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4篇)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4篇)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 篇1

過去,思想品德課教學沿用舊的教學方法或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或只能使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條條框框,“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這種教學的被動局面,使得思品教師的勞動難以得到學生的承認,思品學科的地位急劇下降,往往導致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做了一些嘗試: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4篇)

一、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知識的灌輸,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難以適應新世紀的需要,現代教學理論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瞭解知識形成的過程並掌握其規律,達到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目的。古人説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發現、探究知識,在探究中掌握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探究式教學的觀念是必要的。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二、在講授新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自主學習要求教師的角色是一個輔導者、支持者、幫助者,而非灌輸者、説教者、支配者,教師要善於抓住教學中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夠自悟,在自悟中明理篤行。

當講解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時,學生有可能認為老師又在講大道理。這時我會問學生:“我校舉辦的為貧困學生捐款的活動,你們有沒有參加?我校還舉辦過為某一位學生治病捐款的活動,你們有沒有參與?”因為大多數學生同學都參與了,這時他們會很自豪地説:“我們參加了。”緊接着,我會説:“你們的這種行為就是奉獻精神的具體表現,體現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其實,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奉獻,只不過平時我們並未十分關注,而我們的社會正因為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無私奉獻者才繁榮富強的。你們將來走上社會以後,絕大多數同學就會成為奉獻於社會,振興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這樣講解,從學生身上引發開來又回到學生身上,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不由自主地接受這樣的觀點,進而激發學生們積極奮發、不斷創新的精神,很自然地對學生們健全人格的培養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相互研討中,開展學生的合作性學習

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淺層次問題均可在自主探究中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需要採用合作互研的方式加以解決,就組織形式而言,一般有三種形式:

一是同桌合作互研,即讓同桌的兩位學生髮揮各自學習的探究的優勢,就相關疑難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

二是小組合作研討,以四人為一個小組最好,把前後排鄰座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便於進行合作學習活動;

三是整班集體互研,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就課堂合作互研的具體方式而言,辯論法、討論法、情景表演法、實話實説法等都是合作學習的有效形式。

通過八天的培訓,使本人收益頗多。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善於把培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感受到在新形勢下要想幹好本職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搞好這門藝術,就應在課下多下功夫,俗話説台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啊。通過學習我學到了以下幾點心得:

一是在吃準吃透教材基本內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目前,思想政治課新教材在內容上做了精心設計,體現了教學內容的時代性、針對性、創新性,較好地避免了各門課程之間內容的重複。高質量的教材為我們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要取得課堂教學的實效,就必須充分理解和把握好教材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精神。要以新教材作為教學的基本依據,精心設計教案,區分重點,做好協調分工,真正地讓思想政治課成為學生德育的一塊堅實的陣地。

二是要在講好重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深入到學生生活中,瞭解他們的所需所想,掌握他們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情感上所遇到的困惑問題。從他們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來進行授課,講課中不迴避社會現實問題,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心理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基本的法制觀念。要在分析問題上多下功夫。教師在教學中應講好重點難點問題,能真正觸及學生的興奮點和關注點,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明白,講得讓他們信服,能為他們釋疑解惑,讓學生真正感到思想政治課是與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的重要課程,是為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的課程。

三是在改進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已經有了好教材的情況下,改進教學方法對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學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要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適應中學生的特點,採取喜聞樂見和易於接受的方式,使學生坐得住、聽得進、學得好,並引起興奮點和共鳴點。要提倡啟發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注意研究分析社會熱點,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新穎活潑的形式活躍教學氣氛,啟發學生思考。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把專題講座、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專題演講、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寫調查報告、寫小論文和心得體會以及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等環節和方式結合起來,按教學需要進行選擇或組合,有的放矢,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 篇3

一、遵循認知規律,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方式呈現教學主旨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教材內容的呈現要依據學生思想政治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學生能夠接受和樂於參與的方式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使學生感興趣,才會積極去理解和體會教學內容中的道理。從而將本課程的價值引導意圖轉化為學生髮展的內在需求和自主選擇,使教材真正成為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重要文本。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處處有哲學》時,因為本課是高中《生活與哲學》的第一課,事關能否引起學生在接下來一學期學習哲學過程中的興趣問題,於是我首先給學生們呈現出了這麼幾個問題:“我是誰?”“世界是怎麼來的?”“我是什麼樣的人?我由什麼原因獲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為有我才有了世界,還是因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個更‘厲害’?”“人活着是為了什麼?”引發學生的思考。上述這些問題在尚未系統學習哲學的他們來講,是非常樂意去思考乃至於去探索的衝動,從而能激發起他們濃厚的興趣。這種呈現方式學生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學生參與熱情高,扣人心絃,寓教於樂,併為激發起學生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的濃厚興趣,事實告訴我也是這樣。

二、樹立正確的教材觀,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新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凝聚着眾多課程專家計教研人員的智慧與心血,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我們必須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時代在發展,與學生生活及社會生活緊密相連的思想品德教材必然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且百密一疏,教材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和不足之處。因此,我們不能囿於教材,而應站在教材之上,把教材作為一種可以改造的客觀存在,融入自己的智慧,積極審視教材,靈活處理教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三、變教材靜態主題情境為動態生活場景,通過活動引領教材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須從身邊的生活點滴做起,從日常行為的養成做起,應該提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自主活動,通過某些形式參與公共生活,體驗社會生活,達到思想的昇華和品德的內化。要創設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讓學生逐步瞭解社會,擴大人際交往,參與社會實踐。許多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哲學,必須在社會生活的環境中,通過生活體驗或是社會實踐才能得到體驗和內化。現行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改變了過去“觀點→論述→事例論證”的呈現方式,而是呈現出活動化、生活化與情境化等鮮明特徵。

新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圖片、故事、詩歌、活動等方式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都藉助活動生成觀點、昇華和內化知識,豐富多彩的情境是體現教材活動化與生活化的一個基礎平台,也是創新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但對於主題情境的使用不應拘泥於教材。對於教材中靜態方式呈現的主題情境,完全可以因地制宜,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改變為動態的實際場景,引導通過活動主動融入到教材之中。

四、創設一定的情境材料,注重教材內容的問題導引

前蘇聯教學論專家馬赫穆托夫提出:“問題教學是發展性教學的高級類型,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對話設計和認識性作業,這些對話設計和認識性作業需要由教師系統地創建一些問題情境,並組織學生為解決教學問題而進行活動,同時也將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與掌握正確的科學結論最優地結合起來。”陶行知先生説:“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研究開始於問題,問題產生於情境。在平時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我們採用直白、平淡的方式呈現教材,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與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呈現背景→暗示要求(提出問題)→引發思考→理性概括”的流程誘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活躍學生的思維,把學習教材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實現教材的問題化。

總之,教材的有效呈現,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教師把那些過於簡單的教材,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把那些過於宂雜、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更加簡單明瞭,讓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把那些抽象的內容用形象的語言變得更加直觀,便於學生理解。教材的有效呈現,體現的不僅僅是教師教師處理教材的藝術,也體現了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更能展現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價值觀。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職業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成熟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及課例研究,能有效縮短教師成長週期。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穫最大的就是聽取名師分析課標、觀摩名師課堂教學和學習課例研究。

思想政治課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經過了這些日子對思政基礎的學習,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知道了簡單的法律的制度,增強了法律的修養;瞭解婚姻家庭,為以後奠定幸福基礎 ;懂得了努力學會感恩,須真情回報社會;理性對待愛情給我的人生增添了動力;我會去弘揚社會公德,去倡導校園文明;我還要堅守誠信原則,去創造人生價值,綻放我生 命光芒;我知道該怎樣愛國,實現民族復興;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構建和諧環境,讓我樹立理想信念!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除此之外,明白了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和“學習社會化”的觀念。在學校裏面,學習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鍛鍊學習的能力,學習要伴隨着人的一生一世,要學會學習。沒有智慧,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事,要創造學習化的社會,我們個人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通過學習可以獲得文化知識,掌握到必要的生活技能,擺脱矇昧無知的圍困,提高做人的品位和素質。

人從出生來就是一無所有的,有句話是真麼説的:“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地來,最後也將兩手空空着去。” 要知道,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的人們,不僅帶來了一顆可以為使世界變得更完美而堅強搏動的心,而且還帶來了為實現美好心願擔當保駕護航重任的無窮智慧,更其重要的,人們還帶來了超乎尋常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能力,通過不同程度的學習,人們掌握了不同程度的知識才能,從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同程度地出了力,添了光,加了彩,心靈和精神世界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淨化,這一切都成了人們留給世界的無價財富,生活沃野上從此留下了人們一面學習,一面求索,一面拼搏奮鬥,一面進取奉獻的閃光足跡。

現在我國教育面臨着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以前為了考試不斷的做題目,現在發現,分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學會如何走進社會。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思辯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則這才是最實在的。

以上是我對學習思政基礎課的一些體會與感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mg37j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