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精選5篇)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精選5篇)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 篇1

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也是我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精選5篇)

早上起牀,我睡意朦朧地問媽媽:“今天早上吃什麼?”“今天吃粽子。”一想到粽子,我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就是今天跳河的,老百姓愛戴屈原,就把飯糰撒入河中,讓魚吃的飽飽的,不讓它們吃屈原的遺體。

媽媽把粽葉和肉的放在了車上,出門的時候,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個東西是什麼,為什麼要掛在門上呢?”媽媽回答我的問題:“這個是艾草,今天五月初五,蛇、蚊子、蒼蠅等從今天開始活躍,這個艾草是來趕走它們的。”原來,端午節也有這個傳統啊!

在回外婆家的時候,車好多,很堵,可能是端午節大家都回孃家吧!

到了外婆家,外婆看到我説:“小寶寶來了,來,我們正在包粽子。”“好的,我也想包。”我激動的説。

“好的,你和外公外婆包粽子吧。”媽媽對我説。

我立刻去衞生間洗手,看外公包粽子。

我也像外公一樣拿着粽,卷一個三角,裏面放上糯米,放一半糯米後,再放一點肉餡,再放一點糯米,把它包起來。

不!這個一點都不像粽子,只像大包,沒事!“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再一次包,不錯!不是很像樣,至少比上一次好了。

我包了三個肉粽,我包的速度很慢,當我包第三個的時候,外公外婆已經包好了。

啊!端午節!我愛端午節,這一個端午節,意義非凡啊!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 篇3

端午節為我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過節的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還靈活地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1、師生互動牆報。(在3-4年級開展)通過教室整個的外牆佈置,以小報、手工製作、繪畫作品等形式反映師生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體會與成果。

2、師生互動演出。(在5-6年級開展主題隊會)隊會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屈原投江的一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義感和濃濃的愛國情所折服,全場深情地吟頌起懷念屈原的詩詞。

3、規範的養成更自覺了。節慶活動的開展往往牽涉到整個班集體,不強調一些紀律是不行的,在整個的參與過程中,可能還要牽涉到一些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了強化,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因而也更自覺的履行職責,遵守規範。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 篇4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國人特有的節日——端午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設。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這個節日,全國各地的風俗亦同。

聽爺爺説,相傳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他一生才華橫溢而投報無門,他痛恨朝廷腐敗無能,憤然投江自盡。人們懷念這位才子,懼怕他的屍體被魚蟲啄噬,遂投噴香的肉粽疏散魚羣的注意力。故事就是這樣,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很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為命,我們家並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為有我這麼個聽話的孫子而自豪,逢人便講。可是隻要講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為力了,還好爺爺的建議,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天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粽子、還準備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説説,西問問,好像當年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好奇。爺爺沒有因為我“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説話。

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裏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説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着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説是可以防止和驅逐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説起,端午節還是天氣變化的分界嶺,有古話説得好,“吃過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説,過了端午。天氣會慢慢轉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着爺爺的樣子,把細線慢慢解開,褪去粽子的“外衣”後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裏,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粽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慢慢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的話語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來。“嘉興肉粽,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粽。

關於端午的心得體會500字 篇5

端午節又叫午日節,是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在這一天,就會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蹟,乃與詩人節合併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昨天是端午節,我的姑媽叔叔們都來送節禮來了,拿來許許多多的好吃的,讓我肚子裏的饞蟲撓得我直髮癢,我的表哥表姐表妹……也都來了,我加一下子變得很熱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lm394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