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精選5篇)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精選5篇)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 篇1

4月2日,我在達旗第四國小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新課改聽課學習培訓,對這次學習頗有感觸: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精選5篇)

這次培訓主要分為上下午兩個時間段:上午由第四國小孟祥菲和趙彩虹兩位老師分別進行了《找規律》和《圓錐的體積》的公開課講授,第四節課由山東莘縣實驗國小和第四國小教師分別對上述兩位老師所講授課程進行了點評,並就課改方面進行了交流討論;下午由山東莘縣實驗國小數學教研主任馬秀景老師講授了課改示範課《相遇問題》,之後由莘縣實驗國小的龐書記對新課程改革的數學模式進行了解讀並與達旗第四國小各年級教研主任進行了互動交流和疑難解答。

對於本次的聽課學習,首先,這次學習讓我感到了教學模式的改革熱潮撲面而來,每所學校都在進行着不同階段的改革,對於導學案的重視也是越來越高,對於莘縣實驗國小馬主任的課改示範課的講授讓我獲益匪淺,對於如何更好的運用導學案,以及如何更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其次,在聽取莘縣實驗國小龐書記對於課改的數學模式的詳細解讀後,真切瞭解到什麼是導學案,如後運用導學案,如何讓課改更加順利進行,使我更加有信心能夠帶領學生們一起去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更熟練的運用導學案;最後,總體感覺這次學習培訓對於我們新教師今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更好的給學生傳授知識,為學生答疑解惑,更好的教書育人。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 篇2

5月26、27日,我有幸走進了名師課堂,聆聽了來自北京市及江蘇省的四位特級教師的四節數學課。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觀摩了四節示範課,聆聽了四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牛獻禮老師“植樹問題”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語言幽默。他與同學進行交流時,就像烙家常,非常親切自然,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課堂上歡笑聲此起彼伏,學生的學習氛圍格外高漲。第二:學習新知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牛老師結合生活實際,把數學問題用手的形式來解決,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加強了直觀性、可操作性。第三:重視思維的培養和方法的滲透。如果説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手”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枴杖。有了這根枴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這就將“發現規律”與“運用規律”鏈接起來,同學們的思維得到了昇華。整合知識,讓學生能觸類旁通。無論是“植樹問題”,還是“路燈問題”、“排隊問題”、“爬樓問題”,抑或“鋸木問題”、“敲鐘問題”等等,都有着相同的數學結構,即可以被歸結為同一個數學模式,可以統稱為“分隔問題”。因此,牛老師在最後的教學中,還超出了“植樹”這一特定情境,設法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所有這些具體問題事實上都有着相同的數學結構,幫助學生建構普遍的數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郎建勝老師的《圖形中的規律》,通過聽這節課,使我懂得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國小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動手擺一擺、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整節課讓學生在探索中構建數學知識。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嘗試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讓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世界的眼睛,聽劉鬆老師講國小四年級《用字母表示數》一節課中,他告訴我們講數學,教學細節是老師教學觀念的一種流露,是教師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詮釋,更是教師教學智慧的一種體現,“教學細節”貫穿於教學過程中,是構成教學行為的外顯的最小單位,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精彩的細節,精彩的教學細節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學細節”的精彩設計和運用,是老師提升教育智慧的“直通道”。關注“教學細節”是老師舒展智慧、落實理念、改變行為、提升教學水平的過程。關注細節的教學,必定是智慧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細節的教師,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劉鬆老師告訴我們,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執掌,應該為數學思維的發展提供土壤。

劉德武老師的課無論從哪個方面我們都找不到刻意雕飾的痕跡,但大師的風範卻隨處可尋。他的課看是很隨意,但隨意中卻彰顯出一種超完美的教學藝術。他的每個教學細節都值得我們細細推敲,推敲後有豁然開朗的徹悟:原來課還可以上得如此輕鬆愜意呀!

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專家的理念、思想必將為我以後的教學之路指引明確的方向。在將來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當前的教育教學先進經驗,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上一個新的台階。

2.鑽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學方法,課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案。讓“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目標教學法,能夠運用自如。

3.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像錢劉鬆那樣,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空間。

4. 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真正做到“先學後教”的目標教學法。

5.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的學科功底要紮實,自身素養要高,深入研讀教材。

6.駕馭課堂教學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作為一個沒有經驗的年輕教師,想要把課上好,把教學搞好,把學生的成績搞上去,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花更多的時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我們而言,教書育人這條路還很長。在將來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些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為黨的教育事業貢獻全部的光和熱。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 篇3

王老師的課,又給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禮。王老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讓我佩服,也引起我不少的感觸。她講課時教態自然,温文爾雅、不緊不慢的課堂教學語言。顯得樸實、逼真、引人入勝,讓我親身感受到了她們的"自然而不隨便,規範而不死板"的課堂教學風格。 她講課語言規範、嚴謹,她的課靈活的使用了自學---交流---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這堂課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開始上課時,王老師首先出示自學提綱,學生根據自學提綱自主看書,並對重難點進行勾畫。自學完後彙報交流,這時教師只在適當時候點評。交流完後教師設計了三類不同層次的練習,學生做題時,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上台板演。小組長在這個環節中發揮着很大的作用,不但要判閲組員的題,有錯的還要督促其改正。總之這堂課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愉快。 幾位老師教學藝術值得我們深思與追尋。他們精湛的授課藝術,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新課程下什麼樣的課是一節好課。下面,談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

1、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應當有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板着面孔"的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熱情。寬鬆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着只有通過遊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學。

3、為學生創設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4、一堂好課應該是自然的、生成的課。

更應該注重探究的過程。一堂好課中應該有教師和學生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應該有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的許多新東西。

5、一堂好課應該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進行的學習。

當然,一堂好課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我認為應該是真實、紮實、充實、平實的。這些説起來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的體驗"。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 篇4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今天上午我校組織教師到實驗國小聽公開課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例如:趙曼老師上三年級《級的變化規律》,趙老師在課件裏呈現了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特別之處,是趙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趙老師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趙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複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總之,趙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四年級數學聽課心得 篇5

本學期,我有幸聽了多堂優秀的數學課,現在我把聽課後的心得體會向老師們作一個彙報。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由於所使用教材不同,高年級在教材上沒有關於“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這一塊內容,但執教老師在剛接到執教任務之時就到當地國小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進行摸底,然後根據學情制定了詳細地、符合學生的教學設計,同時結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進,最終呈現課堂的才是精緻的。可見,調查學情,挖掘教材對於上好一堂課是多麼的重要。另外,印象較深的還有賁友林老師的課,他以獨特的風格,幽默詼諧的形體語言博得了滿堂彩。吳金根老師主張把一切還給學生,即主張:學生能自己探索發現的,教師不提醒;學生能通過思考描述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總結出規律的,教師不告知等等,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允許學生出現分歧,允許學生出現自己的預設中沒有的問題,創設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課堂的原生態味兒十足,這也充分展現了高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臨時應變的能力很強。有老師説:“應用知識可以去解決問題,對現象的解釋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形式。”優秀的數學課正好體現了這一點,比如説,利用黃金比0.618:1去解釋為什麼劉翔的身材看上去比菲爾普斯的身材美,為什麼符合黃金比的長方形看上去比較舒服等,這都是用所學知識去解釋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聽完這三節課,我們對解決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特別是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得我學習。

這些,都是我們年輕教師應該去好好學習的地方,並應藉此,在不斷在模仿與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徐斌老師經常説,什麼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但這種習慣並不是上課發言、遵守紀律的習慣,而是能夠和老師一起思考的這麼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形成的前提是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徐老師引用一位教授的話説:“課堂教學上,老師講的拙一點沒關係,關鍵是要引發學生思考,而引發學生思考的最好辦法就是老師和學生一塊兒思考。”

總結起來就是兩點,學生跟着教師一起思考,教師跟學生一起思考。這就是一堂好課的標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olq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