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精選4篇)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精選4篇)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 篇1

從20_年起,每年的秋分,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對廣大農民來説,這是黨和國家對農民朋友的關懷。在我看來,農民豐收節,慶的是五穀豐登,傳的是中華文明。農民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更是我們所有炎黃子孫,牢記傳承、感恩和節儉的一個節日。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精選4篇)

羅素曾言,中國是一個文明沒有中斷過的國家。是什麼力量使華夏文明從未中斷?答案就是農耕文化的繁盛。從古代的深耕細作到新科技農業,農業一直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古代天子要耕籍田,皇后要行親蠶禮,都是祈求五穀豐登。而今,我們舉辦農民豐收節,不僅僅是慶豐收,更是要讓我們牢記使命與責任,努力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銘記先人的農耕知識,傳承在農耕文明中滋養的優秀傳統文化,讓華夏文明之花永不凋謝。

隨着科技的發展,工業文明興起,第三產業繁榮。農業的基礎地位雖未動搖,但是農民卻處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收入並不成正比,以收入來説,他們是社會上最渺小、最卑微的羣體。農民豐收節的設立,讓農民朋友看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懷,讓農民朋友們知道,縱然他們幹着最辛苦、最卑微的職業,國家沒有忘卻他們。正是有了他們的默默耕耘,才有國家富強的基石。農民豐收節,讓我們學會感恩腳下的這方土地,更感恩在這方土地上耕耘的父老鄉親,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成就了美麗的中國夢。

《朱子家訓》曾言“一粥一飯當思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幼兒園的小朋友便會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農民朋友面朝黃土背朝天,櫛風沐雨,無論冬夏,不斷地辛勤勞作,才有了我們的一日三餐。現在,國家雖然富強了,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浪費糧食。因為我們浪費的雖然是自己的錢財,但本質上卻是缺乏對農民勞動成果的尊重。從一粒種子到最後的顆粒歸倉、擺上餐桌,這中間凝聚了多少人的勞動成果。我們輕易拋棄的不一粒粒糧食,而是我們的個人美德。所以,無論我們多富有,都不要忘記節儉。農民豐收節,讓我們牢記,不管五穀如何豐登,我們都應學會節儉。

瓜果飄香,碩果累累。農民豐收節,讓我們和農民朋友一起沉浸在豐收的快樂裏,也讓我們新時代的每一箇中國人,學會傳承、感恩和節儉。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 篇2

魚肥果甜稻米香,金秋九月豐收忙。9月23日,中國億萬農民首次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的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是屬於億萬中國農民的節日,是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時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

"中國農民豐收節"雖然是億萬中國農民的節日,其主角是農民。但在慶祝豐收的同時,也別忘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戰鬥在農村基層一線的黨員幹部長期的奮鬥與付出。筆者認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喜悦,還有那些超出豐收本身的感悟與體會。

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齊頭迸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來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等系列的政策舉措不僅取得顯著實效,也贏得了人民羣眾的支持和肯定。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農村幹部羣眾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推動"三農"工作的內生動力得到不斷激發。

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集中彰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尤其是通過持續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目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經穩定在120_億斤以上的水平,這是農業的基本面。正所謂手頭有糧,心中不慌。特別是近年來在打好打贏脱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隨着農村產業發展、產業融合、生態建設等工程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民通過奮鬥實現了就業增收、脱貧奔康。"中國農民豐收節"已經不是一般的節日,而是農村廣大幹部羣眾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同時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農民正逐漸成為一種讓人嚮往的職業。

信心、決心、恆心凝聚增強。早在20_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時指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這"三個不能"表明了黨中央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鬆勁的決心和態度。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邁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徵程,廣闊的農村大地呈現出一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興旺景象。為決勝脱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匯聚起磅礴力量。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輪廓初顯。近年來,以加快新農村建設,建設美麗鄉村為引領,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高品質的綠色發展,農業發展特別是農業產業發展得到快速推進,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修復,農民創業就業增收提速,農村社會保障不斷跟進,城鄉發展不平衡有效改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集聚,為推進"五個振興"夯實了基礎。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藍圖正一點一點地變為現實。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 篇3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管仲就以這句話道出了糧食對於安邦固本的重要性。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我們也創造了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2%以上人口的奇蹟,這與我國強大的糧食生產能力息息相關。

習近平總書記説,我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三農”問題連續多年被寫進了中央一號文件,農業税被取消、種地還有補貼,中國農民越來越幸福。而這次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進一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對農村的高度關注、對農民的高度關愛。

眼下正是秋收時節,放眼華夏大地,稻麥金黃、瓜果飄香,一派豐收的喜慶繁忙景象,格外迷人,這樣的收穫場景無疑是喜悦而幸福的,它不僅撐起了鄉村的希望、撐鼓了農民的腰包,也撐起了14億的口糧,豐富了國民的餐桌,更撐起了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希望。而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對8億中國農民兄弟來説無疑是一種重大肯定和鼓舞,對於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享受大地豐收果實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感謝那些勤勞樸實的農民兄弟,感謝他們不辭勞苦、任勞任怨,為國家提供糧食安全保障。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三農”問題仍然是我國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短板,城鄉發展失衡、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凋敝、農村基礎設施落後、農民收入低下、農村青壯年勞力外流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這是各級黨政部門在今後一段時期需要着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黨政部門的積極努力下,中國的鄉村一定會越來越美、越來越有活力,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中國的農民有一天也會成為人人豔羨的職業。祝賀中國農民豐收節,祝福中國鄉村越來越好!

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有感 篇4

咚鏘咚鏘咚咚鏘,敲鑼打鼓的聲音響起,這是家鄉的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村委大院裏幾個穿紅着綠的大娘,手拿彩扇,隨着鑼鼓,歡快起舞,個個笑靨如花。這便是農村最樸實的豐收節,也是第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

玉米田裏,駐村第一書記伸手剝開一隻金燦燦的玉米棒子,望着田裏沉甸甸的玉米棒,他心裏美滋滋的。穿過翠綠的黃瓜地,望着紅綠相間的辣椒,紫黑的茄子壓低了身子,長長的豆角掛滿架子……這便是農村最美的風景,也是他駐村以來,看到的風光。這是他在這個貧困鄉村的第三年,記得剛來時,田裏的玉米苗都耷拉着腦袋,半死不活……如今……這樣想着,書記不覺笑容滿面,腳底生風。

街道兩旁,家家的房頂上堆着小山一樣的玉米,在陽光下發着金燦燦的光,有的家門口還放着小汽車。從田間巡視回來第一書記快步走向村部。

看到第一書記來了,阿隆拿着剛剛採摘的梨,請書記品嚐。沒錯,正是第一書記的一手幫扶,才讓今年的梨有了好銷路。按照傳統的方式,自己家的梨恐怕要賣到過年,貯藏不當還會壞掉不少。今年書記從縣裏請來電商技術人員,幫助阿隆打造了電商銷售模式,銷路再也不是問題了,自己也摘下了貧困户的帽子。這不,阿隆正搬着一筐梨讓鄉親們潤潤嗓子……再走近,就是花花綠綠的人流,沸聲震天的喧鬧嬉戲之聲漫延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一個孩子穿着鮮豔的黃色道具服,手拿兩片綠葉,扮做玉米寶寶,呆萌可愛;一羣活力四射的大娘敲着腰鼓,瞬間好像年輕了十來歲;幾個年輕小夥正生龍活虎地舞獅子……書記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臉,用他已經不再細嫩的手,撫摸着孩子們的頭,告訴他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振興家鄉的事業。

駐村生活即將結束,看着各位鄉親的笑臉,一陣心酸湧上心頭。村裏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來了,書記滿懷深情地注視着大家,“這兩年,為了脱貧,我們一起吃了不少苦。為了不再靠天吃飯,我們四方募資打了一口又一口深井;為了鄉親的瓜果不滯銷,我們建立了電商平台,舉辦採摘節;為了村裏的老人不孤獨,我們籌建了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我們不斷改善教學設施。今天,是我們慶祝豐收的日子,也是我們銘記自己奮鬥歷程的日子,更是牢記黨和國家不忘關注我們農民的日子。”

農民豐收節,是一個鄉村從貧困到振興的見證,也是一個駐村書記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更是中國千千萬萬個農村的縮影!請向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人民致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lmv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