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國小數學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國小數學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國小數學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4月27日和29日,我參加了z市組織的鄉鎮數學教研員培訓活動。在這幾天裏我們觀摩了七節課,這些課都是在全國比賽獲得一致好評的優質課,也聽了優秀教師的點評,自己也參與了點評,可以説通過短短兩天的學習收穫很多。所以,我簡要的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傳統教學模式並不是適應所有的教學內容。

這期間我聽了z老師的《垂直》一課,感受頗深,這堂課打破原來教學模式,沒有創設情境,也沒有讓學生探索交流,而是直接給出垂直定義,然後逐步分析定義,實現對定義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聽我這節課,我心裏打了好幾個問號。這節課為什麼可以這樣上?別的課這樣上行不行?什麼樣的課可以這樣上?最後我當初這樣的結論,這種教學模式不適合所有的教學模式,之所以這節課能用是因為,垂直這個概念是人為定義的,不是説可以通過推理,交流得出來的,比如説,太陽,月亮這些名詞一樣,是前輩給起的名字,我們就沒有必要費勁再起一遍。也就是説類次於這種定義性的知識可以。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公理,比如在國中才學到的,兩點之間有且只有一條線段,這種也是可以的。

(二)還數學課堂安靜

尤其是聽完z主任的講話。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裏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套用潘主任的話就是一節課就那麼些時間,話都讓老師説了,學生説什麼?時間都讓老師佔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在哪裏?

(三)體現新課標的精神,重視營造愉快課堂。

通過這幾節課我們可以看出這幾位老師都是在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在本次學習培訓中,我們看到每位教師都體現了這點――重視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施與者和容納者;而是現在課堂中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z老師和樑少美老師,張老師幽默,樑老師和藹可親。

總之,通過這兩天的培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尤其是一名教研員,需要學習的更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學習新課標,刻苦鑽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節課。

國小數學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有幸參加了國小數學特級名師教學方法與教學示範體驗式研修,聆聽了幾位特級專家名師的示範觀摩課。分別是錢守旺老師執教的《24時計時法》、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國小柏繼明校長執教的《數數與計數-排隊》、武維民校長執教的'《租車的問題》、中關村第三國小孫敬斌老師執教的《認識A4紙》、北京實驗二小副校長華應龍執教的《閲兵中的數學故事》和特級名師劉德武老師執教的《平均數練習課》。而在這麼多優秀的教師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柏繼明老師,華應龍老師,劉德武老師。

走進柏老師的《排隊》一課,讓我有一種“樸實中見深刻,簡約中見內涵”深刻感受。《排隊》一課是柏老師根據人教社實驗版教材一上年級第102頁一道思考題設計的內容。原本這樣的思考題,教師在課堂中往往會較為簡單地作為一道習題處理。然而今天她卻將一題化為一課,其意何在?讓我們一起去領悟、思考柏老師通過這一道小小的思考題所承載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思考。

在柏老師的課上我們看到是關注排隊這一類問題中核心要點、知識體系的整理。通過手勢演示“前後左右、排頭排尾、正數倒數、順着數與倒着數”梳理了排隊中數數計數的主要方式,為解決該類問題奠定了基礎。同時將排隊中的三種不同情境結合不同的計數方式進行了系統地整理,並通過三個題組的逐層推進,引導學生自主整理出排隊問題的基本規律。由此可見柏老師對於教材內容解讀的精緻細膩與教學處理的深厚功力。課中,柏老師引領着學生們逐步梳理要點,整理知識結構網絡。通過內容之間的縱橫關係,從梳理走向整理,關注建構良好認知結構。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一年級的課中即慢慢地引領孩子追求上位的學習能力,深感佩服。

適應兒童的學習是柏老師的主要教育思想。教學工作除了教師的努力,必須要通過學生內因才能起作用。根本就在於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要符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身心需要,符合國小生的認知要求。這一點在今天的課堂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柏老師的教學流程推進關注學生,遵循兒童的認知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是愉悦的,富有成就感的。通過一隻手的演示即很形象、清晰地引導孩子理清了計數數數的表述方法。課中三大版塊的逐層推進過程中先創設情境,讓孩子在具體的座位圖中感受計數、數數的一般方法並結合列式,非常直觀形象,為學生的後續學習搭建了良好的認知平台。再次逐步推進至藉助畫圖、想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每一版塊都很好地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與思考。學生充分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學習過程很好地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在過程中學生不斷加深對排隊這類問題的領悟。柏老師的課堂對於我們如何深刻解讀教材文本、紮實推進課堂教學、有效關注學習方法無疑有着很大的啟示。

感受最深的還有華應龍老師的“魅力課堂”。在課前,華老師就與我們分享了今年閲兵式片段,出乎意料的是這場讓人自豪震驚的閲兵式在華老師的眼中卻又增添了一層數學之美。課堂上,華老師與學生們分享了三個故事:一是解決“51”之謎;二是為了神聖的那一刻;三是當坦克踩上俄軍的腳。三個故事的命名都極富神祕性,讓學生忍不住想去揭開這層神祕的面紗。講解每道問題時,華老師總是能抓住過去所學知識點,例如在解決閲兵方隊長度問題時聯繫到植樹問題,在分析如何求閲兵速度時聯繫到火車過橋問題。

在華老師的課堂上,“融錯教育”始終貫穿始終,首先是“容”錯,包容孩子錯誤,然後將其融化為一種資源,這是教學中很難得的。錯誤,是一種反證,對教師也是一種提醒和幫助。對孩子“不同”的聲音,他總是特別好奇,“還有不同的嗎?”。每次當課堂上只有一種回答的時候,華老師就會不停地去問,“還有沒有不同的?”在隨後與老師們的交流中,他説,“有時候我是有預設的,這個問題,還有着怎樣的答案。更多的時候是沒有預設的。我只是給孩子一個空間,你會發現有時候孩子的想法很獨特。”在華老師的課堂上,孩子們不再把犯錯誤當作一件見不得人的事。而是充分認識到,他的錯誤是很有價值的,所以他才會提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華老師告訴我們:“在這樣一種融錯的教育中,積澱下來的就是孩子創新的人格,在學習的過程,他不但掌握了知識,而且還養成了敢於嘗試的良好習慣,錯了、失敗了,他會去分析,然後再不斷地探索。這種教育能幫助孩子磨鍊出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

回想這次的觀摩活動,在課堂上,華老師都面帶微笑。當孩子答錯題目時,他會摸摸孩子的頭笑着讓他安心地坐下;當孩子語無倫次時,他會側着頭笑眯眯地用眼神告訴孩子,別怕,慢慢説;當孩子的回答有趣時,他會發出爽朗的笑聲,甚至有幾次他笑得儼然像一個天真的孩子。華老師的笑讓我們在場的每一位都能感受到他的真誠,讓上課的孩子們忘卻後面有那麼多聽課老師在注視着自己,忘卻緊張。在華老師的課堂上,我真切地體味到,他教給孩子們的,已不再是單純的數學知識,而是整個數學文化。藉助數學,他不僅引領着孩子們去探索真實的數學生活,更“不失時機”地幫助孩子們領悟人生的真諦。

數學專家劉德武老師的《平均數的練習課》,讓我大開眼界,原來練習課也可以上得如此精彩。劉老師平平常常一節課,很好地體現了練習課中的三性,即知識性、思維性、趣味性,不得不讓人佩服。本以為練習課會很枯燥無趣,但是劉老師的課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題型難度慢慢增大,孩子們卻絲毫不畏懼,而是更加積極地思考,更加踴躍地回答。

數學練習課的教學大都離不開題目的練習,教師要設計好題。好題顯現在細節上。劉老師對題的設計讓我佩服不已。給條件,給數據就是暗示,等於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有時候我們要將“全直觀”變為“半直觀”,“半成品”的思維價值要高於“成品”。在設計題目時,教師要帶有創意地將細節做好。

最後,用劉德武老師的一句話總結本次的收穫。教學,有問題要上,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上!今後,要向華應龍老師學習,不但要做一個心中有數的老師,更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心中有數的課堂。

國小數學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 篇3

5月6日,我抱着一顆虔誠的向學之心來到東方二小,參加了澗西區新教育的特色教研活動,這場數學的特色課堂之旅,拓寬了我的視野,洗禮了我的心靈,最終收穫滿滿,幸福而歸!

王雅夢老師,xx年參加工作,一位年輕漂亮的優秀教師,一開口便用優美動聽的話語吸引了我,她執教的數學繪本課《尋找消失的寶石王冠》異常有趣,偵探元素的攝入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以高漲的情緒進入課堂,在課堂上老師以尋找王冠為主線,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在討論中產生思維碰撞,通過找一找,指一指,擺一擺,讓學生體會自主探究帶來的樂趣。老師提出的問題任務也是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提高了學生的探究欲,並且讓學生通過猜想、探究、驗證,得出正確的結論,一步步找出王冠的藏身之處,獲得勝利的喜悦,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也享受到了數學帶來的樂趣。

陳冬妹老師,和藹可親,她的《數學有趣,數學好玩》數學閲讀課的分享深深觸動了我。她分享的數學繪本是那麼有趣,我到學校就推薦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也從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當然這也需要我不懈地努力和引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一個寬鬆、愉悦的閲讀氛圍,讓他們體會數學閲讀課的無限魅力。

東昇二小孫杰老師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與複習》,讓我眼前一亮,彷彿為我推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讓我領略到窗外的鳥語花香。

一直以來困惑複習課該怎樣上才有效,孫老師這節複習課的四大板塊讓我獲益匪淺,課前學生知識的思維導圖梳理展示,是本節課的叩門磚,優秀學生作品的展示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而這便是走向有效課堂的第一步。

第二板塊,孫老師的猜一猜:“五分之二”的引入環節,把學生引入有梯度知識整理的環節,以問題引領學生展開探索與交流,努力將能力的形成建構在知識的梳理之上,學生們各抒己見,從各個知識點羅列整理,在討論分享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第三板塊,好題推薦,小老師的精彩表現讓我震驚,文明有素的語言,有理有據的講解,恰到好處的評價,積極主動的精彩發言都讓我記憶深刻,這些都是我需要在課堂反思和努力的地方。

第四板塊,你最喜歡本節課的哪個環節問題?讓學生對本節複習課的知識點又重新進行了回顧與梳理,激活了學生思維,使課堂充滿生命的張力。

辯課,對我來説一個新鮮的認知,帶着滿滿地好奇,我觀看了兩大團隊的辯課環節,它並沒有想象中的脣槍舌戰,也沒有誰輸誰贏的一較高下,只是就本節課中數學的觀點去討論,提出質疑、辯析、解惑。我們觀課者也從中獲取自己想解惑的問題所在。

總之,在有效的數學課堂上,教師一定要站在整體的高度去審視和梳理知識點,把知識連成線,結成網,使數學知識一體化,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這樣數學課堂將變得簡潔、流暢、豐富、自主、開放、高效。

感恩這次美妙的課堂相遇,讓我的課堂教學方向更明晰,我將持續努力去打造真正有效理想的數學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qe8y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