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聚成培訓心得感言

聚成培訓心得感言

聚成的培訓方式和方法跟傳統學校式的授學方式和方法完全不一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聚成培訓心得感言,供你參考!

聚成培訓心得感言
聚成培訓心得感言篇1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培訓學習,第一感覺就是聚成的培訓方式和方法跟傳統學校式的授學方式和方法完全不一樣,在這裏精心設計的培訓環境激發學員處於高度的興奮狀態之中,能讓學員深浸在快樂、緊張而又輕鬆的學習氛圍之中,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中,講師和教練又通過一些哲理性或啟發性的案例或遊戲,讓學員感受到思想上的醒悟和新舊思想的撞擊,最終讓學員認同和接受聚成的一套團隊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即將聚成的團隊管理方法複製到學員的思想之中,再由參訓學員將這套管理方法中適合自身企業的部分運用到自己的企業中去。

在這兩天的學習之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就是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的榮譽感,打造一個高效率的團隊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是多麼的重要,縱觀我們公司,就是很缺少這種團隊的精神,缺少這種團隊間協作的精神,缺少這種團隊間你追我趕的共同進步的精神。其次讓我感覺深刻的就是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罷,只有用心付出了才可能有更好的回報。只有你想得比別人多,做得比別人細,考慮得比別人全你才可能做得比別人好。另外聚成很多激發性的理念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許多創新和人性化的細節也讓我深受感動。當然了聚成的有些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我個人覺得過於偏激,帶有很濃厚的傳銷管理模式,比如在對職工精神束縛方面,對職工過於偏重精神性和誘騙性職業規劃,有些管理和營銷理論和方法並不適合實體企業。

最後感謝公司給我參加這次學習的機會,希望公司以後能多給年輕人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如果還有類似的課程,特別是專業性領域的課程,希望公司能多安排相關部門人員學習和培訓。

聚成培訓心得感言篇2

以下幾方面是我參加培訓的幾點體會:

一、能力是基礎,態度最重要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他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他必將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獲。一個擁有了正確工作態度的人,即使能力暫時無法達到要求,也可通過不懈的努力學習對自身能力加以提高。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能影響身邊的人。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學習。學會包容別人的缺點並以此作為對自己的提醒。

二、凡事高標準、嚴要求

我們要做到的永遠都要比別人要求的更好。我們要捨得吃虧,捨得付出。有時候付出不一定就能得到回報,但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獲得很多的。

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有克服不了困難的人。沒有成功不了的人,只有做事不努力的人,沒有做不了的事,只有不想做事的人。

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並想盡一切辦法,扮演好這角色,因為你想要的一切都和安息息相關

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並且永遠比別人多做一點,

凡事客户至上,做好上級(內部客户)安排的事。

對上級只提選着題。不問問答題。

四、凡事團隊第一併勇於承擔責任

一個人沒做好,別人就會説這個部門沒有做好,一個人沒有完成任務,必將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工作進度,所以,我們要注重團隊的力量,只有團隊上去了,我們的個人價值才會得到提升。

五、溝通的重要性

我們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溝通是無處不在的。

人與人之間要經常溝通才會有感情、友情,甚至親情也需要經常溝通。不然日子久了,漸漸地會產生生疏,使感情淡化。

生產過程是一個需要既分工又需要協作的流程。人與人、部門與部門、領導與下屬之間都需要溝通,經常不與別人溝通,人家很少會主動湊過來,時間長了會自然而然地被疏遠、淘汰。只有積極主動溝通才能瞭解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的學習與工作。

六、學會感恩

不要覺得自己不幸,不要覺得自己得到的比別人少。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讓自己的發展空間變得越來越大,才會讓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感謝父母,賦予我生命,撫養我成長;感謝公司,給了我實現自我的平台;感謝身邊的同事、朋友給我的鼓勵與幫助……

最後感謝領導給我參加這次學習的機會。

聚成培訓心得感言篇3

20xx 年5月12日我參加了聚成集團昆明舉辦的培訓班,感覺就一句話:中國的培訓:聽着激動,路上晃動,回家一動不動,一個詞概括:噁心!這其中惡心的也包括我本人!

引子

20xx年9月,中國內地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期刊《財經》經歷高層震盪,包括總經理吳傳暉、副總經理張翔、傅繼紅及幾乎全部中層集體離職,據傳主編胡舒立也出走在即,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這一事件尚未平息,中國培訓行業旗艦企業、正全力衝刺創業板的培訓“航母”聚成集團也遭遇一場震驚業內的高層人事大地震——集團操盤手、研發中心總經理及核心高管一夜之間突然離職。

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兩個完全不同的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遭遇高層“辭職門”。是單純的高層內鬥?是諱莫如深的資本角力?還是因“理念不和”而引發的一起經理人與企業所有者的紛爭?背後真相撲朔迷離。

鏡頭一

時間:8月27日—31日

地點:北京釣魚台國賓館

這是一場五天的培訓。主講嘉賓是中國企業界大名鼎鼎的郭凡生,慧聰網董事長。學員有60人左右,大多是來自全國各自中小企業的老闆和高管,其中包括中國管理培訓行業領頭羊聚成集團副總裁(實際操盤手)袁麗軍,聚成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單海洋以及另一培訓巨頭上海影響力教育集團的董事長易發久。(王某的講課風格

曾經學過易發久先生的一部分)

鏡頭二

時間:9月11日

地點:深圳聚成集團總部

中國分支機構最多、供職人員最多的管理培訓公司聚成集團。作為20xx年聚成集團實際操盤手、副總裁袁麗軍與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單海洋正式向董事會提出辭職。

隨後,包括集團總裁辦主任王昭耘、集團在線事業部高管馮力及多家分公司總經理等近100名員工也在一夜之間集體離職。

鏡頭三

時間:10月20日

地點:

由袁麗軍、單海洋及王昭耘等一干原聚成離職高管組建的新公司,宣佈與培訓行業老牌企業上海影響力教育集團正式合併。

新公司從成立到合併,前後不到一個月。合併後的新公司總部將位於北京。

影響力教育集團是著名培訓專家易發久先生於1999年創辦,迄今已有20xx年曆史,20xx年營業額將突破1.2億。目前在全國有近20家分公司,員工過千人。

“地震”起源於一場培訓?

培訓到底有沒有用?有什麼用?什麼樣的人該參加什麼樣的培訓?今天,市場上對培訓的一個普遍看法是“聽着激動,路上晃動,回家一動不動”,這是不是中國培訓的真實寫照呢?培訓在中國的經濟轉型大潮以及中國企業做強做大的歷史進程中,到底又在扮演一種什麼樣的角色呢?

而上述三個鏡頭中的事件,其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通過記者對9月27日至31日舉辦的那場培訓課程的採訪發現,這是一個專門關於股份制改革的課程。課程主講人、著名企業家郭凡生認為,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家族型、同學型、老鄉型、戰友型這種近親血緣型創業模式一度是主流,而今天,以股份和經濟利益為核心的社會型創業模式正在興起,並將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課程主要提供一套如何實現由血緣型創業模式向社會型創業模式過渡的系統理論和操作方法。

據瞭解,作為這場培訓的學員之一袁軍麗,在參加完培訓後,他回到深圳。作為一個經理人,他與他的東家和領導,探討商業機制實施的想法,提出應該把一部分利潤給在一線創造價值的人即經理人共同分享。他的提議沒有得到東家的認可。

袁軍麗意識到,如果這種東家與經理人管理團隊共享利益的理念不能推行,作為行業航母的聚成集團很難真正激發現有優秀人才的動力,更別説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那麼,企業就很難真正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做大做強。另外,聚成內部複雜的人事關係,讓他覺得他的潛力難以更好發揮。於是,他提出了辭職。

對袁麗軍去留的問題,聚成董事會內部出現巨大分歧。作為分歧的直接結果是,一手締造了聚成輝煌的集團創始人、中國學習卡模式創始人、家族第一大股東、個人第二大股東周嶸宣告退股,淡出聚成。

隨後,出現了鏡頭二的那一幕場景。

“地震”根源於商業機制?

9月11日,袁麗軍與同時辭職的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集團總裁辦主任兼營運中心總經理王昭耘、集團在線事業部高管馮力及多家分公司總經理等近100名員工,立即飛往北京,在北京中關村據説是最昂貴的寫字樓理想國際大廈,註冊成立了一家名叫盛世合興管理顧問公司的新公司。

袁麗軍在郭凡生“股份制改革”培訓班的同學,中國培訓業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上海影響力教育集團的董事長易發久,在得知袁離開聚成並在北京成立一家新公司之後,也立即奔赴北京,與他洽談,希望雙方能夠共同通過類似郭凡生“股份制改革”培訓班推動的激勵機制,在中國培訓行業打造出一家世界級的卓越企業。

一家是經營了十年、有着一定規模、在整個行業及客户羣中擁有一定影響力、年營業額在一億元以上、曾計劃在新加坡上市的老牌企業,一家是沒有任何歷史、沒有任何客户基礎、剛剛註冊成立的小公司,這樣的兩家公司能夠合併成功嗎?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合併的具體利益及權責的分工上,雙方一開始的確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基於雙方都經歷過那次培訓的“洗禮”,以及彼此都希望在中國培訓業做一番事業的壯志雄心,他們在大的原則及商業機制上還是很快就達成基本共識。

經過幾輪的談判,雙方終於在10月20日左右達成合並的一致意見。於是,出現了鏡頭三的那一幕場景。

據透露,那家有着20xx年曆史、近20家分公司、年營業額突破一個億的老牌企業,為組建新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資金,但只佔這家新公司不到50%的股份,為創業的管理團隊提供了很大的利益空間。

自此,這場震驚業內外的“地震”才暫時告一段落。

記者手記

一場培訓就在整個中國培訓行業引發了一場讓人如此震撼的“地震”,這不能不讓人深思:作為一個正在準備衝刺創業板的旗艦企業,聚成為什麼願意讓那些曾經創造了輝煌業績的經理人離開?是在利益上不肯讓?讓得太少?還是作為作為經理人的他們要得太多?

據一位跟這兩家企業交往不淺的培訓界資深人士透露,“作為創造了更大業績的經理人,他們在跟聚成董事會談的時候,要的還真不多。他們的要求應該説是比較合理的。”

原有的老東家忍心看着大批核心高管離去,是不願意讓出小的利益,還是另有隱情?而新的東家卻頗顯大方,願意給出如此高的條件,難道雙方掌舵人的差異,就在於是否參加了一場培訓?

孰對孰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歷史自會給出一個公正結論。與其過多糾纏,不如好好思考一下這起“地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培訓業還是一個新生的行業,在國內的蓬勃發展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以前連上億規模的企業都沒有,最近幾年才出現了像聚成、行動成功、影響力這樣在全國擁有多家分支機構、年營業額上億的培訓機構。即使如此,目前整個行業還遠未成熟,依然面臨相對比較混亂、良莠不齊、規模普遍不大的問題。

這次“地震”事件作為一個這種活生生的案例,對中國新生的培訓行業,乃至整個正在經歷“改革洗禮”的中國企業界來説,可能比哈佛教科書上關於世界五百強、關於上世紀所發生很多的很多經典案例更有借鑑價值。

這或許是這起“地震”帶給我們最大的意義。

標籤: 聚成 感言 培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zr3v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