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1

盼望着,盼望着,我朝思暮想的春節終於來臨了,不僅結束了輝煌的虎年,而且也迎來了金色的充滿希望的虎年!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我就像一隻雀躍的小燕子,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嘴裏還不停地唧唧喳喳地叫着,整天笑哈哈,不知笑的啥,在大人的面前跑前跑後,興奮極了。我們來到大街上,只見倪虹燈閃爍個不停,到處張燈結綵,對聯一副副的貼上,上面寫着一對對吉祥的話語,門上倒貼着一個大大的“福”字。正在這時一個小朋友大聲呼喊:“福倒了!福倒了!”奶奶樂了:“對!對!福到了!福到了!”大家都笑了,笑得合不攏嘴,那個小男孩恍然大悟。我們買了很多很多物品,滿載而歸。

我們吃過晚飯,等待着這激動人心的時刻,“3——2——1”瞬時,煙花四射,彷彿如驚雷般的響聲出現,我忙出來觀看,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現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燦爛的煙花,讓人目不暇接,紅的,紫的.,藍的,綠的,金的……五彩繽紛,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見一個金色的點,高高的飛起,然後只聽見山呼海嘯般的響聲,空中散發出彩色的煙花,美極了!

我一看,這麼好玩兒,讓我也來試試吧。於是我拿起彩珠筒放了起來,可是我根本沒有看説明,把它像槍一樣,拿在手中“砰、砰”的發射,旁邊有幾個小朋友,眼裏流露出羨慕的神色,我得意地放着,不料“嘣”的一聲,彩珠炸了,把我臉上炸了一個黑黑的痕跡,眼淚不由自主的在眼睛裏打轉,因此,我在這裏對大家説:鞭炮雖然好玩,但隨時會出危險,請大家玩的時候要特別小心,要仔細閲讀説明書,千萬別出事。

今年的春節十分熱鬧,家裏來了許多客人,敍敍舊,聊聊天,真是一個愉快的新年。讓我回味無窮。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2

大門是一家人進出的通道,也是家也外界的聯繫點也分割點。大門在古人的信仰觀念中有着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引入生氣之門,也是保護居住安全的重要屏障,所以對大門要特別重視。人們往往在大門上懸掛一些辟邪物。避除不祥,保護一家安全。最開始是懸掛套板、桃符,後來演變為貼春聯、門神的習俗。春聯是由避邪物演變而來的。貼春聯是過年的重要傳統分俗之一,每到大年三十,無論城鄉,家家户户都要張貼紅紙春聯,渲染新年的喜慶氣氛。每逢此時,到處呈現出一派新的氣象,鮮豔的春聯成了過新年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春聯,又叫春貼它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是使用最廣泛、最受廣大人民羣眾喜愛的一種節日用聯。春聯來源於古代驅鬼辟邪的桃木,後來演變成為桃符,懸掛在門上。春聯是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好的春聯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可以説春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目前的春聯一般是對偶的上下聯,寫在紅紙上,貼於門户兩邊,字數講究平仄格律,結構對稱,對杖工整,且風格千姿百態,不僅大大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還使人看後情趣盎然,深受教育。春聯不僅滿足了人們辟邪的心理,還寄寓了人們希翼美好生活的情感。此外人們在春節貼春聯時還有許多禁忌與講究。如喪家未滿三年的,就不能用紅紙;如果死者為男性,要貼青色的對聯;死者為女性,就要貼黃色的對聯,內容也改成哀傷之詞;直到三年守孝期滿為止。

隨着時代的發展,春聯中巫術的因素逐漸地消逝,喜慶、吉祥的成分越來越濃了。在新的時代,廣大的人民羣眾賦予春聯新時代的內容,創作了許多富有時代氣息的春聯,使春聯成為表達喜慶吉祥意願的民間藝術形式。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3

春節就要到了,我去外婆家那邊過年,外婆家在農村裏。可以放鞭炮,不會有城管過來制止,這使我很開心。

在外婆家裏過春節十分有趣,早上一醒來就與小濤哥哥拿着壓歲錢,跑到商店裏買了五盒“大紅鷹”插炮,一盒裏面還有許多小盒子,小盒子裏有很多插炮,這讓我覺得很像香煙盒子。拿出打火機,點燃向前猛的一扔,“啪!”聲音清脆又響亮,有時我會把插炮中的火藥搞出來,擺在地上,然後把插炮放到火藥的周圍,我拿着打火機,十分小心的靠近火藥,如果沒操控好就會燒到自己的手。“噼裏啪啦!”火藥點燃了周圍的插炮,我們還點燃插炮往水裏炸,點燃插炮,一開始點火的地方冒出了火花,等冒出白煙時就要趕緊往水裏扔,一聲低沉的“嘭”響起,水花四濺,弄濕了我們的衣服。

中午,我們要去祭祖,保佑平安吉祥。叔叔拿了一籃子酒肉,舅舅拿着黃紙,山路極其難走,路上長滿了竹子,叔叔拿着鐮刀在前面開路。看着路上以前被砍掉的竹子,現在尖尖的竹梢踩中了鞋子破就會開裂,一不小心摔倒了,恐怕就要去醫院了。我們小心翼翼的向前走,拜完了一個祖宗,又要去另一個地方,我雖然十分誠意的向祖宗拜,可是我卻連祖宗的名字也不知道。

雖然現在是冬天可是經歷了長途跋涉的我也是大汗淋淋,走到一些驚險的地方就算不出汗也會被嚇出一身冷汗,祭祖的地方都在雜草重生,無人過往的地方,走起來也很吃力,有時天上飛出幾隻小鳥,草叢中發出“沙沙”的響聲,都使我膽戰心驚,回到家裏時,我的衣服都髒了,甚至有一些被小樹枝劃破的裂縫,十分狼狽的樣子。

晚上我們一起吃團圓飯,有:蛋餃,米粉肉……等有特色的菜,吃的正香時外面響起了煙花的聲音,煙花升起,在天空中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各種各樣的形狀好看極了,大家拿着筷子,夾一塊乾菜肉,盛一瓢雞湯,啃一隻豬肘子。小濤哥哥吃了一碗再吃一碗,嘴邊粘着不少飯,瞧他狼吞虎嚥的樣子逗笑了不少人。人坐在火桶裏暖極了。外面寒風呼嘯,也影響不了我們一家快快樂樂的吃飯那温馨的氣氛。春晚開始了,動聽的歌曲讓人陶醉其中,搞笑的小品令人捧腹大笑,就連最早睡覺的外婆也守到了現在。

這個年就在這樣其樂融融中度過了。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這首古詩寫出了新年的.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蔡國慶、陳紅、江濤、張邁唱的這首《常回家看看》寫出了中華兒女對家的那份親情,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心聲,也提醒了現在忙碌的年輕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記親情,願多回家看看老人。還有許多許多的古詩、歌曲表達了新年的熱鬧和兒女們對父母的思念。

除夕夜“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家家户户裏裏外外也打掃的乾乾淨淨,還貼上了門神、春聯、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人們都説除夕夜是一家團圓,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這固然是令人高興的事,可是對於邊防戰士、交警、民警、電工等等這些因為工作關係而回不了家與家人團聚的人們來説這是痛苦的;在他們心裏,見不到家人是傷心的。但也正是這些人的無私奉獻,才能讓我們度過一個快樂的新年。是邊防戰士保衞着我們的邊疆,是交警和民警保護着我們的人生安全,是電工維持着我們的用電需求……

因為有了這些除夕夜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些人們的無私奉獻,才造就了千千萬萬家的幸福團聚。

我在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看到一段短片,這段短片給了我心靈一個巨大的震撼:一位邊防戰士帶上所有戰士對家人的思念與牽掛回家看望;一位老人穿上新衣服拿一張凳子坐在路口等子女回家;山東夏津老家的孩子們掰着手指頭坐在家門口等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回到家,與家人的深情擁抱;一大家子人人臉上洋溢着快樂、幸福。

隨着新年的鐘聲敲響,春節如同一位羞澀的少女,跳着清脆的舞步,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謝幕了!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5

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掃除、購年貨、包餃子、拜年等等簡直數不勝數。我和爸爸也按照習俗去購年貨。大街小巷裏,買年貨的人們數不勝數。小攤上,小店裏的東西琳琅滿目。擺滿了鮮豔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我和爸爸又開始了瘋狂大搶購,各種各樣的東西被我們一掃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裝了滿滿一大袋子。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

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包餃子。我們家當然也是不例外的啦!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包餃子啦!包餃子還需要技巧呢!我負責擀皮,我這裏擀擀,那裏擀擀,簡直就是四不像。媽媽給我做了示範,包餃子應該均勻的擀,讓它在擀麪杖上轉起來,這樣就可以擀的圓圓的了。我按照媽媽的辦法,怎麼也不能把這個“淘氣鬼”制服,還是擀的亂七八糟。

不過經過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艱苦訓練,我終於把這個淘氣鬼給制服了。我們這裏包餃子還要包裏面錢呢!只要誰吃着帶錢的餃子,就代表着他在這一年中平安無事,運氣很好。誰要是吃的最多,誰就是一家之主。我們家也包了好幾個錢呢!我和爸爸媽媽都想吃到錢。我為了得到拿到那幾個硬幣,於是搶了很多的餃子。嘿嘿!我們家裏的錢竟然被我吃到了三個,把我的牙都快咯壞了!

吃過餃子之後,我們當然還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們男生最喜歡乾的事情。我們拿起一個煙花,迅速點燃。頓時,天空中出現了五彩的煙花,美麗極了。我們這的春節習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過新年時,家家户户都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磕頭,給他們拜一個年,説一些祝福的話語。然後長輩們就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發一個紅包。然後再與親戚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表達互相之間的感情。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6

--年的新年就要開始了,想想都好激動呢!因為這個時候都能夠拿到壓歲錢,呵呵,不要説我是小財主哦!

過年從臘八就開始了。俗話説的好: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來臘八就是年。臘八那天,爸爸開始泡臘八蒜,一瓣瓣的蒜放到瓶子裏,然後倒上醋和冰糖蓋上蓋子等上一個月就可以吃了。晚飯爸爸煮了傳統的臘八粥,非常好喝,我也吃得津津有味。

又過了倆星期就到了小年了。每個地方過小年都有自己不同的習俗。有的家庭吃元宵,有的家庭吃煎餅,但是我們爺爺家的習俗是吃餃子。小年那一天,大家都圍着桌子包餃子。爺爺剁餃子餡擀餃子皮,奶奶和媽媽、嬸嬸們包餃子。我還幫忙包了餃子呢!先拿出餃子皮,在把餃子餡放進去3~5克,接着把兩邊的餃子對摺,捏緊,這個餃子就完成了。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別提多美味了。

過除夕的時候,就是最隆重的年夜飯了。那一天,剛到了下午一點多,爺爺奶奶就開始忙起來。爺爺在殺魚,奶奶在切豬耳朵。爺爺知道我最喜歡吃清湯丸子,專門給我做了一份。到了晚上,吃飯前,爺爺拿出一大串鞭炮讓爸爸去放。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鞭炮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晚上爺爺一共做了十三個菜,非常豐盛,我們但是吃得很高興。

正月七年級一大早,爸爸他們很早就起牀了,到街坊鄰居家拜年。今年我拜年,我一共獲得的1200元壓歲錢,爸爸幫我存好,我就放心了。

正月初四,我和爸爸媽媽還去逛了開封廟會,廟會裏很多好玩的,説也説不完。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7

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七年級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

相傳很早以前,有個打柴的青年名叫萬年,他看到當時的節令很亂,決心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兩眼望着樹影,忽然,他從那移動的樹影中受到啟發。回到家中,他設計了一個專門測日影計天長短的“日晷儀”。可是,當天氣出現雲陰霧雨時,怎麼辦呢?後來他又看到崖上的泉水很有節奏地往下滴,便動手做了個五層漏壺,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慢慢地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萬年帶着自制的日晷儀和漏水器去見天子,向天子講了自己多年測定的結果,説明了冬至點、日月運行的週期。天子聽後,感到萬年説的有道理,便把萬年留下,並在天壇前築起日晷台、漏水亭。

過了一個時候,天子派節令官阿衡去了解萬年的制歷情況。萬年拿出自己的草歷説:“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後很嫉妒:萬年把節令定準,就會得到天子的重用……於是,他收買了一個刺客去暗殺萬年。

一天中午,當萬年到日晷台觀日影時,刺客拉弓向萬年射去。只聽“啊”的一聲,萬年應聲倒下。衞士聞訊趕來,拿住刺客,扭送去見天子。天子得知暗殺萬年是阿衡策劃的,便將阿衡處以死刑,並親自去看望萬年。萬年指着申星説:“現在申星追上了蠶白星,星家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逢春。希望天子定個節吧!”“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天子説。從此春節的習俗流傳至今。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8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都要舉行很多活動來慶祝,例如: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和拜年串門等等。

往年的春節十分熱鬧:紛紛揚揚的雪花把大地裝扮成一個銀色的童話世界,鄰里之間串門拜年,孩子在雪地裏追逐打鬧,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還有的溜冰。大街上買賣鞭炮的、嬉戲玩鬧的聲音此起彼伏。到了除夕,各種的煙花漫天飛舞,像什麼竄天猴啊、二踢腳啊、落地開花啊等等,頓時火樹銀花,整個夜空都被照亮了。那時的天空是那麼藍,星星又大又亮!

近幾年春節,似乎沒有以往那麼熱鬧了:漫天都是霧霾,出門都很困難。尤其是今年,入冬以來,連一場雪都沒下,空氣又幹又髒,感冒的人特別多。春節時,街上空蕩蕩的,賣鞭炮的少了,放炮的人也變少了,除了除夕、七年級到初五能聽到一些零星的鞭炮聲,其他時間都挺安靜的。我家也只放了兩小串鞭炮意思一下,我把煙花都“戒”了——不知怎的,提不起任何興趣!

人們認識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以及帶給我們的危害,開始自覺地採取行動,減少空氣污染,少放鞭炮可以説是一種具體的體現。沒有炮聲的春節固然缺少了年味,但是,一個炮聲隆隆,烏煙瘴氣的春節更是我們不想見到的!

傳統的年俗需要傳承,但是,為了我們的青山綠水,我們又必須對一些老舊的做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變。

一起行動吧,為了我們美麗的家園!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9

“嘭嘭嘭,啪啪啪”隨着這幾聲清脆的鞭炮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過大年是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是個熱鬧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在自家門口貼春聯,穿乾淨的衣服,圍在一起吃團圓飯!而我也不例外。

有很多人在外地打工,常常因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陪家人一起過大年,這時候,你孤獨一人,看着別人圍在桌前過年,你心裏最想的是什麼?當然是家,是家人。

我的家庭是一個由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和我組成的温馨家庭,我的家算不上很大,但卻充滿了幸福與快樂,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如:爸爸為我包紮傷口、全家人送爸爸上火車、我們一家人一起過年……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了。那天我放學回來,街上到處都是一派節日的氣氛,紅燈籠、新年快樂的歌曲,不由的使我加緊腳步,一進家門,就看見家人忙的不亦樂乎,媽媽在掛氣球,公公在貼春聯,爸爸在擇菜,對了,婆婆呢?哦,原來婆婆當起了指揮員,指揮媽媽掛氣球,我也不甘示弱,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就去婆婆那兒報到了,我問婆婆:“婆婆,你看,我該幹什麼呢?”媽媽聽見了,就對我説:“你就過來幫我掛氣球吧!”好嘞,説幹就幹,我捲起袖子,幫着媽媽一起掛起了氣球。

大約20分鐘過去了,全家人的工作才算都幹完了,我累得往沙發上一倒,就什麼也不管了,但是就這樣看一下,家裏像又漂亮了許多,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掛氣球這項任務聽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非常難,只要你用力太大,或是思想不集中,就會把氣球弄破,瞧!我都已經弄破了兩個了。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了,我們全家人都準時地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零食一邊津津有味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家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愛的港灣,我愛我家!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10

春節,是我國民族傳統節日中影響最為深遠,禮儀最為隆重,人們最為重視的節日。因其時適值隆冬將盡,新春界臨,故又稱春節。

過春節,糕和饅頭是一定要蒸的,糕諧音“高”表示高升發財、蒸蒸日上的意思,;饅頭象徵“滿”、“發”。寓意這一年中能有個好彩頭。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各家各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撣拂塵垢蛛網。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掃塵過後,家家户户紛紛上街購買春聯,窗花,年畫等,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它們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更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除夕夜,大地被一種和諧的氣氛籠罩,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共敍天倫。隨着陣陣的歡聲笑語,一個個煙花爭先恐後地飛向空中,在空中開出各種美麗的形狀,有花朵狀的,有柳條狀的,有圓形的,數不勝數,把整個夜空映得五彩斑斕。孔明燈點綴着夜空,隨風四處飄散着。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午夜,新年鐘聲的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這聲聲爆竹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人們都穿着新衣服,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大吉大利。春節最高興的就是我們這些小孩了,因為過年了,我們不僅都有新衣服穿,還有吃不完的好東西。更重要的是能得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它寄託了長輩們對晚輩的關愛和希望。

春節是新的開始,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它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象徵着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的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2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的傳統節日尤其讓我縈繞於心。元宵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有着兩千餘年的歷史,它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在端上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大家開心的笑着,多温馨的場面,讓人難以忘懷。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在每屆元宵前後,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綵,觀燈遊賞,煙火當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燈,那時可謂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壯觀而美麗。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比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節,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但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流逝得那麼快,眨眼間,正月十五就這樣過去了。一如既往,時間沒有停留在這一刻。孩子們該去上學了,大人們該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着下一個元宵節,下一個更熱鬧的元宵節……

民族春節心得體會 篇12

對於中國人來説,春節才是一年節日中的重中之重,至少也在精神上忙碌起來。而這年三十的年夜飯,自然是少不了豐盛。

“你們看這桌上的菜,多豐盛啊,這要是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啊。”老爸點着一支煙,吸了一口,繼續説,“在我小時候,過年能有肉吃,就是極大的滿足啊。”老爸的話引起了我的沉思,在一派歡愉的氣氛中,我不由得感到一絲感傷。

小時候吃年夜飯,無論是否對胃口,也會對滿桌菜餚感到滿心歡喜;過年穿的新衣服,不管款式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曾經的春節,給我帶來無數歡快美好的記憶而現在的我們,味蕾早就對美味麻木了,添件新衣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春節不再會給我帶來辭舊迎新的幸福感,不再讓我憧憬自己又長大了一歲、見識多了一層的自豪感。更多的是年齡增長的壓力與責任。泛泛祝賀一下,説幾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一家人一起吃一頓飯,聊得最多的也是學習工作,春節就過去了,這個被賦予了太多文化內涵的日子,只單單變成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多了聚會的一天,曾經的熱鬧,一點點的淡化。

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節日;不變的'是文化,變的是心態。越來越高的生活水平,反而讓人們忽略了樸素的快樂。而那種淳樸的快樂,才是現代人所需要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gwmp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