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精選13篇)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精選13篇)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三歲小兒都會背的詩。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學早已把這首詩忘在九霄雲外了。為什麼會這麼説呢?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精選13篇)

因為在中午吃飯時,有些同學僅僅吃了幾口,就説:“難吃!”隨手就把飯菜扔掉了。看到垃圾桶裏那白花花的米飯,真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米飯從哪裏來的?有沒有想過“汗滴禾下土”是怎樣的一種辛苦?

也許你認為,我就浪費這麼一點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假如我校有1000名師生,每天每人浪費10克糧食,一天就是10公斤,那一個月就是300公斤。同樣我們每天節約一點點的話,就能節約那麼多的糧食。

偉大革命前輩不僅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美好的生活,還在勤儉節約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所以當你隨手扔掉飯菜時,請想一下這盤中餐包含多少人的辛苦。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從每一頓飯做起!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2

“10月16日”,這是一個人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世界糧食節”。“民以食為天”,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小我們就從古人詩中知道糧食來之不易,然而隨着我國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面積卻在逐年減少,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糧食進口國。糧食缺口正在成為阻礙我們奔向小康大道上的一道難以填滿的溝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更應該是一聲聲每天都敲響在我們耳邊的警鐘。我記得曾在網上的文章裏看到,有一位學生在一篇作文裏是這麼説的:

“奶奶是個很節儉的老人。節儉是好事,但我覺得她節儉得有點近乎摳,無法理解。一次,燒飯的時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點在地上,我就順手準備掃掉。我腰還沒彎下去,只見一隻滿是皺紋的手擋着我,我愣在那不知道為什麼?這時,奶奶開口了:“不要掃掉,撿起來洗洗,浪費可惜。”“我説已經髒了,反正就一點點,算了吧。”奶奶可不理會我,自己佝僂着身體,蹲在地上慢慢地拾着,每拾起一點就用嘴巴對着吹吹,很專注地,彷彿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寶貝樣。等到全部拾好後,再用臉盆裝着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着米出來,臉上露着孩子般開心的笑,嘴裏還自言自語:“看看,多幹淨,還不一樣吃嘛,你們”。我聽懂了她未説完的話是什麼意思,但我依然是不以為然的搖着頭。而奶奶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還有,我們家的電飯褒燒飯總是會在下面結鍋巴,所以每次都有很多飯不能吃。我總是把這些鍋巴倒掉的,有次被奶奶看見了,她老人家又開始了對我的節約教育。我不服氣説:‘這都不能吃呀?幹嗎不能倒掉?’奶奶也不搭理我,從我手上接過電飯褒,然後倒了些開水在裏面,泡了一會兒,就見她開始用小勺把那些鍋巴,一點一點地刮出來,然後放進自己的嘴裏。天哪,我真的是服了她老人家。我半開玩笑地對奶奶説:“奶奶,你真會動腦筋呀”。奶奶聽了我的話,不好意思地對我説:“我知道你心裏是怎麼想的,不過我們老人家是經歷了饑荒歲月的,知道糧食的寶貴,我不是小氣,只是覺得這樣真的很浪費。”

這位奶奶説得對,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饑荒,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甚至看不慣他們的做法。有的同學就知道浪費,不知道珍惜。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裏,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説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光想買零食,不想吃飯;有的同學着急去玩,盛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粒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還在打鬧這些現象是多麼的讓人觸目驚心啊!如果你浪費一點,他浪費一點,大家都浪費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浪費!

温總理曾説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加上十三億人就是大事節約,”這一個中華民族的美德,在今日看來,更顯得意義深重。

所以,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愛糧、惜糧、節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更需要,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我們當學生的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於種了糧食。我們的一張張餐桌就相當於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裏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節約就是弘揚社會風氣,能夠增進社會自身和諧。節約,對個人來説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來説則是一種精神風貌。中國夢,中國夢,如今,社會上人人都在談中國夢,中國夢,它是什麼?它是民族復興的夢。然而,看看我們中華大地,多少同胞在受洪水與旱災的煎熬,更是可貴,有些人總説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請看看你們的餐桌上,什麼都不要説,就一個“中國式飯局”這一個比貶義詞還要貶義的名稱,那些人就扣着這頂帽子跟我們談中國夢,那麼我要告訴那些人:你們連談中國夢的資本都沒有!

我們要強化節約行為。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3

節儉一詞對於我們來説是很司空見慣的,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應把這一寶貴精神財富保存併發揚光大,使我們的節儉意識得到昇華與提高;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幸福;使我們的企業更加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舉足輕重。據現狀分析我國人生活的温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於是乎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面對着“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觀察我們的周圍,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着的電燈、吃剩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等等。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所以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如果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我先行,以實際行動把節約落到實處,對於我們公司來説,那也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李紳青年時目睹農民每天做農活缺吃不飽,穿不暖,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來的。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

農民在驕陽底下幹活,條件非常艱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糧食是農民用汗水換來的,也不珍惜糧食。詩的開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兩句,是寫詩人李紳在田野裏看見農民扛着鋤頭,在太陽底下幹活,種糧食。由於非常炎熱,汗水從農民的臉頰一直不停地流到莊家地裏,不禁產生了同情與憐憫之心。

詩的後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誰知道人們碗裏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呢?這是一個反問句,通過這個反問句,詩人強烈地表達了痛恨不珍惜糧食的人,同時要求人們珍惜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現在農民種地不再那麼辛苦了,可是節約糧食仍然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而浪費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詩詞的真正含義,在於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節約、不浪費,同時它也包含了一個人的素質、品質!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着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中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説。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為數不多。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飢餓,為此對他們來説,沒有節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於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並不多,而且隨着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並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着飢餓。可以這麼説: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吃別人的東西出汗,吃自己的東西出眼淚,所以只有吃自己中的東西才能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同學們,珍珠為寶,稻米為王,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不可以浪費糧食。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6

節儉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意識,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文明,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節約更要成為我們的習慣。

有句話説得好:“人有一顆節儉節約的心,就等於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不錯的!在我的家庭裏,也有一些勤儉節約的人:80幾歲高齡的爺爺把家裏用完的瓶瓶罐罐攢起來,一部分賣到廢品站,剩下的洗淨晾乾,能裝紅酒、白酒等自家釀的特產!奶奶也不甘落後,家裏的舊衣服和穿小的衣服扔掉太可惜。經過奶奶的巧手重新剪裁,拼接成了一件件“潮衣”、“美衣”!邊角布料甚至縫製成了一雙雙“温暖牌”鞋墊。精明的媽媽洗菜,洗衣服時,會把洗過的水倒在一個大桶裏,用來沖廁所。淘米水用來澆花最合適不過了。爸爸把剩菜、剩飯、油湯倒在一個盆裏,可以用來喂牲畜。我則把過期的日曆和用完的本子裝訂起來,反面做草稿紙用。剛上二年級的弟弟把廢棄的一次性紙杯,衞生紙捲筒等製作成手工作品,變廢為寶!

生活中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卻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許多浪費:教室裏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其實它還是嶄新的;公共廁所、水槽的水龍頭在“嘩嘩譁”地流着淚,那個水龍頭並沒有漏水;有的教室在白天大放光芒,其實窗外陽光明媚;工廠裏風扇轉個不停,工人們早已不知去向;辦公窒裏,電腦、空調“呼呼”作響,職員們都下班了;飯桌上、地板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粒,那是某些人故意掉的。其實,節約很簡單,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13億人,13億粒大米,就能讓飢腸轆轆的人們吃上一年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13億人,13億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13億人,13億滴水,就能讓鬧旱災的人們飽飽地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山區孩子們上學。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説微不足道,但是隻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一點點,中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饑荒、電荒、水資源緊缺了。

節儉節約,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應有的好習慣。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米。這樣,我們的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7

突然有一天,我從電視中聽到了一句話: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兩億人。兩億?!這個數字使我大吃一驚,我連忙上網查了查資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能夠兩億人吃一年,並且,這些糧食價值高達20__億元!!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們中國的某些地方,卻有四五千萬人民吃不飽啊!

我們不談其他浪費,就談我們身邊的浪費。比如,有一次,我在學校吃過飯後,發現與我鄰座的一位同學飯還沒有吃完一半,便拍拍衣服,轉身走了。這讓我感到很生氣,她不僅僅浪費的是一碗飯,還浪費了農民伯伯辛苦一年的勞動成果呀!像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很多,這不由得讓我深深地思考起一個問題來:為什麼?中國人會如此浪費?中國人特有的美德一一節儉到底哪去了?

漸漸地,我從生活中找到了答案:一張餐桌上,就只有兩三個人,而菜卻點了十一﹑二種。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謂的“講究”嗎?講究吃穿,講究房車,講究面子。中國人的經濟條件一天一天的在進步,而我們祖先傳下來的廉潔﹑節約的美好品質正在一天天的退化,終有一天,我們會重演歷史,會像唐朝一樣,逐漸衰退;終有一天,我們會窮的一粒米飯也吃不起;終有一天,那美好的中國夢會變成一個奢侈的夢想,甚至會破滅。

“光盤行動”,這是關於餐桌上的浪費的一個熱談。身為一名國小生,你可能覺得浪費一粒米飯不算什麼,可你想過沒有,一個人浪費一粒米飯,中國十多億人就浪費十多億粒飯,這,十多億粒飯可供多少人填飽肚子啊!其實,節約糧食很簡單,只要你刨乾淨碗中的飯,少點一些昂貴的菜,便能減少許多浪費,避免大量的經濟財產損失。

光盤行動你我他,珍惜糧食靠大家。讓我們行動起來,使每一箇中國人都有飯吃,不讓中國成為腐敗之國,讓我們現在開始行動起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8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國家的昌盛,無不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這一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這天,我們提倡理性的適度消費和低碳的生活習慣,“傳家寶”更不能丟。

20__年6月1日,一碗飯,一碗湯,這就是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用餐的帳篷,是戰士們的食堂,搭建在甘肅地震災區一個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裏。戰士們的午餐,還是相對豐盛的,但是,只吃了一碗米飯,盛了一碗菜湯。看到這個電視畫面,許多人的眼眶濕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以前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向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_現象。”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以前引用明朝薛瑄的話告誡大家:“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再看看我們如今,走進學校飯堂,食物是相當豐盛的,有雞腿,豬排,大排。吃的比起來,我們都比他吃的好,但我們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費呀!難道他們不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由整理]

此刻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爸爸媽媽燒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勤儉節約,不要浪費糧食,浪費最可恥的。

司馬光以前説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古人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那些農民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幹活,多麼辛苦啊!他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可換來的卻是我們的浪費,全體人民就應持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9

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人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如今現在,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農業的產量也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人們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而現在,《節約糧食》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早就耳聞種糧食很不容易,在一個暑假裏,有個偶然的機會,我回到了老家,親眼目睹的那種菜的艱辛:在驕陽下,農民伯伯拿着鋤頭辛勤地勞動着,那豆大的汗珠滑過粗糙的臉龐滴落了下來,也顧不上擦一下。太陽越來越大,樹葉快被曬蔫了;大地要被烤熟了;天上的小鳥也要中暑了,一個勁地往樹陰下鑽;知了熱的急噪起來了,不停地叫着……可是,農民伯伯依然在辛勤地勞作,鬆土,施肥,拔草,一刻也不敢鬆懈。我按耐不住內心的騷動躍躍一試,説服了奶奶,我拿起鋤頭開始除草,但它好像着魔,怎麼也不聽我的使喚,好不容易才穩住他。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強撐着,想多除幾下,怎麼這麼費力呀,沒過多久我就已經氣喘呼呼了。汗水大顆大顆的順着我光潔的臉頰流下來,我實在招架不住了,趕緊跑到樹蔭下涼快去了,生怕自己也會被烤焦!我不禁感歎:“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裏,鋪張浪費隨處可見。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於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是會不堪設想!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現在都在提倡光盤,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光盤使者,難道中國人民還沒明白嗎,浪費可恥!吃多少拿多少這個道理還用我來強調嗎?要讓節約成為自覺,成為習慣。難道你們忘了: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飢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然我們怎麼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心裏存有節約的意識,處處我們都可以當節約小天使!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10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紳的這首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吃飯時不能浪費糧食,因為我們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啊!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好多人都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卻有許多人不在乎糧食。就如飯店裏客人吃剩的飯菜,一隻雞連動都沒有動。那些人為了面子,就把整隻雞都扔進了垃圾桶。不難想象,那些人這麼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可是,他們這麼做,雖然沒有丟面子,但是卻丟棄了對農民勞動的尊重,無視了農民的汗水。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我由於飯菜不好吃,所以就沒吃多少。爸爸看見我碗裏剩下的一粒粒飯,語重心長的説:“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

經常看到,在炎熱的夏天裏,田地裏有很多農民在勞動,有的五六十歲的老人在除草,他輕輕的彎下腰,用那潔淨的雙手去接觸那麼骯髒的雜草和污泥,大約五六分鐘站起一次,不斷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腰,然後又彎下腰開始勞動。雖然雜草除去了,但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個人的衣服,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一滴一滴地落在田地裏。這時我不禁再次想起了李紳的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説過,他們小時候為了充飢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之類的一些東西。當時爺爺的願望就是能夠吃飽,能夠餐餐都吃上一碗白米飯。聽他這麼説,我突然醒悟了,決定以後要好好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我記得小時候,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飯菜,我就會把它們挑出來,偷偷地扔進垃圾桶裏。我知道,爸爸發現後我會很慘,但是菜真的很難吃!現在,我腦海經常浮現爸爸對我説的那句話,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現在回想起那一碗沒動過多少的米飯,我滿腦子的愧疚!

10月16日,世界愛糧日,難道只有今天,大家才會珍惜糧食麼?不是的,其實,每天都是世界愛糧日,任何人每天都有勞動,難道只有今天----愛糧日,他們的勞動才可以受到人們的尊重麼?

都成為世

珍惜糧食,説簡單,但又很難;説難,但又是簡單的。

珍惜糧食,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珍惜糧食,人人有責。願每一天都成為世界愛糧日!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11

今天,我們沐浴在温暖的陽光下,唱着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為祖國做了什麼呢?我們有沒有為祖國分憂呢?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裏,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越的環境裏,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我們每天吃的一米一粟,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我們的盤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當它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着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當它長成後的收割之日,地裏又有多少無名昆蟲用生命成就了它的豐收;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當它被運到我們的學校,又經過了食堂師傅們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可是,在學校食堂裏,有許多同學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看着垃圾桶裏的剩飯剩菜,實在令人可惜。

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飢?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飢人"啊,有誰想過戰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寢室裏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閒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們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還有8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温飽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的渴望啊!

另外,從我們國家而言,目前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寶貴的耕地也日漸消失,糧食產量供不應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損耗和浪費,最後能真正成為我們盤中餐的糧食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飢餓包圍着······目前我們國家的現狀,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當然,僅在學校做到不浪費糧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

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這個收穫之季,讓我們一起打造節約的良好風尚,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長江中學,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12

有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買東西,恰巧遇到他在鮮奶公司當配送員的朋友。當時叔叔正在送貨,叔叔將新鮮的牛奶運送到超市,又從超市後方,將一堆優酪乳、布丁、鮮奶……放在推車上,要將它們推向冷藏貨車。

叔叔無奈的告訴爸爸:這些過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銷燬,經濟不景氣,不僅生意變差,報廢商品也愈來愈多。接着叔叔指着正在冷藏櫃旁選購鮮奶的小姐説:消費者愈來愈精了,我才剛上架放在後排的鮮奶,就馬上被拿走。下次我再送貨時,那幾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鮮奶,可能又要成為報廢品。説完,叔叔搖着頭並且深深歎了口氣。頓時,我紅了臉,望着這堆報廢品,我覺得我也是兇手一樣。

接着,我和爸爸選購了明天早餐要喝的優酪乳,我特地拿起擺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不約而同相視一笑。我檢視着保存期限,距到期日還有五天,以往這是我不會選擇的。其實這瓶優酪乳明天一早,就會被我們全家喝光,而這都是在保存期限以內。

最近幾年,住在地球的人們開始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也發現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很多習慣只要身體力行,每個人都會是環保的尖兵。就飲食而言,現在我購買食品,已經改變了習慣,雖然會注意保存期限,但會盡量挑選前排的。我也會一次購買少量,不會一次將一堆食品搬回家,不但增加冰箱耗電量,還常常放到過期,最後不得不丟進垃圾桶。

報廢牛奶故事。我的這羣善良同學認同了我的想法——只要是立即食用的食品,我們可以選擇接近保存期限的。就這樣,我帶領了更多的節約標兵了。

其實要過期的食品,都沒壞,只是我們的心裏作用而已,只要我們每次都拿接近保質期的東西,那些食品就不用拿去銷燬了,你看,這樣是不是又幫世界節約了食品呢?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 篇13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這話一點都不假。可如今,浪費食物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媽媽帶我到超市買了好多好多零食,都是我愛吃的,我想:我一定要把它吃個精光!

一回到家裏,我就給自己倒了杯水,然後打開電視機,在調到卡通頻道,隨後從包裏拿出一包薯片,最後便“咔嚓、咔嚓,”的吃了起來。啊!終於吃完了,“好飽啊!”我摸了摸我那圓溜溜的大肚子説道。接着外公就端着一碗香噴噴的排骨和撒滿鹽的爆辣椒出來了。開飯了!可我面對着這一座“小排骨山”卻吃不下了。外婆拍了拍我的肩膀説:“欣欣,你怎麼不吃啊?”“我吃,我現在就吃。”可我覺得吃下這碗飯,比吃毒藥還難。我象徵性的吃了幾口,就連忙把這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的飯倒掉了。媽媽走了出來,看看垃圾桶,又看看我那通紅的臉,彷彿明白了什麼,對我説“欣欣,你是不是把飯倒掉了?”我點了點頭。“欣欣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不知道嗎?我國每五人中就會有一人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你現在很幸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你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不覺得你很可恥嗎?”聽了媽媽的話,臉紅了,慚愧低下了頭。是啊!我真的很可恥。地球的資源不斷減少着,而我們對糧食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我這一舉動不是再一次浪費了地球的資源嗎?此時,我彷彿看到了不知疲倦的農民,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流浹背的情景,我們要從小養成珍惜糧食,人人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杜絕浪費,從身邊做起。

珍惜糧食,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某些人大魚大肉,花天酒地時,會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一句天下人都知道的唐詩的真正含義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jrmk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