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

這個夏天對於我們參加支教的同學來説都是難忘與精彩的。在那個簡陋的校園裏,我們初嚐了當老師的滋味,除此感受到當一位老師的責任與不易,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身為一個老師所享受到的巨大的幸福,而那份幸福是來自那一羣可愛純樸的學生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在這次支教活動中,我一直思考我們教育學的老師向我們提出的三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是一位好老師,如何是一位好學生,如何是一節好課。

(一) 如何是一位好老師

一位好的老師應該有好的專業技能和理性的、豐富的愛。這次支教我們去的那個學校,就非常考我們的專業技能,因為一切都是“原始”的,什麼輔佐工具都沒有,我是切切實實的上了兩節語文課,一節是《氓》,一節是作文課(如何寫好作文的開頭與結尾),兩節課都要做很多的板書,跟當地專業的老師的板書一比較,就看出差距,我想一位老師的水平從板書就可以略知一二了,還有運用聲音的抑揚頓挫方面我們也有待加強阿。總覺得一實踐就好多平常忽略掉的問題都會出來的,我想這也是支教給我們的一份財富吧——看到自己的不足。另外“愛”是每一個老師必須具備的,然而怎樣適當的、理性的去“愛”確是一個難題。我們初為人師,總是想着要注意學生的自尊心,不要因為一時的大意而傷了學生的心,但是其實,經過這次我明白,批評不代表着傷學生的自尊,相反,在他們這個你年齡階段,需要的是亦師亦友的老師,有時適當的嚴厲的批評反而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不過我覺得批評後老師可以適當的懇切的和學生聊聊,講明自己的用意,其實學生都是可以理解的。通過這次支教我明白到,我們知道的實在太少,我們離好老師的距離還很遠啊。

(二) 如何是一位好學生

每一個老師都渴望好學生,但是怎麼樣才是好呢?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標尺,其實,一位好老師,就是要清楚的看到學生的缺點,助其改正,而更要不斷的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助其增長自信。其實,我覺得,只要我們當老師的不要放棄,不斷的給學生鼓勵與要求,學生也會努力的向着你的期望值靠近的。我在上完作文課後我們班來了兩位新同學,我説,你們也寫一篇好不好,起初他們推遲説不會寫,不過經過我再三催促他們也寫,居然都寫很好。還有一些學生寫得不是很好,我跟他們修改講解後,叫他們再寫一遍,我發現每個同學都有進步。所以説,只要我們不絕望,學生也不會讓我們絕望的。(三) 如何是一堂好課

我們這次的講課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大家都充滿激情,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語文課,講的就是感染,如果你自己都興致缺缺,那麼又如何感染學生呢?不過我也看到了自己講課的一些不足,就是重點不突出,我想這是需要加油的。

在這次支教活動中,其實我們都受到了很多啟發,無論是從別人身上,還是從自己身上,我覺得身為一位老師,就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時時提高自我,這樣才能一直保持着對教育的熱情,才能成為一位好老師。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暑假,我跟隨師範學院赴xx縣xx鎮實踐小分隊參加了為期十天的三下鄉活動。主要任務是到xx縣xx鎮中心國小義務支教。雖然只是短暫的十天,但讓我學到了很多,又發現自己還缺少很多。這十天的支教,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在這十天的教學工作、調查、交流和生活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對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對自己的認識更進了一步。我真的非常感謝這次三下鄉,給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鍛鍊自己的平台。這十天的時光將會給我留下永恆的回憶,這次實踐也會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支教結束之後,思考了很多,想了很多,也讓我體悟到了許多。下面我就將我的一些體悟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把握機會加強鍛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一個標準,切實加強和鍛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現代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社會實踐。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三下鄉的機會來鍛鍊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後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要在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創造條件,在艱苦的環境中適應和改善環境,這才是對個人能力的最好鍛鍊,在三下鄉給我們提供的平台上,我們要充分施展才幹,積澱工作、生活素質和經驗,我們只有走出學校,走進社會,才能把學校所學的理論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瞭解自己,在實踐中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經受鍛鍊,增長才幹,增強工作實踐能力。

二、努力學習提高從教能力

在這十天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彌補。普通話不太標準,專業知識不夠紮實,現代教學方法沒有掌握且不能靈活應用等等。為此我今後要加強這些知識的學習和鍛鍊,刻苦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將來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以最佳的姿態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去。

三、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大學生支教就是用我們微薄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孩子,為了那些山裏的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支援貧困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我們不是去遊山玩水,我們是在教育別人的同時也磨練了自己,我在這十天的教學中,始終給同學們講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但可以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運用到學習中那就是我沒有辦法改變我的學習條件,但我可以改變對學習的態度,我相信勤能補拙,只要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就算沒有好的學習條件,我也可以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三、講求合作提高效率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單憑個人的單打獨鬥是不能辦成很多事的。因此我們必須講求合作,合作精神、合作意識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在當下每一個人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進而構成了變幻莫測、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我們要以寬廣的胸襟和誠信的人格去和別人合作,和有的人合作一次,可能就一去不復返了,但和有的人合作一次就成為朋友,朋友之間就更需要相互的包容與理解。因此我們要珍惜每一次的合作機會,誠信合作達到雙贏的效果。可以這樣説,一個人的誠信度有多高,她/他的成就就有多大。

在評價別人的缺點時,首先要保證這些缺點在你身上就是優點。

在這十天裏,我對此就認識非常深刻。就拿給三年級二班排節目來説,如果沒有合作互助,僅憑我一個人就不會有那麼好的效果。一起三下鄉的同胞們,我願和你們做永遠的朋友,真誠的希望你們都能夠答應。現在就把我們的合影放在這裏。

四、學會感恩回報社會

金集鎮的村民給我的感受是,他們那麼的淳樸和慈愛。我們在教室住宿,是他們借給我們被子,讓我們度過了十個晚上,對待我們想自己的孩子一樣。讓我非常的感動。我在這裏珍重的説一聲:謝謝叔叔阿姨,向你們致敬。

我們的生命不是上帝給予的,而是我們的父母給予了我們的生命。父母艱辛的把我們撫養長大,無時無刻不關懷着我們,當我們獨立了,當我們有成就了,我們最不要忘記的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幫助過、鼓勵過我們的所有人。因此我們要懂得感恩,要把感恩形成一種不需要理由就去作為的行為,讓我們的靈魂深處,心底裏、骨子裏都懂得感恩。當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實現了,價值得到昇華了,就應該到回報的時候了。

五、做好人生職業規劃腳踏實地走下去實現人生價值

在成就別人的基礎上成就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成自己的人生願望。

每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首先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斷的努力學習,堅持不懈的拼搏去實現它。制定目標需要注意三點:目標需現實化、目標需具體化、目標需可操作化。不要做一隻無頭的蒼蠅,亂飛亂碰,最終什麼都沒有留下就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每一個人的人生目標都是由許多小的目標的實現組合在一起完成的。我把小的目標稱為部分,人生目標稱為整體,部分的力量都發揮出來並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的話,那麼整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成功的,就真正的實現了你的人生價值。我們要始終相信三個公式:理念+實踐+經驗=成功、戰略+執行+積累=成功、簡單+勤奮=成功。

當今社會,就業形勢這麼嚴峻,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獲得一份工作呢?我認為:首先要了解清楚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社會需要全才基礎上專才的人才。很多方面基礎很好再加上一門技術知識都過硬、潛力很深的專才,最後帶上你高尚的人品氣質、寬廣的胸襟、永不放棄的自信,工作將會來臨,抓住機遇,你要知道機會是留給又要準備的人,想要抓住機會,就按照“全才基礎上專才的人才”的標準去打造自己吧,去充實自己吧,去準備吧。

每一個人都有懶惰性,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懶惰性呢?第一,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作為前提,有精確的計劃,計劃細到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第二、每次工作學習之前,想想你的人生目標,想想如果你實現了的話將會咋樣,讓你的一切行為為你的人生目標服務;第三、培養超級自信力和頑強的進行不懈努力的毅力;第四、把“有志者事竟成”作為一個消除懶惰、進入學習工作狀態的動力。

人的一生有三個點:起點、轉折點、終點。起點既出生,可以説人人都是平等的;轉折點就是人生道路上每一次重要的選擇,選擇你的方向、你的目標,這對一個人的一生是否有成就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每一個人讓自己的人生轉折點都具有挑戰性、困難性豐富性的話,那麼對於你的終點來説,也即你的晚年生活,只有每一個轉折都是成功的。那麼你的晚年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幸福,在黃昏的傍晚回憶起你艱苦拼搏、刻苦奮鬥的一生,講給你帶來極大的精神鼓舞,去享受你的晚年生活。

六、培養超級學習力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

培養超級學習力在當今社會非常重要,有句諺語説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因為超級學習力是生存力,超級學習力是競爭力,超級學習力是溝通力,超級學習力是創新力,超級學習力是發展力,超級學習力是成功力。

培養超級的學習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你的以後十分重要。因為你從事的職業可能與你的專業不符,這就需要超強的學習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來彌補這種不足,使之你的機會穩而不離。

只要我們把前一次的不足在下一次內化了,不再出現,對於我們來説就是發展,而不是變化。這也是一種學習。

七、學會捨得成就人生

保持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的心態,學會捨得。因為你為了實現你自己的人生目標,肯定會犧牲一些東西,這就需要你權衡得失。能捨能得,會舍會得,先舍後得,要舍要得,只有舍才會有得

八、誠信做人立足社會

如何做人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做人是一生的必修課,有一句話説的好: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事非常困難。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沒有錢不可怕,錢可以通過各種合法正當的渠道再賺,我們沒有關係不要怕,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去構建社會關係網,最怕的就是沒有一個好的人品,沒有誠信。一個好的人品氣質在這樣激烈競爭的社會裏面非常重要,他決定着你是否能演繹精彩的人生畫卷,實現你兒時的遠大的理想。下面的這幾句話更是讓我獨有感受。

總之,這次三下鄉使我成長了許多,學到了從課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切身經歷了社會交往的過程,感受了其中的快樂和憂傷,雖是短短的十天,但這是我人生當中難忘的一段經歷,將會給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啟迪。真的非常感謝此次三下鄉,給了一個發展鍛鍊自我的平台。讓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養,真正提升自己全面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會為這個信念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去詮釋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3

在這個假期,我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很榮幸可以陪同學院一起來完成這個暑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更榮幸的是,可以作為一名老師為這裏的孩子們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初到這裏,環境很優美,村子被夾在兩山之間,頓時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空氣瀰漫着泥土的氣息,那是一種帶有生命氣息的味道。這裏的天很藍,很低,很純淨,就像這裏孩子們的眼神一樣。

圍繞着夢想,圍繞着中國夢,我們開展了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的作文學習課程。主要在這幾天向大家展示自己各自的夢想。和他們在一起學習的那幾日,真的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這些回憶也許會在我的人生當中刻下深深地一筆。也許這次經歷不但可以改變孩子們的夢想,堅定他們的夢想,還有可能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

對於這些孩子們,出生在這裏意味着起點比那些出生在城市裏,從小受到温室般待遇的孩子低。一幅色彩鮮豔的畫,如果不加一點暗淡的顏色,又怎能更突出它的美呢?人生就像畫一樣,畫中鮮豔的顏色就代表着人生美麗快樂的時光。畫中暗淡的顏色就代表着人生遭遇困難,不愉快的時候。也與你會覺得擁有一條平坦美麗的路不是很好麼?但我並不覺得。一個人如果一生平坦那有什麼意思呢?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要他走到最後時,每一個回憶都是充實的!

這裏的孩子們基礎都很差,雖然我教的是國中生,但是他們的水平卻遠遠沒有達到要求,私下我才知道他們被要求的都很低,英語水平普遍30分或者40分就可以過。如果是這樣,那我真的很懷疑這裏的教育情況。在這樣的教育要求下,怎麼可能讓大家得到良好的教育,嚴格的自我要求。此次之行的目的我更加明確,幫助孩子們的功課是一方面,帶給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對自己面臨的形勢的良好認識才是我需要完成的。真正的使他們瞭解到自己面臨的情況,如果繼續這樣放鬆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片山,什麼時候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為了生存而活。我們是為了夢想而活,沒有了夢想,就等於沒有了生存的動力。我們現在所積累的不管是知識,情感,夥伴,都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基石。只有基石穩固了,我們的夢想的橋才會更加穩固,更加堅實!

課上她們都是認真聽講,下課也都開心的在操場上奔跑。活的很真,很自然,很有這個年齡段的活力。不像很多城市裏的孩子,上課打瞌睡,下課趴着睡。一點現代青少年的活力都沒有。在這片山裏,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和他們在一起很輕鬆,很享受。我常常忘記每節課的時間,他們也不提醒我,我們就一直享受着這種感覺。晚上他們回來我們的營地找我玩耍。我會教他們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等等。他們很開心接觸一些新的事物,很用心的去學。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每天過得也很充實。我真的很享受。

這幾日來,最痛苦的事莫過於離別,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地流逝了。我很不願意看到同學們眼中泛出的淚水,我多想告訴他們,我比你們還捨不得。我要堅持,如果我不堅持,他們會更不堅強。離別時,我收到他們的筆記本,上面還有每一個人對我想説的話。還有一瓶星星。後來我知道,那是他們好幾個晚上熬夜才做出來的。我謝謝他們,不僅是這些用了心的禮物,更感謝他們這些天帶給我的回憶,讓我從新看到這個世界的另一片角落。那裏很美,有青山流水,有碧綠藍天,有純淨的眼神,純潔的心。我愛這裏,我懷念這裏,懷念你們,懷念有我的咱們。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了回憶,帶走了記憶。中國夢承載着數十億人們的希望。我看到了,他就在這,測魚——我們的家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4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趙建嶺校長親自帶隊,來到長葛市,我校送課教師是耿科老師,耿科老師上了一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後,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後,雙方還交換了今後聯繫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為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説,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於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體育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二、怎麼送的問題。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教任務。就目前來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為以培養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儘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説,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雲裏霧裏。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説,可能同目睹一堂優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為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最具説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於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説,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後要加強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繫,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5

今年暑假,我跟隨師範學院赴xx縣xx鎮《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實踐小分隊參加了為期十天的三下鄉活動。主要任務是到xx縣xx鎮中心國小義務支教。雖然只是短暫的十天,但讓我學到了很多,又發現自己還缺少很多。這十天的支教,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在這十天的教學工作、調查、交流和生活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對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對自己的認識更進了一步。我真的非常感謝這次三下鄉,給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鍛鍊自己的平台。這十天的時光將會給我留下永恆的回憶,這次實踐也會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支教結束之後,思考了很多,想了很多,也讓我體悟到了許多。下面我就將我的一些體悟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把握機會加強鍛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一個標準,切實加強和鍛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現代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社會實踐。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三下鄉的機會來鍛鍊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後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要在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創造條件,在艱苦的環境中適應和改善環境,這才是對個人能力的最好鍛鍊,在三下鄉給我們提供的平台上,我們要充分施展才幹,積澱工作、生活素質和經驗,我們只有走出學校,走進社會,才能把學校所學的理論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瞭解自己,在實踐中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經受鍛鍊,增長才幹,增強工作實踐能力。

二、努力學習提高從教能力

在這十天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彌補。普通話不太標準,專業知識不夠紮實,現代教學方法沒有掌握且不能靈活應用等等。為此我今後要加強這些知識的學習和鍛鍊,刻苦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將來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以最佳的姿態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去。

三、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大學生支教就是用我們微薄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孩子,為了那些山裏的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支援貧困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我們不是去遊山玩水,我們是在教育別人的同時也磨練了自己,我在這十天的教學中,始終給同學們講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但可以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運用到學習中那就是我沒有辦法改變我的學習條件,但我可以改變對學習的態度,我相信勤能補拙,只要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就算沒有好的學習條件,我也可以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三、講求合作提高效率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單憑個人的單打獨鬥是不能辦成很多事的。因此我們必須講求合作,合作精神、合作意識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在當下每一個人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進而構成了變幻莫測、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我們要以寬廣的胸襟和誠信的人格去和別人合作,和有的人合作一次,可能就一去不復返了,但和有的人合作一次就成為朋友,朋友之間就更需要相互的包容與理解。因此我們要珍惜每一次的合作機會,誠信合作達到雙贏的效果。可以這樣説,一個人的誠信度有多高,她/他的成就就有多大。

在評價別人的缺點時,首先要保證這些缺點在你身上就是優點。

在這十天裏,我對此就認識非常深刻。就拿給三年級二班排節目來説,如果沒有合作互助,僅憑我一個人就不會有那麼好的效果。一起三下鄉的同胞們,我願和你們做永遠的朋友,真誠的希望你們都能夠答應。現在就把我們的合影放在這裏。

四、學會感恩回報社會

金集鎮的村民給我的感受是,他們那麼的淳樸和慈愛。我們在教室住宿,是他們借給我們被子,讓我們度過了十個晚上,對待我們想自己的孩子一樣。讓我非常的感動。我在這裏珍重的説一聲:謝謝叔叔阿姨,向你們致敬。

我們的生命不是上帝給予的,而是我們的父母給予了我們的生命。父母艱辛的把我們撫養長大,無時無刻不關懷着我們,當我們獨立了,當我們有成就了,我們最不要忘記的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幫助過、鼓勵過我們的所有人。因此我們要懂得感恩,要把感恩形成一種不需要理由就去作為的行為,讓我們的靈魂深處,心底裏、骨子裏都懂得感恩。當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實現了,價值得到昇華了,就應該到回報的時候了。

五、做好人生職業規劃腳踏實地走下去實現人生價值

在成就別人的基礎上成就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成自己的人生願望。

每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首先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斷的努力學習,堅持不懈的拼搏去實現它。制定目標需要注意三點:目標需現實化、目標需具體化、目標需可操作化。不要做一隻無頭的蒼蠅,亂飛亂碰,最終什麼都沒有留下就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每一個人的人生目標都是由許多小的目標的實現組合在一起完成的。我把小的目標稱為部分,人生目標稱為整體,部分的力量都發揮出來並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的話,那麼整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成功的,就真正的實現了你的人生價值。我們要始終相信三個公式:理念+實踐+經驗=成功、戰略+執行+積累=成功、簡單+勤奮=成功。

當今社會,就業形勢這麼嚴峻,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獲得一份工作呢?我認為:首先要了解清楚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社會需要全才基礎上專才的人才。很多方面基礎很好再加上一門技術知識都過硬、潛力很深的專才,最後帶上你高尚的人品氣質、寬廣的胸襟、永不放棄的自信,工作將會來臨,抓住機遇,你要知道機會是留給又要準備的人,想要抓住機會,就按照“全才基礎上專才的人才”的標準去打造自己吧,去充實自己吧,去準備吧。

每一個人都有懶惰性,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懶惰性呢?第一,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作為前提,有精確的計劃,計劃細到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第二、每次工作學習之前,想想你的人生目標,想想如果你實現了的話將會咋樣,讓你的一切行為為你的人生目標服務;第三、培養超級自信力和頑強的進行不懈努力的毅力;第四、把“有志者事竟成”作為一個消除懶惰、進入學習工作狀態的動力。

人的一生有三個點:起點、轉折點、終點。起點既出生,可以説人人都是平等的;轉折點就是人生道路上每一次重要的選擇,選擇你的方向、你的目標,這對一個人的一生是否有成就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每一個人讓自己的人生轉折點都具有挑戰性、困難性豐富性的話,那麼對於你的終點來説,也即你的晚年生活,只有每一個轉折都是成功的。那麼你的晚年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幸福,在黃昏的傍晚回憶起你艱苦拼搏、刻苦奮鬥的一生,講給你帶來極大的精神鼓舞,去享受你的晚年生活。

六、培養超級學習力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

培養超級學習力在當今社會非常重要,有句諺語説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因為超級學習力是生存力,超級學習力是競爭力,超級學習力是溝通力,超級學習力是創新力,超級學習力是發展力,超級學習力是成功力。

培養超級的學習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你的以後十分重要。因為你從事的職業可能與你的專業不符,這就需要超強的學習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來彌補這種不足,使之你的機會穩而不離。

只要我們把前一次的不足在下一次內化了,不再出現,對於我們來説就是發展,而不是變化。這也是一種學習。

七、學會捨得成就人生

保持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的心態,學會捨得。因為你為了實現你自己的人生目標,肯定會犧牲一些東西,這就需要你權衡得失。能捨能得,會舍會得,先舍後得,要舍要得,只有舍才會有得

八、誠信做人立足社會

如何做人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做人是一生的必修課,有一句話説的好: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事非常困難。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沒有錢不可怕,錢可以通過各種合法正當的渠道再賺,我們沒有關係不要怕,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去構建社會關係網,最怕的就是沒有一個好的人品,沒有誠信。一個好的人品氣質在這樣激烈競爭的社會裏面非常重要,他決定着你是否能演繹精彩的人生畫卷,實現你兒時的遠大的理想。下面的這幾句話更是讓我獨有感受。

總之,這次三下鄉使我成長了許多,學到了從課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切身經歷了社會交往的過程,感受了其中的快樂和憂傷,雖是短短的十天,但這是我人生當中難忘的一段經歷,將會給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啟迪。真的非常感謝此次三下鄉,給了一個發展鍛鍊自我的平台。讓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養,真正提升自己全面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會為這個信念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去詮釋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6

今年暑期,由數計、生科院組成的社會實踐聯合服務隊到遵義綏陽縣小關鄉進行為期七天的“三下鄉”活動,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三下鄉活動支教心得。我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學生,作為一名在校的師範生,走出學校,深入到教育的第一線進行支教活動,這是提高從教能力和積累教學經驗的良好途徑。在這期間,收穫良多,感慨良多。

一、 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快,由於我們之前的宣傳工作不到位。第一天來上課的學生並不多。志願者們都有一些失望,不過及時的調整心態,積極地面對顯得尤為重要。慢慢的學生越來越多,一張張真誠熱情的笑臉,讓我感受到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望。我擔任的是七年級英語和中音樂課程。我發現的孩子比較樸實本分,但由於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有調皮的,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比較淳樸努力的。 這裏的學生特點是都很熱愛讀書,對知識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們都聽得那麼入迷,他們對生活充滿着希望和憧憬。這些學生也是非常聰明的,記得音樂課上,我教大家唱冼星海的《在太行山》,這首歌曲有一定的度,但學生僅僅在20分鐘之內就學會了這首歌曲,這讓我看到這些學生身上有着無限的潛力。他們的感情很豐富,觀察力也很細。最感動的一個細節就是,每天上下課師生的愛裏很幸福。

他們很有禮貌,見到老師行禮問好,他們也很勤勞,總是將校園和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

二、 教學工作,不敢馬虎

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就是責任心,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把學生放到第一位。所以我們教學工作,不能有一定馬虎。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認真細緻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精講精練。針對學生知識面窄、理解問題膚淺的情況,我在每堂課上都儘量勻出5分鐘時間,補充一點課外知識,讓學生做一做,練一練。針對學生思維不靈活的問題,我上課儘可能多地提問,從多個角度提問,並且將問題難度降低,同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課堂評價。學生們漸漸由不愛發言到搶着發言。針對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我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同時採用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一點樂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我還能認真備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強求一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分組合作、自行探究、積極引導和熱情鼓勵等各種教學手段,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在豐富、寬容、輕鬆的課堂氣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 研討交流,學習提升

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我明白我的責任,關於這一點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課堂上我和學生們積極探討學習方法,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對於同學中好的學習方法給予鼓勵和推廣,不足之處給予指正,課堂教學大有改進,班級管理井然有序,學習成績不斷呈現上升趨勢。同時我虛心向每一位教師學習,和他們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向大家請教,只要有時間就認真聽課,評課,及時做好記錄,接受建議。

半個月的支教工作已經過去,我的感受良多。首先,我們的到來對於農村當地學校是一個良性的補充,有助於農村學校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第二,促進了城鄉教育的交流,我們帶來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經驗,也學習到了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我們看到了農村教育的現狀,同時也使農村的教師瞭解了城市教育的面貌。第三,對於教師個人的發展十分有利。在這裏工作更能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在農村條件相對艱苦的環境下磨鍊自己的意志品質,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四,我們的到來給農村學生帶去了更多的知識和快樂。第五,來到鄉村,我感受到了農村的淳樸和美,心靈受到淨化,沒有城市的喧囂和物慾橫流,只是簡單的生活,這種感覺真好。 第六,我收穫了很多感動,感動於受援單位和我們原單位領導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感動於這裏師生的熱情,感動於這裏老師默默地奉獻,感動於這裏學生學習的執著,

還感動於我們七級支教隊這個集體的精誠團結,温暖和-諧還有什麼比心情舒暢,工作愉快更幸福的事情呢?!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7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從生活出發,表現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教材之外,實踐出真知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會讚賞,挖掘長處與個性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8

再次踏上那一輛大巴,再次把行囊置入車廂,再次聞那雨後清新的空氣,再望一眼那鬱郁蒼蒼的大山,這一切都好像我們剛來的那一天,唯一不同的是,車窗外多了惜別的學生,我們心裏多了一份不捨。短短6天,我們的下鄉生活就不完整的結束了。上頭教育局的一個停課文件,這一切就嘎然而止,學生們必須停課,而我們唯有提前10天告別這裏。那一刻,説實在話,我是難過的。無論人或動物,新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要有一段適應的時間。正當我發現自己已經適應那裏的生活環境,已經喜歡上那裏的學生,冷冰冰的“停課令”就把這一切硬生生的結束了。

話説回來,儘管只有6天,但感受仍是深刻的。這6天,讓我這個素未為師的師範生第一次體會到做老師的興奮和樂趣。原來,做老師不容易,備課、開課、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我們班上20多個學生,他們的專業水平都參差不齊,總的來講基礎都不夠紮實。第一天的時候,看到他們的情況,心裏着急並竊喜着。着急的是他們已是準備大學聯考的三年級學生了,竊喜的是覺得他們這樣的水平應該很好教。後來兩天的授課,我發覺自己最初的想法錯了。有些同學基礎較差的,很難理解什麼理論上的東西,也不是看示範就能解決的。身為美術老師,不僅僅自己要會畫,還要會把自己會畫變成學生會畫。真所謂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的定義一個老師的課好或不好。

那裏的學生雖然基礎比不上城裏的學生紮實,但他們臉上流露出來的真誠和樸實,令我為之感動。一天下來的課程,儘管會很累很乏味,但我都把這些藏起來,用最大的耐心和微笑來面對他們。因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似乎在講述着曾經那個未經世事、渴望踏進大學門檻的我。

在我們感受做老師的滋味的同時,團隊的精神也是一直圍繞我們身邊的。大家一起吃飯,簡單的農家菜也能讓我們盡興;三個人同擠一張“大牀”,也覺得無所謂;在沒有電腦輻射、沒有風扇的宿舍裏,一個西瓜,也能讓大家有勝於過年的開心和興奮。教學上的問題,我們大家一起商討解決。我喜歡這種團結。

我從未後悔加入這個團隊,它讓我體驗到無限快樂。讓我這個還是學生身份的“老師”領略更多,很多事,仍需我們不斷地去探究,去體會!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9

三下鄉支教活動已經結束,從大學生到一名支教老師,角色的互換讓我深入瞭解祖國的教育事業,也更加熱愛這個事業。短暫的兩週支教生涯給我的大學帶來嶄新的一面,給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頁,這段經歷很值得我去紀念。

我們支教的地點是電白安樂國小,初來乍到,我們對這裏一無所知,電白安樂國小領導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我們十四名支教老師相互幫忙,相互學習,很快便適應下來。按照支教任務的分配,我的教學任務是一二年級的數學教學。當我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我真正意識到,要上好每一節課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教室這個舞台上,一節課四十分鐘很快過去,而老師課前不能只准備四十分鐘的內容,“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只有以這種嚴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課才能上得稱心如意。

我一直以為,要當一名好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必須的。這裏的學生很聽話,上課相當的積極,讓我非常感動。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學到知識,健康成長,我嚴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數學、唱歌、猜謎語,教孩子用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精彩和美麗。我希望課堂上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張揚,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完成作業,而這些孩子讓我的心願實現,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七月流火,酷熱難耐,支教的生活是艱辛的,農村的教師生活是城市無法想象的,我們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教師隊伍團結互助,生活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餐桌上我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教學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和體會使我們共同進步,順利完成學校交與我們的任務。

儘管吃的住的不盡人意,但安樂國小是自然的,孩子們是憨厚淳樸的,無論走到哪裏都有甜甜的問候,學生的熱情像一縷縷清新的空氣抹去我心中的陰霾,在這裏,我簡單而快樂地生活着。課堂上,孩子們用好奇和純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東西教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能夠成為他們的老師我無時無刻不幸福着,無時無刻不努力着。

心得三:美術教師的支教心得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從生活出發,表現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教材之外,實踐出真知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會讚賞,挖掘長處與個性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0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趙建嶺校長親自帶隊,來到長葛市,我校送課教師是耿科老師,耿科老師上了一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後,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後,雙方還交換了今後聯繫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為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説,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於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體育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二、怎麼送的問題。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教任務。就目前來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為以培養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儘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説,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雲裏霧裏。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説,可能同目睹一堂優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為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説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出國留學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於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説,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後要加強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繫,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1

為期九天的東行記三下鄉社會服務實踐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了.活動雖然結束,我們東行記下鄉隊伍也早已從揭陽桃山回到各自的目的地,但是回憶起過去9天的點點滴滴,彷彿一幕幕就發生在昨天,孩子們的笑聲依舊在耳邊縈繞,笑臉仍在眼前飄蕩,那種感覺好温暖好幸福.回到學校後,回想去過去的一切,真的有種愜意之感,或許這就是和桃山結下的不解之緣吧。

到桃山中學支教,給我們東行記所有隊員帶來了大筆的財富.初次踏上講台的我們,沒有經過嚴格的師範技能訓練,也沒有先前的經驗,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更加認真嚴肅對待此次支教活動.從撰寫教案到試講,從試講到完善教案,隊員們都傾盡自己的精力與心血,把自己最精華的一面展示和傳授給桃山中學的孩子們,讓孩子們在其中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在支教過程中,自己擔任三班的班主任.三班的同學是一羣聰明勤奮的八年級學生,面臨着升入九年級的任務與壓力,我們三班的同學既有準九年級生的冷靜與沉着,但也不乏青少年的朝氣與激情,可謂具有山的沉穩和水的靈動,動靜結合,達到最穩定的組合狀態.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創新進取,各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取長補短,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看着三班的同學在學習中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前進,自己心裏也挺欣慰的.

三班是一個團結奮進的班集體.“不蒸饅頭爭口氣,三班一定會勝利!”這響亮的口號鼓勵着一個個三班同學團結進取.無論在籃球賽上,趣味運動會上,還是在團隊培訓上,三班同學體現出的班級凝聚力都感動着我們每一位隊員,每位同學都為自己的班級榮譽努力着﹑奮鬥着.自己每天為三班同學付出一點一滴,即使再辛苦再累也沒關係,因為自己是用心去對待這羣學生,好像他們就是我自己真正的學生一樣.

可愛的三班同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帥帥的王子家偉,爽朗的曉婷,正直的文浩,可愛的潔芝,淘氣的偉鑫,數學棒棒的謝彬,好學的川東……那天別離之時突然想讓時間倒流,或者停止,捨不得離開大家.雖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是傷離別,心裏充滿着傷感與不捨.

在這9天裏,體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宣傳那天的早起,起來後的停水,至今還記憶猶新。上午回來後到村委會載水時的歡聲與笑語,還在耳邊迴盪。小屁孩的調皮,海靜的穩重,文浩的大氣……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以前在家裏從來都是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日子,從不擔心家裏停水。現在體會到了停水的難處與不便,然後又享受了為大家載水的快樂與幸福。雖然天公不作美,在我們載水的路途中竟然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但是被淋成落湯雞的我們依然享受着這難得的幸福與快樂。

桃山,真是個有趣的地方。山徬水,水環山,山水相繞,在那裏居住的9天裏猶如生活在仙山瓊境。大雨洗禮後的桃山更是妖嬈多彩。剛好遇上台風的我們,同時再加上停水,我們東行記體驗了一次歷史上最刺激的洗漱。19號早上起牀後依然停水,由於晚上下了一整晚的暴風雨,所以我們就想出了最原始的取水方法,用桶去取天台上的雨水。當時興奮的我們一個勁地裝了二十多桶水,那種感覺實在是太刺激了。

時間總是匆匆流逝,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自己體驗到了別樣的幸福。這種幸福是什麼呢?這種幸福是一種經歷,是一種悟性,是一種心境,是一種感覺,是一段偶然愉悦的時光,更是一種生活的從容。

在桃山中學支教的9天堪稱為自己的快樂之旅.在這9天的時間裏,同學們學會了感恩,培養了自己的興趣,學會了如何學習,這樣我們的初衷也就達到了,此時我們也可以高興自豪地跟同學們告別.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2

去年8月底,告別上海,告別親人,帶着神祕和嚮往、興奮和自豪,帶着家人和領導的囑託,我踏上了赴滇支教的征程,來到了全國縣名最長、少數民族自治最多的縣——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轉眼之間,一年的支教工作就要結束了,回顧自己在雲南的工作和生活,感慨頗多。

思想上:作為一名光榮的支教教師,我時刻牢記區教育局領導的囑託,在支教工作中,能夠以大局為重,有大局意識,將“我能為學校做什麼”作為自己支教工作的準則,堅決支持和配合支教組組長的工作,在各個方面努力體現一名上海教師的良好素質,力爭做一名溝通滬滇教育友好交流的使者。

軍訓工作:初到雲南雙江,就趕上學校進行為期5天的軍訓,沒想到我們也和其他教師一起參加。換上軍裝,彷彿又回到了20_年前的大學軍訓,頭頂烈日,咬牙堅持,雖然動作按照教官的要求做到了,但早已是汗流浹背了,心裏總是默默地念着:何時休息啊?何時休息啊?每次回到宿舍,就立刻倒在牀上,一動也不想動。由於我們的認真訓練,學校的校領導和教官在全校師生大會上不止一次地表揚我們上海支教教師,教官甚至説到:“我從大家的動作中就可以看得出哪些是上海教師!”5天的軍訓結束後,我們每個人的脖頸上都好像帶上了一個大“黑項圈”,這都是託這裏強烈的紫外線的“福”,幾天後就開始脱皮了。由於學校這樣的軍訓搞得也比較少,我和其他支教教師用帶來的相機拍攝了大量照片,搞了一個“軍訓圖片展”,成為校園裏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也為學校留下了寶貴的圖片資料。

教學上:我被安排教七年級(1)、(2)班的歷史課和擔任學校政史地組副組長。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教國中的歷史課,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這裏的老師有許多都是學非所教。我能夠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在教學中,努力克服年級、教材、語言和教學對象不同等方面的種.種障礙,認真地上好每節課。同時運用各種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他們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在我的不斷努力下,我的歷史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之一。同時,和同組教師也經常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聽課,相互學習,我多次在學校開設了公開課,並於12月受縣一中邀請,給高三師生上了一節複習課,受到好評。還在雲南省的“三優”論文評選活動中,指導教師周平獲得了省二等獎,自己撰寫的的論文《歷史教學中防止負遷移的幾點嘗試》也獲得了二等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學期末的縣統測中,我所任教的班級平均分位居全縣第3,年級的平均分也位居全縣第4。我的教學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寒假回滬時,有的學生甚至説:“老師你要不回來,我下學期也不來讀書了……”此外,還在縣教研室何主任的帶領下,先後到雙江縣的邦丙、賀六、勐庫、大文、忙糯等鄉鎮中學,聽課、反饋、座談,在教學方法上相互交流。

教育上:剛到學校,就趕上支教學校要迎接雲南省的“普及實驗室教學”驗收和籌辦建校30週年校慶活動。在迎接“普實”驗收中,我積極參與,完成學校所教給的任務,並利用休息時間,打掃實驗室、懸掛標語、統計實驗儀器、藥品等等;在建校30週年的活動中,受學校領導的委託,從會場的佈置、活動的標語、胸牌的製作、展板的懸掛、照片的攝印、材料的打印、來賓的接待、禮品的發放、禮金的收取等方面,我都積極參與,並負責重要工作,有時甚至和組長周碩青老師一直工作到夜裏兩點多鐘,為沙河中學建校30週年慶典活動的成功舉行,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受到了學校的肯定和好評。在第二學期,針對沙河中學教師計算機知識掌握較差的情況,支教組開設了計算機知識講座,我負責了EXCEL的教學工作,使廣大教師從中學到了基礎知識,方便了老師們的教育教學。

捐資助學:我所在的沙河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通過一年的支教工作,使我對滬滇兩地在教育上的差距有了更深人的瞭解。雖然近年來,雲南省各級政府在學校建設方面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學校有了較大的改善,但學校仍然面臨着諸多困難,如學生輟學現象嚴重、教學設備短缺等等,面對這些情況,我和支教組其他教師每人資助一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並在寒假期間回上海學校發起了捐資助學活動,共籌集資金3萬餘元,建立了“上海支教學校獎學金”,專門用來獎勵那些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此外,還經常在學校老師和領導的帶領下,走村串寨,走訪困難學生,進行控綴保學工作,也親眼目睹了這裏學生家庭的貧困和知識的匱乏。看到學校體育器材短缺,結合當地實際,我聯繫自己所在學校,為沙河中學購買了價值1500元的籃球、足球,解決了學校體育器材短缺的燃眉之急。

生活上:能夠和支教組其他教師以及這裏的教師和睦相處。本組的5名支教教師,來自5所學校,素昧平生。在雲南的日子裏,能夠互相幫助,相互照顧。雲南的教師比較坦誠好客,我在最短的時間裏,很快地融人其中,和他們交朋友,也從中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雲南農村教師的敬業和艱辛。

此外,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幫助學校打印相關的文字材料,在期會考試結束之後,協助教務處做好學生的考試成績統計、排序等工作;還利用業餘時間幫助本年級組教師打印數學、語文測試卷、期會考試試卷等等。

當然,支教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雲南省各級政府、教育部門以及所在學校和教師對支教教師的深切關懷和無私幫助,也離不開我的上海工作單位領導和師生以及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也讓我從中深深地體會到了滬滇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支教組長周碩青老師的領導和協調下,我們的支教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獲得了受援學校沙河中學以及雙江縣教育局的肯定和好評,閔行區教育局在20_年度考評中,破例為我們支教組5位教師均給予了“閔行區記功”的表彰,以資鼓勵。

總之,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我能夠服從當地教育局和學校領導的安排,並能夠積極支持和配合支教組組長的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支教任務,自己也豐富了閲歷,增長了能力,鍛鍊了意志,令我終生難忘!

支教雲南,我無怨無悔!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3

8月下旬,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我們6位教師經過培訓後,踏上飛往雲南的飛機。

通過幾天的休整後,我們的工作也如火似荼地準備起來。9月1日開學,學生已經陸續進人學校(住讀),我們也在這天領書。可是,其他教師領到課本,而我的英語課本還未見蹤影。事後才瞭解,因為學校地處山區,書總是不能如期發放。我相當着急,於是去找當地英語老師瞭解教材內容,以及英語課本。結果當地老師也沒有書(雲南今年進行教材改革)。按照慣例,七年級才開設英語,開學先教26個字母。由於學生沒有任何英語基礎,所以我要從一筆一畫教起,教他們正確的字母發音、準確的書寫方式、簡單的英語對話。兩個星期後,英語課本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發到我和學生手中。在這兩個星期中,我充分接觸當地的老師(尤其是英語老師),主動和學生聊天,對學生的總體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當地學生人學年齡跨度大,1990年到1993年的都有;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薄弱;學生個人學習水平相差幅度大;失學嚴重。到雲南支教,就是抱着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瞭解情況之後,我暗下決心:我要做的是讓學生喜歡我的課,喜歡英語,從而喜歡所有的科目,愛上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不願離開學校。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由於我從來沒有上過英語課程,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陌生,為此,在來雲南之前,我向其他英語教師討教如何上課,並且找了許多資料。但是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還是碰到了一系列的問題。

在領到書的當天,我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教學參考材料的支教教師。只有一本英語書,書上沒有練習,不知道什麼是重點句型和語法,全憑自己在摸索。於是我認真鑽研課本,找出重要的句子,注意每一個細節,分析課文中的重點與難點,研究句子的構成與相關的語法,歸納句型和句型轉換,設計涵蓋學習內容、量少而質高的練習,並積極與同年級的英語老師共同探討交流。為了讓我的教學語言更規範、課上得更流暢,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我查閲了許多資料。此時,從上海帶來的手提電腦大大地派上了用場。由於雲南剛開始一期教改,在網上找不到與教材相匹配的材料,我每個週末都花大量的時間尋找資料,抄在紙上。在寫教案時,仔細分析、對比與整合資料,結合課文的內容、特點,寫出比較滿意的教案,做到節節有教案、課課有練習。

在這兒,我真正體會了“一支粉筆支撐起一片天空”,無法使用任何東西,黑板就是我的世界。在黑板上,我分析句型、歸納重點、佈置練習、畫簡筆畫,每天下課後頭髮上都有一層灰。為了彌補教育設備的缺乏,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更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我想了不少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製作各個系列的卡片,如字母、數字、顏色、單詞、詞組等等。沒有厚紙頭,就用紙板箱,肢解後貼上薄卡片,方便實惠。有些語言顯得單薄,用畫就能表達我的意圖,製作一些掛圖,有些請同學畫,有些自己畫,有些拿課本放大複印(學校的複印機壞了,去縣城複印)。設計遊戲(這些遊戲都是從網絡上找到的),如數數字、身體部位、顏色等,既鞏固所學,又活躍課堂。教學生唱英文歌曲,他們希望能唱一些好聽的歌曲,我通過寬帶得到歌詞,自己學會之後,再教學生唱。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節日風俗,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學校的條件較落後,為了能順利完成英語課、訓練學生的聽力,我特地去縣城買了一個錄音機,它幾乎必不可少。

第二個學期,受到學校領導的信任,我主動承擔了95班的英語任教。面對兩個班級的學生,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此,更精心備課,盡心執教,耐心輔導。94班又有一些學生失學,原因多樣。我陪同冉老師及學生代表去這些學生家勸學生返校,成功勸回一個名叫黃小妹的女生。後來,我也陸續對一些孩子進行家訪。

在這一年中,我經常在課餘時間與學生聊天,談論他們的學習、家庭、生活、對未來的展望和困惑,這使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學生。這些大山中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我一有機會就介紹,還教他們使用電腦、照相機等,和學生一起拍照、爬山。真正接觸了這羣孩子,瞭解他們的生活之後,我從心底裏要去呵護和關愛他們。有的孩子病了,我把自備藥給學生。當地的學生家庭條件差距很大,有一些學生買不起練習本、筆,冬天還穿着單薄的衣服和涼鞋。我就為每位學生買了幾本本子。10月,組織買一套試卷,我為自己所教班級每人訂了一份。對於一些貧困生,我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或替他們交學費。有個學生叫農麗金,起初她並不起眼,但學習認真,成績較優秀,性格有點內向。我在課堂上和班主任面前經常表揚她,班主任告之,她是94班最窮的一個孩子,回家從不乘車,家又遠,要走六七個小時才到家,在學校只吃兩頓飯——-中飯和晚飯,不吃早飯。家裏可以説是一窮二白,只有幾盞燈。知道後,我不敢想象這個孩子過得是多麼辛苦。於是,在板侖學校領導的見證下,我與農麗金簽訂了助學協議。但是,我只能盡微薄之力,希望有助於這個孩子的未來。

支教生活已臨近尾聲了,真的離開這些學生還真讓人不捨得。我教給學生一句英語句子作為我的祝福:I wish all of you will fly as high as you dream(願你們每個人飛得和你們夢想中的一樣高)。我用相機記錄下每個珍貴的瞬間,相識的喜悦,相知的感動,離別的傷感,一切都被定格。每次回到住處,瀏覽一天的拍攝成果,讓人有種成就感。我想,哪怕多年之後,只要看到這些照片,依然能喚起對這些美好日子的回憶。照片中最感動我的是學生的笑臉,你不會從他們的臉上讀到功利的影子,他們的眼神是清澈而透明的,唯一能聯想的詞只有“單純”。簡單的東西往往最美,現代都市人在追求個人成功的同時是否也該反省自己丟失了什麼,其實不就是那一顆“赤子之心”麼。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奢求,但在這些學生身上我感受到了這份“赤子之心”。我們可以用“心靈的洗禮”來形容這次支教,僅就我們自身而言的確如此,它對我們心靈上的淨化將會使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裏受益匪淺。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4

今年的夏天雖沒有往年的酷暑難擋。但是我們仍肩負着不同的使命,擁有不同的感動。我們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學院x老師的帶領下,肩負着“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強自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在湛江市東海島民安鎮文亞國小,我們班“花蕾”服務隊開展為期八天的義務暑期“三下鄉”活動已經圓滿結束。

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花蕾”在繼續堅持“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強自信”的宗旨下,大力傳播科學技術和現代文明,宣傳和弘揚科學精神,在服務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全面發展,增長才幹,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結合化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專業特色,不僅僅教育同學們書本上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們的良好的學習能力,為他們以後豐富知識提供一些幫助。相信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實實在在地為當地教育事業出點力,為當地教師和孩子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希望我們的實際行動引起社會各界對當地民族教育事業的廣泛關注。

“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以後踏足社會鋪就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偷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互助、互愛。在一個和諧的氣氛中開展活動。無論活動的前後,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一種良好的心態,一種開心的心情······對突發事件能夠保持冷靜,以平常心對待!為使我們隊員能夠保持良好的聯繫,隊長給我們每個人發了通訊錄,還有外出實現報隊長批准。

這次“三下鄉”活動主要由“支教組”、“新聞組”、“調研組”、“後勤組”、“文娛組”共同組成,這樣的分組更有利於活動順利和有效的開展。作為支教組的一員,我也頗感驕傲。教師是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有幸自己能夠如此快的站在這個崗位上體會做一名教師的滋味。當我第一次踏上講台,沉着地看着台下一雙雙期待求知的眼神,彷彿又出現了自己當年讀國小的那一幕幕······我們上課的形式多樣改變了他們老師的一些傳統的教育模式。根據具體情況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思想道德、自然與科學、禮儀、心理健康教育、趣味化學、第二課堂等等的課程。我這次主要是負責上三年級的數學和第二課堂的武術課程,並且兼任三年級的班主任。

作為班主任,我需要做的事情是保證他們在學校的安全和學習。從這裏,我懂得了“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既要思考孩子們對着節課內容的掌握;還要考慮如何讓他們對你這節課感興趣;(即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並且還要將課堂氣氛搞好,不能太沉悶,要不然每個人都會昏昏欲睡,那就沒什麼效果了;而且還要搞好課堂紀律······對於同樣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情況,要隨機應變,還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瞭解每位同學的性格。還有就是和其他的科任老師商量應該怎樣上好每一節課,上什麼內容等等。作為班主任,你還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們的狀況,有誰沒有來學校都要有記錄,還妖打電話通知家長······

作為一名普通隊員,我從其他隊員身上學會了要做個熱心、負責的人。無需事事計較計較個人的得失,要以集體利益為重,要多為他人着想。從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對許多同學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瞭解了部分同學那種外冷內熱的性格。收穫了一份份真摯的友誼,學會了坦然地承受壓力、努力去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在此次活動中,我還體會到了我們班的團結,同學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體諒的。在此期間,有隊員扭到腳了還是怎麼樣了,會有我們其他隊員的幫助和關心。這讓我學會了團結同學,幫助同學。在最後的晚會上,我們的隊員互相配合,把整個晚會搞得有聲有色,尤其是那些舞蹈和話劇《支教那些事兒》,讓鄉親們體會到我們支教的苦悶和其中的快樂。

作為孩子們的朋友,我發現農村的小朋友特有的淳樸、可愛、禮貌······他們有着最燦爛、最純真的笑容;他們待人是那麼的真誠;他們就是那一塊塊未經雕刻的璞玉。每天早上,他們是最早來到這個校園的,每當我起牀的之後去教室的路上,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會向你問好。“老師,你好!”這句話是我在文亞國小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這也是他們禮貌的體現。只要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以十倍的好回報你,就如五年級的一名學生,剛去的兩天是那麼的難管和調皮,但是當你用心去對他好,他會和你打成一片······願他們能夠在農博的村廣大地上,他們自由而快樂的成長。

淚水與喜悦,還是要落入俗套,最想説的一句話還是時間過得好快,八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的喜悦與好奇到如今的懷念與不捨,種種感想在這短暫二有漫長的八天裏,從我的心裏飄過飄過,難以忘懷!懷念那些善良而又可愛的孩子,懷念和他們早早起來搞衞生的時候,懷念春之家的幾兄弟,懷念晚上在空曠的空地上洗澡的樂趣······

八天,如白駒過隙,“三下鄉”的到來彷彿就在昨天,而離別卻在今天;八天,雖然時間不長,但離別總是讓人依依不捨;八天我們留下汗水,收穫了歡笑和喜悦。八天後,我們留下希望,帶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世上最難忘的就是那朝夕相處,一同揮汗,一起歡笑的人兒,還有如詩般得土地。

當然,我們學習的更多的是理論知識,在學校真正實踐的東西不是很多,然而“三下鄉”這樣的活動對我們來説剛好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鍛鍊。有句話這樣説的“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飯菜的問題、值班問題······但是我們也一一解決了,我們學會了互相體諒。

“三下鄉”已然圓滿結束,這次活動讓我收穫了很多:友誼、經驗、淳樸善良的笑容······這將會對我的將來初入社會帶來很大的幫助,也會對我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來文亞,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自己獲得一個鍛鍊的機會,更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從中收穫一點東西。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們做到了。因為,我們看見了學生們臉上燦爛、純真的笑容;因為,我們聽見了學生們送給我們的熱烈的掌聲;因為,我們感受到了離別時的依依不捨······

這一年,我們參加了三下鄉,我們無怨無悔。因為這是一段很棒的人生經歷。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5

轉眼間,一個月的支教生活過去了,回顧這一個月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心中充滿喜悦,因為支教工作鍛鍊了我,各級領導的關懷鼓舞了我,老師和學生們的熱情感動了我,與老師們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實的,帶給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穫。但畢竟是離開自己熟悉的工作單位,來到一個自己比較陌生的地方。回首一個月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沉甸甸的。

一、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其實我的所有的準備似乎都是多餘的,因為迎接我的是一張張真誠熱情的笑臉,沒有多少寒暄,領導早已經對我的工作做了整體安排,我沒有什麼意見。我擔任三年級語文兼班主任、美術,五年級的一個班的英語,六年級一個班的美術課。在接觸學生之前,同事們就告訴我,山裏的孩子比較樸實本分,但由於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有調皮的,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比較淳樸努力的。帶着這些忠告,我懷着興奮和期待的心情走進了教室。孩子們在安靜地等待,七十多雙眼睛向我看來,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尋。我也微笑地看着他們,相信他們也會懂得我的友善。這裏的學生特點是都很熱愛讀書,對知識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們都聽得那麼入迷,他們對生活充滿着希望和憧憬。他們的感情很豐富,觀察力也很細。最感動的一個細節就是,每天上下課師生互相問好時,他們都儘自己最大的聲音向我喊出“老師好”、“老師再見”,雖然我的耳朵經常被高分貝音量震得嗡嗡作響,但沐浴在學生的愛裏很幸福。他們很有禮貌,見到老師行禮問好,他們也很勤勞,總是將校園和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同時,他們也很頑皮,班上也有個別學生違反紀律,被我發現後受到了嚴厲的批評教育,還有的請來了家長,看着學生們痛哭流涕地表態,家長們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我覺得這裏有着更多的望子成龍。

二、教學工作,不敢馬虎我在支教之時就給自己定下一條原則:到新的工作環境中要做到敬業樂羣。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認真細緻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精講精練。針對學生知識面窄、理解問題膚淺的情況,我在每堂課上都儘量勻出5分鐘時間,補充一點課外知識,讓學生做一做,練一練。針對學生思維不靈活的問題,我上課儘可能多地提問,從多個角度提問,並且將問題難度降低,同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課堂評價。學生們漸漸由不愛發言到搶着發言。針對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我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同時採用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一點樂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我還能認真備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強求一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分組合作、自行探究、積極引導和熱情鼓勵等各種教學手段,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在豐富、寬容、輕鬆的課堂氣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

三、研討交流,學習提升在支教程中,我明白我的責任,關於這一點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課堂上我和學生們積極探討學習方法,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對於同學中好的學習方法給予鼓勵和推廣,不足之處給予指正,課堂教學大有改進,班級管理井然有序,學習成績不斷呈現上升趨勢。我虛心向每一位教師學習,和他們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向同學科老師虛心請教,只要有時間就認真聽課,評課,及時做好記錄,接受建議。數學研討會活動上,,我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説出自己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得到其它老師的認可,這期間我出示了一節示範課,從導入到結束,比較完整地呈現出了我的教學理念以及我的教學思路。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是對我後面工作的激勵和更高的要求。

支教工作已過去一個月了,在與蔡家塬國小老師們的交流中我也吸取了老師們不少好的經驗,同時我的感受良多。首先,我們的到來對於當地學校是一個良性的補充,有助於農村學校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第二,促進了地區教育的交流,我們帶來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經驗,也學習到了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我們看到了山區教育的現狀。

第三,對於教師個人的發展十分有利。在這裏工作更能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在條件相對艱苦的環境下磨鍊自己的意志品質,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四,我收穫了很多感動,感動於受援單位和我們原單位領導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感動於這裏師生的熱情,感動於這裏老師默默地奉獻,感動於這裏學生學習的執著,還感動於我們七級支教隊這個集體的精誠團結,温暖和諧……還有什麼比心情舒暢,工作愉快更幸福的事情呢?

深深地感謝上級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寶貴的學習鍛鍊機會。我一定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和厚愛,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6

201x年7月我參加了我校舉辦的暑期三下鄉活動,懷着激動的心情奔赴支教的鄉村。如果要給這段日子定義一個顏色,我想用金色來形容它因為它是熱烈的,十五個熱血青年組成一家,彼此互幫互助、相互扶持、和-諧相處,雖苦卻樂在其中,幾天來歡聲笑語,至今音猶在耳。

激-情似火的七月, 為響應團省委、校團委關於組織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全面貫徹執行黨的xx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我積極報名參加了我校研究生處組織的三下鄉活動,並榮幸成為了支教服務隊的一員。一接到“支教”的任務,我們支教小分隊便緊鑼密鼓的開始了籌備工作。在校團委和研究生處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召開專門會議進行部署,深刻領會團文件精神和活動宗旨,提高大家對實踐活動意義的認識;接着進行“支教”方案設計、“支教”隊員培訓,前期準備有條不紊、精心安排。

7月15日下午2:30,研究生處分團委書記張老師帶隊,研究生三下鄉重點服務隊一行15人,背起行囊,踏上了志願者暑期實踐的征途。一路的顛簸,我們終於抵達了駐地。村支書和鄉一中趙校長熱情接待了我們,並給我們安排了住宿。我們住在鄉一中教師辦公室,將課桌拼接起來直接做牀鋪,艱苦的條件沒有減退我們的激-情。我們顧不得歇息,直接打掃住所。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開展了緊張又有序的“三下鄉服務”工作。

此次活動歷時一週,活動圍繞“推進兩大跨越 建設美好中原”主題開展,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建國60週年成就宣講、科學發展觀實踐服務、醫療衞生服務、支教、科技興農和調查問卷等,我主要參與了支教活動。活動期間,我謹記張老師的強調:“要發揮研究生自身優勢與特點,結合自己所學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三下鄉服務”實踐活動。”

人們喜歡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有幸自己也能親身體會一下做教師的滋味。當我踏上講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幾十雙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彷彿又出現了當年自己讀中學的那一幕幕 雖然這只是一次實踐活動,我只做了一週的教師,但我知道肩上的擔子並不輕,必須認真面對每一堂課。這次支教,我們除了安排數學、英語外,還開設一些素質拓展的課程,另外,針對臨近大學聯考的高三學生還對其進行了心理輔導。我們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教學:講解英語音標,糾正他們以往錯誤的英語發音,使其規範化;語法方面,從單詞,詞組到句型,層層深入;口語輔導,從語音語調開始着手,鼓勵他們即興英語對話;並通過講述英文故事、領唱英文歌曲等有趣的方式向他們傳授知識。同時我和其他隊員們還進行課程創新,將枯燥的學習以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授課過程中,我試圖打開學生的視野,讓他們通過學習英語瞭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學會以一種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來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環境。學生在課堂上由畏懼到自信,從厭惡英語到喜愛英語。課外,我跟學生一起玩耍,我們無話不談。當問及他們的理想時,村裏的孩子和外邊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當醫生救死扶傷,當警-察見義勇為,當科學家、教師、運動員奉獻社會、建設家鄉他們不僅讓我重新體會到了孩子的純潔真誠,也讓我在放鬆之時鼓舞了自己敬業的士氣。

當我一個人靜靜地想着最近幾天的支教生活時,總感到由衷的欣慰:雖然有時候感覺很累,但一想到自己是以園丁的身份在用自己的智慧澆灌祖國的花朵,是在給孩子們展現一個新奇而精彩的世界的時候,就會打心裏感到快樂。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開心之情充溢了自己的心!在樸實的鄉村,有這樣一羣純樸的鄉親和孩子們,還有這樣一羣熱情洋溢的研究生。

一週的時光雖很短暫,但我收穫很多。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我要感謝那些可愛的村民,是他們給了我成長的經歷;還要感謝陪我們一起下鄉的張老師,謝謝您對我們的指導和幫助。

後記:回到學校後,這幾天常收到孩子們的QQ信息,説非常想念我們,要我們一定再去,家長反應孩子們明顯比以前學得有勁了,我想這些家長也真正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了,只要堅持下去,農村的教育質量一定會得以完善。這些變化都是我們所期待的,希望能夠有持久的效果!真誠地希望村裏的孩子們都會成為山村裏飛出的金鳳凰,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7

我來到師範開始才正正確確的瞭解支教,以前從許多許多的故事中瞭解到了支教這個詞,也許只有在電視上我們才能看到這些孩子對上學滴渴望,他們渴望得到知識,他們渴望得到愛。也許我們沒有親身經歷是感覺不到那樣的情感。但是有這麼一羣人,有一羣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好老師,他們帶着希望和愛來到了那些貧困的山區中,來到了那些渴望知識滴孩子身邊。這就是大學生支教活動。支教是一個值得尊敬和關注的羣體,大學生支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意義重大的活動,這是一個需要關注和支援的羣體,他們年復一年在最艱苦的環境下,以最真實的行動支持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將汗水揮灑在三尺講台,用知識打開孩子們心靈的天空。

要説我最敬佩的職業也許就算是老師了,更讓人敬佩的應該要數支教了吧,看到那些支援貧困山區的老師們,光是誇他們精神可嘉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至少他們做到了,我們沒做到,我們也只能給他們一些支持,支持大學生支教而已。

每每目及災區兒童艱苦生活的照片時,記憶就不自覺的選擇了這句話。為人者,不能忘其本。也許你我今天的生活早已脱離貧困而奔了小康,甚至堪稱“奢華”,然則,我們卻不能忘卻那最最本源的,對於弱勢羣體的愛。雖然沒能下去支教,但是我一定會盡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生支教就是用我們微薄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孩子,為了那些山裏的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支援貧困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很多人也許都想去支教,現在會有更多的人蔘與到支教裏來。即使我不能參與進去,我們也要給那些正要前往的支生們鼓勵信心,他們不是去遊山玩水,他們不是去極地探險,他們不僅僅是在教育別人,同樣對自己也是磨練,這樣的大學生支教活動給了人們一個奉獻愛心的機會,天地之大,有多少人需要我們去關愛,大學生支教,他們將我們的愛心傳遞給了山區的孩子們。面對這些可愛的支教,這個有意義的大學生支教,我們是否也應該做些什麼。也許只是鼠標的輕輕一點,也許只是默默的一個點頭,也許只是豎起拇指的一個誇讚,這麼多也許的也許,只需要我們將這些鼓勵傳達給前線的支教們。

支教有着特殊的意義。當你看到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越過破舊的教室窗口,穿透貧瘠的土地,讓人揪心,這時你會覺得支教活動很有必要,能幫助更多的孩子獲得知識。儘管農村義務教育迎來了曙光,但依然還有許多需要關注的問題。它沒有好的硬件設施,卻有着全市最好的學風;它沒有較好的生源,卻有着艱苦奮鬥、堅持不懈的精神,這寫更需要老師們含辛茹苦、孜孜不倦的教誨。在學生們的生命裏,你就像那瞬間疾馳而過的流星,還來不及讓我們看清你的樣子,就消失在中學生活的盡頭,留下一道讓我們永遠温暖的光亮。

為了可愛的祖國的花朵,讓我們為這些支教和山區的孩子祝福吧。人間有愛,有愛,才有希望!

*月,藍天如洗,鴿哨嘹亮;*月,江山如畫,鮮花怒放;*月,彩旗飄揚,笑語歡唱。

準備了一個多月,我們終於踏上下鄉的征程,想到此次三下鄉正趕上建黨九十週年紀念日,我是無比地感到慶幸,作為隊長的我也感到此次活動的重要性。經過五小時,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餘慶花山苗族鄉。下車後我們積極與當地的領導取得聯繫,並安排了相關事宜。

第二天,我們開始招生了,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通過廣播、海報等方式,剛開始我們還以為招不到學生,然而花山的孩子都是愛學習的,僅僅一個上午,我們就招到了80多人,有國小,也有國中。但是我們的招生仍然繼續.......

隨着第二天的開學典禮,我們開始支教活動,隊員們將自己精心準備的內容向學生們講解,看着孩子們認真地聽着老師講課,我想這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第三天到第六天早上,我們都給孩子們上課,下午我們就走訪村子,第一個走的是**村的一 個組,我們一邊走一邊發宣傳資料,並向他們詳細講解書本上的知識,後來我們又到袁家寨,觀看了這裏的風情,老人還向我們介紹了一棵樹——千年桂花樹。這棵樹陪伴着他們在大山裏度過,上面掛了很多紅布,被人們信奉為神靈。我們還走訪觀看了花山的第一奇景——飛龍湖。

它在離**村15千米以外,坐了半小時的車,我們到達飛龍湖,遠遠看去,湖畔有一條長龍正準備騰飛,我們從龍尾走到龍頭大概花了半個多小時,據説是世界第一長龍。

上課期間,第一次上課時同學們都很拘謹,隨着我們每天的接觸,大家也變得很融洽。上課時學生們都很積極,有很多學生一大早就來到教室,當我們給他們上課時,都很認真地聽講,我們安排了最後一節課給他們輔導假期作業。

轉眼,一週的日子過去了,明天就是我們出發的日子,我們在晚會中度過我們最後的一次活動,晚會上很多同學都報名參加節目,有很多同學參加了很多節目,在歡聲中結束了我們最後的活動,學生們都很捨不得我們,紛紛和我們照相留念。

此次三下鄉活動,總得來説

在七天的社會實踐中,我獲得了以下幾點體會:

1、農村是踏上社會的必經之路。青年學生要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胸懷祖國和人民,在實踐中接受考驗,鍛鍊成長。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必須到農村去。

2、經濟是教育的保障。辦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需要當地政府的財政投入,需要學生家長的經濟支持。目前貴州已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每年只需交幾十塊本資費。

3感 動。當我們離開時,學生們紛紛跑來送別,回來的路上還收到學生的短信,那一刻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收穫。

4、責任。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青年學生牢記歷史使命,練就紮實本領,常懷富國強民之志。

最後我真心祝福孩子們明天會更好!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8

今年的夏天雖沒有往年的酷暑難擋。但是我們仍肩負着不同的使命,擁有不同的感動。我們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學院x老師的帶領下,肩負着“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強自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我很榮幸地擔任七(1)班的班主任。當我站上講台,以一名指教老師的身份立於國小生們的面前,我便深深感悟到我應該盡我所能用最好的方法將我學到的知識、見識過的事物很好傳授、呈現給同學們,和他們共同探索、一起成長。

對於這些孩子們,出生在這裏意味着起點比那些出生在城市裏,從小受到温室般待遇的孩子低。一幅色彩鮮豔的畫,如果不加一點暗淡的顏色,又怎能更突出它的美呢?人生就像畫一樣,畫中鮮豔的顏色就代表着人生美麗快樂的時光。畫中暗淡的顏色就代表着人生遭遇困難,不愉快的時候。也與你會覺得擁有一條平坦美麗的路不是很好麼?但我並不覺得。一個人如果一生平坦那有什麼意思呢?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要他走到最後時,每一個回憶都是充實的!

這裏的孩子們基礎都很差,雖然我教的是國中生,但是他們的水平卻遠遠沒有達到要求,私下我才知道他們被要求的都很低,英語水平普遍30分或者40分就可以過。如果是這樣,那我真的很懷疑這裏的教育情況。在這樣的教育要求下,怎麼可能讓大家得到良好的教育,嚴格的自我要求。此次之行的目的我更加明確,幫助孩子們的功課是一方面,帶給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對自己面臨的形勢的良好認識才是我需要完成的。真正的使他們瞭解到自己面臨的情況,如果繼續這樣放鬆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片山,什麼時候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為了生存而活。我們是為了夢想而活,沒有了夢想,就等於沒有了生存的動力。我們現在所積累的不管是知識,情感,夥伴,都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基石。只有基石穩固了,我們的夢想的橋才會更加穩固,更加堅實!

課上她們都是認真聽講,下課也都開心的在操場上奔跑。活的很真,很自然,很有這個年齡段的活力。不像很多城市裏的孩子,上課打瞌睡,下課趴着睡。一點現代青少年的活力都沒有。在這片山裏,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和他們在一起很輕鬆,很享受。我常常忘記每節課的時間,他們也不提醒我,我們就一直享受着這種感覺。晚上他們回來我們的營地找我玩耍。我會教他們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等等。他們很開心接觸一些新的事物,很用心的去學。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每天過得也很充實。我真的很享受。

這幾日來,最痛苦的事莫過於離別,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地流逝了。我很不願意看到同學們眼中泛出的淚水,我多想告訴他們,我比你們還捨不得。我要堅持,如果我不堅持,他們會更不堅強。離別時,我收到他們的筆記本,上面還有每一個人對我想説的話。還有一瓶星星。後來我知道,那是他們好幾個晚上熬夜才做出來的。我謝謝他們,不僅是這些用了心的禮物,更感謝他們這些天帶給我的回憶,讓我從新看到這個世界的另一片角落。那裏很美,有青山流水,有碧綠藍天,有純淨的眼神,純潔的心。我愛這裏,我懷念這裏,懷念你們,懷念有我的咱們。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9

從我的內心來説,我是一個比較容易被感動的人,每每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我國的西部教育比較落後,每年都有很多志願者來到這裏奉獻自己的愛心,甚至有的志願者長期地不止一次地來這裏為西部教育作貢獻,他們當中的優秀代表有徐本禹、馮艾、馬樺等,他們的支教事蹟被廣為傳頌,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關愛西部教育的熱潮正是他們對西部教育的摯愛。這些都喚起了我想為西部的教育做點事情的想法。閔行區教育局每年選派支教教師的信息,我都非常認真地看,可惜我的專業不是語數外等學科,所以前幾年我都無法完成自己的心願。20_年5月的這次招聘,教育局終於放開了所有的學科,才使得體育學科的我積聚在心頭多年的想法得以實現。

20_年8月24號,我們一行5人,帶着上海市教委閔行區教育局以及5所支援學校的重託來到了美麗的彩雲之南――昆明,在此我們受到了最為隆重的歡迎,省教育廳為款待我們上海101位支教教師,專門設了盛宴,同時給我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們在接受這最高禮遇的同時,倍感身上的責任與壓力。25號早晨天還沒有亮,我們就奔向昆明機場,為的是趕上8點35分去臨滄的飛機,9點15分飛機安全地降落在臨滄機場。在機場,受到了雙江縣教育局董副局長及沙河中學校長的熱烈歡迎。

在沙河中學,我被任命為音體美教研組副組長,擔任七年級兩個班級的體育課教學,同時協助其他體育教師負責每天的早鍛鍊課間操。從下半學期開始,還負責學校田徑隊的訓練。訓練時間安排在每天的早晨和週一週四的下午。自從參加支教工作以來,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除了認真上好自己的課以外,經常去聽本組當地教師的課,和他們共同探討教材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等。如果發現他們在教學中存在問題,我會採取恰當的方式及時地予以糾正。從教案的撰寫到課時的組織與教法學法,再到上課教師的語言表述、教師的示範與講解等等,在和當地教師溝通、交流的時候,通過具體形象的事例,恰如其分地把上海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介紹給他們,讓他們從心理上逐步接受認同,最後再運用。因為早鍛鍊和訓練工作的特殊性,可以説,我是沙河中學每天起牀最早的人。起來之後,我就去學生宿舍區協助值班教師喚醒學生,督促他們起牀,然後再協助體育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早鍛鍊。特別是在冬天,整個早鍛鍊幾乎都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學校僅有一盞路燈),早鍛鍊結束時天還沒有亮。因為我在大學學的是田徑專項,學校根據我的情況,在上學期結束前,學校申請到了臨滄地區田徑傳統學校Q從本學期開始,我又增加了一項工作,即為我校的體育骨幹進行業餘田徑訓練。憑藉自己紮實的田徑基礎,我運用較為先進的訓練理念、豐富的訓練手段、新穎的訓練方法,使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田徑運動技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同時,通過這些體育骨幹的帶頭作用,帶動了全校學生進行業餘鍛鍊的熱情。回顧這一年的支教工作,除了平時的常規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1、為沙河中學的全體學生和全體教職員工進行了田徑規則及裁判法的培訓。通過培訓,學生基本瞭解了田徑比賽的規則,教師對田徑比賽的判罰基本能做到準確無誤。為學校第十八屆冬季田徑運動會的順利召開提供了保障。

2、因為學校召開田徑運動會缺乏資金,通過自己和原單位的多次積極溝通協調,原單位為運動會共出資金2600元,保證了此次運動會的順利召開。

3、20_年10月,在沙河中學舉行的“三優”活動中,為沙河中學教師上了一節《體育與健康》示範課,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及同行的好評,獲得學校特別獎,本人所撰寫的論文《談體育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意識》獲雲南省20_年教育科研論文二等獎。本人所輔導的另外兩篇體育論文,分獲雲南省20_年教育科研論文二等獎、三等獎。

4、本人多次在沙河中學學校領導、班主任及教師的帶領下,深入到經濟困難學生家裏,瞭解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為我校經濟困難學生九年級(1)班的李金喚、九年級(2)班的尹施良分別捐款200元、150元;為大文中學85班學生魯文江捐款100元。上學期為學校捐款400元,用於七年級(3)班俸青碩同學獎學金髮放。本學期為學校捐款200元,用於捐助雙江自治縣文庫國小。個人捐款累計1000多元。通過本人寒假期間在原單位的宣傳介紹沙河中學的情況,原單位的師生為沙河中學捐款累計8300多元,為沙河中學奉獻了一份愛心。原單位的黨支部及教工團支部決定和沙河中學七年級(5)班的李冬梅、八年級(3)班的陶月萍、八年級(2)班的李真蘭3位同學結對子,每人每年接受資助800元。

5、在縣教研室主任的領導下,深人到全縣的各個鄉鎮中學進行所任教學科的聽課評課工作。通過和這些教師的溝通交流,肯定其優點,並指出他們所要努力的方向,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讚許。

6、受縣體育教研員的委託,負責起草雙江自治縣中國小體育教師大比武方案,為全縣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及論文撰寫培訓,並被聘請為此次大比武的特邀評委。

7、所撰寫的小文章《如何靈活處理教材》《體育課與業餘訓練的關係》發表於《中國體育報》學校體育版中的教師論壇;撰寫的文章《也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體操教學》等也發表在有關刊物上。

8、利用休息時間,在同事魯應良老師的帶領下,深人到離縣城40多公里的大文鄉一師一校――展南國小實地考察,通過考察,瞭解到那裏更艱苦的環境和辦學條件,同時為該國小捐助價值100多元的籃球、羽毛球拍及羽毛球。

9、為改善沙中的辦學條件,幫助這裏的經濟困難學生,獎勵優秀學生,通過和自己的同學積極聯繫,同學答應為學校購置一台筆記本電腦和配套的投影儀等設施,並設置經濟困難學生幫助基金及優秀學生獎勵基金,兩項基金累計每年2萬元。

轉瞬之間,一年的支教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當中,我們上海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支教學校師生的肯定;同時也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忘不了,在炎炎的烈日下,我們和沙中全體師生一起進行的軍訓;忘不了,在沙中第十八屆冬季田徑運動會上,參賽學生所表現出的力爭上游、奮力拼搏的精神;忘不了,我們和全體沙中師生共同慶祝沙河中學30週年校慶時所展示的恢弘壯觀、氣勢磅礴的場面;忘不了,沙中全體教職工在小黑江邊檢站附近進行集體燒烤的樂趣;忘不了,沙河中學領導帶領我們在雙江潑水節“潑水”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所進行“摸你黑”的狂歡鏡頭;忘不了,我們和沙河中學領導一起去爬大茶山觀大茶樹所進行的一次勇敢者活動;我們和沙中全體師生為迎接“五四”運動88週年所進行的歌唱聯歡……這些情景至今仍清晰地浮現在腦海裏,這是我們和沙中師生友誼的最好見證和詮釋。

對於這一年的支教工作,我深有感觸和體會:

1、支教,是生活對意志的一次磨礪。

2、支教,是一次學習的過程。

3、支教,是一次業務水平提升的過程。

4、支教,是一次靈魂淨化的過程。

5、支教,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閲歷。

最後,我應該感謝閔行區教育局原工作單位――上海市吳涇中學給我的這次機會,能讓我為西部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能在增進滇滬人民的友誼、幫助雲南的教育事業上,記錄着自己人生中光彩的一筆。

我為自己選擇支教感到驕傲,為我選擇支教感到有價值,它讓我實現了自己積蓄已久的想法。支教,它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選擇。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20

三下鄉支教活動已經結束,從大學生到一名支教老師,角色的互換讓我深入瞭解祖國的教育事業,也更加熱愛這個事業。短暫的兩週支教生涯給我的大學帶來嶄新的一面,給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頁,這段經歷很值得我去紀念。

我們支教的地點是電白安樂國小,初來乍到,我們對這裏一無所知,電白安樂國小領導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我們十四名支教老師相互幫忙,相互學習,很快便適應下來。按照支教任務的分配,我的教學任務是一二年級的數學教學。當我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我真正意識到,要上好每一節課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教室這個舞台上,一節課四十分鐘很快過去,而老師課前不能只准備四十分鐘的內容,“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只有以這種嚴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課才能上得稱心如意。

我一直以為,要當一名好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必須的。這裏的學生很聽話,上課相當的積極,讓我非常感動。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學到知識,健康成長,我嚴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數學、唱歌、猜謎語,教孩子用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精彩和美麗。我希望課堂上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張揚,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完成作業,而這些孩子讓我的心願實現,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七月流火,酷熱難耐,支教的生活是艱辛的,農村的教師生活是城市無法想象的,我們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教師隊伍團結互助,生活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餐桌上我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教學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和體會使我們共同進步,順利完成學校交與我們的任務。

儘管吃的住的不盡人意,但安樂國小是自然的,孩子們是憨厚淳樸的,無論走到哪裏都有甜甜的問候,學生的熱情像一縷縷清新的空氣抹去我心中的陰霾,在這裏,我簡單而快樂地生活着。課堂上,孩子們用好奇和純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東西教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能夠成為他們的老師我無時無刻不幸福着,無時無刻不努力着。

心得三:美術教師的支教心得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從生活出發,表現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教材之外,實踐出真知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會讚賞,挖掘長處與個性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yr3p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