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精選20篇)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精選20篇)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

20xx年4月7日,有幸聆聽了東北師範大學鄧濤教授的講座。一整天的《教育科研方法》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穫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領悟、有靈感、有激勵,也有反省。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強,對我們今後進行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及論文寫作有很大啟發。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精選20篇)

教育科研方法講座包含四方面內容:關於中國小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育研究的選題、設計與論證;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成果的表達。講座幾乎涵蓋了教育科研的全部內容,壓縮到一天講,容量很大。但教授所做的指導細緻入微,他對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沒有一帶而過。他列舉的一個個數字、一種種現象、一張張圖片,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一字一頓地耐心講解正是對“科研嚴謹”的最好詮釋。

聽了鄧濤教授的講座,對於選題,我很受啟發。教育科研課題來自於教育的問題。教育問題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一是教育理論問題。當然,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不是截然分開的,只是研究時有所側重而已。對於教師來説,在教育實踐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可以揚長避短;然後再逐漸向理論深度發展。一旦確定選題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查閲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這是研究的基礎,也是論文寫作的基礎。

此外,鄧濤教授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創作有價值的學科論文:1.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並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2.掌握論文寫作的要求和方法。教學實踐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經常反思自己和別人的教育、教學實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獲取寫作資料的有效途徑。鄧濤教授告訴我們,論文寫作應抓住一個選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這個選題上寫深寫透,這樣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再次感悟到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必須做到:

首先,要勤於學習。平時要注意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瞭解教育、心理研究的發展動態,以便把握先進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於實踐和探索。理論知識只有運用於實踐才具有價值。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往往是善於把學習到的教育理論運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從而豐富和發展理論。

另外,要敏於思考。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説:“吾日三省吾身。”都表明思考對於學習、對於實踐的重要性。學習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論的實質;實踐不思考,不會有新的發現。只有經常對自己的學習和實踐進行反思,才會不斷有所收益和創新。

最後,要善於記錄。平時注意及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所得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為將來的寫作積累豐富而鮮活的素材,是教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積極把這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合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教育科研日常化。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2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接觸了很多的教育新理念。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也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數學教學上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但通過這些日子的學習,我堅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學理念的提升,

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我在數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瞭解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內涵。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為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今後我會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繼續運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價值,為教育事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不斷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數學教學。

經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之花才會開得更加燦爛,中華民族才會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探索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四、結合實踐,提高效率,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轉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注重課堂實踐和資源整合,運用專家的教育智慧補己之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教育內容,推動教育教學的行為變化。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科研骨幹教師,就必須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專家教授們的新理念新視野就像一扇窗,為我帶來外面廣闊天地的一束燦爛的陽光。今後教學,我要努力實施新課程改革,把培訓學習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評價方式用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不斷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課堂上設計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變學生被動為主動,使課堂氛圍活躍,提高教學效率,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內容豐富,博採眾長

無論日常生活,還是教學過程,教師自身素質作用不可低估。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區進修學校組織的中國小科研骨幹教師培訓,給了我一次全面提升自我的機會,使我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地遨遊着。閲讀“培訓”的學習材料,將會使我在今後的備課,授課中得到了很多啟示。譬如,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設計流程的精心設計,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授課方式的選擇,各門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融匯貫通,讓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懵懂的孩子站起來學會了走路一般。猶在教學過程這一環節上,無論是課前的精心備課,課堂上的教學流程,還是課後的作業檢查與教學反思,一系列流程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聆聽專家講座,如沐春風,通體舒暢,讓我學會了如何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評價;如何激發每一位學生的自我潛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拜讀同行創意,參加班級討論,亦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三人行,必有我師”之感。在相互切磋,交流和討論中,日常教學中存在的細微之處,也將會得到了良好的改正。

總之,專家和一線教師以他們的親身體驗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們做指導,讓我在短暫的數天時間裏更好地瞭解新課程實施中會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困難,通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骨幹教師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收穫了專家教授們的精髓,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且,今後將會使我的教學世界更豐富多彩,讓我在教學修養上也得到提升。

我於培訓第一天帶着教學中遇到的困惑,來到幸福中學參加骨幹教師培訓。今天上午聆聽了領導們的歡迎詞和講座,很令人感動,他們都寄予來學習的教師們殷切的希望。要求我們回去後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雖然時間短,但是學習任務重。在家是教師,來學習是學員,要換位思考,轉換角色,力爭在有限時間裏取得最大收穫。一個學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取決於骨幹教師。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力爭做一名授之無愧的骨幹教師。”是呀!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士送給教師無數讚詞:什麼園丁、蠟燭、階梯、春蠶……是的,我們教師是用語言播種希望、用汗水澆灌幼苗、用心血滋潤花朵、用筆書寫人生。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3

我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教研工作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為進一步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認真開展教研工作,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重課堂實踐。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精講每一節課。

2、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輕鬆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學習、聽課、評課、等活動。活動中,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先進的課改理念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本學期共聽課30節,評課30節,學校教學比武成績顯著,課堂教學位於前列,每學期做會診課中心發言人2次,上公開課2節,促進了自身的成長。

二、勤於教研,提升素質。

1、按時參加數學方面的學習,並經常向優秀教師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業務素質。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閲讀相關的教育教學文章、書籍,做好學習筆記,學期我閲讀了《新課程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現代教學理論》等書籍,撰寫了近一萬字的學習筆記,為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理念培訓學習,今年8月參加了骨幹教師培訓。通過培訓學習,切實轉變觀念,夯實了自己的理論基礎拓寬了視野,瞭解教學改革的最新動態。

三、加強教改與教學科研,努力出成果。

在教學教研實踐中,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中的得失,積極撰寫論文,取得了點滴成果。

1、20xx年長春市國小數學“數學廣角”教學研討課二等獎。

2、獲得了長春市數學學科骨幹教師榮譽稱號。

3、教學教研之餘,我還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一定的成績。獲國家級學生讀寫大賽一等獎。

4、20xx年論文《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獲吉林省基礎教育校本科研一等獎。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穫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開展不夠深入,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腳踏實地,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提高。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4

1.我們要做學生的心理輔導者。由於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的共同作用產生了許多問題兒童,表現為行為異常,心理上有障礙。教師需要了解孩子們異常行為背後的原因,運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導解決。

2.我們教師應該加強團隊合作。教師職業的一個特點就是集體性,要求教師彼此協調,相互寬容,發揮集體的教育力量。教師還要面對學生團體,因為這種團體的活動指導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但是眾多個性鮮明的孩子組成的團體必然產生摩擦,所以教師必須是團隊工作的專家,必須具備處理團體工作的能力和方法。另外,未來社會的勞動分工將更加細緻,生產過程的技術含量更高,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途徑日趨多樣。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寬容,發現別人的長處,學會與別人一起工作。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習和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只有在思想上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地提升自己,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貢獻。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5

上週五去北京參觀學習,是關於學前教育的。參觀學習的人來自山西、內蒙、湖北,還有保定、涿州、高碑店,共46人,僅我和山西一書商為男性。

週四晚上,組織方設宴款待與會人員,吃雲南菜。我不喜歡吃雲南菜,於是就專心聽大家聊天。內蒙烏海的張某,1994年開始辦幼兒園,從租民房,16個孩子起步,發展到現在幼兒園佔地15畝,建築面積11000平米,近1000個在園幼兒,她一臉的驕傲給我看照片,是她們幼兒園的主廳,一個完整的、濃縮了的世博會中國館的造型。席間,張某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記下同行們的談話。還有一個山西來的50多歲的老園長,不善言辭,經營着一個700多人的幼兒園,經別人透露得知,她在北京二環邊上東直門一帶有一套150平米的房子。除我之外唯一的男士是山西小草堂的總經理劉某,他在太原辦英語培訓班起步,最多時單季招生1800人,後來由於教育局的干涉,效益不好,轉向幼兒教材的出版發行,熟悉他的人都説他是個才子,是否屬實不清楚,他在聊天時説晉商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炒作起來的,只能代表山西文化的一小部分,山西真正的文化在於厚重的歷史,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比如二十四節氣只有在山西才絲毫不差,聽上去“似乎”很有文化。他們談起自己創業的過程都有無限感慨,説起自己的企業都充滿着像對孩子一樣的感情。而幾個公辦園的園長、領導們,包括我這個所謂的“教育幹部”卻顯得有些木訥,無從插嘴。我不得不感歎,要狠鬥“公”字一閃念。

閒聊間,人們還談起自己的業餘生活和愛好。他們當中有幾個人剛結伴去了雲南,在邊遠的小鎮旅遊,去淘琥珀、玉石,旅程充滿艱辛和刺激。好幾個人到歐美國家考察學習,為了自己幼兒園、企業的發展。他們談了很多先進的理念,他們互相留下號碼。而我只能傻傻地呆在一旁,我不會用微信,甚至還以為微信是個不好的東西。

週五參觀了兩個幼兒園,蒲黃榆二幼和中華女子學院幼兒園。當然,幼兒園的硬件水平、管理水平、辦園理念都使人耳目一新,印象更深的是中華女子學院幼兒園。進入幼兒園,門口的電子屏上顯示着當天過生日的小朋友的班級和姓名,祝小朋友生日快樂。幼兒園的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都不大,整體環境佈置非常樸素,以白色為主,但是處處積極。每個班的外面是帶班老師的照片,都是生活照,還有全班幼兒的“全家福”,幼兒的外套整齊的碼放在一個個透明的整理箱中,活動室對面的牆上是幼兒一日排便記錄,還有科學育兒宣傳資料,全部都是白紙黑字打印。走廊的牆上有《我們的四季》、《我們的一天》等照片集,都是幼兒在園的記錄。儘管看得不是很仔細,但分明感受到了幼兒園的温馨、温暖,管理者的積極、愛心。

幼兒園的園長叫胡華。網上這樣介紹她“學術背景使她在幼教領域出類拔萃。她是幼教界的學者和思想家,是新一代園長中高素質的大師級的領軍人物。現任中華女子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兼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園長。”胡華給我們做了約1小時的報告,四點印象深刻:

1、談到幼兒園環境創設,她説理念來自《莊子·人世間》的“虛室生白”。(即心無任何雜念,就會悟出“道”來,生出智慧)幼兒的.世界本就豐富多彩,絢麗奇幻,無需過多裝飾,給他們空間,他們自己會創造。

2、談到自信,她説“自信是知道自己有缺點,但是我愛我自己”。所以她們幼兒園就是要培養孩子正確地愛自己,然後愛親人、愛朋友、愛生活。

3、談到工作,她説幼兒園創辦很艱難,但是她喜歡自己的工作。她堅持要一邊在中華女子學院任教,一邊辦好這個幼兒園。學前教育的學科背景和理論研究是她的優勢,不能放棄,幼兒園是她的理想的實驗基地,更不能放棄。儘管工作繁重,但因為熱愛,不覺得累。

4、談到與一個父親有心理問題的孩子交流時,胡華幾度哽咽。她始終關心這個孩子,並逐步轉化了他的父親。

學習不僅讓我認識到工作、業務上的不足,還讓我認識到自己生活上的欠缺,後者甚至更重要。我們往往把物質生活的匱乏歸結為工作報酬的微薄,卻不會把精神生活的空虛歸結到工作價值的缺失。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當我們不再為自己工作了,可能也就不會為自己生活了。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6

打開這本書的一剎那,看到幾百頁的英文,心裏頓時涼了半截,雖然自己讀了研究生,但是越來越發現,並沒有邁進研究的大門,甚至是差的還很遠。我想以我的能力,這本書可能這學期是難以讀完了,我不想欺騙自己,隨隨便便抄襲一篇關於“教育設計研究”的文章來應付此次任務,所以決定讀一些我能看懂的關於“教育設計研究”的文章來談談自己的感受。我讀了《教育設計研究:是什麼與不是什麼》這篇文章。

教育設計研究早期受傳統實驗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影響,傾向於考慮單一變量對教學成效的影響,但產生的問題是:建立的理論無法解決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在此,我又新學到一種科學研究範式的分類框架,也就是巴斯德象限,感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分析方法,藉助了數學知識來討論,我們的研究範式有四種,純基礎研究、應用引起的基礎研究、純應用研究,反而第四象限是空白的,為教育研究的實效性提供了指引。那麼,為了兼顧理論與實踐,產生了“設計實驗法”這種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把設計中心和對重要設計要素的評價結合在一起,而最終“教育設計研究”從中演化而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新理論產生的軌跡其實每一步都是對一個新的實際問題的解決,它可能曲折,但我們不得不佩服那些善於思考和有勇氣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動手腳”的人,使他們一步步地探索,不斷填補更多的漏洞,才讓更多的理論更具有應用價值。

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我總結出的教育設計研究其實就是理論與實踐中建立的一種連接。它必須用到實際的教學和學習環境中才凸顯自己的特殊價值。那麼研究的'過程也就應用而生了,首先要了解教學現場的需求和問題,初步的提出一些可行的創新設想;接着要產生設計的原型;有了原型就要進行實施,進入實施階段讓原型在複雜的研究場景中去測試;還要有再設計的過程,對實施過程中不合理的或者可完善的地方進行修訂、迭代、精細化設計;最終就可以進行推廣了,對它進行進一步的成果檢驗。綜合來看,教育設計研究實際上是一個整合設計與研究的系統化過膝恆,更強調情景化和普遍性,在不斷的實踐中來探索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最終要有教學理論和產品的產出。

其實這種方法,更注重實用性,會越來越發現它是一種很有魅力的研究方法,從問題的產生,到解決問題的設想,到理論框架的形成,到基於理論形成的產品化方案,整個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構建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希望自己以後能有機會利用它解決實際的問題。

回到前邊老師推薦的英文書,祝願自己的英文水平早日脱離出廠設置,能好好研究一下這本書!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7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國小生,尊重國小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國小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國小生權益,以國小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國小生的主動性;遵循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國小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於國小生身心發展需求。

什麼樣的教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首先的一條是愛,一個不懂的愛孩子的人不配當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把孩子當成孩子,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學會包容、原諒孩子,孩子在不斷跌撞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意味,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放棄,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師看不起差生,從語言、行為上,貶低嘲笑差生,首先這種行為和表現,就違背作為老師道德標準,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不是單純讓學生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體會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鞭策自己,激勵自己。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思想道德模範,以思想喚醒思想,以生命影響生命,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8

這幾年聽過很多教育名家的授課以及講座,感覺名家就是名家,他們一張嘴就能聽出他們個個都是名副其實的高手。不禁想他們付出了多少,他們是如何成功的?前輩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定要多讀書!我也曾下定決心要多讀書,最起碼每天都要堅持有讀書的時間。

可一看到面前一大堆繁重的、作用不大的教學資料和作業,就把讀書拋到後面去了。正巧這次申請、立項的個人課題需要寫讀書筆記,教科室又給了一本叫《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的書。這次我可是細細的通讀了一遍,覺得書中講的知識對我這個搞課題研究的新手來説真是受益匪淺,收穫良多。有了書中前輩們的專業知識的指導,再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和與孩子們的接觸,我也有了自己的感覺和體會。

我們搞課題研究的對象是獨立思想、情感、意志的人。特別是我的《關於培養一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的課題,它的研究對象是一年級的國小生。孩子們都還很小,可大多又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從這些孩子們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需要一個過程。如果不能瞭解學生的心理,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又怎麼能很好的`解決存在於他們中間的問題呢?何況,人的心理還具有個體差異性。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沒有任何兩個人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從某一個人身上獲得的結論可能完全不適用於表面情況相似的`另一人;

二是沒有任何人的心理可以在任意兩個時刻保持不變。人的心理和行為總是受所處環境中難以預料的變化或個體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而隨時發生變化。這種差異性決定了我們學習心理和教育科學理論的必要性。

進行心理和教育科學研究,最要緊的是做好選題工作。這不僅僅因為它是研究的起點,而且還因為它是決定整個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無數事實表明,要想取得科研工作的成功,除了人員素質和必要的物質條件外,選題正確與否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課題選得好,方向適當,就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成果,或捷足先登,後來居上。反之,則可能久攻不克、事倍功半,或半途而廢,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上的浪費。

我的這個課題就是根據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選取的,我覺得很有研究價值。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9

沒有上這個課的時候,對這課一點興趣都沒有,也覺得不是那麼的重要,因為我上國小的時候這個課一點都不重視,也感覺離得有點遠,也沒有什麼好學的。

當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發現我的想法是錯誤,簡單的。隨着是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日益進步,科學技術佔有重要的位置。在上課之前,我也是簡單的看看內容的,可是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老師上課不是一直按照課本的順序來上。但是,我做了筆記,在筆記中,我又發現了老師是總結了書本上的知識,通過一講一講來完成一個課時。

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老師給我們放得視頻,我覺得這是教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也充分了利用到了學校的多媒體技術。每一節課的視頻,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做好一名好的科學教師,你就必須要有課前充足的準備,很好的耐心,很好的引導學生的溝通,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想法能力,還有創新能力。這是在教學中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同時,我發現在大城市裏,更注重國小科學課的開展,在偏遠一點的農村,一般是不會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學設備不齊全,教學條件落後,老師本身的能力不足,這也反應出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之間的差距。不過,我想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小科學課一定會不斷的發展開來。

上了這麼多節課了,我也深深的明白了,國小科學課的重要性。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0

通過研究學生專題日記、思想日記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反思習慣,總結了學生學習方法,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也使我更深入、更全面地瞭解了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延伸,從而明確了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思路矯正的方向,教育教學更加富有針對性。

我的`教學反思、實驗心得使我對實驗的過程、體驗得到不斷反思,研究思路不斷深入而富有針對性。同時也為課題研究提供原始依據,為課題組成員相互借鑑、相互啟發創造了條件。

總之,本學期我竭盡所能做了一些工作,深切地感受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全的人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有着明顯的作用。特別是通過班隊會滲透,是很有時效性的。進行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是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會為搞好這個課題實驗和提高國小生的心理素質而努力奮鬥!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愛和指導下,在課題組成員的不懈努力下,我校教科研必將枝繁葉茂,喜結碩果。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1

7月26、27日我和華遠芳老師、萬運梅老師在龍泉北校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鄂教版國小科學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講座、優秀教師説課和專題報告,獲益匪淺: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啟發解決……

通過此次科學教材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新的科學課程改革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充分調動了各個層面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特別是科學教師,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如多元智能理論、網絡互動學習方式等),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從學生層面看,國小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必然要開口説,動手做,產生參與活動的衝動,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課堂出現難控制的局面。但仔細分析這很正常,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

怎樣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計劃,即通過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的計劃,包括制定的步驟,選擇方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提出應付的措施,然後開展探究活動。大致的思路是這樣的:提出問題一猜想假設一制定方案一實施探究一展開交流一拓展創新。其次要着眼“三探”一探究活動的引入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動的過程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探究的結論要能促進兒童原有認知向科學方向發展。

隨着國小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諸如:問題的提出牽強附會、科學猜想太過隨意、科學探究過度自主、彙報交流雜亂無章、多媒體運用越俎代庖等等。

通過培訓我感覺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幾點:

1、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求職有望,教育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2、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在猜想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維訓練。

3、探究學習應重視教師的指導,把握好探究的時間和材料。

4、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和善於傾聽的良好習慣。

5、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到好處、雪中送炭、畫龍點睛。

理想的科學課堂教學應達到以下境界:

1、從教學層來看,體現“四個超越”:超越模式,擺脱束縛;超越教材,整合資源;超越課堂,關注生成;超越教師,尊重主體。

2、從課堂形態看,體現“三氣”:大氣,立體鮮活;人氣,情感共鳴;靈氣,放飛想象。

3、從教學特點看,體現“四有”:問題有懸念,思維有碰撞,感悟有挑戰,探究有喜悦。

4、從教學風格看,體現“四味”:充滿趣味,飽含情味,具有韻味,令人回味。

科學課堂神祕重重,困難也重重。總之,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才會使學生的能力與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我們的科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2

3月23日和24日兩天,我參加了省教科院組織的“xx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級立項課題研究工作檢查暨成果交流會”,兩天的時間雖短,卻過得緊張而充實。在這次活動中,有來自全省各地的一線老師,有參加省級課題研究順利結題並獲獎的單位和各人,還有省教科院兩位院長,並邀請到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團成員中的曾天山教授。通過老師們與專家領導的交流,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開拓了新視野,獲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認識,尤其是專家們對教科研的原則方法及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度的講解和切實有效的指導,對教科研當中容易被老師忽視的細節甚至一些誤區都有精闢而細緻的提醒,讓我們受益頗多。

記得會議的第一天,年輕的闞智院長代金副廳長作報告時,謙卑而有風度,報告內容大氣磅礴,能時時窺見嚴謹之態。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局的高度對近幾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並給我們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隨後,張守祥副院長又就當前教育的四個熱點問題給我們作了宏觀的分析,角度特別,內容新穎。張院長的博識和誠懇顯示出大家的風範,讓我印象深刻。當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從京城趕來,給我們作了《教育科研的問題與方法》的報告,他從“教育科研是什麼”、“教育科研為什麼”、“教育科研做什麼”、“什麼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樣做好教育科研”五個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剖析,那種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讓人頂禮膜拜。第二天,近兩年獲獎的各地課題負責人帶來了優秀的成果和經驗。我在分享他們的喜悦的同時,也分明地覺得有一種衝動在內心深處不斷地湧起。正如曾教授所説:“我們的教育科研正處於搖籃期,任重道遠。”

這樣的會議,我也參加過幾次,但這次會議的內容最充實,最實在,收穫也最大。讓我認識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祕而不可攀的東西。專家的報告雖有嚴要求,但更是一種信心的`激勵。教育科研雖有難度卻是不論成敗的。只要潛心地鑽研認真地實踐和深刻地反思,我們在科研的道路一定會走得更遠。

非常感激市幼教學科研究小組和我鎮教辦為我們安排了這麼好的機會進行觀摩探討和學習,自觀摩完此項活動後,我感到自己深深受惠、獲益良多,增長不少知識。

從葉銀仙主任的講話中提出:“關於展變這個課程功能改革的觀念只有以先進的教育觀念為指導,才能創造出優質的幼兒教育”。而由市幼教小組裏的兩位優秀教師為我們帶來的這兩節課從他們的選材、教育目的和活動過程方面都符合葉主任所提出的幾個要點。課程安排都配合了整合教材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以“活動”、“整合”為主要課程建構形式。

如第一節課裏面就是通過煮麪的過程對幼兒進行音樂、舞蹈的學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多方面的教育。課題新穎,能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個人的想象。第二節課教師通過沙紙讓幼兒根據回憶體驗想象再來創造,同樣地發揮了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激發了小朋友的興趣和舉動性。

通過這一些優秀的課例使我們鎮的幼教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大大推動了我們幼兒園課程的改革。希望今後市幼教學科研究小組能多來我鎮組織開展如此活動,讓我們共同進步。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3

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師生關係的開放 研究性學習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並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這種學習需要全方位的開放。青年學生思想活躍,接受能力強,敢想敢説敢做,教師要予以鼓勵和寬容。教師要放棄權威者的姿態,在學生學習中不斷進行角色轉換,成為學生創造能力的激發者,培養者和欣賞者和問題的共同探求者,教學在師生平等的,研究討論的氛圍中進行。

2)學習時空的'開放 研究性學習應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向學生開放圖書館、閲覽室,讓學生查閲資料、借閲參考書、甚至通過互聯網學習,攝取網上信息,廣泛獲取信息。學生在課外學習中,不受教材束縛和教師傾向的束縛,獨立自主地發展。在課外學習中,學生更能領悟到課內教學所來不及深透的奧祕,去觸摸課內來不及涉取的東西,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新意向,它為創造性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營養和良好的情緒環境,有利於創造能力的充分發揮。

3)學習形式的開放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研究探討性的學習方式,而且研究課題往往紛繁複雜,學生既要掌握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獨立的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找出重點,化解難點,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又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研究、交流、討論,取長補短,集思廣益,這樣做可以少走彎路,共享創造性勞動成果。教師可以結合所學內容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演講、辯論、社會調查、評論、設計方案、解決實際問題等,在活動中提高能力,活躍思維。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中激趣,產生創造動機,研究性學習過程給學生提供了積極探索質疑的廣闊空間,學生多處於自然的社會環境中,充分發揮認識過程的主體作用。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興趣的過程,學生在認識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是創造力高低的表現。學生從課堂來到大自然中,社會生活中,觀察自然的種種現象,發現認識對象和別的事物的差異,找出其特點及其運動變化的狀態,從中受到啟發,產生的好奇心。有了這種好奇心,才能帶着愉悦的高漲的情緒和創造慾望,克服一切困難,執着去分析、比較、實驗、研究,掌握認識對象的發展規律,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想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展現智慧和才幹。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4

很有幸,我參加了陝西國運教育慈善基金會與灞橋區聯合舉辦的第三期農村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在培訓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幾位專家的報告,他們都有着豐富的知識內涵和教學實踐經驗,他們以精湛的理論闡述和鮮活的案例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理論引領,使我深感專業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次培訓也讓我明白瞭如何自信微笑地面對生活。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能成就一切事業。現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一、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更明確了弘揚傳統文化,提升教師素養的必要性。

目前,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對優先發展教育的認識提升是空前的,對教育投入的力度加大也是空前的,縱觀教育發展的環境也是空前優化的。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機遇。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構成對教育事業的衝擊和干擾,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所以,為了適應新形勢,作為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不斷從傳統的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二、這次培訓,還讓我懂得了教師不能只是課堂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

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避免出現:教師跟着課件走,學生跟着鼠標走,教學跟着電腦走的現象,一定要針對學生實際,選用合適的教學模式,不可生搬硬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五彩繽紛的教學花園裏,切不可眼花繚亂,要學蜜蜂,採擷百花精華,自釀成蜜,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更要像名師那樣不斷地積累總結,不斷地反思提高,真正掌握過硬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做一個智慧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

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 鑽研教材,在新課程新課標下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 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3 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並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總之,我會努力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5

幼兒科學教育是對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過幼兒自身活動,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察,並通過動手操作、發現問題。 我認為幼兒科學教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合理的引導

(一)、提供直接經驗——引發探索興趣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幼小的孩子什麼都想知道,問題沒完沒了,有着調查和探究的本能,幼兒教育中的科學教育便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1、隨機性活動:直接觀察與從房檐上落下;平台上的出氣孔;下雨前小動物的變化;立交橋是怎樣長長的;下水道的水哪裏去了。

2、生成性活動:儘量在現象發生的現場進行。如:某幼兒園的幼兒發現教室裏有一個光環,教師和幼兒一起找光環從哪裏來的,原來是教師手錶的反光,從而引出一個系列活動“光與影兒”

3、預成性活動:根據幼兒生活經驗刻意計劃的活動。例如:種子發芽、磁鐵的吸引力、水中的沉浮、我們的小腳丫、各種各樣的工具等。

(二)、善用隨機經驗——形成探索助力

科學是幼兒每日經驗的一部分,每天發生的隨機經驗對幼兒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義、最具體、最容易瞭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懷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導,也是會成為過眼煙雲,不會產生任何學習效

果。例如:春天來了,幼兒發現空中飛着許多柳絮,教師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遊戲,遊戲過後引導幼兒思考“柳絮從那裏來的它到底是什麼東西有那些好處有什麼不好怎樣避免讓它破壞環境,你能給政府出個主意嗎

還有很多可以作為隨機經驗的內容:“垃圾到哪裏去了”“什麼東西在冒煙”“小區裏的養狗人和小狗的糞便”等等。教師要抓住機會,運用一些問題讓幼兒推理、思考。關注周圍世界。

二、多樣的方法

(一)、觀察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保證幼兒在直接接觸事物的過程,運用多種感官直接、生動、具體地認識事物,瞭解事物的特性,提高幼兒感官的綜合活動能力,培養其運用感官探索周圍環境的習慣,併為發展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形成概念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觀察也是幼兒經常運用的學科學的方法。

(二)、實驗能幫助幼兒理解一些簡單的科學現象和知識,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在實驗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科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實驗,也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且讓幼兒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本質。宜採用遊戲的形式,幼兒是在十分有趣味的活動中生動活潑地進行科學探索的。

(三)、種植與飼養既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同時也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最喜愛的東西莫過於動物和植物了,在對動植物的觀察中,有意識地讓幼兒親自操作,如可在大操場

上種松樹、柳樹等,走廊上種植迎春花、紫藤等;在草坪與户外活動場地周圍種植灌樹當綠籬;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又具有遮蔭隔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幼兒提供了認識自然植物的教材。

伴隨着動植物的生長,也激發了幼兒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的興趣與情感。

(四)、分類的方法,是指幼兒把具有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以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分類是觀察過程的延伸和應用,幼兒要能對客觀事物進行分類,首先需要對事物進行觀察,因為發現事物的共同點是分類的基礎,在觀察過程中幼兒對事物進行分析、抽象、概括,形成概念,進行分類。分類既是幼兒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也是幼兒需要發展的一項技能。例如我們要認識身邊常見的幾種紙,我們可以找來幾種不同的紙:報紙、宣紙、畫畫紙、皺紋紙、衞生紙、餐巾紙、手揉紙、卡紙、彩色紙。讓孩子們通過觸摸、觀察,大概瞭解了各種紙的特徵,然後分類,通過自己動手嘗試,瞭解到這些紙的特性。

(五)、科學遊戲是指運用自然物質材料和有關的圖片、玩具等物品,進行帶有遊戲性質的操作活動,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科學遊戲或寓科學內容於遊戲之中,或將自然材料作為玩具,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豐富科學經驗,還可以鞏固已獲得的知識,更可以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和慾望,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在“認識電”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我們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個線路板,讓幼兒把兩節電池的正負極連接起來,使小燈泡發亮。結果,幼兒很快獲得了成功,並且操作得很熟練。

(六)、早期科學閲讀是指幼兒通過閲讀寓有科學知識的作品,包括故事、兒歌、謎語等,以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早期科學閲讀有利於擴展和豐富幼兒的科學經驗,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幼兒學習科學,幫助幼兒理解科學概念。早期科學閲讀還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在已有科學經驗的基礎上,產生豐富的科學幻想,從而提高幼兒的創造潛力。

幼兒科學教育使孩子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6

今天閲讀了《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這一章節,簡單的文字藴含着教育的大道理。現在的家長愛孩子,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裏、含在嘴巴里,為孩子包辦一切,而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要聽話,覺得聽話就是好孩子。可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私、懶惰、做事膽小、依賴性強,等家長髮現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孩子的個性已經養成了。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是相當重要的。俄國革命家、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説:“該讓每個人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依賴任何人,無論他怎樣愛這個人,怎樣相信他。”教育家斯賓塞也説:“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財富,那就給他尋找財富的信心,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智慧,那就給他獲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給他生活的信心。”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孩子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孩子自己去創造,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要循序漸進、耐心的引導孩子養成獨立習慣、要多給孩子自己去嘗試和體驗的機會。

幼兒園的孩子學習應該以遊戲為主,應該將遊戲貫穿孩子的一日活動,所以將遊戲還給孩子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案例中也説孩子是天生的遊戲的創造者,他們會自己創造遊戲,設計遊戲,他們知道自己遊戲時需要的材料並且自己努力尋找製作材料,創作材料。案例中用四個不同方面的案例1。遊戲方案自己説2。遊戲的材料自己找,遊戲的點子自己出3。遊戲的角色自己選4。遊戲的規則自己定以及後續的案例分析手把手的教我們的一線的老師,值得我們反覆的進行閲讀,今天的閲讀讓我自己更加堅信了人需要閲讀,閲讀能讓我們踩在前任的肩膀上更好的做自己,完善自己。

遊戲是屬於孩子的,應該由孩子做主。將遊戲的自主權充分的還給孩子。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7

在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研究已經成為一個教師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依照上級要求讀了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導論》一書,深有體會,讀過此書,我才知道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門獨立的科學。它有自己的獨立的學科特點、研究對象、理論體系。

本書提出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方面的幾個主要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方法論的關係,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異同,教育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的關係,一般方法與具體方法的關係,中外古今的關係等。這些問題都是教育科研中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及其堅持與發展問題上,教育科學的性質及其研究方法的特點問題上,以及方法論與具體研究方法的聯繫與區別問題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當前正確地認識和選擇、應用教育科研方法所必須解決的一些重要問題。

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導論》一書,書中對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構思和設計,教育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評價,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對於我們一線教師授課及進行課題研究起到了指導作用。沒有閲讀此書之前,我感覺自己的工作就是備好課,上好課,對於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想法也就寫在課後反思上,有時也想搞一下研究,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做,不得其法,沒有想到原來就有這樣的一門學科來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學科。這裏面就有科學的方法,只有在科學的`方法下指導我們的實踐,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發展,就必須加強教育科學研究。要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就要有正確的、科學的、現代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的專著《教育研究方法導論》,為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提供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理論和方法。

通過對本書的理論閲讀,使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研究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在研究實踐中不斷修正的學習過程和研究過程。我將閲讀本書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在進行的小課題研究中去,指導自己小課題研究的方向。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8

國小科學是一門容納各個學科基礎階段的課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識,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現在一些專職的教師反映,自己的知識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而兼職的教師更是感到不知怎麼講。我以前是教數學的,説實話,上數學課,沒感覺有什麼知識點能把自己難住了,上課也比較順手。自從改教科學後,發現自己缺少的東西太多了。只好邊教邊學。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全面開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科學課教學的重點也從傳授自然科學知識轉移到科學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如:科學實驗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師做演示實驗或由老師提供材料,我覺得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興趣會大降低,於是我就儘量讓學生用隨處可見的生活化的實驗材料。比如在教學科學教材《有趣的浮沉現象》一課時,我就為學生提供了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馬鈴薯、泡沫塊、橡皮、回形針、小木塊、小鐵塊等等),讓學生猜測哪些物體是沉,哪些物體是浮,並把你認為是沉的'物體放一堆,浮的物體放一堆。學生探究得興致勃勃。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19

20xx年x月xx日,我校舉行“領袖兒童教育科研峯會”,藉此機會,邀請我縣眾多名教師來我校授課,我有幸在現場見到了這些老師以及觀摩了整個授課過程,經過一天聽課,讓我感慨萬千。

一、學別人

在聽阮曉席老師的課時,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個老師怎麼可以如此巧妙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整個課堂上,學生都按照他預設的路線發展,這都源於他對學生學習很好的引導,以及他細膩的教學語言。在創境引題的環節,阮老師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晚上都做過什麼樣的夢啊?一下子就將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了,然後就通過夢的內容慢慢聯想到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引出神話故事,阮老師又問:在神話故事中有一個人被稱為人類的祖先,是誰啊?同學們:我知道,是盤古!這時候阮老師相機提出課題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阮老師的語言一直都非常的細膩,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毫無障礙,整個融入到了孩子一起。

在聽我校的王娟娟老師的《江畔獨步尋花》的時候,讓我學習到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在講解課文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這對教學語言和教學安排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特別是如何安排“先學後教“這個環節,自學目標一定要系統明確,告訴學生哪一步該做什麼,久而久之,學生不斷學會了學習方法,還逐步形成系統的思考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看自己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發現了自己與這幾位名師的差距很大。

1、在創境引題的時候還是不夠新穎,有時候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導致不能引起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走神,教學的第一步出了問題,自然就對接下來的教學產生不好的影響,自然就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2、在先學後教這一環節,有時候會過高估計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出示自學目標的時候,沒有做到細化和具體,導致學生自學的時候不能準確的找準問題的出發點。

3、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細膩。

三、怎麼辦

通過學習名師的教學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對以後的教學工作有以下幾點計劃:

1、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把握國小生的注意點,重視課堂激情導入,喚醒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要認真分析課文,準確把握住教學重點,儘量避免教學中出現知識遺漏。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學習目標細化,利於孩子的認知從而順利開展自學和小組學習。另外在課堂上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在學生理解的好的時候,要適時鼓勵,作為語言類課程,語文課一定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開口讀。

3、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深入到孩子中間,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羣體中,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要用適合的語言和孩子交流。

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學習,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業務素養,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這個峯會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通過學習,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我會不斷的自我反思,在學習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篇20

在書的原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教師們簡化這個過程,辦法是:提出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要能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教學計劃、適用於各種不同風格的教師和各種不同氣質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課程設置、現有的直觀教材、視聽教材和各種新版的教科書聯繫起來。

這本書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研討”教學法。

蘭本達提出“探究—研討”教學法目的是讓教師簡化複雜的教學過程,讓這種教學法有更大的適用面。這種教學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討兩個環節,比起我們現在的科學探究的七大環節簡單很多。

在“經歷是發現意義的中心環節”這一小節中談到了“經歷”。在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中我們經常談到要讓學生經歷怎樣的探究過程。在未讀這本書前,我浮淺的認為經歷就是有參與過,有動手做過,有得出結論。蘭本達是這樣闡述“經歷”:我們認為,發現意義、領會意義的是經歷、捲入、參與的結果,沒有這些先決條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義。然而,在沒有經歷、沒有捲入的情況下也可以有並不領會意義的學習。有兩個學習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説明這個論點。喬迪在幼兒園裏整齊的隊伍中站得筆直,面對着國旗高唱:“我的祖國叫人亂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為了你,我歌唱!”顯然喬迪學會了按一定的次序發出這些音節來,並使這些音節合上一定的調子;可是他有沒有經歷過什麼——有沒有捲入什麼呢?儘管老師講過祖國的重要和自由的好處,喬迪唱這首歌時卻沒有想到任何意義。無疑他聽過這首歌,但是聽並不會激發出任何意義來。喬迪學會了一首歌,但是他沒有經歷過。他完全是背下來的,沒有一點意義。

因為他現在可以參加上早操了,他的行為有了變化,但是從我們對經歷這個術語的含義來説,他還沒有過什麼跟這首歌的內容有關的經歷。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貝麗爾對生長着的會爬會飛的東西都感興趣。一天,她正專心地注視着水缸裏金魚的運動。她問金魚是怎麼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説魚類通過把鰭刺伸入水裏的氣泡中進行呼吸。貝麗爾捲入了這個問題。姐姐的解釋對她來説是有意義的,她可以想象出魚這樣呼吸的情景。這是不是一種經歷呢?過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貝麗爾的父親帶她到一個湖上去釣魚。

當一條小狗魚被釣到船上時,貝麗爾觀察到了魚的鰓蓋發喘似地運動,注意到了鰓蓋下面忽隱忽現的血紅鰓瓣。“它是在設法得到空氣嗎?”她問她父親。“不錯,”他回答説。“這些是鰓。”“鰓是象肺嗎?”再後來,貝麗爾俯身觀看一池鯉魚。她注意到魚象用手臂和腿一樣用鰭使自己保持平衡。她還看見它們在不停地往嘴裏吞水。她想,“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也許你想和一位朋友討論一下喬迪和貝麗爾的學習方法的不同。這兩種學習跟你曾經列表比較的自己上學時認為有趣的和沒有趣的課程的因素有沒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呢?

書中兩個例子讓我很好的理解什麼是經歷,喬迪學會了唱歌,是一種經歷嗎?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詞,知道歌的意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jl4n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