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6篇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6篇

浙江大學自1897年求是書院創立至今已走過一個世紀曆程,中國科學社自1920xx年在美國康奈耳大學創立到1960年在上海宣告完成歷史使命,也經歷了46個春秋。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6篇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範文1:

11月中旬,有幸參加市局組織的“鷹潭市地税局第五期領導幹部暨20xx年度績效A級人員培訓班”。培訓班整個課程安排合理,既關注了當今公眾關心的房地產和土地政策、當代中國國民價值取向等熱點問題,又關注了作為税務管理部門如何創新、如何面對危機應對媒體關係等與工作實際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既有前瞻的視野,又有豐富的案例分析。雖然本期培訓班學習培訓時間短,但感觸很多,收穫也不少。

一、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這次培訓,我們共學習了6門課程,課程涵蓋了當前我國土地政策、房地產問題焦點透視與宏觀調控下的博弈,企業家與企業的發展,創新思維與創新管理,區域經濟發展,當代中國公民的文化、人格、修養、視野等,內容覆蓋面廣,信息量大,聆聽了浙大知名專家教授的授課,領略了名師的智慧與風采,老師們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維理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楊遴傑教授對我國土地和房地產政策問題的分析使我進一步理清了對當前房地產政策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正所謂:聆聽的是智者的聲音,感悟的是知識的力量,學到的是管理的精華。應雲進處長的三頭理論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六口井理論使我大開眼界,增長了管理知識,增強了工作自信,借鑑成為企業家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培訓學習到新穎的思維方法。各位教授從不同的研究領域出發,以不同的研究視角,展現了許多新穎的思維方法,破窗理論、鄭強教授的“強哥語錄”這些新的思維方法,突破常規思路,這些思維方式所閃現出的智慧,對我實際工作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它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加自信,思路更加開闊,方法更加靈活。

培訓學習到有效的溝通方法。葉彤副處長結合温州高鐵事故鐵道部發言人的案例分析,使我對危機管理中如何應對媒體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為我們講述了溝通在現代管理中的重要性,人都有性格,而性格本身就兼有優劣,性格本身不分好壞,不管什麼性格的人本身也不存在強和弱。溝通,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理解,就是消除誤會,化解矛盾,摒棄隔閡,就是密切關係,求得諒解,增進感情,達成共識。但凡成功的管理者,無一不是善於溝通的好手。作為管理者,一方面加強團隊內部管理,需要與成員溝通,良好的溝通,能夠使團隊成員理解管理者的管理意圖,能夠激發大家的參與感和熱情,能夠引導團隊成員朝着共同的目標團結一致,發奮努力。另一方面創設團隊發展的良好環境,要與外界溝通。無論是要爭取領導的政策支持,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還是要贏得外界的大力幫助,這都需要重視溝通,一方面要保持自信、充滿誠意,另一方面要善於尋找雙方的關注點、興奮點和共同點,促進工作的有效推進。

二、提高了認識,完善了自身

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錘鍊,這是我們這次培訓的體會之一。通過學習,提高和完善了自己,通過學習,對自己的日常工作進行了反思。

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深刻地感覺到自己的管理理論水平離工作實踐對自身提出的要求差距大。鄭強教授當代中國教育與國民價值取向的課程使我擴充了知識面,在學習中得到了提高。認識到要注重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實踐經驗,勇於實踐、不斷探索,善於總結,注重積累。做為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使自己的孩子成為中國的“三小”孩兒,關心孩子的成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堅信“誠實做人、不怕艱苦”是人生用之不竭的素養和財富。作為分局長,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收集、總結、提煉別人成功的經驗,使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方法,並逐步成為自身工作特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範文2:

4月14-18日,我有幸參加浙江大學-赤峯市人才培帶人培訓班,對於這次到浙江大學學習我很期待,一是因杭州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傳説從小就深深的印在腦海裏,千百年來在美麗西子湖畔反覆上演、發酵的悲歡離合和美麗悽婉的愛情故事所感動,為由此而成就今日杭州的風情萬種所觸動,也仰慕這片土地的人傑地靈;二是好奇浙江大學這所享有“東方劍橋”美譽的國內名牌大學,是在怎樣的人文環境中培養人才的。眾所周知,杭州作為六朝古都,培養了數不盡的文人雅士,因而浙江大學的文學在全國享有盛譽這不難理解,這也正應驗了我們常説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浙大人身上稟賦的濃厚文化氣質那確實是一眼就能感覺的到得。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浙大長達120xx年的校史上,著名科學家數不勝數:竺可楨、馬寅初、蘇步青、錢三強、談家楨、谷超豪、路甬祥、李政道……新中國成立以來,當選的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中,浙江籍人士佔了近1/5,其中90%出自浙大,這不能不説是浙大的傳奇,如今浙大在科研領域的成就已經超越了清華。還有更令人吃驚的,那就是浙江大學生產著名企業家,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步步高總裁段永平、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均出自浙大,再加上浙江地區民營企業的盛行,學校經常會請來知名企業家做講座,耳濡目染,浙江大學“求是創新”的傳統逐漸在浙商中滲透,所以浙商中50%以上都與浙江大學有淵源。三是因為浙江傳媒學院是我女兒的母校,當年上學時由於工作太忙和其他原因,沒能親自去一趟美麗的杭州,這次老天給的機會不能錯過。

這次到浙江大學學習,雖然只有幾天接觸,學習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已讓我感受到了浙江大學濃郁的人文氣息,感受到了曾經令我向往的一流知識殿堂的文化氣質,感受到了學校對課程安排的良苦用心。幾個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老師的講課,風格各異,嚴謹認真,讓自己感到獲益匪淺,收穫和感觸頗多。

浙江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中國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理事、浙江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學士,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研究生結業生張銘教授的《音樂藝術與人文素質》讓我感受到音樂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學最受歡迎的十大教授之一孫家良講授《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三中全會之後中國經濟運行環境、趨勢和發展對策分析》,問題分析的尖鋭犀利,獨到的見解和風趣的授課,讓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決心;浙江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鄧新文教授《國學與管理智慧》--大國崛起中國夢的文化底藴。讓我對《國學》這門學科另眼看待。進一步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和國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和文化素養。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學習國學,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學説。學習國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規則、奉獻社會的人。同時能讓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合理、規範化。

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曉敏教授講授《當前中國周邊安全態勢與和平發展戰略》。讓我知道我們國家的的鄰居有21個,地緣矛盾較多,周邊安全環境可以用“狼煙四起”,“拔劍弩張”來形容一點不誇張。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並面臨着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但是,我又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浙江大學企業成長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政府講師團成員諶(音陳)遠知教授《博弈論與人才培帶工作思維創新》。讓我對創新和發明又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創新比發明更重要。一個無才無功的人只要會管理懂管理也會成功的。此外,我們還去了傳化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杭州海創園、紹興高新技術開發區、桐廬新農村建設、魯迅故居等地方參觀學習。感受到浙江的美麗、人文、發達和進步。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範文3:

為期一週的浙江大學學習培訓生活即將結束了,經過七天的學習,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穫。對於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從聽課到交談,以及所聽到所聞,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和收穫。加之與來自不同縣市區、同樣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些天的幾點體會:

一是非常感謝市委組織部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是我們有幸成為浙大學子、感悟浙大文化,有機會認識了這麼多好領導、好同學、好老師。這是將成為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重大資源和財富。

二是非常感謝浙江大學的各位老師給我們傳授的新知識、新思想和新的工作方法,是我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完善了人格和管理品質。孫家良教授對後經濟危機時代的能源危機、產能過剩、結構調整的講述,是我而深受警醒,進一步明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性;錢文榮教授對農用地非農化轉型過程中若干問題全面深刻的分析,使我更加明白要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管理體制和經營體制的探索和改革;張永利教授對人思想深處的深刻剖析和精彩講述,真正的觸動了我的內心,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幹部我將把學得的八種認識運用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

三是我認為今天的學習不是結束了,而是一種新的開始。我將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飽滿的熱情把學到的知識付諸於實踐,在未來的工作中結合本地實際做好城鄉一體化改造、發展壯大三產服務業、社區和諧建設三篇文章,不辜負領導老師的期望。

最後祝各位領導同學們身體健康、事業進步!祝浙大的各位領導、老師心情舒暢、家庭幸福、桃李滿天下!謝謝!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範文4:

8月19日至8月26日,我參加了由貴陽市民政局組織的浙江大學—貴陽市民政局科級幹部社會工作專題研修班培訓學習,感到十分榮幸和愉快。浙江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接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是一所擁有百年曆史底藴的中國名牌大學。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是中國幹部教育培訓的基地。華家池校區碧水悠悠,楊柳依依;教學樓前古樹參天,環境優雅,是學生學習深造的理想之學府。在幽靜的高端學府學習,心情十分愉快,學習十分輕鬆。聆聽了幾位著名教授的講課,真正學習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理論,思想有所感悟,確實受益匪淺,現將個人學習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獲取了知識的正能量。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解決與社會環境發生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弱勢人羣;預防和解決部分因不良互動方式而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良好互動,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陳學軍教授講授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管理》,從專業崗位開發和人才使用及專業人才評價和獎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論述講解,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開展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及具備專業的知識進行服務性溝通是非常必要的,以及在實際工作中要規範管理,規範行為,明確職責,明確目標,創造性地開展社會工作,為需要的弱勢羣體提供專業的免費的社會服務和公共服務。

二、學與用相結合,開創性地開展社會工作。

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是提升自身素養的重要一環,為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找到法律和政策依據,因此,我們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實際,解決好指導好每一個人的社會工作,服務於自己身邊的對象,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貴陽市老年人比例佔到貴陽市總人口的14.4%,也提前進入了老齡社會。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大力發展老齡產業,積極做好老年人的相關工作。我們要積極推進養老機構運營機制改革和完善,探索多元化、社會化的投資建設和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和運行管理。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範文5:

4月14-18日,我有幸參加浙江大學-赤峯市人才培帶人培訓班,對於這次到浙江大學學習我很期待,一是因杭州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傳説從小就深深的印在腦海裏,千百年來在美麗西子湖畔反覆上演、發酵的悲歡離合和美麗悽婉的愛情故事所感動,為由此而成就今日杭州的風情萬種所觸動,也仰慕這片土地的人傑地靈;二是好奇浙江大學這所享有“東方劍橋”美譽的國內名牌大學,是在怎樣的人文環境中培養人才的。眾所周知,杭州作為六朝古都,培養了數不盡的文人雅士,因而浙江大學的文學在全國享有盛譽這不難理解,這也正應驗了我們常説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浙大人身上稟賦的濃厚文化氣質那確實是一眼就能感覺的到得。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浙大長達120xx年的校史上,著名科學家數不勝數:竺可楨、馬寅初、蘇步青、錢三強、談家楨、谷超豪、路甬祥、李政道……新中國成立以來,當選的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中,浙江籍人士佔了近1/5,其中90%出自浙大,這不能不説是浙大的傳奇,如今浙大在科研領域的成就已經超越了清華。還有更令人吃驚的,那就是浙江大學生產著名企業家,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步步高總裁段永平、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均出自浙大,再加上浙江地區民營企業的盛行,學校經常會請來知名企業家做講座,耳濡目染,浙江大學“求是創新”的傳統逐漸在浙商中滲透,所以浙商中50%以上都與浙江大學有淵源。三是因為浙江傳媒學院是我女兒的母校,當年上學時由於工作太忙和其他原因,沒能親自去一趟美麗的杭州,這次老天給的機會不能錯過。

這次到浙江大學學習,雖然只有幾天接觸,學習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已讓我感受到了浙江大學濃郁的人文氣息,感受到了曾經令我向往的一流知識殿堂的文化氣質,感受到了學校對課程安排的良苦用心。幾個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老師的講課,風格各異,嚴謹認真,讓自己感到獲益匪淺,收穫和感觸頗多。

浙江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中國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理事、浙江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學士,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研究生結業生張銘教授的《音樂藝術與人文素質》讓我感受到音樂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學最受歡迎的十大教授之一孫家良講授《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三中全會之後中國經濟運行環境、趨勢和發展對策分析》,問題分析的尖鋭犀利,獨到的見解和風趣的授課,讓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決心;浙江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鄧新文教授《國學與管理智慧》--大國崛起中國夢的文化底藴。讓我對《國學》這門學科另眼看待。進一步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和國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和文化素養。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學習國學,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學説。學習國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規則、奉獻社會的人。同時能讓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合理、規範化。

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曉敏教授講授《當前中國周邊安全態勢與和平發展戰略》。讓我知道我們國家的的鄰居有21個,地緣矛盾較多,周邊安全環境可以用“狼煙四起”,“拔劍弩張”來形容一點不誇張。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並面臨着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但是,我又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浙江大學企業成長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政府講師團成員諶(音陳)遠知教授《博弈論與人才培帶工作思維創新》。讓我對創新和發明又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創新比發明更重要。一個無才無功的人只要會管理懂管理也會成功的。此外,我們還去了傳化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杭州海創園、紹興高新技術開發區、桐廬新農村建設、魯迅故居等地方參觀學習。感受到浙江的美麗、人文、發達和進步。

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心得範文6:

暑假期間,通過在浙江大學為期5天以“抉擇轉型成長”為主題的集中學習,先後傾聽了10位專家的精彩講解和論述,並在課後及時總結,同時對照本職工作認真進行反思,感悟和收穫頗多。

一是要把多角度看問題的思維方式作為工作常態。上海市浦東發展局進行教育改革的一系列舉措,從市場經濟體制、社會各階層利益訴求、轉變政府職能、行政管理體制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通盤考慮、制定改革方略,極大釋放了教育生產力,推動浦東教育成為品牌。北師大教授肖川也從多個方面論述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改變了過去對素質教育的單項化理解和把握。黃華新教授也講到個人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要突破單一性到達多樣性,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的尋找問題答案。可見,無論事業還是個人發展,未來只屬於“有想法”的人。正如戴爾所踐行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能力,而取決於你是否願意換一個角度來看你所熟悉的事物。”這一理念,也正因為換了一個角度,他發現從“產品→商品”,居然有那麼多中間環節。他決定躍過中間環節“直達”消費者,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正是採用了“直達”新模式,也為“批量度身定做”、“網絡營銷”創造了條件。換個角度去思考,人人都可以是“戴爾”。黑格爾説: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就要尋找那條經營智慧的線索、那條讓你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的線索、那條促進你奮然躍起的線索。正如《金融危機與世界經濟金融形勢》的主講人王維安教授説的:“選準投資突破口,不僅僅考慮投資品本身,更要考慮宏觀環境,考慮國際國內經濟走勢,甚至還要考慮國家政策走向”。我們的工作如果也做如此考慮,日常的失誤就能被避免,工作決策會更加科學。

二是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提升工作境界的關鍵。創新的本質是進取,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激情,創新就要淘汰舊觀念、舊技術、舊體制,培育新觀念、新技術、新體制;創新的本質是不做複製者。在整個學習期間,無論是經濟金融方面的講解還是教育管理改革方面的論述,都彰顯出主講人強烈的創新意識。通過反思可以看出:創新意識是人們對創新與創新的價值性、重要性的一種認識水平、認識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對待創新的態度,並以這種態度來規範和調整自己的活動方向的一種穩定的精神態勢。創新意識總是代表着一定社會主體奮鬥的明確目標和價值指向性,成為一定主體產生穩定、持久創新需要、價值追求和思維定勢以及理性自覺的推動力量,成為喚醒、激勵和發揮人所藴涵的潛在本質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通過聽教授的講解,課後從網上搜集這些教授的成長曆程,無不顯示出個人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不斷髮問的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另外,在一定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可以訓練出來、啟發出來。在我們的工作中,無論是項目工作還是常規工作,也應自覺運用創新意識,用最新穎的思路,最快捷的手段,最高效的程序把工作做紮實。

三是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得到鍛鍊提高。專家就是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説有獨到的見解的人。主講的教授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又在其他很多方面有涉獵、有研究、有思考,一專多能人才。在工作之餘,我們也要擠出時間來學習、研究一門乃至數門學問,樹立“靜下心來研究一門學問,潛下心來幹好一項工作”。學習能力就是要求個人不僅要學習寬泛博學的知識,還要學會學習的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競爭力的高低,也正因為如此,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組織,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的更多更快。一個組織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它就必須不斷地有所創新,而創新則來自於知識,知識則來源於人。所以管理大師德魯克説:“真正持久的優勢就是怎樣去學習,就是怎樣使得自己的企業能夠學習的比對手更快。”從現實看,學習也是一種生存能力的表現,通過不斷的學習,專業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技能組合以及刺激學習能力相配合,所以不論處於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都不應該停止學習。正如講授《儒學與人生》的董奇教授所説:“儒學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但通過不停的研討挖掘你會發現,它時時閃爍着嶄新的靈光”,可見,如果停止學習,必定會落後於人,而在當今社會裏,落後就會被淘汰。

四是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無論是授課教授的謙虛態度,還是浙江大學提供的優質高效服務,都值得我們學習、反思。服務意識是自覺主動做好服務工作的一種觀念和願望,它發自服務人員的內心。服務意識有強烈與淡漠之分,有主動與被動之分。曾經與講授品牌文化的黃華新教授在課間休息時有一段簡短的對話,他最關心的是在這裏學習有沒有收穫,生活條件適應不適應等,並一再問有沒有什麼意見。這就是對服務意識的認識程度問題。認識深刻就會有強烈的服務意識;有了強烈展現個人才華、體現人生價值的觀念,就會有強烈的服務意識。與黃教授相比,無論服務能力還是服務意識,還都存在較大差距。有了服務意識,還要具備相應的服務技能、技術和技巧。服務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組織、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形象。董平教授一句話值得我們思考:“當你感到不幸福時,你就要想你是願意在汗流浹背的夏日到稻田裏去鋤草,還是想在裝有空調的辦公室裏敲電腦?”,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要更加註意服務意識,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以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贏得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自覺維護教育形象和教育品牌,並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盡一份責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n8xjv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