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對此書的進一步學習、解讀,我認為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應該包括先進性、示範性、繼承性、奉獻性。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它功在千秋,卻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質。特別是在當今時代,我國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各種利益調整、碰撞的改革形勢之下,教師則更需要有以無私奉獻精神為基礎的職業道德情操。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那麼,教師應該如何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呢?我認為:

首先,是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提高理論修養,提高自身覺悟水準,加強自我思想、品德、素質的磨練。

其次,是要自覺地、嚴格地貫徹執行《教師法》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兩份法律、法規文件。每一位教師都要懂得自己必須依法履行自己的教師職責和義務,這是增強師德建設中的剛性因素,這部分內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屬於強制性的。

第三,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就要時時刻刻以教師的師德為準繩,檢查、督促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關鍵在於實踐。教師要實現自己的師德諾言和師德理想,首先就要付之於行動,作出榜樣。古今中外那些偉大的、師德高尚的教育家,如:孔子、蔡元培、陶行知、馬卡連柯等等,哪一位不是身體力行的楷模?

師德修養還重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實踐中修煉。理論轉化為實際的過程,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的實踐過程。實踐的過程就是精神昇華的過程,是人格魅力的光輝閃現的過程。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整個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在我市開展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中,我們一定要認真、深入地領會、貫徹市教育局對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各項要求。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忠實於自己的選擇,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忠誠,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將以畢生之精力為之不懈努力追求、奮鬥的目標。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2

隨着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羣眾對國家公職人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家公職人員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氣候的影響,如何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和教育,做一名勤政廉政的公務員,做一名讓人民羣眾滿意的公務員,是一名公務員一生必修的課程。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我認為,必須要把握好以下五點:

一是要自覺端正態度,高度重視職業道德教育。要以高度的自覺性積極投身於職業道德學習教育中。充分認清國家機關公職人員開展職業道德主題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和教育,認真讀好學好《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讀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等書,認真寫好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積極參加各類主題實踐活動。

二是加強思想觀改造,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儘管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飛速,但由於市場經濟和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一些消極腐敗的現象仍然會時時刻刻滲透侵襲着我們,要自覺抵制權力、名利、色慾等腐朽文化思想的影響,守住道德底線,保持清醒頭腦,就不會迷失方向。珍惜工作崗位,履職盡責,樹立良好的國家公職人員道德操守,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是以身作則,做踐行社會公德的楷模。作為國家公職人員,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爭當踐行社會主義社會公德的楷模,做人民羣眾的表率。不追逐名利,不與別人攀比,不為錢色所誘惑,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知足常樂,就不會心浮氣躁,就不會道德滑坡。

四是自覺接受監督,做勤政廉政的表率。國家公職人員在單位的公務活動以及工作表現,言行舉止,不僅僅事關自己的形象,同時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着單位的形象、政府的形象。因此,除自覺端正態度、積極參加學習教育活動外,更要主動自覺接受組織和領導的監督,同事們的監督,基層單位和兄弟單位同志的監督,甚至是家屬的監督和提醒。尤其是八小時工作之外,更要自我嚴格要求,社交要謹慎,分得清是非,拎得清輕重,不做有損於社會公德的事,不做有損於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聲譽和形象的事,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五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作為幹事創業。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職務高低,都有自己工作崗位和責任。當一名平庸的官員,碌碌無為混日子絕不會是國家公職人員的選項,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渴望擁有平台、展示能力、幹事創業、建功立業。要想能幹成事幹好事不出事,必須全面加強包含提升職業道德在內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要敢於大膽突破,敢於知難而進,敢於創先爭優。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堅持以自己的全部工作為黨分憂、為國建功、為民造福。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3

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

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複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鬥動力和行為座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着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鋭性和鑑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

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準。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準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醜,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係,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係,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總之,《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教育課程,能使我們21世紀的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台,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鍊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鍊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4

教師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質和鮮明的職業特徵:它是理想人格的塑造者,是傳統道德的匯聚者和弘揚者,是社會道德的創導者,是未來道德的啟迪者。作為教師來講,學習,掌握教師道德的基本特徵和要求,以及其中的修養,既有利於我們認識教師職業的崇高性,熱愛自己的職業,又有利於教師在道德上不斷髮展自己,完善自己,做為教育教學工作,為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教師的職業勞動,涉及多方面的關係,與社會,學生,員工,家長各方面都要發生聯繫,大量地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因此,教師職業道德有着其他職業道德無與倫比的特點。

(一)道德要求的高層次性。

由於職業勞動的特殊性和社會的高期望值,從總體上説,教師道德總是處於當時社會道德較高的層次上。首先,是社會對教師道德的期望和要求的高層次性。教師的勞動影響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沒有哪個職業比它更受社會眾多對象的關注。漢代揚雄説"師者,人之模範也"。我國封建社會把教師與"天,地,君,親"共排次第。英國最近把社會分成十七個階層,而教師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此等等,都説明了人們認識到了教師工作的特殊的社會作用,將它視為一種神聖的職業,因此成為普遍受到人們愛戴和尊敬的職業。因此,在道德要求上,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其次,是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教師肩負着培養人,塑造人的重任,不僅要用自己的豐富學識教導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習慣去影響學生。教師的片言隻語,舉手投足,時時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影響着學生。教師在道德修養上不僅要具有一般公民應有的道德意識,體現全民範圍的道德建設要求,又要體現先進分子的道德建設要求,要把道德建設的廣泛要求和先進要求統一於一身。

(二)道德意識的自覺性。

教師道德意識與其他職業道德意識相比具有更強的自覺性。教師工作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勞動,在教學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靈活性,從教師勞動的時空看,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教師備一節課,可能花幾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也可以花5分鐘,10分鐘草率了事。教師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備課,改作,家訪,進修,做學生思想工作,也可在上班時間閒聊,自由外出。教師在教育中抱怎樣的勞動態度,表現怎樣的道德品行,完全取決於教師的責任感和內心的自我監督,這就要求教師在道德意識上有高度的自覺性,時時處處都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

(三)道德情感的豐富性。

教師不象法官,法官的道德是執法的公正;也不象工人,工人的勞動是對操作程式的不斷重複。而教師的職業勞動需要豐富的情感,有人説教育沒有情感,就象磨坊沒有水。教師道德的核心是愛,從愛出發,以愛為歸宿。愛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獲得教師的愛是學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教師愛的投入會在學生身上得到愛的迴流。教師教之勤,愛之切,都源於教師道德情感的豐富性。其豐富性,具體表現為:(1)情感胸懷要博大,(2)情感體驗要細微,(3)情感調控要自覺,(4)以情化人要靈活。

(四)道德影響的深遠性。

教育勞動的效果是非速效的,是滯後的,間接的,但其影響卻是長久深遠的。教師道德影響的"深",表現在它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心靈,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美好豐富的內心世界;教師道德影響的"遠",表現在教師道德的影響不只侷限於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而是影響其終身。"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學生在校時,由於年齡小,閲歷淺,缺乏生活實踐經驗,對教師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領悟不透。離開學校,踏上社會後,教師的影響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現出來,並且擴而大之,綿延不斷。一個對學生高度負責,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師,或者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着關鍵的教誨,引導作用的教師,會得到學生持久的愛戴和懷念,如魯迅之對於藤野,毛澤東之對於徐特立。

熱愛教育,就是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就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崇高的職業理想是教師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事業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事業心是一種堅定的職業信念,是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執着追求。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師應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而無私的獻身精神。顯然,沒有強烈的事業心是不可能做到這些的。教師的責任感能使教師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看作是對社會,對他人不可推卸的一種道德責任,而不會把它當作一種外在的強制,從而促使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兢兢業業,忠於職守,高度自覺地實踐正確的道德行為,以保證教師育人目標的實現。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5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兒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不僅是一時的,更是一生的。我記得有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師們齊聚在巴黎,有人問他們最難忘的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幾乎是幼兒園教師和生活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和啟迪。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他們的天職。這段時間學校組織了《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規範的內容有六條,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六條規範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通過反覆學習,我覺得《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

首先是要愛教育。我們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愛教育,就是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更不是事事以報酬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

其次是愛自己。教師愛自己就是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用自己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去影響學生、改造幼兒。  最後是愛幼兒。這是教師所有“愛”的歸宿點。教師對幼兒的“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幼兒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

愛教育、愛自己、愛幼兒,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民族和事業的大局出發,認認真真地學習,勤勤懇懇地鑽研,紮紮實實地工作,就能無愧於教師這一光榮稱號,就是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最好詮釋。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6

自古以來,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社會對教師工作給予了很高評價,受人尊重。那麼我們教師應該怎麼做呢?

在現代的教育中,還有一點就是要“愛崗敬業”。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幼兒園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需要我們保護。一個好的教師固然會對幼兒未來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但幼兒在體、智、美諸方面獲得成長髮展就絕非是一個老師能單獨完成的,需要老師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在教育活動中,我們老師之間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取長補短,互相協作,共同提高,這也是職業道德所包涵的一點。

每一位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進而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儘管職業道德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講,加強理論學習和教育實踐相結合,虛心向他人學習,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成效。

人們從事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需要有知識,這就必須學習,人們改造主觀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學習。加強理論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師要認真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學習理論,就不可能科學地、全面地、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根本上説,一個教師高度的社會主義師德覺悟正是以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革命理想為指導的。只有確立這樣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堅定不移地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和獻身人民教育事業,自覺的把個人生命的意義、價值與人民教育事業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把教育和培養好幼兒,為教育事業作貢獻,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義無返顧,以堅強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奮鬥。

其次,在理論學習中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範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範和要求的自覺性。教師道德的規範和要求,則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作為論理學的一個分支,從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出發,批判的繼承了古今中外一切優良的師德傳統,正確地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具體地向教師表明應該作什麼,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以保障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要將師德要求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就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

再次,應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教師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這本身也是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一個重要要求。同時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教師能夠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重要作用,這就更使教師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教師還應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廣泛地學習有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才能使教師從各種關係和聯繫中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任務,認識社會和人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總之,我以後要加倍努力學習,刻苦鍛鍊,不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7

近幾個月以來,我校組織了一系列的師德培訓活動,在這幾天的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剛剛從事教學工作的我而言是極其重要並且十分迫切的。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認為教師“在其位,謀其職”就是把書教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教育學生作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殊不知,教師除了教書以外更重要的是育人,而怎樣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則。

都説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因為孩子善於模仿;其實老師在學生的眼中也是不容忽視,因為學生對老師的敬畏。對於學校而言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着學生素質的培養。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通過培訓,我有諸多體會,現歸納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學校教育雖説由師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但關鍵還是在於教師。教師的主導、導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麼樣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徑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導,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想品德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範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三、“心中有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牽掛。

在我們心中要有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每位教師要重視感情上的薰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自覺地把培養美好感情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目標。情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杜甫有詩句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其説的是春雨滋潤萬物的特點,不如説是教師的感情特點。關心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充分條件。按理説現在的學生在家裏是小皇帝,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與其父母相比,我們再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豈非多餘,如果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生活在學校裏的學生當然希望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愛護。時常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會讓學生感覺到長輩的關懷,集體的温暖。不關心學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記得我班裏有一個不太聽話的學生,學習態度不好,有一次在課堂上隨意講話,我批評了她,之後也沒有及時的找她談話教育,結果這個學生不僅在背後罵了我,竟然連我的課也不來聽了。現在犯罪低齡化,大多是因為其心理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而至。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貼近他們;還要建立正確的學生觀,瞭解學生的需要,做一個服眾的威而有信的老師。

另外,通過培訓學習,我瞭解到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脱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

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説教。師德 ,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着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作為新世紀的一名老師,不僅要上好一堂課,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更應提高老師自己的師德素質,這就是我從本次師德培訓中得到的一點體會。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8

新教師職業道德和舊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區別在於更加貼近教師工作、學習、生活實際,語言平實。只求真求實,不大扣帽子,切合實際,恰到好處。

分別從思想政治、職業特點及工作性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應對對教師這一職業就應怎樣做、做什麼,怎樣做才能做的好,做的出色給教師這一職業一個很詳盡的定位!作為教師務必儘快的轉變觀念,要時刻提醒自我,當代教師面臨的三項主要職責,即崗位職責、社會職責、國家職責。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每一天所做的極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終牢記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學校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讓學生放心、讓家長放心、讓學校放心、讓社會放心、讓國家放心,當你每一天忠實的履行着自我神聖職責的時候,也就是在為自我負責。對於教師而言,儘自我應盡的教育義務,表現為高度的職責心和對得起職業,對得起學生的教育良心,教師的勞動,用嚴格的時光、具體的標準很難度量。

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工作,主要靠教師的職業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師時刻不忘自我的職責,把無愧於事業、無愧於學生、無愧於自我作為工作的座右銘,經常用職業良心這個天平去衡量自我、鞭策自我,構成強烈的職責意識,從而產生強大的工作動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務必要有一桶水。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總結反思,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教學能手,而是學生心目中的道德標準;不僅僅僅是一位引領者,更是一面沒有瑕疵鏡子,只有這樣的教師,只有嚴格履行自我的職責的教師,才能引導學生健康向上發展,才能對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新的《規範》與原《規範》相比,在條目的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在具體資料上得到了充實,並在很多提法上與新時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勢、時代背景緊密結合,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對教師自身修養和素質的時代訴求。作為一名來自教育教學一線的國小教師,我認為新《規範》體現了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時代脈搏,既有傳承,也有創新。

新《規範》對教師既有底線要求,又有較高標準。前者反映在前五條上,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作為一名教師就應到達的基本標準;後者則反映在最後一條“終身學習”上。

另外,新的《規範》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三個方面,對教師的“愛”作了科學而全面的解讀。其核心指向和落腳點,與第四條“教書育人”的實踐活動緊緊相連,明確要求我們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其實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不僅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深深的愛的情感。教師在工作中,要把這種愛的情感轉化成職業自律,轉化成專業潛力,更要轉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教育態度,轉化成不斷汲取、不斷學習的動力。

新的《規範》從六個方應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規範,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對《規範》中“關愛學生”條目裏寫入“保護學生安全”的體會尤為深刻。這是首次將“保護學生安全”納入了《規範》中,我認為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對的中國小生是未成年人,他們缺乏自我保護必需的潛力,教師就應對學生的安全負責。安全就應包括“身體安全”和“心理安全”兩個方面,當學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脅時,教師責無旁貸地擔負着保護他們的職責和義務。在這次汶川地震中,災區的老師們已經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新《規範》第四條“教書育人”中,明確提出要“實施素質教育”,並首次將“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列入其中。實施素質教育,必然對教師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師“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相信隨着教育改革、考試製度改革的深入,這一點會越來越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上得到體現。

新《規範》第六條提出的“終身學習”,對辦好教育很有現實好處。中國要建設成學習型國家、創新型國家,就需要有善於學習、終身學習的創新型人才,我們此刻要培養的是既全面發展、又有創新精神,同時品德高尚的學生。以此為目標,作為教師的我們就就應、而且務必終身學習。教師如果不學習,其所教授的資料、教學的手段、自身的內涵和修養,就會在很短的時光裏落後、老化。終身學習這一條的提出,適逢其時,具有極其重要的好處。要求教師“終身學習”,學校務必建立校本培訓制度,使之成為教師繼續學習、專業發展的外部助力。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能夠説我對新頒佈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點點滴滴都深有體會,我深深地認識到,新《規範》六條,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職責”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我將會始終不渝地學習它、貫徹它,謹記《規範》中的每一條要求,理解《規範》的思想、宗旨,將《規範》轉化為我們內在的要求,時時刻刻用新《規範》對照自我,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關懷和期望,為教育發展作出自我的貢獻。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9

一位教師説過:“好的師風師德就是一本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要做“人之楷模”。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只有堅定自己從教的信念,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堅定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

當前教師行業出現不安心工作、人員流動、跳槽等現象,使很多人不敢説:“我喜歡教書。”而我卻理直氣壯的説:“教書真好!”或許我的個性很適合教書,但我更覺得我的理想就是教書。理由有三:首先經濟上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穩。目前我的收入能解決温飽,我知足常樂。其次精神上,我覺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內心的平靜。名利場上多險惡,而在學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純正。再次,從教多年,掛念我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常以不同的方式對我表示關心。所以放眼將來,眾多學生在社會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 堅信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給教育創造一片藍天。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譚世明 ,陳善知等這些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為保護近萬名學生的生命安全,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創造了學生無一人丟失,無一人傷亡的奇蹟 ,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蹟。他們的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國小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_同志指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是無私奉獻的表現之一。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於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羣”、“忠於職守”的傳統。

愛崗敬業還表現在對學生的無私的愛。高爾基曾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時,愛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必須學會正確的愛的方式。傳統教育中我們關注的是“分數優秀率、及格率”。現在我們關注的是是否有利於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知識的無限性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促使我們去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思維發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於全體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原則,這是對學生真正的愛,是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

現今社會是知識社會,學習的社會,知識更新加快。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紮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就要愛我的職業,愛我的學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責,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強師德修養即是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0

作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師,肩負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師除了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擁有科學的執教理念,掌握開展教育活動的客觀規律。教師法也規定必須對新進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以及業務培訓。為此,我們學校也組織了新進教師人員的崗前培訓,系統地學習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路德修養》、《高等教育政策法規》、《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四門科目,從中,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理論知識和思想素養,對於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和開拓眼界,起到了極大的積極影響。

職業道德修養,是社會各行各業中人們職業活動緊密聯繫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範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範。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範,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下面,我就《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談一談我的心得體會:

該書從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概述、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道德選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以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培養的基本途徑九個方面探計了高等學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等工作的開展。對於指導每一位高校教師甚至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説,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

第一章主要從倫理與教育倫理的內涵、地位;道德與教師職業道德中的“道”與“德”;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的關係三個方面闡述了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倫理,就是人們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構建起來人倫關係以及人們在處理這種關係時所應當遵循的理則。它是作用一名教師在從業過程中的“為教之理”,即我們所説的“為師之道”。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只有有了和諧的師生倫理關係,教育活動才能順利開展,教育效果也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要求我們每一教師自覺遵守教育倫理關係,通過努力為自己建構這樣的和諧。

“道,所行道也。”本意指道路,但其間又包含了政治意義上的道以及人生意義上的道,可引申為做人的規矩、原則等;而“德者,得也”,可以看得出,只有施行道德者,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作為教師,也只有有了職業道德,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社會的認可。總之,教師職業道德作為從業教師的行業規範,就必將要求我們從把握職業理論關係出發,切實領悟應當遵守哪些行為和道德並使之轉化為良好的德性與品行。

第二章主要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功能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綜合性的概述。教師是職業分工發展的產物,而隨着教師的出現,作為調節和規範其行為的職業道德也隨之出現,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必將也使得它的職業勞動有區別於其他的物徵:目的的又重性、對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範性、過程的複雜性、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效果的滯後性。這些職業勞動,也必將使教師職業道德有道德人格高尚、道德目的明確、道德行為示範、道德功能多樣以及影響深遠廣泛等特點。

作為高校教師,只有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才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人的社會化以及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重要的是,它也是提高全民族道道素養的手段。它不僅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和發展,而且也推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第三章從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性以及從業者的內在要求論述了高校教師職道德與職業素質。高校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大學生,這就要求職業道德必將成為衡量教師是否稱職的關鍵,而且也是教師是否能維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嚴的關鍵,它不僅決定了教師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決定了教師能否很好地承擔社會責任。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教師職業素質的靈魂。

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有熱愛教育事業的使命感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尊得和愛護學生的人文精神、為人師表和嚴以律己的風範以及關心集體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職業也屬於我們的事業,事業也屬於我們的職業,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事業負責,即要對自己職業負責,對自己負責。做好自己本質的工作。

第四章主要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依據、基本原則、指導作用三方面來闡述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高校教師職業具有獨特性,也致使高校工作具有創新性,複雜性和繁重性、學術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師的示範性和教育效果的較長週期性。高校教師的工作特點,也使得其職業特點有平等對待學生,正確理解權利平等的公平;誠信以及堅持社會集體主義原則和人道主義,把個人利益放在最後。

作為高校教師,就要用職業道德來堅定政治立場,養成嚴謹治學的風氣,以及熱愛學生,激發每位學生學習的動力。

第五章講述上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範,指出了高校教師要有知識傳授和良好品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書育人的責任,又要有科學研究的責任,而且還要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有教無類,熱愛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務求實效;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熱愛真理,勇於探索;知困自強,學而不厭;行正度大,心虛氣靜;衣冠端正,儀容莊肅;教學相長,出藍勝藍;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嚴格遵守“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教師道德的基本原則,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以獲得學生的敬重。

第六章主要闡述了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規範。學術道德規範作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書水平的重要尺度。

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術的研究過程中熱愛學術,追求真理,養殖成嚴謹治學,探索創新;不怕艱苦,奮勇前進;甘於寂寞,淡泊名利;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尊重客觀事實,平等對待學術活動,以及尊重他人學術成困,相互學習,促進交流。

第七章主要從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道德選擇的基本特點,要處理好的幾個關係,以及高校教師道德評價及其影響説明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道德選擇。高校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其職業行為必然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主觀臆測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公眾性、示範性、限制性及滲透性。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職業道德選擇中要注意動機、目的和手段的關係,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統一,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雙重目標。處理好自由與責任的關係,在服務學生的同時也服務自己。

作為高校教師,一定要把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避免只顧眼前利益而放棄了長遠利益,我們更多的是要關注職業的長期發展和個體的完善。

第八章闡述了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主要從教師道德品質的形成規律,形成和發展,人格定位與現實人格衝突來表現。

我們選擇了教師,就必須實現這種人格的超越,解決教師定位與人格的衝突,加強自我人格的道德修養,在從業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德之自修塑造自我的高尚人格,然後再通過自己的言行身教來實現教師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

最後一章論述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培養的基本途徑,分別從道德教育、道德修養、道德實踐三方面闡述。教師要承擔社會責任,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適應社會主義社會市場的發展,必須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這種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體現在堅定的主導性、鮮明的時代性、強烈的針對性、以及高度的自律性;做到“慎獨”,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防微杜漸,“積善成德”;虛心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加強道德修養意識;勇於實踐,不斷磨鍊自己的道德修養。養成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以及積極進取,嚴肅認真的道德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為高校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同時,擔負起提高民族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歷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偉大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品質,使自己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優秀高等學校教師。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1

近期,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部署下,學校組織我們認真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xx年修訂本),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短短的八條內容,卻讓我們感觸頗多。通過自學、集中學習、交流的方式、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一過程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忠誠、熱愛黨的教育事業

教師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階梯。然而,教師又是很平凡的。我想,偉大正寓於平凡之中。因為,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楚“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我是一名在教育崗位上幹了十二年的教師。我的信念就是幹一行,愛一行。象陶行知所説的那樣:“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因為我們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穫。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的我,一直堅信以愛為本,用愛來感化學生,來淨化學生的心靈。無論何時,我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説,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作為一名教師我感到無尚光榮的,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

二、無私奉獻,關愛每一位學生

教育是一門藝術,只有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愛是教育的原動力,教師關愛的目光就是學生心靈的陽光。孔子曾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名老師,傳的不僅僅是學之理,更應該是人之道,一名老師,職為授業,更為樹形。所以教師要有完美人格,讓他的一言一行使學生們的成長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所以教師要有崇高師德,不管是教書,還是育人,都能讓他的學生全盤接受,永記於心。

在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其實很聰明,但學習不主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並且不遵守紀律,因此學習成績較差,作業經常不完成,我也經常和他談心,鼓勵他把字寫好來,爭取下次作業評比獲獎,現在他有所轉變了,也愛讀書了,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而且寫字也是儘自己的努力把字寫好來。

教育是藝術,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

三、為人師表

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比如要求學生不要遲到老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老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準則老師自己就要遵守教師守則。否則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不可信賴。

四、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終身教育,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們就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善反思、勤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總之,我們教師時時刻刻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養“四有”新人,才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教師的光榮使命。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2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由此可見,作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師,肩負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不僅要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對所授專業有獨特的見解和深層次的文化造詣,還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師法》規定必須對新進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及業務培訓,對於剛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我來説,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學習,使我對高校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明確了自己將來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方向。下面,我就對此次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本書分別從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與功能、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高校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道德選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培養的途徑十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等,對每一位學習的教師來説,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教育倫理,就是人們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構建起來人倫關係及人們在處理這種關係時所應當遵循的理則。其所闡發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作為一名教師在從業過程中所應當遵循的“為教之理”,即“為師之道”。教師職業道德從“做教師”方面理解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範,即“為師之道”。如果從教師應當具有的內在品性方面理解,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將“做教師”所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規範內化為自己的人格品質,然後再通過教書育人的德行表現影響學生的成長,同時完善自我品質,提升人生境界。“倫”生“理”,“理”成“道”,“道”化“德”,教育倫理也是一種人倫關係,如果教師能夠將“為教之理”和“為師之道”所闡發的道理內化於心,那麼他將“得道化德”,從而使自己擁有教師所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品質。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職業勞動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為:﹝1﹞目的

的雙重性:教師勞動的最大特點是培養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2﹞對象的特殊性: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在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影響下,不斷成長着的有思想、有感情和理想的活生生的人——學生;﹝3﹞手段的示範性:教師應該以身為教,為人師表;﹝4﹞過程的複雜性:教師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反覆的過程;﹝5﹞內容的豐富性:教師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要承擔科研活動;﹝6﹞效果的滯後性:教師勞動的產品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價值不能在短時間內體現出來。正是由於教師職業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具有與其他職業所不同的特點,如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確性、道德行為的示範性、道德內容的全面性及道德影響的廣泛性等特點。作為高校教師,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可以完善自身人格,形成積極的導向,樹立人格榜樣,引領社會風尚,不僅可以影響學生,而且還會通過學生影響學生的家庭和整個社會,因此,它不僅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和發展,而且也推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高校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大學生,其勞動任務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這就要求高校教師除了要有高尚的師德、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綜合能力及健康的身體與心理外,還應具有較強的專業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素質。在專業文化素質方面要求有比較系統的哲學理論修養、深厚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及教育科學知識,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在實踐能力方面要求具有組織教育教學的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及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等。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其在高校教師的職業素質中佔核心和領導地位,而高度的敬業精神是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最集中體現。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熱愛教育事業,要有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應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尊得和愛護學生,為人師表,嚴以律己,關心集體,把職業當成事業,樹立對職業負責就是對事業負責的職業意識,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高等學校發揮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的功能,高校是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地方,作為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相應的職業道德原則,如教育公平原則,即讓所有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讓受教育者都有機會獲得適合個人特點的教育及讓受教育者人人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教育誠信原則,要求教

師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端正學術道德行為等。集體主義原則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應以集體利益為重,但應充分尊重和維護個人的正當利益。人道主義原則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

高校輔導員是直接從事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的人,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和灌輸者,是聯繫學生與學校的紐帶與橋樑,是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輔導員可影響學生的道德習慣、性格氣質的形成,輔導員的興趣、專長、儀表風度及人格魅力等對學生行為習慣及審美情趣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作為學生輔導員應加強思想政治、知識能力、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修養,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高校行政人員有雙重性質,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人員,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師,也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高校行政人員必須遵循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求真務實的道德規範,做到不貪、不佔、不奢、忠於黨、多辦事、辦實事,全心全意為學校師生服務。

教師職業是一種神聖的職業,教師既要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又要有科學研究的責任,還要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應做到有教無類,親徒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務求實效;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熱愛真理,勇於探索;知困自強,學而不厭;心平氣和,虛懷若谷;衣冠端正,儀容莊肅;教學相長,出藍勝藍;傳道授業,教書育人。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操守,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和形象,以獲得學生的敬重。

高校教師肩負着發展知識、創新知識的歷史使命,肩負着科技創新和科技發明的重任,因此,必然將從事學術研究,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熱愛學術、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學術自由、民主平等,謙虛謹慎、團結合作,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道德規範。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勇於創新,不怕艱苦,甘於寂寞,淡泊名利,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不弄虛作假,尊重他人的學術成果,相互尊重與學習,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高校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其所處的地位和身份也具有特殊性,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選擇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公眾性、示範性、限制性及滲透性。在教師職業行為道德選擇的過程中,應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主觀臆斷。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職業行為道德選擇過程中應處理好動機、手段和目的的關係,使三者保持

在道德上向善的統一性,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雙重目標。同時還應處理好自由與責任的關係,在道德選擇標準中還要把握好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功利性與超功利性的關係,從而保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個人利益需求而又不違背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有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不斷加強自我人格修養,解決人格定位與現實人格的衝突。而這種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可通過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及道德實踐三種途徑來實現。

教師是一種良心的職業,是一種奉獻、一種給予。教師就像一面鏡子,我們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一民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師,我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無限可能的生命,而他們將來都會從事醫學相關職業,這些職業與人的健康和生命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不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更應該加強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在將來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傾聽學生的心聲,以人文的情懷關愛學生,用心面對那些質樸的心靈。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一民德才兼備的高校教師。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內容不同的書,一幅風格迥異的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個個。他們還如此年輕,有美好的未來,作為教師的我,願為之努力和付出。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3

一位教師説過:“好的師風師德就是一本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要做“人之楷模”。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只有堅定自己從教的信念,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堅定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

當前教師行業出現不安心工作、人員流動、跳槽等現象,使很多人不敢説:“我喜歡教書。”而我卻理直氣壯的説:“教書真好!”或許我的個性很適合教書,但我更覺得我的理想就是教書。理由有三:首先經濟上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穩。目前我的收入能解決温飽,我知足常樂。其次精神上,我覺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內心的平靜。名利場上多險惡,而在學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純正。再次,從教多年,掛念我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常以不同的方式對我表示關心。所以放眼將來,眾多學生在社會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 堅信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給教育創造一片藍天。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譚世明 ,陳善知等這些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為保護近萬名學生的生命安全,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創造了學生無一人丟失,無一人傷亡的奇蹟 ,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蹟。他們的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國小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指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是無私奉獻的表現之一。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於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羣”、“忠於職守”的傳統。

愛崗敬業還表現在對學生的無私的愛。高爾基曾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時,愛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必須學會正確的愛的方式。傳統教育中我們關注的是“分數優秀率、及格率”。現在我們關注的是是否有利於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知識的無限性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促使我們去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思維發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於全體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原則,這是對學生真正的愛,是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

現今社會是知識社會,學習的社會,知識更新加快。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紮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就要愛我的職業,愛我的學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責,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強師德修養即是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4

我是一名中學數學教師,通過這次新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教育,我對師德師風教育的意義有較明確的認識,對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內容也更熟悉了。教師既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文明之樹的培育者,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又是人類社發展與進步的開拓者,是年輕一代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範。因而,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着學生學生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着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

一、對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如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和對優秀教師的要求,我認識到,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係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1、在依法執教方面,我能夠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能夠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沒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2、在愛崗敬業方面,我能夠做到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傳播有益學生身心健康思想。愛是教師職業的基礎,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3、在熱愛學生方面,我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4、在嚴謹治學方面,我注意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師德的基礎是愛,核心是專;教師自身的學識與道德水平即師德,在潛移默化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着學生,也影響着學生對我的看法,進而影響着師生關係,所以我必須不斷學習。5、團結協作是教師處理與同事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優化校內育人環境的關鍵因素。這是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6、尊重家長是教師處理與學生家長之間關係的準則,是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環節。在尊重家長方面,我愛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7、廉潔從教是教師處理教育教學活動與個人利益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應當注意保持的品德。在廉潔從教方面,我堅守高尚情操,講奉獻,不謀取私利。8、在為人師表方面,我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意處理個人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係的準則,衣着整潔得體,語言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作風正派。9、在優秀教師的為師三態:敬業、愛業、精業方面,我沒有堅持“敬業——愛業——精業”這個教師職業成長的基本主線,也沒有政治把教師的“紅”與“專”交織好以便自己更快成長。

二、心靈關懷的前提——瞭解學生的心靈事實上,許多教師行為偏差,也正是由於不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造成的。我們常説,教學要獲得應有的實效或效果,必須依賴於我們對教育的兩條基本規律的遵循。一條是,教育的內容符合社會的要求。這是從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來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必須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才會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緊緊地隨時代的脈搏,時時關注重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另一條就是,教育還必須遵循身心發展的規律。即,教育的內容與方式都要符合年齡特徵,這樣,教育才會成為自身的需要,併為接受。而這一條主要是從教育與人的關係出發來看的,這就是説,教育還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如果教育脱離了人的身心實際,那麼,就很難言人的身心發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關年齡特徵的問題,是不能被忽視的。所以教育的效果,並不在於教育內容本身的正確與否,而主要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是否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徵,並以此作為教育的起點

三、心靈關懷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與藝術心靈關懷在瞭解了學生心靈發育的特點之後,還應注意掌握一些具體的教育方式與藝術,這是教育怎樣更好地防止教育傷害,避免無意傷害,根除有意傷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學生心靈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教師的輔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要得體,愛學生,還要會愛學生。愛,不僅僅只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靈巧的藝術,愛是奉獻,愛也是理解;愛可以通過滿意而傳達,愛同樣也可以通過不滿意而流露;做為教師,就要體察學生心靈的變化,學會附耳細説,學會正面暗示。?尤其是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其意義對於學生而言,不是終生的,也是短期內難以忘懷的,無意傷害是無心的結果,但無心之過變有過,歸根到底,還是與教師的素質有關。

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篇15

通過本次學習和幾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對教師職業道德有了深入的熟悉。職業道德主要是針對職業行為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它通過人們的職業活動、職業習慣、職業態度、職業作風和它們的社會效果表現出來。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例如,行醫的有醫德、執教的有師德,也就是説,各行各業都有其德,這德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走進商店,我們願意看到店員笑臉相迎;走進郵局,我們希望得到熱情服務;走出飯店,不管我們下次還來不來就餐,都願意聽到一句歡迎您再來的話,這樣心裏就平衡。而人們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絕不單單是笑臉相迎、歡迎您再來這麼簡單。由於教師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就要請教師有更高的道德水準。

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讚譽。眾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這頂花環增加光彩。作為一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酷愛教育事業,只有佈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窮酷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位教師,應當酷愛學生。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氣力,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暖和,產生愉快的情緒,激起學習的愛好,感遭到他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固然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教師,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人際關係等種種人生瑣事必定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我心情不好時,假如這時候學生出錯,我就很輕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乃至動手施暴,打壞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乃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今後我將漸漸地改掉自己的壞脾氣,努力地在師生之間,構成相互尊重、相互愛惜、善於交換、及時溝通的氛圍,這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

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勇於重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建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果斷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説教有效百倍;  另外,教師還應具有刻苦研究,嚴謹治學的態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在市場經濟、影視文化、網絡浪潮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經常的讀書學習。學校是讀書的場所,是書籍的王國,真實的教師一定是一個讀書愛好者。教師的讀書習慣會影響學生。把每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於教師。不管束師讀書難的理由有千萬條,但每個教師自己應當清楚,作為教師,必須要堅持讀書。努力進步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否則假如我只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在時代不斷髮展的條件下,就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

有人説快樂是一種選擇,有的人快樂,有的人痛苦,在於一念之差。教師職業給我們帶來的體驗是苦是樂呢?這就必須考察這一行業在物質和精神上給廣大教師帶來的滿足程度。從物質收入角度看,在我國,目前這一職業尚不盡人意,工資在整體上處於中、低收入之間。但是就如校長説的我們也沒必要抱怨,是我們沒有機遇選擇更好的職業,或是我們笨蛋。可是從精神滿足這一角度看,教師職業具有明顯的上風,職業生活的情感性在當今利來利往的商品社會中已成為教師行當的另外一大上風。教師職業有其苦,但更多的是樂:機靈應變,巧引善導之樂;啟愚化頑,學子轉化之樂;情操,慰師謝教之樂;桃李八方,來鴻千里之樂……我們當教師的,不單單在奉獻,在孩子們中間,我們一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親眼看到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就會由衷興奮,產生一種強烈的幸福感,這類職業的成績感是 其他職業沒法相比的。

以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向上。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會使社會的前進的步伐走得更快,終究隨着水長船高,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會有更大改善,盡職盡責的教師一定會贏得社會的豐富回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y0jy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