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通用14篇)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通用14篇)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1

談到偶像,可能想到的就是穿着光鮮亮麗的服裝光彩奪目地在舞台上表演的人。這個誰又辦演唱會了那個誰又參加什麼綜藝了,聊這個話題的人就非常多。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通用14篇)

談到英雄,想到的可能就是漫威裏的超級英雄,但這些都是虛假的、科幻的、想象的。其實生活中有許多英雄將自己埋藏,給他人幸福。我講這些英雄稱之為“潛行者”,正如杜甫詩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為社會帶來潛移默化的改變。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打響,疫情迅速蔓延,打的人們手足無措人們開始逃離、躲避,潛行者”們卻背道而馳,成為了逆行者”憑藉他們的學識、能力與經驗開始了拯救工作

醫院裏穿着防護服的醫生、護士,他們不分晝夜的工作,他們並不是不怕而是因為他們有責任意識,他們也有自己的親人卻不顧一切衝向了前線。從死神的手裏,搶救回了一個又一個人,他們是逆行者”。

接到上級的通知後,五湖四海的工程師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光,來到前線。在短短的十幾天內建起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創造了一個令世界驚歎的奇蹟。讓更多的病人擁有良好的醫療環境,他們是“逆行者”。

我堅信這場戰疫我們一定能贏,一定能贏的漂亮。用心靈點亮生命的燈,用堅強編制美麗彩虹,伸出温暖的手,有愛才會永恆,無窮的力量都在逆行中!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2

20__年7月,西藏日喀則,海拔4500米的仁布縣普鬆鄉果措村。

村民多吉次仁早早地在等候。他身後的家由泥巴、木頭和石塊砌成,屋內光線黯淡。當地村民大多住着這樣的房子。錢海軍此行,就是為了照亮這些泥巴房。

顧不上嚴重的高反,錢海軍一下車便查看線路情況。“屋裏全是裸線,老化得厲害,全得換。”“屋外裝上漏電保護器和空氣開關,確保安全。”“老兩口60多歲了,在牀頭裝上開關,方便。”3個小時後,屋子亮堂堂。多吉次仁笑出了滿臉褶子:“扎西德勒!”

20__年2月,吉林延邊,冰寒未消。錢海軍一行人來到敦化市城山子村,走進劉暢、劉響姐妹倆的家。家人去世、母親出走,空蕩蕩的家連一盞枱燈也沒看見。

“正是長身體的年紀,燈光不好視力會越來越差。”錢海軍搭起炕桌,安上節能枱燈。姐妹倆在暖光中攤開作業本,眉眼彎彎:“這盞‘寧波燈’真亮。”

“寧波燈”照亮了雪域高原,照亮了黑土地,也照亮了黔西南和大涼山。20__年,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發起“千户萬燈”殘疾人貧困户室內照明線路改造公益項目,項目曾兩度獲得中央財政立項支持。7年來,錢海軍走到浙江、西藏、貴州、四川、吉林等地,行程20餘萬公里,為7000餘户家庭送去了光明。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3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什麼才叫“活着”,生命的意義在哪裏?這似乎已成為千古命題,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間或者寂寞時追問人生、探索前路。其實,“活着”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價值。當你全心全意地為他人、為自己靈魂思想而工作時,不再感受時間的存在,時間已然“停止”,生命也將永桓。生命哪有什麼長短?年齡哪有什麼”老“?它不過是生命長河裏的一個“刻度”。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就是對“活着”最好的詮釋。且看,張富清95歲毅然在伏案學習、為民服務,李桓英98歲依然是“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歲,趙慕鶴105歲從不把“老”當回事兒,堅持終生學習等等。他們珍惜“活着”的一分一秒,他們忘記年齡、忘記小我,只為心中的目標與理想在戰鬥。退休永遠不是他們工作事業的終點,只要“活着”,“敬業奉獻”的腳步就永不停止。

鶴骨霜鬢,伶仃瘦骨,隱藏不住你那顆赤誠之心。每每看到新聞報道里刊載的張富清老人伏案學習的身影、李桓英老人那瘦弱的身軀、趙慕鶴老人那瘦骨嶙峋的面容,內心感動、敬佩而又十分心疼。即使身體不好、行動不便、條件惡劣,你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麼樣突破自己、怎樣在餘生之年發光發熱,如何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出貢獻。“95歲入黨,不入黨我將後悔”,“學到老哪裏夠啊”,平凡而普通的話語間,透露的是你們對黨的忠肝義膽、詮釋的是你們對人民的牽掛與愛戀,彰顯的是你們對人民事業的赤誠與擔當。他們即使皺紋佈滿、溝壑縱橫,卻依然從不忘本來承諾與誓言,毅然扛起時代使命與職責,讓有生之年發光發熱,這就是“活着”的意義。

衣錦晝行,功成身退,絕不是你擔當作為的終點。雖然20__年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但李桓英説“我不願這兩年白活着,我願竭我所能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我要努力工作到100歲”。到了退休那一刻,估摸大多數人都歡呼“終於輕鬆了”,但對她來説,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退休也絕不是她擔當作為的終點。當他們按部就班地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的心卻怎麼也安定不下來,這就是因為那份深深根植於內心的責任、使命與擔當,催促着他們努力、奮進、堅持。這無愧是一種莫大的勇氣、一種魄力、一種精神,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的榜樣。羅曼羅蘭説過:“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得過且過、聊以卒日、懶散拖沓的工作狀態沒有任何意義價值可言,只有珍惜有生之年一時一刻、一分一秒,才能真正詮釋“活着”的意義。

鮐背期頤,遲暮之年,阻卻不住你那奮鬥之勁。年近鮐背之年的趙慕鶴在看到小孫子考試落榜自暴自棄,自告奮勇與之一同學習備考,用了四年時間考上大學,成為年齡最大的大學生;李桓英在93歲才辦理退休手續,但98歲的李桓英不願離開崗位、放棄事業,毅然選擇繼續回到單位當起“上班族”。期頤歲月,本該是安享晚年、樂度餘生的時候,他們卻不甘於平凡、不願無聊卒日,用奮鬥、堅持、努力、擔當書寫着不一樣的晚年生活,做出了許多同齡人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年輕人都自歎不如的豐功偉績,人民都尊稱他們為時代楷模、英雄人物。趙慕鶴説“年齡對我來説從來只是一個數字”,年齡之“老”從未阻卻他奮進的腳步,反而變成他努力與堅持的動力。他們這般年老體衰卻依然不停止奮進、努力的腳步,追逐着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為國為民奉獻餘生,這就是“活着”的意義。

“活着”不是混沌度日,不是享福享受,而是忍受磨練,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接受挑戰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近百歲老人退而不休,還在努力奮進地發揮餘生餘熱,我們身處這最美好的青年歲月,且思且問自己在怎麼“活着”,“活着”的意義在哪裏?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4

“時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組織宣傳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時代楷模充分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是具有很強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的先進人物。邱軍、孫麗美常年奮戰在脱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是奮力擔當作為的優秀黨員幹部代表。

廣大幹部羣眾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從英雄模範身上汲取奮進力量,努力把學習黨史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懈奮鬥。

“昨天‘時代楷模發佈廳’發佈了邱軍和孫麗美兩位‘時代楷模’的事蹟,刷爆了朋友圈,今天單位再次組織觀看,依然震撼,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的工作崗位也是為民服務,我要以兩位楷模為榜樣,努力做好手上的每一項工作,切切實實為人民羣眾辦實事。”市政府辦文教科四級主任科員林海表示。

“觀看學習了邱軍、孫麗美兩位‘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蹟,被他們無私無畏,衝鋒在前,爭作表率的精神深深感動,他們用生命詮釋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詞。”市審計局財政金融審計科二級主任科員林謝宏表示,作為一名審計幹部,在今後的審計工作中,要深入基層一線,做好鄉村振興資金“最後一公里”的跟蹤落實。

“孫麗美同志紮根鄉村、服務人民,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中,譜寫出不平凡的美麗故事。”市醫療保障局機關黨委副書記陳靜雯表示,作為一名醫保黨員幹部,要以孫麗美為榜樣,堅守為民初心,立足本職工作,用心用情解決好羣眾急難愁盼的醫保問題。

“邱軍、孫麗美同志的先進事蹟催人奮進,是奮力擔當作為的優秀黨員幹部代表。作為一名信訪幹部,我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從英雄模範身上汲取奮進力量,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切實當好羣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市信訪局接訪科科員(掛職)俞敏華説道。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5

忠誠是中國共產黨最閃耀的精神品質,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一直以來,都講對黨忠誠、對國忠誠、對民忠誠,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説到忠誠,我想,黃詩燕無疑是一個真正的好榜樣。

20__年6月25日,47歲的黃詩燕來到炎陵任縣委書記,挑起了這個革命老區脱貧攻堅的重擔,成為炎陵縣脱貧攻堅的“一線總指揮”。從此,他就成了脱貧攻堅的無畏戰士,8年5個月零4天,用生命兑現了“脱貧功成,必定有我”的莊嚴承諾,用忠誠贏得了老百姓心中的“最美扶貧書記”讚譽。為脱貧而來,為脱貧而去,他把一腔熱血和激情,都用在了為民脱貧的事業中,真正成為了“無私無我,不負人民”精神的忠實捍衞者、踐行者,用奮力拼搏、艱辛付出,在脱貧攻堅的戰場上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10月9日,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脱貧攻堅模範”稱號大會暨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他當得起“模範”的稱號,當得起全國黨員幹部的由衷敬仰,是新時代忠誠為民的好榜樣。

我們要學習他的忠誠精神。忠誠,既是政治標準,更是實踐標準。黃詩燕用他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共產黨人對“忠誠”是如何堅守的、是如何踐行的。我們要學習黃詩燕的先進事蹟,牢固樹立忠誠意識,把黨、國家和人民放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

我們要學習他的擔當精神。守初心、擔使命,是黨員幹部的精神旗幟,人民的幸福依賴於勇敢的擔當。黃詩燕用苦幹實幹拔掉一方窮根,以執着堅守帶領貧困羣眾邁向小康生活,以責任和擔當踐行為民誓言。我們要一如他一般,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錘鍊鬥爭本領,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擔好擔牢擔實。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6

“中國有句老話,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波説:“效率,一直被看作是港口的生命線。在傳統的人工碼頭上,青島港的‘振超團隊’創造了聞名世界的‘振超效率’;在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時,我們同樣滿懷信心,要創造世界一流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

“在自動化碼頭創造世界紀錄的路上,我們經歷了三次亮劍。”李波表示。

第一次亮劍:

開港時橋吊單機效率突破每小時25自然箱

自動化碼頭從1993年在荷蘭起源,到“連鋼創新團隊”項目組成立時的20__年,已發展了20年。但開港的橋吊單機效率始終沒有突破每小時20自然箱。

“那個時候,我在項目組負責業務流程設計和集成測試工作,這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開始由於沒有經驗,第一個堆場的集成測試用了整整15天,”李波説,“當時整個人都傻掉了。”

為了趕進度,整個“連鋼創新團隊”都拼了,連續十幾天吃住在單位,白天在現場測試、記錄問題。晚上就聚在一起查看系統代碼,逐項討論測試案例和測試方法,全速推進測試工作。第二個堆場53個流程、1200個測試案例他們只用了7天,第三個堆場僅僅用了3天。接下來,就開始多線作戰,多個堆場同時開展迭代測試。

20__年5月11日,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運營,在船長366米、載箱量13000箱的“中遠法國輪”作業中,所有操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橋吊單機效率達到了每小時26.1自然箱,一舉打破了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效率不過20的魔咒。

第二次亮劍:

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勇創世界紀錄

“自動化碼頭開港後,我們不斷完善系統功能,不斷優化作業流程,讓這個碼頭更加聰明和健壯。”李波介紹,比如,為了壓縮橋吊作業循環時間,將最普通的抓箱、放箱兩個操作,又細分出十幾個環節,然後來到現場,拿着秒錶,站在50多米的高空,在海邊零下10幾度的環境中,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測算,一秒鐘一秒鐘地細摳,一點一點地優化,不斷提升作業效率。

20__年12月3日,在“以星芝加哥”輪作業中,“連鋼創新團隊”一舉創出單機平均效率每小時39.6自然箱的新紀錄。

第三次亮劍:

將“中國速度”提升到全新高度

一次次的加速,一次次的超越,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成為世界單機作業效率紀錄的“粉碎機”。

20__年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將“中國速度”又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7

63歲的“燃燈校長”張桂梅,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一直紮根在雲南貧困山區一線,拖着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裏女孩的夢想,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一個人該如何堅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張桂梅做了最好的註解。人民教師為了誰,怎樣當一名好教師,怎樣培養好學生,張桂梅成為了榜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是什麼,張桂梅以實踐做出了有力回答。

張桂梅告訴我們,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是“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台上”;

總有一種力量,擔當奉獻,苦幹實幹,那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那是“老師學生一起苦教、苦學,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總有一種信仰,為國為民,堅定如磐,那是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禮就不辦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請提前把喪葬費預支給我,我想把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張桂梅一生無兒無女,卻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的心裏裝着更大的家和國。紅土高原一枝梅,鐵骨丹心傲雪霜。你看,那山,那梅,值得欣賞和尊重。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8

餘元君,生於洞庭湖畔,感受着水旱災害無情,從小就立志為家鄉做些貢獻。進入湖南省水利系統25年,走遍洞庭湖每一條水系、每一處堤防,全心守護這一江碧水,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獻給所鍾愛的事業。8月9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餘元君的先進事蹟,正式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_時刻即日起推出“時代楷模餘元君”系列報道,細數他在平凡崗位和工作中的不平凡事蹟。他嚴謹務實、勇於創新,科學統籌生態保護與治理開發,始終保持創業激情和奮進狀態。

一、嚴以律己,清白做人

對待上門送卡送禮品,請求在水利工程項目上通融一下的承包商,餘元君向來都是嗤之以鼻。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進入水利系統25年來,餘元君經手的項目有上千個,項目資金達到數百億元,但他始終保持着高度清醒,沒有動用手中的職權為家人和朋友行任何“方便”,為支持餘元君上學而輟學的兄弟姐妹,至今仍在農村務農,或在外省工廠務工。

二、寬以待人,熱心公益

對待上門求教施工技術難題的施工人員,餘元君卻是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解,甚至將自己辛苦收集整理的珍貴資料無償相授。餘元君乾淨做事的風格,一度讓家人認為他變得決絕無情。但聽説家裏晚輩上學費用有困難,餘元君二話不説,幫忙資助學費、生活費。家鄉要修一條水泥路,餘元君也立馬從工資卡中取出2萬元錢,當了解到修路資金缺口比較大後,他再次取出3萬元現金,交給村幹部。到底什麼是親情,什麼是鄉情,餘元君分得一清二楚。

三、後繼有人,星火相傳。

餘元君的事蹟讓人感動,他走後,更多的人開始瞭解這個平凡之人的非凡之處。全國水利系統幹部職工掀起向他學習的高潮。餘元君的兒子將許久未回家的爸爸視為偶像,立志將來成為爸爸那樣的科技工作者。他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獲得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已經從臨時工成長為優秀的項目管理員,他的兒子也取名為餘夢澤,以洞庭湖為名,意為傳承好守護洞庭湖一江碧水的精神。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9

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是恩施州來鳳縣退役軍人。他71載黨齡,在64年裏深藏功名,一次次顯赫的功勛,都沉積在一個紅包裹裏,連兒女都不知情。何等的胸懷,何等的境界!我們要向張富清學什麼?從媒體對老英雄報道的事蹟中,讓筆者從中得到了一次次靈魂的洗禮。

張富清出身陝西省洋縣一個貧困農民家庭。8歲時便失去父親,大哥因為吃不飽而夭折,母親孤身帶着兄妹3人艱難度日。經歷了社會動盪,張富清靈魂深處受到洗滌和震撼: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真正的貼心人!人生捭闔,感恩“解放”,張富清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開始和歸宿,這一堅持,就是一生一世。

張富清説:“我打仗的祕訣就是不怕死。一衝上陣地,滿腦子都是怎麼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信仰,靈魂裏的忠誠!張富清因為有了對共產黨的堅貞信仰,在一次次槍林彈雨中,將生死置之度外,捨生忘死,英勇善戰。

張富清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並沒有回到故里,而是來到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湖北省來鳳縣。從“人民功臣”到“人民公僕”,直到95歲高齡,張富清一直隱姓埋名64年,從未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輝煌過去。

黨性乾淨,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範。選擇條件無比艱苦的恩施,是因為張富清知道恩施需要幹部。面對許多質疑他為什麼要到無人問津的山區工作,張富清回答很乾淨:“這裏苦,這裏累,這裏條件差,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呀!”

經歷乾淨,是清正為官、反腐倡廉的旗幟。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張富清與同志之間、單位之間、社會之間都保持着乾乾淨淨的革命本色。變換過那麼多崗位,權力在手,但他對金錢從未有過絲毫的貪圖,終始嚴於律己、克己奉公。

家風乾淨。張富清的4個孩子,除大女兒因傷致殘外,其他3個都憑自己的努力讀書,當上了幹部或者職工,沒有一個沾過父親的光。他的妻子嫁他的理由“就是因為他思想純潔、為人正派”。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10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廣東省教育工委和教育廳《關於廣泛開展向盧永根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要求,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院士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11月15日晚上21時,中央電視台一套《時代楷模發佈廳》節目播出盧永根院士感人的先進事蹟。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於11月15日晚上21時,積極組織廣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在圖書館306黨員活動室集中收看央視直播,認真學習盧永根同志的先進事蹟。

通過觀看視頻短片的介紹,學生們紛紛被“南粵楷模”、“優秀共產黨員”盧永根同志的事蹟所感動。盧永根同志以“先黨員,後校長,先校長,後教授”為原則,堅定對黨的信仰,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和師生利益放在首位,這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意識的昇華。他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上不畏艱辛,前仆後繼,艱苦奮鬥,一絲不苟的研究態度,勇擔重任的敬業精神,更是為指引不同專業的預備黨員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上開拓創新和攻克困難方面,起到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生活上,盧永根同志的艱苦樸素,嚴於律己,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更是體現了他爭做時代先鋒的精神,彰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通過此次學習活動,讓廣大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勤奮學習和刻苦鑽研就是個人蔘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具體行動。學習盧永根同志的先進事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黨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牢固樹立為祖國爭光的雄心壯志,也再次讓大家認識到自己的前途、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大家一致認為盧永根同志是當今時代的楷模,我們要學習他愛國敬業、甘於奉獻的好思想,學習他刻苦鑽研、真才實學的好本領,學習他拼搏奮進、淡泊名利的好作風,將盧永根院士的精神發揚光大。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11

四十年前有一位青年走進雲南農業大學開始了學農為農之路,四十年後有一位院士在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帶領老鄉走上了富農惠農之路。他就是我國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名譽校長、朱有勇教授。6月15日,朱院士的先進事蹟先後在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和新聞聯播播出。一時之間,他的先進事蹟從雲嶺大地傳遍了大江南北,在雲南農大師生中也引起強烈發餉, 激發了農大學子獻身農業、服務三農的雄心壯志。

20__年6月17日,在雲南農業大學20__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校長盛軍帶領全體畢業生再次學習了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勉勵學農愛農的農大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不忘初心、根植土地,學習學長、師長朱有勇院士,一生成長於土地,根植於土地,收穫於土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朱有勇,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到雲南農大植保專業學習,1982年獲學士學位留校工作至今。他開創性地從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生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徑,標誌性研究結果在Nature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將生物多樣性原理與植物病害防治理論相結合,拓展了植物病理學研究領域,對解決現代農業生產中作物病害流行及農藥過量使用等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幾十年堅持信念、學農愛農、潛心研究,開拓創新,把論文寫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成為老鄉們最喜愛的“農民教授”。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12

説到小陳,行將退休的盧灣一中心國小副校長鄧衞紅感觸更深。當年,小陳先是在鄧衞紅帶的班中就讀,由於家庭原因,小陳的母親精神狀態不佳,缺少父母關愛的小陳經常獨自遊蕩在校園外。鄧衞紅記得,那時自己常要到學校附近去尋小陳。後來,小陳被調到吳蓉瑾的班級,沒多久,她的狀態發生了實質性轉變。背後“奧妙”,正是吳蓉瑾大力倡導並堅持推行多年的情感教育。

“吳校長會非常用心地跟學生們進行情感交流,除了每週15分鐘的情感教育課,在她班裏有一個每天記錄孩子們心裏話的‘晴雨表’,學生們在上面寫下心裏話,她會一一寫下她的迴應,讓學生們感受雙向情感交流的‘温度’。”鄧衞紅説,對於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吳蓉瑾會想盡辦法多陪伴他們,甚至把他們帶到家裏,用愛來温暖孩子的心,教會他們積極面對挫折,併成為適應社會、身心健康、具有幸福能力的人。

自己被愛過,所以也希望把愛傳遞下去。吳蓉瑾至今記得,自己6歲上國小時,每天放學她都是最晚被接走的那個孩子,那時沒有晚託班,但啟蒙老師陳佩玉每天都會留下來陪着她到最後。16歲在師範學習,張曉春老師每次都會在她的週記本上洋洋灑灑寫上一大段評語,鼓勵她的成長和進步。26歲在學校工作,老校長程華手把手地教會她如何在工作中注重細節,並留下了情感教育的“寶藏”……“恩師們的一言一行,讓我從小堅定了做老師的初心,並始終激勵着我,保持着對這份‘愛的事業’熾烈而悠長的情感,把愛全身心地放在孩子們身上。”

前兩年,鄧衞紅的班上有個孩子的母親要長期進行化療,鄧衞紅得知後就把孩子接回了自己家,共同生活了整整一年。“在吳校長身體力行的示範下,如今學校有越來越多的老師,會充滿情感地去影響和引領學生,在他們心裏種下愛的種子,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師會為了孩子拼盡全力,並樂在其中。”鄧衞紅説。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13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疫情的主戰場,醫院收治病人超過800例,張寧宇帶領全院600名醫護人員,奮戰了30多天。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往往凌晨2時剛躺下,4時就得爬起來,接無數個電話,協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評價。張定宇微笑着為自己打圓場:“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我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堅決頂上去。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接受隔離治療。可是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妻子。除夕夜,張定宇從接到市衞健委的電話後,腳不着地忙碌起來,先後接待了4支醫療隊500多名醫護人員。安頓完已是凌晨。大年七年級早,張定宇就開始為進駐醫療隊調整空間佈局。他堅定地説:“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

我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只能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無藥可治。説起自己的病情,張定宇微笑着説:“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從來不説,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可是回憶與病毒爭分奪秒的29天中,內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濕了眼眶。“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我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衞士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在災情關頭,張定宇總是衝鋒在前,四川汶川地震搶救傷員;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在巴基斯坦蒂默加拉醫院接生……這樣一位施恩於人的白衣衞士,卻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我非常感激我們的同事,我們的護理隊伍、我們的醫生隊伍、我們的檢驗隊伍、我們的後勤隊伍,我非常感激他們。”他認為,自己僅僅是帶領指揮大家,在給大家提供一些服務而已。雖然他説自己沒有他們做的更多。眼下,他還在生命極限狀態下,與白衣衞士們一起,繼續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魯迅先生曾説,“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張定宇就是中國的脊樑。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定宇致敬,向張定宇學習。大疫當前,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像張定宇那樣,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為打贏戰“疫”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張定宇,人民的好院長,武漢人民感謝你,黨和祖國感謝你。祝願你健康平安。

《時代楷模發佈廳》抗疫特別節目觀後心得 篇14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和用生活點滴寫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名被孩子們稱為“校園媽媽”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顯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一、深刻領悟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所彰顯的精神內涵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蹟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話説就是“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的人民,為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捨,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通過培養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脱貧,促進現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價值追求。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孤兒的“校園媽媽”、“張媽媽”,她把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給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貧困山區的孩子,讓他們分享人間最美好的親情,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她是黨的xx大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傑”等榮譽於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pew7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