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通用20篇)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通用20篇)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

當每家每户的屋子裏傳來一陣陣粽香時,端午節便來臨了。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忙得不亦樂乎。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通用20篇)

吃着味道鮮美的粽子,讀着“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我不禁想起了屈原——這位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文人。他早年受楚王信任,任三閭大夫。後來因才高氣盛,性格耿直,遭佞臣陷害,在楚王面前進讒,使屈原二次被流放。

在流放期間,屈原寫下了《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許多流傳千古的作品。其文筆委婉含蓄,開創了一種新的文體——楚辭。後繼者又有宋玉、賈誼、東方朔等人。漢人劉向將這些“騷體”作品整理成書,這就是影響後世幾千年中國人的《楚辭》。在文學方面,屈原產生的影響確實是無可比擬的。

屈原流放後仍不忘國家興亡,日日思念着祖國和百姓。當得知楚國國都被秦軍攻破時,屈原感到救國無望,投汨羅江自盡而死。他這種愛國愛民、寧死不屈的精神是多麼偉大啊!這種人格又豈是那些爭權奪利、搬弄是非、殘害百姓的貪官污吏所能相比?

此時,我彷彿看到了在兩千多年前,一位懷才不遇的才子在月夜下孤單徘徊,一位憂國憂民的大夫在草屋中飲酒消愁,一位志向高遠的詩人在江邊獨步吟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品粽子,品到的不只是粽子本身味道之鮮美,更品到了一種精神和文化的傳承;我讀《離騷》,讀到的不只是其中語句之優美,更讀到了屈原等一批批愛國詩人堅貞不屈的精神和一顆憂國憂民的火熱的心!屈原的名字將和他的作品一起,千古傳頌,成為鼓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執著追求於理想的精神食糧!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星期天,我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昂立學校作文班的學生到富蘭城堡去過端午節。老師先強調好紀律,然後讓我們一個個排好隊,準備前往富蘭城堡。

到了富蘭城堡,老師讓我們找地方坐下來。找到位置坐下來後,老師開始介紹關於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以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自沉的那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這個節日其實早在屈原汨羅江自沉之前就已經是當時楚地淵源流長的民族節日了。屈原的作品主要是有《離騷》、《天問》、《九歌》和《懷沙》等。

老師給我們的爸爸媽媽發了一個空的香囊袋,又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將艾葉放進袋裏,親手做了一個香囊袋。當父母們都做好香囊後,所有的父母都站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戴上香囊,以表達對孩子們的祝福。

回到座位上,老師又給所有的學生髮了一條藍絲帶,讓我們系在自己父母的手腕上。藍絲帶表達感恩,鼓勵關懷和愛。

終於到了我們最期待的快樂尋寶的環節。老師告訴我們,寶藏就藏在一號廳到五號廳裏。我努力地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個寶藏。我開心極了。

最後在放學的時候,富蘭城堡的服務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粽子。我和爸爸媽媽吃着美味的粽子。我覺得今天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3

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給我買了粽子吃。那糯香的味道,甜甜的紅棗,再粘點兒白糖……那味道真是有香又甜。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天天都在想香香甜甜的粽子,天天吵着吃粽子,有一天,媽媽突然問我:“兒子,你那麼愛吃粽子,那你可知道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為什麼非要吃粽子?”聽媽媽一問,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媽媽讓我坐下,然後慢慢的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各種習俗。“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在民間又稱端陽節、五月節……我國民間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

“媽媽。我們寧夏人過端午節就只是吃粽子吧?也叫端午食粽?”“就知道吃,小饞貓!”媽媽捏了捏我的鼻子繼續説道:“端午節吃粽子是全國人民的一個傳統習俗。粽子的花樣可多啦,有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的就叫“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老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沒等媽媽説完我又搶着説到:“賽龍舟這個習俗又有什麼紀念意義呢?”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楚國。楚國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示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種習俗延續至今,還被列為運動項目……端午節的還有很多寓意吉祥的習俗,等你以後長大了,有更多更有趣的知識在等着你去學習,去了解呢。

真沒想到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的有趣的習俗和感人的故事,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好!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4

活動號召:屈原的傳説,爭舸的龍舟、帶着藥味的香囊,這些東西在記憶力已經埋沒很久了唯有端午節吃粽子這一風俗,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津津有味。現在端午節留給我們的除了粽子之外,也許最實際的就是那3天的節假日。所以我們想請大家一起動手做一個能帶來好運的香囊。

一、活動內容

1、現場製作香囊

2、現場進行文化知識的問答。

3、瞭解雄黃酒

4、現場問卷調查——端午節文化知多少

5、小小心理測試——你是哪種粽子

二、活動形式

時間上暫定

場地:公司食堂側門邊

1、製作香囊

民俗學家陳連山撰寫的《話説端午》裏提到:端午節的核心是驅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裝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藥物或香料的袋子。同學們自己剪剪縫縫做出的簡單的具有各種形狀的香囊比起市場上的就很有意義,既可以送給老師同學表達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增強動手能力,學學古人的手藝。自己動手DIY禮物特別有意義。然後選出比較優秀的作品給與獎勵。

材料:藥店配的香料(白芷、川芎、山奈、甘鬆、丁香公、沈香、艾葉、佩蘭、薄荷等)、乾花、稻穀殼、絲綿、五彩繩、針、線、剪刀、鉛華紙布料

分配: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給與指導和幫助。為了給大家創作靈感,我們會展出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香囊和吳越研究會會員自己做的香囊。

注意點:針線要注意妥善保管

2、現場知識問答

用回答問題的形式,增加大家對端午節文化的瞭解。

操作:現場兩名工作人員。同學們先抽取幾道問題,答對的有小小的禮品

3、瞭解雄黃酒

其實雄黃酒的概念我們大多數只出現在白蛇傳裏,白素貞喝了一點就現形了,所以可以給同學們一個小小的體驗。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後經化學反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飲用後會中毒。所以分給同學們雄黃酒,可噴在牀下、牆邊等角落,以避毒蟲。至於喝的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4、現場問卷

有人説,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現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於它們的主題都是吃:元宵吃湯圓,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質生活豐裕後,吃不再那麼重要,節日因此變淡。

三、活動可行性

1、首先指導香袋製作的同學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準備了很多好看的小式樣教給大家。

2、端午節期間,市場上會有同步的產品上市,比如艾葉、香料、菖蒲等,到時採購就會比較容易。但我們還是準備好萬一買不到中藥配方的香料,就用有清香的乾花代替。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5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快到了,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國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中國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中國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端午節心得感受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

我們當地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 , 粽子也分好多種:有肉粽子、素粽子、甜粽子、我喜歡吃甜粽子,因為甜粽子和糖一起吃,吃起來甜而不膩、口齒留香、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來呀!

小時候不懂事,我問媽媽:“為什麼有端午節,要賽龍舟?”媽媽慢慢説: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 ,避邪 ,等,賽龍舟應該是因為粽子投入江河水裏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遊戲,繪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吧。

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有放假 ,回家還有 :香噴噴的粽子吃,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6

農曆五月初五 為端午節,又稱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和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這些習俗都有特殊的含義,讓我來介紹給你們聽吧: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掛艾葉和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艾蒿、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所以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國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中國台灣知府蔣元 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中國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自己的'隊伍,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 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葦葉包米代替竹筒。包粽子的米當地人多用糯米,現在也有用江米的。餡料則多以小棗為主,當地人還經常用臘肉,現有地用八寶、肉、蜜棗等各種餡料。飲雄黃酒:雄黃本屬礦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 並灑牆壁間,以法諸毒。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為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羣,手抱花草,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遊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遊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今天,奶奶也包起了粽子,我拿出了兩片一大一小的棕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從摺好的角筒裏放進浸泡好的糯米,我還塞進了一大塊魚乳肉,幾顆蓮子和一些豆沙,小心翼翼地包起來,可是,我下太多糯米了,所以,我把一些糯米割掉了。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人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又打了一個死結,“終於包好了!”我長長的噓了一口氣。今天,我終於知道了原來包粽子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7

往年的端午節,我都是稀裏糊塗地過了。今天,又是端午節,早上,媽媽激動地説:“周昱,你先別寫作業了,我們趕緊去市場看看吧。”我一聽,心想:市場有什麼好看的?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和媽媽一起去市場看個究竟。

走出家門,我就聞到的一股淡淡的艾香。方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户户的門上都要插艾來避邪。

我和媽媽來到市場,那兒的人真多呀。不過,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有許多人的車上、手裏都有一把“草”。一問媽媽,才知道那是艾。我立刻興奮起來,央求媽媽給我買一些艾,媽媽同意了,我十分高興。

走進市場大棚,一股濃濃的艾香撲面而來,我和媽媽順着氣味往前走,找到了一家賣艾的。我問媽媽:“這是艾嗎?”“是。”媽媽回答到。我又問賣艾的人:“這些艾是在什麼時候挖的?”“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去挖的,只有在端午節這個時候去挖的艾才有藥效。”“這艾是在哪裏挖的?”“嶺上。”賣艾的人答道。緊接着,買艾的人還給我講了艾的作用和特徵,如:把艾葉曬乾以後可以泡腳、把艾插到門上還可以避邪……聽完賣艾人的講解,我對艾有了新的認識。媽媽也實現了她的諾言,給我買了一把艾葉。

咦,這不是貓貓眼嗎?它可是有毒的呀,怎麼跑到菜市場裏來“害人”呢?後來,聽賣貓貓眼的人講,貓貓眼只有在五月端午這天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挖,才是沒毒的。而且他還能消炎、解毒、治嗓子疼……聽到這裏,我才知道我錯怪了貓貓眼,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走出大棚,我看見了一輛“紅車子”,這是賣香包的車子。只見有的香包上有“一生平安”四個字,有的香包上繡有各種各樣的屬相……在端午節這天,大人們要給孩子佩戴上香包,保佑平安。

奇怪,今天賣菜角和糖糕的生意怎麼變得格外紅火?我連忙去諮詢媽媽,媽媽告訴我:當地有端午節吃菜角和糖糕的習俗。我這才明白了。

回家的路上,媽媽又買了幾個粽子。回到家,我把艾葉插門上,掛上媽媽送給我的小香包,吃了一個香甜的粽子。今年,我過了一個真正的端午節!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8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泊羅江邊,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寫的:“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這是漢族人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楚國人,一心想着國家,可是沒有人重用他,他看着國家正在衰敗,絕望了。在五月五日投向泊羅江自盡了。因為人們愛戴屈原,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

門插艾,香滿堂

在端午節,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插着艾草。屈原死後,人們把五月五日看做不好的日子,於是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人們就在門上插艾草避邪。艾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插上後,就會有。這漸漸成為了一種習俗。

吃粽子,撒白糖

在屈原死後,愛戴他的人民,都爭先恐後的向江裏投粽子,好讓江裏的魚蝦吃飽,不吃屈原。這就成為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而撒白糖,是希望生活像白糖一樣甜美。

龍舟下水喜洋洋

人們捨不得屈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卻不見蹤影。之後,人們以划龍舟紀念屈原,在划龍舟時,趕走魚羣,保護屈原。

這是我們的節日,即讓我增長了知識,又帶來了快樂!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9

每年端午節來臨之際,龍舟競渡、粽葉飄香,人民以樸素的方式來紀念屈原。屈原的故事千古傳頌、屈原的精神萬代流芳。學習是最好的繼承,繼承是最好的紀念。黨員幹部唯有從“屈原”精神中體悟踐行從政之道,才能保持一股勁氣、幹出一番業績、守住一份清白,才能真正贏得廣大人民羣眾的信任和擁護。

以“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為鏡,堅定信念跟黨走。“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誠為天下倡。”屈原一生忠君愛國,縱死不悔。他始終懷着為國盡忠的信念,為了追求國家富強而殫精竭慮,即使屢遭離間、屢遭流放仍不改其志,直至投身汨羅江,以身許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員幹部要以屈原為鏡,補足精神之“鈣”,築牢思想之“魂”,始終保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

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為鏡,人民至上暖民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屈原對百姓充滿深厚感情,他以民為本,為民請命,不惜觸犯貴族壟斷集團利益,這在封建社會難能可貴,但最終以失敗告終,令人嗟歎。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黨員幹部要把人民至上落實到“六穩”“六保”、脱貧攻堅、疫情防控等具體工作中,努力幹出能夠獲得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業績。

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為鏡,清正廉潔作表率。為官先為人,修為先修身。屈原所處的楚國朝廷腐敗、奸臣當道,他“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始終堅守高貴節操、秉持清醒自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列寧在十月革命前,以天空為屋頂,以草地為地板,以樹樁為椅子,在拉茲裏夫湖畔最簡陋、最樸素的“辦公室”寫出了偉大著作《國家與革命》,有力指導了俄國革命。黨員幹部要始終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古訓,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敬畏之心,“經濟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丟醜”,練就“百毒不侵”的金剛不壞之身。

斯人已去,風範猶存。黨員幹部只有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恪盡職守,兩袖清風,才能真正“聲”傳山野間、“影”留羣眾心。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0

端午節為我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過節的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還靈活地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一、“溯”源

端午節的活動我們側重於“溯”源,從三個環節展開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1.師生互動牆報。(在3-4年級開展)通過教室整個的外牆佈置,以小報、手工製作、繪畫作品等形式反映師生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體會與成果。

2.師生互動演出。(在5-6年級開展主題隊會)隊會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屈原投江的一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義感和濃濃的愛國情所折服,全場深情地吟頌起懷念屈原的詩詞。我們嘗試以時裝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師生展示了端午節的時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間主要活動,在齊心協力擂鼓接龍、賽龍舟的演繹中師生們感悟昂揚向上、齊心協力的中國精神。

3.師生互動活動。端午節的活動室由老師和家長共同單槓,有粽子製作室、時令飾品製作室等,學生人人蔘與,個個動手,有的學會了製作粽子、有的會做香袋、有的會編蛋網、有的會做菱角,有的學會一段武術操、有的還知道了與一些節日習俗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從而較好的體現了我們的活動主旨: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各有收穫。

二、產生的變化

在實踐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學校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

1.校園生活生動起來了。節慶活動不是一種單純的儀式和形式、我們還加強了節慶教育後續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蹤聯繫卡,學校社區活動聯繫單、反映了學校在教育學生工程中的獨具匠心,全方位勾畫出孩子天地的純真、爛漫、生動、富有情趣,每次活動後的照片、班級交流展示等資料,往往又構成了是校園櫥窗最美的風景線,讓學生為自己的表現喝彩,這一切恰恰構成一團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煥發生命的靈動,令學校生動起來。而這種氛圍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2.教育內容豐富起來。教師們對“空洞的説教”的認識深刻了。就事論事的教育、言而無物的紙上談兵就是空洞的説教。節慶教育實踐使教師們覺得言之有物,和學生説的話題多了、話題廣了,瞭解學生更生動了,師生間的情義更濃了,和學生交流的基礎更紮實了,因而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3.學生參與的意識強了。學生不僅對於節慶活動,傾注很高的熱情,而且對於學校其他活動也予以一定的關注。在學校的許多活動中,都能看到有的學生主動收集資料,有的設計編排活動方案、有的動手操作,自然中體現出自信。

4.規範的養成更自覺了。節慶活動的開展往往牽涉到整個班集體,不強調一些紀律是不行的,在整個的參與過程中,可能還要牽涉到一些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了強化,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因而也更自覺的履行職責,遵守規範。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1

與現在的端午節相比,總覺得孩提時過得有滋有味。

在艱難度日的那個年代,小孩子們總盼着節日的到來,睡夢裏也會編織出節日裏的那份豐盛和歡樂,因為,大人們平常都會一分錢掰兩分用,只有節日裏,才會捨得花錢扯布請人做衣,弄上平時吃不上的好飯好菜。

走在鄉間的路上,你只要看到婦女的頭上戴着一朵梔子花,馬上就會明白,端午到了。梔子醇厚的香氣是上蒼賜予端午節特有的香味,山野裏到處都是,瀰漫了整個天空,裊裊襲來,直浸心脾,全身都被這香氣盤活,身上的悶與沉消的無影無蹤。

聞到梔子花的香味,人們便開始按照風俗與程序幹起屬於端午的那份活。於是,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插上了菖蒲和艾蒿,為了驅蛇,農夫還沿着屋牆撒下生石灰,……。女人們便開始浸糯米,等糯米完全濕透水浸脹後,加上臘肉或綠豆、豇豆等料理,用箬葉包出不同口味的粽子。箬葉的香味從鍋裏的溢出,爬上樹梢,站在屋頂,向正在歡天喜地的小孩們招手,把要快點回家嚐鮮吃粽的信息傳遞給他們。在各處玩耍的小孩們聞到香味,垂涎欲滴,趕忙回家,在吵着要吃粽子的同時,順勢纏着母親給他們穿早已備好的新衣新鞋子,節日要新求美的想法得到滿足,孩子們又趕忙出户湊到一塊,熱熱鬧鬧裏把把端午的節日氣氛慢慢推向高潮。

早晨,由於是梅雨季節的原故,三天兩頭地下雨,田間小路和山路十分泥濘,路邊的草都是濕漉漉。節日那天,為了放神仙牛,讓牛在這天能吃到肥美的草,天邊剛泛魚白,父親便早早地起牀,趕着牛到遠山的山坳裏,把牛繩繞在牛的脖子上,不讓牛繩被山上的樹絆住,任牛在山裏盡情地吃草。接着,父親便迴轉到地裏,撥出新鮮的大蒜,特別是獨子大蒜,回家與母親一起洗好,放進鍋裏,與雞蛋、鹹鴨蛋一起煮。早起的一干兒女穿着新衣,早就盼着吃上難得吃到的珍饈,圍着鍋灶,任新鮮大蒜的味刺激味蕾,站在旁邊,等着蛋熟。

這時,父親從樓上瓢了半碗蔗糖,靜靜地坐在桌旁,吃起粽子,細品箬葉粽子的香味,像是感悟自己一生的得失,讓不經意的時間消失在年輪的罅隙裏,留下那模糊但還能辨出輪廓的時光背影,些許的悵惘,些許的蜜意,盡在脣齒盈滿開來。而我們卻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和人生的蹉跎,全然不顧大人們為了生活而艱難的景狀,只知圍着桌子,過節就要有好吃的,在雞蛋、大蒜、粽子之間找尋那份屬於兒趣的樂子。

節日是屬於男人和孩子們的,農家的女人在節日裏比平時更忙,端午最隆重的就是早餐,一起牀,家務就會讓她累的喘不過氣來。母親沒有時間去理會我們,煮蛋和大蒜、煮掛麪、煮粽子……一個勁地按照端午早餐的程序去做,在家務裏進行生命的跋涉,廝守與飄香搖曳的約定,做出屬於端午節裏那份獨特的韻味。而後才是到地裏割薯藤、切薯藤、餵豬等之類的活,一直忙過中午,才有歇腳的工夫。

端午送節是下聘了男女表年是否結婚的關鍵。對於談婚論嫁的女子來説,端午可一個重要的日子,不像現在,隨隨便便地折成錢找包一起付給女方家裏了事。男方送端午節的東西多不多,隆重不隆重,關係女方家的面子問題,因為本房的至親當日都會端點心到女方家裏,看一看瞧一瞧,議論一翻,女方家拿男方家裏送來的桌子做酒席,擺開桌子,中午大吃一頓,一直到下半響,男方家送禮的人才會客套而去。女方家開始向本家至親派送兩提粽子和一把摺子扇,告知他們女兒的婚事已基本定局,現在等的就是男方家拿八字看日子迎娶過門了。

……過去的端午有回不盡的味道,成了兒時要長大過好日子的一個方向和標杆!

現在的端午,節日的元素正在悄無聲息地快速失去,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味道。隨着大都市生活的仿製和年青人的惰性,也許N年之後,鄉村的老人們逝去後,最後的堅守也會被沒有傳統元素的節味所代替,留給後輩的將是不名狀的節日。

傳統的節日,拯救還來得及嗎?不要因為都市而喪失傳統,也不要因生活的改善而失去真實,保持原味的中國節味那才是真。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2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粽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嗎?端午節還有許多名稱呢!有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等。

早上,媽媽準備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問媽媽:“媽媽,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嗎?”“是的,自從屈原跳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在,改成了端午節要吃粽子。”“哦。”我點點頭。

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出門去了。我發現家家户户門前都放着艾葉和菖蒲。我問媽媽:“艾葉和菖蒲是幹什麼的?”媽媽説:“因為艾葉和菖蒲能發出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蟲和避邪。”“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風俗習慣?”“端午節還有賽龍舟這樣的風俗。賽龍舟也是與屈原有關。因為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後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賽龍舟也作為了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中午,爸爸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媽媽告訴我:“中午吃飯要吃五黃的。”“什麼?五環?奧運五環?”媽媽笑着説:“不是,是黃瓜、黃魚、黃酒、黃蜆、黃鱔,共有五種黃。”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媽、媽媽一起去福泰隆玩。媽媽説:“六一兒童節快到了,你們一人挑一樣玩具吧。”“耶!”我和弟弟興奮極了。我們東跑西跑,終於,我們都選中了一樣玩具:弟弟要的是電動吹泡機,我想要的是電子積木。媽媽同意了,我們高興極了。後來,我發現能抽獎或者拿一個環保袋。媽媽説就拿個環保袋吧,可是我想抽獎。媽媽説:“也好。”我抽到了一個高興獎和一個二等獎。高興獎是一瓶礦泉水,二等獎是一件衣服。

這一天,我真高興,更是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哦。對了,就是划龍舟、吃粽子、撞蛋、包薄餅……

中午我去外婆家,我過去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包薄餅,我看她們包得那麼盡興,所以我也加入了她們的隊伍。下午媽媽又把我和哥哥帶去看龍舟。啊,看龍舟的人可真多啊!人來人往,水泄不通啊。乘着人們的吶喊聲、歡呼聲和”隆隆“的擊鼓聲,龍舟快速地向我們駛來。他們整齊劃一地用力划船,全身都濕透了。

晚上媽媽又教我編蛋袋,還和媽媽撞了幾個雞蛋呢。

啊,端午節實在太開心了!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年的端午家裏家外處處都飄着粽子的清香,我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又糯又甜的粽子。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有許多的傳統文化比如;掛香囊、綁五彩繩、插香柳等。

端午節還有很多特別的叫法;端陽節、午日節、重陽節、五月節、浴蘭節、這些特別的名字,讓我們覺得端午節更加有趣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首先我們準備的食材有;糯米、大棗、粽葉、豆沙還有水,材料準備全了,我和媽媽開始包了。糯米是提前泡好的,我拿起一片新鮮的粽葉,捲成漏斗形的,然後把糯米裝進去,再拿起一個棗放到裏面,最後再多拿幾片粽葉,包成三角形的,最後用準備好細線順着粽子的每個角纏一圈,繫緊,保證粽子在煮的時候不會散開。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接下來我用媽媽教我的方法又做了一個豆沙粽,等所有的粽子包完後,我們把粽子一個個的放進鍋裏,煮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粽子就熟了,我聞到香味忙跑到廚房裏,剝開一個蘸點白糖,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真香啊,我忍不住説了出來。媽媽告訴我,這粽子裏除了粽香還有收穫的味道,品嚐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也是甜絲絲的。

這就是我今年過的快樂又難忘的端午節,我希望下一年的端午我包的粽子會更加好吃,賣相也更加漂亮。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5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傳説中,是古代人為了紀念英雄屈原,所創造了這個節日,至今還在流傳。到了端午節,人們吃粽子、煮雞蛋,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有些地方的人還賽龍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無比。

今天就是端午節,不少人家都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大街上到處都是賣五彩繩的小攤,有許多孩子也都戴着五彩繩。我看見許多人都手裏都拿着粽子、雞蛋,我們家裏也不例外,今天爸爸買了幾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剝開粽子皮吃一口,忽然,媽媽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説:“洗手了嗎?不洗手就想吃,沒門。”沒辦法,我只好不情願去洗手,洗完手,我馬上夾起一口粽子往我的嘴裏送去。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潤滑,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饞嘴的我吃了兩個大粽子,打着飽嗝,舒服極了。

晚上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溜達,看見許多小孩都戴着五彩繩,我也很想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正好旁邊有個買五彩繩的小攤兒,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上面有許多水晶一樣的小球球,還有一些小鈴鐺,甩起來叮叮噹噹得,我很喜歡。

媽媽和我又買了一個葫蘆,還在路邊等的樹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掛葫蘆呢?”媽媽説:“葫蘆能辟邪,把它掛在門前可以保平安。”“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門前的葫蘆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希望下一次端午節還可以這麼快樂。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6

轉眼間,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為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粽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説,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為什麼要賽龍舟、投粽子了。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7

“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葉。”明清時期,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都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口彩。身處外地工作的選調小君即將迎來在基層的第一個端午節,學有所獲,可以做到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選調小君已備好“三原色筆粽”,滋養精神家園的“初心紅”,鑄就規矩戒尺的“廉潔黃”,開啟未來之門的“夢想藍”,奮勇前進。

備好“初心紅筆粽”,用紅色基因滋養精神家園。隨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自上而下有序展開、步步深入,各級黨員幹部思想受到洗禮和錘鍊,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主題教育收官已近半年,有些黨員幹部認為主題教育已結束,懷有“喘喘氣”“歇歇腳”的想法,錯誤地以為活動結束就“解放”了。殊不知,收官不代表結束,而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新起點。作為基層幹部,要錘鍊“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志,振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鼓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勇氣,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的課題,矢志不渝,砥礪前進,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是我們每一位青年幹部應盡的義務,要讓紅色文化滲入黨員幹部“血液”,浸入大眾的心扉,汲取前行的力量,迸發出強大的創業激情、工作幹勁。

備好“廉潔黃筆粽”,用黃色刻度鑄就規矩戒尺。“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多次強調,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古人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作為青年幹部,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以銅為鏡,“照照鏡子”“正正衣冠”,時刻以“三嚴三實”的原則來要求自己。“手莫伸,伸手必被抓。”基層幹部切勿心存僥倖,要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樹立底線思維,切勿觸摸紅線。基層幹部要內心裝有“荷花”,涵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品格,綻放青春的廉潔之花。基層幹部,要練就“金鐘罩”“鐵布衫”,面對大是大非要敢於亮劍,面對歪風邪氣要敢於鬥爭,面對“老虎”“蒼蠅”要挺身而出,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備好“夢想藍筆粽”,用藍色密碼開啟未來之門。“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講話中強調,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基層幹部,當志存高遠,滿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諾言。基層幹部,當無私奉獻,具備“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的擔當,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使命。基層幹部,當奮發有為,具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氣魄,發揚“時不我待,捨我其誰”的進取精神。基層幹部內心要種上一株“蒲公英”,雖沒有玫瑰花的絢爛,沒有百合花的香氣,也沒有牡丹花的富貴,但它有夢想,隨風飄向祖國的大地,默默紮根,不求名利,把自己奉獻給這片廣闊的土地。基層幹部要像蒲公英一樣,不為繁華而動,只為寧靜而舞,將自己的青春獻給最廣大的人民。

基層選調小君已備好“三原色筆粽”,用“初心紅筆粽”,感受紅色基因的魅力,用“廉潔黃筆粽”,體會黃色刻度的魔力,用“夢想藍筆粽”,領會藍色密碼的神奇。作為基層幹部,要細細“品嚐”選調小君的“三原色筆粽”,砥礪前行。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8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温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歎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着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羣山,照耀着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着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説,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着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温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19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關於端午節的個人感想八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説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__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關於端午節的個人感想九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粽子,於是對媽媽説:“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説:“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説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粽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關於端午節的個人感想十

説起賽龍舟,不禁令我想起那寬闊的珠江江面上,鑼鼓震天、百軻爭遊的精彩場面。隨着人們的喝彩,喧鬧聲,粵曲《賽龍奪錦》那悠揚的樂調,我的心潮也翻騰了起來了!只見江面上清波盪漾,一排排蓄勢待發的龍舟一字兒地排列着,熱鬧極了。那就是一年一度龍江鎮的龍舟競渡。

賽龍舟,是一種傳統的民間的活動,以順德人為代表的珠三角人民尤其喜愛龍舟活動,可分為游龍(以漫遊、觀賞表演為主)和賽龍(比賽競速為主)。由於龍江鎮河流交錯,山清水秀。正因為這樣,今年當地政府值歡慶端午佳節之際,舉辦了龍舟競渡。

記得那一天,我們一家人早早地來到龍江鎮準備觀賞龍舟,可誰也沒有想到,江岸便早已擠滿了人,到處周圍人山人海,彩燈高懸,旌旗飄揚,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五花八門的“蛟龍”在江面上“蓄勢待發”,水手們精神抖擻,各自都舒展着優美的身姿……比賽即將開始了!

正午12點,比賽進入了倒計時,就要“放龍”了!“三、二、一,準備——”只見周圍的觀眾緊張得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啪啪……”隨着鞭炮的響起,龍舟競渡正式開始了!

一條條“蛟龍”如箭離弦”,千船齊發,飛一般地劃啊劃,欲爭羣龍之首。此時,站在“龍頭”的鼓手張鑼結鼓,樂聲響起江面,歡聲笑語也在兩岸迴盪。只見各個龍舟隊的健兒激浪高歌,狠勁猛劃,奮力衝刺。領頭那隻“蛟龍”奮力“飛騰”着,後面的也不甘落後,領頭的龍舟被後來者超越了。原先領頭的那隻船不服氣,水手們怒髮衝冠地向前衝——好一幅千船竟發的壯麗圖景啊!

誰知突然遇上風太大,竟然把領頭的那條龍舟弄翻了,十幾條緊跟在後面的船見到機會來了,馬上超越他們了!正在危急之時,掉到水裏的隊員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們齊心協力地把沉船弄好。一次失敗了,引得人們哈哈大笑,好一幅人與自然博鬥的壯觀圖景啊!但隊員沒灰心,重頭再來!船終於弄好了!隊員們爬上船,奮起直追,永不放棄。

經過十幾個回合拼搏,受過挫折的那條毅力堅強的龍舟,終於反超越了原來的那些船,搶先衝過了終點,闖進龍門,勇奪錦標啦!頓時兩岸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大家都欣喜若狂地喝彩着,為水手們的精彩表演歡呼着,呼喊着他們心中英雄的名字,熱鬧極了!

今天的見聞使我覺得,賽龍舟這種精彩的民間活動,就像我們的人生那樣,既精彩刺激,又充滿艱辛困難;既會失敗挫折,也會成功奪標。失敗和挫折誰沒遇到過呢?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吧!陰溝翻船雖然可怕,但掙扎爬上船,仍可以划向理想的彼岸,登上光輝的頂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能像水手們那樣不畏艱難,去奮力“衝刺”,就一定可以成功!

2022端午節心得體會話題作文 篇20

七年級吃糕;八年級吃粽子;九年級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ovr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