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精選7篇)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精選7篇)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1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7年,貫穿着中國近代史以來每一個深刻的歷史階段、每一個感人的故事,勾畫出了中華民族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從這條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的歷史長河中,可以得出這樣一條歷史結論:那就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精選7篇)

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今天的獨立自主並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迴歸;從千年局變(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後捱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申奧成功、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展繁榮既見證了“落後就要捱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恆定之物,從來是在動態中不斷變化演進的。可以這樣説,《復興之路》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到---,在百年沉淪、百年復興、跌宕起伏歷史進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夢想在水深火熱中探索;多少炎黃子孫為了國家復興的追求,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作為現代中國大學生,我們是驕傲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在富強;我們是自豪的,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精神領袖和如此偉大的民族。我們應該矢志不渝追尋他們的夢想,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以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誠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只是一種口號。復興,靠強大的軍事高科技的國防,靠全中華兒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養的説服力。我們既需要完善政治體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制亦要擁有不可磨滅的文化精神。

《復興之路》把焦點鎖定現當代中國,即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全片講述屈辱、奮爭以及復興的歷史。涵蓋孫中山推倒帝制、---建立新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深化改革以及---繼往開來等歷史階段,全面展示了近年來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新思維。

《復興之路》展示了中國近30年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政治社會穩定繁榮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時,通過採訪國內外權威專家對中國和平發展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對中國復興遇到的各種挑戰提供瞭解決問題和未來發展的相關重要策略。《復興之路》讓我們看到,中國選擇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創造了一個西方認為難以理解的成功奇蹟,已具備了復興的初步條件,中國有可能為世界上其他國家走向富強和繁榮提供一個可參照的樣本。《復興之路》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歷史重現,全景式追溯了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曆程,引發了我們關於民族復興的議論和思考勿忘國恥,以史為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努力奮鬥!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2

《復興之路》分為“千年局變”(1840年-1911年)、“崢嶸歲月”(1912年-1949年)、“中國新生”(1949年-1976年)、“偉大轉折”(1976年-1992年)、“世紀跨越”(1989年-20__年)和“繼往開來”(20__年-20__年)6部。正如總編導、總撰稿任學安所言,拍攝此片的目的,“是想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的復興之路上一路走來的種.種變遷,從變遷中感受和觸摸幸福。”

《復興之路》給人最初的表觀印象就是電視傳媒與文史政論的完美結合。該片不僅珍稀、原始影音資料豐富,對實物實景打造不惜重力,而且劇中有多場真人模擬的歷史情景再現,高新科技影視手段的運用,觸人心絃的解説與配樂,都令這部片子的可視性、臨境性和普教性得到了近乎極致的發揮。《復興之路》同時又是一場研究中國問題的中外專家的“盛會”。該片以曾主編過《---傳》《周恩來傳》《朱德傳》等著作的中國近代史和中共黨史專家金衝及為學術顧問,攝製組同期採訪了150餘位包括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知名學者、政府官員和事件親歷者。專家們多視角、客觀地詮釋了中國近代以來所經歷的臨危、思變、御辱、圖存、改革與復興等不同發展階段,並使這百餘年的歷史以更加立體、鮮活的面容呈現於世人面前。在《復興之路》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孫中山、---、---這些引路者,也看到了那些從未放棄民族復興夢想的平凡人,他們同樣令我們深深感動。中華民族是一個偉人輩出的民族,偉人輩出的民族必定是偉大的民族,因為偉人需要偉大的民族來孕育。為此,作為此民族中之一員,我們自當以本民族延續幾千年的歷史與文明為榮,更當以創造嶄新的民族歷史與文明為任。“大國崛起”雖非數日之功,征途漫漫更難一帆風順,但比照此前160餘年間的任何時刻,走在“復興之路”上的國人都將更加懷有如此自信:中華之崛起,雖遙必當及。

通過觀看《復興之路》,全體黨員對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全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了更堅定的信心和更激昂的鬥志。同時,全體黨員紛紛表示,作為學校保衞處的一員,要立足本職,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辦事效率,為維護廣大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學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3

當21世紀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信息革命已全面來臨,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的社會變革也在提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中國帶來的全方位的變化,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嶄新構想,是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機結合在一起。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優勢,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中國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復興之路。

片中的解説詞説到:上海浦東:今天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國際金融貿易區,它像一隻頭雁,帶動着整個長江流域地區,共同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黃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它被宣佈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時候,這裏還是一望無際的農田。1992年,浦東開發的戰略目標被寫進了黨的十四大報告,這是黨的代表大會第一次部署一個城市經濟建設工作。從此,這個中國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區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浦東開發區和許多同樣發端於1992年的經濟事件一道成為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的中國全力起飛的寫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下,寶鋼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王均瑤在浙江創辦國內首家包機公司,被譽為“膽大包天”。劉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團,這是中國第一個經國家工商局批准的私營企業集團。王選在北京研製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他領導的北大方正集團成為推動信息化的先行者

經過十多年的創新和實踐,中國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開啟了一段新的奮鬥征途,獲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國人站在了新世紀新階段的起跑線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將薪火相傳。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是國家的未來。中國的復興之路該如何走下去,我們該如何使復興之路更加平坦?這些都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思考的問題。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給我們留下了痛,但也留下了教訓,那就是“保護自然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20__年SARS來襲給我們留下了痛,但也留下了教訓,那就是“珍愛生命就是珍愛我們自己”,等等。這些都未我們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經驗教訓,保證我們沿着復興之路走下去。

我們的民族是多災多難的民族,這也造就了我們民族自強不息的品性。復興之路不是一條平坦通順之路,在這條道路上充滿了坎坷與泥濘,但是我們的民族依然走了下來,這就是我們的民族,我們偉大的民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是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中的一句話。這已表明我們這一代好好學習才是復興中國之路的保障。所以説,中國的復興之路掌握在我們手中,中國的明天掌握在我們手中。完善自我,才能使國家更加強大。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4

歷史的長河從來就沒有過停止,社會的演變從來就不會雷同,中國這個偉大的民族,歷經了太多艱難的歷程,然而這個民族的優秀品質令世人折服,令世界驚歎,中國的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中國人民不斷的追求。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與其他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從末落的清朝到日益昌盛的新中國,已走過173年的,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這個東方文明的中國。在復興一書中,我時時刻刻感受到一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頑強拼搏的努力,默默地展示自己的力量。中國人的自信心增強了,正能量增強了,成為世界的主心骨。正如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所説“世界上幸好有中國”,正直,公道,是世界人民對中國的一致評價,我們有能力參與和平事務,有能力主動幫助別人,這是一個大國的風範。

在對待敵對勢力時,我們可能更具有一個包容心,這正是幾千年中國人修行的優秀品質所決定的,不浮燥、不折騰,按照既定的方針和原則,承擔並保持着一慣的大國責任,令世人佩服、感歎,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象中國這樣有着深厚的涵養、修為。毛澤東、鄧小平過人的思維,洞察世事的能力,為中國謀劃了一幕精彩大劇,讓人們過上了幸福,和諧和生活,令世人想不到的是,在各種勢力不斷侵擾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卻煥發出勃勃生機,中國重新站在了領跑的位置,中國人在經歷上百年的努力,終於可以驕傲的説,中國人站起來了,終於在世界上可以充分維護自己的權益。

長風破浪會有時,讓我們重新審視發展,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回到了發展的主線,民生是頭等大事,發展就是讓人民生活的更好,更美。習在近期的講話中,更多地關注了我們自身發展建設,打鐵仍需自身硬,黨內作風建設、反腐敗建設、法制建設、經濟建設、人民關注的環境、住房、醫療等,建設美麗中國的設想已經出發,環境問題提上了工作日程,農業的九連增讓我們對發展小城鎮更有信心,家庭農場新型發展組織的出現,讓我們的勞動力進一步解放。兩會已經召開,我們感到了更加務實產、嚴謹的的會議,不斷傳出新的信息,讓我們更有信心、更有期盼地祖國的發展、強大。

中國夢,復興夢,只要有你們,我們就有希望,就會幸福,歷史會再次證明,中國人的選擇是對的,會再次相信我們的努力。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5

歷經風雨滄桑,歷經時事變故,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圓明園被燒的恥辱……有着五千年禮貌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最後在這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建黨90週年之際,我們為這個國家而驕傲,為這個民族的繁榮昌盛而自豪。

這天來到了國家博物館進行參觀,這天的主題是“復興之路”,從鴉片戰爭到現代化的中國,步步經歷了從困難到勝利的過程,無論是戰爭時期的流血犧牲還是和平年代的經濟競爭,中國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現了我們是個勇敢自強的民族,所有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唯獨堅挺不拔的精神不能失去,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鉅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鉅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好處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鉅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之後經歷了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30年,到了現代化進程的中國,無論從經濟還是軍事方面我國已經發展為一個綜合型大國,再也不會像舊社會那樣受人欺辱了,我們民族已經屹立於世界之林,挺拔的站起來了。“震撼”“激動”“落淚”……這是眾多觀眾在形容

《復興之路》觀後感時所用的話語。“就是要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並讓無數觀眾從這種變遷中感受並觸摸幸福。

即便在和平年代的這天,戰爭時期的愛國精神也已發揚的如此廣泛,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職責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這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期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完《復興之路》的展覽,我有種説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我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着廣大人民羣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着、奮鬥着、發展着、前進着……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鬥,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髮展、進步!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6

《復興之路》圍繞千年鉅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華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效。讀完這本書,我激動萬分,特別是讀到《千載飛天夢》,我熱血沸騰,為我們的人民,為我們的民族,為我們的祖國!

為了實現千栽的飛天夢,我國走過了坎坷的尋夢之路。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後世界第5個獨立研製併發射人造衞星的國家。但是,由於當時國家經濟薄弱,科技低下,1975年,我國對航天的探索暫停。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轉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這就是著名的863計劃。這對我國載人航天探索無疑是一支催化劑,這發展途徑是:從載人飛船起步。

這次挑戰,面臨的是隊伍尚未組建,地面試驗設施缺乏,飛船總體方案還有待討論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困難。但中國航天人以特有的戰鬥精神,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關鍵技術難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在1999年開始的四年裏,“神舟”一號、二號、三號試驗飛船發射成功,為載人飛船發射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0xx年10月15日,隨着“神舟”5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終於成為現實。登上“神舟”5號載人飛船之際,身着航天服的中國載人航天首飛航天員楊利偉滿懷激情地寫下了:“為着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20xx年10月12日,太空中繼續書寫了中國人的光榮與驕傲。這是首次進行兩人多天飛行。

在巨大的成功面前,航天人從未放緩過前進的腳步,20xx年9月25日,“神舟”7號再次飛向太空,翟志剛在9月27日成功實施空間出艙活動。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活動關鍵技術的國家。在“神舟”號研究的同時,航天人又將目光射向月球,20xx年10月24日,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發射成功,20xx年10月1日,二號也相繼發射,“嫦娥奔月”的傳説變成了偉大的科學實踐。而“嫦娥”三號也將於20xx年發射,它將實現軟着陸、無人探測及月夜生存三大創新。

壯哉,夢圓飛天,那艱辛的腳步,體現的是無數科技人員、部隊官兵的心血和智慧,體現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飛天之夢也讓我們明白,惟有學好本領,才能建設祖國,才能實現使祖國立於東方,強於世界之夢。

《復興之路》觀後心得體會 篇7

讀完《復興之路》一書,我心洶湧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

一百多年前,中國遭遇數千年未見的奇變。可是,中國並沒因此而滅之,中國人民更沒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來捍衞民族的尊嚴,拯救國家的主權。

1949年10月1日 下午3時,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同志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個莊嚴宣告,這個宏偉的聲音,通過廣播轉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起歡躍起來。新中國的建設,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民族人民的歷史,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人民開始當家做主人。

如果説在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國的孫中山為中國打開了思想健步的閘門,而建立起新中國的毛澤東讓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説話,那麼挽救了社會主義的鄧小平則是為中國找到了一條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改革開放三十年,中華民族終於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開始向騰飛之路大步邁進。三十年的滄桑鉅變,三十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奮力拼搏,獲得了51枚金牌,拿下了金牌第一的桂冠;青藏鐵路成功建設;神五、神六、神七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起飛並返航……

60年的風雨兼程,60年的春華秋實,60年的開拓奮進,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繁榮富強,我們也可以在寬暢明亮的教室上課,現代化的設備一應俱全,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沐浴着祖國的春風,我們幸福的成長。老師在課堂上經常對我們説“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是國家的未來。”這樣激勵的思想,讓我們從小就有了憂患意識,我們曾經感歎歷史,也惋惜歷史, 中華民族那艱難的復興之路,時時激勵着我們,經歷磨難而巍然屹立,千錘百煉而更加堅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我相信在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風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o30m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