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

師德講座學習心得

師德講座學習心得

3月11日有幸聽了 李曉凡老師的《內化師德——當代德育新座標的支撐點》講座,李老師以其親身經歷和自己孩子成功的實例,深入淺出,聲

師德講座學習心得

情並茂,給以我心靈深處一次深深的顫動和感悟。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道德。醫生有醫師,商人有商德,老師有師德。不管是哪個行業,我們都得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象。作為教師,我們最主要

的服務對象是學生,當然也有家長等等。我們的教育應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實,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堅持去做,肯定能做出

一番天地。外化要轉為內化,才能成為真正的師德。理論上:什麼是師德?李老師講道,內化師德,要注重“三力合一”,即“內在有張力,

潛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 “三力合一”內化師德法的內涵,李老師概括為四點,即啟迪自我心靈;完善人格素質;追求人性完美;把真、

善、美與品行情操、境界有機整合;通過“錘鍊自我、修養自我、超越自我”來提升“三力”。教師要啟迪學生的心靈,先得啟迪自己的心靈

;教師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先得主動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質;教師要實施好人性化教育,自己先得主動追求人性完美。現代教育倡導建立“

雙向主體和諧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

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交心的過程。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居高臨下,處處以師威壓之,亦不能只求學生髮展而忽視老師自己的成長,我們應與學生

一同成長。教師是心靈感知的輸出者,學生是敞開心扉的接受者,老師教育學生應該是兩顆心靈愉快的碰撞,實現感情的交流、融合、昇華。

李老師説“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其中必須要滲透一個“愛”字。愛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應能力支持的,愛必須得之於心寓之

於行。

實踐上:李老師舉了很多實例,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在以專家身份造訪一所學校時,恰巧遇到一個學生由於上學沒遵守紀律被老師

在外罰站,李老師既沒驚動陪同領導,也沒打擾那位老師的上課,巧妙真誠的與犯錯學生談話,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五個優點三個缺點的方式

,委婉的指出了他的錯誤,過後那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真誠的向老師道了歉。老師要學會寬容學生,接納學生。學生就是在不斷犯錯、

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長大的,而作為老師應該學會“賞識有度,批評得法”。

李曉凡老師提出“賞識有度,批評得法”,賞識要準確,如果賞識的不準,學生就會感到受了欺騙,認為老師在故意誇他,也就起不到激勵作

用。賞識就是放大他的優點,“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一張暗示的嘴,還要學會傾聽”。有些老師現在一提到“批評”就諱莫如深,唯恐“傷

害學生的自尊心”,以至於不分是非的肯定和表揚。一味的表揚,正如一味懲罰一樣並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稱讚沒有誰會珍

惜。賞識要有度。符合學生理性預期的賞識是事半功倍的“四兩撥千斤”。

批評也是如此,李老師的觀點是批評要用“中性語言”,批評時不宜尖鋭刻薄,窮追不放,應該婉轉的指出學生的錯,而又盡少的傷害學生的

自尊心。有的老師出於一時之氣,在對學生批評教育時常常會不注意語言“出口傷人”,想讓學生牢記以便改正,但往往事與願違。因為這會

使他們認為:你一直在蒐集他們的錯誤缺點,這次是在和他算總帳。這對他們強烈而又敏感的自尊來講,無疑是極大的傷害。

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老師學習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得虛心向學生學習。我們應多一些具有高度、深度和前瞻性的理性化認識。不能

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入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尤其是課堂教學;對學生説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批評教育的話,一定要先作理性思考,做到“賞識

要有度,批評要得法”。做一名人師是我們當老師的理想追求。人師是教育家與心理學家的結合體。李老師講,要成為一名人師,一定要做到

三點: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心貼心的交流。具體來説,就是“用人師的思想,培育學生的思想;用人師的情感

,激發學生的情感;用人師的意志增強學生的意志;用人師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人師的心靈喚醒學生的心靈;用人師的靈魂鑄就學生的

靈魂;用人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能之不存,德之焉附?師德與能力是脣齒相依的,有師德無能力或是有能力無師德都是不行的。你整

天與學生朝夕相處,甚至是吃、住、娛都在一起,如果沒有相應能力予以支撐,那學生就會在你頭上“動土”耍威風了,最終還是沒有育人效

果。

我們對學生一定要有寬容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中思考問題,允許學生犯錯,我們的學生都是在犯錯與改錯的螺旋式中長大的。教育很多時候

就是要“小題大做”,從小事在去教育引導,在細節教育上下功夫。一言一行皆教育,我們不能動不動就對學生髮脾氣“滾出去”“不要臉”

“去死吧”等話來辱罵學生;老師的一句不理性的、傷自尊的話很有可能會成為扼殺學生和諧發展的“兇器”。要做到內心有寬度,李老師認

為要做到三點:一是以書養清心;二是以情育德行;三是以誠導人生。我們學校是個環境清幽之地,有“世外桃源”之感,是個讀書、修學、

儲能的理想之所。環境靜,心不一定靜。閒暇之時,千萬不可忘了讀書,通過讀書來淨心、靜心、提素。我們要有真誠、美好的行為,用最美

好的言行去交流和感染學生。

教師要熱愛事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理論説説是容易的,然而,用在教育實踐中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作為老師的我們,必須努力把感性教

育上升為理性教育,用理性來控制感性和衝動,不能沒經過大腦判斷或調整就實施在學生身上了。否則,就會中了“衝動魔鬼”的毒。

我們現在的教育已向現代文明邁進,文明時代的特點是“公正而和諧”,我們的教育也要高揚這一主旋律,不斷追求科學和諧發展。我們一定

要弘揚傳統文化中的精粹部分,並將其與時代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而不能照搬照套。其實,傳統文化並不是“撿到籃子裏的都是菜”;傳

統文化亦有其負作用,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對待。師生的心靈教化是相互的。關鍵是如何能互相走進對方的心靈,做到以師心教

化生心,以生心影響師生。

在如今大力提倡師生平等、和諧師生關係的教育觀下,我們也努力在倡導“賞識教育”,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有時“你真棒”!“回答得很好”

等等評價似乎顯得很空洞,隨着我們學生個性的發展,年齡的增長,會對這些表揚方式語言不以為然甚至感到反感,因此我們如何開展賞識教

育不得不讓人思考。

在中國,聽話、懂事的孩子往往會為認為是乖孩子、好孩子,而在美國可能會認為是有問題的孩子。一味聽話,自主創新的能力就弱化了。培

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重在“三化”,即思維方式立體化、想象思維多元化、創造過程獨特化。

李老師説,教師應該具備這樣的內功:追求人性完美是內化師德之本;形成個性優化是內化師德之源;力求厚德懿行是內化師德之美。張力是

拉不斷的,教育無邊際,內心的張力亦是無邊無際的。每位學生都是可愛的。不論是優生,還是後進生,甚至是頑劣不化的學生,都是可愛的

,都是獨一無二,不可代替的,我們要學會容納每個孩子的個性,並學會順性而育。“十個手指有長短”,同在一個班上課,學生就會參差不

齊。作為老師的我們,重要的是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促進集體中的每位成員幸福、和諧成長

作為老師要不斷追求道德的“上線”,不能僅僅穩住“下線”,絕不能突破“底線”。我們老師很難成為物質上的富有者,但應努力成為精神

上的富有者,應從學生髮來的祝福卡片、祝賀短信、路上問好中感到榮光與幸福。我們要時刻用“鞭策自己,心策他人”八個字來警醒自己,

用心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學會心靈換位,努力使成為魅力教師。魅力教師從何而來?李老師認為是從“八字渠道”中來,即“提高素質,完善

自我”。如何修養自己,激發潛在的魅力呢?李老師認為有三個基本辦法:健康的心理是內化師德的基石;健康的人格是內化師德的靈魂;提

升人師的境界是內化師德的目標。

有時老師犯錯了,不如真誠地向學生道歉、檢討。要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自己的心理一定要健康。因為“健康的心理是內化師德的基石”

,那怎樣做這一點呢?李老師認為有三條,一是學會把快樂的人生傳遞給學生;二是給學生的心靈發展留足空間;三是學會放飛孩子的心靈。

活力是通過內化而產生多種能力;活力需要張力與潛力作鋪墊。孩子們沒有悦納你的教育思想和行為,意味着你的教育是失敗的。如何實現“

自我超越”?李老師認為應做到三方面,即建立起超越自然,又溶於自然的完美人生;不斷地學習,掌握超前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廣博的知

識,成為能力型人格教師。在終身學習時代,我們老師的學習應該是有準備的、主動的、自覺的、有個性的。學校對學習的“逼勢”不能過緊

,但又不能放任自由,重在創設寬鬆、向上、真誠、互動、和諧的學習型氛圍。

要讓學生優秀起來,我們老師注意“培養孩子卓越精力的能力”。那這種能力又是怎樣培養呢?李老師認為要做到四點:一是在學生心裏埋下

高水平成就動機的種子;二是啟發、暗示、激發、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三是挖掘內在潛力,培養優秀個性;四是創造寬鬆環境,寬鬆地對待學

生的“超越性”。

最終,李老師用一句話來概括講座主題“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這“喚醒”中務必要滲透一個“愛”字,還得注意“喚醒”的方式

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愛是需要力量的”,愛是需要相應能力支撐的,愛必須得之心而寓之於行。沒有愛,教育也就名存實亡。

報告結束,李老師和我們所有聽課學子一起做了一套李老師自創的《隱性的翅膀》手語操,互動效果非常好。

聽了李曉凡老師的講座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正如李老師自己説的:聽了我的報告,你一定不會忘記我所講的,你一定會有所收穫,記憶

深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shide/qg0e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