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經驗交流材料 >

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經驗材料大綱

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經驗材料大綱

2011年,我區農村公路建設按照全市交通工作會議精神,狠抓落實,一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通村油路建設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區共有14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247個行政村,21個居民委員會,全區人口總數為53.9萬人,農村公路總里程1154.3公里,其中縣級公路232.7公里,鄉村公路921.6公里。“十一五”期間,共建成通鄉油路232.7公里,通村油路216.9公里,總投資3.6億元。通油路里程佔公路總里程的39%,已通油路行政村130個,佔全區行政村總數的53%,還有704.7公里村級公路未通油路,力爭“十二五”末完成。我們的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導、多元投資;全民參與;建管養運安全面發展”。

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經驗材料大綱

一、政府主導,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松山區屬於自治區級貧困縣,公路交通基礎弱、底子薄、起點低,經濟結構單一,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大部分鄉村都屬於貧困山區,東西部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但農民羣眾修路意願強烈,“十一五”期間,松山區政府緊緊抓住國家、自治區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機遇。以“五個強化”全面帶動農村公路建設。

(一)科學謀劃,強化統籌

區委、區政府將農村公路建設置於經濟發展的大局來統籌考慮,堅持做到“三結合”:一是與綜合交通規劃相結合。把農村公路作為整個綜合交通網絡的延伸和完善。二是與城鄉統籌發展相結合。農村公路圍繞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建設與發展“雙促進”目標。三是與農村產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公路規劃促產業發展,產業發展促農村經濟的原則。制定了科學的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規劃。

(二)政策配套,強化支撐

松山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把“公路富區”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確定為十件惠民工程之一。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加強資金籌集工作,松山區政府承諾除了國家補貼資金外,其餘資金全部由公路項目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及行政村負責解決,並協調解決建設中有關征地、青苗、拆遷補償及無償提供料場等問題。

(三)健全機構,強化領導

為了確保農村公路建設的順利實施,松山區政府成立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由區委、人大、政協的分管領導和交通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公室在交通局,辦公室主任由交通局長兼任,全面負責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同時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區政府的主要領導還親自帶領小組成員到實地考察,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具體責任。真正做到了機構、人員、職責、經費“四落實”。

(四)多方籌資,強化投入

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上,我們是按照交通規劃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以最少的錢,修最好的路。採取國家投、財政補、政策扶、社會捐、銀行貸、羣眾出“六個一點”的方式,引導各類資金多元投入,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2011年由松山區財政局擔保,松山區公路管理段從農發行貸款1.2億元,全部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地方自籌資金。保證了我區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完成了“十一五”通鄉油路建設任務。

2011年在農村公路試點工作建設中,借鑑其它地區公路建設的先進經驗,採取了兩種辦法,解決了資金問題。一是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按照交通局的要求,負責項目前期工作,委託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並按每公里估算資金負責地方配套資金,須提前打入交通局指定的專用賬户。經交通局核實後,把該項目列入本年度建設計劃。二是松山區交通運輸局負責爭取上級補助資金每公里25萬元,並每公里配套10萬元。不足部分全部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解決。在積極性高,具備條件的穆家營子鎮、老府鎮、崗子鄉、上官地鎮、太平地鎮進行了通村油路試點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逐步完善“政府主導、多元投資、全民參與”的鄉村油路建設機制,也為下一步農村公路養護體制創新積累了經驗。

(五)創新質保機制,加強質量管理

在工程管理中,我區始終堅持五個“確保”,既:確保規範到位。松山區交通局嚴格按照公路招投標法和自治區農村公路建設、質量、進度、變更、計量、支付等管理辦法;確保管理到位。實行“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項目法人管理”的四級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技術標準到位。在區交通局、紀檢監察局、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共同監督下,嚴格落實工程建設質量監督體系,確保施工質量;嚴格履行建設程序,在工程變更中,邀請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負責人到現場實地勘察,核實工程變更數量,完善變更手續,確保資金合理使用;確保質量檢測手段到位。松山區交通局成立了質量監督所,負責所有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監督工作,強化了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監督手續。確保質檢監督到位。通過多途徑、多形式、多層次加強對一線的技術支持和培訓服務。

二、採用技術等級多標準、路面結構多樣化

根據我區地方政府自籌能力及交通發展規劃,在設計中,採用了多個技術標準:路基寬6.5米—7.5米不等,路面寬6.0米、5.0米、3.5米不等,橋涵按公路-ⅰ級進行設計,路面結構層根據松山區的實際及交通量大小,因地制宜,基、墊層厚度15—25釐米,材料採取了就地取材,面層為18—20釐米水泥混凝土,主要是注重“經濟、安全、環保、實用”,並做好必要的排水和防護工程,提高公路抗災能力。2011年農村公路建設試點路段在交工驗收中都達到了優良品級。

三、羣眾積極性高,持續掀起農村公路建設新高潮

通過政策引導,激發農民羣眾修路的積極性,引導農民羣眾發揮主體作用,主動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聘請沿線羣眾擔當義務監理員,加強了質量監督管理。2011年的通村油路建設試點工作,完成通村油路62公里。工程質量得到了沿線人民羣眾的的一致認同,“要想富,先修路”,“經濟發展,公路先行”已成了松山區人民的共識。為完成十二五通村油路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利用電台、廣播、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村公路建設成果。抓好示範,典型引導。把已通和未通油路沿線村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從現實中使廣大農民羣眾接受教育和啟發,並轉變為自覺的行動。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充分尊重民意,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公路建設除上級投入資金外,還有很大缺口需要靠“一事一議”來解決,充分尊重農民羣眾的意願。

總的來看,我區在農村公路建設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與全區人民羣眾的期盼還有一定的距離,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立足自身實際,借鑑兄弟旗縣的經驗,取長補短,揚帆鼓勁,為全市的農村公路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yan/lxgj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