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聲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聲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就是不斷總結和進步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聲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聲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一:聲樂學習心得體會

在 李成平老師對我們教師聲樂的培訓中,我頗有心得,下面談談我的一點學習體會。

學習聲樂懂得在唱歌中聲樂技術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在培訓期間我懂得了聲音的藝術、正確的唱歌的姿勢、歌曲樂器的三要素和歌唱的呼吸等等。

我深深的體會到聲樂藝術很要時間來打磨。它不但要有興趣、要有科學的發聲方法、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還要求你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綜合素質,甚至具備內斂和張揚的性格。我越發覺得,聲樂就像是登山,登得越高越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巨大而持久的耐心。但到具體連聲時或唱歌時,總會出現一些氣息不知如何用,喉嚨不知道如何打開,歌唱不自然等現象。對我這個初次接觸聲樂的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雖然困難,但我一直在穩穩地邁着每一個腳步,並且依然享受着整個過程中的喜怒哀樂。這其中一定和李老師出色的教學是分不開的。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歌唱時無論自己心情如何,在歌唱的那一刻也要努力做到“微笑”的心態,這是作為一個歌唱者始終應該做到的第一件事。另外,我們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狀態和內在修養。

還記得第一次站在講台上對着那麼多人演唱並且還得到熊老師讚揚時的狂喜,還記得第一次跟李老師上完課,回到家聽到自己的聲音竟然是那麼的乾澀難聽時的落寞和失望;還記得第一次通過正確的方法找到共鳴和基音時的暢快和躊躇滿志。

這次來進修學院進修給我帶來的提高真是太大的,讓我的專業技能和音樂素養都有了進步,更重要的是,我學會如何去學習了,我相信在我以後的教學中,在進修學院裏學到的知識將使我和我的學生們受益匪淺.今後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回到學校以後我會把我所學都用在培養下一代學習聲樂孩子的身上,希望能為提高我們當地聲樂教學水平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會把我對進修學院的感謝之情化作我工作的強大動力!

最後要特別感謝李老師,是您讓我觸摸到了聲樂,是您讓我的生活變得比以前更加豐富多彩,是您讓我找到了自信,是您讓我明白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篇二:聲樂課心得

有幸聽了鄒老師一個學期的聲樂課,感覺受益匪淺。讓我這個對音樂知識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也漸漸對音樂入迷了。

猶記得第一節聲樂課,鄒老師並沒有循規蹈矩的給我們講述樂理知識。而是別具匠心的給我們上了一節社會課學,他幽默風趣的講風,讓大家忍俊不禁,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音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僅僅是陶冶情操這麼簡單,而是我們步入社會的敲門磚,更是我們抓住機遇的利器。還讓我深刻的體會到沒有藝術的存在世界將會像一張沒有色彩的畫紙一樣豪無生氣。

發聲練習

以往的發聲練習都是以發mi和a為基礎的漸進音階練習,但是鄒老師教給我們的卻是si和ha的氣聲,長si短si,si和ha結合,淺顯易懂讓人一學就會,很快就入門了。肚子一吸一吸的像小青蛙一樣,靠的不是胸腔練習而是肚子橫膈膜的丹田之氣,把嘴張大,把音發準,經過反覆練習讓大家掌握這種吸氣吐氣的方式。其實,好多人唱歌都不是正確的方法,我感覺這樣的吸氣吐氣讓我在唱歌時,比較輕鬆相對以前的胸腔呼吸法,而且,這種放法不費嗓子,完全是氣力。老師還讓我們多加練習,像走在食堂路上什麼的,不要害羞。那堂課我們還唱了原先想唱都不敢唱的青藏高原,有了高音區的小技巧,全班幾乎全唱上去了,感覺像做夢一樣。大家都很是興奮,覺得唱歌也是想象中那麼難,對自己都充滿了信心。發聲練習,每天必練的,需要堅

持,這樣聲帶才會發揮出來,要不也是前功盡棄。

編舞練習

我們學習了怎麼樣編舞,現代舞和民族舞。老師讓每個人想出一小段舞蹈,然後再結合在一起,稍加修編就有一套舞蹈了。而且效果還相當不錯。編舞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舞蹈是有三大特質的:動作、時間、空間,這三點在編舞時都要考慮進去,舞蹈用身體動作,在舞動中使其發生變化,賦予其形式、力量、品質,使其藝術化。編舞時,比較注重節奏,節奏給動作以活力。它構築在強拍和弱拍交替進行的基礎上。每個動作能夠有它自己的節奏,無需音樂的支撐。節奏不一定以小節的形式表現出來,呼吸、激動也有節奏,節奏是運動的脈搏 。所以這點很重要。後來老師還讓我們進行了小組的編舞並進行表演,有效地調動了同學們表演的興趣,在規定的時間激發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小組的協作能力。而後老師對我們所編的舞蹈進行了指導和點評,讓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造型練習

出場的造型往往和舞蹈聯繫在一起,出場出彩的話會讓人感覺到眼前一亮,有時會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人造型需要的剛強感柔美感,兩人造型所體現的肢體表現力,三人造型的層次感,還有四人造型,五人造型的立體感。以及多人造型的舒張性舞台表現力。舞台不是單純的符號與造型,也不是單一的審美裝飾,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支配下對演出空間的構建和組合,有視幻的營造,有美學的昇華,有深刻的哲理內涵,也有高新技術的探索和實踐。課上並且學習了男女合

唱怎麼排隊型,例如對稱型,交錯型,傳統型,大合唱的隊形要求,基本原則是中間高四周低的原則,合唱訓練時合唱形式可以有按聲部劃分,輪唱,男女合唱,夾帶朗誦等等。

舞蹈學習

我們還學習了民族舞--藏族舞,藏民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為敬奉神靈和歡娛民眾、藉以把節日歡樂氣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這使我對藏族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進行了一些資料上的調查與研究:

藏族舞蹈熱巴以鈴鼓舞為主,是一種包括弦子、鍋莊、踢踏、説唱和雜耍在內的帶有綜合表演性質的舞蹈藝術。相傳為11世紀的流浪僧人米拉熱巴所首創,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舞時,男執銅鈴,女舉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頂鼓翻身”、“躺身蹦子”、“單腿轉”等特技表演。從事這種表演的藝人也稱為“熱巴”。

藏族踢踏舞——最初為宮庭舞。跳舞時,腳穿硬底皮鞋,通過踏出有變化的節奏表達內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橫笛、揚琴、六絃琴、銅鈴,月琴等伴奏,節奏由慢而快,往往在達到最高潮時嘎然而止。 弦子舞——藏族稱“諧”。流行於四川、雲南等省藏族地區及西藏自治區昌都一帶。舞時圍成圓圈,領舞者邊歌邊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種拉絃樂器)伴奏,餘者隨之,時而向圈內聚攏,時而散開,雙手甩動長袖,動作優美,曲調豐富,每個不同的曲調都配以不同的舞蹈。

歌詞內容也很豐富。

勒謝——藏族勞動歌舞。在勞動的同時,口中的歌與手中的工具及腿腳有節奏的動作相配合,使勞動成為邊歌邊舞的形式。在進行剷土、打夯、垛麥等強體力勞動時,勒謝歌具有很強的勞動號子味道。 民族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讓我們感受到豐收喜悦之情,藏民們憨厚熱情的氣度,讓我們在舞蹈中和他們一同分享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生命的祝福。

通過這學期得聲樂課學習,我受益匪淺,對聲樂也有一定的瞭解,也知道了怎樣運用所學來演唱歌曲,我最大的收穫還是看見了感受到了學習一門藝術,要對這門藝術充滿熱情,有堅持不懈的韌勁,在這基礎上再對它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與探究。

篇三:聲樂演唱之心得體會

目錄

摘要?Ⅱ 關鍵詞Ⅱ 引言?1

一、掌握歌唱氣息的正確方法1

二、聲樂訓練中的咬字吐字1

三、演唱風格2

(一)、不同的國家及作品背景,音樂風格表現必然不同3

(二)、不同的聲音表現不同的作品3

(三)、因材施教3

四、臨場心理4 小結?4 參考文獻5 致謝?5

聲樂演唱之心得體會

摘 要

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我認為最基礎的是掌握運用氣息的方法;其次,語言是聲樂藝術的基礎,而咬字吐字有是歌唱中準確表現語言的基本功;歌曲是語言和旋律共同合作的藝術,我們的聲樂學習,就是希望能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演唱歌曲,用歌聲及語言的完美結合來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和想要描寫的人物性格,因此,把握作品的風格也是很重要的;最後就是臨場的心理。本篇文章將從上述的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學習的一些見解。

關鍵字

歌唱氣息;咬字吐字;聲樂演唱;把握風格;歌唱的臨場心理

Abstract

In the vocal learning process, I think the most basic way is to master the use of breath;Secondly, the language is the basis of vocal art, and articulation there is a singing performance in a precise language basic skills; songs and melodies together in language arts, vocal music of our study is to be able to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singing voice with the perfect voice and language combined to express the author wants to express the mood and want to describe the personality, therefore, to grasp the style of work is also very important; Finally, there is the psychological spo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four aspects I am learning insights.

Key words

Singing breath; Articulation;Vocal Music;Grasp the style;Singing spot psychological

引 言

隨着現代經濟條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精神的享受要求越來越高,聲樂的受歡迎程度也日益增加,作為音樂學院的學生,我們應該堅持科學的方法,努力學好聲樂。

一、掌握歌唱氣息的正確方法

我們的聲樂演唱最開始學的就是氣息的訓練,即運用胸腹式呼吸的訓練,演唱中的呼氣要保持一定的時間,因為要保持聲音的位置統一,不能將氣息一次吐完,否則聲音就會很不穩定,從而不能使演唱者把歌曲流暢完整的表現出來呼氣和吸氣是很密切的兩個過程,要讓自己具有良好的控制氣息能力,就必須在平時努力增加肺活量。

在聲樂學習中我們必須基本的瞭解我們發聲的身體器官,知道一些歌唱器官的小知識,比如:口、咽喉、鼻、頭、胸腔及橫膈膜等,得了解演唱時它們所處的狀態。我們再演唱之前,頭腦中應有一個最理想的狀態,聲音從哪裏發出到達哪裏,都應該有準備,有目的,使一張嘴就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我們在歌唱前就應該有一種高興想唱歌的心態,不應處於被動的地步,使自己緊張的臉紅脖子粗,這樣就不利於氣息的控制,氣息是演唱的動力,而肺、橫膈膜、兩肋就是演唱的風箱,只有控制好這個風箱,才能使聲音穩定而自然,如果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沒打開,就會產生思想緊張、消極,從而反向的阻止氣息的運行,使聲音僵硬,不自然。

另外,演唱者的聽力訓練也很重要,在發聲之前,自身就要有準確的音高概念,就像沒有發出聲音但腦子已有了聲音的音高和音色,這些都是要不斷地磨合訓練才能融合貫通,只有方法運用得當,才能有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聲樂訓練中的咬字吐字

我們的歌曲要求演唱的字正腔圓,這是聲樂藝術與其他音樂形式的區別之處,本文將從咬字頭、吐字腹、收字尾三大方面闡述聲樂訓練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

聲樂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歌曲內容的,我們生活中的樂器能夠通過演奏技術及技巧來表達作者的感情起伏,但是卻沒有辦法完整的具體的語言內容,而聲樂不但能通過演唱者的表演唱出作者想説的話,而且還加入了演唱者對歌詞的感情理解,使文字與聲音感情完美結合,使作者和演唱者的感情表達更為豐富,這就能讓我們與聽眾產生共鳴和交流,因此,清晰準確的歌唱是聽眾聽懂歌詞內容並且與演唱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交流的關鍵,所以,咬字吐字在歌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能學會咬字吐字,歌詞與旋律就不能很好的聯繫起來,藝術形象也就得不到完美的表現。

我國傳統的歌唱理論根據漢字發音的三個特點歸納為“出聲”“引腹”“歸韻”的咬字過程。“出聲”部分主要由21個聲母,也稱字頭。“引腹”部分就是延長髮響的韻母,也叫字腹。“歸韻”指字音的收尾。我們可以把發音過程分為三個要點:咬字頭、吐字腹、收字尾。

1、咬字頭:我們在演唱字頭時要收攏,咬字要重。俗話説的好“咬字千金重,聽者自動容”,就是強調字頭咬字用力的要求和聲音效果。使“出字”有力,追求聲音的爆發力。如“問”(W,就得雙脣收攏);“幾”(J,舌尖與上齶貼近)。這些口腔關閉或接近關閉然後爆發出來的音往往時間不長,卻很有力量。所以説,字正是基礎,要“正”,就要施巧勁,從而讓參與字頭髮音的口腔肌肉準確靈活地調動。

2、吐字腹:歌唱語言 中的字腹是聲音位置的基礎,這與我們平時的説話發音有着很大區別。歌唱聲音主要就是由各個韻母連貫而成的,聲音是不是圓潤,主要取決於韻母發音的準確、連貫、流暢與否。同時,字腹又是歌唱中音色豐富變化的基礎。字腹要鬆開擴充,吐音要圓。如“我”字中的o,“江”字中的a,“渡”字中的u,這個階段發出的是音節中的唯一的元音,如“普”字中的u,都必須使用圓吐,才能使聲音字正腔圓。字腹發音的口腔動作要求放鬆,儘可能讓氣流在口腔內自由流動,演長髮音時間,使聲音自然流暢的推向字尾。

3、收字尾:字尾是字音消失前的收尾階段,是完成字音、決定字意正確表達的重要部分。這是歌詞音樂美的基礎。如“愛”字的i,“江”字的ng,就是字尾,跟組成字頭的音素一樣,字尾都是口腔收攏至完全關閉或接近關閉而發出的音素,字尾收韻要輕,要求把穩定成型的字腹輕巧柔和地收到尾音上來,使字音

有個純正、完整的結束。字尾的時值要比字腹短暫得多,力量也比字頭鬆弛輕柔得多。具體的做法是,當字音在字尾上結束時,氣流稍減弱,音量稍收小,肌肉稍放鬆,為下一個字頭的有力噴彈而積蓄力量。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説話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着歌唱者的讀字。因此,好的讀字本身就是一項聲音訓練的聯繫,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教導學生怎樣首先去朗讀歌詞,捕捉口語的感覺,並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歌詞的含義上,才能精細準確的表達一首歌曲。正如莎士比亞所説:“好的説話就已經獲得了一半好的歌唱。”千百年來,我國曆代音樂家對歌唱的咬字吐字,無不提出嚴格要求。如明代魏良輔在《曲律》中提出:“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為二絕;板正為三絕。”這裏的“絕”是指唱歌的技巧,他將“字清”列於三絕之首,可見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在歌唱中應該認真學習,掌握紮實的吐字咬字方法,成就歌唱發生的基礎。

三、演唱風格

歌唱藝術是文字語言與音樂旋律有機結合的產物,一般地講,就是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唱出嘹亮的歌聲,又用音樂化的文字語言生動的塑造樂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繪其意境,從而表達其思想感情的一門藝術,因此,作品的風格把握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

(一)、不同的國家及作品背景,音樂風格的表現必然不同

在歌曲演唱中,我們要對聲樂作品的風格進行分析和表現,聯繫當時社會的時代特徵及作曲背景,對作品進行研究,特別是演唱者在演唱作品的時候,不能所有的歌曲不論時代和背景,千篇一律的用相同的聲音,相同的表現手法,相同的情感來演唱,要研究不同時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差異,這就是我們所説的作品風格。例如在我國的音樂中,時代的特點相當明確,如延安時期的聲樂作品,表達受壓迫而想改變命運的歌曲較多,如《黃水謠》;而改革開放以來,聲樂創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作品的風格和創作方法可謂是百花齊放,這個時候的歌曲,往往想表達的是一種處於發展和前進的時代特徵,例如《走進新時代》等,也有表達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及歌頌,如《我愛你中國》之類的,往往要唱出

篇四:淺談學習聲樂心得體會

淺談學習聲樂心得體會

常毅敏

唱歌是人的一種本能活動,越自然越好,我感覺最好的聲音是在自然中歌唱,歌唱的方法與習慣,也應當依賴於身體的自然動作,歌唱也應該是全身的歌唱,並不是某個部位的歌唱。

一、好的聲音需要有正確的呼吸來支持

很多歌唱者總感覺吸不進去氣或者吸得太滿,或者一吸把整個身體都吸僵了,造成氣息不流動。我感覺吸氣沒有那麼困難?,每一個身體正常的人都會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觀察嬰兒或者當你躺在牀上睡覺時那種自然的呼吸,你會覺得那是最好的呼吸方式。把這種呼吸加上強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幫助,就得到了深而富有彈性呼吸。嬰兒本能和躺在牀上自然的呼吸,到後來會出現不自然的改變,主要是我們人為的各種因素所導致,變成了不那麼深而滿的上胸來呼吸。不要把氣息當成一個很難的問題,當你唱歌時感覺氣不夠用了,由於本能的反應,一放鬆就吸進氣了。

依靠氣息是對的,用氣吸是不準確的,我認為要與自然呼吸相一致而且唱歌時不需要用太多的氣息,一定要尋找一種用極小的氣息置放聲音的方法。所有氣短的人都是用氣過多的人,而且唱歌時看起來還很累,聲音出來也是蒼白無力的。凡是懂得唱歌的人,都只會用少量的氣息,但卻能獲得很好的聲音。

二、打開喉嚨的關鍵

喉嚨是聲音發出的必經之路,如果開的不夠大還企圖發出一個豐滿又圓暈的聲音是不可能的。同時,喉嚨又是氣息呼出呼進之處,如果緊閉着,聲音就會去尋找另外的出路,要不就會悶在裏面。我們不應該認為嘴張大了喉嚨也會同樣打開,有時候看起來你外口張得很大,其實內口沒打開,你把它張僵了,而且下巴也被弄僵了。歌唱時要感覺好像別人一拳把你的下巴打脱臼一樣或者感覺唱歌時沒了下巴。一位優秀的歌唱家,只需依靠呼吸的一點力度,而不需要人察覺到張大着嘴,喉嚨就很自然的打開了。打開喉嚨的同時面部表情必須鬆弛,嘴的兩邊也必須鬆開,同時使下巴自然的放鬆。我認為喉嚨的打開很簡單,就是一吸氣就張開了,然後就順着開始唱,一直保持着這種狀態,它就一直張開着,用了這種方法,你説話也可以,唱歌從頭唱到尾都行,只要你裏面的狀態保持不動。

三、擁有好的説話方式是學好聲樂必不可缺少的條件

我們應該把説話作為歌唱的基本前提,擁有一種好的説話方式,我感覺也是學好聲樂必可缺少的條件。我去上海學習時,老師就説我的説話方式不好,方言太重,直接影響到我的唱歌。在那時,我才意識到説話方式也會影響到歌唱,我勸大家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説話習慣,好的説話方式是學好聲樂的前提。

説話和歌唱是兩種形式的聲音,它們雖然不一樣,但兩個的感覺卻一樣,它們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忽略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廢去了另一個正確的發聲和優點。語言的純正,是正確歌唱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歌唱總是保持着説話語言的特點,不論它是悦耳的還是刺耳的。要建立用一種語言作為訓練嗓子的方法,“意大利語言是最有旋律性和最適合歌唱的,由於意大利文具有豐富的元音,他是最好唱的語言,或者説對初學者更為有利。意大利文由於具有豐富的元音,無疑要比富於輔音的德文,或別國語言好唱得多,發生結構和發聲器官在意大利語中,很少有大的變

動。”無數的元音保證歌唱者方便的連接到聲音上去。所以,我建議大家首先要把五個元音發純正,這是最基本的,輔音只是一帶而過,元音是最最重要的。

四、自然音區的音在整個歌唱中的作用

自然音區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每個音都是有聲帶用最低限的張力和最少量的呼吸產生的。它是最容易而且不費力氣輕鬆能唱出來的。

大部分學生高音唱不好,我感覺都是自然聲區沒有唱好、沒有唱對,在自然聲區唱歌就用很大的力氣,以至到高聲區用更大的力氣,“造成發聲器官越拉緊、越收縮,他們的腔體空間就越小,從而發出的音量也就更小;越是用大量過分壓縮的氣息;音高就越不準確,而且原來的音質也會越少、越不自然。”大家如果細心聽卡魯索的唱片了,你就根本聽不出有什麼音區的變化,他唱的高音我們聽起來一點也不覺得它像高音,好像和自然聲區一樣而且一點也不費力,很輕鬆;其實就是和自然聲區的感覺一樣,前提是自然聲區必須非常輕鬆的唱對。大家也可能練過,當你唱高音不舒服的時候,老師會讓你先唱一個低八度的音,然後用這個音的感覺再唱高音,這樣就能唱好。可見自然聲區是多麼的重要,我希望大家都能對自然聲區有個新的認識,多唱自然聲區,多想自然聲區,不要急着唱高音,自然聲區唱好高音隨之就有了,這也就是水到渠成。

篇五:大學四年的聲樂學習總結

標題: 我對聲樂學習的體會與思考

類別 ___編號 ___初評獎次 複評獎次

2019年5月

我對聲樂學習的體會和思考

藝術學院 音樂學專業 0701班 王亞嵐

摘要:本文以筆者四年來的專業學習體會為切入點,以唱歌與歌唱為比較分析,用學習理念的轉變,發聲方法的改變作為事實對比。在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瞭聲樂學習必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地認識歌唱藝術的要求及二度創作的美學標準,從而全面地把握聲樂藝術的真諦。

關鍵詞:聲樂學習,觀念,改變,二度創作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r four yea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experienc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ith songs and singing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arning concept, with the change as a fact vocalizations contrast. Based on the review, further clarifying the vocal music study with scientific attitud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s and singing art creation aesthetic standard two degrees, thus fully grasp the essence of vocal music. Keywords: vocal music study, idea, change, two degrees of creation

大學四年的聲樂學習,是我從一個只會單純的唱歌轉變為能夠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歌唱的一個過程。可以説,這四年的學習對我以後的歌唱生涯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幫助我重新確定了歌唱的理念和方法,讓我明白了“歌唱並不等於唱歌”,使我逐漸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音樂表現,明白了把握歌曲的風格和正確的情感表達是歌唱最重要的因素,而聲音僅僅是一個表達的手段。

下面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總結闡述大學四年來我對於聲樂學習方面的認知。

一、學習聲樂觀念的更新和改變

(一)淺層次的唱歌到深層次歌唱認知的提高。

初學唱歌時老師都會告訴學生,學習聲樂應注意以下幾點:1、身體要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自然下垂,小腹自然收縮,重量落在雙腳上。3、打開口腔,氣沉丹田,尋找“打哈欠”的感覺,讓氣息自如的送出來。4、穩定喉頭位置,音色儘量保持統一。這是歌唱的基本狀態,它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上,對於唱歌起到基礎性的作用,這僅僅是歌唱表現手段之一。

在沒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之前,我唱歌比較自由、隨性,是憑自己的自然感覺在唱,沒什麼框框。當我開始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時,為了尋找和保持正確的發聲位置,要注意的問題會很多,老師會提出歌唱過程中很多不足,並加以針對性地訓練,例如:喉頭不穩定、氣息淺、聲音位置低、聲音太緊、吐字不清等等。在這個階段,唱歌變得很彆扭,原來可以勝任的歌似乎也感到很吃力,學習上容易產生一種消極心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會找到正確的聲音概念,等建立了正確的聲音概念,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之後,唱歌似乎就變得容易很多。因為,很多要改變和完善的地方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成為一種好的歌唱習慣,

這時候老師會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歌曲,除了增加自己的歌曲量,還可以讓學生涉獵各種歌曲風格,那麼通過這種量化訓練,我可以駕馭很多不同風格的歌曲,歌唱也更有自信。這時歌唱上了大學之後我才明白,歌唱,不僅是把這首音樂作品唱下來,而且要深刻地挖掘歌曲內容,準確地塑造音樂形象,表達歌曲的思想、情感。這是淺層次唱歌過渡到深層次歌唱給我最大的啟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基本瞭解了一些歌唱的原理和歌唱藝術的標準及要求。

我的導師在給我上課的時候特別注重歌曲內在的思想與情感表達。他會要求我在唱歌之前先做一些案頭工作,將所要演唱歌曲的創作背景、情感表達、音樂風格、語言要素等做一些筆錄。通過查找,使我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風格、音樂表現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有的人無論唱什麼樣的歌,給人的感覺,聲音表達好像都一樣,歌曲之間風格、音樂表達沒什麼區別。我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的導師在我的專業課上曾説“你唱的哪是意大利文的藝術歌曲,你改編成了具有中國民歌風格的歌曲了,真是穿西裝戴瓜皮帽啊!”老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指出了我的問題所在。這種非驢非馬的現象同時也説明了,不能正確的把握歌曲的風格和情感表達,隨意地歪曲歌曲的內容,對於學習唱歌的人來説,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啊!它根本背離了歌唱的基本法則,因為風格是作品的靈魂,形式和手段(方法)為內容服務。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唱歌與真正的歌唱有着本質的區別。

(二)歌唱技術與藝術表現的理解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而聲樂表演藝術的美學本質就是二度創作。畫家畫完作品,就已經完成了創作;而作曲家創作完成的只是樂譜,不是完整的音樂形象,它需要聲樂演唱者用真實而生動的聲音把作品的藝術思想傳達給聽眾。所以歌唱需要歌唱者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時,還要對作品的內容、情感需要全面深入地瞭解,它應該是聲樂技巧與內容表達的完美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演唱效果達到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統一。

1、 對於歌唱技術技巧的認知。

一般意義上的歌唱是由呼吸、發聲、共鳴、語言等要素構成的。要唱出優美動聽的歌聲,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呼吸為基礎,通過正確的呼吸取得良好的共鳴,通過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才能唱出所要表達的美妙歌聲。

(1)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歌唱者必須依靠自己的氣息,就如同依靠腳下堅實的土地一樣。它是歌唱的前提。生活中的呼吸是多種多樣的:有急促的、安靜的、大聲説話式的、遠處呼喚式的等等,這些都是無意識的,人人都會。但是歌唱中的呼吸與生活中的呼吸就不同,它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技巧性的控制活動。

在學習聲樂的過程當中,老師總是説要均勻地出氣,不要突然噴出,要節約着用氣。好似在説吐氣的過程,其實是要我們學會對氣息的控制。要學會控制呼吸,而不是呼吸控制歌者。歌唱中的呼吸是用來保持的,要保持住呼吸時的狀態。我在聲樂學習中,老師通過長音練習的方法來進行呼吸的訓練,這樣使得我的呼吸能夠均勻,而且學會強弱的控制。

(2)歌唱的發聲和起音

人體的聲帶是歌唱發聲的音源。人體每個人都有兩種本能的機能,現在以科學的名詞叫“重機能”與“輕機能”,或者説真聲與假聲。在聲樂教學的發聲訓練中,主要是訓練混合聲的使用。

起音是指歌唱發聲時開頭的一個音,也稱發聲的起首法。起音的好壞對歌唱有着很大的影響。在聲樂訓練中,我們一般把起音分為兩種:硬起音(是指氣息尚未到達聲門發聲之前,聲帶先閉好再氣息衝擊聲帶振動,便發出明亮有力的聲音。)和軟起音(是指聲帶閉合與氣息到達時在同一瞬間進行。即聲門開始閉合與深而柔和的氣息同時往上託送非常吻合,從而產生優美、明亮、舒展的聲音。)。在學習中,老師會讓我們用正拍起的歌曲來訓練硬起

音,而用弱拍起的歌曲來訓練軟起音。歌唱的起音狀態對聲音的流動、聲區的統一、呼吸的協調、共鳴的修飾、音色的磨練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起音的訓練,使我體會到了音樂的豐富性和聲音的表現性。

(3)歌唱的共鳴。

人體的共鳴腔根據聲音聲區特點分為頭腔共鳴、口咽腔共鳴、胸腔共鳴三個部分。在學習中,老師主要側重於頭腔共鳴來訓練我們的高音,口咽腔共鳴來訓練我們的中音,胸腔共鳴來訓練我們的低音。那麼,要想把歌唱好,就要充分運用以上三個聲區的混合共鳴進行歌唱,這樣才能做到統一協調。在訓練之前,我唱歌只有口咽腔共鳴,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很少,聲音就顯得非常單薄,沒有穿透力。經過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的強化訓練之後,我的聲音就比以前紮實得多了,聲音的穿透力也明顯加強了。

(4)歌唱中的語言。

歌唱中,生動清晰的語言是概括和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深化音樂主題的一個重要元素。清晰的語言、富有語感的表達才能塑造出生動的音樂形象,任何一個歌唱者都應該重視歌唱中的語言。語言表達在中國的漢字當中以普通話為例,有五音、十三轍。它的發聲特點都與脣、齒、舌、鼻、喉、咽等生理器官及機體有密切的關係。

我的導師在聲樂教學中非常注重歌唱中的語言訓練,尤其是對語言的準確、語言的韻味、語言的語氣、語感語勢都有非常詳盡的要求。他經常會讓我們採用朗誦的辦法,即在唱歌之前先把歌詞大聲地朗讀幾遍,等熟練之後再把歌詞按照歌曲的節奏,大聲地朗讀數百遍,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糾正了我們在歌唱咬字過程中,聲音位置不統一的毛病。無論是中文還是外文我都採取這樣的方法來進行自我訓練,四年下來我從中受益匪淺。

2、歌曲的風格和情感的把握

前面説過,呼吸、發聲、共鳴、語言是歌唱的四大要素。那麼聲樂作品的風格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是這首歌的靈魂所在。

(1)歌曲的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説,風格本身就是一種方法,什麼養的風格就決定着用什麼樣的聲音來表達。作為歌唱者來説,要用最適合作品的聲音將作品內容準確的進行展示,使觀眾達到美的享受。在聲樂作品的海洋裏,有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各種風格類型的歌曲,如:外國藝術歌曲與歌劇的風格不同,歌劇中的詠歎與宣敍調的風格又不同,中國歌劇又與外國歌劇的風格不同。就中國歌曲而言又有古詩詞歌曲、創作歌曲、民歌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風格。而民歌中又有漢族民歌和少數民族民歌風格的差異。可見歌曲的風格是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的。地域風格不同,唱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例如揚州民歌《茉莉花》,它在原《鮮花調》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做了旋律加花修飾,因此歌唱者要唱出優美抒情的小調風格特徵。而河北南皮的《茉莉花》中拖腔、頓音、下滑音、語氣襯詞的運用表現的是北方小調的敍事風格。同樣是《茉莉花》,但是由於地域風格的不同,唱出來的聲音自然就完全不同。因此要想把歌唱的地道,有韻味,就必須正確的分析和掌握作品的風格。

(2)歌曲的情感表達。聲樂是表達人們內心真摯感情的一種表演藝術。作為歌唱者,應該用心靈去體驗作品中由表及裏所描繪的藝術情景,以及刻畫的人物形象、表達的思想、情感。如果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演唱者掌握了準確的演唱技巧,但卻沒有真正理解歌曲的內涵,不能用真摯的感情演唱,會使作品變得乾澀、無味。不能讓聽眾與表演者產生共鳴,達不到審美愉悦的效果,那麼這種演唱是失敗的,這首音樂作品的生命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歌唱的情感要比一般的藝術更豐富、更真實、更生動、更能撥動人的心絃,所以説在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例如歌曲《孟姜女》的最後一段,它運用哭腔的演唱方法來挖掘孟姜女對於生活無助的吶喊和對失去丈夫時的痛苦,將其動天地、泣鬼神的情感刻畫

的栩栩如生。

(三)文化歷練與歌唱關係的認識。

1、藝術修養。作為一個歌唱者,開闊藝術視野、加強全面的藝術修養,是提高演唱水平和藝術水準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一般我們學習聲樂的人往往只注重唱歌本身,很少涉及唱歌以外的藝術知識,這注定其的歌唱水平只能停留在技術層面,無藝術思想可言。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的歌聲嘹亮優美,具有迷人的魅力,同時他也能指揮樂隊、演奏鋼琴。由此可見,綜合的藝術修養是決定歌唱格調的的重要因素 。

2、文化修養。一個人在具備很好的演唱技能的基礎上,如果文化修養高,那麼他就能很好的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演唱作品。因為文化修養的高低決定着內在精神氣質、審美尺度、價值取向、演唱格調等方面的表現不同。演唱者的文化修養不高,那麼他演唱的作品就會變的蒼白無力、單薄乏味,只能停留在作品的表面或不能深層次的理解作品,這樣他的演唱則顯得華而不實。他就不能很好的駕馭作品,他對歌曲的理解能力,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內涵和所要刻畫的人物或內容就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老師經常跟我們説,歌唱不是技術的類比,而是文化底藴的較量。

3、生活閲歷。我想很多人都還記得2019年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的一個盲人歌手楊光,他的那首《你是我的眼》感動了很多人。雖然有很多人都唱過這首歌,但是楊光卻唱出了不同的感覺,帶給了人心靈上的震撼。不是因為他的歌唱技巧有多好,而是這首歌要表達的情感就是他自己內心的寫照,他的那份情感是我們這樣健全的人無法體會的,他唱出了自己對於光明的渴望,更是唱出了這首歌內在的靈魂。所以,作為歌唱者來説,要有豐富的生活閲歷。要不斷地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意志和品格,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情感。

(四)綜合藝術素質與歌唱。

聲樂是一門綜合的表演藝術。全面的藝術素質能使歌唱者的演唱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也有助於歌唱者提高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使演唱獲得成功。

最近幾年,央視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出現了綜合素質考核的環節。這成了許多歌手的心理包袱,同時也為學習聲樂者敲了警鐘。歌唱藝術除了需要豐富的藝術修養、文化修養、生活閲歷之外,綜合的藝術素質也非常重要。在學習音樂學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提高自己在美學、哲學、心理學、人類社會學方面的認知。學習美學可以提高歌唱者的審美品位;學習哲學可以提高歌唱者認知的高度;學習心理學可以讓歌唱者更好地把握歌唱心理,和觀眾產生共鳴;學習人類社會學可以讓歌唱者更加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追求。這些學科的學習可以拓寬歌唱者的視野,豐富歌唱者的學養,提高歌唱的藝術檔次。

二、學習聲樂方法論的更新與改變

(一)變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地學習

1、被動地學。

在以前的聲樂學習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就好比是“桶”,學生是“杯”,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把“桶”中的知識倒進“杯”裏,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老師將方法、技巧,內心的感受等知識全部包攬“嚼碎”“喂”給學生。這樣教出來的學生的聲音呆板、單一、沒有個性,老師強調的是歌唱的共性。被動地學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扼制,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學生一開口唱歌別人就會説他肯定是某某老師的學生,他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是一味地接受,思維也處於定勢的狀態。就像現在很多唱民歌的一樣,千孔一面。這就是被動地學習歌唱所造成的後果。

2、主動地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m7rx6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