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通用15篇)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通用15篇)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紳的這首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吃飯時不能浪費糧食,因為我們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啊!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通用15篇)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好多人都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卻有許多人不在乎糧食。就如飯店裏客人吃剩的飯菜,一隻雞連動都沒有動。那些人為了面子,就把整隻雞都扔進了垃圾桶。不難想象,那些人這麼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可是,他們這麼做,雖然沒有丟面子,但是卻丟棄了對農民勞動的尊重,無視了農民的汗水。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我由於飯菜不好吃,所以就沒吃多少。爸爸看見我碗裏剩下的一粒粒飯,語重心長的説:“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

經常看到,在炎熱的夏天裏,田地裏有很多農民在勞動,有的五六十歲的老人在除草,他輕輕的彎下腰,用那潔淨的雙手去接觸那麼骯髒的雜草和污泥,大約五六分鐘站起一次,不斷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腰,然後又彎下腰開始勞動。雖然雜草除去了,但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個人的衣服,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一滴一滴地落在田地裏。這時我不禁再次想起了李紳的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説過,他們小時候為了充飢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之類的一些東西。當時爺爺的願望就是能夠吃飽,能夠餐餐都吃上一碗白米飯。聽他這麼説,我突然醒悟了,決定以後要好好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我記得小時候,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飯菜,我就會把它們挑出來,偷偷地扔進垃圾桶裏。我知道,爸爸發現後我會很慘,但是菜真的很難吃!現在,我腦海經常浮現爸爸對我説的那句話,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現在回想起那一碗沒動過多少的米飯,我滿腦子的愧疚!

10月16日,世界愛糧日,難道只有今天,大家才會珍惜糧食麼?不是的,其實,每天都是世界愛糧日,任何人每天都有勞動,難道只有今天----愛糧日,他們的勞動才可以受到人們的尊重麼?

都成為世

珍惜糧食,説簡單,但又很難;説難,但又是簡單的。

珍惜糧食,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珍惜糧食,人人有責。願每一天都成為世界愛糧日!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2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大家可能都知道,可很多人都不知道要節約糧食。

坐在我邊上吃飯的同學是王仕衍,他每一次吃飯都只是吃一兩口就倒掉了,我們都很不喜歡他。

我和幾個同學説過他,甚至都差點兒去告老師了呢,可他卻都仍然不吃多少,這使我們都沒法子了。

記得有一次,王仕衍比我們都要先到餐桌,就開始有了一個新的壞主意。他先拿着湯勺盛了一點湯倒在自己米飯上,而且慢慢地。倒完後便故意拿着湯勺,在自己的米飯上碰了一下子後,便又放回原位了。這下我們這一小桌上的人直罵他,可他卻:哈哈大笑,絲毫沒有改過來。我們這一小桌再也沒喝湯了。儘管如此,王仕衍任然只吃上一兩口就倒掉,跑回教室。

記得還有一次,王仕衍沒有吃一口飯,而是和一些吃了一些的同學們一起倒掉後就跑回教室裏了,我也沒有攔住他。

大家好好想想,如果世界上沒有吃的東西,人類將會怎麼樣?一定會被餓死。所以大家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能浪費。要知道,食物對於我們人類來説,那是十分重要。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暖花開,是誰,在播種田地?是農民伯伯。烈日炎炎,是誰,在彎腰鋤苗?是農民伯伯。碩果累累,是誰,在耐心收割?是農民伯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農民伯伯的辛勤耕耘,因為有他們,我們才從一棵不起眼的小樹長成了能庇廕的大樹;從牙牙學語的孩子長成了一名中學生。“粒粒皆辛苦”,這是對農民伯伯辛勤工作的高度肯定。

滾燙的太陽照着大地,農民伯伯在農田裏,灑下了辛勞的汗水。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他們收穫了他們耕作一年的成果,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現在,我們卻讓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汗水付之東流。

據統計,每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糧食被浪費,年浪費量達13億噸,相當於全球穀物產量的二分之一。這麼驚人的數字,都是由於我們不愛惜糧食,浪費糧食造成的。在貧困山區的人們,每天都面臨吃不飽的問題,他們的心願就是每天一日三餐能吃上飽飯,如果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節約一粒糧食,那麼他們的心願將在不久實現。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道理,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呢?又有多少人可以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呢?如果每個人都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掉的糧食還會那麼多嗎?所以,從現在開始,把節約糧食當成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愛惜糧食,不能辜負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要記住,10月16日是“世界愛糧日”。

還記得那則公益廣告嗎?“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我的行動,也是,我的習慣。今天,讓我們重新找回,對糧食的敬意;今天,讓我們接力,成為‘光盤’一族;今天,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是的,正如廣告中所説的,節約,是公益,是美德,是智慧,也應該是行動和習慣。讓我們一起堅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

‘光盤’行動,我們都在努力;“浪費糧食”,終將與我們告別。我們今天的節約,就是在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的生存做努力。“愛糧節糧”,從我做起!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4

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人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如今現在,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農業的產量也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人們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而現在,《節約糧食》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早就耳聞種糧食很不容易,在一個暑假裏,有個偶然的機會,我回到了老家,親眼目睹的那種菜的艱辛:在驕陽下,農民伯伯拿着鋤頭辛勤地勞動着,那豆大的汗珠滑過粗糙的臉龐滴落了下來,也顧不上擦一下。太陽越來越大,樹葉快被曬蔫了;大地要被烤熟了;天上的小鳥也要中暑了,一個勁地往樹陰下鑽;知了熱的急噪起來了,不停地叫着……可是,農民伯伯依然在辛勤地勞作,鬆土,施肥,拔草,一刻也不敢鬆懈。我按耐不住內心的騷動躍躍一試,説服了奶奶,我拿起鋤頭開始除草,但它好像着魔,怎麼也不聽我的使喚,好不容易才穩住他。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強撐着,想多除幾下,怎麼這麼費力呀,沒過多久我就已經氣喘呼呼了。汗水大顆大顆的順着我光潔的臉頰流下來,我實在招架不住了,趕緊跑到樹蔭下涼快去了,生怕自己也會被烤焦!我不禁感歎:“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裏,鋪張浪費隨處可見。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於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是會不堪設想!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現在都在提倡光盤,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光盤使者,難道中國人民還沒明白嗎,浪費可恥!吃多少拿多少這個道理還用我來強調嗎?要讓節約成為自覺,成為習慣。難道你們忘了: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飢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然我們怎麼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心裏存有節約的意識,處處我們都可以當節約小天使!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5

有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買東西,恰巧遇到他在鮮奶公司當配送員的朋友。當時叔叔正在送貨,叔叔將新鮮的牛奶運送到超市,又從超市後方,將一堆優酪乳、布丁、鮮奶……放在推車上,要將它們推向冷藏貨車。

叔叔無奈的告訴爸爸:這些過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銷燬,經濟不景氣,不僅生意變差,報廢商品也愈來愈多。接着叔叔指着正在冷藏櫃旁選購鮮奶的小姐説:消費者愈來愈精了,我才剛上架放在後排的鮮奶,就馬上被拿走。下次我再送貨時,那幾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鮮奶,可能又要成為報廢品。説完,叔叔搖着頭並且深深歎了口氣。頓時,我紅了臉,望着這堆報廢品,我覺得我也是兇手一樣。

接着,我和爸爸選購了明天早餐要喝的優酪乳,我特地拿起擺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不約而同相視一笑。我檢視着保存期限,距到期日還有五天,以往這是我不會選擇的。其實這瓶優酪乳明天一早,就會被我們全家喝光,而這都是在保存期限以內。

最近幾年,住在地球的人們開始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也發現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很多習慣只要身體力行,每個人都會是環保的尖兵。就飲食而言,現在我購買食品,已經改變了習慣,雖然會注意保存期限,但會盡量挑選前排的。我也會一次購買少量,不會一次將一堆食品搬回家,不但增加冰箱耗電量,還常常放到過期,最後不得不丟進垃圾桶。

報廢牛奶故事。我的這羣善良同學認同了我的想法——只要是立即食用的食品,我們可以選擇接近保存期限的。就這樣,我帶領了更多的節約標兵了。

其實要過期的食品,都沒壞,只是我們的心裏作用而已,只要我們每次都拿接近保質期的東西,那些食品就不用拿去銷燬了,你看,這樣是不是又幫世界節約了食品呢?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6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句話誰都會説,但在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卻很多:你扔一個包子,他剩點飯菜,或者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就對爸爸媽媽説我不吃。還有的人為了一時的面子,點了很多的菜。有人曾經統計過,我們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兩億中國人吃的了。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僅要問,我們的糧食真的很多了嗎?!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耕地不斷減少,糧食生產的形勢並不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的責任,而不是説,你的生活變好了,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

同學們,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其實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菜剩飯,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擺闊氣。同學們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們沐浴在温暖的陽光下,唱着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為祖國做了什麼呢?我們有沒有為祖國分憂呢?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裏,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越的環境裏,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我們每天吃的一米一粟,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我們的盤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當它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着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當它長成後的收割之日,地裏又有多少無名昆蟲用生命成就了它的豐收;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當它被運到我們的學校,又經過了食堂師傅們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可是,在學校食堂裏,有許多同學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看着垃圾桶裏的剩飯剩菜,實在令人可惜。

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飢?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飢人"啊,有誰想過戰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寢室裏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閒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們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還有8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温飽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的渴望啊!

另外,從我們國家而言,目前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寶貴的耕地也日漸消失,糧食產量供不應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損耗和浪費,最後能真正成為我們盤中餐的糧食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飢餓包圍着······目前我們國家的現狀,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當然,僅在學校做到不浪費糧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

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這個收穫之季,讓我們一起打造節約的良好風尚,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長江中學,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8

今天無意中打開電腦,看到了世界糧食日一消息。哦才明白過來,今天是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以前還沒聽説過這個名字呢!但是面對着這五個字,我卻不敢再抬起頭來,不禁又想起來一些往事。

從小便和姥爺一起背誦《憫農》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背的倒是琅琅上口,但是從來沒有想過現實生活中珍惜糧食這些事兒。那天媽媽喊我吃飯,一進屋就看見了電飯煲裏的大米飯,唉又是大米飯,吃的都膩了。媽媽看我眉頭不展的樣子就勸我説:“小希,媽媽告訴你大米飯有營養啊!”又是有營養,不行我不吃了,得想個法子啊。趁媽媽去廚房端菜時,我趕緊用飯勺挖出來一塊飯糰,三步並作兩步的把小飯糰送進了狗狗的飯盆裏,媽媽一進屋,看我鬼鬼祟祟的樣子有點懷疑,我解釋道:“呵呵,剛剛吃掉了一個小飯糰,有點飽了,先走了啊!”媽媽看了看電飯鍋裏確實少了一塊飯,就放我走了,我趕忙貓腰逃到了自己的小屋裏,哈哈大功靠成了。

記得當時我還為自己的舉動而感到光榮,常常教小朋友們這種方法呢,可是今天一想起來,便感到無地自容,我想當初古詩倒背如流的我怎麼會做出這樣的傻事?白白浪費掉了一碗糧食啊!再想想,農民伯伯在烈日炎炎的環境下從播種到收穫,其中還要鋤草,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多麼的不容易啊,而我呢,做出來的是隻是對不起他們,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是可恥的!

10月16日,不光是今天,以後的日子裏我要愛惜糧食,不浪費每一粒米,因為,這米里包涵這農民的汗水啊!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從每一頓飯做起,人人有責!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9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主題班隊會現在開始……”在主持人清晰的話語中,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我更加深切地知道了: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到的。

你們知道嗎?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用那辛苦的汗水換來的。可是在我們當中大都數同學家庭條件好,生活在蜜罐當中,體會不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就看見過身邊的同學咬了幾口的饅頭不想吃了就扔了,還有的只吃包子裏的餡,卻把包子皮給扔了。

如果你曾經下水田插秧,一株株地插,一畝地要插四五萬株,你呵護這四五萬株稻苗逐漸成長,抽穗,灌漿,成熟為金燦燦的稻穗。你又得用鐮刀一株一株的割下來,脱粒,陽靜,曬乾,碾成白花花的大米,你肯定會對一粒粒米飯有一種親切感,你自然捨不得如此糟蹋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説簡直是“犯罪”。

如果我們全國13億人口每人每天浪費一粒米,一年浪費多少粒米?4745粒啊!這個數字大得驚人呀!同學們,如果我們每人節約一粒米,能建一所希望國小!每人節約一粒米,就能給災區的人們吃一年! 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0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這話一點都不假。可如今,浪費食物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媽媽帶我到超市買了好多好多零食,都是我愛吃的,我想:我一定要把它吃個精光!

一回到家裏,我就給自己倒了杯水,然後打開電視機,在調到卡通頻道,隨後從包裏拿出一包薯片,最後便“咔嚓、咔嚓,”的吃了起來。啊!終於吃完了,“好飽啊!”我摸了摸我那圓溜溜的大肚子説道。接着外公就端着一碗香噴噴的排骨和撒滿鹽的爆辣椒出來了。開飯了!可我面對着這一座“小排骨山”卻吃不下了。外婆拍了拍我的肩膀説:“欣欣,你怎麼不吃啊?”“我吃,我現在就吃。”可我覺得吃下這碗飯,比吃毒藥還難。我象徵性的吃了幾口,就連忙把這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的飯倒掉了。媽媽走了出來,看看垃圾桶,又看看我那通紅的臉,彷彿明白了什麼,對我説“欣欣,你是不是把飯倒掉了?”我點了點頭。“欣欣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不知道嗎?我國每五人中就會有一人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你現在很幸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你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不覺得你很可恥嗎?”聽了媽媽的話,臉紅了,慚愧低下了頭。是啊!我真的很可恥。地球的資源不斷減少着,而我們對糧食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我這一舉動不是再一次浪費了地球的資源嗎?此時,我彷彿看到了不知疲倦的農民,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流浹背的情景,我們要從小養成珍惜糧食,人人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杜絕浪費,從身邊做起。

珍惜糧食,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某些人大魚大肉,花天酒地時,會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一句天下人都知道的唐詩的真正含義嗎?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1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享用它的時候,何曾去感受農民的辛苦。俗話説的好:“每一粒糧食都浸滿了農民的汗水”。

今年放暑假我去了南方農村的奶奶家,度過了一個炎熱而難忘的假期。年過八旬的奶奶由於長年勞累已經腰彎背駝,可是她仍然是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天天看着她這樣的辛苦勞作,在我腦海中不由得萌生出幫奶奶一起去種地的念頭。奶奶只是給我安排一些簡單的任務:把肥料均勻的灑在莊稼地裏。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肥料一瓢瓢地澆在地裏,肥料的氣味吹散開,我看着直想嘔吐。正在澆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從地縫裏鑽出一隻蜈蚣,嚇得我頭皮炸起。可奶奶依然淡定的忙碌着。看着奶奶那麼平靜,我覺得自己雖然五尺男兒卻如此膽怯,內心非常慚愧。接着,我跟着奶奶把成熟的豆角兒一個個從藤架上摘到筐裏。我們一邊摘豆角,奶奶一邊給講什麼樣的農作物在什麼時期可以摘下來,什麼時期還不能摘。我從勞作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忙碌了一天下來,汗水浸濕了整件衣服,在陽光的炙烤下,皮膚變得黝黑,而且起滿了痱子,奇癢難忍。我不禁問奶奶:“為什麼您這麼大年歲還要耕地。難道您不閒累嗎?”奶奶嚴肅的對我説:“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只有靠種地維持生計。在你爸爸出生後的那一年,正逢大旱,地面乾裂,所有的莊稼都枯萎了。那一年因為饑荒餓死了很多人。奶奶一家人幾口人只能從乾裂的土地下刨出些可食的野菜充飢。這樣才能倖存下來。”奶奶並沒有告訴我為什麼要種地,但是我從她的經歷中感受到她對土地的摯愛,對土地給予她一切的感激。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説,節約糧食的意識並不是很強,在城裏長大的孩子,更難體會到糧食從耕種到收穫是多麼的艱辛。儘管我們每天都在老師的薰陶之下,承諾儘量不去浪費糧食,但難免還是會把剩飯倒掉。盛多少、倒與不倒,一念之差。如果沒有去切身體會,是感受不到農民的辛勞。更難以理解糧食的來之為易。

土地給予我們豐盛的食物,如果我們一昧的浪費它,總有一天這份有限的資源也會因此而匱乏,我們只有去珍惜它,生活才能變得更幸福。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2

記得小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每天吃飯時不是把飯剩在碗裏,就是將米掉在餐桌上,就是這樣將糧食一點點的浪費了。媽媽見我這樣的浪費糧食,就下了一個決定:就是等暑假的時候到鄉下的田地裏去看一看,讓我見識見識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

轉眼,暑假就到來了,媽媽帶着我來回了老家,我雖然座的是電車,可能是夏天的緣故,一路上,強烈的太陽光照射着我,熱得我不耐煩地總問媽媽:”哎呀,什麼時候才能到呀?”而媽媽卻總是説:“快了,快了,你坐車還嫌熱呀!”

不一會就來到了鄉下,我睜大眼睛望着,田野好好寬闊,綠綠的一片,就像是一塊塊綠色的大毛毯,看到了感覺很舒服的樣子。在這裏,許多勤勞的農民伯伯都在忙碌地幹着農活,有的在給莊稼除草,有的在插秧苗,有的在施肥……再仔細看去,農民伯伯們都彎下腰,用那雙勤勞的手去管理好每一棵小秧苗,火辣辣的太陽照射在每位農民伯伯的後背,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看到身上都是沾滿泥水的農民伯伯從田裏走出來,我心裏難過極了。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李紳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後,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的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農民伯伯們為了種好每一棵秧苗,付出了那樣多的辛勤汗水。所以我下決心以後一定要節約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愛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3

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寫了農民伯伯種糧時辛苦的景象,作為城裏人,而我也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留心發現身邊有許多浪費糧食的景象,

往事點點,匯成了我記憶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幾多銀白的浪花,讓我回味,讓我珍藏,讓我體會出人生的真諦與樂趣。

在一場婚宴過後,桌子上的:雞腿,,菜湯,魚……很多很多,甚至有一些人把飲料倒在了米飯中,伴着玩,看到了這些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農民伯伯面向黃土背朝天的景象,手上沾滿了泥土……

我的姥姥和姥爺也是一位農民,每當我看見太陽落山他們回來時,那雙粗糙而有力的大手,説到這裏時我的鼻子酸了……

去年暑假我去杭州遊玩時,發現有50%的公共汽車上貼着“光盤”行動的標語,我到了賓館,看着電視機又發現了一組驚人的數字:中國擁有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全國一年浪費的糧食可解決10萬人一年的温飽……我問媽媽:“媽媽,我每次吃飯的只留5。6顆的米渣呀!為什麼還浪費這麼多呀?”媽媽説道:“全國有13億人,如果每人浪費5顆米,那就要浪費65億顆米呀!”我驚訝的聽着這一個個驚人的數字,發現了我國的浪費情況竟然如此嚴重。

“我們需要改正的機會,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説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我們更不能把眼光拘泥在這短短的一週——所謂的每年的糧食周,其實只要我們願意每一天都可以是節約糧食日。節約糧食和低碳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籲,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

馬克思説過:“節約無異於增產。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也正是基於對中國國情和家底的清醒認識。無論從人均資源量或政府、企業、家庭的財政情況來看,我們手頭其實都很緊。在我們這樣一個並不富裕的國家,能否在節約的問題上進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關社會和諧乃至中國社會的未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當節約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內心需要的時候,我們才離真正的節約型社會不遠了。”

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朗朗的讀書聲透着活力,希望我們可以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4

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一直在我耳邊迴響。

往事點點,匯成了我記憶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幾多銀白的浪花,讓我回味,讓我珍藏,讓我體會出人生的真諦與樂趣。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我由於飯菜不好吃,所以就沒吃多少。爸爸只見我碗裏一粒粒的飯,語重心長地説:“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給我講了農民伯伯是怎麼種出稻子的,並且説要帶我去田地裏轉轉,感受農民伯伯的艱辛。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裏,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着許多人在忙碌的幹着農活,有的在耕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在拋秧,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成長。他每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隨着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輕輕的彎下腰,用那潔淨的雙手去接觸那骯髒的雜草和污泥,雖然雜草出去了,卻髒了自己潔淨的雙手。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每一個農民從田裏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汗。

忽然,我看到了六十歲的一個老人也在地裏幹活,他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鐘又站起來伸伸腰,並不斷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腰。太陽火辣辣的烤着,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裏。這時,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説過,他們小時候為了充飢,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如果誰家的粗糧能填飽肚子,那就非常好的了。當時爺爺的願望就是以後能夠吃飽,能夠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飯。聽他這麼説,我突然一下子醒悟了,決定以後要好好珍惜糧食不能浪費。

為了糧食,農民冒着嚴寒酷暑,在田間地頭辛勤地勞作;為了糧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地吟詠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詩句

今後,每當我吃着香噴噴的米飯時。不由自主地就會想到農民伯伯一滴一滴的汗來換取的糧食。

我們好好的珍惜農民伯伯辛苦耕種出來的、粒粒都和着汗水的糧食吧。

關於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心得體會 篇15

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對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敦促各國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此後每年的世界糧食日,糧農組織等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及一些民間組織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紀念。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先決條件。然而,由於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全球可耕種土地面積的減少以及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世界農業和糧食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數字顯示,目前全球仍有8.52億人處於飢餓狀態,每年約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尤為嚴重,約有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長期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500多萬兒童因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由於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再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國內:看看我們國家的糧食是不是已經富裕到了可以不提節約的地步了?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國是一個:用佔世界可耕地面積為6%的土地,養育着為世界22%的人口。近幾年糧食年產量徘徊在4.5億噸左右,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從目前形勢來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糧食的供需仍將在緊張中度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糧食進口國。

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現在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而大多數的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於滅絕的邊緣。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有許許多多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一樣的科研人員,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量,以保證正常的生活需要。

因為,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説,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是的:我們沒有體會過“鋤禾日當午”的艱辛,便會覺得“粒粒皆辛苦”有些單薄;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家中大碗大碗的剩飯倒進垃圾桶。在食堂,飯只吃幾口就倒掉,這些現象比比皆是。這不僅反映我們不懂得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們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

我們要發掘節約潛力。我們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於種了糧食。讓我們把一張張餐桌相當於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裏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4gzw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