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

一、家長首先心理定位必須準確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不能把每個孩子學習的指標如同參考工程建設指標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要看到孩子的優勢,針對孩子的學習接受程度,理性的給孩子定位,與其讓孩子被動的承受學習的壓力,不如讓孩子主動的體會學習的快樂。

二、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國小的作息時間更為緊密和嚴格。從早上起牀時間到路上交通時間,再到上課時間、活動時間、作業時間、休息時間、上牀睡覺時間等等都環環相扣。所以對於孩子的時間觀念的培養就顯得由為重要,但是身為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因為現在孩子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還處於一個懵懂期,被動的認為家長在做的就不會錯,家長需要早起,下班回家不管多累,現在流行的“葛優躺”是最好不要出現,應該是把我們回到家裏需要做的事情馬上處理,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放學回家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寫作業,而不是有樣學樣的“葛優躺”了; 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堅持做完。寫作業時一定要認真寫,寫完後書包收拾好才能去看電視和玩。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自己去支配。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時,沒有給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就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適當的讓孩子做點家務, 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不能幫到很大的忙,甚至可能會幫倒忙,但是沒關係,我們需要的是孩子學習的過程,並不需要結果。

三、培養孩子交際能力

人是羣居動物,有人比喻成豪豬,冬天為了取暖,他們必須離得近一些,但是因為距離太近,它們的刺又會刺痛對方,因此只能保持適當的距離。所以説人際關係的培養還是需要一個比較完善的交際能力去維繫。對於孩子交際能力的培養我給與孩子的就是幾句話:謙虛、不驕不躁,去發現他人比你優秀的地方,心懷感恩之心。

四、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説到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如是説來增強家長的知識面。當今社會電子產品以及電子設備太多,不讓孩子接觸是做不到的,像大禹治水一樣,堵不如疏。讓孩子去接觸電子設備,引導孩子在網絡上去接觸有教育意義的動畫以及遊戲軟件。例如:我的孩子在家玩的遊戲軟件是“悟空識字”,動畫類的:“福鼠三十六計、哈利學前班、唐詩三百首”,這些東西需要家長陪伴着孩子去看,家長自己必須知道里面所講的內容,並能在孩子產生疑問的時候,能夠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答孩子的疑問。對於孩子的閲讀能力,我並不贊成讓孩子睡前看書,因為看書是一種有意識活動,睡前大腦應該適當放鬆。孩子接觸事物比較少看完書大腦會處於高度的思考狀態,不利於睡眠。我一般會在睡前讓孩子聽聽比較舒緩的古琴曲,讓孩子早點休息,睡足10個小時。早上起牀,我會讓孩子朗誦課文或者孩子感興趣的書,這樣既讓孩子增強了閲讀能力還鍛鍊了孩子的朗誦能力。 總之,老師和家長互相協作,“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孩子缺少自主學習能力,老師給我們一個方向,家長要順着老師所給的方向,督促孩子更好的接受並吸收所學習到的知識。、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孩子願意上學,喜歡上學,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2

參加完這次活動首先明白了,幼兒園的教學計劃。知道了,老師的工作安排。其次,對孩子平時的課程,有一定的瞭解,更加放心了。最後學到了好多關於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知識。特別是馬老師生動的講解,還有她無私的推薦,我真的感覺受益匪淺。

別的先不説了,先説一下,選擇小天使的原因。其實那個時候並沒有對小天使做過更多的瞭解,只是看整體佈局有一個幼兒園的樣子。關老師並不是師資力量緊缺。所以我就沒有其他擔憂了,再説到價錢上用物美價廉來形容有點兒不合適,但性價比,確實是超值的。

咱自家孩子是個普通孩子,所以對學校沒有特殊要求,只要學校領導負責老師有愛,那麼別的就是次要的。小孩子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絕對不能找一個脾氣暴虐的老師來影響她對其一生所需敬重的一類人的態度。要從他的心靈深處樹立老師都是有愛的一類人,所以這一點小天使也做到了。

小天使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我們看到了也認可你們的工作。可是既然讓我們家長來寫感受,我相信這並不是只聽溢美之詞的。所以在此,提下個人的淺薄之見,合適之處望納之,不到之處請棄之,望多多包涵。

咱學校現如今的教學理念就跟新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樣。不能不分時宜全盤接收。咱們靈丘的情況是好學校人員爆滿,而家長想選擇的學校是每個班都在70人左右,這種情況班級老師其實也是愛莫能助的,他肯定顧此失彼。那在一年級的時候跟不住的,二年級必定落下,當他到了三年級其實不説三年級效應,沒有這個效應,他也就自暴自棄了。在這三年期間如果家長有時間有能力輔導還無所謂,如果輔導不了,這孩子必定玩兒完。

當然,這些情況,如果全部讓幼兒園來尋找措施去彌補挽救肯定是不對的。我只是覺得不能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全部照搬。還需結合咱們本地情況,因地制宜。

最後説一下咱們家長的問題,李老師和陳老師説了,不要比咱自家的孩子。因為人比人,肯定是拿自家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如果大人長此以往造成的結果會有以下兩點:

1、大人對孩子失去信心;

2、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要比就比大人為孩子提供了什麼?關愛孩子夠不夠?你是否發現他的閃光點知道它的不足之處?你是否為此採取補救措施,並持之以恆?如果他不愛學習,你是否刻意引導過,讓他自覺學習,讓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一味的把責任推給孩子和老師。其實他們最大的老師是咱家長。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3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相互之間交流的話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類似這樣話,讓大多數家長讓孩子本該在幼兒園上大班的時候,紛紛為孩子報了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學前班,學拼音、寫漢字、算算術、學英語等,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作為一名孩子家長的我,也有類似的想法。

今天,有幸通過“幼教三六五”平台,觀看了王海英老師關於《幼小銜接:學習品質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講座。王老師通過大量的事例和實踐理論,講述了培養孩子學習品質的重要性,講述瞭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好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等,為家長對幼小銜接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理解。

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國小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培養好孩子的心理準備、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來適應國小生活,並不是以“搶跑”和“先學”來打好學習基礎,更多地的是對孩子進行學習品質的培養。作為家長,我們要做得是調整好心態,讓孩子自然過渡。從孩子升入國小的那一刻,將接受更多的新知識,結識更多的新同學、新老師,開始新的生活。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的提前適應國小,就要重視學習品質的培養,從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有效的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入手,為孩子在步入國小前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要培養求知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家長,就要培養好孩子學習的興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把孩子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的內容,融合到遊戲以及親子互動中,多鼓勵多表揚,在寓教於樂中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從而培養孩子的濃厚學習興趣。

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是檢驗孩子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作為家長,每當孩子放學後就要明確告訴他,放學回家後要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在幹其它的事,這個學習習慣從幼兒園就要培養好,要讓孩子從小懂得這個道理,不能等上國小以後再説。

三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方面,要抓住孩子問你為什麼的時候,與孩子一起查閲資料獲得“答案”,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另一方面,要言傳身教,放下手中的手機,有意識地帶孩子做運動、陪孩子玩遊戲來提高專注力,增強他們的自控力,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

四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作為家長,這個時候,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學會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因材施教,激發出孩子身上更多的優勢,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自信、快樂、智慧的孩子,才能“讓孩子贏在終點線”。

孩子的成長,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幼小銜接是孩子學習生活的開端,作為家長,要放寬心態,尊重與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長,你會發現孩子更好的一面。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會變得更優秀。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4

我家孩子今年已經4歲半了,轉眼進入幼兒園大班學習,隨即步入國小階段。我們深知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國小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如何為孩子做好科學的幼小銜接,為孩子入學做好準備,是我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恰逢安康市第二幼兒園在“學前教育宣傳月”來臨之際,精心組織家長們在線觀看幼小銜接公益講座,讓家長對幼小銜接有了新的認識,解決了家長們的疑慮和困惑,對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有了方向和指引。我作為觀看幼小銜接公益講座的家長,感觸最深的就是胡華老師的“領會‘精神’,積極行動”,特別喜歡老師説的“知行合一”,對孩子幼小銜接的知識講座我們也聽了幾節了,對於孩子在幼小銜接中會遇到的一些困難,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針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也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想法,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可能就是儘可能的`將理論帶入到現實,讓觀念和行為達到一致,從而實現科學的引導,為孩子的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從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

“如果我們把人生看成一場短跑,可能會盡快地衝向終點,不去籌劃未來……科學的入學準備,我們不僅要關注當下,也應該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怎樣把無力的語言變成切實有效的行動將是我們要共同去努力的,華愛華老師從五個方面給了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1、健康着重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增強體能,養成健康習慣,而不是簡單的去訓練哪一個項目,只有有了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才可以在鍛鍊中得到力量與身體的協調能力。

2、語言通過口語表達與閲讀理解提高思維能力和敍事能力,而不是單一的讓孩子認字,背書。

3、科學在教學與科學啟蒙中提高思維能力和科學態度。

4、社會認識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增進同伴合作與歸屬。

5、藝術通過音樂美術等藝術啟蒙活動培養審美興趣。

我們可以將這些目標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從而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做到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繼而達到幼兒的自主學習,培養幼兒的探索求知慾。幼兒在以生活與遊戲為基本途徑的學習中,獲得了大量直接經驗,其中藴含着許多後繼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生活與遊戲中的學習是一種探究發現式的學習,更容易形成後繼學習和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學習品質:好奇、探究的興趣、主動性、專注與堅持,便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不斷創新的表現,而這些是兒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幼小銜接是整個教育階段中第一個重要的銜接環節,孩子在努力的同時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引導孩子平穩、自信的過渡到國小生活。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5

在梳理孩子從出生到現在的點點滴滴中,我猛然發現孩子在不經意間已經從懵懂無知成長為有思想有個性的“小大人”了。讓我又一次深深地意識到我們一定要用心珍惜陪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這個過程可能有艱難、有曲折,但一定是快樂而温暖的。

01、培養孩子獨立性

因為我是邊工作邊帶的孩子,自然對孩子的照顧無法做到那麼周到,所以這可能無形中就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和較強的生活能力。孩子在三歲以前被一個人放到家裏,這是常事。我有時要上班,有時還要接送老大上學。不過之所以能放心的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裏,跟我的工作特點有關係,我們上下班相對自由,家就在單位,我可以隨時回去看她。所以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玩玩具,自己睡覺,自己找朋友玩的這種能力。有一句話説“愛我就別把我摟得太緊”。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該放手時就要放手,懶媽媽可能真會成就一個獨立自強的孩子。

02、樹立孩子的規矩意識

孩子三歲以後一定要給他樹立規矩意識。好好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她爸爸就給他講上學沒有條件可講。也一再給我叮囑,孩子再不想上學,即使哭鬧,當媽媽的不能心軟。記得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他有強烈的新鮮感,十分熱情積極,但過了兩三天之後就不願意去了,這是許多小朋友在初入園的時候都存在問題。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遷就她。堅持天天必須去幼兒園,最嚴重的一次,她大哭大鬧,直接不走,她爸爸就強行抱着她,把她塞進教室。回來之後老師打電話給我們説其實進教室過了一分鐘就高高興興和小朋友們玩起來了。過了一個周她就形成了自覺上學的習慣了。

03、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從兩歲開始,我就給她買貼紙故事書,和她一起完成;慢慢地孩子對繪畫和讀書都有了興趣。於是我又給她買彩筆、馬克筆,讓她隨便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怎麼畫就怎麼畫,……這培養了孩子創造性思維和對繪畫的興趣,現在在繪畫班裏,老師經常表揚我的孩子畫得最好。並且對畫畫有濃厚的興趣,幾乎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自己畫一幅畫。看着孩子從最初的只會畫出簡單的幾筆,到如今能畫稍微複雜且能帶故事情節的畫,我感到無比的欣慰。我上班在外地,只有週末在家,但週末不僅要給大孩子輔導作業,還有許多家務要做,很少有時間能安靜地陪孩子玩,所以我就給孩子買拼圖、太空泥、超輕粘土……讓孩子自己動手。如今孩子愛上了做手工,並且也做得相當不錯。一個紙片、一個紙板、一把剪刀、一卷雙面膠,她能憑自己想象給我做出各種圖形。

不知不覺中,孩子在慢慢成長,也在點滴進步,這離不開我們家長的付出,更離不開老師的悉心呵護與教導。當然,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工程,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我們孩子的成長營造一片自由、美好、充滿愛與温暖的天空。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6

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幼小銜接的家長會,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收穫很多,不僅加深了對學校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同,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受益匪淺。幼兒園和國小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孩子們究竟會不會適應未來的生活,是我們家長們行動的時刻了。從心理疏導、習慣培養、知識與物質儲備,都應該着手努力了,為的是讓孩子能很好地過度好幼小銜接這一段日子。從現在開始,也和家人一起制定種種計劃,陪伴兒子,和他一起成長,希望順利完成過渡。各班老師既向家長彙報了孩子們近階段的進步和不足,同時也提出了本學期的要求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注意事項,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此次幼小銜接家長會,為家長提供了專業的建議與指導,促使家長在教育理念、引導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國小達成一致,攜手共進!

大班的這學期是小朋友們告別幼兒時代邁向國小的最後時期,也是關鍵的調整時期,本次邀請了常青第一國小的優秀教師李萍,當他在台上深入淺出、專業、真誠的交流下,家長們靜靜的聽,專心的記筆記,會議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受益匪淺,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幼兒園不僅是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樂園,更是家長們學習、收穫的家園。

過李老師的詳細講解,從各個角度、全面地講解了幼小銜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學習問題,應對的方法,家長們對待孩子學習的心態,孩子們的上國小後的情況等等,李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傳授了非常的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感觸頗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在幼兒階段家長們更多的是把精力傾注在孩子的生理成長,保證她吃好、睡好,穿暖,健健康康的,把孩子扔給了學校和家裏的長輩們,很少有針對性對孩子在學習習慣、思維、禮儀等方面的培養,而到了國小階段,李老師提到“這個是我們生活知識學習的階段”,在這裏不僅需要學習數學、語文、禮儀、天文、地理等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因為有了這些知識才能保證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因此家長們對於國小階段來説家長們應該是家庭教師的角色更多一些,不僅需要對孩子們學習習慣、思維習慣、搞挫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孩子們學習的信心,教給他學習的方法,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經過去年家長會後,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已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們進行了幼小銜接的學習、鍛鍊以及提高,讓孩子和家長們充分的得到了學習和調整(桐桐現在做到了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業),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我們會努力的培養桐桐的拼音、基本的數學、識字方面,當然首要一點是興趣,做到不強迫學習,相信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會順利的渡過這個難忘而又充實的大班生活,讓孩子們可以更快地適應國小的生活、更健康的成長,謝謝!

聽了於老師關於幼小銜接講座後。我把聽到的.一些可供採用的舉措跟大家分享,希望對更多大班孩子的家長有幫助。

幼小銜接培養習慣是關鍵。蒙台梭利教育有這樣一個原理:教育效果具有爆發式特徵。只要我們通過合理、正確的教學方式,就可以為孩子儲蓄大量的、進一步爆發的、快速成長的、具備更久遠競爭力的基礎。

一、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要為孩子構建和諧的環境,做孩子的表率。還有一點是督促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只有鍛鍊好身體,才有進行文化學習的資本。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一、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國小生活內容的變化;師生關係的變化;教學方法的變化。父母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變化將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在各方面輔助老師為孩子科學地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二、從各方面切實做好大班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

第一、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我們要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後果。

第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要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他人信任你,才給你佈置任務,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並且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並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第三、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給幼兒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他人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更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第四、培養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麼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習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特別是自由活動,嘗試着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走進國小,孩子更多面對的是複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

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同時父母應避免以下傾向:

1、對孩子期望過高。

2、對孩子過分保護或包辦代替,不僅影響孩子獨立性責任感的形成,還會使孩子事事依賴、自信心降低。

3、父母千萬不能進入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的誤區,而應重視孩子進行認、讀、算背後的智能發展。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7

其次,我們還要培養訓練孩子使用和保管學習用品,這也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步驟。比如,讓孩子養成把自己的東西固定放在一個地方的習慣,書放在什麼地方,書包、鞋子、衣服等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隨便扔,否則,上國小後恐怕找東西的時間比做功課的時間還要長一些。每天睡覺前,要整理好書包,有美術音樂課的要準備好配套的學具、樂器、顏料等物品,遺忘是孩子通病。因此,我們應該要求孩子根據課表,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老師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上課前要求全班拿出書本文具時,有的孩子翻遍書包也拿不出來,還有的會舉手請老師幫忙一起找。瞭解後才知道,在家裏從準備文具、包書、理書包,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媽媽代勞的。因為爸爸媽媽可能覺得,孩子上學已經比幼兒園要辛苦很多,與其“浪費”時間做這些“額外勞動”,不如讓孩子早點睡覺,好好休息。其實,對一年級小朋友而言,比起練習題,更重要的恰恰是這些“額外勞動”。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是孩子入校後最要緊的事情。

首先,要為孩子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家中要有孩子固定的學習的房間,寫字枱,有條件的也可為孩子建立圖書角,為讓孩子認識生字,家裏可貼些卡片,如:門、窗上貼“門窗”,冰箱上貼上“冰箱”2字……讓孩子多認字,慢慢地將孩子的興趣轉移到學習讀書中去。

其次, 是為孩子準備學習用品:①雙肩背的書包。孩子用的書包應該選擇雙肩背的書包,揹帶可以自由收放的那一種。 孩子的書包裏層應該要有隔層,可以讓孩子把書與本子分開放。書包左右兩側最好有口袋,可以讓孩子放茶杯、還有吃中飯用的調羹和毛巾。②簡單的鉛筆盒。我們要注意的是,不要給孩子購買那種很花哨的文具盒,否則圖案吸引着孩子,會分散他上課聽講的注意力。孩子的鉛筆盒,雙層與單層都可以,只要能放上5~6枝鉛筆、橡皮、一把直尺就可以了。鉛筆建議您給孩子選用中華牌HB(6151),每天準備好5枝削好的鉛筆,一塊方形的橡皮,一把尺。

這裏,我還得多説一點。現在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對孩子的照顧往往是2對1,3對1,甚至4對1的模式,這更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一致。如家裏的爸爸、媽媽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這樣的,而爺爺奶奶卻要求那樣,如此不一致的態度,孩子的良好習慣就很難養成了。他不知道聽誰的話好,這也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

9月份開學初,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哭鼻子,究其原因,大多數是家裏嬌慣的結果,這方面真的需要家校配合,共同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還有讓我們老師感到有點力不從心的是寫字姿勢與坐姿。上學前,不少孩子都提前認字或是學習畫畫,由於沒有經過規範地學習或指導,有的握筆偏下,有的手腕內彎,進入國小後,雖然老師們反覆強調正確姿勢,但要矯正特別難。

囉囉嗦嗦講了這麼多,肯定有一些不當的地方,還望見諒。謝謝大家!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8

孩子再過兩個月就上國小一年級了,作為家長的我有過煩惱,有過焦慮,但靜下心來想想,家長的煩惱和焦慮起不了任何作用,還會造成孩子的焦慮,百害而無一利。通過幼兒園老師的指導和對書籍、網絡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和同齡孩子家長的探討,覺得孩子的幼小銜接至關重要,也是件很快樂的事。

從幼兒園到國小,不是翻山越嶺,不是跳躍大溝深壑,也不是進入天壤之別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種自然延伸和過渡。幼小銜接,既是幼兒園教育的結束,又是國小教育的開始,它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知識的銜接,更是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社會適應能力的銜接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

事實上,孩子告別幼兒園進入國小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的過程。面對這麼多的變化,孩子的身心都將經歷一次重大挑戰。我們家長和孩子應該如何準備和應對呢?

面對這麼多不同、這麼多的困難,幼小銜接,我們到底做什麼準備?是知識的儲備?是習慣的培養?還是順其自然?我認為幼小銜接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儲備,不是上學前班……而是習慣培養最重要,孩子習慣的培養我是從以下三類習慣做起的:

專注,一切信息能否“輸入”的關鍵

孩子的專注力,不僅是幼小銜接階段的關鍵,對其一生都有着重要影響。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與學習技能訓練相比,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更為重要。“專注是一切信息能否“輸入”的關鍵。而一旦專注力渙散或無法集中,心靈的門户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都無法進入。專注力也與思考的品質有關。聽老師的囑咐、同學的發言、閲讀課本及記錄筆記,都有助於深入思考。

如何培養專注力?我做了以下幾點努力:

1、堅持做。孩子做事情過程中儘量不打擾孩子,如果孩子有不專注的時候,一定要提醒並鼓勵孩子堅持不懈,哪怕再枯燥也要為最初的.選擇負責。

2、樹榜樣。自然界、名人和身邊夥伴、親人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榜樣。在“樹榜樣”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儘量做到:要求孩子做的家長帶頭做到;和孩子分享自己從前對某人某事表現專注或被某件事分心的小故事。別忘記要特別強調做了正確選擇以後所帶來的好處,和做了錯誤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不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玩手機,陪孩子讀書、玩耍。

3、重評價。家長多多讚美孩子——如“你今天看了20分鐘書,比昨天多了10分鐘,真棒!”等言語讚美;點頭或微笑、張大眼睛表示驚喜、豎起大拇指等姿勢讚美,用小獎狀、小禮物的獎品讚美等。讚美的是孩子的品格而非成就。比如:“你説話的時候是看着媽媽的眼睛的,你特別專注!”我們需強調具體行為以及行為產生的影響,從而加以讚美,孩子會在肯定、讚美中不斷成長。

4、玩益智遊戲,遠離電子設備在家不使用電子產品充當“保姆”,而是和孩子一起拼地圖、玩棋類、搭積木、樂高、查找相同與不同等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閲讀,在喧囂中感受安靜的力量

閲讀可以培養專注力;閲讀能力決定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決定競爭力;閲讀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閲讀能讓孩子遠離手機和電視、遊戲。

首先,打造優秀的閲讀環境。隨處有書、隨處可取,有自己的書架,父母以身作則,有固定的家庭閲讀時間。

其次,選擇最合適的讀物。如根據類型選,可以選童謠、繪本、故事書、科普讀物、遊戲書等。根據獎項選,可以選國內的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全球著名的繪本獎如美國凱迪克獎、國際安徒生文學獎、英國卡內基兒童文學獎等。

再次,使用有效的閲讀方法。如創建閲讀儀式,留出一段特別的時間作為每日讀書時間,把和孩子一起選擇“每日一書”變成慣例,然後坐在一個專門的位置讀書。可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讀書,讓孩子緊緊依偎着你,或是孩子拿着一個喜愛的玩具。可以每個角色採用不同的聲音,也可以一邊指着顏色、形狀、小動物或故事中其他有趣的東西,一邊談論。可以用手指讀的方法讓孩子聽讀書,即孩子看着文字聽家長讀,讀了幾遍之後,就能大致認讀出這些漢字。也可以對喜歡的篇章或段落,可重複地聽。多次讀一本書,可幫助孩子對常用詞彙熟練掌握。還可以親子閲讀時,可用手機錄下來,讀完後,如果孩子還想聽,一邊讓孩子自己看書,一邊播放音頻,讓孩子逐漸學會獨立閲讀。

自理,培養責任感、增強自信心

自理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國小中會碰到很多障礙和困難,老師不再時時刻刻在教室中密切關注,因此常常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和解決。讓孩子學會獨立與自理就顯得重要,它具有培養責任感、增強自信心、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重要性。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有以下幾個錦囊分享給大家:

錦囊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鼓勵孩子自己整理衣服、疊衣服折被子、整理書桌、玩具、自己用餐。切勿因為孩子“動作慢”或“不夠好”而包辦代替。

錦囊2簡單的家務幫忙做。在生活中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試着分發筷子,吃完飯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到水池中和試着洗碗。週末的時候,和孩子共同商量誰來掃地,誰來抹灰等簡單的家務。

錦囊3從鼓勵中培養。孩子年齡小,做事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失誤,比如:掃地掃髒了鞋子;倒水摔了杯子;放碗時打碎了碗……面對這樣的情況,不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失誤的地方,應幫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錦囊4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且要努力做好;不該做的事不要做,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要讓孩子明白一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廁所、喝水或準備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等。

最後,我沒有讓孩子過多超前學習,因為新的知識點沒有吸引力,容易分散上課注意力。而孩子極易受家長影響,父母也需“下下狠心”,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幼小銜接不可能是完全“無縫銜接”的。孩子們從一個環境過渡到另一個環境,需要時間磨合與適應,存在一定的適應期。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温馨的家庭環境,一個積極有愛的親子關係,以實際行動支持他,是孩子在幼小銜接最重要的支持。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9

從有女兒的那一刻起,教育就成了頭等大事。歷經了父母對我的教育,目睹了朋友對孩子的教育,結合了我對女兒的教育,讓我充分地認識到,要很好的教育孩子,就必須做一名有智慧、能陪伴的媽媽。我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漫不經心的話或者是一段有“預謀”的短劇,都能夠起到教育孩子、促進成長的作用。説到這兒我想所有的媽媽都會聯想到自己在和孩子相處中,是如何的開動腦筋,鬥智鬥勇的了,下面我就結合親身經歷談談自己的幾點心得。

01、自帶濾鏡,做孩子的“頭號粉絲”

用欣賞的眼光和寬容的心對待孩子,對於合理需求給予及時、有效的迴應。六六喜歡唱歌、跳舞,經常有機會在各種場合表演,然而她小的時候膽子並不大,即使是在熟悉的人面前,也不願意表演,家裏的客廳才是她的最佳舞台。在六六3歲的時候,幼兒園組織舞蹈表演,前期的練習一切順利,到了彩排的時候,六六拒絕上台。“怎麼了?”我問,“你不是最喜歡唱歌跳舞了嗎?”“那些人我都不認識,我……我有點怕。”六六答到。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鼓勵她説:“不要害怕,你一直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跟你分享個好辦法,我們把台下的人想象成你最喜歡的小兔子,我們給小兔子表演個舞蹈,好嗎?”“好吧。”六六答應了,勉強完成了彩排。到了演出那天,六六看見那麼多人坐在台下,縮在我懷裏不願出去。我半拉半抱,把她帶到了後台候場,鼓勵道:“媽媽相信你是最勇敢的寶寶,媽媽就站在舞台旁邊為你加油!”輪到女兒表演了,六六看起來還是有些緊張,但音樂一響起,她瞬間忘了緊張,隨着節拍,跳得自如歡快。

那次的演出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舞台,但我們深知,對於年紀尚幼的女兒來説,再小的舞台也是一個生疏的世界,她會感到不安,會需要親人的支持與鼓舞。我們不僅要做她的“頭號粉絲”,在她演出時為她喝彩,更要做她永遠的“鐵桿粉絲”,協助她妥善處理有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讓她更自信、更歡樂。

02、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模範榜樣”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夠不夠等生活細節問題,但其實孩子的教育是都是從點滴開始的,小到排隊接水、掛毛巾、跟老師問好,大到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跟別人交流,學會傾聽等,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引導和重複示範才會取得成效,我們家長更要為孩子做好榜樣,成為他們優質的“模仿對象”。

剛開始帶六六在户外玩耍的時候,她很想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又不敢,讓我幫忙。我會拉着她主動上前:“你們好啊,我是毛六六的媽媽,她是六六,我們可以一起玩嗎?”這樣的情況出現幾次後,六六自己就學會了如何加入到陌生小朋友的遊戲中,再也不需要我的幫助,有時看見落單害羞的'小朋友,還會主動邀請一起玩耍。再比如六六在書房玩玩具時,爸爸一般會在旁邊看書陪她,潛移默化中,六六自己也會找本書安靜地看上一會兒。這種言傳身教的影響,遠比我們一句“你不能幹什麼,你要怎麼怎麼樣”或者一句“來,媽媽幫你吧”要好的多。

03、善於傾聽,做孩子的“同齡閨蜜”

孩子是獨生女,周圍也沒有同齡的小夥伴,每天一回家小嘴就吧啦吧啦地説個沒完。我不管有沒有興趣聽,都得裝出在認真聽的樣子,有時也確實需要聽聽,瞭解孩子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在聽的同時,把自己當做她的同齡人,她的“閨蜜”“朋友”,從孩子的角度慢慢的幫她理解有些問題,給她出主意、想辦法。

有一天六六從幼兒園回來,説:“媽媽,我再也不想和‘’玩了,她今天老是吵我,説我分玩具時沒有給她發小花片。”我:“嗯,如果有人吵我,我也會不開心的。那每個小朋友都會分到小花片嗎?”六六:“不是的,有的小朋友有,有的小朋友玩別的玩具。”我:“如果你沒分到小花片,會不會不開心呢?”六六:“會的,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就吵我啊,我自己還沒有小花片呢。”我:“吵人當然是不對的,但有什麼辦法可以先把小花片的問題解決了呢?”六六:“我們可以一人玩一會兒啊。”我:“嗯,好辦法,或者大家提前商量好,今天你玩,明天我玩,這樣可以嗎?”六六:“這樣也可以,那我明天和大家商量輪着玩。”

在孩子有了自己考慮問題的能力和邏輯後,我也開始慢慢調整自己,不再是冷冰冰的教育她“你應該這樣做”,而是變成了“如果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更好一點?”,六六的牴觸情緒明顯減少了,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04、家園攜手,做孩子的“編外老師”

再過幾個月,我們大班的寶貝們就要成為國小生了,我一邊感受着孩子的成長進步,同時也不免有些擔憂,還好老師分享了《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給我們,通過學習我瞭解到,其實老師們早已將各種教育滲透在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學習中。從小班開始最簡單的摺紙,到上學期的剪窗花,再到這學期手工編織,六六學會了各種摺紙方法、窗花圖樣,動作協調能力自然就上去了;每週的故事會,讓六六傾聽與表達本事也慢慢提升了;每天的值日生制度,老師會安排孩子們擺放碗筷、分發玩具、維持秩序等,逐漸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任務意識,培養了孩子初步的責任感。作為家長,我們要多向老師們請教,按照《要點》配合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引導、強化鍛鍊、緩解焦慮,從容的幫孩子完成幼小銜接的過渡。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0

大班的這學期是小朋友們告別幼兒時代邁向國小的最後時期,也是關鍵的調整時期,本次邀請了常青第一國小的優秀教師李萍,當他在台上深入淺出、專業、真誠的交流下,家長們靜靜的聽,專心的記筆記,會議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受益匪淺,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幼兒園不僅是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樂園,更是家長們學習、收穫的家園。

過李老師的詳細講解,從各個角度、全面地講解了幼小銜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學習問題,應對的方法,家長們對待孩子學習的心態,孩子們的上國小後的情況等等,李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傳授了非常的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感觸頗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在幼兒階段家長們更多的是把精力傾注在孩子的生理成長,保證她吃好、睡好,穿暖,健健康康的,把孩子扔給了學校和家裏的長輩們,很少有針對性對孩子在學習習慣、思維、禮儀等方面的培養,而到了國小階段,李老師提到“這個是我們生活知識學習的階段”,在這裏不僅需要學習數學、語文、禮儀、天文、地理等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因為有了這些知識才能保證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因此家長們對於國小階段來説家長們應該是家庭教師的角色更多一些,不僅需要對孩子們學習習慣、思維習慣、搞挫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孩子們學習的信心,教給他學習的方法,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經過去年家長會後,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已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們進行了幼小銜接的學習、鍛鍊以及提高,讓孩子和家長們充分的得到了學習和調整(桐桐現在做到了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業),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我們會努力的培養桐桐的拼音、基本的數學、識字方面,當然首要一點是興趣,做到不強迫學習,相信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會順利的渡過這個難忘而又充實的大班生活,讓孩子們可以更快地適應國小的生活、更健康的成長,謝謝!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聽了xx老師主講的xx中國小家長學習網上課堂《國小一年級——幼小銜接籤巧過渡,睿智家長有妙招》。xx老師從教xx年,經驗豐富,分三個部分介紹了家長如何更好協助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國小生,適應國小新生生活。

首先,家長應當從自己心裏充分認識到有效銜接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幼年時的經歷和體驗會對未來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是一個人生的重要轉折。所以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充分認識從幼兒園和國小的變化。例如:家長要協助老師讓孩子儘快從幼兒園寬泛、自由、娛樂為主的學習方式和行為等,改換到國小生有規範、目標任務、課堂教學為主的學習方式和行為及作息時間。

聽完這個培訓,我明白自己要調整好心態,幫助孩子適應對教育的感知及自我約束力、專注力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就像xx老師説的,孩子在這種人生重要轉折期,一定會更加依賴我們父母的陪伴和指導;而我們作為孩子最初的人生導師,此時更應該到位不缺位,調整好自身心態,控制好情緒,明確好方向,更多地陪伴她,共同迎接新的挑戰。

我們不但要明確,更要不時提醒自己,在孩子學業生涯的起跑線上,興趣、細緻、耐心、堅持等良好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遠比暫時的輸贏和成績的高低更為重要。作為父母,我們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耐心陪伴孩子成長。我們要努力當好引導者,充分認可孩子對成為一名國小生感受到的自豪與興奮,並抓住契機保護好孩子做好學生的迫切願望,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我們一直充分相信學校和老師的教育經驗和知識,與學校和老師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達成一致的教育目標,彼此攜手,形成教育合力。我們也相信,家校和諧,孩子才能在愉快幸福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我想,孩子也偶爾會出現一些負面情緒,比如懼怕新環境、新同學,不知道如何交流,此時我一定會給與她關注和體諒,我要儘量感同身受的與她對話溝通,對她的問題和情緒給與具體指導和安撫,用積極向上對話內容引導她,鼓勵她克服困難並適應新環境。

我們父母要保持積極正向的人生價值觀和家庭的温馨和諧氛圍,要能帶給她陽光樂觀的情緒和對學校環境友好的好奇與探究,就如同送個給她走向世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其次,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循序漸進的幫孩子過渡,進入國小的生活和學習狀態。

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鍛鍊孩子獨立穿衣、繫鞋帶,自行如廁、便後沖水,吃飯不挑食、不浪費,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等生活技能;要教會孩子上下樓梯靠右、公共場所不追跑叫喊等行為規範和安全規範。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會不代辦。

我們還將在家裏營造一個安靜、獨立、不受干擾的學習空間,給孩子準備好專用收納學習用品的地方,讓她有個靜心學習的温馨環境。

作為父母,除了營造環境和教導規範,我們還要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並保證睡眠時間,教會孩子看錶並守時,與孩子一起指定作息表,幫助孩子學會規劃時間。

接下來,我們將根據中國小教學規範,從文明禮儀(德)、注意能力(智)、體育鍛煉(體)、美育教育(美)、生活自理(勞)這五方面為自家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提高綜合素質。

德智體美勞是從我們這些家長也從小就學習和遵守的,深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的習慣定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學會文明用語,這是孩子與人交往的第一步;注意力集中,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她適應學習生活的重要一環;掌握運動技巧,不但有助她完成學校體育測試,還能強健體魄;與孩子唱歌跳舞,或者同孩子畫畫,這種美育教育能激發孩子的學習願望以及對未來美好的嚮往;鼓勵孩子自己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並多參與勞動及幫助他人;這些都會讓她自己也感到成長與自豪。

最後,xx老師例舉了如何設計一些行為規範的具體評價目標,鼓勵和促進孩子的行為養成。

每天孩子從起牀至出家門,再到進入校園和教室,直至上課和離開學校,每一步都可以明確要求和評價標準。我們要鍛鍊孩子自己起牀、穿衣、洗漱,吃完早飯,帶齊用具出門;到校後主動和老師同學問好,放好個人用品在位子上;上課時不能隨意走動,聽老師安排,有事舉手;下課後自己喝水、去衞生間、不追跑;在校午餐不浪費,放學回家前收拾整理齊全自己東西,和老師同學互道再見等。我們可以試着累出如上的規範,並設置打分機制或者小紅花獎勵機制等。

當然,我們除了要關注孩子各方面能力培養,也要尊重我們自家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性差異,積極發現她自身的優點和進步,一定要着眼縱向對比,千萬不要“橫向對比”,不要去比較“別人家孩子”。作為爸爸媽媽要多鼓勵和表揚我家孩子,強化正向肯定,不斷增強她的信心。當她做了正確的事情要及時表揚,會強化行為加深印象;表揚時要具體説到內容或經過,這樣她才能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不要過多過分表揚,還要避免表揚時內容不具體,恰到好處才最是到位,以免孩子變得只能聽誇獎而聽不得批評。通過這次網課,我瞭解到除了用語言表揚,原來還可以通過擁抱,擊掌,伸出大拇指等身體動作來體現對她的誇讚,這是我之前忽視的地方,從現在起我要嘗試多做起來。

這次網課令我獲益匪淺,深入淺出的講解令我深刻的意識到了幼兒園與國小的不同。幼小銜接即幼兒園和國小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我們家長要配合學校和老師,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為孩子做一盞指路明燈,並給她温暖和支持,令她順利過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王海英老師本次課程的講解,讓我們對“學習品質”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過度擔心”和“盲目從眾”等因素的影響讓我們作為家長陷入了更加焦慮的境地。關注孩子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個體差異性;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重視孩子的學習品質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本次課程中王海英老師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解了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如何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實踐,也給我們家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1、不能別把自己的興趣或者盲從眾的興趣強加給孩子,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選衣服、繫鞋帶、刷牙、洗臉、收拾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做(倒垃圾、洗碗筷、幫忙擇菜洗菜、幫忙拖地、抹桌椅等)。

3、讓孩子通過計劃能夠想好自己決定做什麼、怎麼做,作為父母要有平常心、避免焦慮和恐慌,避免嘮叨與催促。

4、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讓他們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在不受打擾的前提下,注意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

5、和孩子分享“勇氣”:鼓勵幼兒通過分享自己的親身體驗,幫助幼兒理解“勇氣”的含義。與此同時要激勵內生力多帶孩子去田間地頭,去體育場管、圖書館、校園和父母工作的地方,培養孩子傾聽別人的好習慣和建立規則意識。

最後王老師也強調了讓孩子獲得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比鼠目寸光學習國小知識更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更要從自身做起多關注孩子學習品質方面的培養。童年很短,我們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美好時光。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3

我今年已經4歲多了,馬上就要進入大班學習,隨之而來的就是進入與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國小階段,那麼如何才能把幼小銜接和國小化處理得恰到好處呢?這就需要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需要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如果提前學習了學課程一是怕孩子感到吃力而厭學,二是怕孩在正式進學後,因為師講的知識孩子接觸過而不認真聽課,不能養成個良好的聽課習慣。如果不提前學習學課程但孩上學後跟不上班級課程的進度,從影響到孩對學習信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油然而生。

20__年5月20日,適逢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教育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市二幼組織我們家長參加了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組織的公益微課,由優秀的園長和專家對幼小銜接的剖析與講解,在此專題講座中提到的現狀論是角度還是觀點,正是我們作為家長重點關的問題。下談談我通過本次講座所得到的啟示及得體會。

首先是華愛華教授講解的《去國小化背景下幼兒園如何為入學做學習準備》中讓我深刻的意識到“國小化”和“幼小銜接”之間的關係,並不像是我們所有家長認識的那樣在幼兒園期間通過其他的方法方式去多認識一些字、多學習一些拼音、能計算一些加減法到了國小就能多麼的優秀。更為重要的是注重幼兒在不同階段的針對性,幼兒園階段應該注意幼兒的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這裏強調的是準備,就是讓幼兒做好各方面的預備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語言也可以是肢體語言、活動、遊戲、互動等等方法去感染和薰陶孩子怎樣去學習;國小階段主要是讓孩子如何去適應,身體適應、生活適應、社會適應、學習適應,這裏主要強調適應,只有讓孩子適應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華愛華教授説到學習準備和學習適應尤為重要,我本人非常贊同。

其次是胡華教授講授的《領會“精神”積極行動—“幼小銜接”的思考與探究》中的觀點讓我深有體會,尤其是兒童認識生活世界的結構,胡教授從身體和心靈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基本性結構(身體)、對待世界的態度和心智(心理)、對待世界的信念(信念),也許聽起來讓我們覺得難以理解,會有聽不懂的困惑,其實不然,兒童對待世界是開放的、是多樣的、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兒童獲得對世界的信念也是開放的、多樣的、豐富多彩的,遠比我們成人多得多,由此説明兒童的認識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做為家長應該遵循和尊重孩子的認知,不要輕易去抹殺還在的認知。胡教授還通過課堂實錄、教學經過、教學反思等方式方法向我們闡明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最後是餘琳園長講授的《遊戲,讓幼小銜接自然而生》,餘園長通過幾個遊戲向我們講述了兒童在幼兒園和國小的不同認識,以及遊戲對兒童後期的學習有何幫助等等。幼兒是天真無暇的,在他們的世界裏充滿了好奇和興趣,遊戲作為一種向幼兒傳達信息的載體,只要選擇合適的地點,運用合理的遊戲作為載體向幼兒傳達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知識,那麼幼兒就會很容易接受,直至國小,甚至伴隨整個童年時代。

總之,在聽了華愛華教授、胡華教授和餘琳園長的講座後,讓我覺得受益匪淺,從之前對幼兒教育的不懂到現在知道幼兒教育的不易、從之前對幼小銜接的茫然到現在對幼小銜接逐漸清晰、從以前對孩子教育的單一逐漸轉變為多樣化,這就是學習的力量,只要能夠多學習一些教育專家、優秀教師的經驗,那麼就會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彎路,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4

女兒今年6週歲了,準備某月份入國小,“是否應該讓孩子提前學習國小課程?”這兩種想法一直讓我猶豫不決左右矛盾,如果提前學習了國小課程我怕孩子在正式進入國小後,因為老師講的知識都會了,不認真聽課,不能養成一個良好的聽課習慣。如果不提前學習國小課程又但心孩子上學小後跟不上班級課程的進度,從而影響到孩子對學習信心。《“幼小銜接”特別策劃》中提到的現狀無論是角度還是觀點,正是我們做為家長重點關心的問題。下面談談我通過閲讀《幼小銜接》所得到的啟示及心得體會。

通過閲讀了心理學家格塞爾著名的雙胞胎爬樓梯實驗結論同時也參考了“三年級效應”我個人認為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與讓孩子提早學習過多的國小課程相比要重要的多,另外有好奇心的孩子會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知識。

“孩子對成績、分數是沒什麼概念的,也不知道分數意味着什麼”一句話説的特別好,其實真正在意分數的是我們長家,我們對成績和分數認識,決定了孩子對成績和分數的認識和看法。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因為粗心大意,也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等原因,因此我們家長首先要保持淡定,然後我們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最後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閲讀《“幼小銜接”特別策劃》為我做好孩子進入國小的準備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同時我也在根據《“幼小銜接”特別策劃》指導,查找自己身存在的問題,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方法的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做為家長讓我們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吧。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5

對於孩子從幼兒園升上國小,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一切都很好,上國小肯定沒問題。其實,幼兒園和國小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幼兒園以遊戲為主,國小一年級以學習為主。上國小後,孩子在精神上、體力上的壓力明顯增加;情感、意志上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在生活和活動方面都有了硬性的規定,很多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無法適應國小生活,甚至產生厭學心理。那麼怎樣做好幼升小銜接,讓寶寶更好地適應國小生活和學習呢?國內眾多知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給出了幾個方法和建議:

一、激發孩子對新校園的嚮往之情

孩子到了六、七歲的年齡,由於環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兒童開始羨慕國小生的生活,羨慕新書本、新書包、新鉛筆盒,羨慕紅領巾等。兒童心理的發展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產生了上學讀書的強烈願望,時時刻刻流露出要成為一名國小生的美好情懷。

此時,作為家長應該細心體察孩子的情緒和心態,和孩子一道,以滿腔熱情來迎接他們的新生活。比如,用羨慕的口吻對孩子説:“田田長大了,真了不起,馬上就要成為一名國小生了。”讓孩子產生當國小生的光榮感、自豪感。

利用節假日或散步的機會,帶着孩子到校園轉一轉,熟悉熟悉環境,乘機誘導孩子:“這所學校多美麗,多幹淨呀!這裏的老師可有學問啦,他們教小朋友認字、數數、唱歌、跳舞、學知識。在這裏讀書,你也會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當孩子拿着書,纏着你講故事時,你乘機告訴他:“等你上學了,自己就能讀故事了。到那時,你就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可以講故事給爸爸、媽媽聽了。”以此來培養孩子對學校的嚮往之情和渴望獲得知識的熱情。幹萬不要隨便嚇唬孩子:“你再調皮,等上了學,讓老師好好整你!”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使孩子未入學校就產生恐懼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礙。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國內外心理學研究都表明,兒童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於養成,過了培養期,過了關鍵期,兒童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困難。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餵飯;作業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總是幫着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這般,做父母的.的確很辛苦,可孩子卻越養越無能了。

孩子走進校園以後,難免和同學發生小矛盾,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狀也在所難免。不少家長往往領着孩子去找老師或同學理論,甚至為孩子打抱不平。這樣做的結果其實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父母必須抑制自己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慾望。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可以多啟發式的問問孩子:你覺得別的同學(自己)這樣做對嗎,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呢,別人會喜歡這個同學(自己)這樣做麼?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做得更好呢?這樣,孩子就能逐漸鍛煉出獨立的見解、選擇和判斷的能力,也養成了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的習慣,發展了自我管理、時間管理、領導能力等情商方面的才能,更好地在國小環境中成長。家長要做的是,從日常的點滴中在旁觀察和協助孩子的成長,把選擇權交還給孩子,使他成為主角。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幼兒園以遊戲為主,國小一年級以學習為主。國小每節課時間為40分鐘,因此,對剛入國小的孩子的注意力要求提高了不少。學會認真傾聽是孩子入學以後專心聽講的重要前提。

家長應該在家裏就要逐漸培訓孩子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比如,當家長向孩子提要求時,孩子就應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着家長,在講完後最好讓孩子再複述一下,克服邊玩邊聽、漫不經心的壞毛病。

家長也可嘗試着給孩子佈置任務,比如給父母講故事、繪畫等,並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以增強孩子的時間意識和約束力。

四、生活獨立及調整作息

孩子在幼兒園裏,事事有人照顧,整天都有老師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難,如穿衣服、繫鞋帶等,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及時幫助。進入國小後,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繫鞋帶,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動作慢,能力差,勢必會影響他的學習。

從早上起牀到路上交通時間,再到上課時間、休息時間、活動時間、作業時間、上牀睡覺時間……國小生的作息時間是這樣環環相扣的。為了適應國小較為緊張的學習生活,一定要培養好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要提前調整好作息時間。開學前兩週,安排孩子完全按上課時間起牀、吃飯和睡覺,特別要注意訓練孩子的上廁所時間,為適應40分鐘的課堂教學做準備。

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不少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或吃的滿桌都是,或吃得時間太長,這些習慣產生的源頭就在於家長的“顧慮”。

五、培養孩子遵守規則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國小對孩子提出了更多的規則要求,比如課堂的學習常規,課間與同學的交往,放學上學排隊的紀律,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家長要儘量要了解國小的規則要求,通過示範、遊戲、故事等形式告知孩子。謙恭有禮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比如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跟別人講話,眼睛要看着對方;在學校裏對老師,對同學都要有禮貌,説禮貌用語;出入老師辦公室如何敲門等等。

孩子的安全是必須放在首位的事情。教孩子上國小前,學會熟練寫自己的名字,熟記家庭電話和家長信息,知道自己所住的小區名字、第幾號樓第幾層,是所有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情。眼睛裏面進了小蟲子怎麼辦,小腿磕傷了怎麼處理,天冷天熱自己穿脱外套,女孩子背心和小褲衩蓋着的地方老師和陌生人都不能摸等等,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向孩子講述這些安全知識。

六、正確看待幼小銜接班

家裏有幼兒園大班孩子,很多家長不想孩子進入國小就“慢人一步”,就算價錢再貴也要上幼小銜接班。然而,上幼小銜接班真的能幫助到孩子嗎?

提前學過的孩子進國小後,一開始是會顯出優勢,但這種優勢很快就會就被追平。其實,國小的拼音、算術課時都很充足,只要學習能力正常的孩子,按照老師的教課進度,掌握好都沒問題。低年級的孩子自制力不太強,部分提前學的孩子反而會因為已經學過了,上課不好好聽,養不成專注傾聽的習慣。提前學習拼音的孩子如果教得不規範,出現發音不標準等問題,之後就很難改變。幼小銜接有必要,不過不是提前學拼音、算術,重要的是在生活、學習習慣等多方面銜接;知識方面,讓孩子在入學前對拼音不陌生,在生活中接觸一些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就夠了。這是眾多兒童教育專家的一直看法。

當然也存在這樣的情況,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孩子沒有讀學前班,直接讀國小,沒有接觸過漢語拼音,簡單的加減法也沒有學過,這樣的孩子去參加一些正規幼教機構開辦的假期幼小銜接班還是很有必要的。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6

上午的幼小銜接講座,園長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國小階段的不同以及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裏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後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幼兒園與國小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並重,主題遊戲較多,小夥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鬆;而國小以學科學習為主,規範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呢?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國小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遊戲時間,閲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説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在家裏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為共讀;在家裏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説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閲讀能力,説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鍊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家長的責任重大,育兒就是一場修行,期待我們都變得更好,再次謝謝幼兒園舉辦的這場活動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7

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幼小銜接的家長會,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收穫很多,不僅加深了對學校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同,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受益非淺。

幼兒園和國小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孩子們究竟會不會適應未來的生活,是我們家長們行動的時刻了。從心理疏導、習慣培養、知識與物質儲備,都應該着手努力了,為的是讓孩子能很好地過度好幼小銜接這一段日子。從現在開始,也和家人一起制定種種計劃,陪伴兒子,和他一起成長,希望順利完成過渡。各班老師既向家長彙報了孩子們近階段的進步和不足,同時也提出了本學期的要求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注意事項,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

此次幼小銜接家長會,為家長提供了專業的建議與指導,促使家長在教育理念、引導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國小達成一致,攜手共進!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8

1、幼小銜接家長會感受

參加了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家長會,感覺受益匪淺。瞭解學習習慣早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傾聽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教孩子理解老師和父母的要求、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做事拖拉、養成閲讀背誦的習慣。

瞭解了五大能力培養最重要:語言與專注力、區分玩具與學習、課堂行為、時間觀念、作業行為與任務意識。如:通過語言與專注力的訓練,使孩子能夠把聽覺材料快速地讀出來,聲音響亮,吐字清晰。通過區分遊戲與學習的訓練,使孩子能夠正確的區分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

能夠正確的區分兩者之間的關係。通過課堂行為的訓練,使孩子能夠養成正確的上課、舉手、站立、坐姿、翻書、讀書、做筆記以及下課等課堂行為,按照正確的課堂行為要求完成課堂內容的學習。通過時間觀念的訓練,使孩子學會認識時間,學會整點與半點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時間,並會制定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時間表。

2、幼小銜接家長會體會和建議

要更多地與老師溝通。尤其是現在大班階段,要求嚴格了,要學的東西也多了,家長主動與老師溝通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單獨預約老師進行溝通,估計時間上不允許,家長忙老師也忙。其實可以在接送小孩的時候進行溝通,不要一送到幼兒園或者一接到小孩就馬上離開,稍停一下,多跟老師聊幾句,這樣的溝通還是很有效的。

要更多地支持老師的工作。大班的教學任務相對更重,要求更嚴,家長的理解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建議以班為單位,利用週六日的時間,以自願報名的形式,組織班上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外出活動交流。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19

特殊的時光,不一樣的陪伴!疫情期間家長有很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看似温馨的親子時光,但家長和孩子仍然各“忙”各的。“陪伴”與“陪着”僅一字之差,但其產生的教育作用卻是天壤之別。一個是潤物細無聲,一個只是形式主義。陪伴是一個温暖的詞,在教育中,陪伴可以見證孩子們成長的每一個足跡,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從懵懂無知到情竇初開,從跌跌撞撞到開拓創新。而陪着卻只是表面功夫,不及內在,只是一種形式,沒有情感的參與,只是一種應付,更談不上心靈的互動和共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

20__年這個開學季無比漫長,受疫情影響,我們沒有完全的“封閉”在家裏,但從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我帶他一起户外活動,去爬山、騎馬、騎行、運動、勞動、露營、攝影、親子游戲、親子閲讀……在户外運動中,不僅強身健體,開闊了眼界,認識外界許多事物,同時還能從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更培養他堅韌不拔的性格精神。同時培養鍛鍊了他的觀察力、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

很多朋友家的同齡孩子,都已經識字、寫字了。雖然有時候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笨”,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好學”。但我更信奉,在生活中,遊戲中認真的傾聽和對話,專注的`陪伴才是寶貝們最需要的。語言是思維的外顯。理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產生共情,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會建立。

多多在我眼裏,倔強、叛逆但很機靈。平時的嘮叨、批評、壓制對他來説,根本沒有用。針對他的性格特點,有位學前教育專家給了我建議。戴高帽,讓他覺得自己被需要,讓他照顧我,覺得自己是個男子漢。我跟他示弱,交給他任務、責任,哪怕做錯了,也不怪他,還誇他聰明下次肯定會做的更好!比如,我不舒服、累了,就對他説:“媽媽累了,不舒服,能不能幫媽媽……”這期間,我發現孩子也有了小小男子漢的樣子了。在我“犯錯”時候,也經常是叮囑不斷。

但在陪伴的過程中,我偶爾也會對他失去耐心,會發脾氣。但事後又懊惱自責愧疚。為什麼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曾走了不少彎路,現在去努力試着改變,相信一切都還來得及。

孩子的成長看似漫長,但真正需要我們完全陪伴的就這麼幾年,父母的愛本身就是一場體面而又緩慢的退出,能緊緊擁抱的時候就不要急着推開!能親密陪伴的時候就不要趕着走開吧!一切都會離開,何必着急,我們的每一個日子都恰恰正好。

特殊的時光裏,不一樣的陪伴。始終一樣的是愛你的心。培養是最長情的告白。

觀看幼小銜接家長心得體會 篇20

5月20日到6月20日,我們迎來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

聽到“幼小銜接”,許多家長會有誤區,認為那是孩子升入大班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很多家長不由自主地將孩子會不會寫字、認字、能不能坐得住等這些顯性的表現與幼小銜接劃等號,甚至還有家長互相攀比誰的孩子會寫字、會背誦唐詩等。“幼小銜接”是兒童成長路上的重要階段,對兒童後繼學習與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科學的幼小銜接應該是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出發,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於幼兒入園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滲透於幼兒在園在家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做好身心、生活、社會、學習等方面的準備。作為家長,我們要全力配合幼兒園,做到家園配合的前提下,更應該做到家園合力。

一、培養孩子熱愛運動

強體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幼兒運動的好處主要有促進骨骼生長髮育、增強抵抗力、助消化、促進身心健康、助睡眠等。只要天氣好,我們就會帶丁鎂甄到户外運動,陪孩子一起跑步、跳遠、玩各種球類遊戲,騎車子、玩滑板等等。

二、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社交是提升孩子適應能力的手段。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能夠讓孩子不會孤僻,增進人際關係,語言更靈活,多元學習,進步幅度大。丁鎂甄今年三月來到高新二幼,寒假時我就引導她要換新幼兒園了,向她描繪新幼兒園比現在的幼兒園有多好。但她聽了十分不情願,原因是在以前的幼兒園有許多好朋友,捨不得她的小夥伴。我就對她重點説:“新的幼兒園有更好的玩具,有好吃的飯菜,會有新夥伴”,但這些都無濟於事。很快進入新幼兒園,第一天,丁鎂甄哭着到了班上,和誰都不説話,半天過去,老師引導她認識了新朋友,短短一個周的時間她就交到了五個好朋友,每天回家還會主動分享她和好朋友的趣事。喜歡交新朋友,讓她很快地適應了新幼兒園。

三、培養孩子熱愛勞動

勞動是提升孩子生活能力的助推器。勞動能夠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建立起生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瞭解勞動的快樂和辛勞。丁鎂甄在家裏經常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掃地、拖地、擦桌子、擦自己的鞋子。我們也會讓孩子做一些挑戰的事情,清洗自己的襪子、小衣服,從打濕衣服到最後的晾曬,全部讓孩子自己完成。瓷器碗也敢於讓孩子獨立清洗,我們在旁邊僅僅用語言指導。這些勞動過後,孩子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倍增。

四、培養孩子熱愛“讀寫”

學習習慣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專注力。從孩子剛出生,我們就給孩子買各種書。丁鎂甄有布書、立體書、能玩的書、電子書等等,給她提供獨立的書櫃,每天也儘可能陪孩子閲讀。書寫的經驗完全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積累,比如讓孩子正確握筆,喜歡寫寫畫畫,學習成人在紙上“畫字”,畫圖形等,創造想畫隨便畫的條件。在孩子獨立讀寫的時候,鼓勵孩子堅持,不斷培養專注力。

孩子猶如一顆種子,種植的過程需要關心呵護,但更要重視遵循成長規律,否則,一切違背規律的方式,都將影響其健康成長。因此,作為家長需要把孩子看做獨立的個體,需要我們學會放手,需要大膽讓孩子嘗試,充分地讓孩子體驗生活的每個過程。只有身心健康、自信開朗、適應能力強,才能讓孩子的未來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9vore.html
專題