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經驗交流材料 >

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

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

每個教師都有不同的教學經驗,通過分享的教學經驗中,要虛心的學習先進的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的範文,歡迎閲讀!

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

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篇一

迎着青春的朝陽前進,播撒智慧在希望的原野上

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裏和大家交流,很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認可和肯定,謝謝大家。聽了前邊幾位優秀教師的精彩交流,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和他們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但是我是個善於思考,善於學習的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

回望自己的從教歷史,也不過是聊聊幾頁,還是那麼匆忙,舉目四望,在坐的各位,可以説都是我曾經學習過或者將來要學習的榜樣,在此,我就自己從教以來積累的點點滴滴和大家分享下,説的不到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正。

一、我想和大家分享下對於做事和工作的態度。

不論是骨幹教師,還是準骨幹教師,只要是一位教師,那麼對待教師這個職業的態度都是最重要的。試想一下,一名教師,他自身都不熱愛他的職業,自身都沒有激情,沒有心情去對待他的職業,那麼他又怎麼可能教的好書?又怎麼可能在他的職業道路上有成就?我們通常説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覺得只要你用心去做,去對待一件事,那麼一切都將變得可以!有條件時能成功,沒條件時你也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獲得成功。

話説當年,對於教師,我一直都是敬而遠之的,很小的時候就很怕老師,但卻很聽老師的話,很崇拜這個傳説中的偉大而神聖的職業,但是我的理想不是教師,因為我不太喜歡成為別人的榜樣,“人民教師”、“為人師表”想想這八個字,就覺得壓力山大啊!直到後來有一天,我被現實開了個玩笑,讓我來到了桐木國中,而且一來就是四年,所以最初我一直都有點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於是我給自己提了一句話來聊以自慰, “誤入塵網中,一去不知多少年”。 雖然那時候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來到桐中以後,我慢慢認識了在坐的各位老師,慢慢了解了他們的種種敬業奉獻無私的精神,讓我對教師職業有了新的認識,讓我明白了我身上的責任和肩上的分量,也讓我明白只有不敷衍現實,現實才不會敷衍我。 如今的我感覺到教師職業的幸福,當自己的所學被學生無盡的放大,放大,在放大的時候,那是多麼的自豪和幸福。

不論過去如何,不管將來怎樣,只要我們現在還活着,還在工作,那麼我們就應該用心去做,用積極向上的態度時刻警醒自己。我們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

二、我想説一點我個人在構建良好師生關係中的幾點感受

(1)多觀察,勤思考,善研究

在對待學生方面,我沒有班主任那麼循循善誘,我也沒有語文老師那麼情滿校園,但是我也有我的一套法寶,那就是,觀察、思考、研究。最簡單的,觀察學生的穿着,就可以瞭解學生的養成習慣和家裏的經濟狀況;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他身邊的朋友,就可以瞭解學生的素質高低;觀察學生平時的活動和可與生活就可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等,只要你留意觀察就可以手機到很多學生的信息,然後把這些信息稍加篩選再和學生平時的表現聯繫起來,加以思考,研究就可以發現學生的很多特點,包括學生的優點、缺點、愛好、特長、強勢、弱點等等。掌握了學生的這些信息,那就等於是掌握了這個學生,

(2)利用有效課堂,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我們學科老師一般和學生接觸的機會相對較少,除了課堂以外,基本上就沒有多少機會了,所以要想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喜歡學你的課,那就要利用好有效的課堂時間。在傳授知識的恰當時機和學生進行必要的情感交流,以達到相應的目的。去年我帶九年級兩個班的物理,經過後來對學生和一些老師的調查,發現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很濃,喜歡上我的課,覺得上課很輕鬆,很享受。

(3)調動學生的好奇心

我們常説好奇害死貓,可見好奇心有多大的魔力,如果一個老師能充分的利用好這個資源,那麼還用擔心學生學不會知識嗎?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學校的10m光纖資源,查找一些與課堂知識相關的古代或者是最新的能調動學生好奇心的奇聞趣事,從而更加增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自己想弄明白怎麼回事,實踐證明,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對於中上等學生來説。比如説在學習磁鐵的時候,我就給學生講述了一個關於秦始皇修建“卻胡門”的故事,在學習液體蒸發的知識時,我給學生介紹了玩具“飲水鳥”可以永遠不停的喝水,學生都感到很神奇,不太相信,後來我網購了一隻飲水鳥,放在我房子,一直喝水到斤,還沒喝飽呢。這樣學生就非常想知道那些奇聞異事到底是為什麼,怎麼發生的,正好可以自己去弄明白,即學會了課堂知識,又增長了見識,可以説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三、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認為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時刻別忘了學習

對於學習,我想説,很重要,也很必要。正由於我們年輕,我們的職業規劃上大面積還是空白,所以我們更應該學習,用不斷更新的知識去描繪我們精彩的職業生涯。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三方面着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一)向學生學習。

人人都説老師是要有耐心的,可我發現懂事的學生也是有耐心。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也是檢驗我們的標準,他們也是有思想,有頭腦的人,他們有很敏鋭的洞察力和純真的心靈,他們很在意每個老師的一舉一動,甚至是老師的業餘生活。 所以我們要尊重他們,要多和他們交流溝通,用我們自己獨特的魅力去吸引他們,讓他們親近我們,從而接受我們的知識。當我們真的用心去對待學生,把他們真正當做有頭腦的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們真的很有頭腦,他們也懂得感恩,他們也懂得是是非非,有很多學生甚至懂得很多我們都不懂得東西。我們應該充分的瞭解學生,多觀察他們,多研究,多分析,才能更好的駕馭他們。

(二)多向老師學習。經驗就是財富,雖説這東西不能照搬,但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往往能事半功倍。站在講台上才覺得自己的簡陋,而學校提倡的多聽課真的非常好,説真的我每聽一節課都有一種啟示,都有收穫,包括教學的方法,教案設計,課堂組織,學生調動,練習安排,作業的佈置,可以知道課原來可以這樣上。我主動聽過劉呈斌老師、趙寧老師、王靜老師、王文博老師等多位老師的多節課,他們的課堂,各有特色,聽完之後在結合自己上課的特點,就可以幻化出精彩絢麗的優質課堂了,尤其是看了劉呈斌老師的教案,才真正懂得教案原來可以寫得這麼工整、詳細、有條不紊、思路清晰。 我深深的感覺到,聽別人的課,思自己的課,可以讓自己的課堂變得越來越完美,尤其是在同樣的問題上,遇上不同的處理方式時,可以驗證不同的教學效果,這點對於我們初上講台的老師,十分的有用。

(三)向現代信息學習

網絡是個寶,怎麼用怎麼好。我是信息計算專業畢業的,我深深的知道網絡的強大,只要是你遇上的,或者是想到的問題,他都能解決掉,那句話説的好,有事找“百度”!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這些年來,我從網絡上汲取了很多很多很多用用的資源和知識,咱們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網絡永遠是走在時代的前沿,與世界同在,我們年輕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資源,與時俱進,不能讓自己out了,不然我們的學生都會不屑於我們的。

今天就這個機會,我在這裏也和大家分享一點我個人在教學中處理多媒體的法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篇二

教師的工作,特別是國小教師,就其本身的性質和邏輯來説就是不斷地關心兒童的生活。作為教師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我們面對的少年兒童是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這就是—愛。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原則。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大門的鑰匙,也是做好教師工作的前提基礎。教師如何把愛化作一顆火種,點亮學生呢感的心燈,讓學生臉上綻放光彩呢?本人來淺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一視同仁,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應該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信任我們,因為我們是教師、導師和人性的榜樣,我們必須嚴格地、堅持地關心學生。毫不妥協地反對我們教育工作中那種對學生漠不關心、冷酷無情的現象,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他告誡教育者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後進生”。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説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但我們應該對“後進生”多一點“偏愛”,決不能輕易“賜與”他們“差生”、“傻瓜”等稱呼,隨意判刑為“無藥可救”、“沒出息”,或者姑息、縱容、放任自流。

歷史上,當初的“後進生”後來成就非凡者大有人在:如德國大詩人海涅,大科學家牛頓,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所以我們應該將濃濃的師愛灑向學生,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應該以慈母般的關愛去點燃他們心靈的火花,讓學生感到老師是真誠的,因而信任老師。那年我剛接四(2)班時,班裏有個學生厭學、怕學,經常遲到,期末檢測成績語、數雙科從未達到十五分;連平時讓背一首古詩都背不出來,對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取笑,他毫不在乎,若無其事。有一年放國慶假,他在家裏受村上一些小青年的引誘參與賭博,收假後上課無精打采。

我瞭解實情後沒有諷刺他、歧視他、轟走他,而是像慈母對待有病的孩子一樣親近他,和風細雨地開導他,親自到他家和他父母講清情況,和他促膝談心,不厭其煩地給他講道理,指出賭博的危害性。要求他認真改正,鼓勵他努力學習。經過師生幾天開誠佈公的交談,這位學生醒悟過來了,改掉了許多不良習慣,大膽問同學問題,主動背誦、默寫古詩。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他成為一名愛學習,愛上課大膽發言,團結同學、尊敬老師的學生,期末檢測語文69分,數學61分,是一名全校公認的進步生。

二、真誠的愛。人人都有自覺能動性,有自尊心和虛榮感,只有他的人格受到尊重與信賴,他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尊重學生的人個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學生並不意味着放鬆對學生的要求,相反,不斷嚴格要求學生,包含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高度信賴,真正體現了對學生的高度尊重,因此,要寓嚴格要求於尊重之中,尊重學生與對學生的嚴格這兩方面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輔相成的。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尊重和關愛。

教師只有把對學生的愛建立在朋友的基礎上,師愛才會匯成一片亮麗的風景。老師只有真正平等地把學生當作朋友,學生才可能無拘無束地敞開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師的教育,否則就有可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不僅扮演教師的角色,更應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教師要使自己處於與學生平等的地位,自覺意識到並且使學生也意識到雙方在人格權利上享有同等的“待遇”。

所以必須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但是這就得付出巨大勞動,花費許多精力,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學生去參觀旅遊,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錯誤的。建立師生的友誼,這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明智,我們的信念和我們的情操去鼓舞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可以從平時的授課形式上去改變,課堂上把學生當作學習主人,學生有權力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們要耐心傾聽學生髮表意見,不要輕率對學生的觀點橫加批評。鼓勵學生講真心話,多交流。我們絕不能搞一言堂。課堂上用平等的語氣和學生對話,傾注自己對學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使學生充分相信和理解老師,從而實現了學生感到真愛存在的目的。

分享教師的教學經驗篇三

燦爛的金秋盛載着沉甸甸的收穫,嶄新的學年,孕育着希望與憧憬,在這個美好的時刻,作為國小的一名教師,參加今天的座談會,心情非常的激動,市委市政府及各級領導對教育的重視,對教師的關懷使我如沐春風,倍感温暖,多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為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得到了領導的鼓勵和表彰,我充滿着感激,謝謝各位領導的關懷和信任。

一、教師要學農民——尊重個性,精耕細作

農民種地,他們從來不強迫莊稼按照一個模式生長 ——因為他們知道那樣做肯定是徒勞無益的,他們只是勤勉地澆水、施肥、噴灑農藥,為每一棵莊稼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地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於是,他們在秋天才有了屬於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收穫。

教育何嘗不是如此?

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工業的特徵是流水線,是標準化,而農業的特徵是生態化、多元化。學會用生態的多元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為生物的多樣性,才顯得如此生機勃勃、如此美侖美奐。

增加了評價的尺子,就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了成功,從而使他們做一個好學生的願望得到滿足;這些心理因素對他們取得新的成績又起到了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埃及金字塔的啟示

小的時候學習歷史,便驚歎於埃及奴隸在建造金字塔時的巨大創造力與藝術匠心。數千年來,對於奴隸創造這一亙世奇蹟沒有多少人懷疑過。但瑞士一個鐘錶匠從自身的體驗中解開了這一千古之謎。因為,在自由的狀態裏,他可以將鐘錶製作的誤差減少到零;可在監獄裏不管如何努力,也不能將誤差減少到十分之一。所以,他不相信一個在不自由狀態下的羣體可以創造出如此偉大的世界文明。於是,他斷言:金字塔建造者肯定不是失去自由的奴隸們,而是一批虔誠的自由人。

事實證明,這種思考是正確的。一個行動與心靈都不自由的人,不可能完成一項最壯美的事業。因為,這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更有心態,特別是審美觀照。審美必須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完成,而且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心靈的自由與愉悦。一個被囚禁起來,失去自由與快樂的人,無法再去審美性的創造。

20xx年,埃及向世界宣佈:金字塔是由一羣歡快的自由人創造的。教育也是如此。老師之教,學生之學,本應當如孔子、蘇格拉底一樣,相互間一起快樂地探索求知,而不是一種身心交瘁的苦役。既然如此,就要給老師和學生以最大化的自由,讓他們在審美中享受教育與學習的快樂。

正是基於這種思考,李希貴要完成一項心靈的使命——讓自由迴歸老師與學生,《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應運而生。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孩子的接受能力越來越強,各種各樣的活動越來越多,工作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份沉靜、保持一份寂寞、保持一份清高。教育是最清苦的行業,教師 是最辛苦的羣體,但我們既然選擇了教育,就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騖,為下一代負轉自責,為民族的未來負責。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但這裏的舞台更寬廣;外面的生活是絢爛的,但這裏的風氣更純淨;外面的前途是美好的,但這裏的意義更崇高、更神聖。教師職業,同樣能夠實現你的人生理想,創造你的人生價值,而且,比起其他職業來,這裏更容易讓你找到心靈的快樂和精神的幸福。只有教師發展了,學生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我們需要大膽地去追求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只有教師教得快樂和幸福,學生才有可能學得快樂和幸福。

三、教育是慢的藝術——蝸牛和智者散步

有一天,上帝給智者一個任務,叫智者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實在是太慢了,智者不斷的催促它,嚇它,責備它。它卻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智者,彷彿説: ‚我已經很盡力了!‛智者又氣又急,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蝸牛受了傷,反而爬得更慢,後來乾脆趴在那裏不動了,而筋疲力盡的智者也只好看着它乾瞪眼。無奈之下,智者不禁有些奇怪:上帝為什麼叫我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呢?

又有一天,上帝還派智者牽着那隻蝸牛去散步。看着它蜷縮的身體驚恐的眼睛,智者不禁起了憐憫之心。智者不再催它逼它,乾脆跟在它的身後,任蝸牛慢慢地向前爬。咦,這時候,智者突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是花園。接着,智者聽見了蟲鳴鳥叫,感到了温暖的微風,還看見了滿天的星斗。陶醉之餘,無意中向前一看,呀,蝸牛已爬出好遠。等智者跑步趕上它時,它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迎接。未等智者開口,它已經帶着自信,奮力向另外一個‚驛站‛爬去。智者忽然明白:原來上帝不是叫我牽這隻蝸牛去散步,而是叫這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在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要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不要一味地去責怪孩子,也不要過分地去安慰孩子,要有一平常心去對待孩子,靜靜地去看待孩子理解他耐心地聽他訴説。相信孩子能行,還要想辦法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行。讓孩子輕裝上陣,讓孩子自信自強,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才會取得好成績。體會生活每一階段的樂趣,相信在陪孩子成長的每一階段都會收穫多多。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生命化教育課題的一個重要理念。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這本書的主編張文質先生在談到生命教育的‚關鍵詞‛時,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閒、優雅、細節‛,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的姿態和心態。慢教育並不僅僅侷限在課堂短短的40分鐘之內,而應包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這樣一個意義來講,老師真的需要處處留心教育資源,關注教育對象,以一個等待的姿態傾情投入教育,時刻關注生命的成長。

回顧自己的成長,離不開領導的關心與幫助,榮譽代表過去,我會永遠記得一句話:生活中充滿了問號,生活永遠是個逗號,生活要永遠追求感歎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各級領導的培養與期望,以人民教師應有的模範品德良好的行為去教育和影響學生,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標籤: 教學 教師 經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yan/oe7o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