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心得體會_彙編(精選3篇)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心得體會_彙編(精選3篇)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心得體會_彙編 篇1

茶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心得體會_彙編(精選3篇)

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鋭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心得體會_彙編 篇2

《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羣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迴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着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裏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鬥準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着小鬼子的衣領説:“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裏,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蹟,而我説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蹟!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衞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心得體會_彙編 篇3

有一種記憶,生長在靈魂深處,任歲月流淌,依然初心不改、無法忘記。因為那裏,有父母的身影,有兒時的記憶,有最温暖的時光和最需要傳承的東西。

——題記

又到端午節了,該是粽子飄香、菖蒲飄飛的時節。端午,這個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在盛夏焦灼的靜待中,伴隨着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忠貞之士伍之胥千金報恩的故事和划龍舟、掛菖蒲、包粽子的習俗,再次走進我們的生活。

今年端午異常平靜,沒有划龍舟、沒有包粽子,似乎連賣粽子的吆喝聲也小了許多。今年端午,是媽媽離開我們後的第一個端午,再沒有那麼多規矩,再沒有那麼多嘮叨,也再沒有那麼多熱鬧,依舊吃粽子、掛菖蒲、灑雄黃酒,卻沒有了媽媽的味道,一切顯得那麼平淡而寂寥。

一早起牀,爸爸不再滿街滿市找尋新鮮的菖蒲,不再一臉期待地侍弄着大袋食材,籌劃給家人做出些好吃的,而是默默地侍弄着他的花園菜園,侍弄着他和媽媽共同種下的花花草草,期待着永遠不會同於以前的花開花落。“爸,我去買菜?”“你們買吧!”爸爸有些黯然,有些失落,就這樣把原本該媽媽做的一切交給了我。我在爸爸的黯然神傷中接過了原本該媽媽做的一切。於是,我開始搜索記憶中的每一個端午,搜索它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畫面,生怕漏掉一處,那便是對母親大人的大不敬了。

記憶中的端午,都是温暖的存在。少年時代,我們和好幾户人同住在一個四合院裏,每到端午,天剛矇矇亮,大人們便邀約着帶我們到附近的山上割菖蒲,大人們四下忙活,孩子們就這山望着那山高野馬似的滿山遍野跑,玩到日上山頭,全身髒得不成樣子了,才拿着幾根艾草、菖蒲回家。其實那時,大人們早已在門上掛好了艾草和菖蒲,孩子們的“戰利品”無非是錦上添花罷了。艾葉四溢的清香中,媽媽總是把家人聚在一起,蒸包子、包粽子,一邊勞動一邊嘻嘻哈哈地聊着,那樣的其樂融融讓端午節成為春節之後第一個最令我渴盼的節日。食物通常是不等開飯便陸續上桌了,鹽蛋、皮蛋、粽子、包子、魚肉,看得我眼也饞、嘴也饞,但那時是輪不到孩子們的。每家每户都會先用這些食物祭祖,待縷縷白煙完全散盡,才開始吃飯,並趁此喝上兩杯自制的雄黃酒,我那時總是寸步不離地守在桌子邊,生怕少了自己那份。那時,媽媽總會看透我的心思,她總是非常嚴肅認真地對我説,“祭祖後才能吃,對老祖宗要恭敬!”於是,便不理會我,口裏唸唸有詞把家裏的老祖宗們都請個遍,虔誠地告訴老祖宗們我家的近況,還許下歲歲平安、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之類的願望。那時,我只能一言不發站在媽媽身邊,“給祖宗們作揖、敬酒……”我一邊聽任媽媽“擺佈”,一邊好奇逝去的祖先到底有沒有聽見這些禱告,吃不吃得完這麼多豐盛的食物?待這些程序完成,約摸10多分鐘後,才開始吃飯。那時,媽媽會先用筷子蘸一點雄黃酒在我的嘴脣上,然後蘸一點塗在我的額頭上、臉上、胳膊上、腳背上,據説這樣就能避邪氣、殺百蟲、去百病。

午飯後,媽媽張羅着把艾草、菖蒲煎藥水給家人洗澡,據老人們説,用正午採摘的艾草、菖蒲煎水洗澡,才不怕被蛇蟲叮咬,歲歲平安。媽媽信極了這一點,所以每年端午不管再大的太陽,她都會到附近山上割艾草、菖蒲,採草藥,每次曬得大汗淋漓臉頰緋紅她也愉快之至。而後,平日裏異常節儉的她會毫不吝嗇地用大鍋把草藥煎上好幾個小時,再用大桶乘上滿滿一桶,待水慢慢冷卻後,督促家人挨個洗,她認為這樣就能消除百病。媽媽對家人洗藥水澡非常上心,但對於自己,她會等大家洗完後用剩下不多的水隨便一衝,意思一下罷了。我那時很難理解媽媽的苦心,常常是三下五除二很快衝完了事,算是幫媽媽了一個心願,而後便和院子裏的孩子們野去了……那時,忙碌了一天的媽媽才會拿着雄黃酒,撒到屋裏屋外每一個角落,消毒避蟲……

到了中年,自己也作了母親,才逐漸體會到媽媽的苦心,對家人的呵護、對孩子的期盼、對親人們的思念……那時,便不再程序式地應和媽媽,而是虔誠地站在媽媽旁邊陪伴着,幫着祭祀祖先,體會媽媽另一種方式的“孝順”。

今年端午,我早早地起來,把一大把帶露珠的艾草、菖蒲掛在門邊,然後和老公頂着烈日滿街滿市地找尋雄黃,“一定要買雄黃嗎?一定要喝嗎?”老公疑惑地問我,在他眼裏,我這個布爾什維克、絕對的無神論者不應該看重這些。“是。”我哽咽着,這是要買雄黃嗎?這是要找尋媽媽的味道。老公或許看明白了這一點,便什麼也不説地陪着我滿街找尋。一元一包,紅紅的粉末,用最普通的紙包成小包,除了買的人變成了我,其他什麼也沒變,好一個“物是人非”!回到家,我依着媽媽以前的做法把雄黃泡在酒裏,很快,酒被暈紅了,酒杯都被染成了紅色,像血一樣紅,讓我有些不敢去觸碰。吃飯時,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用筷子蘸一點雄黃酒在兒子嘴脣上,然後蘸一點塗在他的額頭上、臉上、胳膊上、腳背上,然後依着這樣的順序,為老公抹上,為爸爸抹上……我不知道該爸爸為我抹還是我為爸爸抹,但既然以前媽媽認為這樣能避邪氣、殺百蟲、去百病,那我也就用這樣的方式紀念媽媽,用這樣的方式為家人祈福吧!

今年端午,再沒有媽媽進進出出忙碌的身影,再沒有媽媽帶着我們包包子、包粽子的熱鬧,除了魚肉、鹽蛋、皮蛋等必需品,餐桌上少了很多菜,少了很多話,多了些許寂寞,多了些許冷淡。再沒有煎草藥水了,沒有了那份心境,便似乎再難回到從前。

今年端午,除了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飄浮,還有我濃濃的思念在燃起的縷縷白煙中飄升,不知道離去的母親能否感受到。“端午安康!”好多朋友的祝福伴隨着微信而來,媽媽,您一切可好?

飯後,我終於鼓起勇氣,端着那杯血紅的雄黃酒,在房前屋後撒了個遍,一邊灑一邊回味往事,一邊灑一邊暗暗祈禱,我的家人安康順遂!我的祖國繁榮富強!維繫傳統、傳承文化中,願一切幸福和愛都被傳承、都被延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03nx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