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通用8篇)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通用8篇)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1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通用8篇)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悦。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閲讀課來説,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閲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2

簡潔的語言、高度的概括、鮮明的方向,這是我讀過《高效課堂22條》後對這句話的理解,同時這也是我最欣賞的一句話。過去人們總是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

水”,也就是説讓教師把自己的知識分裝給學生,這也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教師出力不少卻收效甚微。而今無論是《新課程標準》還是《高效課堂22條》都在大力提倡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真正去操縱學習的主動權。新標準要求下的課堂中教師只需要帶着水桶去裝學生的收穫就行了。

“知識的超市”多麼形象的比喻,我們的課堂就應該像超市裏的貨物一樣適合各個層次的顧客的需求,那麼課堂這個超市就應該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讓每個學生都能像逛超市一樣快快樂樂的有所收穫。超市的商品琳琅滿目,顧客才會開心的選購。課堂的知識豐富多彩,學生才有積極獲取的興趣,學習以學生的積極和快樂為前提,這樣的課堂怎能不成為高效的課堂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學生的學,任何的效益都無從談起,只有尊重學生,並做好“還權”和“放手”,才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責任,進而讓課堂散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的尊嚴在得到體驗的同時,課堂效益才能以極大的提升。因此,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本,努力使學生肯學,想學,學會,會學和立志學。”《高效課堂22條》中的這些話提醒我們,對學生要放手、放權,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放手、放權的同時不是讓我們真的撒手不管,而是給我們做教師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有高效的教學理念,要有機動靈活的課堂調控能力,要有充分合適的啟發點撥語言等等。在教師的高效教學理念下才能有學生的高效收穫,我想這應該是高效課堂想要達到的效果吧。

要擁有高效的課堂,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高效課堂提倡合作學習,合作就是要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既可以師生合作、也可以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時教師要做到“知己知佊,百戰不殆”,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強項、經驗薄弱之處,對症合作時才能使學生有更大的收穫。生生合作可以減少個別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為課堂的高效奠定基礎。

理論只有聯繫實際才能產生效果。回首我的課堂,似乎還在“穿新鞋走老路”,嘴裏説着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但是一到上課的時候,總怕自己講得少了學生不明白,反覆的講解不知不覺就把40分鐘的時間佔據了。課後自我反思時也懊惱的很,雖然説“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不會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還是想把這種遺憾降到最低限度,所以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課堂,力求給學生一節節儘可能高效的課堂。我正在教學中不斷的提升自己,也提升着課堂的效率,雖不完美,但在努力前進。

今後我一定強制自己樹立高效課堂、高效教學的意識,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時刻提醒自己在每節課後主動反思:是否遵循新課程理念的指導,是否注重課堂的高效率,是否以學生的主動為前提。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3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對課堂一定要有創新。

1、啟發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2、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

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要學,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3、提倡“合作”,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悦。

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羣體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起點撥導向的作用。合作學習很有好處:第一,拓寬思維,深化學生的認識。第二,培養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第三,可以培養合作精神。

4、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5、體現現代課堂結構,讓課堂變得熱烈主動。

要把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獨佔式和教師主講式而學生則單向靜聽式的課堂結構,代之以多向立體式現代課堂結構。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其教學方式方法是填鴨式、注入式,教師積極性高,學生主動性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體式結構的教學方式方法是現代啟發式,學生自學,老師進行鍼對性精講,師生之間互相質疑問題,探討真理。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上。課堂教學活而不空,實而不死。

6、分層次教學,讓課堂變得滿園花開。

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徹底拋棄“一刀切”,實行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起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如此堅持下去,就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4

學期伊始,我校展開了學習永威“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探討教研活動,真是給人一種如沐春風,耳目一新的感覺

多年的課程改革,從改變教學模式到有效教學研究,再到合作性學習觀念的提出,真的是轟轟烈烈了一陣子。可是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課堂改革究竟改掉了什麼,學生又真正的學到了什麼?卻是心內茫然,不是不敢説,而是無話可説。徘徊焦慮之際,永威模式走進了我校,儘管我校還處於探索、起步階段,但我們還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孩子們真正學到知識,鍛鍊能力、養成終身好習慣的希望,結合我校進行的幾節“學永威”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研活動談幾點體會,期己之管見拋磚引玉,與諸位同仁交流。

一、可喜的亮點

1、課堂模式從形式上產生了根本的轉變,從老師的“傳授”變成了“解惑”,從老師的“教”變成了學生的“學”,真真正正把課堂的主動權和主體地位還給了學生,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

2、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學習活動從“向師學”變成“帶問題學”,學習活動的目的性也有所不同,無論是小組交流還是合作探究都比較注重實效性了。從原來的重形式輕效率中跳了出來,這更是一個質的跨越。

3、教師的“講”更注重“精”,會的堅決不講,講的一定是學生理解不透徹的知識。

二、美麗的不足

1、對教學過程中的某個階段時間的把握還存在不足,幾堂課下來,總感覺有些環節運用不協調,予人一種作秀的味道(即提前指導)。既然是教研就應該允許有缺陷,一堂沒有缺點的教研課就失去了“教研”的價值。

2、既然是“當堂訓練”,自然就少不了背誦、記憶的環節。“背”是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積累、內化過程,必不可少。交給學生積累的方法應當是學生最渴求的。

3、學生的“先學”還應該注重從“讀”上下功夫,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昇華情感、讀中質疑。有“疑”才會激發學生的巨大潛能;有“疑”才能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

4、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與問題的提出還不能達到一定深度,還只是停留在對問題的表面解答上,不會很深入細緻地發掘問題藴含的深層含義和寓意。

三、我的管見

1、“先學後教”雖然教案字數少了,但要求更精了,難度更大了,它要求教者不但要吃透教材,突出對各部教法的設計研究;還要備學生以及各教學環節所完成的目標情況等等,更勞心用力了。

2、教師的教態要更具親和力,不要吝嗇你的微笑。我們不希望學生是“木頭”,同樣,學生也不想,更不願面對一個“木頭”,一堂完美無瑕疵的教學程序用可以用計算機設計、代替,但計算機永遠也代替不了的是人的情感、價值觀的取向。希望執教者在教學中能把教材中的喜怒哀樂同樣地融入你的情感之中,帶着激情去教,參與到學生之中,用感情溝通感情,用智慧啟迪智慧。做學生的導師,更做學生的朋友、夥伴。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港灣。

3、靈活把握學生“動”的時間,根據學生“動”的不同效果判定所需時間的長短,要麼不“動”,要麼“動”有所值。寧可一堂課完不成預定的教學任務,也絕不做“夾生飯”,第一印象是最深的。

4、課改實施的靈魂是教師,支配教師靈魂的是理念,根植於教師大腦中傳統教學手段的定勢思維雖然普通,但越是普通的東西卻越頑固。課改探索,不會的可以學,不去做永遠也別想成功。在原則問題上雖然誰都不喜歡 “一刀切”,認為這種方式太主觀,但有些時候未必是壞事,身上的腫瘤不切永遠不會根除。

為真正落實“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把成功還給學生,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5

在“五步十環節”的教學模式中,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小徒弟”會的先讓“小徒弟”講,“小徒弟”不會的時候“小師傅”再給“小徒弟”講,“小徒弟”會了再講給“小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再由“小師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師傅”請教後再講給自己的“小徒弟”聽。教師及時瞭解情況後,就重難點進行糾正點評。這樣,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質量的變化。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特別關注了“小徒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為“小師傅”展示自己為師者的風采提供契機。沒有學習動機,就不會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而要靠教師在師生、生生的交往中去激發、去培養。

這種課堂模式讓學生免除機械記憶、重複練習之痛苦,以自我表現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識,並內化成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凸現主體、張揚個性、加強合作,養成活潑自信的品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課上主要在“動”字上下功夫,教師採用或模擬表演、對抗辯論,或演講朗誦,或趣味遊戲等形式鼓勵學生動起來,做到身動、心動、人人動。

一堂課的學習活動是否成功,關鍵要看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學生解答一個問題後,教師可提問:這是不是最佳辦法?此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換一種説法是否效果更好?這裏是否有錯誤或漏洞?以此鼓勵學生質疑書本,鼓勵學生創新思想,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身體力行。

教師徹底擺脱那種生澆硬灌的教學模式,突出讓學生“自主求索”,體現 “教在學後,學在教前”,師生交流中教師真正做到“三不講”,即學生通過預習能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能弄懂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獨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講。在課上一般採用“師徒交流法”、“問題討論法”、“主題研究法”等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從形式上看,教師已經退居次要位置;其實,教師的作用又無時不在,只不過這個作用是更好地發揮了全班學生的能動性而已。因此教學的整個過程變“講授知識”為“主動求知”。

“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幾乎顛覆了原有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互助的意義不僅是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享共贏,更重要的是個性的張揚互補和人格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發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學生表達、交流、思維碰撞、展示鍛鍊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變得“膽大包天”,變得異常自信。由此,學生從以個體學習為主轉向了以互助學習為主,“以講為主”的課堂被“以學為主”的課堂所取代。課堂不再是教師講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學生互助在自主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先生的“講堂”真正變成了學生的“學堂”,有力的促進學生自主和諧的發展。

首先是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體現開放性。教師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利用講義便於發散,便於拓展,放眼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在教材之外尋找活的教學資源,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現實的光彩、文化的內涵和情感的魅力。其次是學習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靈活多變的學習形式,引起學生思維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大膽想象和創新求異,使學生的思維呈現開放性、豐富性,進而產生思維的深刻性,形成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知識、智力、情感、人格意義的構建過程,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再者是學習時空的開放。課堂不侷限在教室內,充足的校外時間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親近自然,擁抱生活,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作為協作學習的一種——和諧互助學習,是圍繞呈現不同側面的情境所獲得的認識展開學生兩人之間的互助。在互助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的社會協商環境中受到考察、評論,同時每個學生也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並作出反映。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習者自身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課堂中,師生關係是主體之間的對話、合作、互動的關係。“對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互動。教學過程中,老師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放下了指導者的架子,改變了居高臨下的“發問”習慣,搭建民主的平等“對話”平台,教師、師傅、徒弟均成為平等學習夥伴。讓學生輕鬆起來、愉快起來,在輕鬆中積極思考,在愉快中大膽展示,讓學生內在的生命熱情和潛能盡情發揮,這樣學生的心智之燈時時閃現智慧的火花。

總之,通過這一次的山東之行,認識到我們的教學難以顧及每一個學生的認識前提,更難以解決屬於每個學生自己的問題,而認知前提(即學生已有經驗)是影響學習成效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認知前提;認識到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採用師徒一對一的跟進式講解,學生教學生,由於是同齡人,更容易溝通,更容易找到恰當的語言來表述知識點,學生的講解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不僅就題講題,而且在講解過程中能夠適度的拓展,認識到在“和諧互助”教學中,“小師傅”常常為了很好地給“小徒弟”講解,首先自己鑽研教材,而“小師傅”在給徒弟的重複講解過程中也加深了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小師傅又一次“温故而知新”;認識到這種“兵教兵”、“兵練兵”、“兵促兵”、“兵強兵”最終實現了“兵”與“兵”的雙贏,大大提高了課堂有效學習時間,提高了課堂容量和效率;也深深的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學校的教學弊端,促使我們下定決心實施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6

在“五步十環節”的教學模式中,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小徒弟”會的先讓“小徒弟”講,“小徒弟”不會的時候“小師傅”再給“小徒弟”講,“小徒弟”會了再講給“小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再由“小師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師傅”請教後再講給自己的“小徒弟”聽。教師及時瞭解情況後,就重難點進行糾正點評。這樣,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質量的變化。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特別關注了“小徒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為“小師傅”展示自己為師者的風采提供契機。沒有學習動機,就不會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而要靠教師在師生、生生的交往中去激發、去培養。

這種課堂模式讓學生免除機械記憶、重複練習之痛苦,以自我表現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識,並內化成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凸現主體、張揚個性、加強合作,養成活潑自信的品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課上主要在“動”字上下功夫,教師採用或模擬表演、對抗辯論,或演講朗誦,或趣味遊戲等形式鼓勵學生動起來,做到身動、心動、人人動。

一堂課的學習活動是否成功,關鍵要看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學生解答一個問題後,教師可提問:這是不是最佳辦法?此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換一種説法是否效果更好?這裏是否有錯誤或漏洞?以此鼓勵學生質疑書本,鼓勵學生創新思想,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身體力行。

教師徹底擺脱那種生澆硬灌的教學模式,突出讓學生“自主求索”,體現 “教在學後,學在教前”,師生交流中教師真正做到“三不講”,即學生通過預習能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能弄懂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獨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講。在課上一般採用“師徒交流法”、“問題討論法”、“主題研究法”等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從形式上看,教師已經退居次要位置;其實,教師的作用又無時不在,只不過這個作用是更好地發揮了全班學生的能動性而已。因此教學的整個過程變“講授知識”為“主動求知”。

“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幾乎顛覆了原有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互助的意義不僅是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享共贏,更重要的是個性的張揚互補和人格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發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學生表達、交流、思維碰撞、展示鍛鍊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變得“膽大包天”,變得異常自信。由此,學生從以個體學習為主轉向了以互助學習為主,“以講為主”的課堂被“以學為主”的課堂所取代。課堂不再是教師講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學生互助在自主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先生的“講堂”真正變成了學生的“學堂”,有力的促進學生自主和諧的發展。

首先是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體現開放性。教師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利用講義便於發散,便於拓展,放眼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在教材之外尋找活的教學資源,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現實的光彩、文化的內涵和情感的魅力。其次是學習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靈活多變的學習形式,引起學生思維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大膽想象和創新求異,使學生的思維呈現開放性、豐富性,進而產生思維的深刻性,形成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知識、智力、情感、人格意義的構建過程,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再者是學習時空的開放。課堂不侷限在教室內,充足的校外時間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親近自然,擁抱生活,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作為協作學習的一種——和諧互助學習,是圍繞呈現不同側面的情境所獲得的認識展開學生兩人之間的互助。在互助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的社會協商環境中受到考察、評論,同時每個學生也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並作出反映。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習者自身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課堂中,師生關係是主體之間的對話、合作、互動的關係。“對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互動。教學過程中,老師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放下了指導者的架子,改變了居高臨下的“發問”習慣,搭建民主的平等“對話”平台,教師、師傅、徒弟均成為平等學習夥伴。讓學生輕鬆起來、愉快起來,在輕鬆中積極思考,在愉快中大膽展示,讓學生內在的生命熱情和潛能盡情發揮,這樣學生的心智之燈時時閃現智慧的火花。

總之,通過這一次的山東之行,認識到我們的教學難以顧及每一個學生的認識前提,更難以解決屬於每個學生自己的問題,而認知前提(即學生已有經驗)是影響學習成效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認知前提;認識到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採用師徒一對一的跟進式講解,學生教學生,由於是同齡人,更容易溝通,更容易找到恰當的語言來表述知識點,學生的講解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不僅就題講題,而且在講解過程中能夠適度的拓展,認識到在“和諧互助”教學中,“小師傅”常常為了很好地給“小徒弟”講解,首先自己鑽研教材,而“小師傅”在給徒弟的重複講解過程中也加深了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小師傅又一次“温故而知新”;認識到這種“兵教兵”、“兵練兵”、“兵促兵”、“兵強兵”最終實現了“兵”與“兵”的雙贏,大大提高了課堂有效學習時間,提高了課堂容量和效率;也深深的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學校的教學弊端,促使我們下定決心實施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7

“長長的路,慢慢地走……”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的結尾處深情的敍述着自己的教育思考。是的,她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來等待一個五歲的小孩,等待他從容地、專心地紮好一個蝴蝶結。看到這裏,自然想起我校金禮輝校長提出的“讓學引思”的教學主張,並由此立項的江蘇省中國小教學研究第十一期立項課題《基於兒童立場的“讓學引思”教學實踐研究》,我想,每一名語文老師都應該且堅守本真的自我,懷揣靜待花開的情懷,牽着蝸牛去散步,將課堂節奏慢下來!

一、語文課堂慢下來,智慧教學的必然選擇

語文的學科性質需要我們把課堂節奏慢下來。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是慢的藝術;語用訓練靠的是步步落實;語感提升需要小火慢薰,日積月累。

均衡教育的推進需要我們把課堂節奏慢下來。大家都在追求高效課堂,難免會使課堂節奏變快,如此一來,部分優秀的孩子如魚得水,還有的孩子卻因此囫圇吞棗!筆者做過調查,“高效課堂”不僅容易使一部分後進生跟不上節奏,失去自信,失去自我,從而產生厭學情緒,而且容易使優秀學生迷失方向,帶來急功近利,驕傲自滿的心理。在這樣的快節奏、高容量、多環節的“高效課堂”裏,學生和老師均被動地往前趕,直接影響均衡教育的推進。

教學的過程觀需要我們把課堂節奏慢下來。過去,讓學生獲得已有的結論作為教學任務,教學過程直接將結論傳遞給孩子,或者整個過程就是為了驗證一個既定的結論。新課標提出,三維教學的新理念最核心的就是強調學習的“過程觀”,學習過程的缺失是我們語文教學低效的主要原因。語文課堂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讓教和學融合共生。我們現在已經充分認識到學習場景對於學習的意義,學習過程當中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都需要學習時間來保證。所以,課堂節奏慢下來,教學過程才能真正成為學習成長的過程。

二、讓學引思,我們的理性抉擇

以學定教:基於兒童,把課堂還給孩子。以學定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需求和意願,確定合適的目標、內容、方法,將教師的思路與學生的思路動態地融合在一起,使教學的內容與方法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學習目標是以學情為基點的,教師無視學情,主觀代替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會極大影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削弱學習內驅力,偏離課堂學習的本義,影響學習的效果。目標基於學生來定,會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感、歸屬感。如《艾滋病小鬥士》一課教學中,第一個環節預設為聽寫生字詞,指導寫字。當在巡視中發現學生掌握的情況很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寫一個句子,不過要請一個小老師從文中挑選自己認為最關鍵的句子。小老師念出來給同學聽寫的是:“人類與艾滋病鬥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鬥士。”這是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對恩科西的評價,也是本課教學須重點品讀的語句。寫完後同學互相點評:“寫一段話時,字走中線,大小相宜,距離適當。”“我們高年級同學寫字,在寫好每個字的基礎上還要注意行款擺佈。”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先學”彰顯了學習主體的角色,尊重學生個體心理的差異性與獨特性,充分釋放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課堂上,準確把握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和自主發展水平,適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將寫字詞調整為句段的聽寫,着眼於學生語段聽記能力的訓練和整段話的書寫指導,抓住中心句展開,引領學生智慧學習,體驗學習的成功,實現對預設教學設計的超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現有認知水平,給足了學生自主確立學習目標的時間、空間,慢節奏反而帶來了高效益!

為學而教:迴歸兒童,把活動還給孩子。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是為了“學”,“教”應服務於“學”。慢課堂確立以學生學習為“軸心”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幸福感。慢課堂拒絕直接地告訴,而是讓學生來發現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實現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教學《長征》一課時,為帶領學生理解關鍵詞語“逶迤”“磅礴”,體會這首詞中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氣概,學生從字形和圖文三個方面結合理解。先從對字形的觀察入手,“逶迤”兩個字的部首都是走之兒,彎彎曲曲,連綿不斷,五嶺山脈一千多裏,紅軍戰士一路走來,步步艱辛!“磅礴”,兩個石字旁彰顯着氣魄和力量,高大險峻的烏蒙山只有勇者才能征服!此時,讓學生把自己眼中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用簡筆畫畫下來。在此基礎上出示毛主席在長征途中,面對這些山脈寫下的詩篇:“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在這樣的慢課堂教學中,無論是對課堂學習有導向作用的主要問題,還是在課堂細節中生髮的即時性、零散式的問題,都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究。教師給足了學生找規律的時間,保證學生良好的探究心態;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予以必要的示範及指點。

順學而引:放飛兒童,把成功還給孩子。慢課堂節奏慢,環節少,減少的是不必要的教學環節,減少表演性的內容,減少虛架子,注重實效,把學生的目光及時地引到表達上來。在《莫高窟》一課的教學中,教者順學而引,在歎藏經洞之得失中體會作者表達的精妙。先圍繞一個“曾”字作刪減,“洞裏曾藏有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經刪減比較後學生明白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再扣住“掠”字安排了換和比兩個環節。學生在找近義詞“搶、偷、奪”來進行換詞練習中明晰了掠的意思,在斟酌比較中更明確了“掠”在這裏是“搶劫,奪取”之意。這個字也看出帝國主義的野蠻行徑,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滄桑!教者巧妙地為孩子搭建梯子,一次次引導,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容與形式的深刻理解,學生一步步主動構建,一步步成功,在對文本確認中完成了自我的提升。

慢課堂的教學裏,教者很好地處理了課堂的快與慢,做到了有張有弛,因材施教。給學生留足了反芻的時間,回味的空間,把體驗、發現的成功留給了學生,緊扣倆字,把時間用在刀刃上,小容量同樣也取得了高效率。

所以,慢課堂和高效課堂不是相對的,而是互相包容的。提倡日常生活式的教育,提倡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慢語文,一定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等待與耐心。注重細節,迴歸簡單,迴歸自然,迴歸人性,遠離急功近利,讓教育迴歸兒童,散發出快樂的“味道”。

課堂高效率教學模式學習心得感想 篇8

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裏,學生在課堂裏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係着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我影響很大,學習這種先進教學經驗,根本在於改變觀念,要實實在在的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打造高效優質課堂。

一、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

1、“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説,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繫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2、“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平時教學中總認為自已不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是錯的。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4、“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5、“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恆。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節,並把已經成功的目標教學、創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成績肯定比現在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

二、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應採取的做法

1、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着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學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對於我所教班級現階段來説,學生沒有養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同學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看不出應該掌握什麼、什麼內容是重點、自己什麼地方還是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在學生自學前為同學們寫出引路提綱,引路提綱就是把與教學要求相關的提綱都寫出來,只讓學生根據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 高效率發揮提問的應用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上課提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學好知識的必用方法了。在提問過程中,一個相同的問題可能要同時問四五個同學,有時一個問題通過幾個同學象成語接龍一樣共同完成。這些對學生們認真讀課本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於學習差些的同學,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複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後,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

3、對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無論是什麼學科,幾乎都要討論,因為通過看書,還有許多總是沒有解決。通過問題討論先要讓同學們幾個一組進行討論,比較後,再提問或到黑板上演練,會使許多同學的思路比老師還寬,有時還會彌補老師沒有想到的情況或方法。所以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班級或個人實際情況,應該有意識地設計或組織學生儘可能多的對實際的問題討論解決,而不是老師直接説了答案。

4、 對練習和當堂達標題的操作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練習有講前板演練習,講後書面作業或者小考。這是同學們形成能力,把知識和應用聯繫起來的過程。儘量避免出現以講帶練,以練代測。第二類練習是同學們在學瞭解題方法後,進行的作業或當堂達標。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讓學生聽課更有針對性,以學生思考為主,讓他們積極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便逐漸會發現思考中的學生最美,思考中的學生最可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夠説:沒有教不會的學生,每一個學生在我們這裏都可以成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dwm8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