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胡總書記中央黨校6.25講話心得體會

學習胡總書記中央黨校6.25講話心得體會

學習胡總書記中央黨校6.25講話心得體會

學習胡總書記中央黨校6.25講話心得體會

科學發展呼喚民族生態道德

胡錦濤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全黨和全國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我們要建設的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又是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重要標誌。良好的生態道德是保護和建設生態文明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最近太湖藍藻影響了無錫市幾百萬人的飲用水。民族生存正在急切地呼喚民族生態道德。因此,以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為指導,大力加強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綠化意識和生態環境意識,對於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於全面建設生態良好的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科學發展。科學發展充分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人類文明以生態文明為基礎,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自覺遵循這條重要規律。

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都知道,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類生命的搖籃。“樹葉蔽身,摘果為食,鑽木取火,構木為巢”,是森林孕育人類文明的真實寫照。森林為早期人類提供了隱蔽的住所、豐富的食物、遮體和製造工具的材料。人類祖先是逐步從森林中走出來的。無論是亞洲還是非洲古猿,大多都誕生在於森林環境中,生活繁衍在茂盛的原始森林中。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東方文明的代表。中華文明的演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態文明的演變。周口店北京人洞穴裏的文物考古證明,遠古時期的森林養育了中華先民。在中國古代的周秦時期,西北地區林草茂盛,秦隴大地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違背自然規律,破壞生態環境,是人類文明衰落的根源。回顧歷史,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以及我國古黃河文明的發祥地,都曾經是森林茂密、水草豐盛的地方,由於生態環境被破壞,導致了古文明的衰落和轉移。古巴比倫文明誕生在沃野千里、林海茫茫的兩河流域,由於大量砍伐森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原來大片森林、草原變成沙漠,古巴比倫文明因此而衰落。尼羅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森林和草原的消失使尼羅河文明消失下去。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30XX年就在印度河流域繁榮起來。但隨着森林砍伐、草原破壞、人口增加,大片土地成為沙漠,印度成為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目前,全球沙漠化土地面積已經達到陸地總面積的l/4,有ll0個國家受到危害。這就是説,地球上已經有l/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類生存的條件。破壞生態環境,造成了文明的轉移、政權的衰敗和人類生存空間的縮小。歷史上,還沒有任何災害能達到如此嚴重的程度。我國生態環境改善與惡化還處於相持階段,水土流失依然嚴重,荒漠化面積依然很大,生物多樣性依然受到嚴重破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到356萬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還沒有根本扭轉;水資源危機已使全國100個城市嚴重缺水,15%~20%的野生動植物種羣受到生存威脅;大多數江河湖泊受到不程度的污染。羣眾編成順口溜形容20世紀河流污染的嚴重程度:“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身心受害”,由此表現了羣眾對環境問題的極大關注。進入21世紀,水污染使有關城市飲水連連告急。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科學發展確定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根本指導方針,正確反映了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充分體現了黨心民意。我們一定要以史為鑑,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二、生態道德是生態文明的精神支撐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地從自然界中索取物質和能量,以維持生存和發展。與此同時,人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最終發現人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保護和發展人類自己,並由此而逐步總結和形成了一整套保護生態環境的道德觀念,成為保護生態環境和建設生態文明的精神支撐。

保護生態環境是人類的共同理想。世界史學界的研究表明,由於森林的消失,埃及6XX年的文明卻換來了近30XX年的貧窮,這就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對自然資源無窮索取造成嚴重危害的典型例子。英國生態學家格蘭傑警告人們一定要保護生態環境,他説:“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當一種文化達到成熟或過熟時,它必須返回森林,來使自己返老還童;如果一種文化錯誤地冒犯了森林,生物的衰敗就不可避免。”從這個意義上講,失去森林就是失去了人類的未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迫使人類刻不容緩地作出選擇,是可持續發展還是走向自我毀滅?1972年,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大會,標誌着人類在生態問題上的根本覺醒。20世紀90年代以來,保護生態環境,謀求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人類的共識。聯合國制定的《人類環境宣言》、《我們共同的未來》和 《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都把可持續發展確定為人類的共同理想和國際社會的行為準則,以此來協調各國的行動。可持續發展是這樣的發展,它即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種發展,要求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能夠充分認識和擔負起自己對自然、對社會、對子孫後代應負的責任。這是目前國際社會公認的最基本的生態道德,對促進全球生態環境的保護髮揮着重要作用。

保護生態環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態觀,集中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精髓。《漢書·貢禹傳》就提出,濫伐森林是引起水旱災害的主因,而保護森林是五穀豐登的保障。魯迅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林木盡伐,水澤湮枯,將來的一滴水,將和血液等價。”這些都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寶庫的珍貴遺產。我們中華民族不但是生態道德的創立者。而且是生態道德的實踐者。遠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好傳説。愛護花草樹木,一人栽樹眾人乘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些傳統美德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植樹造林,養花種草,興修水利。綠化美化中華大地,成為中華民族繁衍不息的精神支柱。

保護生態環境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態環境作為社會存在的重要內容,系統地研究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係,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早在1XX年前,恩格斯就指出:“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警示人們必須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黨一直以戰略眼光關注着生態問題。早在1958年,毛澤東同志就告誡人們:“要看到林業、造林,這是我們將來的根本問題之一。”他大力倡導人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l981年,鄧小平同志針對當年的水災指出:“最近發生的洪災涉及林業問題,涉及森林的過量採伐。”“中國的林業要上去,不採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不行。”他親自倡導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1999年,江澤民同志指出,要“通過植樹造林解決兩大心腹之患。一是解決長江、黃河上游植被稀少、泥沙俱下,給我們國家帶來的巨大水患;二是加大沙漠化的治理力度,實現人進沙退而不是沙進人退。”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創新和發展,是我們改善生態、保護環境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全民族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

三、必須大力加強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同為我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規範和行為規範。生態道德是社會公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於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大力加強。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大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個方面協調發展,相互促進。這就要求全體人民都自覺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各項工作中特別注意保護生態環境,堅持既造福當代又造福子孫後代,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但要節約自身成本,而且要節約社會成本;不但要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而且要追求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不但要維護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絕不能違背生態道德,用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的暫時發展。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是樹立我國良好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在更大的範圍內和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和國際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就要求我國公民必須充分尊重國際社會共同的規範準則,包括保護生態環境和堅持可持續發展,以良好的道德形象走向世界,走向成功。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迫切需要。時至今日,我國生態環境還存在許多嚴重問題,這與現實存在的生態道德缺陷有很大關係,邊建設邊破壞的現象還大量存在。有的只顧自身經濟利益,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眾利益。有的只計自身成本,不計社會成本,亂佔耕地,亂佔林地,甚至毀林建廠,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有的問題已經到了威脅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嚴重程度。解決這些嚴重問題,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要法德並舉。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必須以領導幹部為重點。領導幹部是經濟、政治和社會活動的決策者、組織者、推動者和領導者,在保護環境、改善生態中處於關鍵地位。所以,領導幹部是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要使全體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維護本單位、本地區的利益;損害生態安全,破壞生態環境,就是損害本單位、本地區的利益;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從而在制定本單位、本地區發展戰略和組織實施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能自覺地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出貢獻。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必須普及到全體公民,融入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體。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只有通過全體人民的共同奮鬥才能實現。因此,必須在全體人民中進行保護生態環境的道德教育,使全體人民都能自覺地按照保護環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去工作去生活,自覺地維護自己和他人與整個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做到投資合乎社會公德,賺錢兼顧社會責任,在謀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為建設生態文明社會貢獻力量。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人類的希望。人在青少年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是一個人養成良好道德的重要階段。我們必須利用家庭、社會和學校對青少年進行生態道德教育,使他們從小就養成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良好道德。如果我國的青少年都樹立了良好的生態道德,我們就一定能夠建成生態良好的小康社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q60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