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經驗交流材料 >

黨員幹部考察材料寫作要點把握

黨員幹部考察材料寫作要點把握

考察材料是幹部考察工作最終完成的重要一環,是選拔、任用幹部,加強幹部管理的重要依據。考察材料能否勾畫出幹部本人的真實面貌,體現出每個幹部的性格特徵,也就是文學創作中常説的“這一個”,是關係到能否選準、用好乾部的大問題,應引起我們幹部考察部門的高度重視。

黨員幹部考察材料寫作要點把握

不少幹部考察材料存在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是,考察材料千人一面。表現最明顯的是三個“基本一致”:

框架基本一致。一般是,第一段反映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政治表現,第二段、第三段反映幹部的組織領導能力、熟悉哪方面工作、工作實績、事業心責任感等,最後一段是幹部的“不足之處”。在最後一段之前還習慣於專設一段,東一句、西一句、拉拉雜雜地填補幾句“為人正派,團結同志,有口頭表達能力,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等比較抽象的內容。

素材基本一致。例如,不管説被考察對象政治上堅定也好,強也好,考察材料基本上都是“能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等內容。再如,説一個被考察對象熟悉經濟工作,考察材料中不是説其“主持制定了‘九五’計劃和2011年遠景目標綱要”,就是“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推進兩個轉變”。寫來寫去,考察材料既沒有上下之別,看不出被考察者是省級幹部,還是地、縣級的;也沒有主次之分,看不出被考察者是主要領導,還是其他領導成員;甚至沒有地域之差,看不出該地領導幹部與它地領導幹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語言基本一致。如要説某幹部組織協調能力強,例子不是“能團結一班人,善於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就是“能堅持民主集中制,注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幾大班子比較協調”。説某人作風深入,不是説其下“工廠”,就是到“農村”,要不就是“能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反映幹部的不足,也總是翻來覆去那麼幾句話:“批評人有時注意方式方法不夠”、“有時急一些”、“有時處理問題過於謹慎、魄力小一點”等等。至於被考察者到底有哪些特點,到底在哪些方面與他人不一樣,則看不出。

造成“千人一面”的原因錯綜複雜,主要是:

有時考察任務急,要求快去快回,使考察工作蜻蜓點水,走過場。由於考察沒深度,只好憑大體印象、既有“經驗框框”湊資料,缺什麼補什麼,拼來拼去,交差的只能是一份內容“完整”的“大路貨”。

考察方法過於簡單,沒有真正摸準、吃透被考察者的情況。考察中,主要採用個別談話方式。該方式有明顯的侷限性:一是有時聽不到真實情況。有的談話人,或有“害怕”(怕反映情況外傳後,被打擊報復)、“應付”(事不關己,敷衍了事)等心理,或有“送神”(希望被考察者快點走)、“幫忙”(與之關係好,幫着説好話)等雜念,結果使談話情況失真,誇大成績,隱瞞缺點。二是即使談話人出以公心,但受臨時召集準備不充分、記憶不確切或表達能力弱等因素所限,談話內容往往是概念化的、籠統的、沒有經過驗證的情況。據此,難以全面、準確地分析、評價幹部。三是談話時,往往談工作多,談性格少,因而,考察後得到的共性的情況多,個性的情況少。

由於主、客觀的原因,導致考察材料在寫法上公式化、雷同化。主觀上,一方面,每一時期組織系統都以會議、發文等方式對任免材料(包括考察材料)提出統一、規範的要求,按“規定”框框寫,八九不離十,好通過。另一方面,有時考察人員有顧慮,對問題不敢寫,或擔心寫多了難交代。客觀上,一方面,各地都圍繞中央部署而工作,也就是説,各地的中心工作都一致,考察材料大方面的素材也一致。另一方面,無論領導幹部個人條件怎樣,不管其在什麼崗位、什麼地方工作,對他們選拔、任用、管理的原則都是相同的,考察材料要圍繞被考察者的“德才”情況而展開,要按照“四化”方針的要求來反映。因此,如果考察者工作不深入、不細緻,在體現幹部個性方面沒有充分佔有資料,寫出的考察材料自然難與他人有別。

考察材料只有貼近實際,寫出性格,才能形神兼備。

寫好考察材料,首先要把功夫下在提大學聯考察質量上。要認真選好談話對象。談話對象的選定,除按《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規定的範圍,選一些情況熟、作風正、認識水平高、表達能力強的同志,並儘可能給予一定的準備時間外,還應注意談話對象的廣泛性,以充分聽取意見。考察前,應先對被考察者的現實表現、工作基礎、各方面人際關係、羣眾來信來訪情況、紀檢審計部門的反映、新聞輿論正反兩方面的報道等作些瞭解,擬定考察重點。考察時,可設專人,建立熱線聯繫電話,接待各方來訪,不能趕進度,圖省事。對所反映的有關問題應作了解,搞不清楚的應請有關黨委(組)核實,不能得過且過。對談話對象應循循善誘,正確引導,使他們既放下包袱,又不感情用事;既談工作情況,也談被考察對象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的特點。

在個別談話的同時,通過採取民主測評、民主評議、隨機抽查、問卷調查,通過把任前考察與中青年幹部黨校培訓班跟蹤考察、屆會考察等情況結合起來,通過認真查閲被考察對象的工作總結、有關會議記錄、人事檔案、學習書目、讀書筆記、黨校和其它各類學習成績、各時期考察材料、領導談話要點等資料,通過廣泛收集真實、具體、能夠反映被考察對象性格特點的典型事例和材料等,儘量搞準被考察對象是否真正掌握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是否對一些社會思潮、社會現象有較強的政治敏鋭性,是否在履行職責中能夠提出切合實際、得到羣眾擁護的思路,是否採取了比較積極、穩妥的工作措施,是否在本職和其它各項工作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等。

在深入考察的基礎上,要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被考察對象。評價幹部應堅持兩點論,注意區分表象實象、真象假象。有些表象,可能反映複雜、隱祕的情況。如通過深入、細緻地瞭解被考察者是實事求是,還是虛報浮誇;在困難面前,是積極進取,還是怨天尤人;在不正之風面前,是大膽抵制,還是講關係、看來頭、曲意迎合;在選人用人上,是任人唯賢,還是任人唯親等,可以從中進一步掌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有些真象,可能被假象掩蓋着。如有的幹部看似頭腦清醒,有思路,實際是上巧舌如簧,唱功足,做功差;有的幹部看似有開拓進取精神,實際上是沽名釣譽,雷聲大,雨點小;有的幹部執行上級指示看似態度堅決,實際上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幹部看似羣眾基礎好,實際上是“怕”字當頭、多栽花、少摘刺,遇着問題繞着走。有些缺點,可能與優點是伴生的;有些不足,可能與客觀情況相關聯,等等。應透過撲朔迷離的表象、假象,聯繫被考察者的工作崗位、性格特點、成長過程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既不能憑一時一事下結論,也不能一好百好,一俊遮百醜;既不能用“高大全”的眼光尋找幹部的不足,也不能對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一時看不透、看不準的事,不要急於下結論。可擴大談話範圍,進行專項調查,深入分析論證,認真聽取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幹部的綜合評價,必要時也可聽聽其他地方、部門領導同志的意見,直至搞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多數人的意見,哪是幹部的主流和本質。

至於考察材料的寫作方式我認為應從重一般、輕個性的習慣套路中擺脱出來,使考察材料儘可能做到形神兼備,個性鮮明。

我們知道,領導幹部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別的社會羣體,他們在不同地區、不同崗位上,展現了多彩的聰明才智,創造了不同的業績。他們豐富的社會實踐和鮮明個性,為我們寫出形神各異的考察材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考察材料應根據考察情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提煉出人物的德才表現和性格。同時找出最能體現這些特徵的思想、行動、言論、軼事及數字,並運用有特色的語言,以性格反映德才,將性格融於德才表現之中。對能展現人物個性、性格的情況可以多着筆墨,對共性的內容,或不是很突出的情況,可以不寫。“不足之處”應當寫實,對難以概括的問題,應以事例説明。還應拋棄八股文的文風。只要考察材料能真實準確地反映被考察人的真實情況,就不必拘泥於某一固定格式,也不必拼湊字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yan/ezw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