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

在近代的中國社會,心理的扭曲現象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那些曾經鮮為人知的社會行為在當今社會也變得不足為奇。有的人為利為情而犯罪,在監獄度過自己本來美好的一生;有的人以一時之氣而犯下終身無法彌補的錯誤;有的人逞一時之勇而殘廢一生;有的人因不能釋惑而結束自己。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基於此,心理的健康遠比軀殼的健碩更能決定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決定他一生的生活方式,霍金雖然身體殘疾但卻用堅強的意志寫成著名一世的《宇宙大爆炸》,海倫雖然雙目失明也以驚人的毅力成為世界級的作家也許你會説我們與他們沒有可比性,但是我想知道在他們和我們一樣還是普通人的時候又有多少的區別。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總可以將自己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找到自己的適合職位,那麼心理健康又如何定義和怎樣定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呢?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説,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對於我們大學生的健康心理應具備這樣的素養:能夠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保持樂觀的心境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對自己的未來的人生充滿希望,對逆境可以處之泰然;人際關係和諧;對自我的評價正確。

在校的大學生在當今的社會面臨着就業的壓力,情緒的調控和戀愛價值觀的實際性的問題,因而擁有一顆健康的心理對未來的發展有着根本的作用,認清時事,看清世界的迅速變化是讓我們更快更好的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一)在如今競爭日益劇烈的社會,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在蒸蒸日上,許多的大學生畢業後就面臨無法就業的壓力,其實也是大學生的心理存在許多的不健康的因素:

1、就業的期望過高。這些期望有的源於自己,有的源於自己的父母和親戚朋友,認為自己畢竟接受過高等教育,掌握的知識更多,因而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應該得到職位高,薪酬好,福利優厚,行業熱門的工作,不願意做基層的工作。

2、在就業的過程中缺少吃苦耐勞的心理。大學生的一種自傲的心理導致這樣的結果,在校期間缺乏的鍛鍊,缺少社會實踐能力,在工作的時候不願意受別人的支配,更不願意去做那些勞累的基層工作。

3、在就業的工程中存在虛榮排比的心理。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對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對職位有好醜美惡之別,如自己能夠得到優越的工作崗位,自視高人一等;若得到的工作條件不理想,就不願意向任何人提及,自視低人一級,害怕丟面子,受人藐視。

4、存在固執狹隘的心理。在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缺乏變通的能力,一味照搬書本,不顧社會的需要和公司的要求,曾經有一位總經理説:“現在競爭的社會需要的人才,並不是他們學了多少的知識,專業是否對口,更重要的是他具備的素質。至於業務的知識我們可以培訓。”

5、過度的自卑心理。有的人在學校期間因為過度的輕視自己,總覺得自己許多的方面不如別人,專業技術方面無法在工作中運用,不相信自己的實際能力,因而對工作產生畏懼的心理,產生恐懼的心理。

以上是許多的大學生都面對的問題,就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認清實質,針對這些問題找出實際的解決方案,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學生的身份,認真努力的學習知識。

掌握專業技巧,適當的參加一些活動,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總結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我這樣認為:“大學是可以犯錯誤的地方,只要在不違法的條件下所犯的錯誤我們都有機會去彌補,你現在犯錯不怕,因為現在還有機會,一旦自己步入職場,你就沒有這樣的犯錯機會!”。

2、認清時勢,給自己定一個具體的目標。雖然目標是一個抽象的東西。

不過它也是我為之努力的終極對象,目標可以有長期的和短期的,給自己一個具體的目標也是在給自己一個適當的壓力和一個明確的奮鬥方向,因為許多人似乎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是最後卻是一無所獲,歸根結底是因為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3、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從現在開始不要將自己擺在一個高高的位置上面,學會謙虛好學的態度,明白是自己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很難想象一座根基不好的碉堡怎麼可能長時間的矗立在藍天下面,只有從基層開始才會有好的根基,將來也才會有好的發展,遇到問題也才可以有條不紊,臨危不懼。

(二)情緒人皆有之

不止是我們人類,就算是動物也同樣的有屬於它們的情緒,我們都會有喜怒哀樂愛恨愁,遇到高興的事情我們會激動不已,遇到不快的事情我們會鬱鬱寡歡,情緒其實可以認為是一種本能,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本能的人,成熟與年齡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們不能錯將早熟當成熟。在現在我們情緒是極其波動的年齡時期,也很容易因為情緒的原因造成很多的不應該。

1、影響生活的質量,導致精神痛苦。抑鬱的情緒的導致很多的時候被不開心所籠罩,不能正常的生活,對許多的問題和事情產生厭倦和不滿,長此以往,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厭倦和困惑,做出許多超乎想象的舉動,對許多的事物過於敏感,對周圍的一切都不願意接觸;

2、干擾學習的過程,影響智力的發揮。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樂觀的情緒是學習的動力,相反消極的情緒將直接影響智力的正常發揮,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大腦處於活躍的狀態,導致自己的思想呆滯,不願意思考,大腦停滯甚至倒退;

3、導致自己的判斷力下降,形成認知偏差。我們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在不同的心情下看同樣一件事物會有明顯的差別,帶着不良的情緒看問題就如同帶着一副墨鏡看世界一樣,將許多的事物看得和真實相悖,被假象或表象所迷惑,影響個人的健康成長。情緒的變化,是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大相徑庭,甚至與事實差別巨大;

4、使自己難以融入集體。冷漠、自卑、孤獨的心理難以為人們所接受,因為這些是一種具有閉鎖性質的,自己也不願意去接觸集體,成為一個孤立的個體,純粹的個人世界,找不到快樂,找不到開心,有的只是孤獨和寂寞,這樣的人很容易產生抑鬱症,也很容易精神分裂症。

面對這些,我們應該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而應該成為情緒的主人。

1、學會自我調節。自我調節的方法有許多,比如説轉移環境、自我宣泄、找朋友訴説、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控,事後想清楚產生這些不良情緒的原因,然後冷靜的思考,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確實有效的處理方法進行解決;

2、現在的心理醫生很多,幾乎在每一所學校都設有這樣的崗位,當自己實在不能自我解決的時候,可以到相應的心理諮詢處諮詢,向他們尋求幫助,幫助自己走出心理的誤區。

(三)戀愛在大學裏面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同的人對戀愛的理解和看法也截然不同,各自的人對戀愛觀的認識也有差別,然而不成熟和不理智的戀愛於人於己都不利,因此我們應該認清自己,不能盲目的效仿,我並不否認在這樣的條件下面不會有美麗的愛情,只是需要強調不能盲目和盲從,更不能隨波逐流,需要冷靜的分析這樣做是否合理,在我的理解下盲目的戀愛會帶來這些不良的危害。

1、增加自己家庭的經濟壓力。許多的學生都不是特別的富裕,都是中等水平的家庭,自己的學費都是父母辛辛苦苦的積攢而來,在大學的戀愛不是社會,近乎一種享受和好奇,更多的是消費,對於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學生來説無疑是在給自己的父母無形之中造成更大的經濟壓力,我不知道這樣的消費是否會心安理得,在自己進行大消費的時候是否曾經花幾秒鐘的時間想過家中的父母;

2、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一部分的戀愛是一種完全的本能行為,就如同我們看到一朵美麗的鮮花想據為己有一樣,許許多多的誓言在現實面前都會變得脆弱不堪,許多都是一時的衝動,當這種衝動消失的時候很難想象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

3、浪費自己的青春和學業。大學是開始正式接觸社會的地方,從這裏出去將不會再有人為你去遮風擋雨,全都得看你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説大學對自己的人生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在大學期間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認識很多的事物,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解決自己眼前的問題,我們將會在此失去學習許多技能的機會,幾年的大學將是除了一個文憑外毫無收穫的幾年時光,我這樣想:“如果大學只是為了那一張白紙黑字的空虛的文憑的話,從現在開始可以不必要考慮父母的想法,毅然的畢業吧!”因為如果在幾年的時間你不能學到任何的東西也將註定幾年以後你同樣要被無情的淘汰,不如現在出去或許你可以比別人有更多的經驗,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工作的機會。

我不反對大學的戀愛,但我希望在我們進行這樣一個抉擇的時候可以靜心的想一想自己擁有什麼,將來自己可以做什麼,自己能夠給彼此什麼。或許有人認為我把愛情想象的太金錢主義,但是我也很想知道像電視劇裏面那樣堅貞不移的愛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存在多少。也許你會説:“沒有戀愛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我也不明白:“你的大學是為了戀愛而存在還是為了將來的生活而選擇大學的呢?”我真切的希望在你自己進行這樣一個抉擇的時候可以看得更加的長遠一些。同時我也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一個真正的適合自己的對象,在生活中能夠相扶相依,共同的為你們的理想而奮鬥,而不是為了一時的好奇或是衝動輕易的做出的決定,那樣的愛情註定是會夭折的。 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一代,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國家的棟樑,我們不僅是為自己而活,也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國家而活,不要説你自己沒有這樣的偉大,畢竟一個國家不是由一個人就可以構成和掌控的。

健康的心理是我們成功的關鍵,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心理問題,把握自己的心理變化,可以掌控和調節自己的心理,這樣我就不會犯許多的錯誤,更能遊刃有餘的把握自己的將來,處理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不要覺得這些是無足輕重的小事,這些將會決定我們隊未來事物的態度和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方式,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處理方法!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2

我參加了長達三個多月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裏,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温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短短的幾個月培訓時間,很緊張,也很充實。因為我們在這緊張學習的氛圍中學到了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給學生。我們將盡心盡力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3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瞭解自己,又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潛力、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並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於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於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於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脱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説,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十分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決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資料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

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構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此刻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情緒沉重。

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構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帶給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透過個體的選取、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

學生各種素質的構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潛力、適應潛力的構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持續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靠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潛力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

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構成心理障礙,個性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取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着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齊,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持續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潛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持續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持續用心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就應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擇業心理,就應貼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潛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必須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必須的成功。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對心理學的深入學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學習心理學的重要性,心理學的發展正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的能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業餘心理學家。四歲的寶寶已經能揣度別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樣把玩具藏起來讓其他小朋友找不到,還會提供錯誤的線索去誤導小朋友;孩子會從媽媽的神情和語氣上判斷她在生氣。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鬧,等媽媽高興時,就會乘機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樣正確地運用獎勵和處罰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些都是建立在對他人心理進行觀察和推論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説每個人都能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為進行預測。這也正是心理學家想要努力説明的問題中的一部分。心理學的開設,不是為了讓人類去研究別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而是為了讓人類更瞭解自己,瞭解別人,理解別人,通過不斷的心理調整,讓人生達到更好的生活境界。社會進步,生產發展以及文化的締造,關鍵在於人本身。社會首先應該關注的是人心的嚮往和需求的發展。社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把人的願望與渴求引導到社會總目標的規範之下,這就需要認識人、瞭解人、認識人的心理活動。從這個角度來説,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直接服務於個人的成長髮展,同時也是社會整體發展的需要,使人不斷的自我完善,從而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也是一種生活本能的方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猶如人們如影隨形的朋友一樣,心理學已不僅僅是生活的調味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它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對我們每一位開放教育學生來説,在職學習都是一段難以忘懷的人生體驗,在學校裏或工作中,當開放教育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去追尋自己的理想之夢時,會發現生活之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此時,以積極的心態、精心的準備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戰,將會成就新的美好人生。現代社會,職業已不再是簡單的個人維持生計、養家餬口的手段,而是個人尋求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尤其是伴隨着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分工的日益精細、用工體制的變革,人們不再向往那種穩定而無創造性的職業,不再固執於那種從一而終的工作方式。崗位、職業的變動,不僅是人們實現工作理想的整個過程,更是人們不斷調整、不斷適應、不斷提高、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發展位置的過程。身在職場,要想獲得更多的成功,儘管會受到態度、細節的左右,但心理健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對未來的規劃,沒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角色認同,怨天尤人,成就不了職業發展。

因此,開放教育學生應當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去適應社會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闊步前進,做一個健康的、自知的、快樂的人!

有人説:生活就是一團麻,不理自亂,理還亂。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精神壓力、心理疾病和亞健康正成為現代人的困擾。如何快樂健康的生活、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質也前所未有地成為更多現代人的迫切心理需求。

積極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丁.塞利格曼認為,除了減少人們的消極情緒,心理學還應該增加人們的積極情緒;除了幫助病患過上正常生活,還應該幫助正常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理論生動詮釋了心理學和生活的關係,探尋了個人心理的正能量對其積極人生的重要作用。

對於開放教育學生來説,緊張的學習、忙碌的工作、生活的重擔,身心俱疲在所難免,關鍵是要獲取開啟生活的金鑰匙,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出發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

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處理好人際關係,讓溝通更加和諧;要管好自己的情緒,讓內心更清明;要處理好戀愛、婚姻、家庭,讓愛變得充實、温馨;要做到健康的休閒,讓生活更加精彩;要靈活應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將壓力變成動力,讓人生更加精彩!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通過對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自身在為人處世方面存在的許多缺點與不足,今後,我將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這些壞毛病,提高自己!我相信,我的人生之路將更加精彩!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5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常態化,從“小”抓起,從細節入手。既要整合優化教育環境,營造適合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育人氛圍,也要將心理衞生知識滲透到學科教育中,讓他們願學、會學、樂學;既要喚起學生對心理問題的關注,也要幫助他們找到科學合理的情緒疏導方法,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既要為普遍性心理問題“對症下藥”,也應有的放矢地對個性異常心理進行有效診療,幫助他們走出困惑、解開“心結”。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倍加關注他們的心態,倍加尊重他們的意願,倍加順應他們的心理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各種條件,或春風化雨,或暴風驟雨,或分步驟有計劃實施,這考量的是教育智慧和能力,也能看出我們對下一代所持的教育立場。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我們班召開了一場關於大學生健康的主題班會。本次班會由情景劇、“專家”講、DV播放等很多有趣而有意義的環節組成,其中給我映像最深的是DV播放環節。

DV播放環節主要是通過DV播放的方式來對我們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的展現於揭露,再結合同學們的積極發言從而達到及時糾正、預知與瞭解相關知識的目的。這樣一來不僅將健康這一嚴肅的主題活躍化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正視自己心態的機會,更加重要的是在3段DV的創作與錄製的過程中、通過這些有趣而有意義的合作拉近了同學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加強了整個班集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這一環節中主要體現了沉迷網遊、自戀等問題,同學們的精彩表現以及動畫製作的詼諧幽默都將將此次班會推向了高潮。博得了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

通過全班上下的一致努力我們的精品班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我相信通過本次班會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同學們樹立良好的座標而且也會促進我們整個班集體更加和諧有序的發展。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7

經過網上培訓學習,真實感受頗深!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所以,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當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

經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簡便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

經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説明了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可惜,我們無力擺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説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我們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

為了讓學生構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斷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為了讓學生構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斷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其次,僅有構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必須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8

本月十六日開始,我市教育局組織了一期心理健康課,聘請了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為我們授課。為期五天的學習,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首先,這是放暑假後首個集體培訓,學員們(全部都是中國小教師)都顯得很疲累,有的老師甚至還沒有正式放假,早上來報到後又趕回去上班,幸好,我們已經正式放假了,算是歇過幾天了,但到了正式上課時,才體會到了其中的累,難怪學生們有時上課時會趴在桌面上了,老師在上面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下面不免有時會竊竊私語,正如其中一位老師説的,來聽課的老師應該分為三種人,一種是來報到的,一種是來看熱鬧的,一種是真正來聽課考心理健康C證的。算來,我也應該是後一種的吧,因為在我校派來學習的,只有我一個是自覺報名的,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多個證多條路,其實我考的證已經不少了,有的早已經派上用場了,有的還一直躺在抽屜裏發黴了,除此之外,當然,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學習,能為自己以後的教學生涯發揮點作用,因為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什麼樣的學生都有,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有一定的心理健康輔導技術有一天總會用得上的。

上課的老師有好幾位,有的老師講課時,學術性比較強,聽課者聽得比較累,有的則會利用多媒體結合當今發生的熱點新聞進行案例分析,聽起來就比較容易接受,有的老師上課比較古板,課堂氣氛就比較沉悶,有的學員竟然搖搖欲睡,好一曲催眠曲啊!有的老師言語比較幽默有藝術性,帶動課堂氣氛,沒有誰願意去找周公,這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好好地反省了一下,幸虧自己平時上課時也不時跟學生們幽默一下,要不然,一節課40分鐘,學生們不知道怎麼過呢?真是感同身受啊。

其實,這次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實用性的,只不過作為一般的前線的老師,在心理輔導的技巧上還有待慢慢的實踐繼而提高,始終我們不是心理學專科畢業的,如果有時輔導得不當,反而會弄巧反拙,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給了許多的心理測試題讓我們進行測試,當中不少的學員也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上到這時,我不由得暗笑,學員們都有那麼多的心理問題了,還怎麼輔導學生呢?所以上級領導組織學習前,應該先給學員們進行心理輔導,因為現在當一個老師也不容易,升學壓力、生活壓力、教研壓力......新的《教育義務法》的頒佈,把學生的權益擺在了首要位置,但對老師的權益的提法就少之又少,學生的權益得到了保障了,老師的權益呢?N年前頒佈的《教師法》裏面提到,教師的待遇與當地的公務員相比,要高於或等於水平,這樣的講法一提就是幾十年,也沒見那裏的老師的待遇會跟當地的公務員待遇扯在一起的,怪不得老師們有那麼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了,經過當場的調查,有亞健康的老師幾乎100%。這個數字不由得你不信。以後等我把那些測試題放上來,你説不定也是其中一分子呢!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9

如何關注心理健康,培育理性和平的社會心態呢?

要樹立“大健康”觀念。大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健康,還應包括心理健康,我們應該在關注“三高”、肥胖、近視等身體問題的同時,關注我們的情緒、動機和人際關係等,身心兩健才是真正的健康。

不歧視心理有問題的人們。心理問題和身體上的感冒發燒一樣,非常正常,主動求治,積極配合,是可以好轉的,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包容接納心理患者的社會環境,不歧視他們。

積極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有心理問題並不可恥,主動面對的同時,還可以第一時間想到求助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走出低谷,走向康復。

加大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建立健全心理服務平台,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心理服務網絡,讓廣大人民羣眾在有需要時,能夠及時方便的找到身邊的專業心理服務機構和人員。

文明城市需要大家共同維護,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心理健康水平,培育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我們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不歧視心理有問題的人們,自己心態失衡了,也要正確面對,主動求助,建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真正做到“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0

學校組織了關於疫情期間如何調節心情的心理健康演講。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生動鮮活地案例,使我受益匪淺。對我來説,這次的講座意義重大,通過參加此次的心理健康講座,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都讓我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懂得了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對我今後的學習生活具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在此次的講座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理論知識,而且學到了正確對待生活的態度,學會了如何恰當有效地應對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它讓我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以健康的心態工作、學習、生活,碰到問題不消極對待,而是想辦法解決,學會了情緒調節,使我更有效、積極地適應封校生活。

當面對消極的生活事件時,我學會了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當面對殘酷的生活現實時,我學會了換個角度説服自己;當學習受到挫折時,我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增強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緒和壓力的主人。並學會做出客觀的分析,正確的判斷出哪些方面是不可改變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變的,對於那些不可改變的事情,説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對於可以改變的地方,儘自己能力做出改變,樂觀對待發生的心理衝突,做到胸懷坦蕩,樂觀開朗。如果我們是樹,那麼心理健康就是陽光,只有擁有陽光燦爛的心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樂,收穫幸福!

此次的心理健康講座對我來説,就像春日裏的一陣微風,掃去了我心頭的煩躁;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潤了我幾度迷惘徘徊的心靈;就像衝破曉霧的第一道陽光,使我豁然開朗,永遠受益。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學習,影響我的人生……它會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積極樂觀向上,高高興興地過好每一天呢。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下午姜校長給我們講了心理健康的講座,其中講了寬容和自信共3個小故事其中讓我們感受最深了的是這個故事:有一個老禪師寺裏有很多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和尚,他們都喜歡夜裏出去玩。一天老禪師吃完晚飯出來散步。他看見一個凳子,不用説這一定是用來用的。

於是,老禪師把凳子拿開自己蹲在放凳子那裏。不久,小和尚回來了,不知不覺就踏着老禪師的背下來了。小和尚的心害怕極了!因為他怕老禪師罵他責罰他。而老禪師的一句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老禪師和藹地説:夜裏太冷了不要再出去了快回去吧!小和尚慚愧極了!從此以後小河在也不出去了。

這篇故事告訴我學會寬恕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可是同學之間不經意的一下就會動手動腳。就像我今天用廢紙疊了一個小外衣。我的同桌把它弄壞了我就破口大罵。可見如果人人都會忍讓世界會美妙無比。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2

帶着一份憧憬,帶着一份喜悦,帶着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遠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僅有理論的學習,充實我們的大腦,同時還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參觀學習和調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感受一:認識心理健康重要,促發展。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總之,在這次的培訓的鍛鍊中,我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在業務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努力,將所見、所學根據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為學校工作盡己所能!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3

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它幫忙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完美未來。

這門課程幫忙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經過自己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必須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課上,經過教師的教導和書本的指導,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這門課程幫忙我規劃人生,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人生的確需要規劃,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必須要想好自己的一生準備做些什麼樣的事,按自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踏實的人生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永遠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些時候,夢想也等同於我們的目標,但只是有了夢想卻沒有認真規劃,在實現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計劃往往趕不上改變,到頭來感歎行路難,安慰自己已經追求了過程就不要太再意結果。這是夢想與現實出入太大不得不給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確認真規劃了你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標,如果過程出現了偏差就及時改正,始終讓自己的目標在現實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緊咬目標,你會發現你有戰無不勝的力量,並且會努力為自己的最終夢想而奮鬥不已。目標清晰與昏昏噩噩根本就是兩種不一樣人生的選擇,規劃好你的人生,你會奮不顧身地為夢想而努力,而你行動的動力,也是你每一個階段不一樣的規劃目標。所以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太重要了,而這門課就很好的幫忙了我。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忙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供給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可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衞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裏健康就尤為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心理健康能夠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4

在幼兒園及國小低年級的時光無憂無慮的,沒有學業的負擔,整天嘻嘻哈哈的;漸漸長大了,學業的負擔越來越重,壓力也越來越大,面對壓力我們也需要適當的放鬆。

比如:一天放學後,好不容易做完了老師佈置的回家作業,沒想到,家長又佈置了許多家庭作業,這會讓我們本來就很壓抑的心理變得更加煩躁。對此,我也有我自己的一套“調節法”。

1、找個時間(可以在學校課間或有空的時候)和自己的知心朋友發發牢騷、吐吐苦水,尋找一個安慰。

2、找一個毛絨玩具(或柔軟的東西),當成自己的發泄目標,瘋狂錘擊,發泄一下自己心中的煩躁,也可以去學校中的“心靈港灣”對着那裏的拳袋發泄一通(此辦法不推薦,此辦法只能暫時性抑制煩躁情緒)

3、追根溯源,家長佈置家庭作業無非就想讓我們的成績有所提高,可以和家長好好溝通一下,比如説保證自己下一次的大考成績不低於xx名(我也用這種方法和我的父母達成協議的)

其實不止學業上的心理壓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友誼有時也會成為我們心中的難題。

在我們這個年齡段十分衝動的,也十分重友情的。例如:我在上星期就與自己的好朋友因為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做卷子的速度太慢而大吵了一次。回家後,我十分想不通,心中滿疑惑,後來通過我的知己對我的“心理治療”中,我漸漸解開了心中的疑惑,並且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我又和她和好如初了。在與朋友發生矛盾時,先不要急着找人評理或對自己朋友的舉動作出判斷,等自己平靜下來,回憶自己當時的一舉一動,否有不妥的地方,並且不要“好面子”、怕尷尬,一直不去道歉,把誤會鬧大。同時作為他人的朋友,我們也該在他需要我們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不僅幫助了他人,也為自己增加經驗、敲響自己心中的警鐘。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何樂而不為之呢?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5

在我們六年級裏,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了。

今天我們就有一節心理健康課。課題的題目是“和爸爸媽媽做朋友”。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怎麼能跟爸爸媽媽做朋友呢?爸爸是工作太忙。媽媽呢,每次還沒跟他説幾句話就因為種種矛盾就吵了起來,怎麼可能成為朋友呢!”我們在課上還進行了選擇,其中有一條是這樣問的:心裏如果有祕密,最想跟誰説。裏面有好幾個,有老師,家長,好朋友等等!我們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好朋友。為什麼有了事情不跟最親的父母去説呢?這就不難發現有些家長根本就不理解我們,我們如果給他們説了,他們又不跟我們的觀念一樣。同學們都這麼認為只要父母能理解我們就是最好的了。

比方説我的媽媽,我在吃飯的時候給她説我們學校發生的事情,她不是不説話就説行了行了,煩不煩趕緊吃飯吧!可來到學校我們就可以給好朋友們開開心心的聊!不是説家長不愛我們,只是在理解我們那就更好了。這節心理健康課可講出了我們的心裏話,真好。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6

在上大學前就聽説大學要開設心理健康科,於是我就一直在猜測,心理課到底是怎樣的,是不是老師會給我們講有關心理學的知識呢,是不是社會心理學、職場心理學這一類聽起來很高深的課程呢? 帶着這樣的疑問,我上了第一次心理健康課。四個班的同學們一起在 一個大階梯教室裏上課,氣氛跟高中的時候很不一樣,教室裏迴響着 老師擴音器的聲音,感覺上課的氣氛比高中要輕鬆很多。同學們對這門課程都不瞭解,但是在老師生動的講解下,教室裏變得很活躍,同 學們都很激動,積極的討論起來。老師跟我們講了很多心理學上的有趣知識,比如情商的高低和智商的高低對人以後的發展的影響大小。

心理健康課與大學生活也息息相關,比如談到的大學生宿舍關係,現在現代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大學宿舍裏寢室之間同學們的人際關係對於很多人來説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比如現在很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在家裏被嬌生慣養,從沒做過粗活,家裏的人都圍着他轉,説白了就像小皇帝一樣,到了大學以後,在宿舍裏沒人圍着他轉沒人聽他指揮,沒有人幫他做任何事,這個重大的轉變就會使他突然變得很不適應, 而這時候心理的調節就十分的重要。有的人在國中高中的時候一直是學校裏的好學生,老師眼裏的寶,天天被老師表揚着,被同學羨慕着,難免會心高氣傲,自大起來,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在一個層面上,自己就是要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然而上了大學之後,發現沒有人崇拜自己了,沒有一羣人來仰 望自己了,心裏的落差不是一點點,而在宿舍裏還是自認為高人一等, 一副不屑與別人為伍的模樣,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遠了,如果再加點 兒壞脾氣,就會被大家排擠,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宿舍裏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生活習慣的差異。宿舍的室友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塊兒的,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有的人一個月不洗澡,有的人每天半夜煲電話粥,有的人特別自私,一點兒東西都不讓別人碰......這些久而久之都會成為引起矛盾的導火索,但其實只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用為別人着想的方式,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大學其實是個小型的社會,每一個人在大學的生活就是在模擬着以後走入社會的生活,在大學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以後走入社會能夠如魚得水的基礎,也是在走進社會之前提前的演練,所以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我們來説是十分重要的。

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現代的“微表情”知識。微表情是指人在極 短的時間內所作出的表情,這個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實情緒,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而這個微表情多用在刑偵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過微表情我們也能夠知曉對方的真實情緒,有利於雙方的溝通和真實 的交流。

心理健康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人處在社會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坎坷需要經歷,有的人從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打擊之後變得更強,有的人永遠悲觀,所以他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在每次挫折之後都暗示自己“我能行” ,所以他終將成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的樂觀的態度,才會將你引向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vvod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