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3篇)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3篇)

學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某天與同學看了一部名為《心理罪》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大學天才學生方木因幫過身手不凡的刑警邰偉而捲入了一場變態殺人案。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3篇)

一杯人血牛奶,對於樸啉症患者如救世解藥,所以患者不斷殺人,不斷喝人血。他們感覺自己身處地獄,他們懼怕着死亡,他們發生着心理的惡化。他們也不想殺人,但他們懼怕着死亡,所以他們渴望着鮮血,這樣使他們得到心理的慰藉,天生怕光少血的他們想要獲得永生。

刑警邰偉也有久久走不出的心理的泥濘。他的刑警父親因與歹徒搏鬥身亡,他親眼目睹着歹徒背後藏着的大刀,但過於恐懼的他喊不出來。他將父親的死亡以及同事“慢半拍”的受傷都歸錯於自己,但這根本不是他自己的錯。

男主角方木是一個孤兒,他因從小缺少親情,所以對生命少了敬畏。他從小就生活在教授門下,只有他的女朋友引導着他如何打碎他心中的那塊“玻璃”。最後被樸啉症醫生殺害的女朋友徹底喚醒了他對生命的新認知,對生命的敬畏。

馬凱,一位深愛着女兒的父親,女兒擁有先天性樸啉症,所以他不得以將女兒送入樸啉症醫生手中,但他萬萬沒想到女兒只不過是醫生的一個試驗品罷了。

醫生,一個救過很多人,也見過不少人似死的人。因一次實驗的誤差讓他患上了樸啉症,整天見不到陽光的他,心理產生了扭曲,初衷也有由醫治病人到了研製一種讓所有人與他一樣的病毒。

給大家推薦這部影片是想讓大家打碎心中的恐懼。因為只有你的.恐懼才促使了你害怕的東西的產生,正如《小丑回魂》一般,小丑可以變成任何你恐懼的東西,但你如果沒有恐懼的東西的話,他又能那拿你怎樣?所以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因為只有你才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2

觀看了學校組織的這次直播課,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和學習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好自我保護、心理調節的重要性以及家長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

在幼小階段,從孩子性別意識啟蒙開始,我們就應該告訴孩子:內衣覆蓋的地方,是身體的隱私部位,絕對不能被別人看到或者觸碰。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比如浴室門關起來了,如果要進入需要敲門並詢問,不能貿然衝進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權,比如上廁所、洗澡、穿衣服等等,要尊重他人的隱私,也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任何讓你感覺不舒服的觸摸,你都有權利説“不”。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會問“媽媽,我是從哪來的啊?”“男孩和女孩身體有什麼不同?”等等。而多數父母會覺得羞於啟齒。要麼當甩手“掌櫃”不予回答,要麼推辭“長大了就知道了。”這樣遮遮掩掩、避而不答,孩子反而會越好奇、越容易從其他渠道去了解不健康、不正確的性知識。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性教育過程中,我們家長要注意態度坦然、温和、認真積極地回答。孩子在幼小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繪本、小故事告訴孩子生命的由來。針對不同年齡段,用孩子理解的語言去迴應孩子,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這類信息只能與父母説,不能在公共場合説,不然會讓別人不舒服。性教育的第一步,是父母先有正確的性觀念和性態度,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

如果説在幼兒階段進行性教育,是為了告訴他們兩性有別和自我保護,那麼對於中學階段來説,性教育就會更多的側重於身體的變化和心理的調節。在中學階段,隨着孩子的慢慢長大,進入青春期,作為父母也要開始觀察,孩子是不是也有了發育的跡象,給他們講一些青春期可能出現的身體變化,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青春期對異性的好感和吸引,從心理髮育角度看,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只是對於彼此的一種欣賞。我們家長要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而非簡單粗暴地貶低和打壓,只有我們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平等的人來對待,給予健康、正確的性教育引導,孩子才能更好地認知自我,愛惜身體,從而學會保護自己、並懂得尊重他人。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引導、智慧陪伴,讓孩子既能感受到成長的喜悦,又能確信父母的愛不會遠離,慢慢成長為獨立、勇敢、自信、活潑的樣子。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3

按照學校的通知,今天早上,我和孩子一起認真收看了大連電視台少兒頻道播出的“中國小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電視上顯示的是“學習方法”)專題節目。節目裏,賴老師找人做測試,強調了記憶的竅門。我感覺此節目與所謂“素質教育”聯繫不大、不貼邊,更像是教人如何提高記憶力的一種方法的老調重彈。

節目中又擺出了十九世紀德國有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其實,艾賓浩斯搞的是遺忘曲線—一種描述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遺忘是按着怎樣的規律來變化的曲線,據此可以看出複習是記憶的'捷徑方法。我不禁想起曾經閲讀過的那本《提高記憶力的奧祕》(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該書是翻譯的日本能力開發研究所所長阪本保之介的著作。書中介紹的提高記憶力的15個要點,與今天節目中總結的若干方法基本雷同。

從孔老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關於學習的諸多名言警句,到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亙古以來,國人們在樂此不疲的研究如何提高記憶,説到底是在琢磨怎麼提大學聯考試成績。好像與素質教育真不沾邊。再到今天之節目,有人靠此搞個所謂講座,實質是推銷幾本書,賣點光碟謀生吃飯,這種老調重彈的玩意鄭重地向家長學生推薦的意義何在?我看更像是電視裏常演的藥品廣告,而且萬能的藥品廣告。

孩子看完節目嚷嚷着要買書。可氣,小孩牙子能看懂這大部頭書!可悲,我只好拿出花5角錢買的這本《提高記憶力的奧祕》應付。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是做師長的責任,不要把責任推到家長花幾百元去買所推銷的書的身上好嗎?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4

開學前夕,參加了安陽幼兒師範學校 培訓 中心嶽素萍老師講授的《快樂每一天,我的心情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訓,嶽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鮮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淺。對我來説,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通過參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訓,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讓我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懂得了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訓就像夏日裏的一陣涼風,掃去了我心頭的煩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潤了我幾度迷惘徘徊的心靈;就像衝破曉霧的第一道陽光,使我豁然開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訓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理論知識,而且學到了正確對待生活的方式,學會如何恰當有效地應對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它讓我建立了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以健康的心態工作、學習、生活,碰到問題不消極對待,而是想辦法解決,學會了情緒調節,使我更有效、積極地適應社會。

當面對消極的生活事件時,我學會了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當面對殘酷的生活現實時,我學會了換個角度説服自己;當工作受到挫折時,我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增強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緒和壓力的主人。並學會做出客觀的分析,正確的判斷,哪些方面是不可改變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變的,對於那些不可改變的事情,説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對於可以改變的地方,儘自己能力做出改變,樂觀對待發生的心理衝突,做到胸懷坦蕩,樂觀開朗。如果我們是樹,那麼心理健康就是陽光,只有擁有陽光燦爛的心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樂,收穫幸福!

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幼兒產生不良影響。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要善於調控情緒,學會緩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的平衡,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特別是在幼兒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幼兒身上。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5

看了一期趙梅做嘉賓的《心理訪談》,來訪者是位單親媽媽和她的15歲女兒。訪談開始過程中媽媽始終指責女兒為什麼要撒謊。為了讓媽媽瞭解到孩子的問題一定和媽媽是相關的,趙梅請女兒迴避後,給媽媽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單親媽媽和她的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在一個小作坊裏做事,有一天老闆發現少了七個分幣,懷疑是這個孩子拿的,孩子不承認,老闆就在下班後把他扣了下來。媽媽在家等了很久看孩子還沒回家,就去作坊找孩子,老闆當着很多人就把七個分幣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拉着孩子的手,沒有問孩子任何話,斬釘截鐵的説:“一定不是他乾的,我的孩子我相信他。”回家的路上,媽媽沒有和孩子説任何話,第二天也沒説,終於第三條,孩子忍不住了問媽媽:“媽媽,分幣是我拿的',你為什麼不問我是不是我拿的?”媽媽拉着孩子的手回答:“我就在等你這句話,我知道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媽媽只問你,為什麼你會拿?”孩子哭了,回答道:“媽媽,我覺得你一個人工作好辛苦,我想幫幫你。”後來,在媽媽的引領下,孩子來到了作坊,把分幣還給了老闆,老闆對孩子説:“你還是繼續留在我這裏工作吧,你是一個誠實勇敢的孩子。而且,你有一個好媽媽。”

故事講述的過程中,來訪的單親媽媽已經沒有了指責,相反一直在哭泣。聽完後,媽媽説道:“我現在才發現我做的是那麼的不夠,那個媽媽是那麼的愛孩子,真正的愛孩子,而我卻是一直在傷害她”看着一段關係即將開始改變,真的是很感動,也讓我想起了“冉阿讓”,更讓我明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所有的路都行不通,你也還有一條路,那就是回家的路。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6

今晚,我們觀看了由瑤海區教體局聯合北京三寬教育科學研究院發起“賦能成長——學生生命安全與心理健康”主題的活動直播,本次課程主要講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化解焦慮,度過生命“低潮期”》。

主講陳老師首先介紹了焦慮是一種情緒感受,“低潮期”是一種行為狀態,焦慮和“低潮期”往往相輔相成、彼此牽連。家長要關注孩子是否因為焦慮產生了“低潮期”。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焦慮陷入“低潮期”呢?基本有以下幾點:身體發育、學習結果、人際關係、突發事件、成長環境、個性特質等。

如何化解焦慮呢?孩子自己要學會覺察,也要允許自己有焦慮的存在。在允許焦慮的時候就是給自己一個空間,如果確認自己確實是焦慮了,可以及時求助,家長、老師、朋友都是傾訴對象。家長在孩子焦慮的時候應該做些什麼呢?首先不要去批評,要互動觀察,傾聽孩子焦慮的原因,認同他的感受,讓他思考如何走出這種情緒,共同商討出如何走出這種焦慮的方式,比如看一場電影,出門聚餐或者旅遊等等方法。

在“低潮期”的時候又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對於孩子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孩子需要接受這種狀態,坦然承認。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在孩子“低潮期”的時候又需要做些什麼呢?在安全的前提下全然允許他的情緒和狀態,尊重孩子的節奏,營造合適的家庭氛圍。適當地打造常規,努力傾聽不評價,並且給他所需的而非你所願的。

今晚的這節課,讓作為家長的我受益匪淺。焦慮和“低潮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經歷,也是健康成長的必要過程,愛的陪伴和智慧的處理,是解決焦慮和走出“低潮期”的法寶。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勞動是一種光榮,我們應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勞動是一種修養,當代國小生更應該將這種傳統美德傳承下去。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呢?通過觀看視頻,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

首先,陪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家務變成親子活動。儘量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我們家長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打掃。做家務的時候把孩子帶着,一邊示範一邊指導,可以從整理書桌,然後再到整理牀鋪,和孩子一起勞動,讓孩子學會怎樣做家務,養成獨立和思考的好習慣。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時,還可以一邊勞動一邊與孩子交流,不僅可以給予指導還可以拉近親子關係。

其次,耐心指導,“多容忍,少責備”。孩子剛開始做家務時,還不是那麼熟練,往往做得很慢,有時甚至“闖禍”,這都是很正常的。家長不要因此就不讓孩子動手,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從而讓孩子形成一種消極心態。我們要給孩子示範正確的動作,耐心教他們怎樣做,要允許孩子嘗試,允許孩子犯錯,鼓勵孩子探索,尊重他們或成功或失敗的勞動成果。

再次,適度的“求助”。適度的'“求助”,不僅可以讓孩子增加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也讓孩子瞭解做父母的不容易。從而增加家務勞動的意識。

最後,鼓勵為主,逐步引導,快樂勞動。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或者在眾人面前表揚孩子,讓他們體會到勞動帶來的光榮和樂趣,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這樣孩子便會更加願意參加勞動。家務勞動還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增進親子情感,增加孩子的自信,磨練孩子的意志,強化孩子的責任感,豐富生活知識,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的能力……

通過觀看“如何在家務勞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教育視頻,我深刻明白了,教育從來都不是隻侷限於課堂學習,家庭生活中的各種鍛鍊機會也能帶給孩子很多。看似無意義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快樂和能力是他們一生的財富。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昨晚去電影院看了《失戀33天》。

有人跟我説,值得我看,適合我看。於是我決定去看……心裏大概有了個底,提前準備了紙巾,還認真的挑選陪同的人!結果:紙巾沒用上,我差不多是笑着看完的,不單是我,全場其他人也一樣,因為當中很多地方都有搞笑的。這部片用親切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講述女主角黃小仙從遭遇失戀到走出心理陰霾的33天……而我的戀愛只有一次,所以失戀也只有一次,但我現在早就拋諸腦後三萬九千公里了!所以我沒有一下子被當中的情景所觸動,不過有一句話我就是一下子記住了:二百五的腦袋加林黛玉的.心就是你!

電影,現實,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影比現實有更多的巧合。明白這是電影因為效果所需,所以我們應該注重的是電影裏的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我曾反省過自己,第一:善解人意不是我的優點,而是我的缺點;第二:沒脾氣,沒個性;這樣的性格造就了今天的我!《失戀33天》唯一一情節走進我心的,並不是由男女主角所演繹的!那情節的結局和現實的一樣,甚至現實會更殘酷……或許吧,我不該給自己那麼多的藉口,現在誰也幫不了我,只有自己,願不願意走出那一步………

在這部片中我看到這樣的結論:無論因為什麼分手,無論分手後有多痛,治療和走出來的最有效方法是,遇到一個更懂自己的人,且願意陪着你。回想了我那唯一的失戀的那段日子,很長時間沒有走出來,最後也是因為遇到了一個懂我的人,才找回了自己!可惜……又想唱兩句了:“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健康尤為重要,特別是當代兒童,突出最大的兩大問題:肥胖和近視,其中近視的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升學和就業,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下是我觀看李虹老師的《如何引導孩子預防近視眼與身體肥胖》的心得體會:

一、如何引導預防孩子的近視

首先要努力減輕孩子的用眼負擔。孩子的近距離過長時間用眼是導致近視發生的重要原因。這也成為導致孩子近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孩子用眼時間,尤其要控制孩子連續一次性看電視、使用平板、玩電子遊戲機的時間。

其次,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用眼習慣,如為孩子配備與身高相適應的桌椅;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用眼習慣,幫助其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用眼衞生習慣;鼓勵和督促孩子多參與户外活動,帶領孩子共同參加户外體育活動;規範和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保證其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同時也要為孩子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保證孩子生長髮育的需要。

二、如何引導預防孩子的肥胖

讓孩子認識到肥胖對身體的危害程度,瞭解肥胖產生的原因及減肥方法,提高預防肥胖的知識和能力。

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量適中,不過飽,為了增加飽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湯類。少吃糖果、點心等甜食,少吃油膩食物,吃飯要細嚼慢嚥,防止狼吞虎嚥,兩餐間的零食可以以水果和堅果一類的小食品來代替糖果糕點。做到這一點,要靠我們家長來配合!進餐時,保持愉快的心情,克服不良情緒。不良情緒如抑鬱、悲傷會使生理機能發生紊亂、代謝減慢引起肥胖。有心理問題時及時向心理教師求助。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睡眠時間不要過多,飯後不要馬上看書或看電視,晚飯與上牀睡覺之間最好有三小時的間隔。晚飯後適量運動,週末、假期不要過分休息,要適量户外運動。

聆聽李虹老師的講座,讓我和孩子瞭解到保護眼睛、預防肥胖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增強孩子愛護眼睛、預防肥胖的意識。從今天做起,讓我們一起用明亮的眼睛、健康的體魄來迎接美好光明的未來!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長久以來,我都憑着自己的一點點積累和常識在工作。特別是學生思想工作方面,苦口婆心的勸誡之後無效,我會蔑視的説'朽木不可雕矣“。曾經引以為傲的温和的脾氣,以及像唐僧一樣苦口婆心的勸誡,在聽了兩次心理學講座之後,才發覺那只是我的自我感覺好而已,因為不懂心理科學,做的好多都是無用功。

每個月在光華學校舉辦的心理學講座是香港苗圃集團資助由上海社科院教授來授課的。能在廣漢的家門口聽到這麼高水平的講座是非常難得的。很可惜的是第一次有應力老師和李維老師將的課我只聽到最後一點點,感受不深。當時之所以去聽,是由兩位我的愛讀書的好朋友強烈推薦。雖然只聽了講座的最後一點點,她還是深深地吸引了我。於是激動地寫了申請表加入,又自發到噹噹網買了講座上推薦的《高明的心理助人者》和《羅傑斯心理治療》。

9月17日和18日的講座是由張靜漣教授主講的《心理諮詢的面談技術》。(給我們講完,她馬上就坐飛機走了,因為要去參加加拿大的一個項目)您能想象兩天的講座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累卻又心甘情願的感覺嗎?您能想象一個親切的老婆婆在台上循循善誘、手把手的教你一些對任何人都有用的面談技術,台下時時爆發出熱烈掌聲的場景嗎?請放心,這絕不是傳銷式受蠱惑的'掌聲,而是由於思維的驚喜才爆發出來的由衷的讚歎。在講座中,我記錄了25頁筆記。可在我9月24日的日誌中我是這樣寫的:我很後悔,才不到一個星期,整理筆記的感覺就沒有剛剛聽完講座時的感覺好了!也許是上班加上自己讀書用腦過度,在整理張老師舉的一個關於'理解“的經典例子時怎麼都回想不起來。這個例子的牛脾氣真大,怎麼都不肯回到我腦子裏。看來下次,不能再等了,熬夜都要先把講座的精華以及自己的感受整理出來。

'助人自助“是這兩天學習的精華。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有潛力,都能利用自己內在的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一切助人者都只應該協助別人'認識自己,調節自己“;

'跨越自我障礙“;'發揮潛能,實現自我“。這使我想起國中時摘抄的一句曾打動過我的一句話'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哄騙你離開最後的成功!“當時我是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要......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今天,我有幸觀看了于丹老師關於《中國小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地講座。于丹老師結合實例,深入淺出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了深刻地反思。

講座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家長如何對自己地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怎樣將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知書達理,有責任感的人。這裏提到了具有普遍現象的隔輩教育,也有大家比較關心的課外輔導班的方面,更有如何讓孩子感受來自家庭的愛,可以説,囊括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中於丹老師通過一小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的做法對我的觸動最大。一般人看來,這件事本不關孩子的事,可於丹老師目光犀利,發覺這正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一個契機,順勢對孩子進行引導,要剛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女兒對此事負起責任。看到這裏,我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生活中的一幕浮現在我的眼前

一年前的一個春天,我約好朋友可心到郊外去玩,媽媽特意為我們準備了兩瓶水,預防口渴。到了郊外,我們兩個儼然變成了快樂的.小馬,在大地上自由跑啊,蹦啊,跳啊“哎呦,不好!”話還沒説出口,腳下的小石頭將我重重地滑倒在地上。可憐的可心被我壓倒了,我着急地問:“可心,沒事吧?”只見可心眉頭一皺:“我的白褲子變成綠的了”“沒事,回家讓阿姨洗一下就行了!”我笑嘻嘻地答道。

今天,聽完于丹老師地講座,我的內心無比的羞愧,一人做事一人當,連一年級的小朋友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呢?我決心痛改前非,一定要做一個敢作敢當,負責任的人。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今天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如果你中獎得了一個億,你將會怎麼拿?看到這類問題,我們第一反應應該是欣喜之後考慮這筆財怎麼花吧。而這個視頻要説的是藉由中獎之後怎麼拿獎金的例子來闡述一些心理學效應。

情況一,你去買白菜,要十塊錢,但你願意再多走到前面一公里的話,就可以買到五塊錢等量等質的白菜;情況二,你去買電腦,要三千塊,但你願意再多走前面一公里的話,就可以買到兩千九百九九十五的電腦。顯然,前者你更傾向於走多一公里去買白菜,而後者你卻堅持買三千塊的電腦。同樣是便宜五塊錢的商品,為什麼我們有時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一公里)去追求而有時卻完全不會?現代心理學可以解釋許多看似怪誕的人類行為,比如有些人在噪音下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等等。在情況一和情況二的.對比下,説明人們在追求某事物之前就會從某些方面來衡量接下來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利益。不同情況下參照物的不同往往影響人們的決策。

我們想象自己突然獲得一個億的獎金,但這種興奮感會很快消失。所以為了延遲這種快樂的感覺,在心理學上有個好玩的解決方法。這就是我們去拿獎金的時候分批次拿,每一次只拿一些獎金,這樣就可以在拿到全部獎金之前享受這種快感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幸福的事情分開做”。與之相反,如果我們想要減輕痛苦的感覺,這就要我們儘量減少歷經痛苦的時間,比如不喜歡寫作業,那麼我們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作業。

總而言之,這個視頻給我們的啟示是,“幸福的事情分開做,痛苦的事情一次做”。

國小生家長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10月24日下午三點,我們在多媒體教室用歡聲笑語開啟了心理講座的序幕。

老師先告訴我們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能夠和他人和睦相處。又告訴了我們六年級學生生活和學習會遇到什麼心理問題。第一要學會人際交往中開玩笑要適度。第二,要在青春期心裏萌發時,要正確看待對異性的好感。第三就是。家裏有二寶的同學要正確看待家長對自己的態度。第四是學習相關的問題,在學習上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取得成功。

有些同學會有不健康的心理。第一是懶惰,第是自控能力很差,第三是敏感,第四是失落,第五是自卑,第六是孤獨。那如何矯正這些不良的心理呢?我們要學會放鬆,學會發泄,可以聽聽歌曲。可以與父母談心也可以寫一寫日記和週記把自己不安事用筆記下來。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老師講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哥倫布正在釣魚。忽然,聽到救命聲,他聞聲趕過去,發現是有一個人失足掉進了河裏。他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哥倫布對他説:“你能不能救一救我呀?”個人不沒有説話,只是用槍瞄準了他,斬釘截鐵的對他説:“要是你再不游上岸,我就一槍打死你。”話剛説完,那個掉進河裏的人連忙爬子上了岸。最終還是自己救自己。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幫助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只要你不懈的努力。最終一定可以獲得成功的。

上完這一次心理講座後,我明白了要笑着完成一次作業,要笑着面對每一次考試。讓挫折成為你成長的階梯,挫折就會為你。更為精彩的人生喝彩。

這次講座真是令我永生難忘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mgge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