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健康心得體會(精選14篇)

健康心得體會(精選14篇)

健康心得體會 篇1

師生關係的好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學。如果師生關係好,那麼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課,認真完成你佈置的各項任務;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的話,那上課要麼不聽、要麼違反紀律,作業就更成問題了。那如何處理好這個關係呢?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取決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是否尊重;其次,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識智慧對學生尤其是大中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應該胸懷大度、性格開朗、舉止優雅、知識淵博,堅決摒棄小家子氣和庸俗氣;再次,教師要看到師生之間是“平等合作、教學相長”的關係,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和學生交往。讀完這篇文章和它的反思,結合我平時的工作,使我瞭解到要正確處理好師生關係要注意以下幾點:

健康心得體會(精選14篇)

第一,要懂得傾聽。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的願望。作為一個新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學生的難處,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有什麼高興的事?有什麼煩惱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麼成功的地方?有什麼困惑?對這些問題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就可以對症下藥,有的放矢。所以在瞭解學生時候,就要放下老師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增加老師的親和力,學會傾聽。這樣學生們就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他們就願意把自己的想法、願望、要求、困惑告訴你,求得老師的關懷和尊重,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所以,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第二,要懂得欣賞。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會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做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不僅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

第三,要懂得讚美。讚美是欣賞的結果,是對傾聽和欣賞的鞏固。它和表揚不同。它不是當着學生的面的表揚,而是在學生背後的讚美。他是融洽人際關係的法寶。老師的傾聽是不是假的,老師的欣賞是不是做作出來的,只有當學生聽別的同學説出來的時候,才會從內心深處認同,才會對老師的教育感激,對老師的教育感恩,才會肯定老師的誠意,才會不自覺地在老師的期望的方向上,邁出步子。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在其他學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試圖教育的學生的優秀品質,讚美他的行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注,叫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懷,是發自內心的對人的尊重。

總之,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做好教師的工作,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在關心、關懷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地欣賞學生的長處,讚美學生的優秀品質,就一定能夠很好的處理師生之間的關係,帶領學生一起進步。

健康心得體會 篇2

如今,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係複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社會環境也日趨複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衝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加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的寵愛、社會的寵愛等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增多,其中存在心理異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學生已佔了不小比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蘇霍姆林斯基説:“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各種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必要,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學生,學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為此,教師學習和掌握心理衞生常識尤為關鍵。下面我談兩點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自己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般情況下,家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學校教育則是有意識、有計劃的。教學着重學生智能的發展,如果忽視了教學心理衞生,學生智能發展不但受到影響,其身心健康也會受到損害,僅就負擔過重而言,引起的學生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後者。長期疲勞就會造成學生視力減退、食慾不振、面色蒼白、血壓升高、失眠、心情憂鬱、情緒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嚴重的還會引起學生精神失常,甚至輕生。學校教育應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及日常管理中去。這就對教師的心理素質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不同的教師所帶的學生也存在不小差異,教師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

首先教師自己要能夠面對現實、積極樂觀,對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認知能力。有獨創性,能運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與他人交往中能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如尊敬、羨慕、信任、讚美等)多於消極態度(如畏懼、懷疑、憎惡、嫉妒等)。教師的心理常態應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寬嚴適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師無論處於何種狀態下,都必須表現出心理狀態的穩定性。教師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過學生,要做“宰相”,豁達大度,心胸寬廣,氣量宏大,能容人之過,甘當人梯,喜歡學生超過自己。舉止大方,態度端莊,不論何時都不忘記為人師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教師要對每位學生的態度保持均衡,不能憑自己的好惡感,偏袒、庇護和鄙視、冷淡學生。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要和每個學生的心理距離應是一致的、等距的。教師自己也要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自我心理的完善。如果學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夠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的教師,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誇、自信但不固執,能正確對待挫折、樂觀向上、尊重自己的事業、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會怎樣。尤其是國小生,他們模仿性很強,這樣的教師一定會對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深遠的影響。所以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我們教師應首先擁有同樣健康的心理。教師擁有了健康的心理,還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如校園的户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國小生多種經驗,誘發國小多種活動行為的功能。在活動場內,設計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温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健康心得體會 篇3

在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這門課程幫助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過自我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課上,通過老師的教導和書本的指導,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

這門課程幫助我規劃人生,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人生的確需要規劃,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準備做些什麼樣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踏實的人生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永遠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些時候,理想也等同於我們的目標,但只是有了理想卻沒有認真規劃,在實現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計劃往往趕不上改變,到頭來感歎行路難,安慰自己已經追求了過程就不要太再意結果。這是理想與現實出入太大不得不給自己的安慰。 而如果你的確認真規劃了你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標,如果過程出現了偏差就及時改正,始終讓自己的目標在現實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緊咬目標,你會發現你有戰無不勝的力量,而且會努力為自己的最終理想而奮鬥不已。 目標清晰與昏昏噩噩根本就是兩種不同人生的選擇,規劃好你的人生,你會奮不顧身地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動的動力,也是你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規劃目標。所以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太重要了,而這門課就很好的幫助了我。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

健康心得體會 篇4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用心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務必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應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潛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羣眾;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心理諮詢,是指諮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透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

困惑。心理諮詢事實上是幫忙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諮詢的觀念是不對的。總之,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帶給心理援助的過程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應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由於心理不健康而發生的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件,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將迫在眉睫。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認為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羣眾;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經過半學期的心理課學習,我學到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無論是與親人還是朋友交往,我們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用一個寬容的心去待人,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與親人朋友的關係,使我的身邊少許多爭吵,多許多的愛與温暖。

意外被選為了小組長,本以為課程會很無趣,但是胡老師上課很用心,教育方式也不同,教我們怎樣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怎樣處理自己與自己,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關係。在課間用音樂來放鬆我們的情緒。上這樣的心理課,不僅僅增長知識,還得到新的感受。尤其是老師講過自己或是從媒體上見過的案例,讓我感同深受。使得我不得不説真的很喜歡上胡老師的課。

上心理課,我學會很多知識和道理。我明白當彼此遇到誤會,要換位思考,要寬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説出來。忍一尺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論與多少人同處,總要存心公正,一視同仁,不可個性與一兩個人親近,卻與其他的人疏遠。尤其不可袒護自己所愛的人,一有這種情形,勢必引起別人的嫉妒,許多糾紛就因此發生了。父母對子女,師長對學生,上司對屬員,兄弟,姊妹,同學,同事,彼此中間都務必謹防這種情形。

透過上心理課,我覺得人與人之間要及時溝通,與父母之間要敞開心扉,不要製造矛盾。平時父母管我,我心裏感覺很厭煩,此刻我什麼事都為父母朋友和家人着想,透過上課,我變了很多,期望有機會上更多這樣的課。上課的老師很棒,很詳細,雖然老師和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絲毫感覺不到她與我們之間存在的任何代溝,上課沒多久,同學們就被老師感染了,也都活躍起來。經過上課,我的知識更豐富了,辦法更多了,以後遇到類似的狀況,我會按老師教的方法合理去對待每一件事,打開心扉與別人溝通,不與別人產生隔閡。

我第一次上心理課,開始很緊張,以為要把自己的心裏話當那麼多同學的面説,有些不好意思。之後我明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用有顧忌。以後有什麼事情,要站在別人的立場或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只顧自己,而不想想他人的心理是否受傷。我很高興,此刻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筆財富。

心理健康課令我受益匪淺,我感悟到人世間愛的可貴,學會了與人共處,我會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平日生活中去,理解愛,報答愛。就讓我們乘着愛的翅膀去騰飛!在心理課上,我學到很多知識,也回答了很多問題,我還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並下決心改正。上心理課的老師講課很有特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期望學校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更多的收穫。

透過上心理健康課,我懂得了怎樣尊敬父母,怎樣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怎樣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他人。上心理課讓我懂得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寬容,學會和家人朋友換位思考,理解體諒他人。更明白怎樣去理解父母,愛自己的父母。期望多開展這樣的課程。心理課給了我新的生活體驗:我要常去替別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愛。

透過上心理健康課,讓我最後感到人生的珍貴,感到要孝順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為我們操心,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我們還要關心身邊的人,讓每個人得到關心。俗話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雖然我們此刻還沒有真正踏入社會,但是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就如同我們的朋友一樣,我們要凡事真誠。存真誠的心,説真誠的話,作真誠的事。自己有了什麼錯失,應當坦白承認,切不可設詞遮掩;有人責備勸導你的時候,要存着謙卑感謝的心領受,切不可羞惱拒絕。與人同處不可有虛偽的客套,但總要彬彬有禮,舉止中節,使人在你的動作舉止上沒有可挑剔的地方。多愛人才能多得人的愛,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寬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寬容,多體恤人才能多得人的體恤。你發出去的是什麼,你得回來的也是什麼。

透過半個學期的學習,讓我有機會接觸大學生心理課,讓我明白了,原先成為大一新生所有的焦慮,暫時對陌生的學校環境及周邊環境感到迷惘,不只是我有,而是每一個新生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我學到了人生的首要課題:持續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學會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如何規劃我的大學生活,瞭解到大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方法,並逐漸適應自覺學習,自我學習的方式,瞭解到大學生情感與健康種。種問題及調節方法;學習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過程及特點,有意識地健全自己的自我意識,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更科學地瞭解自己,更充分地認識真實的自己;對於很多大學生都會關心的問題:大學生戀愛。從第一節課我們就學習了這方面的知識,對戀愛方面的知識,雖然不是陌生的,但是老師給我們剖析地更徹底,的確大學生戀愛現狀讓很多人憂心,由於剛上大學,又對戀愛的嚮往,大都為了尋求精神寄託、尋找學習動力、追求浪漫,也有盲目攀比、滿足虛榮心的、滿足好奇心的,更有擺脱壓抑感,甚至有遊戲人生的;

透過學習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及戀愛中的技巧,讓我認識到大學生戀愛的正確處理方法,更加深了對戀愛含義的認識,當然也會更慎重地選取適合自己的戀愛;而學習了個性健康後,又明白了更多有關大學生的個性:氣質,性格,潛力,大學生潛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潛力與活動緊密聯繫,潛力又會影響活動的效果,而培養大學生的個人潛力,又要做到:建立和優化合理的知識結構,用心參與實踐活動,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發現原先有很多閲人的方法,各種各樣的個性,當然也加深了對同學的認知,更融洽了同學間的關係;也熟悉人際關係與交往的方法與藝術,對自己以後的人際交往有必須的幫忙,應對大學生常見的挫折與壓力時,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會等別人幫忙的小女生了,而是有潛力自我幫忙與幫忙同學,合理地應對與調節遇到的困境,直面危機,學習了自殺的預防與干預,大學生的心理障礙的分類及其防治……

學習心理知識有利於大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有利於個人以後的學習生活的合理有效地進行,更有利於協調人際關係,正確地把握自己光明的完美的充滿期望的人生。

健康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3月29日至4月6日,我有幸參加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四川省都江堰市瀚海博雅學院承辦的寧夏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班。在前後近一週的學習培訓活動中,我和來自全省各地的148位教育工作者一起,認真聆聽了樑堅、霍磊、趙躍勤、康釗,苟萍、馮光偉、何曉燕、胡孝榮等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為我們所作的精彩報告和講座,就像衝破曉霧的第一道陽光,讓我豁然開朗!進一步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它的重要性,提升了理論水平,獲得了專家們提供的許多耳提面授且極具實效的科學指導。它讓我有機會在黑暗的路途中找到了光的指引,靜下心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各種教育行為,同時也萌發了對自己多年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反思,也權且作為本次培訓的學習心得。

一、培訓洗禮的蜕變:

1、觀念的轉變。在深入接觸“心理諮詢”這一課程之前,可以説我對“健康”的理解是狹隘的。之前,我每天堅持鍛鍊身體,並鼓勵孩子多參加些體育鍛煉,我以為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會有幸福快樂的生活。同時也可以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能夠更好的去學習。雖然這種思想也不為錯,但通過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講解,我明白“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身為老師,在教好孩子們文化課的同時,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因為健康的身體再加上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提高工作的幸福指數,教育出更健康向上的孩子。

2、教學態度的轉變。學習的這些天,拋開了一切繁瑣雜事,自覺學習機會難得,便靜心學習領悟。雖然老師們的講解非常精彩,但由於自己的基礎水平受限,我仍感受到了學習的苦和累。此時,我想到了我的學生們,平時的教學中,我是否關注了他們的學習基礎?體會到他們學習的心情?反饋過他們對學科學習的意見?審視自己的結果便是:一定要多體察孩子們的學習心情,多理解孩子,千萬不能做高高在上的老師。

另外,授課專家的提醒也讓我時時在反省自己。各位專家都有主張説:“學生是我們影響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老師在面對學生時也要有一顆謙卑的心,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還有對後進生教育的詮釋都讓我對老師這一職業重新定位——蹲下來協助孩子學習,這才是為師之本。其實,教育是“心”的教育,心快樂了,學習自然會事半功倍,這是多麼簡單的教學智慧!

3、生活理念的轉變。“心理學是一門幸福學”。的確如此,家庭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我們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擁有健康的心理會讓人滋生幸福的感覺,而幸福的感覺又能傳遞感染身邊的家人,和諧快樂的生活由此開始。所以,善待老人、體諒愛人、關心孩子應該是我踐行此次學習的最好方式。

教孩子、教學生的方式的轉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一點也不假。父母的生活習慣、品行道德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為孩子做好一個健康樂觀的榜樣示範應該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點我一直在認真和每一個孩子的家長溝通,幫助孩子孩子也朝着一個健康陽光的方向發展。但目前孩子正處在青春期,父母孩子一樣大,如何對做好青春期的母親,我不是,但我正在摸索中。再用小時候對他們的教育方法似乎已經不能讓孩子接受了,雖然孩子還沒有出現我們常説的“叛逆”,但我一直在找尋最好的方法來和孩子溝通。而這次心理培訓正好填補了我此項的空白,老師講解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特點以及案例,讓我在教育學生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知此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同時我覺得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或兄弟姐妹一樣!

另外,各位專家對家庭教育內涵的詮釋,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以及生動而又睿智的案例分析,都讓我為之震撼,真正為我上了一堂心靈成長課。

二、培訓中的反思:

1、對教育目的的反思。

新課程改革無疑推進了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但課程設置以及考核和評價標準是否體現了教育目的,卻遭頗多 病,學生課業負擔在升學指揮棒下有多大程度的減輕,令人質疑,學生普遍的睡眠不足,難以體現教育的真諦——“教育即生長”(盧梭語)。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教育應該珍視孩子生命的訴求,教育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教育的真諦也決定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那就是幫助全體學生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以促進他們走向成功、快樂成長、全面發展,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2、對“以生為本”的反思

瞭解學生,理解學生,以生為本,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遵循教育規律辦學之所在,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父母和老師大多有這樣一種觀點:只有上名牌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規劃孩子的人生,去幹涉孩子的興趣愛好。可是,孩子們究竟是怎麼想的?學生究竟需要什麼?我們為孩子們做出的規劃是否符合他們的身心發展?這些問題被我們一再忽略,甚至扔在一邊。於是,鬱悶、焦慮、脆弱、自卑、孤僻、逆反……一系列心理問題便紛至沓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以生為本”,注重的是師生間的溝通與理解。我們必須認真觀察和研究學生的生理特點、情緒變化,瞭解孩子們的心理需要與訴求。學生的心靈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心理衝突也是多種多樣的,只有瞭解孩子們的共性特徵和個性特徵,我們才有可能對孩子們的行為表象作出理性的分析,從而找到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並做出適當干預,帶着一顆“愛心”,蹲下身子,關心體貼他們,為他們創造健康快樂的人生。

3、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反思。

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採用什麼樣的手段,直接關係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達成的有效性,要力戒“好心辦壞事”,要有針對性地研究學生心理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必須準確作出分析判斷,並採取合理的方法進行心理疏導,進行相應的行為訓練。心理健康教育還要講求藝術,要會聆聽、能接納、有效引導,使人內心悦服。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原則,必須真誠、坦誠,必須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具備“同理心”,力戒簡單粗暴、主觀臆斷、過於理智,出言不遜

4、對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合作的反思。

誠然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心理健康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特別是接觸學生最多的班主任老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要關注學生,實施精細化管理,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以防患於未然,和心理輔導老師溝通,研究,儘快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困惑,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和陽光心態。當然,與學生家長結成心理健康還應關教育陽明也是很有必要、不可缺少的。父母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發現心理障礙要及時矯正,學校、家庭、 社會要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積極地科學地引導孩子,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獨立性自制力,培養樂觀進取的精神和完整的人格。不過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應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寄予全部的希望,不能保證什麼疑難雜症都能解決。

5、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的反思。

各國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個人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專業化的要求,我省中國小正逐步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學科教學中這是大勢所趨,我們要重拾被丟在一邊的教育學、心理學相關論著,並做到理論聯繫實際,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及時對師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診斷和疏導,必須反思的是近年來,部分教師的心理亞健康,不健康呈上升趨勢,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高度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定期體檢,參加各類文體活動,為教師減壓,調節情緒,不斷完善專業素養,做家庭教育的顧問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

三、鑑於上述,將來的操作如下:

1、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温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2、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3、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如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短短几天的培訓,收穫是長久的,感謝省廳為我們提供的良好的充電學習機會,必將給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諸多有益的幫助,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提高了自身的認識和感受,激勵我們加位工作,為祖國的未來盡心盡責。

健康心得體會 篇6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

在這裏,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説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 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説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着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於神祕,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的懂得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

健康心得體會 篇7

帶着一份憧憬,帶着一份喜悦,帶着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龍灣區的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僅有理論的學習,充實我們的大腦,同時還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參觀學習和調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為一個龍灣區的骨幹班成員,覺得自己非常榮幸。因為我們有一個非常貼心的團隊。在蔡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員的熱情都非常高漲。這次去椒江我們給組配備了一個非常貼心的指導師---邱玲紅老師,邱老師非常轉到心理這個行業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但是她對於教學的熱情和對教學的研究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一週來,我虛心的向邱老師請教,學習。邱老師還親自給我們上課,聽了邱老師的課後,讓我們感受頗深。同時,邱老師真的是非常的無私熱心,每次聽完她的課,我有什麼不解之處,她都耐心細緻的向我講解,説明她為什麼如此處理教材,毫無保留。碰上我們組要開公開課,更是熱心地幫我們指導,指出不足之處。

在外面學習的每天晚上我們小組的成員都能互相幫助和支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遇到問題主動自找原因,坦誠交流解決。在學習期間我看到他們的教師在遇到教育教學問題時都能與其他成員共同交流,一同解決問題,同伴互助活動開展的非常好。

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總之,在這次的培訓的鍛鍊中,我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在業務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努力,將所見、所學根據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為學校工作盡己所能!

健康心得體會 篇8

通過心理健康的學習,我知道了一些我們教師自身存在很多不知道的不足,也存在着一些不利於學生不利於教學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社會的原因:社會變遷和教育革新使部分教師不適應、社會期望與現實差距使教師心理困惑、多重角色衝突使教師無所適從。

教育的原因:教師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超負荷工作量和瑣碎事務工作的束縛、學校組織結構與評價體系的制約、付出得不到理解和回報

個體原因:主要是生物學因素、人格因素、心理防禦機制。

二、教師心理調節與維護

(一)為教師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提高學校管理者的素質、減輕教師的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二)教育教學觀念現代化

教師觀念體系的核心是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人: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個性的人:用獨特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系統的人:用系統的眼光看待學生,積極看待學生。

(三)學生心理健康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前提保障,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健康心得體會 篇9

自2月27日參加心理健康教育遠程培訓以來,我作為培訓學員在一個月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認真參加收看視頻教學、觀看講座和案例、提交3次相應的作業及多次點評其他學員的作業相互學習、參加班級達三十多次的交流和互評、開展主題研修、編寫教案並實施後再總結得失、交流我的教育故事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從中我學到了專家和同行們的很多值得我參考和借鑑的經驗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觀念上受到教育和啟發,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這些都都為我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提供了指導和支持,催我奮進。下面就談談本人在學習中的收穫和體會。

社會發展使得教師成為越來越令人羨慕的職業,同時也使得教師成為越來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職業。這種尷尬使不少中國小教師長期處於類似“心理感冒”的一種“亞健康”狀態中,不僅導致早衰甚至早逝,並且瀰漫性地投射到學生身上,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心理健康是時代的要求;是教師職業特點的需要;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消除教師的心理狀況對學生重要不良影響的需要。

本次的培訓很重要也很及時。我從中認識到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這個“本”就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所以,教師心理健康應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之一。

聯合國衞生組織提出的關於“健康”的新概念是:“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1989年世界衞生組織在宣言裏把健康的內容擴展為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是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地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那麼教師心理健康有哪些標準呢?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既要包括一般心理健康標準,又要體現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概括起來,包含以下幾點:

1、對教師角色的認同。勤於教育工作,熱愛教育工作,愛生、愛校、敬業、樂業,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2、具有健全的人格。性格開朗,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有正確的教育觀、人生觀、學生觀,為人師表,誨人不倦,信心堅定,意志頑強,順境不傲慢,逆境不悲觀等。

3、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1)有正確的榮譽觀、名利觀。(2)交往中能瞭解彼此的權利和義務。(3)能客觀地瞭解和理解別人,能夠接受對方,包括對方的優點和缺點。(4)與別人相處時,正面態度多於反面態度,即尊重、理解、讚美、喜悦多於仇恨、懷疑、妒忌、厭惡等。(5)積極與他人真誠地溝通,懂得與同事合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4、能正確的瞭解自我、體驗自我和悦納自我。對自己的能力、優缺點能做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不隨便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能平衡自我與現實、現實與現實的關係。

5、具有教育獨創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造。能根據學生的生活、心理和社會特點富有創造性的理解教材,選擇教法,設計教學環節,使用語言,佈置作業,對層出不窮的教育方法能很快接受等。

6、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實地感受情緒,並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1)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恰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反應適度,行為有序,安詳穩妥地處理學校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2)不將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入課堂,不遷怒於學生。(3)冷靜處理課堂環境中的不良事件。(4)剋制偏愛情緒,一視同仁對待學生。(5)不將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庭。

我明白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就能對比自己的心理狀況,看看是否符合標準,然後依據標準進行調節。

心理學表明,人的心理問題與其所受壓力有關,如果人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以至無法承受,就會產生應激障礙,焦慮、抑鬱等就會由此而產生。所以,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瞭解人的壓力源是十分必要的。教師的壓力源與教師工作的特點密切有關。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壓力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工作壓力:具體表現在許多教師工作量滿負荷,節奏緊張,而工作績效慢,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勞動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後才能真正體現。因此,教師的成就感難以得到及時的滿足,教師勞動的付出與回報在短時間內是不平衡的,這樣就比較容易形成教師對職業倦怠。特別是目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對教師職業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逐漸降低。

其二,家庭壓力:教師家庭與其他家庭相比,在對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師面臨這些家庭生活期望無法達到時,就會產生更多的挫折感。

其三,社會壓力:由於社會轉型期,貧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現象嚴重,容易導致有些教師在與別人進行社會比較過程中,引起心態失衡。

在目前的壓力狀態下,教師要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識和方法,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緩釋,自我放鬆,自我成長。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為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我們可以體會體會這些話“我們沒辦法改造客觀世界,但是我們有辦法改造主觀世界。”“幸福是一種感覺,快樂不快樂全在於自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壓垮,只有自己才會把自己壓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打倒,只有自己才會把自己打倒。”

健康心得體會 篇10

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結果,也是幼兒身心充分發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兒的幸福之源;離開健康,幼兒就不可能近盡情遊戲,也不能專心學習,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幼兒時代的健康不僅僅能夠帶給幼兒期的生命質量,而且為一生的健康贏得了時間。因此,我認為健康教育要充分思考到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無論是進行幼兒健康教育還是試圖改善幼兒的周圍環境、都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否則不僅僅不能促進健康,而且可能有損健康

本學期我們中班組在教育活動中把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當成首要任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既是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綱要》中對幼兒健康發展提出幾點:(1)身體健康,在羣眾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2)生活、衞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潛力。(3)明白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4)用心參加體育運動,動作協調、靈活。

這也為我們中班組的健康教育活動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本學期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樹立明確的指導思想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再三強調讓幼兒主動活動,健康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尊重主體、用心、創造性地活動。幼兒健康教育既然將促進幼兒的健康作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過程就不應使幼兒

感到壓抑或受到傷害,然而日常生活中與之背道而馳的現象卻司空見慣,值得我們反思。因此我們十分注意在幼兒的整日生活中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用心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則相結合.幼兒在寬鬆的環境中儘早建立起各種良好的健康行為。

第二設計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與途徑

幼兒園健康教育應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結合,羣眾教育、小組活動與個別交談相結合。目前,幼兒健康教育實踐中存在着一些誤區,有人認為幼兒健康教育就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衞生習慣培養,對於這些片面的認識我們就應加以注意和防範。我們儘量多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用心支持、幫忙家長提高教育潛力。同時我們還重視幼兒園課程的潛在影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們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幼兒健康教育實施中,我們不僅僅重視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而且應重視幼兒園心理環境的創設,本着幼兒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園於本學期購置了超多的幼兒可選取的活動器材,以此來引導、鼓勵幼兒大膽、用心地參與活動,同時還培養了幼兒大方友善的交往潛力。

第三實施適宜的教育方法。

給幼兒自由選取、討論、合作的空間,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鍛鍊身體,鍛鍊意志。

健康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上午,我們錦華國小和古寨國小共同舉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討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有來自兩所學校的教師10多人,同時參會的還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負責人。活動中聽取了縣國小心理健康負責老師,對於目前他們學校有關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的一些情況與做法,並且聽取了三節心理輔導課聽課之後,與會的代表就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教科所主任還轉達了區教育委員會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見,我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無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過學習,感慨頗多,讓人感到沉重與責任重大。下面談幾點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體會:

一、我認為,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健康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我聽了河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講師袁立壯老師關於《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的精彩演講,講課過程中袁老師列舉了大量事例和許多親身經歷,對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一些因素以及如何自我分析、調整、學會養成健康心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告訴我們要熱愛自己的職業,這讓我豁然開朗,受益匪淺。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幼兒教師直接面對的是一顆顆幼小的心靈,為了更好地教育幼兒,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進一步明白了我們工作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壓力,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做一個樂觀、獨立、寬容、心態平和的幼兒老師,讓自己都儘可能地以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總之,袁老師的課讓我深深懂得和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磨礪是種幸福,和摯愛的幼兒教育在一起成長是一種快樂。我們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的幼兒教師。

健康心得體會 篇13

拉開窗簾,看見塵灰漫天飛舞,一粒粒沙塵打的窗户“啪,啪”響,白色垃圾費的滿天都是,好似要吞噬整個世界,天空變成了灰暗色,無任何生機……

溪流旁,工廠不斷地排放污水,廢氣;樹林裏,工人們無休無止地砍伐着樹木;,汽車不斷地排放尾氣……

難道我們就應該這樣對待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嗎?不,保護環境,應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可現在很多人來卻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的行為。

例如:出門時不知道隨手關燈;吸收式,用水太多,放音樂時聲音太大;經常用一次性的東西;破壞樹木……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用塑料袋;不用泡沫紙做的飯盒;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勺子等。保護環境,是人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多植樹,不破壞樹木;少用塑料袋,儘量將環保袋代替塑料袋;拒絕噪音污染;不隨手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垃圾應該分類安置;廢棄的電池不要隨點亂扔;不要踐踏草坪;不隨便摘花等。

人類呀!快點醒悟吧!試想,如果沒有了樹木,那麼會帶來泥石流、旱災、洪水等自然災害,灰塵就會佔據天空,許多人就會流離失所;是想,如果不斷的排放廢氣,臭氧層的洞就會擴大,紫外線就會灼傷人類的皮膚,不僅會曬死山上的樹木,還會是鳥兒沒有了家,害蟲沒有了天敵,它們會吃掉農夫的莊稼,人類沒有了糧食就會滅亡;試想,如果總是隨地亂扔垃圾,那我們的城市就會成為一個垃圾堆,我們的生活也就不會這麼舒適;試想,如果不節約用塑料袋,那麼現在天空上就會飛舞着很多白色垃圾,我們的城市,會成為什麼樣的景象?

我想要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健康心得體會 篇14

1. 騎行300公里返崗的女醫生甘如意甘如意,女,24歲,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衞生院醫生。

武漢封城時,她剛剛回到位於湖北荊州的老家。

雖然沒有人要求她返回單位,但她心裏卻很着急,“我們科室只有兩個人,這個時候會很忙。”

她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選擇了唯一可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車,踏上了艱難的返崗行程。

在當時,出行的人都得去防疫指揮部開臨時通行證。

在甘如意的通行證上,車牌號一欄寫着“自行車”,通行事由是“到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醫院上班”。

她靠着共享單車和一段順風車,輾轉4天3夜300多公里,淋着雨,吃着泡麪,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當她出現在醫院大門口時,同事們先是驚訝,後是心疼。

“那一刻我特別輕鬆!”她説,“除了膝蓋疼得不行!”

3月7日,甘如意入選“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2. 武漢街頭的義務送藥人吳悠吳悠,26歲,武漢人,中學老師。

武漢封城之後,很多市民都被“困”到家中,生病時無法買藥,萬分着急。

發現這一情況後,吳悠騎着電動車出發了,他在武漢三鎮來回穿梭,每天至少跑30公里,給有需求的人送去藥品及防護用品。

收藥者相當一部分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他們一般會主動要求吳悠把藥放在遠處,避免近距離接觸。

説不害怕是假的,吳悠只能盡力做好自身防護。

但是世事繁雜,人心頗測,有人竟然舉報吳悠非法售賣藥物,賺取差價。

警方對他進行了約談,所幸吳悠的每一筆收費手機上都留有證據,詳細核實後,警方還給了他清白。

對於這次不愉快,吳悠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我會一直堅持為困境中的求助者義務送藥,直到有一天疫情結束,他們不再需要我。”吳悠説,“每天都有許多人加我求助,我不能停下腳步。雖然力薄,但也想成為保護武漢人的鱗片。”

3. 隔離點裏的護理志願者在武漢市東西湖區隔離點,有一支年輕的護理志願者隊伍。

這支隊伍的12名女志願者畢業於同一所學校——東西湖職校護理專業,如今她們都在不同的大學繼續深造。

2月10日,聽到母校的召喚後,12名隊員克服種.種困難,迅速集合到了一起,然後奔赴隔離點展開工作。

配合醫生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初步診斷,測體温,心理疏導,為他們送上一日三餐……

一天的工作下來,穿着防護服,戴着雙層口罩的隊員們有點喘不過氣來。

“雖然很悶很難受,但我們不會退縮,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這是12名隊員一致的心聲。

4. 從國外運回五箱口罩的少年趙珺延趙珺延,男,15歲,上海新黃浦實驗學校八年級學生。

放寒假後,趙珺延去印尼雅加達的舅舅家度假。

幾天後,國內傳來疫情消息,他的家鄉温州很快成了重災區。

舅舅聞知此事,馬上發動眾人,在當地採購了15000個醫用口罩。

但當時疫情嚴重,航班陸續停飛,舅舅發愁如何把口罩運回國內。

趙珺延於是改變度假計劃,主動承擔起了“快遞小哥”的任務。

2月3日晚,他坐上印尼飛中國的最後一班飛機。

5只沉甸甸的行李箱,一個健壯的成年人也不好應付,更何況一個15歲的少年。

他求好心人幫忙抬着過了海關,然後又一個人在機場折騰了半個小時,用手推車把它們送到快遞集合地。

就這樣,在抗疫最緊要的關頭,這批寶貴的物資被送到了温州蒼南!

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時期,趙珺延“千里走單騎”,讓大家看到了一個00後的勇氣和擔當。

5. 第一時間捐獻血漿的“00後”康復者專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中存在大量抗體,可用於危重患者的臨牀治療。

2月14日下午,廣東清遠,兩名“00後”康復者在市人民醫院捐獻血漿。

小陳是捐獻者之一,他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在痊癒出院之前,他就手寫了一份捐獻血漿承諾書:

“感謝這麼多天來,醫護人員對我的照顧……當我瞭解到血液抗體對醫療有幫助,社會也需要我做一份貢獻時候,我覺得應該要將血漿捐獻出來。”

小陳是廣東省第一個寫下捐獻血漿承諾書的康復者。

據報道,在武漢、貴州、深圳等地,先後有多名“00後”康復者捐出了自己的血漿。

“00後”不是局外人,經歷疫情,他們正在長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ee8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