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讀《師道:為師亦有道》心得體會:向“優秀”靠近

讀《師道:為師亦有道》心得體會:向“優秀”靠近

清明小假,絲絲春雨像纏綿的少女,輕叩大地的心扉。在“滴答——滴答”雨聲的伴隨下,我讀完了《師道:為師亦有道》這本書。它薈萃了一線教師的教育評論和教學隨筆,一篇篇具有生命力的文章審視了教育的本真,解讀了教師的生命狀態,分享了教師成長策略,明晰了教師立場,重塑了教師信仰。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這樣幾個關鍵要素。

讀《師道:為師亦有道》心得體會:向“優秀”靠近

一、守住一盞明燈——理想

一直都敬佩於孔聖人的學識才能,今天讀了《那盞心中的明燈》,才覺得他更讓人欽佩的應該是他對理想的執着追求。當各諸侯國在追名逐利時,他全然不顧名利的誘惑,帶領弟子在列國間奔走十四年,即使在飢餓困苦中也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追求。理想是一盞明燈,照亮心扉,指明前行的方向。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踏踏實實地堅守在教育的崗位,專心致志地、心無旁騖地教書育人。

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不少教師的心中已經不小心地熄滅了這盞理想之燈。近年來,商機和誘惑像雨後春筍般地生長起來,充斥在教師的身邊,也有不少教師禁不起誘惑將視角轉向其中,熱衷做淘寶和微商,一些學校和辦公室裏出現了不和諧的風景。還有的教師這山望着那山高,總覺得別的行業光鮮亮麗,教師行業黯淡無神,天天在怨聲載道中昏昏度日。

教育是一個良心活,缺少教育理想,我們既愧對自己的良心,又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情趣。這是一個浮華的社會,我們應該守住心中的一盞明燈——理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脱離低級趣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凝神聚力投向學生和教學,只有守住理想才能聽到學生成長拔節的美妙聲響。守住理想,教育就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一種享受;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這樣的教育人生豈不更美好更有高度?

二、播種一顆種子——愛心

有人問李鎮西老師:“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1]愛心是所有的教師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你可以沒有高深的學問,但一定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樣,學生在你的關愛下才能更健康陽光地成長!愛心是對古怪學生的理解,是對犯錯誤學生的寬容,是對困難學生的耐心,是對殘缺學生的賞識,是對缺少親情學生的關注……愛心包含在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温和的眼神,一個温柔的撫摸,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真切的行動……

一次傍晚放學,我推着車子走到校門口,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我面前,是班上的張佳文。我疑惑地問她怎麼還沒走,她告訴我説她媽媽不在家,早上媽媽委託舅媽來接的,但是舅媽還沒來。我示意她坐在電車後座上,她靦腆地坐了上去,我小心翼翼地載着她,生怕把她帶跌倒,因為當天下了新年的第一場雪,到處都是泥濘。可是剛走到半路,電車就沒電了,我只好慢慢悠悠地騎着,到了高坡的地方,為了省電,我就下車賣力地推着,就這樣堅持着,終於把她送到了她舅媽家。轉回家時,電車已經偃旗息鼓了,我只有推着往家趕。夜幕漸漸垂下,雖説有一鈎月牙,卻透着寒光,與兩邊的陰森的墳地相應。我冷汗涔涔,像個孩子似的用盡渾身力氣推起電車就向家裏飛奔。到了家裏,打開手機,看到了手機上這樣一條短信:老師,謝謝您!您到家了嗎?張佳文。雖然只有十幾個字,但很温暖,因為它是一顆愛心撼動另一顆愛心。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2]用愛心去教育,教育就會變得簡單動人的多。

三、學會一種藝術——尊重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説:“希望得到尊重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刻的衝動。”[3]我們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會尊重學生是一種貼心的教育藝術,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可以開啟學生封閉的心靈,可以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尊重學生就要像鄧樹鬆老師在《教育的“命運”與“緣分”》中指出的:尊重不同的“命”,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同生在一個森林裏,但有挺拔的喬木,也有繁茂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蔓;有鮮豔的花朵,也有翠綠的小草……自然界如此,人亦如此,學生存在着個性的差異和發展的差異。我們要承認並正確對待這種差異,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因人施教,不要嫌貧愛富,責難智力落後的學生。

尊重學生就要做到慎用對比,不要在公開的場合高高地捧起優生的優點,狠狠地貶低差生的不足,讓差生無地自容,產生自卑,甚至人格和心理的障礙。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老師,您聽我説》,其中有一條就證明了這一點:老師,在教室內,不要把另一位同學當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兒童的尊嚴是兒童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力量。”[4]尊重學生就要愛護學生自尊心,不要用冷嘲熱諷侵蝕學生的尊嚴,不要用不文明的動作傷害學生的自尊!

四、擁有一種情懷——詩性

一次給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到高中時期去馬陵山野炊,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問:“老師,你高中在哪兒上的?這麼幸福啊!”他們個個滿臉紅光,小眼裏放射着羨慕的光芒。

學生們正處在生長髮育期,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美、對自然、對自由的嚮往。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擁有一種詩性情懷,讓學生們的精神世界更豐富,讓學生們的生活色調更多彩。

當春天鼓起了第一朵花苞,領着學生去觸摸生命的綻放;當滿校園鋪滿了新綠,帶着學生去輕嗅生命的清香;即使綠色消失了,也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金黃的美麗,撿拾飄零的落葉。冬天更有一番別緻的風景。今年第一場雪,早上我領着學生在白雪皚皚的校園裏拍照留念,學生千姿百態,每一張笑臉都表明了他們心中的幸福和滿足。中午,我剛到學校,一羣學生就拉着我向校園杉樹林跑去,原來他們給我堆了幾個雪人,每個雪人都繫着紅領巾,笑眯眯的。

充滿詩性情懷的教師更能輕易走進學生的心靈,創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美好的教育意境。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尊敬的教育者們,請時刻都不要忘記:有一樣東西是任何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任何教學方式都沒有作出規定的,這就是兒童的幸福和充實的精神生活。”[5]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兒童擁有幸福和充實的精神生活,讓我們像王呈偉老師那樣少一點功利焦慮,多一點詩性張揚!

五、保持一種狀態——學習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説:“勤於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6]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知識更替迅速,尤其是教育行業,面對的是生命的塑造,心靈的教育,各種理念和精神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要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來適應學生的需要和發展。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需要熱愛讀書,讀一些教育專著,學習教育大師們睿智的教育方法和他們對於教育對於學生的熱愛;讀一些專業書籍,錘鍊鞏固專業知識;讀一些教育雜誌,觀察教育動態;讀一些文學書籍,提高文學素養;讀一些哲學方面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把握教育教學的規律;此外還有必要讀一些兒童文學作品,這樣可以和學生引起情感共鳴,更有利於建立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

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不僅要熱愛讀書還要熱愛寫作。寫作是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記錄下來,以便從中總結經驗。許多教育家或優秀教師都有寫作的習慣,甚至將寫作當成生活本身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5點鐘就起來寫《教育日記》,我國特級教師李鎮西一直堅持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他的一部部作品都來源於每天點點滴滴的積累。

蘇霍姆林斯基説:“懶惰和空談是教師成長的最可怕的敵人。”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需要克服懶惰,需要一份寧靜的心境,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迷戀觥籌交錯,不要熱衷穿着打扮,從而陷入浮華的現代社會。

六、永葆一種品質——思想

法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帕斯卡爾説:“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7]一名教師如果只知道接受別人的知識和思想,即使他飽讀史書,也是一個缺乏靈魂之鈣的教師,他在教育和教學上也不會走得太遠。

《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這是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文中列舉的兩位循規蹈矩的老師其實就是我們許多老師自己。我們不少老師備課跟着大綱走,作業跟着標準答案走,甚至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都要竭盡全力將學生的答案引向參考答案的方向,我們充當了傳授知識的機器,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教學應該充滿創造性,我們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善於思考,有膽識,有魄力,敢於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情況打破大綱打破常規。

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要善於學習,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但不能完全“拿來主義”,要取其精華。要善於實踐,善於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優缺,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更要善於創新,打破常規。

思想是一種尊嚴,擁有自己思想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思想的學生!

近日,讀到台灣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文章——《我們教給你們一個孩子》,他在文中這樣發問:今天早晨,我教給你們一個歡欣又穎悟的孩子,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我不禁冷汗涔涔,感到我們教師雙肩責任的沉重!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我們要時時刻刻高標準要求自己,努力修煉自己,力爭向“優秀”靠近,才能讓學生像人一樣生活,像人一樣活得美好,才能讓家長那顆焦灼不安的心歸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yk0m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