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觀復興之路有感悟

觀復興之路有感悟

下面是關於復興之路觀後感,歡迎閲讀借鑑,希望你喜歡。

觀復興之路有感悟

復興之路讀後感3000字

紀錄片復興之路詳細解讀了1840年以後至今中國人民的戰鬥與建設歷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們回味。

復興之路把焦點鎖定現當代中國,即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被屏蔽詞語]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全片講述屈辱、奮爭以及復興的歷史。涵蓋孫中山推倒帝制、[***被屏蔽詞語]建立新中國、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被屏蔽詞語]深化改革以及[***被屏蔽詞語]繼往開來等歷史階段,全面展示了近年來中央提出的“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新思維。

復興之路對於現代中國最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於,在展示了中國近30年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政治社會穩定繁榮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時,通過採訪國內外權威專家對中國和平發展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對中國復興遇到的各種挑戰提供瞭解決問題和未來發展的相關重要策略。復興之路讓我看到,中國選擇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創造了一個西方認為難以理解的成功奇蹟,已具備了復興的初步條件,中國有可能為世界上其他國家走向富強和繁榮提供一個可參照的樣本。

復興之路的主要內容為

15世紀末,歐洲的航海家們開始征服海洋,伴隨着資本主義的對外擴張和貪婪掠奪,世界逐漸連接在一起。從此,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孤立於世界之外而存在。

18世紀後期,英國的工業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和法國的大革命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股洶湧的浪潮不可阻擋地邂逅了中國,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們全然不知這盛世亦正面臨着一瞅運。正在全球範圍內爭奪利益和霸權的西方殖民主義勢力已經擴張到東方,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即將到來,中華民族百餘年艱苦卓絕的偉大復興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在140年前的1866年,馬尾造船廠的建立確是一件備受關注的大事,船廠的創辦者左宗棠在奏摺中説:“修建造船廠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負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國第一個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現代船舶修造廠在小鎮馬尾動工了。馬尾造船廠開始修建的20xx年前,危機從海上而來。1840年6月,集結在澳門沿海之外的英國艦船出發北上,入侵中國。此後兩年中,清政府屢戰屢敗,最終被迫議和。歷史學家將這場戰爭稱為鴉片戰爭。古老中國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近代史。中英之間為什麼會爆發這樣的戰爭,它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這一切看起來好像與兩種植物有關的貿易引起的-英國人的鴉片和中國人的茶葉。

對於工業革命後生產能力激增的英國來説,擴大世界市場是它最急迫的願望。中國鄰邦尤此前已淪落為英國掠奪原材料傾銷工業品的殖民地,為了獲取利潤,英國殖民者在中國人中製造了一種需求-鴉片。以此在40年的時間裏,掠走了三、四億兩的白銀。馬克思曾譴責道,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填滿英國國庫。英國議會最後以5票的優勢否決了反對黨提出的反戰議案,鴉片戰爭爆發。

在這場從海上而來的挑戰中,完全沒有準備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沒有預料的失敗。道光年間的中國作為東方的大國,擁有80萬的兵力,而英國派出的遠征軍初期只有7000人,到戰爭結束時也不過2萬人,偌大一個帝國為什麼敗於遠道而來的英軍。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幾乎沒有中國人意識到雙方在社會制度和生產力上的差距,長期的閉關鎖國封閉了中國人的眼睛和心靈。而英國人很早就對雙方的差距瞭如指掌,併為戰爭做了周密的準備。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以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等為主要內容的南京條約記錄了中華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槍炮逼迫下墮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國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結束後,當得知英軍已撤出長江,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軍,清政府的軍政大員彈冠相慶,中國的一切彷彿又回到原點。

1841年8月的一天,遣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在鎮江與老朋友魏源會面,林則徐將四洲志交給魏源,希望他能編纂成書,喚醒過人瞭解世界。一年之後,第一部系統介紹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國圖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師夷長技以制夷”帶着理性救國的態度寫出了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對國家前途的思考,然而這卻是一次無聲的吶喊。1840年的炮聲無法驚醒一個沉溺於自己深厚傳統的天朝迷夢。第一代探索者的聲音是這樣的微弱,變革連萌芽都沒產生就已結束,大清王朝對於近代世界僅有的一些認識無聲無息的消亡了。

就在這一時期,歷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週期性危機在清王朝再次上演,1851年反抗清政府統治和西方列強入侵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起義不僅嚴重動搖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較為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然而,這場歷時20xx年的農民起義卻被清政府鎮壓了。而此時,大英帝國的工業製成品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鐵路里程和機動船舶數量達到世界的一半,依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英國成為全球最強大富裕的國家。

瘋狂的帝國主義擴張沒有給清王朝喘息的機會,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20xx年後,危機再次從海上來。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近了大清國的首都。1860年的10月18日,英法聯軍焚燬了圓明園,同時也焚燬了士大夫心頭虛幻的“上國尊嚴”。內外交困之下,1860年月24日,咸豐皇帝不得不發佈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第一個“上諭”,此時,距離鴉片戰爭已過去20xx年,清王朝喪失了20xx年革新圖變的寶貴時間。以1861年1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為起點,中國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自救探索開始了,史稱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風生水起,以軍事工業為主的近代企業出現了。洋務運動能夠幫助清王朝實現國家的自強嗎,這是否就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方向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陸軍更是一敗再敗。為什麼大清國會敗於近鄰日本呢?第一是社會制度的腐敗,第二是經濟技術的落後。洋務運動期間,中國自主修建了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後,清政府卻認為火車震動了東陵的先王神靈,因而禁止使用機車,此舉暴露了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與時代大潮間的巨大落差,此時,歐美各國已進入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殘酷的現實證明,洋務運動無法實現自強的目的,不是中國現代化的方向,究竟什麼才是救亡的良方呢?

1895年,嚴復在救亡決論中指出,如今中國不變法則必亡。1898年嚴復再次為中國人敲響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鐘,翻譯了赫胥黎的著作,取名天演論。

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希望拜見李鴻章,表達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漸進之方法請願於朝廷,俾倡於新政的主張,卻遭到了拒絕。失望的孫中山遠赴海外開始以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國之路。而此時,康有為想用變法維新來挽救清政府的危亡。1895年春天,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千餘名舉人共同發起了“公車上書”,提出變法主張。

中國人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認識到,打敗中國的並不是堅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康有為的主張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戊戌變法就此開始。但是僅僅103天后,維新派的改革被迫終結。對於亟待變革的中國來説,失敗同樣寶貴,作為中國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啟蒙運動將封建思想打開了一個缺口。

1920xx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20xx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衞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

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20xx年4月27日,黃興率領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鉅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復興之路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歷史重現,全景式追溯了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曆程,引發了觀眾關於民族復興的議論和思考。這是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優秀政論片,看了之後情緒激昂,更喚起了我振興中華的信心和決心。

復興之路觀後感

當歷史的腳步進入1661年的時候,清朝第3個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國迎來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段盛世,此時,人類社會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鉅變。

15世紀末,歐洲的航海家們開始征服海洋,伴隨着資本主義的對外擴張和貪婪掠奪,世界逐漸連接在一起。從此,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孤立於世界之外而存在。

18世紀後期,英國的工業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和法國的大革命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股洶湧的浪潮不可阻擋地邂逅了中國,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們全然不知這盛世亦正面臨着一瞅運。正在全球範圍內爭奪利益和霸權的西方殖民主義勢力已經擴張到東方,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即將到來,中華民族百餘年艱苦卓絕的偉大復興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在140年前的1866年,馬尾造船廠的建立確是一件備受關注的大事,船廠的創辦者左宗棠在奏摺中説:“修建造船廠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負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國第一個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現代船舶修造廠在小鎮馬尾動工了。馬尾造船廠開始修建的20xx年前,危機從海上而來。1840年6月,集結在澳門沿海之外的英國艦船出發北上,入侵中國。此後兩年中,清政府屢戰屢敗,最終被迫議和。歷史學家將這場戰爭稱為鴉片戰爭。古老中國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近代史。中英之間為什麼會爆發這樣的戰爭,它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這一切看起來好像與兩種植物有關的貿易引起的——英國人的鴉片和中國人的茶葉。

對於工業革命後生產能力激增的英國來説,擴大世界市場是它最急迫的願望。中國鄰邦尤此前已淪落為英國掠奪原材料傾銷工業品的殖民地,為了獲取利潤,英國殖民者在中國人中製造了一種需求-鴉片。以此在40年的時間裏,掠走了三、四億兩的白銀。馬克思曾譴責道,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填滿英國國庫。英國議會最後以5票的優勢否決了反對黨提出的反戰議案,鴉片戰爭爆發。

在這場從海上而來的挑戰中,完全沒有準備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沒有預料的失敗。道光年間的中國作為東方的大國,擁有80萬的兵力,而英國派出的遠征軍初期只有7000人,到戰爭結束時也不過2萬人,偌大一個帝國為什麼敗於遠道而來的英軍。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幾乎沒有中國人意識到雙方在社會制度和生產力上的差距,長期的閉關鎖國封閉了中國人的眼睛和心靈。而英國人很早就對雙方的差距瞭如指掌,併為戰爭做了周密的準備。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以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等為主要內容的南京條約記錄了中華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槍炮逼迫下墮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國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結束後,當得知英軍已撤出長江,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軍,清政府的軍政大員彈冠相慶,中國的一切彷彿又回到原點。

1841年8月的一天,遣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在鎮江與老朋友魏源會面,林則徐將四洲志交給魏源,希望他能編纂成書,喚醒過人瞭解世界。一年之後,第一部系統介紹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國圖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師夷長技以制夷”帶着理性救國的態度寫出了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對國家前途的思考,然而這卻是一次無聲的吶喊。1840年的炮聲無法驚醒一個沉溺於自己深厚傳統的天朝迷夢。第一代探索者的聲音是這樣的微弱,變革連萌芽都沒產生就已結束,大清王朝對於近代世界僅有的一些認識無聲無息的消亡了。

就在這一時期,歷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週期性危機在清王朝再次上演,1851年反抗清政府統治和西方列強入侵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起義不僅嚴重動搖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較為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然而,這場歷時20xx年的農民起義卻被清政府鎮壓了。

而此時,大英帝國的工業製成品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鐵路里程和機動船舶數量達到世界的一半,依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英國成為全球最強大富裕的國家。

瘋狂的帝國主義擴張沒有給清王朝喘息的機會,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20xx年後,危機再次從海上來。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近了大清國的首都。1860年的10月18日,英法聯軍焚燬了圓明園,同時也焚燬了士大夫心頭虛幻的“上國尊嚴”。內外交困之下,1860年月24日,咸豐皇帝不得不發佈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第一個“上諭”,此時,距離鴉片戰爭已過去20xx年,清王朝喪失了20xx年革新圖變的寶貴時間。以1861年1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為起點,中國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自救探索開始了,史稱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風生水起,以軍事工業為主的近代企業出現了。洋務運動能夠幫助清王朝實現國家的自強嗎,這是否就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方向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陸軍更是一敗再敗。為什麼大清國會敗於近鄰日本呢?第一是社會制度的腐敗,第二是經濟技術的落後。洋務運動期間,中國自主修建了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後,清政府卻認為火車震動了東陵的先王神靈,因而禁止使用機車,此舉暴露了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與時代大潮間的巨大落差,此時,歐美各國已進入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殘酷的現實證明,洋務運動無法實現自強的目的,不是中國現代化的方向,究竟什麼才是救亡的良方呢?

1895年,嚴復在救亡決論中指出,如今中國不變法則必亡。1898年嚴復再次為中國人敲響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鐘,翻譯了赫胥黎的著作,取名天演論。

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希望拜見李鴻章,表達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漸進之方法請願於朝廷,俾倡於新政的主張,卻遭到了拒絕。失望的孫中山遠赴海外開始以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國之路。而此時,康有為想用變法維新來挽救清政府的危亡。1895年春天,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千餘名舉人共同發起了“公車上書”,提出變法主張。

中國人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認識到,打敗中國的並不是堅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康有為的主張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戊戌變法就此開始。但是僅僅103天后,維新派的改革被迫終結。對於亟待變革的中國來説,失敗同樣寶貴,作為中國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啟蒙運動將封建思想打開了一個缺口。

19XX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XX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衞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

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20xx年4月27日,黃興率領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鉅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復興之路二崢嶸歲月:觀後感

皇帝倒了,辮子剪了,這是20xx年給中國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凱很快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4月,孫中山將大總統的位置讓於袁世凱。中華民國看似有國會,有約法,但實際上政權都操縱在袁世凱和北洋軍閥的手中。1920xx年3月,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遭暗殺,他和其他人所期待的議會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隨後,為了換取支持,袁世凱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二十一條”。1920xx年,袁世凱終於隨着83天皇帝夢的破滅而敗亡,但北洋政府卻連形式上的統一都維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依然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

1920xx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奮起抗爭的五四運動。三千多名大學生開始舉行遊行,遊行的起因是正在召開的巴黎和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和會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而對於日本強加給中國的“二十一條”則置之不理。5月4日學生遊行之後,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中國的各種力量都行動起來,匯聚成自1840年以來涉及範圍最廣,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愛國運動。中國為什麼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羣眾運動,辛亥革命後,中國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新青年雜誌創刊發表的新文化運動就此發端,新青年主編陳獨秀提出要想救中國,建共和首先得進行思想革命。新文化運動中,西方的各種政治學説和社會思潮紛紛湧入,中國人在各種各樣的“主義”中尋找着各自的信仰。中國已經醒來,但是正如魯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夢醒了發現無路可走。20世紀早期的中國,軍閥之間為爭權奪利混戰不斷,百姓生活在兵荒馬亂的恐懼之中,一個迫切而又迷茫的問題是中國該往何處去,在這個眾多的主義和思想中,哪一個能給中國帶來光明。1920xx年,梁啟超來到歐洲,貧富差距和尖鋭的勞資矛盾讓他十分震驚。一位記者告訴梁啟超,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這使得向西方人學習的中國人感到困惑,中國還要沿着這條路再走一遍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反覆的比較中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1920xx年爆發的五四運動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一些傾向於社會主義的知識分子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集合起來。1920xx年2月9日,從北京通州到天津的路上,因傳播革命而被北洋軍閥通緝的陳獨秀和李大釗正在籌劃組建中國共產黨。1920xx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綱領救被旗幟鮮明的提了出來。剛剛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雖然看上去還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後的卻是越來越多的正在將目光投向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中國人。然而,中國太難改變了,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將如何改變中國,怎樣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呢。1920xx年1月開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組織和推動下,中國掀起了第一個工人運動的高潮,13個月時間中,有30多萬人參加了100餘次罷工,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也讓國民黨的領袖孫中山決心與共產黨合作。1920xx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國共合作就此開始。1920xx年,孫中山因病去世。1920xx年,由國共兩黨共同領導和組成的國民革命軍從廣州出發開始了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北伐戰爭,農民工人被徹底的動員起來,史稱“大革命”。1920xx年3月,國民革命軍攻佔上海和南京,完全控制了長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北伐形式大好。但是,蔣介石勾結中外反動勢力積極策劃xx政變,4月日,蔣介石在南京發出密令,已光復的各省一律實行清黨。7月15日,汪精衞在武漢開始捕殺共產黨員,此後共有26000和30多萬羣眾被殺害,工農運動被鎮壓下去。

大革命失敗了,現實給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上了殘酷的一課。毛澤東意味深長的説:“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經過艱苦探索,中國共產黨逐步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毛澤東將武裝革命形容為“逼上梁山”。1920xx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8月7日中共中央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1920xx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中的實際領導地位。1936年,縱橫十餘淑越二萬五千裏的長征勝利結束。

中國的問題就是農民的問題,當中國共產黨深深植根於農村的時候,國民黨正在城市發展資本主義,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一批國民黨高官對廣大人民羣眾進行榨取和掠奪,逐漸成為新的官僚買辦的資本家。而占人口85%的農村,普遍貧窮,而到1937年時,雜税名目竟高達1700多種。國民黨統治的十年,經濟壟斷,政治獨裁,沒有能夠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中國社會依然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就在這20xx年間,世界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蘇聯通過實行計劃經濟,迅速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資本主義世界卻從1920xx年起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被失業、飢餓籠罩着的人們陷入恐慌之中,歐洲上空,戰爭的陰雲開始凝結。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在亞洲,日本軍國主義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國民黨政府卻仍將兵力用於圍剿工農紅軍,對日本則實行不抵抗主義和妥協退讓的方針,致使1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淪陷。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分別擔負正面站場和敵後站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的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中國取得了自1840年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自1895年甲午戰爭後被日本佔領的台灣省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成為世界兩大陣營的首領,在社會主義陣營不斷壯大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將以何種方式建國,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共和國成為各種力量關注的焦點。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簽署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會議達成五項協議,提出要建立國民政府委員會。政治協商會議結束僅僅5個月後,1946年6月,國民黨挑起內戰。中國共產黨面對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國民黨的兵力是共產黨的3倍,控制着幾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幹線,幾乎全部的現代工業以及全國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但是,最終的勝利者卻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憑藉什麼贏得了勝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開始傾斜,國民黨在抗戰中贏得的支持卻在接收大員的腐敗中一點點消失,國民黨的高級官員向蔣介石進言説,這是在一片勝利聲中埋下了一顆失敗的定時炸彈。但蔣介石並沒有認識到,人心向背將成為國共兩黨較量的核心。

抗戰勝利後,一些民主黨派曾經試圖在國共對立的綱領之外尋找第三條道路,提倡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使走資產階級改良道路的幻想最終破滅,民主黨派的大多數逐漸靠近共產黨,而此時毛澤東對中國道路的思考已日漸成熟。在1945年4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思想被確認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的前途和道路日漸清晰。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制定和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它旗幟鮮明的規定廢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這是一場從根本上摧毀中國封建專制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國民黨在中國大陸20xx年的統治被宣告結束。對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蔣介石自己作了這樣的評價,共產黨打敗了我們,不是共產黨有三頭六臂,而是我們腐敗無能,自己的弱點擊敗了自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標誌着1840年以來,中國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一歷史任務的基本完成,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勝利,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開闢了道路。120xx年滄桑鉅變,換了人間。北京天安門在1920xx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20xx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秋天它終於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前赴後繼在這崢嶸百年中歷經無數艱難坎坷,他們的業績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史冊。

標籤: 感悟 復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0o7x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