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精選29篇)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精選29篇)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

通過此次新課改學習,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也得到了不少的收穫,先將我的收穫和體會總結如下: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精選29篇)

在教學觀念上,新課改真正把教學變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創造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尊重學生的創造性、相信學生的潛力,就如潘小明教授説的,要尊重學生,多表揚學生,縮小課堂學習與解決現實問題的活動中去,達到了積極主動建構知識的目的。啟發學生向老師挑戰,讓學生在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條件下,大膽想象,大膽猜測,敢於標新立異,願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讓學生通過身邊的數學故事入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的教學真正體現了教師在培養學生個性、主體性上下功夫的教學思想。

在教材的運用問題上,新課程主張課程資源的多樣化,即在大綱精神的指導下,以一種版本的教材為基礎,蒐集多方面的資料,可以從報紙、廣播、電視、周圍生活,以及工業生產和科技發展等多方面收集數據資料,編輯成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設計出生動的數學智力活動,改變“以綱為綱,以本為本”過於劃意的要求和過於僵化的教學,使教學煥發生機,發揮了教師和學生兩面的創造性。課程資源多樣化了,課堂變活了,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也會相應的得到提高,教師將從一個“教書匠”變成實施課程的“研究者”。

在教學的組織形式問題上,以獨立思考、小組研討為主,輔以全體教研和大半講解的組織形式,學生在課堂上研討和自主活動時間至少達到50%。在教學方法上,以探索式和討論式為主,逐步引導學生向國小者一樣去主動提出問題,制定方案,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去解決問題。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修養:

1、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堅持自學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和操作技能,學會上網學習,學會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2、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和新教材,領會課標,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內容、編寫特點,要求及教學方向,有效、合理、創造性的指導新教材的教學,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積極的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對“自我”的意義,並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中,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

3、教學中,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1)教師“學生觀”的轉變。做到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視孩子,多賞識孩子,達到班上“沒有差生,只有差異”。

(2)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着,而不是統治者、長官。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雙方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3)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課堂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學習過程不僅要用腦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説,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才能無拘無束的置身於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才能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

(4)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

以上是我在這幾天的學習中的反思和體會,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的創新,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

作為本次課改的一線老師,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是一次革命,一場對話,一座平台,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首先,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

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課改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

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説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説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我個人認為其內容表現為:

1、課改需要加強各實驗區、校之間的對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實驗區、校紛紛羣策羣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週六上午學區的研討和下午學片的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羣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2、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

課改涉及千家萬户,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這次課改實驗區普遍的做法,也是課改的應有之意。我校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3、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

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快樂之中。

教師在對話中要注意做到:

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説完。

最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台。

“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國小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繫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參與課改實驗的一線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重新的定位,樹立科研意識。啟動課改以來我們力求通過加強課程改革的研究,達到以科研促進實驗的目的,依據本校特色,將課改工作與“探究——發展”課題相掛鈎,以科研為先導,開展羣眾性課題研究。

因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台。廣大教師應增強的科研意識,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專題,進而創造出一種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形成一種教科研網絡。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抓科研,課改必將出現欣欣向榮的新層面。

總而言之,彷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沐浴着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3

課改在我校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許多觀念讓我耳目一新,經過不斷的學習實踐,業務水平獲得了發展。在享受課改帶來成功體驗的同時。本人對課改的認識也在逐步清晰,深入。

1、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

自主學習,要讓學生真心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的閲讀課文,充分的思考、探究、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課文,萬不可讓自主學習流於形式。那種擔心自主學習佔用過多時間,會影響教學進步,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的總結是錯誤的。因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會提高自我對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對學習的效果也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正確的學習任務

要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有效的進行,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同時,合作學習的任務應當具有一定的速度,具有進行合作學習的價值。一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有困難的任務課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小組通過想互配合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容易使學習任務更好的完成。如果學習的任務比較簡單,或者學習的任務,更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就完全沒有必要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3、適時進行可以在以下幾種情況開展合作學習

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產生了合作學習的願望。

2)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憑藉個人能力無法解決。

3)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外向深入。

4)學生的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時。

5)學生的意見分歧較大需要共同探究的時候。

6)學習任務較大憑藉個人的能力無法完成

以上只是自己在實踐課改上的一些浮淺認識在課改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我會經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但有一點不會改變,那就是:目標在前方,為我在路上。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4

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使認識得到不斷地改革不斷地進步。 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由於受應試教育和實踐的深遠影響,人才選拔的機制不完善,所進行的教育改革仍有許多沒有擺脱應試教育的影響,尚未能構造出一種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教學新體系。本次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究竟要改什麼?)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所以教學改革要重視觀念改革的先導作用,又要重視方式。

我們教師們觀念、方式的轉變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能動性、創造性才真正得到張揚、提升,而且還將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的人。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被看成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和核心任務。教學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還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傳統的教材是什麼?學校規定什麼、政府規定什麼,我們教師就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具體一點説:教學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傳遞課程的過程,不應當對課程做出任何調整和變革,教師只是規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規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新的課程的內容和意義在本質上並不是對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對給定的內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對給定的內容的意義都有其自身的所讀。從而對給定的內容不斷進行變革與創新,從而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教師、學生都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的過程。這樣的教學就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這就是新課程的教學觀。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助、共同發展的過程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重點問題:傳統的,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本是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助,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師生間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平等對話,意味着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學是師生互助、互惠的關係。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的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我們教師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微小的成績進步,讚賞他們的善意,讚賞他們對教材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在對待教學關係上,強調幫助、引導。幫助學生髮現自己潛能和性向。

總而言之,彷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我們沐浴着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5

我國正面臨着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透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課程它打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為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的主角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

新課程對教師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務必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資料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我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透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我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務必有開發課程的潛力。教學資料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資料。教師還務必發展整合課程資料的潛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理解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思考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潛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完美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我的主角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簡單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用心、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後必須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6

本人通過參加這次新課改培訓班的學習,使自己對高中新課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和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教學”。21世紀是個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就必須改革,課程改革正順應了時代的召喚,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型的、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有思想、有能力的有用人才,新課程改革將為中國的教育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現將自己參加此次培訓學習的學習心得彙報如下。

1、轉變觀念是教師真正走進新課程的關鍵

課程改革必須在觀念方面有根本的變革。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瞭解和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體內容,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因此本次物理學科培訓以轉變觀念為切入點,對教師進行“洗腦”,使教師在今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貫徹改革精神,不偏離改革宗旨和方向,保證改革沿着正確的目標前進。

2、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是走進新課程的動力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不再是權威,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上會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教師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予意識和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講座交流和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老師們多是鼓勵性的話語,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儘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3、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是走進新課程的不竭源泉

在基礎教育改革下,學生學習方式開始逐步多樣化,學生在學習中能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整天處於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之中,不再是對於所學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半懂,學習內容比以前寬泛多了,經常能夠聯繫實際,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思考,作業形式也豐富多了,有手工製作、寫小論文、社會調查、查找資料…等等。活動性作業比書面作業有增多,讓學生學習更輕鬆、更喜歡上學,對學習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4、改變固有的評價模式是走進新課程的保證

新課程的評價強調: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向激勵、反饋與調整;評價內容從過分注重學業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技術從過分強調量化轉向更加重視質的分析;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的角度從終結性轉向過程性、發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評價方式更多地採取諸如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式,而不僅僅依靠筆試的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

總之,通過本次的培訓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7

3月14日—16日,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了,我在西華縣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為期三天的“五步三查”新教學模式的教師培訓。現將培訓心得彙報如下:

一、本次培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轉變自己教育教學的方式。我們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轉變過來,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着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於教。結合學生實際,使用新的教學方式。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責任和愛心為學生的成長服務,以科學的教育方法賦予青年一代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能力。

二、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執行者,教師必須首先從思想上轉變自己的觀念,觀念變了,遇到的困難就不再是困難,觀念新了,我們的動力也就足了。

三、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教學採取了獨學——對學、羣學——組內小展示——班內大展示——總結整理導學案、達標檢測五個步驟,又在獨學時查、小展示時查、達標檢測時查,所以也稱五步三查教學法。

在教學中,獨學、對學、羣學、小展示、班內大展示等都是新課程中採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各個環節的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最終同學們體會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四、五步三查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能力。

因為五步三查教學法是分組進行的,每個小組的表現會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打分評比,小組內每個成員的表現都與本組的成果息息相關,所以,要想使本組的表現在評比中優勝,就需要每個小組齊心協力,積極配合,這樣就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協作能力。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五、五步三查教學法要注重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把以上四種方法與五步三查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會更好地發揮小組學習的應有效果。

六、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引導學生的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生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新課改不是不讓教師講,而是讓教師注意講授的方式方法。讓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穫快樂。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8

當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的發展變革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中國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教育部對普通高中《政治課課程計劃》及《政治學科教學大綱》進行修訂的基礎上,又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對高中政治課內容都作了局部調整。課堂教學是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形式,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完成政治課的教學任務,要從實際出發,教好每一節政治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的。

一、以趣引思,使科學性寓於趣味性之中

新的課程理念強調要使學生在快樂中成長,重視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如何在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中貫徹這一理念呢?我想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產生注意力的基礎,是求知的動力。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不願聽,不願學,但又迫於大學聯考壓力不得不學。要上好政治課首先要扭轉學生中的這種思想和情緒,使學生感到政治課有趣,有理,有用,使他們快樂的學習政治課,並且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課的科學性比較強,因此我在講課的過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為主,把科學性和趣味性統一起來。當然科學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學性是基礎,要把趣味性寓於科學性之中。

在備課選材和講課語言的運用上注意恰當使用成語典故,漫畫,比喻等,可變抽象的理論觀點為形象生動,變深奧的道理為淺顯易懂,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為活潑有趣。

二、 採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重視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把教師主導的“目標—策略—評價”過程與學生經歷的“活動—體驗—表現”過程結合起來,在明確基本標準的前提下,結合相關內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比較生動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嘗試,而且努力創設問題情境,製造矛盾,使學生有思維碰撞。。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並富有個性發表見解的過程,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培養了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創新精神。

新課程理念還強調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應重視學生參與評價。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然後在班裏交流,學生經過打分、得分、答辯、同學間互提問題再打分等環節,培養了自我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

三、 鼓勵質疑,巧設思維情境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釋疑解疑,有所進取。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愛因斯坦曾精闢的説“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科學上的實驗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

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疑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創設積極思考的教學氛圍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高中政治課新教材對概念既有理論的闡釋,又有事例的説明,似是無疑可循,貌若“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此時教師應投石激浪,巧設疑問,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於“山窮水盡疑無路”,教師適當點撥,因勢利導,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講“價值”概念時,我設疑如下:“既然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那麼,價值也就是勞動本身,對嗎?”問題一提出,如投石擊水,意見分呈,或説正確,或説錯誤。我提問持肯定態度的同學:“既然價值就是勞動本身,那麼農民自產自食的糧食有價值,是商品,對嗎?”這又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波濤。多數學生作了否定的回答,我便順理成章的歸納指出:“農民自產自食的糧食雖然耗費了人的勞動,但它沒有用於交換,因而不是商品,沒有價值。”接着,我又提出:“有些商品不是勞動產品也可以出賣,也有價格,這是否與 勞動價值論相矛盾?為什麼?”這又引起學生們的熱烈爭論,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勢。這樣,使學生在“無疑——釋疑——無疑”的過程中掌握了“價值”的概念。通過不斷的設疑,讓學生是始終處於積極思考的狀態,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疏密有度,授人以漁

《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每節課都要有個人勞動量,學生成績以個人勞動量的多少,實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自己對教材的處理非常細,每節課從頭講到尾,點點滴滴講得面面俱到,生怕學生不明白,以為這是對學生負責、認真工作的最好表現,後來發現課上“分心”的同學很多,即使學生勉強聽完了,也是聽而不思,認真分析一下,實際上這種教學方法是不符合素質教育需要的,教師的講解充斥整個課堂,學生的思維空間就會被擠壓,許多應該由學生來完成的活動,都由教師代為完成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位給教師,這種‘學而不需思’的教學過程,帶給學生的是思維能力的下降,進而導致分析問題能力的下降,反而在教學時間上留有餘地、教學內容上留有問題,能更有效的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掌握知識。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留下動腦思考的時間,留下積極發言、積極動手練習的時間,或先設置問題,留下一定的空隙時間,讓學生在思考中填補內容空白。這種‘疏密有度’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思考中真正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提高了教學質量,開發了學生思維能力。

未來社會的文盲將不在是那些沒有掌握一定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會學習”將被列為二十一世紀人才的“首要能力”,成為人們謀求發展和創新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學生一車獵物,不如給學生一杆獵槍”,從而使學生在離開學校後仍具有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不斷創新的能力。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角度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教會學生注意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握各章節的主幹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

我國著名的教育藝術演講家李燕傑先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富有哲理的論述:教育是科學,它不僅屬於現在,而且屬於未來;教育是藝術,懂得教育藝術的人才能不斷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並不斷推動教育的發展。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讓學生成為探索思維的主人,指導學生掌握思維的方法,是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的有效措施,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9

隨着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認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通過培訓,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課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

高中生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那麼高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突出引導學生思考並規劃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具有基本的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比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更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謀求課程的基礎性、多樣化和選擇性的統一。其次,將學術性課程與學生的經驗和職業發展有機結合。第三,適應時代要求,增設新的課程。除了在傳統的學科課程中引進與課程目標相匹配的、鮮活的、有時代感的課程內容外,適時增加新的課程領域或門類。第四,倡導學生自定學習計劃。那麼每一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信息,選擇學習的課程,確定學習的基本進程,由此形成個人的學習計劃。隨着學習進程的深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的情景變化,不斷調整所形成的計劃,以儘可能適應自己的需要和特點。第五,實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計劃。最後,實行學分制管理。總之,都強調對高中學生公民的責任感,個性發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的思維、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和信息素養的培養,並要求學生具有國際視野。

新課程的實施真實的反映了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學校和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應營造好學習信息技術的大環境。一方面,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信息文化環境。正如專家所説的,去學習、借鑑其他科目的成功經驗,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講解、觀察、討論、參觀、實驗等方法,做到兼容幷蓄、取長補短。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

例如,高中美術新課程在內容上,更貼近現代生活、更富有時代氣息、更適應中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需要,更有利於學習者人文素養的提高;在方法上,遵循題材、功能、結構和任務的編寫方式,以題材為綱,以運用性為目標;在主題和任務結合,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發現、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務;分散到模塊中的各個部分,體現學習的過程;重視技能、技巧的培養;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注學生的情感等;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21世紀是呼喚全面、和諧發展的新時代,通過培訓瞭解到新課改關注人的需要並關注人的發展,滿足了現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狀況、終身學習的能力、人生規劃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個性發展等方面。

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0

開學以來,我和全體語文教師一起學習了語文新課標,從中我受益匪淺,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閲讀背誦。

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使學生身臨其境,美不勝收,還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擴大了學生們的視野。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閲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我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1

我有幸成為了縣國小數學課改中心組低年段成員。剛開始以為只是掛個名,而後參加了中心組的第一次活動才知道,擔任這份工作,我要從零開始。中心組的活動方式主要是以網絡教研為平台,通過網上集體備課,參與式評課,寫教學反思和聽課後記等方式進行。這些在課改中出現的新詞語,雖然以前在教材培訓時也聽過,但在我們村小,老師們都沒有重視寫教學反思和聽課後記,更何況現在還要在網上交流,對我而言是一個新學習的開始。

我在申請博客加入圈子時得到了組員楊宓的熱心幫助,雖説當時由於網絡原因沒有申請成功,但還是非常感謝她。學校裏沒有互聯網,網上的“讀書沙龍”和“精品課堂”學習活動沒能參與,有些遺憾,但有幸在課堂觀察中分享了黃其鳳老師《比的應用》的教學風格。從她的教學中我知道教學要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努力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開放解題的策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在主題研討活動中,陳盛志和韋玉華老師展示了二年級數學廣角的精彩課堂,他們的教學都能做到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給學生創造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引導學生學會有發現問題的願望,注重聯繫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熟悉的事物和活動來幫助有效教學,課堂體現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反過來為生活服務。

參加柳州市第xx屆國小數學委員會年會的收穫可不小,我想要挑戰自我,不斷地完善,就要像“鷹的重生”故事裏的鷹一樣做好蜕變重生的艱難準備,讓自己的教學技能得到不斷提升。在今日話題:讀懂教材、讀懂學生、讀懂課堂的學術報告中,我對教材、學生、課堂有了更深的認識,上好一節課要做的課前準備工作可不少,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還要以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學生,要讀懂的方面可真廣,林慧慧老師以“鷹的重生”為序曲作為這個學術報告的開場真的很貼切。六縣四城區的參賽選手展示的同課異構精品課堂讓我大開眼界,她們熟練駕馭課堂、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收放自如,如行雲流水的行課都是我望塵莫及的。課後觀眾席的專家和老師們對選手的授課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也是我學習的活材料,印像最深的是獲得第一名的郭冬玉,她是這次大賽最後一個上課的選手,絲毫沒有浮躁的心理,上課的過程也表現出極好的教學狀態,她的課後答辯也是我欣賞的,面對提出極端問題的老師時依然很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末了還禮貌平和地説“不知我的回答您滿意嗎”,她的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值得我學習的。

最後希望中心組的活動開展得越來越好,大家得到學習提升的機會越來越多。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2

曾經以為我的課堂上還有笑聲,儘管不都是歡聲笑語;曾經以為我的課堂上還有一絲的生機,儘管不是興趣盎然。可是,桂林、三堡之行,我才徹底的醒悟:原來我就是一個井中之蛙,只不過是一個陳穎主任口中所講的考師而已,也才明白課改勢在必行,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談談自己膚淺的見解:

1 。 課改對老師來説是一種巨大的挑戰,需要的是精誠合作的精神。

首先是導學案的編寫,對每一個老師來説,是一種挑戰,它不僅要求你是一個考師,還要求你得是一個明師。一個明明白白的老師,你得明白考什麼, 怎麼考,你得明白學生的學情水平,怎麼樣才能挖掘出每一個學生的最大的潛能,這樣編寫出來的導學案才更科學,才更有效與高效!三堡中學對導學案的編寫叫做“磨”導學案,一個“磨”字,道出了多少的艱辛與精力?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導學案是一樣的,怎麼樣才能體現一個老師的個性,展現一個老師的風采,爆發出一節課學生智慧的制高點,這與一個老師的綜合素質的能力與教學機智必不可分!這就要求你不斷的反思。三堡中學也有一句口頭禪:反思三年成名師!我想:在課改的過程中,每一個老師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最終成為一個名師!

第二,對班主任來説,更需要一種調控能力,一種把所有老師,所有學生捆綁在一起的能力。如果一個班主任只是按照你所擔任的科目學生的情況來進行小組建設,這樣肯定是不行的,因為,不是每一個學生的素質水平都是那麼高的,他們只是在某一個方面擅長,這個時候,班主任必須依靠所有的科任老師的力量來進行小組建設,而班主任怎樣才能調動起所有科任老師的積極性,來助你一臂之力,這是一門藝術管理!你必須要學會聆聽,包括善意的指出,如果聽不得別人的意見,想要搞好小組建設,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説:課改不僅是一種挑戰,更需要的是一種合作!

2 課改,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挖掘學生更大的潛能。過去,我在課堂上經常強調:大家動起來,不要讓自己無事可幹,覺得無聊。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才是真正的動起來?通過學習,我才明白過去我所謂的“動”,只不過是讓學生機械的劃,機械的記,甚至是機械的説,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模式只換來了老師的苦與累,換來了老師的倦怠;換來了學生的煎熬與厭學,甚至是對立!課改,摒棄了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老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與參與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在學習中,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回了自信,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就像許世國專家所説的一樣:課改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狂歡,是一種高峯的體驗,然後高水平的發揮,體現出一個學生的靈性,最後達到無師自通的境界!

時代在進步,素質教育在呼喚,而課改是一種不可逆襲的社會進步,它不僅成就了老師,也成就了學生!課改,我不會袖手旁觀!我會不斷的改變心態,更新教學理念,準備投身到課堂教學改革當中去,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3

十五天的學習時間如彈指一揮,轉眼即逝,而在這短短的學習時間中,我所學得的教學理念和知識,我相信我一定會受益終生。

首先,專家們的講座讓我改變了陳舊的教學觀念.我從事學前教育的時間不長,之前都在中國小任教.頭腦中覺得幼兒教育和中國小教育大同小異,不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嗎?而聽了專家們的講座以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完全是錯誤的,這種教育方式無形當中扼殺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無論是哪種教學,都不能抹殺孩子們主動探索的天性,否則都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我以後要改變這種“國小化”的教學模式,創造有利於讓他們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探索中學習,在交往中學習。

其次,各個專家的現場教學給了我很多啟發。夏俐藴老師的繪畫課讓我受益匪淺。它告訴我,繪畫課不是教學生“依葫蘆畫瓢”,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家。只有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的東西才是最純真最美好的,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而不是主宰者,否則只能是抹殺幼兒的創造力。來自南京的陳靜奮老師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節全新的音樂課。以前一直以為音樂課不就是教學生學譜唱歌嗎?以前我們的音樂老師就是這樣教我們的,而聽了陳老師的課,我才知道音樂課也可以有故事、有動作、有創編、有互動......原來學習完全可以變成遊戲,原來學習也可以這麼輕鬆愉快。來自上海

的張皓老師給我們上的體育課更讓我耳目一新。他讓我明白了體育課不只是鍛鍊學生的身體,它裏面也可以包含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知識,孩子們從中獲得的是身心的愉悦,是思維的開啟,是能力的提升。

第三,去幼兒園的跟班學習,讓我更直觀的明白了什麼叫“學前教育改革”。走進師大實驗幼兒園,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美麗的操場,活潑可愛的孩(轉載於:幼兒園教師國培心得)子們跟着老師歡快地做早操。老師們親切和藹、多才多藝,把教室的各個區域佈置得美麗精緻。“寶寶超市”、“建構區”、“裝扮區”、“醫院”、“銀行”......每個角落都裝扮得惟妙惟俏。而這裏的大多東西都是老師們自己變廢為寶,把平時我們認為不起眼的垃圾做出來的,比如一次性紙杯、舊報紙、礦泉水瓶......孩子們玩得忘乎所以。在玩耍中,他們學會了認字、學會了畫畫、學會了剪紙、學會了交往、學會了合作......這比單一的集體式的教學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追求,我相信自己一定會進步的!同時我也一定會把我這次的學習所得與同事們一同分享,爭取共同進步!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4

經過今年暑期的高中新課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説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過觀看視頻,聽到了專家對問題的精闢講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地理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2、做作業的過程,使我對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學工作進行了很好的反思,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我體會到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3、在線研討,讓我們與全省各地的教師、與專家近距離接觸,通過討論開闊了眼界;很多好的創意迸發出來。

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更開闊,而且使自己對高中地理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5

帶者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此刻我們的眼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題目――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誇大就應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就應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就應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就應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務必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主角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主角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潛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誇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着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看、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齊,讓我們與新課程一齊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6

10月13日,我參加了河西教辦舉辦的培訓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內容、目標、和理念,深切感悟到學習新課標是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的需要。通過學習,我對以下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國小英語教學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

國小英語屬於英語啟蒙教育,學生通過聽、説、讀、演、唱、玩等方式獲得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而獲得初步的聽説能力和一定的語感。由於國小生天性愛玩的特點,課堂教學必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感到英語很好學,也很樂學,幫助他們建立起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課堂教學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適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力求採用聽、説、讀、演、玩等多種方式,將英語知識先輸入學生的大腦,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大膽表達,將英語知識輸出大腦。課堂內容也應該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習得知識。

三、課堂教學應以創新為特色。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供我們套用,只有教師潛心學習,精心鑽研,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創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彩的課來。

通過學習新課標,我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認識到今後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用自己的教學熱情去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7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積極地投人到課程改革之中,認真學習鑽研,不僅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改變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現把一年來的實驗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一年級《摸一摸畫一畫》一課,教師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教師在黑板上畫了兩條彎曲的線條,要求學生想象感覺到了什麼。有的學生説感覺像小河,有的説感覺像小路,有的説感覺像山間飄浮的雲,還有的説像媽媽做飯飄出的香味,這時教師讓學生根據想象去練習,不少學生畫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有創造性的生動的畫面。這樣為學生提供了獨立的思考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同時教師對那些積極參與抽象造型遊戲的學生以鼓勵和評價。例如: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的畫法很有創造力~等。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參與評價,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在評價和被評價中樹立自信心。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滿足感。

三、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歎,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獨尊。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如上《花地毯》一課,我把全班分成六個組,每組有一組長,要求全組學生合作繪製花地毯,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評比,選出好的作品拼貼在一張大紙上,形成一張大的花地毯,最後各小組再把自己組的作品貼在一張更大的紙上,這樣全班學生作品自然在黑板前形成更大的地毯,組合壯觀,色彩鮮豔,達到了很強的視覺效果。全班同學眼前為之一亮,學生不由得在一起討論,老師適時小結。這樣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集體的智慧,從而熱情高漲,一節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四、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我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教《會轉的玩具》一課時,我讓同桌兩人分別站到課桌兩頭吹動剛做好的風輪,和前後桌比一比,誰的風輪轉得快,為什麼?學生很快發現,風輪越圓,轉得越快。於是檢查起自己的風輪,看看是否要改進。同時,他們發現,風的大小與吹風的位置和風輪的轉速也有着極大的關係。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為對於國小生來説,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可以是課前的,也可以是課後的。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8

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應是: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身發展的示範者。

本次培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轉變自己教育教學的方式。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着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於教。要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採取開放的教學姿態,教師之間、師生之間都應加強溝通和交流,共同探討進步教學質量的途徑。必須進步自身專業素質。新課程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教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相關的能力的進步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必須不斷進步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習新的知識,發展新的教學策略,研究如何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文化知識,通過英語課程促進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角色,重新熟悉師生關係,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責任和愛心為學生的長大服務,以科學的教育方法賦予青年一代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能力。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採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最終同學們體會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着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3)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我在教學中也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我當成了他們學習的夥伴,願意與我進行探討、互相交流。

二、在教學中要創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三、深入學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諧課堂

有時學生往往認為老師所講的,除了應付考試外,和自己再無任何關係。這時要與學生溝通,及時轉變其思想,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還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電視錄像、甚至網上教學的優勢。製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課件。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

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發育遲緩、學生成績不良、有過錯、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還特別要尊重意見和自己不一致的學生。同時,教師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學生,又讚賞他,學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學習,才有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在新的教學方法的培養下,孩子們的學業將會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19

高中新課程培訓學習即將結束了,培訓過程中認真觀看了視頻,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接觸了許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穫。

舊教材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習方法、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過於注重書本知識,課程內容繁、難、偏、舊,不能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基礎。新課改要改變這一現狀,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改變被動接受、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進行接受學習的同時,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倡導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學習主動探求,能互相交流討論、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而這必須貫徹新理念,新思想。在課堂中貫徹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號。

我們的課堂教學緊緊圍繞三維目標展開,如果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來制定三維目標,則三維目標的定位會非常準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圍繞其設計的課堂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識與技能目標——這一目標的制定需我們教師認真分析學情,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從學生已具備的基礎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識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這一目標的達成,從而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如何促成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需要我們教師創設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導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創設的情境和我們的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則讓學生直觀的感覺到這一知識的有用性,繼而自主的去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政治學科的教學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果我們脱離教學內容直接進行情感教育,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這樣的情感教育毫無作用;如果我們把情感教育與課堂知識有效結合,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並形成了全新的情感價值觀,可謂事半而功倍。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階段的激勵人、引導者,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在課堂上教師也不再單純是知識的講解、傳授者,是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指導、調整者。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我們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0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題目——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誇大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誇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着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看、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1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少講多學,精講多練”課改活動,旨在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成績。侯校長的示範課開啟了教學新模式。從校長的課堂我學習到了很多,使我們懂得了語文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怎樣才算是“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高效課堂,做到了精講多練,鍛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自主性。課堂上,校長沒有像以前語文教學模式那樣逐字逐句的分析課文,而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和重點段落來感悟文章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留下大量的時間來檢查預習、練習寫字、朗讀、思考、寫作、鞏固,不浪費課上的每一分鐘時間,讓學生着實在這40分鐘收穫了知識得到了提高。校長的課將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做了完美的統一,這堂課是真正教書育人的課,既提高了學生讀、寫、思考、寫作能力,又讓孩子們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從校長的課堂教學中,我也悟到了語文課的方法:

一、借檢查預習訓練學生識字能力。舉例:“沿”字以及多音字“彈”的讀音,指出老師應傳授學生識字方法,特別是低年級識字教學,讓孩子們從基礎時期開始養成用簡單形象的方法來識記生字。要求學生寫字速度要慢一些,這樣才能做到認真,寫出的字才漂亮。

二、借檢查讀書情況訓練學生朗讀。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課文語調要自然。讀書語速要慢一些。當老師發現學生朗讀的問題時及時指出,並要求學生立刻糾正,而不是説“以後要注意”這樣的話語。

三、借整體感知,訓練學生逐步學會概括課文,推動學生説大段説話。

四、借精讀課文思考問題,訓練學生思維。老師上課提問問題要提的精、提得有價值、有水平,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問題。要求學生不光會讀還要會思考、會寫。這一點對高年級語文教學尤為重要。

五、借總結深化,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六、藉詞句練習,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每一節課堂都應安排學生做練習,既鞏固了當堂的學習內容,瞭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想要為學生節省下時間來做練習,就要求老師要少講廢話,做到精講多練。

七、借課文學習品味語言,學會作者的寫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怎樣讀,就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環節學生首先是初讀課文整天感知,假如老師發現學生標點符號、讀音、長句子讀不到位必須指出,在接下來的精讀課文中,老師的範讀是非常重要的。老師通過範讀,重讀個別詞語、有特殊語氣的語句在教導學生抓住文章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並指導朗讀。學生只有將文章的正確語氣讀出來,才能證明他已經理解了課文。

希望語文教學成為真正讓學生享受語文快樂的課堂,真正讓學生經歷發展的課堂,真正追求實效而不搞花架子的課堂,真正培養學生語文基本功的課堂,真正民主平等的課堂,真正一心為學生的課堂、真正教書育人的課堂。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2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們更加明確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高中教育的定位從我國的社會需求來看,一方面人民羣眾對高質量的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使我國由一個人口大國轉變成人力資源大國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從受教育者個體發展來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要求普通高中教育關注每位學生終身發展的願望與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規劃人生的意識與能力,現階段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通過培訓我們更加明確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1.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2.在課程結構上重視基礎,體現課程的選擇性。

培訓中,通過觀看視頻,閲讀文本和拓展材料,參與老師們的討論、互相學習、經驗交流和相互借鑑,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並且有了新的思考和見解,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啟示。

新課程培訓中,那種相互學習,互相討論,直言不諱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態度是值得學習的,在以後的工作中也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努力探索,積極進行反思和再創造,為課程改革做出努力和貢獻力量。 通過課程培訓,收穫最大的就是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分享了他們的教學經驗,從他們那裏真實的得到了一些教育的真諦。另外就是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進一步瞭解了已經實施課改地區的一些老師的教學案例和一些成功的經驗,在今後的教學中也起到借鑑作用。

經過培訓,對課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認識,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持久性特徵,認識到課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的,還需要不斷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動課改的進程。

在課程改革中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為教育事業不斷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要轉變教師角色,要改變原有的師生關係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做到與學生平等,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實現有效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意義學習,不僅要記住所學的知識,還要理解並且會應用。

高中物理教學提倡探究式教學,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完成教學活動,改變那種自編自導自演的教學方式。要通過教學的實施,讓學生體驗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如何產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學會使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程要求教師實施有效的實驗教學,要實施好演示實驗教學、學生分組實驗教學和學生課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要求教師精心準備,學生分組實驗還要求學生認真預習,要在實驗前明確實驗的目的,直到實驗要做些什麼,寫出實驗步驟和,並畫出實驗表格等,而不是盲目的實驗。同時要祖師好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教師還要結合教學的需要,開發實驗資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的學生興趣實驗,教師要做好實驗分組、協調、指導、評估等工作。這是學生科學探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理習題教學要注意習題(作業題)的選擇,不能過難,習題選擇要聯繫生活,要形式多樣,可以讓學生寫學習心得,讀書筆記,觀察筆記,開展學生課外實驗,並寫出實驗報告,開展學生討論,或者組織學生開展學生論壇,甚至可以讓學生組織教學等。而不再是侷限於書面的作業形式。

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結合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和發展的需要,不能過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更不能對多媒體教學形成依賴,要結合實物教學和實驗教學,不能濫用多媒體教學。最好能自己製作多媒體課件,自行開發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

教師在教學評價上要做到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評價的反饋作用,而不再是注重甄別、選拔作用。教學評價的主體和形式也要多元化,要讓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和社區評價相結合。

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教育的規律和方法,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

教師還要通過教學設計,通過教學活動的實施來提高教學效率,要在每節課所講的知識都儘可能讓學生學會,理解,而不是每節課講很多的知識,或者用大量的教學時間來教學,學生卻仍然學習效率低下,這樣的教學是很難提高效率。簡單地説就是在有效的時間內教的知識要能讓學生真正接受。

教學的有效性有賴於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教學規律,尤其是學生學習的規律,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教師還要不斷學習物理學科的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和物理教學法的知識,要不斷提高我們的專業素養。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不斷提高我們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水平。我們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着眼於整個教育事業,而不能只是為了應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識,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教師在學習上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3

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資助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在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堅持立足實際,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堅持“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堅持“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和-諧全面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在這次學習中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在這段時間裏,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已經看到了新的變化,並且有了較深的體會。

教師的地位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為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參與者。

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而此次棵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擔,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學生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紮根於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於課堂教學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因為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_學生學習,使得大部分的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開展特長教育。學校開設了各類小實踐活動,以活動為載體,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弘揚個性。

從細小處抓起,開展養成教育。在學生理解《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基礎上,認真落實行為規範的每一個條款。充分發揮晨誦、班隊會、紅領巾廣播、黑板報的作用,讓講文明話,看到廢紙主動撿起來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情成為全校學生的自覺行為。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標準。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於現實生活的聯繫。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能和老師發上共鳴,對於教學課堂而言,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總之,在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所凸現出來的尊重多元和個性差異,尊重課程的生成性和開放性,都是以學生髮展為本位的。為此,我們教師必須具備駕馭教材,處理教材的較高能力,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深加工,這樣才能創造性地用好教材。同時,更需要教師角色、評價方式等一系列的創新,以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潮流,進而達到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要求。

我深知,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4

我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也進入了執教生涯的第六年,可以説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這段時間裏,歷經新舊課程是一半對一半,下面我粗淺總結一下自己經歷新課改後的幾點體會。

一、真正從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

新課改給人最直觀、最強烈的衝擊就是教材的全面一新。高中的政治教材從過去的五本必修,轉變為四本必修和六本選修,表面上看必修的教材數量上減少了,但是內容上卻增加了一個過去所沒有的文化生活的模塊,而且增加的選修內容也都是全新的領域。

1、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改變以往以學科教材為本的傾向,強調教材既是教師的教本,也是學生的學本。

2、體現“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改變以往圍繞“應試”要求組織教學內容的傾向,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更多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情感陶冶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3、體現“以行動引導為導向”。改變以往過分強調“落實雙基”的傾向。突出強調知、情、行的統一,並把重點放在“行為指導”上。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感的陶冶、思想品德的培養都落實到行為實踐上。

4、體現“以實踐活動為突破口”。改變以往忽視實踐活動的傾向,突出實踐性,把“實踐活動”設計作為新編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並以此作為突破口,帶動整個教材呈現形式的改革。

過去用舊教材的時候,在教師備課階段我們也在反覆強調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由於受教材內容的制約,我們只能是在教教材。現在進行新課改,首先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容變少了,深度增加了;學生能夠自讀了,深入理解卻困難了;形式更新了,內容更是與時俱進。因此,這也就讓我們政治教師需要真正的轉變教學觀念,先要轉變對教材的認識,把它真正的看作一種幫助學生學習,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

二、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上課是汲取知識的主要活動,是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學的關鍵在於如何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學科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一些教師盲目地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認為只有“討論”才叫課改,只有“合作”才叫轉變觀念,不考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和認知規律,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比如,有的問題討論難度較大,學生無話可説;有的又太簡單,學生不屑一顧;有的討論時間不夠,學生剛進入主題就被拖回來……雖然討論熱熱鬧鬧,但該講的未講清楚,該聽的未聽清楚,使課堂難以駕馭,教學任務難完成,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其實,採用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關鍵在於是否符合實際,是否具有實效性。若是譁眾取寵,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就難以形成。

究竟應該採取何種方式進行教學,不是“新”就好用,關鍵是要滿足學生的需要,能夠結合現有的條件。長期的“灌輸式”到突然的“探究式”學生往往很難一下接受,所以在這種轉變的過程中,學案導學這種教學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過渡作用。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閲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然後,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發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教師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新課改中應用學案導學的方法進行授課主要有如下幾點好處:

1、“學案教學”較好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辯證統一。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雙邊、多邊活動的過程。學案用一系列利用知識點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把學生推到主動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有序有控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學案教學較好地體現了學科知識教學和進行素質教育的辯證統一。學案教學不僅較好地把學習目標交給學生,並在自己學習中得到有效落實。而且注重了知識點的能力價值。每個知識點的內涵,每個知識點的分析整合過程,都是能力培養的過程。學案的設計中強化了問題設計,思路引導。在學案的實施過程中,交給學生足夠思維量,強化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學案實施中的自研互研,注重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總之,學案教學在落實知識的同時,側重了學生的能力培養、素質提高。

3、學案教學較好地體現了能力培養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辯證統一。在學案教學中,教師依案引導,學生有序而學,學習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便於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在學習、掌握知識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變學會為會學,真正的學習是在學生走進課堂之前和在學生走出課堂之後的後續學習。“學案導學”是改革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根據“學案”進行預習,目標步驟清晰,可以避免預習的盲目性,尤其對學習習慣不好的同學,他們沒有預習的習慣,更不知道如何預習,有了“學案”他們可以根據“學案”逐條看書,初步理清教材內容,記錄預習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通過學案導學,讓學生獨立地接觸知識,獨立地學習知識,能夠促使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自主探索,並根據學案的要求,有效地訓練和掌握自主探究的方式。尤其是通過課堂的展示,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悦,把成功化做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更大的成功的慾望,誘發更為主動的參與意識,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生持久的意識,最終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機制。

5、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通過預習學生有了認知衝突,教與學都有了明確的方向,教師只是有重點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點,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學案”提綱充分展現課堂的學習任務和課堂知識結構,學生對照“學案”,只須作適當的記錄,節省了大量板書的時間和學生作課堂筆記的時間,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問題的理解和深化上。另外也提高了學生聽課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由於預習時間有限,學生總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有了問題,聽課自然有了重點,目的性和針對性強了,注意力會更加集中,避免了合作學習中的“跑題”,避免了自主學習的隨意性。

6、將若干個“學案”集中起來,就是一份很不錯的複習資料,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再現學習情景,提高複習的效果。

7、“學案”在導學和助學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在課堂內消化、理解、鞏固和提高,很多思維訓練和練習都能在課堂上完成,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課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開展發揮特長、發展個性的活動,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8、學生在自學時可能提出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師沒有考慮到的問題,課前收集這些問題,有利於促進教學相長。

三、重新認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離開了學,教就沒有存在價值,因此必須確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觀念。教學評價標準也相應當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要求教師更加註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更加註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從課堂的主講成為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和引導者,要求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誤認為不管什麼內容和情況,課堂上老師講的愈少愈好,就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對教師則是一種新的挑戰。它對教師的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深刻挖掘教材內涵,掌握較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更深層次地為學生釋疑解惑。有些教師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內容由學生自己提,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夥伴由學生自己挑,這樣的課堂展現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是教師價值的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的神聖職責,新課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二者不可偏廢。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貫徹“三講三不講”的原則,即講規律、講重難點、講易混易錯點,三不講是指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教師只要是本着這個原則,就能在課堂上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教師需要不斷“充電”以迎接新課改的挑戰

單從教材這一基礎環節來看,教師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過去一本教材教十年的事情不會再有了,新課改後,國家的方針是政治教材要“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真正體現政治教材的與時俱進的特點。因此,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要多關注國家大政方針的變化,各種會議的召開以及學術界對於時政熱點問題的不同分析,只有把握住了這些內容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

其次,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學政治課教學出現了新的矛盾和變化。其中之一是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在開拓創新,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環境之中。改革的洪流、社會、家庭的寵愛和厚望匯合成現實交響曲,伴隨着學生們成長。新課改是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變革,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由此必然會引發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材處理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變革。作為一線的政治教師,我們理應以滿腔地熱情投身進去,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學習相關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斷的變化中尋找適合新課改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促進新課改這一新事物的發展與完善。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5

新課改在我校已開展了一年多,可這期間我一直沒有機會真正的接觸新教材,僅對新課程理念有一些瞭解。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恍然大悟,開始真正的瞭解了新課改的實質。以下是我這幾天的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轉變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本次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我瞭解到新課程倡導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本次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與追求要求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學習方式,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堅持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課程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為交往、互動,沒有交往發生的教學不能叫做教學(最多可以叫做報告)。“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人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學生實踐,更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評價,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強的創新型人才。

第二、拓寬知識結構。作為教師,不僅僅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更重要的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擁有廣博而精湛的知識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要給人一杯水,不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因此,我們老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博覽羣書,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新課程改革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第三、積極探索,創新教法學法。新課改不僅體現在教學觀念、教材體系、教學評價方面的改變,更重要的還體現在教法學法的創新上,推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法的設計和學法的指導上。一種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而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傳授與接受的關係,二者只通過知識和技能等信息媒介進行溝通,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關係。而心理學和學習科學的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應該是認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6

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學習與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今日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並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有個性的發展.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在當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成果顯著,影響廣泛而深遠.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生活,社會文明和經濟活動,還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高中生物課程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為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幾次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倫理關係和情感關係。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師生倫理關係,要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係。師生倫理關係是師生關係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面向新時代,努力創建民、平等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師生倫理關係,真正使師生關係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將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高亮麗的風景線。

師生情感關係,從整體上説,目前的狀況仍難以另人滿意,師生之間的情感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關係,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所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的源泉。優化師生關係,重建温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係改革的現實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係。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要利用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係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改進,力求將中國的教育事業推向一個更新的台階!

幾天的培訓,我的腦海裏充斥着新的教學理念及以人為本的教學態度。關注全體學生,放下架子把學生當作朋友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教學資源共享成為本次培訓的一大收穫。通過培訓對新課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但對具體實施仍有一定的困惑,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

新課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課程理念,如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倡導課程的綜合化,及以課程管理的“去集權化”等。這些理念對廣大教師來説是全新的,在教學實踐中沒有遵循過的,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教師應積極對其做出迴應以推動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傳統教育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忽視表現在很多方面。在課程設置上,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課程曾經是必修課程一統天下,學生沒有迭擇的餘地,傳統的學校管理的觀念和方式有利於控制和效率,但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傳統的課程與教學相比,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鍵一點,就是新課程能夠保障學生的個性化的學生權力的實現,保障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力,就是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求得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種全新的理念對傳統學校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國曆來有精英主義教育的傳統,追求學業成績的優秀,追求在考試競爭中打敗同伴,脱穎而出,這是一種精英主義的教育,它是以犧牲很多學生的發展為代價的,新課程就是從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力,求得每一個學發展的角度來對學校文化進行重建的,在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為了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有個性的發展。在課程結構上開設大量的選修課,讓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標準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自由發展的機會。從而實現個性發展。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7

自20xx年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更多。除了各級教師培訓中接觸最新觀念和了解學科前沿,觀摩其他老師研究成果外,學校組織的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也為我們的常規教學帶給了一個交流平台,指導着我們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我們也因此能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此談談自我的幾點感想和收穫,期望能夠引起老師們共鳴。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為教師帶給了開發自身潛力,發揮自我潛力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我的主角,重新改善自我的教學。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用心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透過每週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透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為學生帶給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樣學而不是老師怎樣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各種潛力。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雲裏霧裏,總是認為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好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用心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

師生關係的和諧,首先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於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裏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才會因此發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裏,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才會簡單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潛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歎,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務必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齊完成任務,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羣眾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資料、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段愉悦的情緒生活和用心的情感體驗,幫忙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不僅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用心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忙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職責感。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能夠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能夠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好處上來説,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為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齊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能夠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我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好處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潛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後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探索、繼續努力。著名教師李鎮西以前説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我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我會以此為鑑的。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8

8月26日----8月27日,我有幸參加了崇陽縣教師國培學習,感謝這次國培,經過半個月的培訓,我覺的自己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理論上,都有許多的提升;無論在教育上,還是在教學上,都有許多的收穫。對照自己以往的工作,我感到還有許多不足,還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值此在培訓之際,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教育教學方面

“幼兒園教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這是教授講座中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也讓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我們以往過於關注孩子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簡單地認為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便能搞好教育教學。其實則不然,因為幼兒園真正要給孩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規則意識,良好的成長狀態。讓他們成為身體健康、性格陽光、受人歡迎的人;成為堅強勇敢、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人;成為能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習慣的人。 這次國培中不僅講到了湖北省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發展趨勢和中國學前教育發展概況,亦提到了學前教育大發展帶來的問題,也提到了教師教學方面的問題,並用國外學前教育課程進行舉例,展現中外教學區別使我們瞭解到現今教師隊伍數量缺、素質低、不穩定,而且教學資源缺乏,幼兒讀本、教具學具玩具數量少、質量差、不繫統等信息的同時,也請來一些優秀教師進行課程師範,通過這些使我意識到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堅持學習,勤於研究,善於發現,

才能勝任。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研究中發現,在學習中進步,才能把組織交給的幼教工作幹好、幹出色。於是這又讓我感到: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不僅僅是使命光榮,而且也責任重大. 讓我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良好的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的關係,從“以幼兒為本的幼教,適應社會的幼教”出發,備課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重視示範作用,作好表率,搞好直觀教學,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實現教育的理想目標。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在經過了第一階段的教師培訓之後我對“教師”一詞有了新的認識,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

國培,讓我收穫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收穫了希望。培訓結束了,新的工作開始了,作為一名教師,此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在新的時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只有進一步跟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專業化水平才是我們成長的途徑和最大的收穫。

最後, 我想對國培項目組的所有工作人員説聲:謝謝!專家教師們,你們辛苦了!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欣賞 篇29

一年一度的培訓學習,都是為了搞好教學工作,適應新一輪,新形勢下的課程改革工作,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創造力的開拓型人才。為期一週的新課程培訓讓我學到了新的東西

通過一週的遠程培訓,引發了老師們對於教育、教學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師都對新課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穫,對於這次遠程培訓我個人感到:

1。 這個培訓平台不僅提供了老師們一個學習的空間,同時也給老師們一個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意見的一個很好的平台。這種形式的培訓很好(在網絡順暢的情況下),希望以後各級教育部門儘可能多的採用這樣的形式進行培訓,提高培訓效率。

2。 加強了對高中新課改的整體瞭解,對教材的結構,教材的內容,實施與評價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新課程更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新課改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保護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習慾望。

3。關於教學方式改革的幾個具體專題,包括探究教學,實驗教學及概念規律教學這幾個問題的討論,老師們一致認為對他們以後的教學實踐參考幫助很大;對一些具體問題提出的研修內容,包括新課程中的疑難問題案例,課程資源開發等幾個方面,使老師們對新課標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通過這次培訓,老師們也產生了一些疑問,現歸納如下:

1、儘管培訓中在線研討了今後大學聯考怎麼考得問題,但是並沒有一個結果,那麼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就不能減少,為了大學聯考題海戰術又不可避免了。

2、對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3、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成績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4、對學生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許許多多的心得與感觸卻不是這麼一兩句話可以説完的,這次培訓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期待能有機會再學習。遠程培訓讓老師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教學的新思路,真是學有所得,培訓結束後每位老師的培訓心得,發自內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師以新課標寫的一堂課教案,雖説不一定完全適應新課程教學,但也是一種大膽嘗試,理念已先行,但實踐才剛剛開始!相信我們一定會在新理念的引導下,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克服困難,開拓進取,探索規律,開拓出我校教改的碩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epoy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