵中的關鍵、核心中的核心。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理念,堅持把抓基層強基礎作為黨建工作重中之重,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放鬆。

(一)建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 基層黨組織肩負着為羣眾服務的直接責任,必須始終牢記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始終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要繼續深入開展“爭當好乾部、爭創先進服務型黨組織”的“雙爭”活動,在創先爭優中着力提高基層服務發展、服務改革、服務民生、服務羣眾、服務黨員的能力和水平。要積極推行和運用好“六三工作法”“6+1 ”模式等基層黨建工作成果,切實用好機制和好辦法來指導工作、推進工作、提升工作。要持續深入開展“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思想大體檢”活動,進一步推廣二普魯“黨員思想體檢”先進經驗,努力像二普魯村一樣做到“六個沒有”。

(二)開展軟鄉弱村集中整頓。 軟鄉弱村是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短板,要按照省州統一部署,在做好軟鄉弱村整頓“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同步推進強鄉興村提升的“自選動作”,努力做到應“天氣”、接“地氣”、聚“人氣”,全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要堅持一鄉一村一策,由各鄉鎮第一書記牽頭負責,各鄉鎮抓好工作落實,針對軟鄉弱村集中整頓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州委提出的“八大措施 ” ,以集中整頓基層庸懶散、班子軟骨病、發展貧血症、服務跛腳疾 “ 四大病症 ” 為重點,突出對症下藥,逐一對軟鄉弱村祛病強身、疏筋活血,切實做到 該教育的幫助教育,該調整處理的堅決調整處理, 紮實推進“軟鄉弱村”向“強鄉興村”轉化提升。

(三)全面築牢基層政權建設。 “ 村看村户看户,組員看幹部 ” 。要以強化領導班子政治責任為核心,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重點,始終把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作為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首要要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州委、縣委決策部署,堅決反對分裂、維護穩定,堅決反對不敢擔當、不敢負責,堅決防止執行不力、落實不夠、為官不為,堅決制止寺廟干預行政、司法、教育和羣眾生產生活,並將“五個堅決”作為考核評價各級領導班子的重要內容。要按照 “ 會抓班子、會帶隊伍、會謀發展、會惠民生、會促穩定、會抓黨建 ” 的要求,

培養和建強一批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培育打造一批政治可靠、隊伍過硬、執行有力、敢作敢為的基層黨建示範村,促進全縣基層黨組織提能升級。要高度重視發展農村黨員工作,目前我縣還存在黨員發展不平衡,後備人員儲備不足的問題。比如:二普魯村黨員與農牧民人口比例達到了11% ,而阿科裏村黨員比例只有1%, 還有一些鄉鎮沒有達到6% ,要以政治可靠為第一標準,注重從返鄉大中專和“9+3 ”畢業生、退伍轉業軍人、致富能手、優秀青年農牧民中發展黨員,不斷髮展壯大農村黨員隊伍,特別要注重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中的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農村幹部,不斷提高農村幹部帶頭致富和帶領羣眾致富的 “雙帶 ” 能力。同時,要關心關愛村幹部,積極推行村幹部“績效報酬考評制度”,確保基層黨組織有幹部管事、有力量做事、有經費辦事、有激情幹事。

(四)着力夯實農村黨風廉政。 廉潔自律是對黨員幹部最基本的要求。近年來,我縣農村腐敗案件呈上升趨勢,務必引起高度警惕。大家一定要嚴格執行廉潔自律若干規定,嚴格按制度規定處置村級資產、資金、資源,嚴格按程序要求實施工程項目。要講正氣,在落實救助救濟、低保評定等政策時,堅持原則、公平公正,做到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要講紀律,注重慎微慎獨、慎言慎行、潔身自好,自覺把廉潔自律貫穿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集“乾淨”與“幹事”於一身,“勤政”和“廉政”於一體的致富奔康帶頭人。要講奉獻,我縣“三農”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充分證明,金川的村幹部總體上講是一支肯吃苦、講奉獻、能幹事的堅強隊伍。在新形勢下,大家更要強化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把精力集中到幹工作、創新業上,腳踏實地、務實奮進,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會後,縣委、政府還將結合此次會議大家的討論意見,制定出台《金川縣20xx 年農業農村工作要點》《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努力開創金川新常態下“三農”發展新局面的意見》《關於金融服務“三農”工作實施意見》《關於高半山及邊遠牧區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發展的試行意見》《關於加大培植扶持農業產業發展的若干激勵政策》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努力通過相關政策的配套完善,為抓好“三農”工作提供完備政策支撐。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主動抓、抓主動,認真落實好“兩個重中之重”要求,切實把農民掛在心上,把農業抓在手上,把農村工作排在重要議事日程上,主動肩負起振興“三農”的歷史重任,不失時機的把我縣“三農”工作推上新的更高台階。

同志們,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農業是我們的基礎產業,農村是我們的共同家園,做好“三農”工作,事關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福祉。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奮力拼搏,出色完成好各項目標任務,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金川、美麗金川”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精神,總結*年以來我縣的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部署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下面,我談四點意見。

一、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精神

4月14日,市委、市政府在*市會議中心召開了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會議由市委副書記龔佐林主持。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學習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精神,總結*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分析全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後一段時期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各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及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市、縣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市委陳建華書記,市政府劉小華市長、張麗萍副市長出席會議並作了講話;市人大會劉法奎副主任、市政協朱深壽副主席出席了會議。

會議指出,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面臨着良好的機遇和條件:一是中央和省進一步加大支農惠農力度;二是省深入推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戰略;三是*具有較好的區位條件;四是*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五是*工業化、城鎮化和旅遊產業化快速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會議要求,要全面落實惠農支農政策,進一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農業發展後勁;要着力壯大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進一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要努力解決民生問題,進一步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發揮優勢,開拓思路,以科學的理念謀劃我市農業農村工作;要增強信心,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用好政策,開拓進取,真抓實幹,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農業新一輪大發展。一要以長遠意識謀劃農業農村工作,注重科學規劃,保護生態環境,統籌協調推進。二要以產業理念謀劃農業農村工作。推進農業區域化佈局、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業科學化管理。三要以開放眼光謀劃農業農村工作,引進外資推進我市農業,利用外智提升我市農業,拓寬領域發展我市農業。四要以市場觀念謀劃農業農村工作,優化結構,搞活流通,打造品牌。五要以人為本思想謀劃農業農村工作,增加農民收入,優化人居環境,改善生產條件,發展社會事業,維護農村穩定。六要破除無為、等靠、畏難、浮躁思想,以創新精神謀劃農業農村工作。同時,會議表彰了*年度全市“三農”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二、發揚成績,正視問題,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農村經濟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年,我縣各鎮、各有關部門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以脱貧奔康統攬全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9.9億元,比上年增長6.9%;農村人均純收入4112元,比增8.2%,完成了縣委、縣政府年初工作目標。

(一)糧食生產保持穩定,農業經濟持續發展。健全了糧食生產考評責任制,全面落實糧食補貼政策,認真實施農業基礎建設項目,積極推進超級雜交稻兩系法安全制種基地建設和示範推廣。*年度,落實種糧大户補貼131.56萬元,補貼大户2519户;落實糧食綜合直補1179.7萬元,補貼面積62.09萬畝;完成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1.4萬畝,省人大議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整治農田2250畝,中低產田改造面積600畝,農田基本設施進一步改善;完成糧食種植面積69.97萬畝,總產25.57萬噸,比增1.36萬畝和1.93萬噸;其中水稻面積57.46萬畝,總產22.05萬噸,比增0.4萬畝和1.53萬噸,兩系法雜交稻制種及示範面積5300畝,全面完成了市下達的考評任務。狠抓農業結構調整,藍塘的春甜桔,臨江、鳳安的無公害蔬菜,附城的茶葉等一批優勢農產品初具規模。年末全縣水果面積31.04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7.8萬畝,總產13.27萬噸。蔬菜面積15.76萬畝,總產21.32萬噸。積極實施生豬品種改良工程,瘦肉型豬出欄量達18萬頭,佔生豬總出欄量28.5萬頭的63%。三黃雞和温氏雞養殖量600萬隻,佔三鳥飼養量890萬隻的67.4%。禽畜肉類總產2.75萬噸,水產品總產8950噸。農業經濟保持了穩步、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

(二)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一是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積極開展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年抽檢農產品樣品2220個,合格率為96.25%,比全省的例行監測高3個百分點,農藥污染和中毒事件明顯減少。認真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13家企業獲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認定面積7903畝;新建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面積500畝;二是建立健全了良種繁育體系。建成農作物培育示範點2個,面積20xx畝,優質水果苗圃基地7個,面積1200畝;建成生豬良種繁育場1個、優質水產品種苗場1個、林業苗圃基地2個。三是初步建立了農業預警服務體系。紫金氣象站被列入國家氣象觀測一級站,完善自動氣象點7個,建成農作物病蟲害測報站1個、測報點6個,縣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得到上級批准,並開始籌建。四是完善了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全縣初步實現農業信息傳遞網絡化,農信通得到廣泛應用,部分村和農業龍頭企業備配電腦。五是加快了農業機械化步伐。全年補貼農機具64台(套),補貼資金25萬元;投入農機總動力60516千瓦,全縣機耕率為61%,機收率為8.5%,機灌率為52%。

(三)土地保護力度加大,農田面積保持穩定。突出基本農田保護,強化建設用地用途管制,全年查處違法佔用土地建房案件113宗,清理非農建設閒置土地226.65畝,辦理國有和集體土地登記證997宗485畝。復墾開發補充耕地1233.75畝,完成古竹1.4萬畝土地整理項目。至*年底,全縣有基本農田保護40.44萬畝,耕地總量保持平衡。

(四)水利建設不斷加強,基礎設施日益改善。投入水利水電建設資金4500萬元,完成木石陂改造38宗,重點水毀工程修復55宗,新建三面光渠道15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6.5萬畝;投入治理小流域資金296萬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7平方公里;投入1300多萬元,完成水毀工程修復300多宗;投入1000多萬元,完成省人大議案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0宗,縣人大議案水利建設工程10宗;投入164萬元,完成省人大議案農村機電排灌議案15宗;投入790萬元,完成縣城防洪河堤建設4.7公里;投入209萬元,解決了3600多名農村羣眾飲水難問題。水電建設力度加大,全年建成和在建鎮村小水電站24宗、裝機32台,新增容量6265千瓦,全縣小水電發電量達1.7億千瓦時。同時,加大違法水事案件的查處力度,進一步了規範水事活動秩序。

(五)林業工程進展順利,生態建設有新突破。林業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完成營造作業林15.68萬畝,建設綠色通道工程1500畝,種植水源林13006畝、生物防火林帶48公里,撫育中幼林10.7萬畝;義務植樹70萬株,育苗150多萬株;加大了2.46萬畝國家級、110.4萬畝省級生態公益林的管護和建設力度,發放補償資金895.4萬元。至*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3.7%,綠化率達74.3%。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查處違法佔用林地案件42宗,查處森林違法案件237宗,調解山林糾紛案60宗。

(六)產業化建設穩步推進,農業市場化程度得到提高。以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組織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規模經營效益,提高農民增收能力。全縣現有農業產業化組織58個,其中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6家(含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輻射帶動農户1.25萬户,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户户均增收20xx元。全縣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0家,成員總數4648人,帶動農户13215户,户均增收275元。同時,繼續引導企業加大產品宣傳推介力度,重視抓好農產品的加工流通工作。紫金春甜桔、“金圳”優質米、無公害蔬菜、金萱茶、中國台灣單樅茶、紫金椒醬、華豐涼果等知名農產品品牌初步形成,農業商品化和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七)農村政策充分落實,農村社會保持穩定。始終堅持把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在深化農村税費改革的同時,做好涉農收費的清理工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通過免費義務教育和生活困難補助、種糧及農機購置補貼等,全縣今年減輕農民負擔金額6070.4萬元,未發生因農民負擔問題而引發羣體越級上訪事件和惡性案件,農村社會保持穩定。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據統計,全年處理土地突出問題信訪案件70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核補發11810份,全縣第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放率達到94.1%,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檔案管理及土地流轉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進一步完善了村級會計代理制度和農村村務公開制度,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逐步規範。

(八)新村建設力度加大,示範點建設成效明顯。*年,全縣26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農户12867户,總人口68350人,累計投入資金7542多萬元(其中村或村民自籌5329萬元),完成農房改造953户、村道硬底化改造45.3公里、農村飲水工程19宗、沼氣建設或改廁491宗;有農村衞生站30所、村級文化室17個、在建文化體育休閒娛樂廣場11個;充實農村調解員108人;新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個,建成農村信息網11宗。

過去的一年,我縣經受住了洪澇災害的嚴峻考驗,全縣農業經濟穩定增長,農村社會保持穩定,這是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人民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奮鬥、鋭意進取的結果,尤其是常年工作在農村第一線的農業戰線幹部和農村基層幹部,面對種種嚴峻考驗,始終堅持不怕困難,勇於進取,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奮戰在農業、農村工作戰線上的全體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縣農村經濟工作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生產條件仍然較差,特別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薄弱。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仍處在初始階段,農業產業鏈條短,帶動能力不強,在農民增收中的支撐作用不大。三是農業發展的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寬,農產品的加工生產經營仍受到資金方面的限制。四是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不強,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步伐緩慢,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不快。五是各級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雖然有了很大轉變,但還沒有完全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圈子。

以上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全縣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自*年以來,連續五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規定,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着力使現有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把產業開發、農民增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支撐和物質保障來加強。各級、各有關部門不能滿足於目前取得的成績,要進一步認識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現實責任感,採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推進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再上新台階。

三、理清思路,明確重點,努力開創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突出“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時代主題,以促進農村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為重點,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擴大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改善農業和農村生態、生產、生活條件,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全面進步。

主要工作目標是: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6%,達到2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達到4400元;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9.5萬畝,總產量穩定在26萬噸。具體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根據國家糧食政策和糧食供求的新變化,我縣糧食生產必須堅持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保證糧食播種面積,提升品種質量,增加糧食總產。一是進一步落實糧食工作政府和行政首長負責制,切實加強糧食責任考評。二是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加大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力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強化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嚴厲打擊土地違法行為;抓好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完善有形土地市場管理機制。三是繼續抓好我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省人大議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田整治、現代標準農田建設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的實施。四是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大力建設優質高效糧食生產基地,推廣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生產,實現糧食生產的數量和質量目標。重點抓好超級雜交稻“兩系法”制種基地項目的實施,完成制種和示範推廣面積1萬畝。

(二)加快優化農業結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要把農業結構調整優化作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主線來抓,通過對品種結構、區域佈局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不斷增強我縣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一是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引導和幫助農民繼續發展紫金春甜桔、茶葉、山楂、中國台灣蜜棗、三黃鬍鬚雞、藍塘豬等具有紫金特色和市場前景的農產品。縣委、縣政府已作出決定,把紫金春甜桔作為我縣拳頭產品,着力打造春甜桔產業化,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抓住機遇,加大扶持和發展力度,認真抓好紫金春甜桔的產業規模經營。二是進一步優化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要繼續按照“三大塊”的區域安排,指導各鎮把零星分散的小莊園通過農業龍頭企業的紐帶作用逐步連結起來,實行適度規模生產,形成區域化、基地化生產,實現規模經營,提高經營效益。三是優化產業結構。以生豬品種改良為重點,調整優化畜牧水產業結構,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高畜牧水產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第三產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加農民非農收入。

(三)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立足優勢資源,確定主導產業,扶持龍頭企業,建立商品基地,輻射帶動農户,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培育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依託本地資源優勢,積極抓好基地建設,培育和壯大優質糧、蔬菜、荔枝龍眼、梅李、春甜桔、三黃雞、瘦肉型豬、淡水養殖、林竹等主導產業。二是圍繞資源優勢和主導產品開發,落實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要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利用外資、民資培育和發展一批新的實力強、帶動能力大的農業龍頭企業,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做好縣級農業龍頭企業的考核、認定和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的申報工作,確保龍頭企業規範、有序發展。積極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試點工作,探索構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專業協會的管理體制、經營體制和組織形式,推動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幫助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建立完善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鞏固發展與農民的合作關係,爭取最佳的帶動效應和創收效益,使農業產業化經營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三是做好農業產業化的配套工作。做好以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加工系列、農貿市場體系和農業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進程。

(四)突出抓好農產品加工流通,推進農村工業化。要充分發揮我縣農業資源、勞力資源優勢,辦好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一是鼓勵社會參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實施名牌發展戰略,鼓勵支持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做強做大。二是做好市場體系建設。繼續完善農產品初級市場、集貿市場、產地市場建設,力爭在全縣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覆蓋全縣各類農副產品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國有、集體商業的作用,特別是要鼓勵發展壯大農產品流通經紀人隊伍,形成信息靈、渠道暢、網絡廣的營銷實體。重視發展訂單農業、電子商務等新的銷售方式,擴大銷售渠道和網絡。三是落實扶持加工企業發展政策,重點扶持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引導企業增加科技投入,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檔次;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向產供銷、農工科貿一體的經營格局轉變,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成份的加工體系和強大的生產、加工網絡。四是健全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充分發揮鎮、村農村信息服務點的作用,指導農民參與流通,發展生產。

(五)加大水利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要始終把水利安全放在水利工作的首位,進一步落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制,確保江河、水庫和城鎮的防洪安全。完成省人大議案農村機電排灌工程19宗和縣人大議案水利工程2宗建設任務,完成7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認真實施農村飲水和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兩項民心工程,完成縣城防洪加固工程、新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立項建設,做好白溪水庫安全加固工程實施,着力抓好中、小河流整治及堤圍建設;解決12個鎮65個行政村4.8萬人飲水安全。加快水資源開發步伐,抓好東江瀝口、風光水利樞紐戒備、鳳凰電站等水電工程建設。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嚴格執行取用水制度,查處違法採砂、佔用河道行為,抓好河道清障工作。大力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保護生態,保護水質,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六)加快林業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以建設林業生態縣為目標,繼續深化林業分類經營改革,積極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促進林業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一是加大造林綠化力度,提高森林數量和質量。不斷優化造林綠化方式,努力增加混交林、鄉土樹種比重;抓好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和國債封山育林項目的建設;繼續抓好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和3個縣級自然保護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繼續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提升林業產業水平。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引導發展種植經濟林、商品林和珍稀樹種;進一步加大森林公園的建設管理力度,努力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三是是抓好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確保森林資源的穩步增長。加強林木採伐管理,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堅決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林區秩序,抓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切實加強森林災害的預防工作。

(七)積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一是加快農業科技網絡建設。通過實施省、市人大議案,儘快建成和完善好各鎮農技站。要改革和創新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突出抓好公益性技術推廣。二是加快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的認證步伐,爭取在“*”期間每個鎮都建立1-2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三是大力引進、試驗和推廣名、優、新、稀作物新品種,並對原有地方特色的名牌產品進行品質改良,擴大名優農產品的比例。四是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體系,逐步推廣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確保羣眾吃上放心食品。五是認真實施省人大關於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議案,提高我縣農業機械化水平。六是加強氣象設施建設和人才培訓,努力提高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的水平。

(八)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加大依法治農力度。一是加強減負工作監督。堅持落實減輕農民負擔一把手負責制,繼續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二是強化農村土地突出問題治理工作,鼓勵農民在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下,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確保土地使用權流轉依法、有序進行。三是繼續推行村集體經濟、財務公開制度,全面推進農村會計代理制。四是切實抓好第四屆村委會換屆工作。五是繼續加強農業、動物防疫、水務、林業、國土等執法隊伍建設,健全落實農業行政執法責任制,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維護農業生產秩序。

四、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全年各項農村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要把農村工作的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保證各項任務順利圓滿完成,關鍵在於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一)要加強領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係着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國計民生的大局;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三農”問題是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主要領導要經常研究和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多給農業一些支持,多給農民一些實惠,多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一些條件。要真正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關係全局的大事來抓,在財力上多支持、項目上多傾斜、服務上多指導,努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二)要轉變作風。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生產一線,狠抓落實,針對工作落實中的主要問題和關鍵環節,加強調查研究,吃透情況,找準癥結,提出對策,取得指導工作主動權;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在改進工作作風、為農民提供良好服務上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政策服務、技術服務,引導羣眾發展生產。

(三)要及早部署。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把農業經濟作為農村中心工作來抓,及早部署,及早落實。當前,尤其要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結構佈局調整、春季果園管理、防汛、春季植樹造林和禽畜疫病防治工作,確保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各涉農部門的領導幹部和科技人員要落實責任,深入基層,廣泛宣傳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及支農惠農措施,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備耕春耕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為完成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志們,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大家一定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真抓實幹,狠抓各項工作任務和措施的落實,努力在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史記》有載:農為天下之事,務莫大焉。通俗點講,就是民要以食為天,食要以農為根。如此説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面對經濟發展和穩定形勢都存在“三期疊加”的複雜形勢下,全縣上下立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任務,採取“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促增長”等有力舉措,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牧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新農村建設均衡發展,農村社會呈現出新氣象和新風貌,為贏得脱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不足,堅定發展信心

過去一年,全面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保持良好勢頭,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3.2116 億元,同比增加1.0739 億元,增長率8.8%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5015 元,同比增加751 元,增長率17.5%。但是,還要清醒的認識到:農業還是“五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全縣農業農村發展正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 部分領導幹部對農村土地流轉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而且很多農民傳統性小農意識難以轉變,習慣自耕自種,不願將土地流轉給他人發展規模經營,帶動促農增收的特色產業鏈沒有形成,農業規模效益和集羣效應不明顯,農村產業化發展程度低,農牧民增收壓力愈加明顯; 二是 有些鄉(鎮)在落實“十户聯牧、百户聯耕、千户輸出、萬人脱貧”等方面力度不夠,走了過程,成了擺設,難以取得理想的實效; 三是 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糧食單產空間有限,對市場研判不夠,價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雙重擠壓凸顯; 四是 農村基礎設施方面仍然薄弱,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及強有力的保障措施,致使農業建設不能滿足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五是 現有缺地缺水的客觀因素制約多,致使貧困程度深、類型多,加之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夠,脱貧攻堅成本高、難度大。

二、鎖定目標,全面推進,爭創新佳績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發展問題集中在農村,農村發展問題又集中在農民,沒有農民的小康就無法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三農”工作一頭連着發展、一頭繫着民心,容不得半點懈怠。在工作中,無論是謀發展、抓生產、搞建設,還是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都必須圍繞解決好農民問題這一條主線,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宣傳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積極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民可以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

20xx 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重要一年。全縣上下應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自治州黨委各項決策部署,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為引導,主動適應新常態,按照“五大發展理念”要求,突出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促增收,以推進“143 工程”(“1 ”,扭住農村土地清理這項重點工作;“4 ”,全力推進“十户聯牧、百户聯耕、千户輸出、萬人脱貧”工作;“3 ”,在牧區紮實開展“三三”制工作,即三分之一人負責守邊,三分之一人搬遷進城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安置,三分之一老人、孩子及無勞動力者、殘疾人搬遷進城安置)為核心,以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着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打通農業、工業、服務業的通道,讓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相互銜接、相互融合,形成“接二連三”的新局面;繼續推動農民轉移就業,開闢農業以外的增收途徑;推動農村改革創新,持續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和政策轉移性收入;努力確保20xx 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99 元,力爭突破6000 元,比20xx 年增加880 元以上,增長率17.65% 以上。同時,必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可以使農業結構更加合理,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生產經營方式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更趨完善,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

三、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力求更大成效

1.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土地清理。 如何有效地推進“143 ”工程,簡單來説,就是破解“誰來放牧、怎麼放牧;誰來種地、怎麼種地;誰來務工、怎麼務工;誰來守邊、怎麼守邊”的現實難題,也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實行差別化土地流轉政策,引導土地要素優化配置,進一步激活農業農村發展的活力,逐步提升農業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一是做好土地流轉工作。 要堅持依法自願、相互協商的原則,不能不顧農民意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搞強迫、瞎指揮,更不能通過下指標、定任務等方式強迫農民流轉土地,要體現流轉的平等性、互利性和雙贏性,要讓農民成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二是發展合作經營模式。有效整合耕地、牧業資源,適度發展規模經營,鼓勵“合作社+ 農户”進行共同發展,以農民合作社經營模式、代耕代種、代養放牧等方式改變以往一家一户分散搞農業、搞牧業的現狀,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紅利”。同時,重點發展勞務輸出經濟,引導就地就近轉移,認真做好赴內地務工人員穩定輸出增收。三是完善守邊機制。在牧區推行“三三制”,這不僅能夠讓老人、兒童進城享受優質的醫療、居住和教育條件,更重要的是能夠帶動部分牧民進城進廠進企業務工增收。對於繼續守邊人員,要採用生態補償及建設“守邊週轉房”等多種措施,使擔負守邊任務的牧民既能脱貧致富,又對戌國守邊的工作能安心、有決心。

2. 破解農業發展難題,促進羣眾持續增收。 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供給側結構性方面。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把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作為重要任務,實現農產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躍進,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上,帶動各族農民達到增收致富的目標。

一是打造試點農業。 堅持玉米生產“糧改飼”試點,推動糧經草三元結構更趨於合理化;配合做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突出節本增效技術,抓好關鍵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突出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推進深鬆整地,提高耕地質量,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在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加快先進適用的新農機、新技術的推廣運用步伐。二是發展設施農業。依託現代農業開發區等資源優勢,發展設施農產品加工業和貯運保鮮業,帶動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由傳統生產方式向集約化經營方式轉變、由建大棚生產初級產品向形成產業體系轉變,特別是要充分借鑑一慄鴻誠生態園南果北種等成功經驗,創建一批高效設施農產品品牌,形成設施農業產業發展新亮點。三是拓寬農業功能。立足城郊、特色產業鄉村和牧區,鼓勵和支持農牧民依託自然資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優勢,因地制宜地開發民俗鄉村旅遊,規劃發展到村到户的特色項目,比如開發休閒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以及發展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等產業,或者考慮建設特色林果的小型採摘園。四是發展庭院經濟。充分發揮和依靠廣大農牧民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大措施,強化指導,依託行政推動、政策啟動、科技拉動、典型帶動和服務聯動,大力發展庭院精種、精養、精加工,積極營造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

3. 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特色產業。 堅持市場導向,效益優先,認真研究資源稟賦,地緣優勢,市場條件,積極培育一批高標準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堅持推進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走出一條“一鄉一產業、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增收”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經濟強村。

一是推動農業產業化。 以園區建設和產業化示範為載體,推進農產品原料生產加工、物流、市場營銷等農業一體化經營,重點支持發展糧油、棉花、設施農業、飼草等加工業,着力提高農產品深加工增值率;培育有發展潛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專業合作社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新的經營模式和產業增長點。二是做強做大特色林果業。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推進特色林果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以核桃、杏乾等為重點的林業產業體系,積極推進奧依塔克鎮戈壁沙棘示範園、阿克陶鎮土桃示範基地等項目建設。另外,要突出抓好林果產品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品牌創建活動,嚴把林果產品質量關,加快林果產品營銷網絡建設,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是推動現代畜牧業改革。以加快傳統畜牧業改造提升和現代畜牧業開拓創新為方向,以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促進畜牧業提質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為核心,着力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同時,全面落實草原生態獎補政策,積極做好第二草原保護補助獎 勵機制和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建設項目。

4. 大力實施扶貧開發,抓好民生工程建設。 脱貧攻堅是全縣上下今後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充分認清新形勢,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及工作思路,紮實開展好扶貧開發工作,切實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可持續的措施,確保這項艱鉅的民生工程如期完成。

一是突出扶貧精準度。 要讓鄉鎮幹部、住村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和貧困户明白什麼時候脱貧,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脱貧,充分調動貧困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鄉鎮要突出“扶產業、惠民生、改面貌”,村組要突出“提能力、抓示範、高引領”,貧困户要突出“增內力、勤致富、促增收”,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措施落實到位。二是建好扶貧機制。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形成“縣抓總、鄉落實,工作到村、幫扶到户”的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一方面要爭取專項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把有限資金用到挖“窮”根、斷“困”源上。三是落實幫扶到户。要結合“訪惠聚”活動,由住村工作組、村“兩委”班子定期組織召開十户長、小組長和家庭工作會議,詳細瞭解每個家庭具體情況和思想動態,堅持因户施策、因人施法,注重“輸血”向“造血”的轉變,使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一個勞動力接受技能培訓、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實現一人就業;對於貧困家庭能夠發展什麼產業,就扶持什麼產業,力爭各展所長、各盡其能。

5. 統籌推進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突出統籌規劃,結合實際,分類指導,真正促進新農村建設由“單向突進”向“綜合邁進”,全面盤活現有農業農村的各類潛力優勢資源,使“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

一是突出環境整治工作。 繼續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切入點,重點抓好村莊道路、渠道建設和綠化工作,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發展養殖場沼氣工程處理養殖小區牲畜糞便,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讓農村變成環境優美、綠色生態和令人嚮往的生活樂園。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大對農村教育、文化、醫療衞生、社會保障事業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支持力度,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要繼續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水利建設,統籌做好節水、蓄水、調水文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三是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廣播、宣講、座談等形式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農牧民法治教育,提高農牧民思想道德教育素養,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引導農牧民羣眾懂得感恩、勤奮致富、遵紀守法,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擁護黨的領導、維護社會穩定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一年之計在於春。20xx 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各項目標已經明確、任務已經下達,能否取得實效,關鍵是靠大家如何抓好工作落實。最後,我提幾個要求。

一要腦袋“亮堂堂”,理順發展思路。 全縣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站在政治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下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中央和自治區、自治州黨委關於“三農”工作的安排部署,利用好手頭上的資源優勢,理順“三農”的發展思路,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思路上清晰、投入上傾斜、行動上落實。同時,大家要牢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因此, 全縣上下要對農業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對農村工作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傾斜,對農民羣眾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理解, 嚴格落實“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責任要求,確保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勢頭一往直前。

二要心裏“美滋滋”,樹立典型意識。 農業農村工作要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法,把抓示範點作為推進落實的有效手段。各鄉(鎮、場)、各部門(單位)要樹立抓亮點、抓特色、抓精品意識,親自謀劃組織,做到在點上出經驗、出特色,統籌各方力量,高質量、高標準抓一批項目建設、農村產業、農民增收的示範典型。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農牧民主體作用,大力開展強農惠農政策的宣教活動,堅持用羣眾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來教育引導羣眾,切實消除“等靠要”思想,樹立“改闖幹”的思想,讓農牧民自力更生建設美好家園。

三要生活“樂呵呵”,共享改革成果。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絕不能照搬城鎮模式,沒了農村味道,少了地域差異,丟了民族特色,必須建設特色鮮明、風貌各異、多姿多彩的新農村,不能千篇一律。為此,要繼續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到農村,進一步改善人居條件,逐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要廣泛開展各類喜聞樂見、貼近生活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農牧民羣眾業餘生活,用“真善美”微行動凝聚起和諧、崇善、團結的正能量。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下“三農”工作事關農民福祉、事關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希望大家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爭取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作出新貢獻。

看過20xx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

20xx年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總結

2.20xx年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講話

3.20xx年領導工作會議講話稿

4.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定調20xx年及十三五三農工作

5.20xx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6.20xx年縣政協會議發言材料

7.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發言稿20xx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20xx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部署安排20xx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待會,楊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三縣一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堅持“四化四縣”農業發展戰略,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着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基本民生事業建設,穩步提升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全縣“三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

(一)農業經濟逆勢而上取得新突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下,我縣農林牧漁業(含農墾)總產值突破百億大關,達100.49億元,同比增長6.08%,農林牧漁增加值66.83億元,同比增長6.7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同比增長9.6%。圓滿完成農業農村“”發展目標任務。

(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新進展。一是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4.68億元,建設13個重點水利項目,全縣新增、恢復節水灌溉面積1.5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17萬畝,新增節水能力300.1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74平方公里,供水受益人口4.4萬人。水利灌溉有效面積達27.9萬畝,農業灌溉用水系數從原來的0.55提高到0.56,城鄉自來水普及率達74%。二是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356.64萬元,建成農村安全飲水項目11宗,受益人口1.24萬人;新建農村公路152公里,打通農村公路“最後一公里”,實現所有自然村通水泥硬化路。完成3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新建和鞏固5個風情小鎮及三條“美麗鄉村帶”48個美麗鄉村,建成侯臣美麗鄉村,榮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光網覆蓋所有行政村,率先全省建成“全光網縣”。三是啟動永瑞國家現代熱帶農業公園建設,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名片。四是加大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力度。完善環衞基礎設施配套,投入近億元,完成6座垃圾中轉站,12座垃圾收集站建設,建成1000座農村無害化衞生户廁,創建7個省級衞生村。垃圾屋覆蓋全縣自然村,每5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實行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村鎮環境衞生狀況明顯改善。

(三)特色品牌農業建設取得新發展。一是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全縣熱帶作物及水果種植面積達68.46萬畝,其中熱帶水果21萬畝,新增種植5000畝,產量達22.8萬噸;熱帶作物47.46萬畝,新增種植6000畝,產量達4.32萬噸。二是積極推進商標富農工程,新註冊農業商標103件,新增省著名商標4件。全縣累計有農業商標929件,其中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23件,國際商標2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件。成為全省特色農產品品牌最多的市縣。三是充分發揮福橙研究所和福山咖啡研究所、無籽蜜柚研究所的作用,加強澄邁福橙、無籽蜜柚、福山咖啡生產技術研究,提高農民生產技術水平。四是加快推進“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啟動福山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發展農產品電商326家,全縣電商實現全年線上線下銷售額6.3億元,同比增長3.5倍。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再上新台階。一是加強農產品有標識可追溯體系建設,88%農產品做到有標識可追溯,比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二是加強農藥“一卡通”經營超市監管,確保農業投入品安全。三是建成澄邁縣農產品檢測站,在12個大田洋設立了田頭綜合服務站,開展農資配送、種植規劃、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農產品摘前質量安全檢測等服務,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水平。四是畜牧產品實行“一證一標一單”管理,重大動物疫病連續20xx年零發生。全縣瓜果菜、水產品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畜牧產品合格率達100%,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

(五)農業產業化水平得到新提升。投入1395萬元,推進潘村洋、孔水洋等菜田改造項目建設,改善菜田面積6500畝。投入3849萬元,實施生豬標準養殖場、健康養殖項目、“菜籃子”畜產品項目、海南名牌農產品標準化項目建設。安排貸款貼息及獎補資金968.22萬元,撬動小額貸款2.6億元,扶持農户擴大生產經營,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全縣累計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905家,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成為農業產業化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六)農業國際化建設取得新成績。一是依託澄邁優勢資源,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推進農產品出口外銷,目前,我縣瓜菜已經實現直供港澳、中亞五國,水產品出口歐盟、美日韓等國。澄邁福橙、無核荔枝正爭取打入歐美市場。二是澳洲活牛進口項目進展順利。該項目在我縣落户,將推進我縣屠宰業和商貿業發展。三是獲批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瓊台農業交流合作邁出新步伐。四是實施國家首批良好農業規範(GAP)示範縣創建項目。爭取用三年時間培育20家GAP認證農業企業(其中,種植業12家、畜禽養殖業6家、水產養殖業2家),以GAP認證為手段,把澄邁打造成為中國海南一個符合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範的、與國際接軌的地方品牌羣,真正實現澄邁農業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國際化目標。

(七)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工作邁出新步伐。一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在全縣10個鎮的154個行政村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測量,共測量土地面積59.5萬畝,佔國土“二調”面積的77.9%,土地測量率居全省前五位。二是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工作,建成163家農村金融服務站,不斷提升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八)農村基本民生事業建設取得新進步。一是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4所,縣級規範化學校32所、縣級標準化學校30所;新建公辦幼兒園8所,增加學位2880個;二是投入1280萬元,對4家鎮衞生院、5個村衞生室進行標準化改造。三是建成50個農村大舞台和50個農村籃(排)球場,火山巖古村落羣申遺工作穩步推進,美榔村等9箇中國傳統村落列入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全國文化建設先進縣”。四是新農合參合率99.5%,新農保參保率96.5%。金江鎮黃竹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14個農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五是投入1070萬元,實施扶貧基礎設施項目39個,解決了5085户24775人交通難問題、300户1400人飲水難問題、60户350人安全生產難和照明難問題、213户1078人文化生活等實際問題;實施精準扶貧,減少貧困人口3918人。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縣農業農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仍然較低,防災抗災能力不強。二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發展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大。三是特色農業規模較小,農產品深加工層級淺,帶動農民增收能力不足。四是農業科技人才短缺,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程度不高。五是土地撂荒情況較為突出,大片土地常年閒置,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六是村鎮規劃水平較低,農村“髒亂差”問題突出,人居環境亟需改善等等。各鎮、各部門一定要認清形勢,深入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xx年“三農”工作安排

今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歷次全會精神和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三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快推進農業“四化四縣”建設,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特色品牌農業為抓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為目標,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改革,扶貧攻堅,加快推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樹品牌、促融合,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澄邁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發展路子,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民富起來,讓農村美起來。力爭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07.5億元,增長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910元,增長10.2%,確保6523人脱貧與鞏固提升。

圍繞以上任務和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發揮資源優勢,着力在加快農業發展上下功夫

一是全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工程建設。探索符合澄邁縣情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努力實現我縣農業資源高效合理利用、生產過程生態環保、農產品安全優質、鄉村美麗宜居的現代農業形態,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二是加快冬季瓜菜基地建設。整合支農項目資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實施大茂洋等菜田改造項目,確保完成冬季瓜菜種植面積37萬畝,產量80萬噸以上。

三是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嚴格實行“菜籃子”工程縣長負責制,落實建設規劃,繼續抓好6000畝常年瓜菜生產基地建設,推進“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工作。加強瓜菜、生豬、水產等農產品監測預警,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菜籃子”產品生產穩定,價格合理。

四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充分發揮農產品檢測站和田頭綜合服務站作用,提高農產品檢測能力和水平,抓好農藥一卡通維護工作,推進農產品3G溯源系統建設,確保全縣瓜果菜、水產品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畜牧產品合格率達100%。

五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大富瓊脂加工廠、翔泰漁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壯大水產品加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推進澄邁咖啡初級加工廠、澳洲活牛進口項目落地建設,提高畜牧產品加工水平和畜產品管理水平。爭取省品牌林業100萬元扶持資金,扶持4家省級經濟示範基地,建設辣木、沉香種植和精深加工示範基地,發展養殖、花卉等林下經濟面積5萬畝。

六是加快“無疫區”建設。進一步夯實“無疫區”建設基礎,加快推進畜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抓好藻花香豬養殖園,白蓮鵝生態養殖示範園建設,擴大福牛配種點及示範點。加強動物病疫防控,落實動物防控屬地責任,開展春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重大動物疫病零發生。

七是加快特色品牌農業發展。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安排財政資金500萬元用於農民小額貸款貼息,支持發展特色品牌農業。打造金江、瑞溪福牛養殖區,永發魚鴨混養養殖區,加樂黑豬、文儒山寮雞養殖區,仁興、中興蜜蜂飼養區等四大特色產業養殖區,壯大福山咖啡、澄邁福橙、橋頭地瓜、澄邁福牛、冬季瓜菜、無核荔枝、文儒山寮雞、白蓮鵝等品牌農業,推進福橙種植示範園、福山咖啡種植示範園等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持續推進商標富農工程,力爭註冊農業品牌50個以上,認定1-3件中國馳名商標,加大品牌保護力度,維護我縣農業品牌聲譽。

八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縣重點小農水庫、農村飲水、高效節水灌溉等工程為重點,計劃投入2億元,實施罐區配套建設和節水改造工程6宗,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公里。加快推進永瑞國家現代熱帶農業公園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建設。

九是研究出枱盤活撂荒土地的相關辦法措施,力爭在短期內杜絕丟耕撂荒土地的現象。今年,選擇一個撂荒情況比較突出的鎮或田洋作為先行試點,然後在全縣逐步推進,全面鋪開。

(二)統籌城鄉發展,着力在促進農民增收上下功夫

澄邁能否與全國、全省同步乃至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關鍵在於農村的協調加快發展。各鎮、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特別是南部的幾個鎮要加快步伐,着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出實招,因地制宜抓好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推動全縣農村同步奔小康。

一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完成改造農村危房2500户,建成30個農村大舞台,50個農村籃(排)球場和20個農村全民健身設施。計劃建設58個文明生態村,其中新建48個,鞏固提高10個。不斷改善農村衞生環境。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加大農村衞生環境“髒亂差”整治力度,重點在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排放、人畜糞便處理等突出問題上下功夫。各鎮、各相關部門要發揮首創精神,探索適合我縣農村垃圾處理和日常保潔的新模式。

二是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整合涉農及利用各方面資金,做精做美三條“美麗鄉村帶”及按照省政府要求,啟動實施《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全縣71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三是加強村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600萬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新建農村公路60公里,推動文儒至仁興公路建成通車,開工建設仁興至加籠坪公路、三福公路至花場灣公路等一批農村公路,新開通美亭至永發公交線路,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

四是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繼續實施橡膠檳榔富民、特色農業富民、商標富民、打工經濟富民等四個富民工程。着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以及農村致富帶頭人,穩步增加經營性收入。加大保安、酒店服務員、咖啡師、高爾夫球童等行業的人才培訓和勞務輸出力度,確保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人,進一步增加工資性收入。認真落實惠民富民政策,抓好國家種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良種補貼等各項惠農補貼發放,強化補貼資金監管,多渠道增加轉移性收入。此外,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鼓勵農民以土地、勞力等多種形式參股、入股,多方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五是着力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做好迎接教育部對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的各項工作,基本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開展“一鎮一演”及文化下鄉,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完善縣、鎮、村三級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推行醫師多點執業,提高鎮村衞生院醫療服務能力。實施法制扶貧,為困難羣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三)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着力激發農業農村創新發展潛力

一是繼續推進農墾改革。推進農墾體制、管理、經濟“三融入”進程,促進農場和地方和諧發展。做好農墾系統退休人員養老保障工作,積極爭取省政府對農墾企業養老保險基金調劑補助,多方籌資解決農墾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問題。二是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爭取出台配套改革政策,推進林權有序流轉。三是深化農村土地流轉改革。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確保20xx年底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任務。穩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建設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加強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服務,支持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四是抓好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的認證、監測,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提升其對農業產業化的帶動能力。繼續創新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結農户機制,集中力量扶持大型龍頭企業,加強合作社監管,促進合作社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四)落實好扶貧工作措施,確保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

按照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暨扶貧研討會議的部署和要求,我縣要在20xx年底,完成縣“十三五”規劃部署當中15個整村推進村以及7180個貧困人口的脱貧攻堅任務。各鎮、各單位要用活、用好我縣脱貧攻堅“十項措施”,切實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確保如期完成今年脱貧攻堅工作的目標任務。

同志們,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脱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深化改革,紮實工作,不斷開創“三農”工作發展新局面,為我縣經濟社會全面加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6

一、把握形勢,深刻認識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近年來,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推進農民增收“頭等目標”、美麗鄉村“頭等工程”、維護穩定“頭等任務”,全面加強農村工作,形成了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繁榮穩定的良好局面。20xx年,全縣農村工作克服多種不利因素影響,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全縣實現“”良好開局作出了重要貢獻。概括起來有“五個新”:一是農民增收再上新台階。我們連續第四年把農民增收作為“頭等目標”,深入開展農民增收專項行動,全面啟動三大類38項羣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特別扶持項目,農民人均純收入繼20xx年超過全國水平之後邁上7000元台階,全年人均實際增長1191元,增幅達到19.6%,是松陽恢復縣制30年來農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同時,我們堅持不懈地開展“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計一部門”結對幫扶活動,全面消除了兩萬多户25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户,60%以上低收入農户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低收入羣眾奔小康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二是美麗鄉村建設邁出新步伐。我們把美麗鄉村作為“頭等工程”,編制了《松陽縣“三沿”整治及創建美麗鄉村總體規劃》,出台了《松陽縣“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田園松陽”行動20xx年度實施細則》,紮實推進 15箇中心村和 10個鄉村風情特色村建設,新啟動49箇舊村改造項目,成功創建2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深入開展“三沿”整治,加強綠化造林、平原綠化和林相改造,新建“三沿”景觀林3560畝,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我們繼續實施鬆古盆地萬人下山脱貧工程,啟動新溪安置小區建設,使2408位農民實現了下山脱貧,促進了人口集聚。三是生態農業實現新提升。我們堅持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的主載體,推進2個現代農業綜合區、5個主導產業示範區、8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和7000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促進了農業向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轉型。全面實施茶園病蟲害統防統治,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茶商大會?松陽銀猴茶葉節,促進了茶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同時,積極培育生態特色產業,香榧、油茶兩大支柱產業分別達到4萬畝和7萬畝的規模。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四是社會公共服務得到新優化。我們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重大使命,深入實施“幸福民生五大工程”,不斷完善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網絡,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基層醫療單位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着力改善城鄉教育、科技、文化、衞生基礎設施,金融、物流網點實現鄉鎮全覆蓋,農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紮實推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民羣眾幸福感穩步提升。五是基層組織建設獲得新加強。我們旗幟鮮明地堅持“德才兼備、事業選人”的導向,圓滿完成了全縣401個行政村村級組織換屆工作,整個換屆過程風清氣正,新一屆村級組織班子的素質和結構明顯優化。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縣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農村工作戰線上的同志們和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羣眾敬業奉獻、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大家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要清醒認識到當前農村工作面臨着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形勢嚴峻、任務艱鉅。今年是黨的召開之年,是縣九次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實之年,也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農村工作,機遇更大、要求更高、任務更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少。説機遇更大,是因為今年中央、省、市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中央頒佈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xx- 20xx年)》,我省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省委、省政府繼去年出台《關於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後,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山區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我市成為全省“山區科學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並爭取到了“三大國家試點”的重大政策機遇。説要求更高,是因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農村改革創新,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及制度體系,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市委、市政府下發了“1號文件”,在全市深入實施“農村發展六大行動計劃”,有關指標將納入年度綜合考核,這些都對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説任務更重,是因為縣九次黨代會確定了“全面推進‘兩區’建設、全力打造‘田園松陽’”的戰略任務,提出了“三個翻番、三個前列”經濟發展目標和“兩區”建設“56789”核心指標。所有這些指標都與農村工作密不可分,特別是打造“田園松陽”的戰略任務,更賦予了農村工作全新的內涵。農村工作肩負着更加重大的責任、更加艱鉅的任務,不容絲毫懈怠。説困難和問題也不少,是因為我縣農民整體收入水平仍然較低,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農業組織化程度、產業化水平仍然不高;美麗鄉村建設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農村體制機制方面也存在着亟待改進的地方等。對於這些問題,必須在今後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二、突出重點,全面落實“農村發展六大行動計劃”各項目標任務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既要全面部署、整體推進,又要抓住關鍵、重點突破。結合我縣實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必須緊緊圍繞“全面推進‘兩區’建設、全力打造‘田園松陽’”戰略任務,按照“民富、村美、風正”的要求,積極實施“農村發展六大行動計劃”,推動農民增收方式、農業發展方式、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體制機制“四個轉型”,努力促進農村人居環境舒適性、居民生活幸福感、社會發展和諧度“三個提升”。要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1.以農民增收方式轉型為重點,着力提升農村居民生活幸福感。農民增收是農村工作的永恆主題。堅持把農民增收作為“頭等目標”和做好農村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着力轉變農民增收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一要全力以赴推進特扶項目。今年是特扶項目的攻堅之年。要按照市委盧書記在松陽調研時提出的“力爭用兩年時間完成特扶項目建設任務”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加快特扶項目建設進度。各項目推進組要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努力提高政策處理、資金籌措、項目推進能力。要切實用好特扶項目的政策機遇,加大對茶葉、香榧、油茶三大支柱產業和食用菌、高山蔬菜、筍竹林、水果等特色產業,以及農民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創業貼息貸款、資金互助組織和集體經濟薄弱村物業經濟,不斷增強農民自主增收能力。同時,要嚴格執行項目管理、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資金審計和監督,確保特扶項目發揮最大效用,惠及全縣人民。二要堅持不懈實施低收入農户奔小康工程。要把促進低收入農户增收作為工作重點,抓緊編制“低收入農户倍增計劃方案”,設立扶貧專項資金,繼續抓好“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計一部門”結對幫扶活動,完善領導和部門結對幫扶機制,切實加大對低收入農户集中村和低收入農户的幫扶力度。要積極創新幫扶方式,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來料加工、農村電子商務和低收入農户集中村物業經濟,發展低收入農户集中村資金互助社,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確保年內實現70%以上低收入農户家庭人均純收入高於4000元的目標。三要持之以恆發展勞務經濟。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拓寬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深入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打響“松陽茶師”、“松香師傅”、“超市能人”等勞務品牌,促進更多農民轉移就業、外出創業,推動更多的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四要全面統籌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以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為根本目標,深入實施“幸福民生五大工程”,重點抓好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羣眾工作水平。加快完善農村保障體系,推進教育、文化、衞生、科技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不斷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與均等化水平。深入開展農民文化節和“送戲下鄉”等文化活動,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2.以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為重點,着力培育壯大生態農業。堅持把農業原生態化、標準化、精品化、產業化作為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主攻方向,圍繞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以農業“兩區”建設為抓手,着力打造生態農業塊狀經濟。一要深入實施農業“258”工程。高標準、高起點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工程推進機制,做到每一個項目有領導聯繫、有單位落實、有人員在抓、有建設時限“四個有”,力爭把園區建成農業轉型升級的示範區。把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和培養現代農業經營人才作為重要舉措,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户和加工大户,發展立體農業、精品農業、創意農業,在農業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推動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生產效益。二要提升特色主導產業。圍繞形成“茶葉、香榧、油茶”各10萬畝特色塊狀經濟的目標,着力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繼續實施“五大興茶戰略”,發展茶葉清潔生產、精深加工和茶文化休閒旅遊,構建“走全國、種全國、賣全國”的茶產業總部經濟發展模式;加快推進“松陽銀猴”註冊馳名商標工作進度,力爭在年內有新進展。大力推進香榧、油茶擴量提質,加強政策扶持、龍頭培育、品牌打造、行業管理等相關體系建設。同時,深入實施農產品市場營銷戰略,加快縣城綜合農貿市場建設,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企業和流通大户,努力把我縣建成浙西南農產品集貿中心。三要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牢固樹立“質量安全是生命線”意識,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投入,加快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推進茶園病蟲害統防統治,嚴厲查禁銷售、使用違規農藥,完善茶葉質量IC卡(質量溯源系統),健全區域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以美麗鄉村建設轉型為重點,着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舒適性。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整鄉整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富有田園韻味的美麗鄉村,共建綠色生態家園。要注重“五個抓”:一是抓規劃。要按照中心鎮-小集鎮-中心村-規劃保留村梯度有序的空間結構體系,結合“撤小鄉並大鎮、撤小村並大村”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堅持規劃先行、應地制宜、分類實施的原則,進一步優化村莊布點規劃、完善村莊建設規劃,切實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指導性。二是抓重點。要把中心村和風情特色村建設作為工作重點,抓緊出台加快中心村建設實施意見,按照佈局合理化、產業規模化、人口集聚化、設施配套化、服務社區化、環境生態化“六個化”要求,強化資源整合,集中力量把中心村和風情特色村率先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農村新社區。三是抓提升。把舊村改造工作重點從“擴面”轉向“提質”,更加註重建設品位和村居特色,加強對具有歷史文化和旅遊開發價值的古村落、原生態村落、古民居整體保護利用,有序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和亮化,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富有魅力的田園鄉村。四是抓轉移。深入實施鬆古盆地萬人下山脱貧工程,圍繞解決“誰下山、怎麼下、下到哪”等關鍵問題,抓緊出台跨村安置、公寓安置政策,加快推進新溪小區一期、西坌小區二期和筏鋪小區四期建設,啟動鋪門小區建設,重點推進高山遠山、地質災害隱患點、飲用水源保護區的行政村整村搬遷和自然村撤併,加強安置小區後續服務和管理。五是抓環境。牢固樹立抓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就是抓“潔淨松陽”理念,把農村環境衞生整治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以鬆古平原和“三沿”地區為重點,深化以“四清四治四改”為主要內容的“三沿”整治工作,不斷完善農村環境衞生保潔機制。實施田園松陽美化工程,開展綠化造林、平原綠化和林相改造工作,推進鬆陰溪幹流、小港流域水生態修復,確保完成鬆陰溪幹流及所有支流禁砂工作,努力創建鬆陰溪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同時,要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切實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災減災工作,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4.以農村體制機制轉型為重點,着力提升農村社會發展和諧度。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積極開展農村改革試驗,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強大動力和今年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一要抓住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試點的機遇,切實加強領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確保赤壽生態工業區5700畝低丘緩坡綜合開發項目紮實有序推進。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村耕地墾造、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機制,切實加強項目管理,確保既用好政策又不越“紅線”。 二要抓住扶貧開發綜合改革實驗的機遇,把促進農村人口向中心城鎮和中心村集聚作為主線,按照《麗水市扶貧開發綜合改革試驗方案》要求,加快推進城鄉户籍制度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異地轉移農民利益保障機制改革,推動農村生產生活要素合理有序流動。三要抓住農村金融綜合改革實驗的機遇,大力發展多元化農村金融機構,積極組建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擔保公司等農村金融組織,確保年內組建1家村鎮銀行。同時,大力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深化林權抵押貸款、茶園抵押貸款、農房抵押貸款改革,努力推出更多支農信貸產品。

三、凝心聚力,為做好農村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推進新形勢下農村工作,既需要敢闖敢創的魄力,又需要會闖能創的能力。全縣上下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密切溝通協調、大膽改革創新,全面落實農村工作各項目標任務。

1.強化組織保障。各鄉鎮(街道)、部門要把農村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自覺地落實“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民情地圖”促服務工作和“五個第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發動黨員幹部深入農村、走進農户,切實為羣眾送服務、解難題、辦實事,形成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濃厚氛圍。要在農村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以“強黨性、明法紀、作表率、促發展”為主題的黨性法紀教育和以“知恩感恩報恩、愛黨愛國愛家”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不斷增強農村黨員幹部的黨性觀念、奉獻意識和服務能力,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

2.強化要素投入。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資金、土地、人才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工作傾斜力度,有效整合財政投入,不斷提高資金的實效性。加強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確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主要用於美麗鄉村建設。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農村發展帶頭人、農村技能型人才和生產經營性人才隊伍,為農村工作提供人才服務和智力支撐。

3. 強化督查落實。按照“農村發展六大行動計劃目標”和特扶項目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工作綜合考評體系,以嚴格督查考核促進各項目標任務穩步推進。縣委、縣政府督查室、效能辦、農辦等要開展工作督查,加強考核獎懲,把農業是否發展、農民是否增收、農村是否進步作為對各鄉鎮(街道)、部門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並將考核實績與各級幹部的考察考核、評先評優,與村幹部的激勵保障政策直接掛鈎,做到“獎懲分明、互促共進”,確保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7

一、牢牢把握橋海時代的歷史機遇,切實增強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縣域強。要實現小康社會,首先是要農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整個象山的小康。所以每年我們對“三農”工作,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因為事關全局。尤其是在當前全力實施“”規劃,深化實施橋海興縣總戰略、全面開啟橋海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的“三農”工作顯得更加重要,地位更加突出。我這裏講三句話:

第一句話:肯定成績,堅定信心。“”的五年,是“三農”工作得到加強、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各項工作都取得顯著成效的五年。這五年也是我們對農業投入最多、農村發展最好、成效最顯著的五年。一是農業經濟繼續走在全省前列。象山的水產業比重比較大,所以農業的經濟總量已經連續多年名列全省第二位。尤其是這幾年,我們先後榮獲“中國梭子蟹之鄉、中國海鮮之都、中國柑桔之鄉、省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綜合強縣、省市級糧食生產先進縣”等稱號。“7+1”龍型產業提升計劃深入實施,產業基地化、規模化、設施化、科技化、品牌化大力推進,大塘港省級農業綜合示範區等一批農業集聚平台加快形成。二是農村面貌發生鉅變。近幾年創建全面小康村36個,整治村達到400多個,建成農民集中居住區4個,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縣。基礎設施邁上新台階,建成通村公路516公里,硬化村內及聯網公路261公里,建成港灣式停靠站753座,村莊中巴通達率達91%,城鄉區域聯網供水工程基本建成。建成星級農民會所332家,成為我們村級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讓農村多了一個議事、休閒、文化等活動的場所,這項工作應該在全省、全市都是走在前列的。三是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漁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xx年,全縣農(漁)民人均純收入達120xx元,比20xx年增加5500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遞增10%以上。通過五年的發展,整個農村的生活水平較快改善,特別是農村的公共服務得到明顯改善,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把城鎮的文化、醫療延伸到農村,讓農民在家門口能夠享受到城鎮的公共服務。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加強,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1%,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達9.1萬人,農村住房政策性保險參保率98.3%,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達到14個。四是農村改革領先省市。完善財政投入機制,整合三農扶持資金,各級財政投入“三農”的資金達到22.3億元。創新金融支農服務,累計發放支農抵押貨款74.3億元,5萬元以下小額農貸發放量達到15000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對農村的經營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持續推進土地流轉,新增土地流轉面積6.3萬畝,流轉率達到60%,增長55%。探索完善農村資產流轉機制,籌建縣農村集體資產交易中心。五是農村社會管理得到加強。 “村民説事”民主管理制度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並在全省、全市推廣。另外,“樊嶴經驗”、九傾“和諧促進會”這些基層創新的模式得到推廣,為農村的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回顧五年工作,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有很多的典型需要挖掘、需要推廣,剛才我們表彰的各個典型都是不同的類型,行行出狀元,值得大家學習。

第二句話:正視差距,任重道遠。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是我們最基本的一項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通過一年或者五年把農村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在看到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三農”工作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一些挑戰。一是農業的產業化、集約化水平不高。從全縣看,雖然近幾年現代農業發展很快,但是與先進地區相比,總體上農業的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集約化水平不高,還處於起步階段。如20xx年,全縣81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產值60.56億元,家均產值不到1億元,產值上億的農業龍頭企業僅有15家,這些還是把各類加工企業算進去。20xx年全縣土地流轉率雖然達到60%,但與鄞州區的80%相比仍低20個百分點,全縣集中連片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僅佔總流轉農户1/4,而寧波市平均水平為54.2%。二是城鎮化水平低,城鄉統籌的水平不高。到目前為止,除丹城、石浦之外,確實還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公共服務比較完善、人口相對集聚、工業比較發達的小城鎮,雖然西周、賢庠也是中心鎮,但是整個城鎮的功能還不夠完善,所以整體的城鄉統籌水平不高。我們去年城鄉統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為76.88分,整個寧波市是87.09分,要比全市低11個百分點,尤其要比寧海、奉化低,寧海81.19分,奉化79.98分。當然,這個統計數據是個相對值,但是也反映整個城鎮化的水平比較低。三是集體經濟整體薄弱。全縣490多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在100萬元以上村僅有66個,在10萬元以下的村還有112個。20xx年年報中的172個行政村收入低於5萬元,通過縣財政安排1000萬元資金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用於補差,基本消除了5萬元以下的村,但20xx年年報中顯示仍有102個行政村收入低於5萬元,説明主要還是依靠補差得以消除,大部分村的自身“造血”功能依然較弱,收入來源不穩定,個別村甚至無任何收入來源,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路徑缺乏,辦法不多,能力不強。四是觀念素質相對滯後。經過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的多次洗禮,全縣農民的思想觀念和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文化程度、經營意識、知識素養、文明水平均得到大幅提高,但與先進地區比,與我們的城鎮比,受長期生活習慣、小農經濟、小生產者意識的影響,尚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觀念陳舊、思想保守、鄉土意識濃厚、文化素質偏低等問題。從思想觀念看,部分農民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從文化素質看,我縣30萬農村勞動力中,大專以上學歷僅佔2‰,低於全縣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與先進地區的差距比較大。從科技素質看,在全縣農村勞動力中,真正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不到10%,而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轉移就業,真正留在農村從業的大部分是“50、60”羣體。我們既要正視問題,又不能喪失信心,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放寬視野,拉高標杆,迎頭趕上,推動農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第三句話:把握機遇,大有可為。“”時期,是我縣“三農”工作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縣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全面科學分析了象山“”時期面臨的發展環境和宏觀形勢,作出面臨象山港大橋全面建成通車、寧波加快構築現代都市、海洋經濟快速崛起等三大機遇的科學判斷,提出了要把整個象山半島建設成為寧波乃至長三角區域的品質後花園。人們常説的後花園是指“家後面的花園”,而一個地方的後花園則是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生態良好、環境優美”之地,是人們休閒度假、享受自然、棲息心靈、陶冶情操之地,是外地遊客趨之若鶩、流連往返的旅遊目的地。我們的農村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生態多樣,形象地説,就是一個純天然的後花園,是象山半島打造品質後花園的基礎和載體,也是重點和難點,更是潛力和希望。綜合分析“”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我們認為,也面臨着三大機遇優勢。一是農村資源環境加速升值。隨着象山港大橋的全面建成通車,我縣將進入“寧波半小時、杭州兩小時、上海三小時”的都市交通圈,進入無縫對接大都市的嶄新時代,將不斷激發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入象山、集聚象山,推動全縣海洋、生態、文化等資源升值,湯臣、保利、中鐵建等知名品牌企業紛紛來象山考察洽談,看好象山。具有戰略眼光的大公司、大財團必將來投資開發我們農村的休閒旅遊、生態農業、景觀房產、農家莊園。大量的城市居民必將上山下海進農村,來農村消費,來農村休閒,來農村體驗,來農村觀光,吃海鮮、品民食、住民宿、享民風,感受農村的純樸與原始氣息。所以説,農村豐富的山海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將得到價值發現,必將呈幾何級數加速升值,必將大大拓展農村的發展空間,從而促進觀念轉變、促進農民增收,最終促進農村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跨越發展。二是“三化同步”局面加力形成。《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省委提出要“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會”的目標;市委提出“全域城鎮化”概念,要把寧波打造成“全省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央和省、市對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重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新決策新部署,為我縣統籌城鄉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了加速加力推進的重大機遇。縣委、縣政府在去年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了“2246”縣域新型城鎮體系佈局,就是要以新型城鎮化引領新農村建設,以城帶鄉、以工哺農,城市支持農村,工業支持農業,統籌城鄉發展。隨着經濟開發區、象山?對農業農村發展產生巨大輻射帶動作用,加速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功能體系,切實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三是改革創新動力加快釋放。經過這些年持續不斷的改革創新,我縣已經初步構建良好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完善了推進農村發展的制度機制,完全具備了在新的起點之上實現新的跨越的現實基礎。同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農村幹部、農民羣眾要求同享城市文明、公共服務的願望更加強烈,創業創新、加快發展的激情更加迸發,不敢落後、奮力趕超的動力更加強勁。我們要緊緊抓住今後一段時期難得的歷史機遇,真正把我們的農村打造成為服務於寧波大都市乃至長三角的魅力花園,打造成為城市居民的休閒樂園,打造成為全縣廣大人民羣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共同帶領農民羣眾奮發走進橋海新時代。

二、深入貫徹 “三化同步”戰略思想,進一步明確幸福美麗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

已經制定的縣“”規劃綱要明確了新農村建設重要目標:到20xx年,農業總產值持續增長,農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000元,實現翻番,年均增長11%。今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提出三個一、六大任務:三個一就是一個核心,要貫徹“三化同步”戰略思想;一個目標,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一個抓手,抓好“千百十”、實施新農村提升行動;六大任務即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加快基礎設施、促進農民增收、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一)加快農業產業轉型,發展現代農業。這是第一大任務,主要是做好“五化”文章,擴大規模化,推進設施化,強化科技化,引導走向市場化,做好生態化。從規模化來説,象山整個農業規模化程度屬於比較低的,所以這幾年我們一直在開展這項工作,但是接下去農村的土地流轉會越來越難,因為有的農民思想不解放,認為一定要留點自留地。其實要解放一點,像定塘沙地村,通過集體流轉,不光把本村,還把外村的土地也流轉起來。第二個就是要設施化,就是要工廠化。現在我們真正搞現代農業,如果你不搞工廠化的設施,農業的效益是非常差的。如果搞工廠化,整個農業效益會大大提高,比如賢庠秧苗育種的工廠化設施,覆蓋全縣80%的農户,效率非常高。我們養甲魚也好,養白對蝦也好,如果能把工廠化大棚搭起來,它的效益是成倍成倍的增長。如西邊塘大棚種植美人指葡萄,有5萬元—10萬元每畝的收入。所以,從長遠來看,一定要讓社會資本包括工業資本,投向設施農業,大力發展大棚温室、噴微灌和養殖配套設施,提高園區裝備水平,建設大塘港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獅子山灌區南美白對蝦等2個省級主導產業示範區、旦門海水養殖科技研發精品園等4個省級特色農業精品園,用工業的思路來抓農業的開發。第三個就是科技化。現在很多的優良品種培育出來,關鍵靠科技推進。很多大學生村官利用大學裏學的知識,結合農村實際,大搞精品養殖、精品種植,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農業要提高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最後還是要靠科技推進,上次科技與人才大會的時候,也對農業科技人才進行了表彰,其實我們鄉鎮的農技站、農技骨幹隊伍非常重要。第四是要大力推進市場化。搞活農村的流通,讓更多的農民走出去,去搞市場化的經營。農業也要做農業的品牌,所以我們加大商標註冊,鼓勵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今年要新增15只“三品一標”,打造大白鵝、梭子蟹等區域品牌。第五要保護好農業生態。大力推廣循環農業技術,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這塊也很重要。

(二)積極實施“113”行動,建設美麗鄉村。這是“千百十”工程中提出來的,按照“642”佈局,“113”就是美麗鄉村為主線,農房“兩改”為龍頭,集中搞好土地、村莊、環境三大整治。這個行動不是搞一年,而是要持續3—5年,這樣才會出成果。首要是土地整治,要按照“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綠則綠”的原則,把我們的集體土地、零星土地、未利用的土地、山坡地整治出來,發展規模農業、規模養殖、水果種植,每年復墾建設用地500畝,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用地指標,這方面在全市是做的比較好的,潛力也比較大。泗洲頭鎮楊大場村就是利用村裏的廢棄土地,改造成500畝花卉種植基地。其次是要開展 “一户多宅”為主體的村莊整治。開展“一户多宅”整治,既改變了農村村貌,又解決了土地資源。去年在茅洋集中試點,剛才茅洋村書記也介紹了經驗。今年要再推進5個鄉鎮“一户多宅”集中整治工作,縣政府也非常重視,專門安排專項資金來獎勵推動這項工作。當然,其他鄉鎮也做的比較好,如賢庠的官司塘村,去年也拆除了400多户的零星宅基地。關鍵是要互相學習,要學典型,要下決心,這是象山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特色,這項工作也得到市委主要領導的肯定。這次王書記來象山第一站就是去看了鶴浦鎮的馬小坦村。所以我們就是要搞因村制宜、因地制宜,靠農民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家園建設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要繼續抓農房“兩改”,加快建設25個農民集中居住區,安置農户4000户。既要按照城鎮化的要求,有序的加快農村向中心村、中心鎮集聚,也要結合象山的自然特色、自然風光,加快自然村梳理式改造,兩者結合打造象山特色的農村新家園。第三是農村環境的整治,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深度做好農村污水治理,分類分批推進污水處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再來搞美化家園,要集中建幾條線,比如象山港大橋造通了,黃避嶴到牆頭這條線就是重點,要展示出象山農村的風采。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公共服務。中央提出,今年水利是重點。我縣第一階段的水利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接下去就是區域聯網、農村的網絡通水(自然村之間)、網絡公路。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建設水利項目300項,推進“千塘百溪”整治及水環境保護工程、重點城鎮防洪排澇工程、山洪災害非工程性措施建設,基本建成東北部供水工程,建設石浦水廠二期,實施牆頭等3個鄉鎮城鄉區域聯網供水工程建設,完成7個鄉鎮鎮村聯網供水管道鋪設,開展22個村供水管網改造和水站建設。建成17個共2.3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實施1.9萬畝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和1.6萬畝土地治理中低產田改造項目,開發低丘緩坡造地20xx畝。加強漁船安全裝置和節能減排裝置配備,健全漁船避碰預警體系。新改建網絡公路50公里,建設港灣式停靠站20個,新增31個行政村通班車。積極實施農排線路改造。要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新建社區衞生站20家,建成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00個。要逐步提高農村保障水平。完善新型養老保險制度,提高新農合籌資和補償水平,確保住院有效費用補償率達到60%以上。推進鎮鄉敬老院、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和村老年之家建設。完善扶貧助學政策體系,擴大困難羣眾子女義務段教育“兩免一補助”覆蓋面。

(四)拓寬創業就業渠道,加快農民增收。今年開始,大家要動動腦筋,搞點“農家樂”、“漁家樂”,要讓遊客留下來,剛才沙地村已經作了很好的經驗介紹。農家樂有什麼好處?農家樂搞起來,農民的素質可以提高,農村成為大花園,是一系列的產業配套,是真正的致富之路。一户人家如果有三個房間,一年時間100天有遊客來的話,按200元一天計算,一年就是6萬元收入,效益十分可觀。為什麼要發展“農家樂”,因為象山將來是真正的“後花園”,上海等城裏人都要到象山農村來休閒,來品海鮮、來健身、療養,享受象山的空氣。安吉、麗水農家樂發展的很成功,麗水有一個鎮60%的農户經營“農家樂”,去年的農户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6000元,這個很不容易。我們農村的基礎設施、自然特色、區位條件比安吉、麗水有優勢,因此這項工作真正是促進農民致富、提高農民素質、徹底改善農村環境的有效途徑,大家要好好推廣。

(五)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增強發展活力。要啟動運作縣農村集體資產交易中心,推動農村資產流轉和資本化。要繼續深化金融支農服務,圍繞信用貸款、抵押貸款、聯保貸款,進一步探索創新信貸品種和服務方式,着力構建多金融機構聯動支農格局,重點加快“豐收小額貸款卡”和“金穗惠農卡”發放,擴大小額貸款農户覆蓋面。完善農村信用體系,繼續推進“三信”評定和資信建檔入庫工作,信用鎮、村、户分別達到5個、250個和2萬户,資信檔案入庫率達到65%。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關鍵還是要自力更生。要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發展基金的作用,建立健全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村莊整治建設和宅基地整理等契機,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等資產,用足用好村集體留用地政策,探索開展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大力扶持欠發達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加快山區資源開發利用,加大扶貧力度,促進跨越發展。

(六)創新農村社會管理,促進和諧穩定。要全面完成村委會換屆工作,選優配強農村幹部隊伍,進一步完善村幹部隊伍的激勵機制。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化“三級聯創”和“先鋒工程”建設,推進“五個好”村黨組織創建工作。要完善民主制度,規範村級組織運行工作機制,繼續擴大“村民説事”制度推廣面,建立聯村駐村幹部、大學生“村官”列席村重要會議制度。強化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化平安創建活動,完善矛盾調處體系,認真落實信訪工作,維護農村穩定。深化農村基層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要紮實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豐富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千場電影百場戲進農村和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全面完成鎮鄉(街道)文化站建設,建成村落文化宮60家、農家書屋104家。要大力倡導婚喪事簡辦,制止封建迷信活動,嚴厲打擊賭博行為和非法宗教活動,推進移風易俗,營造良好新風尚,在這方面,我們的各級幹部要帶好頭,管好自己及身邊人。

三、深入開展“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村黨支部書記要切實發揮好在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中的核心作用

當前,全縣上下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一流”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三思三創”活動的關鍵詞是“思”和“創”。“思”,就是要引導廣大幹部羣眾深入思考推進科學發展的寧波之路,積極思量在全國乃至國際座標中的寧波之位,認真思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寧波之策;“創”,就是要對照標杆找差距,振奮精神幹事業,改進作風破難題,以一流的思想理念、一流的意志品質、一流的工作水平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廣大農村基層幹部要對照市委“三思三創”和縣委“四開”、“十干”的總體要求,靜心思考在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打造品質後花園的偉大實踐中發揮什麼作用,採取什麼辦法,擔當什麼責任,留下什麼痕跡。上次在村支部書記培訓班上,我提出了六點要求,今天,我再向大家提七句話的要求:

第一句話,思進思變、拉高標杆。按照“三思三創”要求,要有新的發展、新的動作、新的目標。要看到寧波未來發展的前景,看到象山未來發展的前景,更要看到自己的鄉自己的村未來的發展前景。比如黃避嶴鄉,現在很多客商都看好,打算投資超五星級、六星級養生會館等設施,土地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將來就是個後花園。鶴浦的風門口、高塘的花嶴島,將來都是最頂級的資源。所以我們要窮則思變,不斷去創造,真正解放思想、放寬視野,拉高標杆。支部書記一任是三年,被選上是對你的信任,就要擔當好建設新農村的歷史使命。要跳出象山看象山、着眼未來看象山,看到象山農村未來的優勢和潛力,看到幸福美麗新農村的美好前景。象山打造的是寧波、上海的品質後花園,而農村是真正、原生態的後花園。要把生態搞好,要把基礎設施搞好,要把村莊建設好,要把綠化搞好,打造品質後花園,這就是我們新的標杆。

第二句話,創新創業、自強不息。這也要靠我們創業精神,要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就是要自力更生。最近我走了幾個村,感觸很深,所有新農村的典型,不是黨委政府投入培育出來的,都是靠你們的雙手、靠羣眾的智慧、靠支部書記的引領,一個一個典型樹立起來的。楊大場村、馬小坦村等都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所以建設新農村,我們黨委政府給你們政策,最後是靠老百姓創造的,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創造出來的。所以很多經驗都是靠下面先做的。黃避嶴的周家村,這個村有5公里長,6個自然村組成,原來村集體經濟很薄弱,還負4萬元的債務。陳啟發同志當了支部書記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村莊整治,進行“一户多宅”整治;第二件事情是搞集體經濟,將500畝沙泥塘進行改造,一年有40萬元承包費;第三件事是搞村莊綠化整治,把會所後面的一座小山改造成一個公園,村莊形象就不一樣。所以説很多農村的東西都是靠支部書記引領、靠農民的集體智慧創造出來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力更生。我們搞農民會所也一樣,是靠大家的智慧,有的是集體經濟出一點,有的是向老闆要一點,使我們有了一個很好的公共服務場所,各種社保中心、醫保中心都可以入駐。

第三句話,因村制宜、各顯神通。建設新農村,沒有現成模式,而是一個探索實踐、創業創新的過程。就是你這個村怎麼發展,老百姓怎麼富,要視每個村的情況,宜工則工、宜漁則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認為種楊梅會致富的就種楊梅,認為搞養殖會致富的就搞養殖,認為搞工廠出租會致富的就搞工廠出租,大家各顯神通,關鍵靠你們去創造,在創新上下功夫,多動點腦筋,多出點思路,尊重民意,創造特色。

第四句話,比學趕超、爭先進位。各個支部書記之間要比一比,學一學。賢庠鎮鹽廠村出了個李萬春書記,大家都向他學習。身邊的典型是最鮮活的例子,是最能學的進的,大家都是象山人,大家都是支部書記,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所以“三思三創”的一個根本要求就是要大家比學趕超。

第五句話,顧全大局、算好大帳。進入橋海新時代的象山半島,正處於大開發、大開放、大建設的黃金髮展期,無論從海上到陸上,還是從北面到南端,到處是機聲隆隆、熱火朝天的開發景象。當然,建設發展的最終成果也是惠及全縣農村的,惠及全縣老百姓的。希望廣大農村幹部胸懷全局、顧全大局、算好大帳,講黨性、講政治、講風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局部與整體、眼前與長遠的關係,主動挺直身、站出來、帶好頭、作表率、樹正氣,算大帳、算長遠帳、算子孫後代得益的帳,形成團結奮鬥、幹事創業的良好局面。

第六句話,公平公正、心底無私。公生明,廉生威。公平、公正是村“一把手”的行政之本。只有辦事公平、處事公正,才能讓羣眾信服。如果一個村羣眾反映村幹部以權謀私、多吃多佔的問題,可能並不屬實,但也在一個側面反映出村幹部工作上有不周全、不到位的地方,要心底無私。作為支部書記,一定要明白當幹部不能與民爭利,而要為民謀福。在這一點上如果把握不當、處理不好,不但幹部當不好,工作幹不好,還可能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第七句話,敬業奉獻、服務百姓。村幹部是半脱產的“泥腿子”幹部,擔子非常重,壓力非常大,既要搞好自家生產經營,又要帶領羣眾致富。現在很多幹部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當幹部很難。其實,當村幹部更艱難! “端的是泥飯碗,乾的是鐵任務”,農村情況最複雜,矛盾最集中,問題最具體,奉獻最重要。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足崗位,再創新功,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四、踐行“一線工作法”,在“四開十干”中合力開創幸福美麗新農村建設新局面

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核心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作為服務部門、鎮鄉和街道要深入思考你看待“三農”的思想定位,思考要為“三農”承擔什麼職責,思考能為“三農”工作做些什麼,等等。我認為,關鍵是要做到兩個“真”。

一要真心真意為農服務。關鍵是三句話:第一是有沒有為農服務的意識。要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要以工業化、城鎮化的理念發展農業、建設新農村。每個部門都要思考各自在農業農村發展中應承擔什麼職責,具有哪些優勢,發揮什麼作用,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思路的出辦法,尤其是農口部門,更應責無旁貸,一馬當先,衝鋒在前。第二是能不能為農村辦成一批實事好事。要進一步創新舉措,為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出謀劃策,辦成一批實事,解決一批難題。我們的農村幹部、農民羣眾進城進機關辦事很不容易,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切實做到“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第三是敢不敢破解一批矛盾問題。“事不避難、知難不難”,出現矛盾和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矛盾和困難面前怕擔責任、怕動真格、怕苦畏難。可以説,敢不敢直面矛盾、能不能破解難題,是檢驗各級班子和幹部隊伍能力水平的標尺,也是檢驗領導幹部素質品行的標尺,説到底是黨員幹部黨性強不強的集中體現。因此,要深入實踐“一線十干法”,走下去、沉下去、到基層一線去,進農村、訪農户、奔田頭,心對心、面對面、手把手,破解矛盾、解決難題,指導、協調、服務新農村建設。

二要真情關懷農村幹部。要切實把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擺上重要位置,完善村(社區)幹部隊伍的激勵保障機制,加大定向招考公務員和事業幹部力度,繼續開展“惠民好書記”評選活動,探索建立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結合進鎮鄉(街道)領導班子辦法,不斷擴大村幹部待遇報酬補助面,逐步提高工薪報酬和社會保障水平,做到“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農村基層幹部,為幸福美麗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同志們,橋海新時代的美好願景正在開啟,新農村建設的又一個春天已經來臨。全縣上下要深入開展“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牢固確立“開拓、開發、開放、開明”思想理念,全面踐行“一線十干法”,放寬視野、拉高標杆、創新突破,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努力實現新一輪“三農”工作的轉型跨越,為現代化濱海休閒城市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8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和貫徹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和部署我縣“三農”工作。剛才,吳健副縣長傳達了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縣網店協會、金江鎮宋嶺村、文儒鎮、縣農業局等4個單位負責人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唐守兵副書記總結了20xx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部署了20xx年工作,講得很全面,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強調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xx年,面對經濟增速放緩新常態,我縣堅持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農業“四化四縣”建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主要亮點有:一是農業經濟效益較好。20xx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00.50億元,比上年增長6.1%,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全年糧食產量增長3.1%、蔬菜產量增長7.8%、水果產量增長8.8%、水產品產量增長5.1%。三是美麗鄉村帶動鄉村旅遊發展。20xx年累計投入9805萬元,新建和鞏固三條“美麗鄉村帶”48個美麗鄉村,建成侯臣美麗鄉村,榮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美麗鄉村成為瓊北鄉村旅遊新熱點,全年接待遊客273萬人,佔全縣旅遊接待人數78%;旅遊收入10.73億元,佔全縣旅遊收入的65.1%。成為澄邁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向好。我縣連續20xx年無重大動物疫病和冬季瓜菜質量安全事件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創新農資超市“一卡通”經營管理模式,實現農藥使用的全程監控和可追溯,農產品有標識追溯率達88%;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全省只有兩個市縣獲得該榮譽,一個是瓊海市,另一個就是澄邁縣,我們要好好珍惜和利用榮譽。五是農村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xx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增長9.6%,比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出1.7個百分點。比全省多857元,已經連續八年領先全省,比全國多293元。六是“互聯網+三農”快速發展。全縣電商全年線上線下銷售額達6.3億元,同比增長3.5倍。率先全省實現光網覆蓋所有行政村。七是農村民生建設邁出新步伐,農村教育、文化、衞生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八是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計投入1070萬元,實施扶貧基礎設施項目39個;投入627萬元扶持到户,發展生產及培訓;通過基礎設施脱貧一批,發展生產脱貧一批、技術培訓及勞務輸出脱貧一批,三年來實現15065人脱貧。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各級部門的密切配合,得益於全縣農業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廣大農民羣眾的辛勤勞動。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農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抗旱抗災能力還有待提高。儘管近幾年我縣農業綜合生產投入不斷增加,但大多數農村基礎設施欠賬多,抗災能力不強;一些農業設施建成後,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效益。二是農業資金的投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精準度不高,投入與產出比例失衡。三是農業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特色農產品規模化水平低。如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大力扶持咖啡、福橙產業發展,但收效不明顯,農民受益小。經核查,全縣福橙種植面積僅有3178畝,咖啡種植面積僅有3856畝。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但沒有完成產業規劃目標,突顯出很嚴重的幹部作風問題。四是市場價格波動對農民增收影響較大。如受市場影響,橡膠價格連年下跌,造成南部地區部分農民收入鋭減。又如,我縣黃帝蕉種植1萬畝,畝產量6000斤,佔全省總量70%,雖然產量大,但價格不理想,現在跌至0.5元,影響了農民增收。五是農村“髒亂差”問題依舊突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任務十分艱鉅。由於部分鎮村沒有建立長效機制,農村環境衞生抓一陣好一陣,抓不緊反彈嚴重。根據省城鄉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檢查通報,20xx年第四季度我縣鄉村環境衞生工作排名全省倒數第二,城區也是排名倒數第二。18個市縣加上洋浦開發區,不包括三沙,澄邁竟然排名倒數第二,實在丟臉。剛才,金江宋嶺村作了經驗發言,我希望各村委會要認真學習借鑑宋嶺村整治環境衞生和利用微信管理村務的做法,以微信方式提高民眾參與環境衞生工作的積極性。我也希望各鎮要加強對各村委會環境衞生的檢查、通報和考核,做到常抓不懈,該扣補貼的要扣,該問責的問責,以鐵的手段推進鄉村環境面貌改觀。

對於上述困難和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首先要補“三農”短板,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強烈的短板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充分認識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落實發展新理念,破解發展新難題,培育新業態,不斷拓展農業農村發展新空間、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全面做好今年“三農”各項工作

今年要實現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困難較大,任務艱鉅,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加大投入,紮實做好“三農”各項工作。

(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堅持田水路綜合治理,閘橋涵渠全面配套,增強項目區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突出抓好水利設施和機耕路、機耕橋建設,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二是以重點水源、重點縣小農水、農村飲水安全、高效節水灌溉、江海堤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為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三是加快國家級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及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和永瑞國家現代熱帶農業公園建設,紮實推進農墾草畜產業園規劃建設,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示範基地。四是加強“菜籃子”基地建設,特別是各鎮都要確保常年有“菜籃子”基地,保障市場供應,抑制物價上漲。

(二)持續加大投入。強調,不管財力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為鞏固和延續好形勢,必須繼續加大投入力度,一是繼續增加財政對農業發展的投入,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依法安排並落實對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二是整合現有各項支農投資,對種植、養殖我縣品牌農產品的農户,按照有關補貼政策及時給予落實,同時加強監管,使補貼資金真正使用在品牌農業種植上。三是構建、推廣財政投入啟動、信貸投入助推、農民投入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充分發揮財政投入資金的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業建設。同時,還要管好農業各項資金,堅決防止貪污腐敗。

(三)進一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一是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首先,要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繼續提高水產品、畜產品、熱帶水果、冬季瓜菜等特色農產品的比重。用好國家冬季瓜菜專項補貼,建設國家冬季瓜菜生產基地。健全農資超市“一卡通”經營管理模式,規範農資流動及使用,為無公害、綠色、生態農產品提供優質農資保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其次,要加快畜牧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優化北部沿海漁業、北部沿路特色水果、中部沿江糧菜、南部丘陵生態農業4大功能區。打造金江、瑞溪福牛養殖區,永發魚鴨混養養殖區,加樂黑豬、文儒山寮雞養殖區,仁興、中興蜜蜂飼養區等四大特色產業養殖區。二是加強農產品品牌化經營。我縣7年累計投入近億元,大力實施商標富農工程,累計註冊農業商標929件,成功打造一大批知名的農業品牌,成為全省打造農產品品牌最多的縣,比如,福山咖啡、無核荔枝、澄邁福橙進入國宴,福牛成為我國牛業知名品牌。又如,橋沙地瓜註冊商標後,目前在國內超市每斤賣到16.8元,在香港甚至每斤賣到26元,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善於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實現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第一,打造優質新產品品牌。我縣農產品品牌主要集中在水果、禽畜類,下一步應重點打造冬季瓜菜、長壽養生保健品牌,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第二,提高優質農產品產量。我縣特優農產品種類多,但產量有限,要加大研發力度,實現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要加大扶持力度,擴大特優農產品種植面積;要利用互聯網平台,加強我縣特優農產品宣傳推廣,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第三,提高優質農產品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品牌無從談起,要對種養殖環節農藥、化肥、飼料的使用進行嚴格把控,對銷售環節農藥、化肥、飼料要嚴格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經得起市場檢驗。

(四)推進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大力推進農民奔小康,必須充分發揮農村的獨特優勢,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讓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一要統籌城鄉產業佈局,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城鎮對農村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實行城鄉建設兩驅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就地城鎮化”。二要以“美麗鄉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為主要載體,全面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體現農村特點,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努力建設農民幸福家園。繼續推進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擴大連片整治範圍。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普遍建立村莊保潔制度。堅持城鄉環境治理並重,逐步把農村環境整治支出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三要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強化規劃引導,採取以獎代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閒旅遊項目。四要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力度,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繼續做好火山巖古村落申遺及推廣工作,傳承農村文明。

(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要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一要繼續實施“橡膠檳榔富民”、“商標富民”、“打工經濟富民”、“特色農業富民”等四大富民工程,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促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增強對農民增收的帶動能力。三要促進農業產、加、銷緊密銜接、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培育農民增收新模式。四要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户自願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採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農户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建立健全風險防範機制。五要落實惠農支農政策。對中央,省出台的各項惠農支農富民政策,要及時足額落實到村到户;繼續加強涉農收費專項治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維護髮展農民合法權益。六要挖掘新產業新業態的增收潛力。要加快體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從中受益。要抓緊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力爭今年建成100個鎮及村級農村服務站,培育500個商家上淘寶、趕街或在微信上開店,初步建成村級農產品信息及物流系統。七要引入農業龍頭企業,推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帶動農民參與、投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解決農民就業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

在這裏,我要強調一個問題,就是農村改革舉措的落實問題,去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了《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明確了農村改革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涉及農村集體產權、扶貧開發、供銷合作社、農墾等多個方面,省委、省政府也將出台農村綜合改革方案,縣委農委要牽頭研究出台我縣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使改革成為推動“三農”發展的強大動力。

(六)加大脱貧攻堅力度。要貫徹落實中央、全省、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實施精準脱貧攻堅工程,堅持精準識貧,對貧困村、貧困户和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網上公開,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堅持精準施策,因地、因村、因户、因人採取針對性措施,精準滴灌扶貧。堅持精準配套政策,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精準配置扶貧力量,縣扶貧辦儘快修改完善脱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方案,副科以上領導幹部都要結對子幫扶,每人至少幫扶兩户。縣委組織部要選派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善做羣眾工作的幹部組成扶貧工作隊,駐村包户幫扶,着力選好貧困鎮和村的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層層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脱貧攻堅責任。廣泛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合力扶貧。

(七)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要以“8+2”民生工程為載體,加大投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醫療衞生事業,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農村土坯房改造,繼續完善保障體系,加大社保擴麪人數,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引導城鎮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管理等現代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

(八)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不斷充實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重視鄉土人才培養。要以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為抓手,縣政府要儘快設立“雙驅”發展基金,制定基金管理辦法,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制度,充分調動農業科技人才獻身農業生產的工作積極性,要制定農業科技推廣普及激勵政策,鼓勵農業科技人才終身從事農業科技工作。對農產品安全、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農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要建立完善考核考評機制,對作出重大貢獻和工作業績突出的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從優確認。

三、加強領導,真抓實幹,進一步提升“三農”工作能力和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大頭和重頭都在“三農”,各鎮、各單位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縣工作重中之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確保“三農”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一)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抓好基層黨員幹部“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嚴格落實“重中之重”的責任要求,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上,體現在工作部署、資金投入中。要進一步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抓住今年換屆時機,選配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進入鄉鎮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

(二)增強部門協作。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全局意識,發展意識和農村意識,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支持農業和農村工作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上下之間、左右之間、內外之間的協同配合,建立銜接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實行團隊作戰,追求整體效果。縣委農委要發揮好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指導引導的作用,確保縣委縣政府農業和農村的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

(三)夯實基層組織。基層是“三農”一切工作的落腳點,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特別是要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把那些政治素質好、願意為村民服務的優秀人才選進班子。要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全面推廣金江便民服務經驗,讓村級有人辦事、有條件辦事。農村基層幹部處在“三農”工作一線,要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條件、發展有希望。要針對農民羣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大紀檢監察力度,整治基層腐敗,堅決查處“小官大貪”,重點查處土地徵收、涉農資金、扶貧開發、“三資”管理等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等侵犯農民羣眾權益的問題,不能讓“蒼蠅”侵蝕農村改革發展成果。

(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要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和村務監督機制,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建立健全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委員會,發揮好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深入開展涉農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農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推進村鎮綜治中心建設,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開展農村不良風氣專項治理,整治農村黃賭毒、非法宗教活動等突出問題。要及時排查化解各種矛盾糾紛,重點解決土地流轉糾紛,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持農村社會安定祥和。

(五)加強督促檢查。好政策要落實好,必須有督有查。縣農委要強化督查,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加大對“三農”工作的重點領域、重大部署、重大項目的督查力度,確保縣委“三農”決策部署的全面落實。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好的鄉鎮和部門要推動整改,對落實決策中不作為的嚴肅問責,對那些亂作為的要嚴厲查處。

同志們,做好“三農”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努力拼搏,鋭意進取,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台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22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9

這次全縣農村工作會議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剛才,耀羣同志代表縣政府與鄉鎮簽訂了責任狀,黃海同志就今年“三農”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請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要深刻認識新常態下“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要深刻認識中央和省市對“三農”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堅定“重中之重”的戰略定力。隨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但這並不等於地位和作用下降。最近,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鬆“三農”工作。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紮實做好脱貧開發工作,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讓廣大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鴻忠書記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定不移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圍繞“率先、進位、升級、奠基”四大目標,突出“重中之重”地位謀劃和推進“三農”工作。楚平書記在全市農村工作會上強調,“三農”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一個不可撼動的重大命題,是一項絲毫不能放鬆的重要工作。我們要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市委始終高度重視和加強“三農”工作的戰略意圖,繼續強化“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繼續強化對“三農”工作的思想自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

(二)要深刻認識城鄉統籌對“三農”工作的新任務,進一步明確農村發展基本方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多次講過這句生動而深刻的話,就是希望全黨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懂得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這個道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調整,巨大發展成就和經濟發展格局的新變化,使一些同志在思想認識上不自覺地降低了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在一些同志看來,抓“三農”工作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對GDP和財政收入貢獻少,遠不如上幾個工業大項目立竿見影;有的同志被近年來農業的連年增產麻痺了頭腦,把農業增產增收看成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事。我們一定要準確把握好新時期推進扶貧開發的大政方針、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把脱貧目標與小康目標緊密銜接,將精準扶貧、精準脱貧作為秭歸當前的工作大局和“三農”中心任務來抓好抓實,確保在20xx年底實現“縣摘帽、村出列、户脱貧、人銷號”的目標。

(三)要深刻認識農村巨大變化對“三農”工作的新挑戰,進一步夯實與時俱進工作理念。一是我縣地處三峽庫區,地形複雜,生態脆弱,人多地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嚴重威脅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面臨資源約束和環境污染雙重影響,面臨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雙重約束”。二是秭歸屬於自然災害高發頻發區,農產品種類較為單一,受市場波動影響大,“靠天吃飯”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面臨着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雙重挑戰”。三是我縣山地多、平地少,規模化種植難以拓展、很難實施機械化作業;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足,年輕人不願種地、不會種地,面臨着農業經營規模小和農村勞動力持續減少的“雙重考驗”。面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要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持之以恆強化農業、惠及農村、富裕農民,努力把我縣農業農村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要突出抓好事關“三農”全局的重點工作

(一)要牢牢把握髮展現代農業這個方向。一是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目標。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特色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深入實施柑橘、茶葉、核桃品質提升、產業品牌拓展,促進現代農業集約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強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二是要積極創新農業經營方式。要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突破、做大做強,在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中更好發揮骨幹支撐和引領帶動作用。三是要把農旅融合作為主攻方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轉方式和調結構結合起來,特別要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按照“農業園區就是精品景區,農業基地就是旅遊景點,特色農產品就是旅遊商品”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推出鄉村旅遊新產品,使旅遊業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四是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要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建設與銜接,鞏固農村貨運班線模式,支持本地物流企業佈局農村物流市場。要深化我縣農業國際合作領域,特別要利用“互聯網+”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開拓國際市場,把秭歸的特色農產品推向世界,拓展全縣農業發展的新空間。

(二)要牢牢把握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一是要把農民轉移出來,到城鎮抓收入。要着力提高城鎮的帶動和承載能力,消除制約城鄉一體化的體制障礙,吸引更多的農民到城鎮就業創業。二是要把農民組織起來,向市場要收入。要圍繞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民合作組織建設,努力實現建一個組織、興一個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羣眾。要以專業合作、土地合作和勞務合作等為重點,通過資產增值、土地增效和經營增利,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增加農民財富積累。三是要把農民統籌進來,靠政策保收入。要加快將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步伐,進一步完善農村已有的保障制度。

(三)要牢牢把握脱貧攻堅決戰這個重點。一是要科學制定扶貧規劃。在產業項目規劃上,要做到項目規劃、脱貧效果到村到户到人。在重點項目佈局上,要集中力量支持貧困村脱貧致富。在扶貧資金使用上,要對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要強化精準扶貧措施。要認真落實“一户一策一干部”結對幫扶機制,因人因户施策,對症下藥、靶向治療。三是要提高脱貧攻堅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逐村逐户核實貧困人口,細化識別標準和方式,確保符合標準的貧困人口應扶盡扶,不符合標準的一個不留堅決退出。要完善動態管理機制。

(四)要牢牢把握統籌城鄉發展這個原則。一是要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加快推動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和管理體制等工作“一體化”。二是要統籌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突破。要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事業共同發展,使廣大農民羣眾學有優教、老有頤養、病有良醫、住有宜居、困有所濟,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三是要大力推動試點示範建設取得新成效。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拿出具體辦法,落實管用措施。

(五)要牢牢把握深化農村改革這個主題。一是要突出重點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改革的重點主要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產權制度、户籍制度、涉農資金四個方面。要緊跟農村改革的時代要求,加快形成有利於激發農村內部活力、優化農村外部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要科學穩妥推進。要圍繞農業農村專項改革的中心工作,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風險可控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和首創精神,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努力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三是要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各金融部門要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增設農村金融服務網點,擴大覆蓋面。要積極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

三、要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要提高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水平,更好發揮統籌作用。要不斷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調整“三農”工作重要事項議事規則,強化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職能。要更加註重對“三農”工作、資源、政策、項目、資金的統籌整合,切實提高效率。

(二)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要不斷夯實“三農”工作基層基礎,始終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夯實黨在農村執政的組織基礎。要抓住村集體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為服務羣眾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幹部報酬待遇。進一步把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農村基層,着力解決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加強農民負擔監管,嚴查農民羣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三)要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更好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要推進農村網格化管理與“幸福村落”建設的深度融合,發揮好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農民的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加強誠信教育,倡導契約精神、科學精神,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抓好移風易俗,崇尚健康文明新風尚。

(四)要全面改進工作作風,更好發揮幹部引領示範作用。“三農”工作面對的是廣大農民,接觸的是千家萬户,最能檢驗各級幹部的工作作風。老百姓更加重實際、講實績,也更加痛恨形式主義。要把農民所想、所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少一些花哨、多一些實在;少一些訓導,多一些行動;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寬容。要以“三萬”活動為載體,抓實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工作,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檢驗幹部作風,不斷提升“三農”工作水平。

同志們,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熱土,農業是充滿朝氣的產業,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譜寫我縣農村改革發展新篇章,為秭歸“橋頭堡”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mjm3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