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3冬至心得感想(精選9篇)

2023冬至心得感想(精選9篇)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1

一年一度的冬至節又來臨了,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

2023冬至心得感想(精選9篇)

今天,我們家也吃起了湯圓。媽媽買了一袋糯米粉,説:“今天,是冬至節,我們來做湯圓吧!”“ok!!!!!!”我一邊回答,一邊用手勢表示。只見媽媽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大盆子裏,再倒入一杯温水,用手用力地朝一個方向攪拌,等糯米粉和温水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時,再使勁搓着糯米粉,然後從軟軟的糯米粉中取出一小團放在手心裏,用手壓一壓,再用勺子舀一小勺芝麻餡兒,放在中央包起來,最後輕輕地搓一搓,就這樣,一個圓溜溜的小湯圓做好了。我也照着媽媽做的步驟一個一個地做起來,沒過多久,我也做了許多個。圓圓的小湯圓整齊地放在桌子上,像滿天的繁星。

開始煮湯圓了。只見媽媽在鍋裏放了半鍋的水,打開火,蓋上鍋蓋等鍋裏的水燒開了,再掀開鍋蓋,然後把湯圓一個一個地放進鍋裏,蓋上鍋蓋。燒一會兒,沉睡在鍋底的小湯圓浮起來了,像一些白色的小鴨子在池子裏游泳。這時,媽媽就用勺子把湯圓一個個舀起來,放進碗裏。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小湯圓端在了我的面前。我把一碗湯圓放在桌子上,沒等我聞,一股股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我夾起一個湯圓,感覺軟綿綿的,放在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一股甜汁從我的喉嚨一直流到我的肚子裏。我又吃了一個、二個、三個……我開心地對媽媽説:“好吃,自己做的味道就是不一樣!!!!!”“是,沒錯。”媽媽笑着説。

冬至節真好,因為我可以吃媽媽和我親手做的湯圓。我盼望着下一個冬至節早點到來。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2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3

又一年冬至到了,早晨,我懶散的躺在牀上,耳邊是媽媽催我起牀的嘮叨聲。我心裏想:今年冬至,老一套,吃餃子。

起牀洗漱完畢,我跑進廚房,看餃子是否下鍋了,因為我的肚皮癟着唱起了“空城計”。我向案板上瞥了一眼,愣在了原地——案板上,哪有餃子,而是爬滿了各種形狀的“蛆蟲”。

正在忙活的爺爺見狀,笑了,慈祥地對我説:“很吃驚是吧?!今天是冬至,我們不吃餃子,按照爺爺老家的習俗,在冬至節吃“蛆蟲飯”。

接下來,爺爺動情地給我講老家吃“蛆蟲飯”的由來。以前,人們生活水平普遍很差,很多時候人們都吃不飽穿不暖,儘管如此,很多人不愛惜糧食,吃飯很浪費,不懂得節約。上帝知道此事後,很生氣。為了懲戒人們不懂得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壞習慣,下令每年冬至,萬物甦醒的時節,讓凡間的人們家家捕吃蛆、蟲,這樣一來,對莊稼有害的蛆、蟲被人們吃掉後,來年莊稼就會長得更好,更會有一個豐收的結果,並以此警示人們保持來年節約糧食的清醒頭腦。蛆、蟲等在冬季很難尋覓,並且非常難以下嚥,但是,上帝的旨意又不能違抗,該怎麼辦呢?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用面做成蛆、蟲等吃下去,這樣既不違抗上帝的旨意,又按照上帝的旨意吃了蛆、蟲等。一代一代流傳,便形成了今天人們吃”蛆蟲飯“的習俗。

今天的“蛆蟲飯”,已經沒有了當年難以下嚥的影子,而是讓人們演變成了一種美味佳餚,除了用篦子碾成形狀各異的蛆、蟲等小動物外,再配上細碎的肉丁和各色的蔬菜,做成的湯飯味道鮮美極了。人們在享受着美味可口的“蛆蟲飯”時,別忘了上帝善意的旨意,節約糧食愛惜糧食!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4

隨着天氣日漸寒冷,南方的白天越來越短,人們在一派安詳和樂的景象中迎接冬至的到來。

如果今年冬至跟以往一樣,我也許會很高興,但我面前擺着一個難題:做湯圓。我想在做湯圓之前,先講一下我跟湯圓的故事。

我六歲那年的冬節,第一次吃到了湯圓。那時的餡料只有花生和芝麻,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美味——咬下去的那一瞬間,餡料從裂口流進我的口腔,花生甜中帶澀,芝麻甜中帶甘的滋味衝擊我的味蕾,再喝上一口湯,心裏盪漾着説不出來的滿足。從那時起,我與湯圓結下了不解之緣。

説完了我和湯圓的故事,接下來就是解決做湯圓這個難題了。我只知道湯圓的做法跟包子差不多,但真要動起手來,我也不知道從哪下手。好在我有一個會做飯的老爸,不多時,他便把所需的材料——糯米粉和水準備好了。他還告訴我:“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把糯米粉揉成團,然後再搓成小球,實心湯圓的製作就完成了。”但單單第一個步驟,我就費了好大力氣,揉着揉着手就沾上了,還一直弄不下來,用另一隻手去扯,結果另一隻手也粘上了,怎麼弄也弄不掉,還把手弄得滿是糯米粉。老媽看了直叫道:“慘不忍睹啊,面目全非呀!”

風雨過後便是晴天。過了那個揉麪團的環節,剩下的就簡單多了,只需把大面團切成數十個小團,再搓成球就成了。

做好的湯圓被老爸放進了鍋中煮,不一會兒,一家人就享受起這甜甜軟軟的湯圓了。吃過了湯圓,我們來講一下中國人與湯圓的故事。

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味。因為這種糯米湯圓在鍋裏煮時,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

漸漸地,湯圓走進千家萬户,在南方的冬至,家家户户都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今又冬至,搓湯圓,煮湯圓,吃湯圓,續着一份未盡的緣分。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5

當雪花飄落在寂靜無聲的大地上,你是否已經感覺到,一個純淨的冬季已經來臨?或許大多數人只是嫌冬天把火熱的激情帶走,而搬來了寒風和飄雪。但是,誰又注意過冬日的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呢?

冬至,在我們眼中,或許只是一個在地理書上記過的日子,一個平淡的12月22日。但是在中國古代,我們的老祖先們對這一天卻極為重視。

古時,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足見人們對冬至的重視。人們認為:冬至過去,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該慶祝。許多地方在冬至這一天,都有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即用糯米粉捏成許多動物的形象,放入蒸籠,蒸好後將其放在祖祠的牌位前,以示祭祀。祭祀之後,親戚們還要一同舉杯暢飲,聯絡感情,稱為食祖。

但是,冬至的一些風俗習慣並沒有被人們完整地保留下來,尤其在今天,冬至可以説是無影無蹤了。而在上文中提到地九層糕也只能在史料中才能看見了。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擔心。

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一直被人們高度重視:從除夕春節,到元宵清明端午節,再到七夕重陽,冬至,每個節日都有着各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內涵。

而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正席捲着改革中的中國,中國傳承了數千年的民俗節日也受到了外國洋節的猛烈衝擊,正一步步走向社會的邊緣。更多的年輕人喜歡過聖誕節,情人節這樣的西方節日,而春節,冬至一類的節日正在淡出年輕人的視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尋找冬至,尋找的不僅僅是冬至這個節日,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每個人時刻銘記着句話,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脈才不會中斷。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6

冬至日到了,每個地方的的習俗都是各異的,還記得家鄉的冬至……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冬至,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時響起的還有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20--年11月7日22點20分,這個平靜小鎮中一個普通的家庭裏,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也是最為輝煌的一部歌劇《魔笛》的吟唱聲中。這樣的一句台詞來自於電視劇《冬至》。

冬至,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於節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皮膚感觸到的温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的,是看到眼中,記在心裏的自然的美麗吧。

明劉基有首詩:“日薄雲陰雪在山,夜寒溪靜客舟還。乾坤簸盪逾三載,風俗乖張似百蠻。廢井衰蕪霜後白,空村喬木曉餘殷。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學閉關。”詩中閉關的意思就是“閉門謝客,斷絕往來,不為塵世所擾。”如此説來,不知閉關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時序節令的推移可以使他們感到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綠。

今天講到了一首皇甫鬆的《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遊。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見到的江南風光,可以想到的大膽熱情卻又嬌羞可愛的江南姑娘。這首詩使我想起了《天龍八部》一書《向來痴》一章中後半部分阿碧的出場:

“便在此時,只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划水而來,口中唱着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脱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悦動心。”水面上全是菱葉和紅菱,清波之中,紅菱綠葉,鮮豔非凡。見過荷塘,但是這樣的景象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在冬至日我懷着對家鄉的濃濃的思念,心裏暖暖的!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7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轉學已經半年多了,很想念你們!福州是個氣候宜人、山水環繞的好地方,別名“榕城”,還有“温泉城”、“江南勝地”之美譽,我在這裏生活得很習慣。現在,我就跟你聊聊我在福州過的節日吧!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徵。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福州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於滿眼的葱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依照北方的習俗,冬至要包餃子,可是在福州可不同。於是我纏着媽媽,希望能按照福州的方式過一次冬至。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髒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着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嚥,好幾個進肚之後,我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和我談起福州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為了躲債,揹着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幹,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後,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麼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後,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於一個樹洞中。為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籤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着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於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着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裏盛着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小語,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福州獨特的民風民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歡迎你暑假來福州玩。我會帶你參觀古蹟林立的三坊七巷、水光瀲灩的西湖、層巒疊翠的鼓山,還會帶你品嚐特色小吃魚丸、肉燕……快來吧!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8

冬至到了。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俗話説“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杭州人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裏過一夜,第二天再拿出來吃,稱為“安樂菜”,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有句話説“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相傳,在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補冬的配藥多為中藥的“十全”或“八珍”。“十全”包括人蔘、黃芪、白朮、當歸、茯苓、地黃、川芎、芍藥、桂枝、甘草等。“八珍”則少了“十全”當中的黃芪、桂枝兩味。

在我生活的建德,冬至又稱為“過小年”,人們往往會買些好菜,邀上親朋好友,吃一頓豐盛的晚餐。特別是在農村,家家户户殺豬,把豬肉醃起來,做成臘肉。

在民間,除了冬至的食品,人們還要燒餛飩、做紙錢,把這些東西拿來祭祖。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想起了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看來,我明天得多穿些衣服了。

2023冬至心得感想 篇9

當我寫下“冬至”兩個字的時候,我的心中異常沉重。

冬至是最寒冷的時候,令我寒冷的常常不只是天氣。想那時情緒低落,一塌糊塗的成績,新換的同桌,情感的變故,無疑天氣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腳步在困難面前欲要退卻,我停駐在十字路口,要往哪裏走?

嚴肅而機械的面對生活,兩點之線間刻意的踱步,多如牛毛的雪白試卷反射着煞白的光刺地我眼睛生疼,青春映像裏只回蕩着寫字時筆尖與紙張摩擦發出的沙沙聲,如同春蠶在啃食桑葉,正像應試教育在啃噬我們的快樂。

常常想寫一篇文章,與悲傷無關,寫完後又覺空洞和落寞,默唸對紙筆的歉意,快速撕碎向後上方拋出,紙團一瞬間由球狀四散開來,在空中飄零,盤旋,數秒後倉皇落地,那一刻繽紛似雪。

看着窗外人羣蠕動如蟻蟲,匆忙而慌亂的腳步,沒有人為風景停駐。我大打開窗子,風洶湧地擠進來,我大喊,青春啊你究竟要來到這裏做什麼?是不是一如這冬至般的寒流襲來,把落魄從領口直灌下去?我喊得脣焦口燥,沒有迴應。

常常喜歡寂寞又害怕寂寞,我和好朋友站在分別的路口,將校服拉鍊拉到頭,縮進脖子。她説,好冷。我説,心冷。她握住我冰冷如鐵的手,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兩個在青春之路上互相扶持的孩子,在冬至的寒流中緘默不語。

在十五歲生日我收到一個沉甸甸的禮物,十二個許願瓶,十五個同學的祝福全收藏在裏面。我雙手接過,唸到,感謝大家對我的愛。幸福的感覺如此疾速,如同一打開的蓋子,讓我來不及掩面就潸然淚下。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冬至的背後不是寒冷,孤獨的背後不是寂寞。在夢幻與現實之間掙扎的我們正在成長。悲傷與快樂並存,這才是人生。只是有的時候青春的疼痛需要自己承擔罷了,沒關係,把擔子從一個肩換到另一肩就不會覺得累,因為我們還擁有一個完整和温暖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k0m6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